第二十三輯 曲盡意猶長
中華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作者:雅瑟 編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戲劇鼻祖關漢卿
關漢卿,生卒年不詳,號已齋叟,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最傑出的雜劇家,“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鄭光祖、馬致遠、白樸)之首。關漢卿從小就博覽群書,還學會了寫詩、作曲。他非常喜歡雜劇。為了衝破文人狹窄的生活圈子,創作出更多符合人民思想感情的劇本,關漢卿深入藝人歌伎中間,虛心向當時最著名的女演員朱簾秀學習。
關漢卿是一位熟悉舞台藝術的戲曲家,既能編劇,又能登台演出。關漢卿是我國戲劇的創始人,其創作數量超過了英國的“戲劇之父”莎士比亞。他一生編有雜劇67部,現存18部。其中《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拜月亭》《魯齋郎》《單刀會》《調風月》等皆是他的代表作。關漢卿的晚年,正遇上了阿合馬、桑歌等奸臣擅權作惡。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關漢卿拿起筆,創作了驚天動地的《竇娥冤》。在這部雜劇中,從小被賣作童養媳的竇娥遭到惡棍張驢兒父子和貪官的勾結陷害,含冤屈死,最後托夢給做了官的父親,才得以平冤昭雪。關漢卿通過《竇娥冤》一劇,猛烈地抨擊了當時的黑暗社會和邪惡勢力。《竇娥冤》是我國古代“四大悲劇”之一,對當時、後世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元曲狀元馬致遠
馬致遠,元代著名的雜劇家,大都人,晚號“東籬”。馬致遠年輕時熱衷功名,有治國安邦的政治抱負,但一直沒能實現。在經過了20年漂泊生涯之後,他終於看透了人生的寵辱,於是產生了退隱山林的念頭,晚年過著“林間友”“世外客”的閑適生活。馬致遠早年即參加了雜劇創作,加入過“書會”,與當時文士王伯成、李時中及藝人花李郎、紅字李二都有交往。
馬致遠從事雜劇創作的時間很長,名氣也很大,有“曲狀元”之譽。在馬致遠生活的年代,元朝統治者開始注意到“遵用漢法”和任用漢族文人,卻又未能普遍實行,這給漢族文人帶來一絲幻想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失望。所以,馬致遠寫得最多的是“神仙道化”劇。這些劇作宣揚人生如夢,要人們正心誠意,修心養性,歸隱山林,棄絕欲念,學仙修道。他的作品見於記載的有16種,今存《漢宮秋》《薦福碑》《嶽陽樓》《青衫淚》《陳摶高臥》《任風子》6種,另有《黃粱夢》是他和幾位藝人合作而成的。但是,馬致遠寫的小令最為有名。
●雜劇專家鄭光祖
有元一朝,除了忽必烈,以後的皇帝都不太重視文化。在元朝,讀書人的地位相當低,號稱“八娼九儒十丐”,就是略高於乞丐,還不如娼妓!但是,文化本身是永遠不會沒落的,元代知識分子把他們的悲憤全部融入文字之中,塑造了“元曲”這種藝術形式,放射出極為奪目的光彩。元曲類似於詩詞,有固定的曲牌,有些像宋詞,但是對文字的約束比宋詞要少,有利於作者表達思想。元曲還可以用來編寫戲劇,稱為“雜劇”。元代的曲作家和劇作家以關漢卿、鄭光祖、馬致遠和白樸四位大師最為著名,稱為“元曲四大家”。
鄭光祖一生從事於雜劇的創作,在當時的藝術界享有很高的聲譽,伶人都尊稱他為鄭老先生,他的作品通過眾多伶人的傳播,在民間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他與蘇杭一帶的伶人有著緊密的聯係,他死後,就是由伶人集資火葬於杭州的靈隱寺中的。
●放浪形骸的白樸
白樸出身官僚士大夫家庭,本應讀書問學,以便將來博取功名。然而,他的幼年卻偏偏在兵荒馬亂的歲月中度過,隻得放浪形骸,寄情於山水之間。但他不可能真正遁跡世外,對現實熟視無睹。加之他的足跡所至,恰恰是曾經繁華一時,卻被兵火洗劫變為荒涼境地。前後景象的對比,更激起他對蒙古統治者的怨恨。他以詩詞來宣泄這種怨恨,控訴蒙古統治者的罪惡行徑。
白樸的代表作有《牆上馬頭》《梧桐雨》等。盡管他的作品千百年來為人傳誦,但他本人的身世卻鮮為人知。他默默地在藝術園地耕耘,把他的藝術成果奉獻給民眾,而又默默地離開了人世。
●科學巨匠郭守敬
郭守敬,字若思,公元1231年出生於順德邢合(今邢台)一個書香世家。郭守敬從小就受到祖父郭榮的熏陶,對天文產生了極為濃厚的興趣,更喜歡製作一些小型簡易的測量儀器。從小,郭守敬就被送到當時非常著名的文人劉秉忠門下攻讀,劉秉忠精通天文地理、音律術數。長期的刻苦攻讀和耳濡目染為郭守敬日後成為一個偉大的天文、水利專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並且他還在此期間結識了張文謙、王恂等學者,在與他們的交往中,獲益匪淺。在郭守敬十五六歲的時候,在當地已小有名氣。
公元1250年,19歲的郭守敬開始嶄露頭角,在水利方麵初露鋒芒。在邢台城外有一條河,河泥長年淤積,河堤滑落,致使河道堵塞。此地原有的一座橋,橋身被洪水衝走,橋墩淹沒,呈現出一片汪洋之態。不僅交通不便,還水災不斷。由於弄不清橋址原來在哪兒,又找不到合適的建新橋之處,許多建橋高手都隻能搖頭興歎。郭守敬不辭辛苦,冒生命危險在滾滾洪流中搜尋,在陡峭的兩岸河堤上查找,終於找到原有河道和橋墩遺址。他立即組織邢台人民清除淤泥,疏通河道,修築堤岸,然後,反複勘測,精心設計,很快建成一座堅固而又美觀的石橋。從此,郭守敬名揚天下。
當時的著名學者張文謙在郭守敬小的時候就非常喜歡他。後來見郭守敬才智超人,越發賞識他。公元1260年,這位當時的元朝中書丞巡視大名、彰德等地。他深知這些地方的水利建設一直不好,經常洪水泛濫,弄得民不聊生。於是,他便邀請郭守敬一路前往。郭守敬一路上認真勘查水域,細心觀察地形,描繪圖紙,整理資料,真可謂廢寢忘食。張文謙看在眼裏,讚在心上。一到都城,便向元世祖忽必烈舉薦郭守敬。忽必烈一向比較賞識張文謙,而且也深為河南、河北的連年大水所頭痛,一聽郭守敬對這方麵頗有研究,立刻傳令召見。
忽必烈與郭守敬一談,不禁大為讚歎。郭守敬侃侃而談,對答如流,為忽必烈提出6條治水建議。忽必烈立刻讓他負責各路河渠的修整管理事務。郭守敬不負眾望,著手主持修繕河南、河北的河道。以後,他又曾主持整修由於戰亂破壞年久失修的西夏古灌溉渠道,疏浚了400裏的唐來渠和250裏的漢延渠等80餘條渠。《寧夏新誌》評價說:“逮今西壩橋梁,尚其遺製,工作甚精。”
公元1292年,天大早,元大都(今北京)飲水吃緊。不僅城內,就連城外都很難找到好的水源。經張文謙舉薦,忽必烈讓郭守敬尋找水源。郭守敬受命之後,立即到大都周圍的各州縣進行勘察。他幾乎走遍了大都周圍的所有州縣,最後終於找到了水源―昌平縣東南神山的白浮泉,也就是現在的鳳凰山山麓的龍泉。此泉水清、量大,解決大都飲水應該沒問題。郭守敬把白浮泉泉水引向京西,將西山分散的小泉也聚集起來,然後折向南,沿西山東麓,注入甕山泊,即今昆明湖前身。再接梁河,即今長河,引入大都,蓄積於積水潭,即今什刹海。再將積水潭的水引向東南,接通州高麗莊,和大運河銜接,不僅抗旱,而且防洪。在郭守敬的帶領下,大都軍民隻用一年時間就完成了這條長達160裏的運河。大都人民再次喝到清涼的泉水,全城一片歡騰,都從心裏感謝郭守敬。
郭守敬不僅是卓越的水利學家,而且還是傑出的天文學家。公元1276年,忽必烈下令修訂曆法,由郭守敬實際負責。當時有人主張在曆代曆法的基礎上修修補補也就可以了,但這決不符合郭守敬那種治學嚴謹的態度。他不為別人的冷諷所動,潛入藏書閣,細心研究兩漢以來70多種曆法,決定有取舍地繼承並發展其中有創建的13種。
由於原有的天文儀器早已陳舊不堪,測量數據非常不準,郭守敬便自己動手製做新的測量儀器。他親自設計創製出的天文儀器有簡儀、仰儀、立運儀、證理儀、渾天象、窺幾、星晷等。《元史》記載他創製的天文儀器:“皆臻於精妙,卓見絕識,蓋有古人所未及者。”
準備工作就緒之後,郭守敬就在大都城東修築司天台,主持了一係列天文觀察工作。取得兩項重大成就,即對“黃赤大距”宿距度的測定和新曆法“授時曆”的編訂。
作為13世紀我國傑出的科學家,郭守敬在機械工程、地理學、數學諸方麵也有重要貢獻。1970年,國際天文學會把月球背麵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郭守敬山”。中國科學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把他們發現的4顆行星中的一顆命名為“郭守敬星”。
●《文獻通考》考典章
《文獻通考》是宋末元初的一位進步史學家馬端臨編寫的,它共有348卷,記載了從上古起到南宋寧宗時代為止有關曆代典章製度的變化。
《文獻通考》有“文”,即敘事本之經史,參之以曆代會要和百家傳記之書,信而有證者,從之;乖異傳疑者,不錄。有“獻”,即前賢諸儒以至名流之燕談、稗官之記錄,隻要是訂典故之得失、證史傳之是非,即使是一言一語也采而錄之。另一部分是馬端臨的議論。全書有總序,每考之前一般都有序文。
《文獻通考》二十四考,包括田賦、錢幣、戶口、職役、征榷、金糴、士貢、國用、選舉、學校、職官、郊社、宗廟、王禮、樂、兵、刑、經籍、帝係、封建、象緯、物異、輿地、四裔。這就包含了封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地理、民族、邊鄰、風俗等各個方麵,可以說是封建社會的剖視圖。《文獻通考》比《通典》加重了經濟生活的內容的記載,並且把“田賦考”放在首位,這很能顯示馬端臨的見解。馬端臨生活在宋末元初的曆史大變動時期,他通過文獻的綜羅,來思考曆史的興衰。《文獻通考》也是兩宋三部通史钜製(另兩部是司馬光《資治通鑒》、鄭樵《通誌》)之一,與《通誌》、杜佑的《通典》一起合稱為“三通”。
●朱思本繪《輿地圖》
朱思本,元朝地理學家和地圖製圖學家,字本初,號貞一,公元1273年出生於江西臨川(今撫州)。他的祖父以科舉入仕,於南宋末年任淮陰縣令。他的父親恰逢宋滅元立,朝代更替之際,因不滿新的統治者,堅決不仕元。其父厭世遁跡,薄視名利,家道因此中落。長輩們的處世心態,對年幼的朱思本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祖輩豐富的藏書,使朱思本從小“家學有所從”,受到良好的教育。朱思本很有才學,但由於朝代更迭,對現實不滿,所以堅決不走仕途而入道門,朱思本不滿14歲時曾到信州(今江西上饒)龍虎山學道。自四代張天師起即據龍虎山傳教,龍虎山就成為道教正一教派的中心。元世祖忽必烈平江南時,召見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命他主領江南道教。後來,張宗演的徒弟張留孫留在大都,建造了崇真宮,專掌祠事,並被授予玄教宗師。
公元1287年,張宗演另外一個徒弟吳全節到大都協助張留孫處理教務。朱思本正是此時入山,至1297年的十餘年時間,他一直潛心學道,加之他相當高的文化素養,朱思本的地位不斷上升。1299年,玄教宗師張留孫命朱思本離開龍虎山去大都,做他的助手。在他離開龍虎山去大都時賦詩日:“胡為舍此去,乃與塵俗縈,人生有行役,豈必皆蠅營。”這表明了他無意去追求權勢,下決心不做蠅營狗苟之人。他接受這一機會,意在去考察“山川風俗,民生休戚,時政得失,雨潮風雹,昆蟲鱗介之變,草木之異”,做出一番自己的事業來。此後,朱思本20年間前後兩次周遊,他的足跡遍及今華東、華北、中南、東北、西北等地區,幾乎走遍全中國。
第一次周遊,朱思本從公元衛299年離開龍虎山後前往浙江,登會稽山觀覽風光,後西向轉入湖南,縱遊洞庭湖及其周圍一些地方。繼而北上,經湖北的襄樊、江陵等地,至泗水流域、淮河流域。在中原等地輾轉遊覽,去過陝西東部、山西等,以及山東的汶、沂、泗、沐諸河流域,最北到達遼寧一帶,最後進入京都。公元1307年,吳全節被授予玄教嗣師。朱思本同時作為吳全節的助手,有了隨從吳全節祭祀全國各地名山大川的機會。公元1311年,朱思本開始了長達10年之久的第二次周遊考察活動。他周遊各地,代天子祭祀名山大川,同時也負有朝中大夫要他“質諸落府,博采群言,隨地為圖”的任務。正巧,朱思本也試圖糾正前人地圖的錯誤,重繪新圖。經過10年的努力,朱思本終於繪成長寬各7尺的《輿地圖》。此圖現今已失傳,後明代羅洪先繪有《廣輿圖》,保存了此圖的概貌。
朱思本為繪製《輿地圖》,在實地考察、搜集資料、製圖方法等方麵都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一是實地考察。朱思本每到一地都不恥下問,他“訊遺黎,尋故跡,考郡邑之因革,核山河之名實,驗諸滏陽、安陸石刻《禹跡圖》,樵川《混一六合郡邑圖》”。從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獲得了豐富的地理知識。他的“訊”“尋”“考”“核”“驗”的考察方法符合嚴格的科學實踐活動:首先是“訊”,即向當地父老鄉親詢問;其次是“尋”,即尋找遺址、遺跡,再次是“考”,即考證各地郡邑的沿革;第四是“核”,即核實河流山川的名字是否有誤;第五是“驗”,即根據自己的考察來檢驗古地圖所繪是否屬實。二是廣泛吸收和利用前人有關地理學方麵的研究成果。朱思本利用自己職務的便利,經常到朝中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的有關機構,仔細閱讀了《水經注》《通典》《元和郡縣誌》《元豐九域誌》和《元一統誌》等典籍,從前人的著作中吸取了有價值的成果。朱思本還注意利用藏文等少數民族地理著作。三是發揚“計裏畫方”的繪圖方法。“計裏畫方”是中國古代繪製地圖使用的重要方法。“計裏畫方”是將若幹條橫豎線構成互相垂直的方格直接繪入圖中的一種畫法。到了元朝時,“計裏畫方”法雖未中斷,卻有被湮沒的危險。但到後來朱思本的“輿地圖”被明代羅洪先縮繪增廣並大量刊行之後,“計裏畫方”法也為之一振,產生廣泛的影響,支配著明清地圖繪製達200多年。
朱思本不但是一位承先啟後的地圖學家,同時對地理學也有重要貢獻。他在大量吸收前人的知識和當時的新資料的基礎上,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元代的政區為框架,編撰了全國總誌《九域誌》,計80卷,成為地理學上的一部重要著作。
關漢卿,生卒年不詳,號已齋叟,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最傑出的雜劇家,“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鄭光祖、馬致遠、白樸)之首。關漢卿從小就博覽群書,還學會了寫詩、作曲。他非常喜歡雜劇。為了衝破文人狹窄的生活圈子,創作出更多符合人民思想感情的劇本,關漢卿深入藝人歌伎中間,虛心向當時最著名的女演員朱簾秀學習。
關漢卿是一位熟悉舞台藝術的戲曲家,既能編劇,又能登台演出。關漢卿是我國戲劇的創始人,其創作數量超過了英國的“戲劇之父”莎士比亞。他一生編有雜劇67部,現存18部。其中《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拜月亭》《魯齋郎》《單刀會》《調風月》等皆是他的代表作。關漢卿的晚年,正遇上了阿合馬、桑歌等奸臣擅權作惡。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關漢卿拿起筆,創作了驚天動地的《竇娥冤》。在這部雜劇中,從小被賣作童養媳的竇娥遭到惡棍張驢兒父子和貪官的勾結陷害,含冤屈死,最後托夢給做了官的父親,才得以平冤昭雪。關漢卿通過《竇娥冤》一劇,猛烈地抨擊了當時的黑暗社會和邪惡勢力。《竇娥冤》是我國古代“四大悲劇”之一,對當時、後世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元曲狀元馬致遠
馬致遠,元代著名的雜劇家,大都人,晚號“東籬”。馬致遠年輕時熱衷功名,有治國安邦的政治抱負,但一直沒能實現。在經過了20年漂泊生涯之後,他終於看透了人生的寵辱,於是產生了退隱山林的念頭,晚年過著“林間友”“世外客”的閑適生活。馬致遠早年即參加了雜劇創作,加入過“書會”,與當時文士王伯成、李時中及藝人花李郎、紅字李二都有交往。
馬致遠從事雜劇創作的時間很長,名氣也很大,有“曲狀元”之譽。在馬致遠生活的年代,元朝統治者開始注意到“遵用漢法”和任用漢族文人,卻又未能普遍實行,這給漢族文人帶來一絲幻想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失望。所以,馬致遠寫得最多的是“神仙道化”劇。這些劇作宣揚人生如夢,要人們正心誠意,修心養性,歸隱山林,棄絕欲念,學仙修道。他的作品見於記載的有16種,今存《漢宮秋》《薦福碑》《嶽陽樓》《青衫淚》《陳摶高臥》《任風子》6種,另有《黃粱夢》是他和幾位藝人合作而成的。但是,馬致遠寫的小令最為有名。
●雜劇專家鄭光祖
有元一朝,除了忽必烈,以後的皇帝都不太重視文化。在元朝,讀書人的地位相當低,號稱“八娼九儒十丐”,就是略高於乞丐,還不如娼妓!但是,文化本身是永遠不會沒落的,元代知識分子把他們的悲憤全部融入文字之中,塑造了“元曲”這種藝術形式,放射出極為奪目的光彩。元曲類似於詩詞,有固定的曲牌,有些像宋詞,但是對文字的約束比宋詞要少,有利於作者表達思想。元曲還可以用來編寫戲劇,稱為“雜劇”。元代的曲作家和劇作家以關漢卿、鄭光祖、馬致遠和白樸四位大師最為著名,稱為“元曲四大家”。
鄭光祖一生從事於雜劇的創作,在當時的藝術界享有很高的聲譽,伶人都尊稱他為鄭老先生,他的作品通過眾多伶人的傳播,在民間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他與蘇杭一帶的伶人有著緊密的聯係,他死後,就是由伶人集資火葬於杭州的靈隱寺中的。
●放浪形骸的白樸
白樸出身官僚士大夫家庭,本應讀書問學,以便將來博取功名。然而,他的幼年卻偏偏在兵荒馬亂的歲月中度過,隻得放浪形骸,寄情於山水之間。但他不可能真正遁跡世外,對現實熟視無睹。加之他的足跡所至,恰恰是曾經繁華一時,卻被兵火洗劫變為荒涼境地。前後景象的對比,更激起他對蒙古統治者的怨恨。他以詩詞來宣泄這種怨恨,控訴蒙古統治者的罪惡行徑。
白樸的代表作有《牆上馬頭》《梧桐雨》等。盡管他的作品千百年來為人傳誦,但他本人的身世卻鮮為人知。他默默地在藝術園地耕耘,把他的藝術成果奉獻給民眾,而又默默地離開了人世。
●科學巨匠郭守敬
郭守敬,字若思,公元1231年出生於順德邢合(今邢台)一個書香世家。郭守敬從小就受到祖父郭榮的熏陶,對天文產生了極為濃厚的興趣,更喜歡製作一些小型簡易的測量儀器。從小,郭守敬就被送到當時非常著名的文人劉秉忠門下攻讀,劉秉忠精通天文地理、音律術數。長期的刻苦攻讀和耳濡目染為郭守敬日後成為一個偉大的天文、水利專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並且他還在此期間結識了張文謙、王恂等學者,在與他們的交往中,獲益匪淺。在郭守敬十五六歲的時候,在當地已小有名氣。
公元1250年,19歲的郭守敬開始嶄露頭角,在水利方麵初露鋒芒。在邢台城外有一條河,河泥長年淤積,河堤滑落,致使河道堵塞。此地原有的一座橋,橋身被洪水衝走,橋墩淹沒,呈現出一片汪洋之態。不僅交通不便,還水災不斷。由於弄不清橋址原來在哪兒,又找不到合適的建新橋之處,許多建橋高手都隻能搖頭興歎。郭守敬不辭辛苦,冒生命危險在滾滾洪流中搜尋,在陡峭的兩岸河堤上查找,終於找到原有河道和橋墩遺址。他立即組織邢台人民清除淤泥,疏通河道,修築堤岸,然後,反複勘測,精心設計,很快建成一座堅固而又美觀的石橋。從此,郭守敬名揚天下。
當時的著名學者張文謙在郭守敬小的時候就非常喜歡他。後來見郭守敬才智超人,越發賞識他。公元1260年,這位當時的元朝中書丞巡視大名、彰德等地。他深知這些地方的水利建設一直不好,經常洪水泛濫,弄得民不聊生。於是,他便邀請郭守敬一路前往。郭守敬一路上認真勘查水域,細心觀察地形,描繪圖紙,整理資料,真可謂廢寢忘食。張文謙看在眼裏,讚在心上。一到都城,便向元世祖忽必烈舉薦郭守敬。忽必烈一向比較賞識張文謙,而且也深為河南、河北的連年大水所頭痛,一聽郭守敬對這方麵頗有研究,立刻傳令召見。
忽必烈與郭守敬一談,不禁大為讚歎。郭守敬侃侃而談,對答如流,為忽必烈提出6條治水建議。忽必烈立刻讓他負責各路河渠的修整管理事務。郭守敬不負眾望,著手主持修繕河南、河北的河道。以後,他又曾主持整修由於戰亂破壞年久失修的西夏古灌溉渠道,疏浚了400裏的唐來渠和250裏的漢延渠等80餘條渠。《寧夏新誌》評價說:“逮今西壩橋梁,尚其遺製,工作甚精。”
公元1292年,天大早,元大都(今北京)飲水吃緊。不僅城內,就連城外都很難找到好的水源。經張文謙舉薦,忽必烈讓郭守敬尋找水源。郭守敬受命之後,立即到大都周圍的各州縣進行勘察。他幾乎走遍了大都周圍的所有州縣,最後終於找到了水源―昌平縣東南神山的白浮泉,也就是現在的鳳凰山山麓的龍泉。此泉水清、量大,解決大都飲水應該沒問題。郭守敬把白浮泉泉水引向京西,將西山分散的小泉也聚集起來,然後折向南,沿西山東麓,注入甕山泊,即今昆明湖前身。再接梁河,即今長河,引入大都,蓄積於積水潭,即今什刹海。再將積水潭的水引向東南,接通州高麗莊,和大運河銜接,不僅抗旱,而且防洪。在郭守敬的帶領下,大都軍民隻用一年時間就完成了這條長達160裏的運河。大都人民再次喝到清涼的泉水,全城一片歡騰,都從心裏感謝郭守敬。
郭守敬不僅是卓越的水利學家,而且還是傑出的天文學家。公元1276年,忽必烈下令修訂曆法,由郭守敬實際負責。當時有人主張在曆代曆法的基礎上修修補補也就可以了,但這決不符合郭守敬那種治學嚴謹的態度。他不為別人的冷諷所動,潛入藏書閣,細心研究兩漢以來70多種曆法,決定有取舍地繼承並發展其中有創建的13種。
由於原有的天文儀器早已陳舊不堪,測量數據非常不準,郭守敬便自己動手製做新的測量儀器。他親自設計創製出的天文儀器有簡儀、仰儀、立運儀、證理儀、渾天象、窺幾、星晷等。《元史》記載他創製的天文儀器:“皆臻於精妙,卓見絕識,蓋有古人所未及者。”
準備工作就緒之後,郭守敬就在大都城東修築司天台,主持了一係列天文觀察工作。取得兩項重大成就,即對“黃赤大距”宿距度的測定和新曆法“授時曆”的編訂。
作為13世紀我國傑出的科學家,郭守敬在機械工程、地理學、數學諸方麵也有重要貢獻。1970年,國際天文學會把月球背麵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郭守敬山”。中國科學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把他們發現的4顆行星中的一顆命名為“郭守敬星”。
●《文獻通考》考典章
《文獻通考》是宋末元初的一位進步史學家馬端臨編寫的,它共有348卷,記載了從上古起到南宋寧宗時代為止有關曆代典章製度的變化。
《文獻通考》有“文”,即敘事本之經史,參之以曆代會要和百家傳記之書,信而有證者,從之;乖異傳疑者,不錄。有“獻”,即前賢諸儒以至名流之燕談、稗官之記錄,隻要是訂典故之得失、證史傳之是非,即使是一言一語也采而錄之。另一部分是馬端臨的議論。全書有總序,每考之前一般都有序文。
《文獻通考》二十四考,包括田賦、錢幣、戶口、職役、征榷、金糴、士貢、國用、選舉、學校、職官、郊社、宗廟、王禮、樂、兵、刑、經籍、帝係、封建、象緯、物異、輿地、四裔。這就包含了封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地理、民族、邊鄰、風俗等各個方麵,可以說是封建社會的剖視圖。《文獻通考》比《通典》加重了經濟生活的內容的記載,並且把“田賦考”放在首位,這很能顯示馬端臨的見解。馬端臨生活在宋末元初的曆史大變動時期,他通過文獻的綜羅,來思考曆史的興衰。《文獻通考》也是兩宋三部通史钜製(另兩部是司馬光《資治通鑒》、鄭樵《通誌》)之一,與《通誌》、杜佑的《通典》一起合稱為“三通”。
●朱思本繪《輿地圖》
朱思本,元朝地理學家和地圖製圖學家,字本初,號貞一,公元1273年出生於江西臨川(今撫州)。他的祖父以科舉入仕,於南宋末年任淮陰縣令。他的父親恰逢宋滅元立,朝代更替之際,因不滿新的統治者,堅決不仕元。其父厭世遁跡,薄視名利,家道因此中落。長輩們的處世心態,對年幼的朱思本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祖輩豐富的藏書,使朱思本從小“家學有所從”,受到良好的教育。朱思本很有才學,但由於朝代更迭,對現實不滿,所以堅決不走仕途而入道門,朱思本不滿14歲時曾到信州(今江西上饒)龍虎山學道。自四代張天師起即據龍虎山傳教,龍虎山就成為道教正一教派的中心。元世祖忽必烈平江南時,召見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命他主領江南道教。後來,張宗演的徒弟張留孫留在大都,建造了崇真宮,專掌祠事,並被授予玄教宗師。
公元1287年,張宗演另外一個徒弟吳全節到大都協助張留孫處理教務。朱思本正是此時入山,至1297年的十餘年時間,他一直潛心學道,加之他相當高的文化素養,朱思本的地位不斷上升。1299年,玄教宗師張留孫命朱思本離開龍虎山去大都,做他的助手。在他離開龍虎山去大都時賦詩日:“胡為舍此去,乃與塵俗縈,人生有行役,豈必皆蠅營。”這表明了他無意去追求權勢,下決心不做蠅營狗苟之人。他接受這一機會,意在去考察“山川風俗,民生休戚,時政得失,雨潮風雹,昆蟲鱗介之變,草木之異”,做出一番自己的事業來。此後,朱思本20年間前後兩次周遊,他的足跡遍及今華東、華北、中南、東北、西北等地區,幾乎走遍全中國。
第一次周遊,朱思本從公元衛299年離開龍虎山後前往浙江,登會稽山觀覽風光,後西向轉入湖南,縱遊洞庭湖及其周圍一些地方。繼而北上,經湖北的襄樊、江陵等地,至泗水流域、淮河流域。在中原等地輾轉遊覽,去過陝西東部、山西等,以及山東的汶、沂、泗、沐諸河流域,最北到達遼寧一帶,最後進入京都。公元1307年,吳全節被授予玄教嗣師。朱思本同時作為吳全節的助手,有了隨從吳全節祭祀全國各地名山大川的機會。公元1311年,朱思本開始了長達10年之久的第二次周遊考察活動。他周遊各地,代天子祭祀名山大川,同時也負有朝中大夫要他“質諸落府,博采群言,隨地為圖”的任務。正巧,朱思本也試圖糾正前人地圖的錯誤,重繪新圖。經過10年的努力,朱思本終於繪成長寬各7尺的《輿地圖》。此圖現今已失傳,後明代羅洪先繪有《廣輿圖》,保存了此圖的概貌。
朱思本為繪製《輿地圖》,在實地考察、搜集資料、製圖方法等方麵都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一是實地考察。朱思本每到一地都不恥下問,他“訊遺黎,尋故跡,考郡邑之因革,核山河之名實,驗諸滏陽、安陸石刻《禹跡圖》,樵川《混一六合郡邑圖》”。從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獲得了豐富的地理知識。他的“訊”“尋”“考”“核”“驗”的考察方法符合嚴格的科學實踐活動:首先是“訊”,即向當地父老鄉親詢問;其次是“尋”,即尋找遺址、遺跡,再次是“考”,即考證各地郡邑的沿革;第四是“核”,即核實河流山川的名字是否有誤;第五是“驗”,即根據自己的考察來檢驗古地圖所繪是否屬實。二是廣泛吸收和利用前人有關地理學方麵的研究成果。朱思本利用自己職務的便利,經常到朝中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的有關機構,仔細閱讀了《水經注》《通典》《元和郡縣誌》《元豐九域誌》和《元一統誌》等典籍,從前人的著作中吸取了有價值的成果。朱思本還注意利用藏文等少數民族地理著作。三是發揚“計裏畫方”的繪圖方法。“計裏畫方”是中國古代繪製地圖使用的重要方法。“計裏畫方”是將若幹條橫豎線構成互相垂直的方格直接繪入圖中的一種畫法。到了元朝時,“計裏畫方”法雖未中斷,卻有被湮沒的危險。但到後來朱思本的“輿地圖”被明代羅洪先縮繪增廣並大量刊行之後,“計裏畫方”法也為之一振,產生廣泛的影響,支配著明清地圖繪製達200多年。
朱思本不但是一位承先啟後的地圖學家,同時對地理學也有重要貢獻。他在大量吸收前人的知識和當時的新資料的基礎上,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元代的政區為框架,編撰了全國總誌《九域誌》,計80卷,成為地理學上的一部重要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