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輯 連年戰火中的文明
中華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作者:雅瑟 編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帝與《太平禦覽》
宋太宗趙光義即位初年,國家藏書僅有史館中的萬餘卷。於是,趙光義頒下召令,凡向國家獻書者賞。因此,國家藏書一下子增到了8萬卷,這些書分藏於史館書庫、昭文書庫和集賢書庫。早在梁代時,這三個書庫就已經建立了。趙光義即位後去視察,發現屋舍破舊,便下令重修。公元978年,重修工程竣工,皇帝賜名崇文院。院中有昭文書庫、集賢書庫、史館書庫等6庫,規模空前宏大。而在新館落成的前一年,趙光義已下詔用館藏書籍編輯《太平總覽》《太平廣記》以及詩文總集《文苑精華》等。
《太平總覽》摘取的多為經史百家之言。全書保存了不少古籍,有重要的史料價值。此書曆經6年才編成。成書後,趙光義對宰相宋琪說:“從今天起,每天把《太平總覽》給我送來3卷,我要親自閱讀。”宰相宋琪說:“陛下以讀書為樂,借古鑒今,自然是好事,但每日讀3卷,是不是太多了,不要累壞了身體。”趙光義回答說:“我很喜歡讀書,從書中常常能得到許多樂趣,多看一些書,總會有益處,況且我並不覺得勞神。古人雲:‘行萬裏路,讀萬卷書。’我雖不能行萬裏路,但讀萬卷書還是不難的。凡是喜歡讀書的人,總有他讀書的樂趣所在;如果不喜歡讀書,就是按著他的脖子,他也會讀不進去的。”眾大臣聽了非常敬服。此後,趙光義果然每天讀3卷,從不間斷。有時因為國事忙耽擱了,他也要抽空補上,並常對左右的人說:“隻要打開書本,總會有好處的。”這樣一部巨著,趙光義一年內全部看完,然後將其更名為《太平禦覽》。
●司馬光一心著史
司馬光,字君實,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曆史學家。公元1019年,他出生在陝州夏縣(在今山西)一個做官人的家庭裏。他自小受到較好的教育,十分聰明伶俐。7歲的時候,便開始專心讀書,而且十分刻苦,不論是在三九嚴寒滴水成冰的季節,還是三伏盛夏酷熱難當的時候,他都照樣讀書寫字。人們見了,都說這孩子將來一定會有出息。
司馬光做官後研讀了很多曆史著作,在學習鑽研的過程中,他發現自古以來的曆史著作雖然卷帙浩繁,但卻沒有一部上下貫串的通史。另外,在司馬光看來,各種各樣的史書實在太多,皇帝看不了,如果編一部通史,也可給皇帝讀史書提供點方便。於是,他萌發了一個強烈的願望,自己動手來編一部,打破這個尚無通史的局限。他參考了眾多的曆史著作,花費了2年的時間,完成了一部從戰國到秦末的史書,按照自己的設想,給書取名為《通誌》。《通誌》編成,正是宋英宗在位的時候。司馬光就把這部書獻給了英宗。英宗讀過之後,覺得大開眼界,對自己治國理政很有幫助,就下令為司馬光專門設立了一個書局,讓司馬光全權組織編寫人員,準許他們借閱官府的藏書。英宗的支持使司馬光得到極大的鼓舞,他立即邀請了當時著名的史學家劉恕、劉和、範祖禹等做助手,組成了一個編寫機構,把《通誌》寫下去。
到了宋神宗即位,司馬光又把新編好的一部分稿子獻給神宗。神宗是個有作為的皇帝,他讀了司馬光的稿子後,更是高興。他認為司馬光的書,不僅可以幫助做皇帝的人了解曆代的盛衰起落,而且這種起落盛衰,就像一麵鏡子一樣,使人可以常常對照借鑒。所以,神宗就把《通誌》這個書名改為《資治通鑒》。“資治”是幫助治理,“鑒”的原義是鏡子,用來表示警戒和教訓的意思。後來,人們又把《資治通鑒》簡稱為《通鑒》。
司馬光與王安石本是十分要好的朋友。王安石受神宗器重,回到朝廷主持改革的時候,司馬光是翰林學士。由於司馬光思想保守,就開始與王安石談不到一起了。後來,王安石被升為宰相,提出並推行了一係列的改革措施。司馬光不僅一條也不同意,而且還拚命地反對。由於司馬光的學識和影響以及他反對變法的強硬態度,他竟成了反對派的領袖人物,同老朋友完全鬧翻了。於是,司馬光就向神宗辭職,離開京城到了洛陽,一心編寫《資治通鑒》去了。司馬光前後一共花了19年,才把這部著作全部寫完。
《通鑒》采用的是編年體,也就是按照曆史年代的發展順序,逐年寫出曆史上每年發生的大事。記載了自公元前4d3年到公元959年,即從戰國始到五代十國止的1360年的曆史。《資治通鑒》材料豐富,剪裁有致,考證嚴格,而且文字精練,富於文采。曆史上,《通鑒》與《史記》齊名。
●蘇東坡多才多藝
在大宋朝這個文化高度發展的社會環境之中,蘇東坡(即蘇軾,因其號東坡居士,故又稱其為蘇東坡)可算是當時最浪漫和富有個性的人物,他的詩、詞、文寫得縱橫開闊,意脈流暢。尤其是在詞的創作上,蘇東坡貢獻更大,開創了一個新的詞派,使詞的麵貌煥然一新。詞是自中唐從民間逐步發展起來的,直到蘇軾所處的時代,前後已有了300餘年的曆史。雖然出現了不少名家名作,但詞一直被認為是“詩餘”,是“小道”。因此,詞的題材非常狹窄,特別是唐五代,詞一直流連於花與樽酒之間,大都寫離別的傷感、男女的愛情,形式上處處受到音樂的束縛。而蘇軾的詞,在內容上卻完全打破了題材上的束縛,各種生活內容尤其是反映農村景象和生活的題材,在蘇軾的詞中都有反映,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突破。蘇軾因此開創了一個新的詞派,叫豪放派。如《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槽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這首詞寫出了蘇東坡麵對自然、感懷今昔的帶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受,表現了他飄逸曠達的精神。詞一開始就在上下幾千年、綿亙數千裏的宏大境界上展開,在這樣浩渺的時空框架中,發出人生短暫、功名虛幻的感歎,把人生挫折的懊喪引向高遠之處。這種人生哲學雖然缺乏激烈抗爭的力量,但是也反映了蘇東坡不甘沉淪的高傲性格。
有一次,蘇東坡問一個唱歌的人說:“我的詞與柳永(宋朝著名詞人)的詞相比,怎麽樣?”那人也是個風趣的人,回道:“柳永的詞,隻適宜十七八歲的女孩,手拿紅牙拍板,唱‘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的名句);你的詞,須要關西大漢,手拿鐵板,高唱‘大江東去’。”這個回答十分形象地說出了蘇東坡的詞與另一詞派(婉約派)的區別。
除了詩、詞、文之外,蘇東坡還是個大書法家,他擅長行書和楷書,吸取了前人許多名家的特長,且能自創新意。他用筆豐腴跌宕,具有一種天真爛漫的情趣。蘇東坡與蔡襄、黃庭堅、米芾並稱“宋四家”,至今仍有不少人在學習他的書法。
蘇東坡雖然多才多藝,但為人剛正不阿、黑白分明。在宋朝王安石變法前後,不論是變法派當權,還是頑固派當權,他都堅持不隨波逐流。因此,他一生中有大半生的仕途不順,屢遭貶放。
公元1100年,宋徽宗即位,蘇東坡蒙大赦回到常州後,便一病不起。次年,這位百年難求的文壇大才子就與世長辭了。他給後人留下了《東坡集》《東坡後集》以及《東坡樂府》等珍貴的文化遺產。
●歐陽修“文學變革”
歐陽修,字永叔,吉水(在今江西)人,出身於低級官吏家庭。歐陽修幼時喪父,家中貧寒。歐陽修從小聰明好學,他的母親便用沙土當紙,以棍做筆,教兒子習字,對其進行啟蒙教育。後來,其母帶歐陽修投奔在隨州任推官的叔父歐陽嘩,方使歐陽修所受教育得以繼續進行,從而也使北宋文壇最終出現了他這樣一位文學大家。
歐陽修到了叔父家後,更加好學,看書達到了如醉如癡的程度。
歐陽修的文學革新主張
歐陽修是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他倡導的詩文革新在本質上是針對五代文風和宋初西昆體的,可是歐陽修的文學理論和創作實踐都與柳開以來的複古派文論家有很大的不同。從柳開、穆修到石介,複古主義的文論都有重道輕文,甚至完全把文學看做道統之附庸的傾向。而歐陽修卻與之不同,且對文與道的關係持有新的觀點。首先,歐陽修認為儒家之道是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六經之所載,皆人事之切於世者。”(《答李詡第二書》)其次,歐陽修文道並重。此外,他還認為文具獨立的性質。
這種文道並重的思想有兩重意義:一是把文學看得與道同樣重要,二是把文學的藝術形式看得與思想內容同樣重要,這無疑大大地提高了文學的地位。
歐陽修對西昆體和太學體的矯正
柳開等人以韓愈相號召,主要著眼於其道統,而歐陽修卻重於繼承韓愈的文學傳統;歐陽修自幼喜愛韓文,後來寫作古文也以韓、柳為學習典範,但他並不盲目崇古,他所取法的是韓文中文從字順的一麵,對韓、柳古文已露端倪的奇險深奧傾向則棄而不取。
這樣,歐陽修在理論上既糾正了柳開、石介的偏頗,又矯正了韓、柳古文的某些缺點,從而為北宋的詩文革新建立了正確的指導思想,也為宋代古文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前景。
散文創作的成就
(一)功能的加強和題材的完備
歐陽修的散文內容充實,形式多樣。無論是議論,還是敘事,都是有為而作,有感而發。歐陽修的散文有很強的感情色彩,他的政論文慷慨陳詞,感情激越;史論文則低回往複,感慨淋漓;其它散文更加注重抒情,哀樂由衷,情文並至。在歐陽修筆下,散文的實用性質和審美性質得到了充分的顯示,散文的敘事、議論、抒情三種功能也得到了高度的有機融合。
歐陽修對散文文體的發展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的作品體裁多樣,各得其宜。除了古文之外,辭賦和四六也是他擅長的文體。
首先,歐陽修對前代的驕賦、律賦進行了改造,去除了排偶、限韻的兩重規定,改以單筆散體作賦,創造了文賦。其名作如《秋聲賦》。
其次,歐陽修對四六體也進行了革新。常參用散體單行之古文筆法,且少用故事成語,不求對偶工切,從而給這種駢四儷六的文體注入了新的活力。
歐陽修的創作使散文的體裁更加豐富,功能更加完備。
(二)平易紆徐的文風
歐陽修的語言簡潔流暢,文氣纖徐委婉,創造了一種平易自然的新風格,在韓文的雄肆、柳文的峻切之外別開生麵。例如《醉翁亭記》的開篇一段。
歐陽修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
●《清明上河圖》傳世
大宋王朝時,經濟發達,都城汴京更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繁華都市,城內四河流貫、陸路四達,為全國水陸交通中心,商業發達居全國之首,當時人口達100多萬。汴京城中有許多熱鬧的街市,街市開設有各種店鋪,還有夜市。逢年過節,京城更是熱鬧非凡。雖然後人已經無緣得見當時的盛景,但一位畫家用他的如椽巨筆為後人留下了一幅令人神往的圖卷,這就是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張擇端,字正道,山東東武(今諸城)人。他早年遊學汴京,學習繪畫,宋徽宗趙佶在位時供職於翰林圖畫院。《清明上河圖》是他存世的唯一畫作,描繪的是汴京夏末秋初的景象。“清明”一詞,本是張擇端進獻此畫時所作的頌辭,而不是指節氣的名稱。
畫麵的中心是由一座虹形大橋和橋頭大街的街麵組成。大橋西側有許多攤販和遊客。大橋中間的人行道上是一條熙熙攘攘的人流。大橋南麵和大街相連,街道兩邊是茶樓、酒館、當鋪、作坊。街道兩旁的空地上還有不少張著大傘的小商販。街道向東西兩邊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較寧靜的郊區。
《清明上河圖》將汴河上繁忙緊張的運輸場麵描繪得栩栩如生。張擇端完成這幅歌頌太平盛世曆史長卷後,將它呈獻給了趙估。趙估為此畫的第一位收藏者,他用“瘦金體”親筆在圖上題了“清明上河圖”五個字,並鈐上了雙龍小印。很可惜,這段原畫現在已經遺失了。
這件享譽古今中外的傳世傑作,在問世以後的900多年裏,曾被無數收藏家和鑒賞家把玩欣賞,更是帝王權貴巧取豪奪的目標。它曾輾轉飄零,幾經戰火,曾經5次進入宮廷,4次被盜出宮,演繹出許多傳奇故事,現在則安穩地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供人們欣賞研究。
●大宋才女李清照
李清照,曆城(今濟南)人。中國古代傑出的女詞人。她創造了獨具風格的“易安體”,被推為“詞采第一”,以剛柔相濟、柔美見勝,是一代婉約派詞宗,諸多詩詞堪稱千古絕唱。
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也是個文學家,在宋徽宗時期做過官,因為為人正直,又是蘇軾的學生,受到奸臣宰相蔡京的打擊。李清照從小受父親的熏陶,十分愛好文學,喜歡吟詩作畫,特別是作詞方麵,有很高的成就。她18歲那年與趙明誠結了婚,夫妻倆相敬如賓,除都能詩善文外,還共有收藏金石(古代銅器和石碑上鐫刻的文字書畫)的嗜好。及至趙明誠步入仕途,他們家收藏的金石書畫越來越多,李清照還因此特意建立了書庫大櫥,編好目錄,進行有序的擺放。
過了幾年,趙明誠被派到外地去做官,李清照留在家裏。李清照就用詞的形式寫信?給趙明誠,這些信文辭優美,飽含著感情,趙明誠看了非常感動,也常常寫詞給李清照。有一年的重陽節,李清照一個人在家裏飲酒、賞菊,覺得丈夫不在身邊,很寂寞。她馬上拿起筆來,寫了一首詞,叫《醉花陰》:薄霧濃雲秋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首詞的意思是說李清照想丈夫趙明誠想得發愁,身體也因為吃不下、睡不好,比菊花還瘦。
李清照把這首詞寄給了趙明誠。趙明誠非常感動,覺得寫得太好了。他決心要寫一首比他妻子寫得還好的詞,就關起門來,在屋子裏廢寢忘食地寫了三天三夜,終於寫出了50首詞。趙明誠把李清照的那首和自己的50首混在一起,給他的朋友看,讓他評一評哪一首最好。結果,他的朋友說,隻有“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3句寫得最好。李清照的才華由此可見一斑。
經過將近20年的努力,趙明誠完成了一部記載古代曆史文物的著作——《金石錄》。但在戰亂的年代,要想整理和保存這些文物談何容易。當東京被金兵攻陷的時候,李清照和趙明誠還在淄州(在今山東)。不久,金兵四處剽掠,李清照跟著趙明誠到了建康。他們把最名貴的金石圖書,隨身帶走了巧車。而隨著金兵南下,凝聚著李清照所有心血的家中十幾間文物,竟被戰火燒為灰燼。
南宋建立後,趙明誠被派到湖州當知府。兵荒馬亂,李清照未能隨他上任。臨走的時候,李清照問丈夫說:“萬一金人再打過來,我該怎麽辦?”趙明誠說:“瞧著辦吧。實在不行,你把家具衣被先放棄了,再不行,把書畫古器丟了。但是有幾件珍貴的古代禮器,你可一定得親自保護好,要看作自己生命一樣。”李清照神情凝重地點點頭。然而,兩人誰也未曾想到,趙明誠此一去,竟與李清照從此陰陽兩隔。
喪親之痛讓李清照日漸憔悴,每想起死去的丈夫,李清照都會柔腸寸斷。當時,金兵南犯,李清照一孤寡婦人不得不四處逃難,她自己雇船、求人、投親靠友,帶著她和趙明誠一生搜集的書籍文物,就這樣苦苦地支撐著。為了文物不致散失,為了完成丈夫生前的遺願,她想盡快追上南移的朝廷,以捐獻的方式使這些文物得到保護,但是她始終沒能追上逃跑的宋高宗趙構。李清照先流落到衡州,後又到了越州。這期間,她寄存在洪州的20000卷書、2000卷金石拓片又被南侵的金兵焚掠一空。而到越州時,隨身帶著的五大箱文物又被賊人破牆盜走。
麵對國破家亡,珍貴文物散失,李清照用詩歌控訴對趙構等投降派的不滿。“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首振聾發聵的《絕句》慷慨雄健、擲地有聲,是對苟且偷生者的最大嘲諷!
●千古絕唱《示兒》詩
千古絕唱《示兒》詩是陸遊寫的。陸遊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幼年時的陸遊經曆了北宋滅亡的國恨家仇,也看到、聽到了很多江南軍民抗擊金兵的可歌可泣事跡。因此,在他幼小的心靈裏便滋長了對祖國、對民族的深厚感情。29歲那年,他參加了兩浙地區的考試,中了第一名。宋孝宗趙眘剛即位之時,想做一番恢複中原的事業。於是,趙眘任用老將張浚做樞密使。張浚請朝廷發布詔書出兵北伐,號召中原人民奮起抗戰,配合宋軍收複失地。當時陸遊在樞密院做編修官,張浚就派陸遊起草這份詔書。陸遊熱情支持北伐,可擔任統帥的張浚缺少指揮才能。宋軍出兵沒有多久,就在符離(在今安徽)被金兵打敗,全線潰退。
北伐失敗後,一貫主張求和的大臣又在趙眘麵前大肆攻擊張浚,還說張浚用兵是陸遊慫恿的。不久,張浚被排擠出朝廷,陸遊也罷官回到山陰老家。
過了將近十年,負責川陝一帶軍事的將領王炎聽到陸遊的名聲,請他到漢中做幕僚。漢中接近抗金的前線,陸遊認為到那裏去,也許有機會參加抗金戰鬥,便很高興地接受了這個任命。不久,王炎被調走,陸遊也被調到成都,在安撫使範成大部下當參議官。範成大與陸遊是老朋友,雖說是上下級關係,卻並不講究官場禮節。陸遊的抗金誌願得不到實現,心裏鬱悶,便常常喝酒寫詩來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但一般官場上的人看不慣他,說他不講禮法、思想頹廢。陸遊聽了,索性給自己起了個別號,叫“放翁”,後來人們就稱他為陸放翁。這樣一過又是二三十年,陸遊長期過著閑居的生活,他把滿腔的熱情寄托在自己的詩歌創作上。陸遊一生辛勤創作,一共寫下了9000多首詩,他的創作在我國曆代詩人中是最豐富的。
公元1210年,86歲的愛國詩人陸遊臥病在床。臨終的時候,他還念念不忘恢複中原。他把兒孫們叫到床邊,寫下他的最後一首詩,也就是感人肺腑的千古絕唱《示兒》詩: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畢昇發明泥活字
宋仁宗慶曆年間,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這是世界上第一套活字印刷係統。據《夢溪筆談》記載:畢昇用膠泥刻字,字的厚度薄如鐵錢,每字一印,用火焙燒使之堅硬而成活字。排版時,先在鐵板上放置鬆脂、蠟和紙灰,鐵框排滿活字後,用竹條楔人塞緊,放在火上加熱至藥熔掉,用一塊平板按壓字的表麵,使整版字平如砥,最後在字表上麵壓一張紙,即可印刷。活字印刷的優點主要是減少反複雕刻字模的過程。用泥活字可印刷許多書籍而不會磨損字模,從而大大提高印刷效益。後代的木活字、銅活字、鉛活字均由泥活字發展而來。
畢昇發明泥活字,比德國丁·穀騰堡發明鉛活字早了400多年。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一次印刷史上的技術革命,在人類文明史上有著裏程碑式的重大意義。
宋太宗趙光義即位初年,國家藏書僅有史館中的萬餘卷。於是,趙光義頒下召令,凡向國家獻書者賞。因此,國家藏書一下子增到了8萬卷,這些書分藏於史館書庫、昭文書庫和集賢書庫。早在梁代時,這三個書庫就已經建立了。趙光義即位後去視察,發現屋舍破舊,便下令重修。公元978年,重修工程竣工,皇帝賜名崇文院。院中有昭文書庫、集賢書庫、史館書庫等6庫,規模空前宏大。而在新館落成的前一年,趙光義已下詔用館藏書籍編輯《太平總覽》《太平廣記》以及詩文總集《文苑精華》等。
《太平總覽》摘取的多為經史百家之言。全書保存了不少古籍,有重要的史料價值。此書曆經6年才編成。成書後,趙光義對宰相宋琪說:“從今天起,每天把《太平總覽》給我送來3卷,我要親自閱讀。”宰相宋琪說:“陛下以讀書為樂,借古鑒今,自然是好事,但每日讀3卷,是不是太多了,不要累壞了身體。”趙光義回答說:“我很喜歡讀書,從書中常常能得到許多樂趣,多看一些書,總會有益處,況且我並不覺得勞神。古人雲:‘行萬裏路,讀萬卷書。’我雖不能行萬裏路,但讀萬卷書還是不難的。凡是喜歡讀書的人,總有他讀書的樂趣所在;如果不喜歡讀書,就是按著他的脖子,他也會讀不進去的。”眾大臣聽了非常敬服。此後,趙光義果然每天讀3卷,從不間斷。有時因為國事忙耽擱了,他也要抽空補上,並常對左右的人說:“隻要打開書本,總會有好處的。”這樣一部巨著,趙光義一年內全部看完,然後將其更名為《太平禦覽》。
●司馬光一心著史
司馬光,字君實,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曆史學家。公元1019年,他出生在陝州夏縣(在今山西)一個做官人的家庭裏。他自小受到較好的教育,十分聰明伶俐。7歲的時候,便開始專心讀書,而且十分刻苦,不論是在三九嚴寒滴水成冰的季節,還是三伏盛夏酷熱難當的時候,他都照樣讀書寫字。人們見了,都說這孩子將來一定會有出息。
司馬光做官後研讀了很多曆史著作,在學習鑽研的過程中,他發現自古以來的曆史著作雖然卷帙浩繁,但卻沒有一部上下貫串的通史。另外,在司馬光看來,各種各樣的史書實在太多,皇帝看不了,如果編一部通史,也可給皇帝讀史書提供點方便。於是,他萌發了一個強烈的願望,自己動手來編一部,打破這個尚無通史的局限。他參考了眾多的曆史著作,花費了2年的時間,完成了一部從戰國到秦末的史書,按照自己的設想,給書取名為《通誌》。《通誌》編成,正是宋英宗在位的時候。司馬光就把這部書獻給了英宗。英宗讀過之後,覺得大開眼界,對自己治國理政很有幫助,就下令為司馬光專門設立了一個書局,讓司馬光全權組織編寫人員,準許他們借閱官府的藏書。英宗的支持使司馬光得到極大的鼓舞,他立即邀請了當時著名的史學家劉恕、劉和、範祖禹等做助手,組成了一個編寫機構,把《通誌》寫下去。
到了宋神宗即位,司馬光又把新編好的一部分稿子獻給神宗。神宗是個有作為的皇帝,他讀了司馬光的稿子後,更是高興。他認為司馬光的書,不僅可以幫助做皇帝的人了解曆代的盛衰起落,而且這種起落盛衰,就像一麵鏡子一樣,使人可以常常對照借鑒。所以,神宗就把《通誌》這個書名改為《資治通鑒》。“資治”是幫助治理,“鑒”的原義是鏡子,用來表示警戒和教訓的意思。後來,人們又把《資治通鑒》簡稱為《通鑒》。
司馬光與王安石本是十分要好的朋友。王安石受神宗器重,回到朝廷主持改革的時候,司馬光是翰林學士。由於司馬光思想保守,就開始與王安石談不到一起了。後來,王安石被升為宰相,提出並推行了一係列的改革措施。司馬光不僅一條也不同意,而且還拚命地反對。由於司馬光的學識和影響以及他反對變法的強硬態度,他竟成了反對派的領袖人物,同老朋友完全鬧翻了。於是,司馬光就向神宗辭職,離開京城到了洛陽,一心編寫《資治通鑒》去了。司馬光前後一共花了19年,才把這部著作全部寫完。
《通鑒》采用的是編年體,也就是按照曆史年代的發展順序,逐年寫出曆史上每年發生的大事。記載了自公元前4d3年到公元959年,即從戰國始到五代十國止的1360年的曆史。《資治通鑒》材料豐富,剪裁有致,考證嚴格,而且文字精練,富於文采。曆史上,《通鑒》與《史記》齊名。
●蘇東坡多才多藝
在大宋朝這個文化高度發展的社會環境之中,蘇東坡(即蘇軾,因其號東坡居士,故又稱其為蘇東坡)可算是當時最浪漫和富有個性的人物,他的詩、詞、文寫得縱橫開闊,意脈流暢。尤其是在詞的創作上,蘇東坡貢獻更大,開創了一個新的詞派,使詞的麵貌煥然一新。詞是自中唐從民間逐步發展起來的,直到蘇軾所處的時代,前後已有了300餘年的曆史。雖然出現了不少名家名作,但詞一直被認為是“詩餘”,是“小道”。因此,詞的題材非常狹窄,特別是唐五代,詞一直流連於花與樽酒之間,大都寫離別的傷感、男女的愛情,形式上處處受到音樂的束縛。而蘇軾的詞,在內容上卻完全打破了題材上的束縛,各種生活內容尤其是反映農村景象和生活的題材,在蘇軾的詞中都有反映,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突破。蘇軾因此開創了一個新的詞派,叫豪放派。如《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槽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這首詞寫出了蘇東坡麵對自然、感懷今昔的帶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受,表現了他飄逸曠達的精神。詞一開始就在上下幾千年、綿亙數千裏的宏大境界上展開,在這樣浩渺的時空框架中,發出人生短暫、功名虛幻的感歎,把人生挫折的懊喪引向高遠之處。這種人生哲學雖然缺乏激烈抗爭的力量,但是也反映了蘇東坡不甘沉淪的高傲性格。
有一次,蘇東坡問一個唱歌的人說:“我的詞與柳永(宋朝著名詞人)的詞相比,怎麽樣?”那人也是個風趣的人,回道:“柳永的詞,隻適宜十七八歲的女孩,手拿紅牙拍板,唱‘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的名句);你的詞,須要關西大漢,手拿鐵板,高唱‘大江東去’。”這個回答十分形象地說出了蘇東坡的詞與另一詞派(婉約派)的區別。
除了詩、詞、文之外,蘇東坡還是個大書法家,他擅長行書和楷書,吸取了前人許多名家的特長,且能自創新意。他用筆豐腴跌宕,具有一種天真爛漫的情趣。蘇東坡與蔡襄、黃庭堅、米芾並稱“宋四家”,至今仍有不少人在學習他的書法。
蘇東坡雖然多才多藝,但為人剛正不阿、黑白分明。在宋朝王安石變法前後,不論是變法派當權,還是頑固派當權,他都堅持不隨波逐流。因此,他一生中有大半生的仕途不順,屢遭貶放。
公元1100年,宋徽宗即位,蘇東坡蒙大赦回到常州後,便一病不起。次年,這位百年難求的文壇大才子就與世長辭了。他給後人留下了《東坡集》《東坡後集》以及《東坡樂府》等珍貴的文化遺產。
●歐陽修“文學變革”
歐陽修,字永叔,吉水(在今江西)人,出身於低級官吏家庭。歐陽修幼時喪父,家中貧寒。歐陽修從小聰明好學,他的母親便用沙土當紙,以棍做筆,教兒子習字,對其進行啟蒙教育。後來,其母帶歐陽修投奔在隨州任推官的叔父歐陽嘩,方使歐陽修所受教育得以繼續進行,從而也使北宋文壇最終出現了他這樣一位文學大家。
歐陽修到了叔父家後,更加好學,看書達到了如醉如癡的程度。
歐陽修的文學革新主張
歐陽修是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他倡導的詩文革新在本質上是針對五代文風和宋初西昆體的,可是歐陽修的文學理論和創作實踐都與柳開以來的複古派文論家有很大的不同。從柳開、穆修到石介,複古主義的文論都有重道輕文,甚至完全把文學看做道統之附庸的傾向。而歐陽修卻與之不同,且對文與道的關係持有新的觀點。首先,歐陽修認為儒家之道是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六經之所載,皆人事之切於世者。”(《答李詡第二書》)其次,歐陽修文道並重。此外,他還認為文具獨立的性質。
這種文道並重的思想有兩重意義:一是把文學看得與道同樣重要,二是把文學的藝術形式看得與思想內容同樣重要,這無疑大大地提高了文學的地位。
歐陽修對西昆體和太學體的矯正
柳開等人以韓愈相號召,主要著眼於其道統,而歐陽修卻重於繼承韓愈的文學傳統;歐陽修自幼喜愛韓文,後來寫作古文也以韓、柳為學習典範,但他並不盲目崇古,他所取法的是韓文中文從字順的一麵,對韓、柳古文已露端倪的奇險深奧傾向則棄而不取。
這樣,歐陽修在理論上既糾正了柳開、石介的偏頗,又矯正了韓、柳古文的某些缺點,從而為北宋的詩文革新建立了正確的指導思想,也為宋代古文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前景。
散文創作的成就
(一)功能的加強和題材的完備
歐陽修的散文內容充實,形式多樣。無論是議論,還是敘事,都是有為而作,有感而發。歐陽修的散文有很強的感情色彩,他的政論文慷慨陳詞,感情激越;史論文則低回往複,感慨淋漓;其它散文更加注重抒情,哀樂由衷,情文並至。在歐陽修筆下,散文的實用性質和審美性質得到了充分的顯示,散文的敘事、議論、抒情三種功能也得到了高度的有機融合。
歐陽修對散文文體的發展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的作品體裁多樣,各得其宜。除了古文之外,辭賦和四六也是他擅長的文體。
首先,歐陽修對前代的驕賦、律賦進行了改造,去除了排偶、限韻的兩重規定,改以單筆散體作賦,創造了文賦。其名作如《秋聲賦》。
其次,歐陽修對四六體也進行了革新。常參用散體單行之古文筆法,且少用故事成語,不求對偶工切,從而給這種駢四儷六的文體注入了新的活力。
歐陽修的創作使散文的體裁更加豐富,功能更加完備。
(二)平易紆徐的文風
歐陽修的語言簡潔流暢,文氣纖徐委婉,創造了一種平易自然的新風格,在韓文的雄肆、柳文的峻切之外別開生麵。例如《醉翁亭記》的開篇一段。
歐陽修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
●《清明上河圖》傳世
大宋王朝時,經濟發達,都城汴京更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繁華都市,城內四河流貫、陸路四達,為全國水陸交通中心,商業發達居全國之首,當時人口達100多萬。汴京城中有許多熱鬧的街市,街市開設有各種店鋪,還有夜市。逢年過節,京城更是熱鬧非凡。雖然後人已經無緣得見當時的盛景,但一位畫家用他的如椽巨筆為後人留下了一幅令人神往的圖卷,這就是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張擇端,字正道,山東東武(今諸城)人。他早年遊學汴京,學習繪畫,宋徽宗趙佶在位時供職於翰林圖畫院。《清明上河圖》是他存世的唯一畫作,描繪的是汴京夏末秋初的景象。“清明”一詞,本是張擇端進獻此畫時所作的頌辭,而不是指節氣的名稱。
畫麵的中心是由一座虹形大橋和橋頭大街的街麵組成。大橋西側有許多攤販和遊客。大橋中間的人行道上是一條熙熙攘攘的人流。大橋南麵和大街相連,街道兩邊是茶樓、酒館、當鋪、作坊。街道兩旁的空地上還有不少張著大傘的小商販。街道向東西兩邊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較寧靜的郊區。
《清明上河圖》將汴河上繁忙緊張的運輸場麵描繪得栩栩如生。張擇端完成這幅歌頌太平盛世曆史長卷後,將它呈獻給了趙估。趙估為此畫的第一位收藏者,他用“瘦金體”親筆在圖上題了“清明上河圖”五個字,並鈐上了雙龍小印。很可惜,這段原畫現在已經遺失了。
這件享譽古今中外的傳世傑作,在問世以後的900多年裏,曾被無數收藏家和鑒賞家把玩欣賞,更是帝王權貴巧取豪奪的目標。它曾輾轉飄零,幾經戰火,曾經5次進入宮廷,4次被盜出宮,演繹出許多傳奇故事,現在則安穩地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供人們欣賞研究。
●大宋才女李清照
李清照,曆城(今濟南)人。中國古代傑出的女詞人。她創造了獨具風格的“易安體”,被推為“詞采第一”,以剛柔相濟、柔美見勝,是一代婉約派詞宗,諸多詩詞堪稱千古絕唱。
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也是個文學家,在宋徽宗時期做過官,因為為人正直,又是蘇軾的學生,受到奸臣宰相蔡京的打擊。李清照從小受父親的熏陶,十分愛好文學,喜歡吟詩作畫,特別是作詞方麵,有很高的成就。她18歲那年與趙明誠結了婚,夫妻倆相敬如賓,除都能詩善文外,還共有收藏金石(古代銅器和石碑上鐫刻的文字書畫)的嗜好。及至趙明誠步入仕途,他們家收藏的金石書畫越來越多,李清照還因此特意建立了書庫大櫥,編好目錄,進行有序的擺放。
過了幾年,趙明誠被派到外地去做官,李清照留在家裏。李清照就用詞的形式寫信?給趙明誠,這些信文辭優美,飽含著感情,趙明誠看了非常感動,也常常寫詞給李清照。有一年的重陽節,李清照一個人在家裏飲酒、賞菊,覺得丈夫不在身邊,很寂寞。她馬上拿起筆來,寫了一首詞,叫《醉花陰》:薄霧濃雲秋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首詞的意思是說李清照想丈夫趙明誠想得發愁,身體也因為吃不下、睡不好,比菊花還瘦。
李清照把這首詞寄給了趙明誠。趙明誠非常感動,覺得寫得太好了。他決心要寫一首比他妻子寫得還好的詞,就關起門來,在屋子裏廢寢忘食地寫了三天三夜,終於寫出了50首詞。趙明誠把李清照的那首和自己的50首混在一起,給他的朋友看,讓他評一評哪一首最好。結果,他的朋友說,隻有“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3句寫得最好。李清照的才華由此可見一斑。
經過將近20年的努力,趙明誠完成了一部記載古代曆史文物的著作——《金石錄》。但在戰亂的年代,要想整理和保存這些文物談何容易。當東京被金兵攻陷的時候,李清照和趙明誠還在淄州(在今山東)。不久,金兵四處剽掠,李清照跟著趙明誠到了建康。他們把最名貴的金石圖書,隨身帶走了巧車。而隨著金兵南下,凝聚著李清照所有心血的家中十幾間文物,竟被戰火燒為灰燼。
南宋建立後,趙明誠被派到湖州當知府。兵荒馬亂,李清照未能隨他上任。臨走的時候,李清照問丈夫說:“萬一金人再打過來,我該怎麽辦?”趙明誠說:“瞧著辦吧。實在不行,你把家具衣被先放棄了,再不行,把書畫古器丟了。但是有幾件珍貴的古代禮器,你可一定得親自保護好,要看作自己生命一樣。”李清照神情凝重地點點頭。然而,兩人誰也未曾想到,趙明誠此一去,竟與李清照從此陰陽兩隔。
喪親之痛讓李清照日漸憔悴,每想起死去的丈夫,李清照都會柔腸寸斷。當時,金兵南犯,李清照一孤寡婦人不得不四處逃難,她自己雇船、求人、投親靠友,帶著她和趙明誠一生搜集的書籍文物,就這樣苦苦地支撐著。為了文物不致散失,為了完成丈夫生前的遺願,她想盡快追上南移的朝廷,以捐獻的方式使這些文物得到保護,但是她始終沒能追上逃跑的宋高宗趙構。李清照先流落到衡州,後又到了越州。這期間,她寄存在洪州的20000卷書、2000卷金石拓片又被南侵的金兵焚掠一空。而到越州時,隨身帶著的五大箱文物又被賊人破牆盜走。
麵對國破家亡,珍貴文物散失,李清照用詩歌控訴對趙構等投降派的不滿。“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首振聾發聵的《絕句》慷慨雄健、擲地有聲,是對苟且偷生者的最大嘲諷!
●千古絕唱《示兒》詩
千古絕唱《示兒》詩是陸遊寫的。陸遊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幼年時的陸遊經曆了北宋滅亡的國恨家仇,也看到、聽到了很多江南軍民抗擊金兵的可歌可泣事跡。因此,在他幼小的心靈裏便滋長了對祖國、對民族的深厚感情。29歲那年,他參加了兩浙地區的考試,中了第一名。宋孝宗趙眘剛即位之時,想做一番恢複中原的事業。於是,趙眘任用老將張浚做樞密使。張浚請朝廷發布詔書出兵北伐,號召中原人民奮起抗戰,配合宋軍收複失地。當時陸遊在樞密院做編修官,張浚就派陸遊起草這份詔書。陸遊熱情支持北伐,可擔任統帥的張浚缺少指揮才能。宋軍出兵沒有多久,就在符離(在今安徽)被金兵打敗,全線潰退。
北伐失敗後,一貫主張求和的大臣又在趙眘麵前大肆攻擊張浚,還說張浚用兵是陸遊慫恿的。不久,張浚被排擠出朝廷,陸遊也罷官回到山陰老家。
過了將近十年,負責川陝一帶軍事的將領王炎聽到陸遊的名聲,請他到漢中做幕僚。漢中接近抗金的前線,陸遊認為到那裏去,也許有機會參加抗金戰鬥,便很高興地接受了這個任命。不久,王炎被調走,陸遊也被調到成都,在安撫使範成大部下當參議官。範成大與陸遊是老朋友,雖說是上下級關係,卻並不講究官場禮節。陸遊的抗金誌願得不到實現,心裏鬱悶,便常常喝酒寫詩來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但一般官場上的人看不慣他,說他不講禮法、思想頹廢。陸遊聽了,索性給自己起了個別號,叫“放翁”,後來人們就稱他為陸放翁。這樣一過又是二三十年,陸遊長期過著閑居的生活,他把滿腔的熱情寄托在自己的詩歌創作上。陸遊一生辛勤創作,一共寫下了9000多首詩,他的創作在我國曆代詩人中是最豐富的。
公元1210年,86歲的愛國詩人陸遊臥病在床。臨終的時候,他還念念不忘恢複中原。他把兒孫們叫到床邊,寫下他的最後一首詩,也就是感人肺腑的千古絕唱《示兒》詩: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畢昇發明泥活字
宋仁宗慶曆年間,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這是世界上第一套活字印刷係統。據《夢溪筆談》記載:畢昇用膠泥刻字,字的厚度薄如鐵錢,每字一印,用火焙燒使之堅硬而成活字。排版時,先在鐵板上放置鬆脂、蠟和紙灰,鐵框排滿活字後,用竹條楔人塞緊,放在火上加熱至藥熔掉,用一塊平板按壓字的表麵,使整版字平如砥,最後在字表上麵壓一張紙,即可印刷。活字印刷的優點主要是減少反複雕刻字模的過程。用泥活字可印刷許多書籍而不會磨損字模,從而大大提高印刷效益。後代的木活字、銅活字、鉛活字均由泥活字發展而來。
畢昇發明泥活字,比德國丁·穀騰堡發明鉛活字早了400多年。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一次印刷史上的技術革命,在人類文明史上有著裏程碑式的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