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傑少英才


    唐初是我國曆史上政治較穩定、少動蕩的時代,當時的許多文人騷客都把詩歌作為點綴升平的風雅玩物。當然,也有一些不屑於與這些所謂的“宮廷文士”為伍,而銳意變革的新進詩人。他們誌同道合,互通聲氣,使詩歌重新擔負起歌唱人生的使命,唐詩也由此獲得了真正的轉機。他們就是被稱為初唐四傑的盧照鄰、駱賓王、王勃、楊炯。


    四傑活動於太宗、高宗、武後時期。以年歲論,盧、駱大約比王、楊年長20歲左右。四人均是英姿逸發的少年天才。駱賓王7歲即能作詩,被稱為神童,流傳下來的四言絕句《鵝》至今仍為世人廣為吟誦。楊炯10歲即應童子舉,翌年待製弘文館。王勃16歲時被太常伯劉祥道稱為神童而表薦於上。盧照鄰20歲即為鄧王府典簽,“王府書記,一以弈之。王有書12本,照鄰總披覽,略能記憶”。但是在仕途上,他們都不得誌。四人中,僅楊炯官至縣令。年少誌大,才高位卑,這種人生經曆深刻地影響了他們的思想性格和文學創作。


    在四傑之中,王勃寫過膾炙人口的《滕王閣序》及《膝王閣詩》,一直流傳至今。詩雲: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鶯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此詩為王勃遊洪州滕王閣時所作。不幸的是,這位少年詩才、人中之傑,在離開滕王閣乘船渡南海時,不幸落水身亡,年僅27歲。


    王勃死後,四傑中的其餘三人悲痛欲絕,尤以楊炯為甚,因為楊炯平素與王勃頗為親近,二人時常互遞詩篇,共同研討。楊炯還曾親自為王勃的詩集作序,由此可見二人關係並非一般。但他很快從失友的悲痛中解脫出來,以“開辟翰苑,掃蕩文場”的氣概向“綺豔婉媚”的宮廷遺風發出挑戰,以剛健大膽的追求,開始改變唐詩風貌。他流傳給後人的詩作最後匯編成一本《盈川集》。


    三傑還以拯時濟世、建功立業的人生理想和熱情,為詩歌注入了高情壯思和倜儻意氣。盧照鄰在《詠史四首》中,讚頌了“處身孤且直”“唯唯何足榮”的季布,“諸侯不得友,天子不得臣”的郭泰,“願得斬馬劍,先斷佞臣頭”的朱雲。同時,他還直接批判上流貴族社會,在長篇巨製《長安古意》中寫道:“自言歌舞長千載,自謂驕奢淩五公。節物風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須臾改。昔日金階白玉堂,即今惟見青鬆在。寂寂寥寥揚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獨有南山桂花發,飛來飛去襲人據。”詩中對帝京風物以及豪貴們驕奢淫逸的生活方式極盡鋪張排比之能事,然後在此突然一轉,指出在活動不已的宇宙中,榮華富貴不過如過眼煙雲,終歸幻滅。而這種窮奢極侈的生活也不過供後人感歎罷了,由此否定了貴族社會秩序的永恒價值。


    在四傑之中,最富傳奇色彩的當屬駱賓王。駱賓王7歲能詩,成年後屢以建立英雄功勳自許,時有《詠懷古意上裴侍郎》中詩句為證:“勒功思比憲,決策暗欺陳。若不犯霜雪,虛擲玉京春。”但是,他一生仕途不順,最高的官職隻做到長安主簿,後又至侍禦史。不過,當時武則天掌權,任用酷吏,無中生有,大造謀反案。駱賓王很快被牽連下獄,蒙受不白之冤。直到唐高宗“調露”進行大赦,他才得以出獄。


    至此,駱賓王對“女權禍國”的武則天異常痛恨。公元684年,李世助的孫子徐敬業聯合一些和武則天有仇的人對其進行討伐。駱賓王當即揮筆寫了“阮籍空長嘯,劉琨獨未歡”的詩句,趕到揚州,投入到徐敬業的大軍之中,並且親自寫了《討武檄》。


    這篇檄文分三部分內容。第一部分中,駱賓王以尖銳鋒利的措辭指出:武則天出身低賤,本性不睦。趁楊妃之手混跡至太宗身邊,騷姿作態,始騙得太宗寵幸,成為他身側的低級妃嬪。又借更衣之機淫亂迷惑東宮,隱瞞私情得到高宗寵幸。嫉恨其他妃嬪,算盡機關,耍弄手腕,欺君惑主,竊據皇後之位。性情之狠如豹狼,心腸之毒勝蛇蠍。圖謀篡奪皇位,殺親子、滅良臣,人神共憤、天地同誅。文中言之鑿鑿、情之切切,有理有據,氣勢磅礴,迅速流傳開來。人們看過之後,紛紛稱讚駱賓王的氣概和膽魄。


    《討武橄》很快傳到東都洛陽。武則天收到大臣呈奏上來的《討武檄》,便讓內侍讀給她聽。內侍讀著讀著,嚇得聲音發抖。武則天緩緩說道:“又不是你寫的,你害怕什麽?”然後讓內侍繼續往下念。念過之後,竟不怒反笑,道:“這文章是誰寫的?”內侍回答說是駱賓王。武則天沉默了一會兒,遂歎了口氣,說道:“此等人才不在朝中為高官,那定是宰相失職了!”由此可見駱賓王的檄文的氣勢、文采的動人之處,以至他所要討伐的人都讚不絕口。


    事後,武則天召集文武群臣,派大將李孝逸帶領30萬大軍前去攻打徐敬業。但臨行特別囑咐,不要殺了駱賓王,要捉活的回來。


    徐敬業隻有幾萬人馬,很快便兵敗被殺。但李孝逸派人四下搜索,也未見駱賓王蹤跡,有人說駱賓王死於亂軍之中,有人說他出家當了和尚。駱賓王究竟生死與否,身處何處,已是一個曆史謎團。


    ●灑脫不羈的“草聖”


    張旭,生卒年不詳,字伯高,又字季明,吳郡(今江蘇蘇州)人,唐代大書法家,以草書而聞名。張旭曾擔任過金吾長史(統管禦林軍的官員)等職,所以後世又稱他為“張長史”。唐文宗曾向全國發出了一道罕見的詔書:李白的詩歌、張旭的草書、斐旻的劍舞可稱為天下“三絕”。詔書一到洛陽城,頓時轟動了那些飽學之士。他們紛紛向張旭道喜,張旭作揖一一致謝,並設宴款待洛陽名流。席上,有人請張旭談談草書到“絕”的秘訣,張旭謙虛地說:“各位見笑了,我自知淺陋,皇上獎掖,受之有愧。說到秘訣,無非在‘用心’兩字。”


    確實,張旭對書法的熱愛達到如癡如狂的地步,他把滿腔情感傾注在點畫之間,寫字時,旁若無人,如醉如癡,如癲如狂。據史書所記,他性嗜酒,常喝得酩酊大醉,醉後呼叫狂奔,然後揮筆寫字,有時竟用頭發蘸著墨汁疾書,酒醒後觀賞自己的書法,龍飛鳳舞,飄逸萬態,以為有神力相助,因此被人稱為“張顛”。張旭為人灑脫不羈,豁達豪放,與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李進、崔宗之、蘇晉、焦遂稱為“飲中八仙”。


    張旭草楷俱佳,尤其擅長草書。他的草書名噪當時、飲譽後世,在中國書法史上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把張旭稱譽為“草聖”,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懷素都曾向他學習過書法。


    ●千古謫仙李太白


    李白,字太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隋末流寓西域碎葉城(在今俄羅斯境內托克馬克,唐朝時這裏是唐朝疆域,曾在這裏設北庭都護府)。他5歲時,隨家庭內遷到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故李白亦號青蓮居士。李白少年時,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學廣覽,喜劍術,好任俠。25歲起,出三峽,去蜀遠遊,長江上下,黃河南北,都留下了他的足跡。李白性格豪放,廣為交遊,一年散金30萬。興致一來,“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毫不吝惜。李白懷有“濟蒼海”“安社稷”的政治抱負。李白常常把自己比做管仲、諸葛亮、謝安一流人物,希望像這些英雄人物一樣為國家做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他不願像當時一般的讀書人那樣,走科舉考試的道路。他要靠自己的學問、品德獲得聲譽,一舉成名。


    公元742年,由於賀知章的推薦,李白的一曲《烏夜啼》被玄宗李隆基賞識,下詔宣他進京。這時,李白正在會稽的剡澳一帶遊覽,突然接到詔書,要他立即入京。李白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急忙把詔書又看一遍。進京、朝見皇帝、幹一番治國平天下的大事業,這是他多年的理想,沒想到這麽快就要實現了。他立即停止遊覽,回家收拾行李,第二天一早就出發了。臨出門,他高聲唱道:“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離人!”41歲的李白像年輕人一樣滿懷豪情,要做一番大事業。


    到長安不久,年已80歲的文壇領袖賀知章慕名來訪。李白將《蜀道難》一詩送他。賀知章讀到“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緩猱(長臂猿)欲度愁攀緣”,“捫參曆井(參、並,星名)仰脅息,以手撫膺(胸)坐長歎”,以及“連峰去天不盈尺”等詩句時,嘖嘖讚賞,詩未讀完,即拍案叫絕,呼李白為“天上滴仙人”,意為天上下凡來的詩仙。從此,“謫仙”之名,譽滿長安。


    李隆基召見李白時,也予以特殊的禮遇,說:“卿為平民,而為朕知,足見卿的道德文章,非常人可比!”並請李白坐到“七寶禦床”上談話,與其共進禦膳。李隆基還親自為李白把熱湯調冷些,這就叫“禦手調羹”。在封建時代,這對臣民來說是最高禮遇了,李白也因此名噪天下。不久,李隆基就讓李白做了翰林供奉,這是一種在宮中寫詩作文,專供皇帝公卿欣賞助興的官職。李白既不見皇帝找他商量國家大事,又沒有分派給他什麽重要公務,而且難得有幾次召見。召見的時候,不是陪皇帝和貴妃遊山玩水,就是讓他寫“宮中行樂詞”。這種生活離李白的理想太遠了,他不願意做這種宮廷詩人。在長安,李白無所作為,就整日同詩友們聚會,以酒澆愁,成了長安飲酒八仙之一。故有詩日:“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一天,李白剛剛和朋友賀知章、張旭等人在酒樓飲酒回來,喝得醉醉醉的,內侍跑來傳他進宮。可是,怎麽也叫不醒他。急得內侍隻得用冷水澆他的頭,好容易扶上馬,送到後宮。原來,後宮沉香亭畔的牡丹花開了,李隆基、楊玉環由高力士和楊國忠陪著,在亭子裏賞花。牡丹花開得十分豔麗,映襯著楊玉環嬌美的臉龐。李隆基看得十分高興,便吩咐把李白叫來,要他寫詩助興。李白踉踉蹌蹌步入沉香亭,給皇帝和娘娘行過禮。李隆基看他醉態可掬的模樣,不禁好笑,便說:“太白,你且坐下。今天牡丹盛開,你替朕寫一首牡丹詩。”李白謝了坐,在太監搬來的一個錦墩上坐下來。一邊望著亭外顏色繽紛、競相開放的牡丹花,一邊構思。他想起不久前有幸目睹楊玉環的舞姿,舞步那麽輕盈,像一朵白雲在飄來飄去。於是,李白的第一句詩便有了:“雲想衣裳花想容。”


    錦墩有些矮,李白坐在墩上,雙腳便伸了出來。李隆基在上麵看到李白的兩隻靴子,不但很舊了,有的地方竟開了綻,便隨口問道:“太白,你的靴子怎麽破成那樣?”李白連忙站起來回答:“臣有一雙新靴,是專為進宮時穿的。今天來得倉促,未曾換上。”一句話說得在座的人都笑起來。李隆基忍住笑,扭過頭對高力士說:“你去拿一雙新朝靴來,讓太白換上。”高力士答應著去了,不一會,便提來一雙新靴子,遞給李白。李白接了,先向皇帝道謝,然後坐在錦墩上脫舊靴。古代的靴子都有個高腰,脫起來十分費勁,李白酒後無力,脫了幾次也未脫下。他見高力士還站在旁邊,便把腳一伸,對高力士說:“幫我脫下來。”


    高力士當時十分得皇帝的寵信,李隆基不理朝政,高力士事實上就是皇帝的代表,像李林甫、安祿山、楊國忠那些人都巴結他。而李白竟敢支使他脫靴,這簡直是對他的侮辱。但高力士在皇帝麵前又不好發作,就隻好忍著氣順從地替李白把兩隻靴子脫下來。


    李白穿上新靴,站起來走到幾案前,見案上鋪著錦箋,墨池裏墨已研好。李白拿筆在墨池裏撥了幾下,發現墨汁有點稀淡。見楊國忠正站在案旁看他寫字,便隨口吩咐道:“把墨汁再研濃一點!”楊國忠當時掌握著財政實權,又是楊玉環的堂兄,能說會道,很會看皇帝的眼色行事,常常隨侍在皇帝身邊。而今天,李白竟讓他研墨,這實在是奇恥大辱。但他也跟高力士一樣,拿起墨研了起來。


    李白把筆蘸得飽飽的,在錦箋上龍飛鳳舞,寫上了那三首著名的《清平調》。李白一邊寫,楊玉環一邊讀,李白用“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來誇耀她的美貌,使她欣喜不已。李龜年立即將這歌辭譜上樂曲演唱起來,李隆基頗為欣賞,楊玉環亦甚得意。這以後,楊玉環時常吟唱《清平調》。


    事後,因李白讓他脫靴而引以為恨的高力士,暗中對楊玉環說:“李白在詩中將您比做行為不端的漢妃趙飛燕,這不是大不敬嗎!”楊玉環一聽,立即變喜為嗔,恨起李白來。李隆基為楊貴妃掣肘,始終不肯重用李白。


    李白卻渾然不知。他得罪高力士、楊國忠,是因為他性格開放,一貫放浪形骸,純屬出於無意。他平時同王公大臣相處,從不低三下四,而是平等相待。他以為讓太監幫他脫靴,員外郎幫他研墨,並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可是高力士、楊國忠又怎麽容得了他呢!朝廷中許多大臣也把李白看作眼中釘。


    李白在長安3年,始終不得重用,無以施展自己的抱負。李白又不肯媚事權要,終亦不為所容,最後,隻好請還山林,離開長安,再次去仗劍遠遊。


    李白離開長安的東行途中,在洛陽遇到杜甫和高適。當時是公元744年,李白比杜?甫大11歲,已經是舉世聞名的大詩人,而杜甫正準備西去長安,想在京師謀求個一官半職。他們三個人在洛陽遊覽了龍門石窟、白馬寺,接著又一起東下憑吊禹王廟。之後,高適到楚地去看朋友。李白和杜甫一同到齊州,二人攜手同遊,結下了深厚友誼。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李白懷著“清中原”“靜胡沙”的滿腔報國熱忱,應邀參加了南方永王李珍(李隆基第十六子)的義軍為幕府。誰知李璘的哥哥唐肅宗李亨竟指斥李璘為叛逆,並派兵消滅了他。李白也因而被認為犯有從逆罪,幾被殺身。幸而得到大將郭子儀的營救,他才免於死刑,被流放到夜郎。李白帶著滿腔的憤怒、不平和冤屈,踏上了流放的路途,開始了他人生的最後旅途。


    公元759年春天,李白在四川白帝城得到赦免。不久,他又開始了漫遊。經過這些年的顛沛流離,李白窮困到了極點。這使他有機會接近下層人民。公元762年,李白在窮困漂泊中結束了他的一生。


    李白雖然一生不得意,但是他那些優美的詩篇,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傳誦。他的詩有異常豐富的想象力和高度的藝術技巧。他的歌頌祖國山河的詩篇,充滿著愛國的熱情。李白的詩流傳下來的有1000首,唐人說得好:“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詩星的萬丈光焰,至今映照著中國的詩壇。


    ●唐朝詩史杜子美


    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陽(今屬湖北),後遷鞏縣(今屬河南)。他曾在長安東南部杜陵附近的少陵住過,故自稱“少陵野老”,後人亦稱其為杜少陵。他出身於官宦世家,祖父杜審言也是一位詩人,父親杜閑做過奉先縣的縣令。杜甫曾做過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因此後人稱他為杜工部。杜甫少年聰慧,7歲就能寫詩,十四五歲的時候,就開始與洛陽一些有名的文人交往。和李白一樣,年輕的杜甫也有在祖國的南北漫遊的經曆,先南遊吳越,後北遊齊趙。遊曆時,登上泰山頂峰,他寫下著名的詩篇《望嶽》。詩中“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名句,抒發了他的雄心壯誌。


    公元746年,杜甫到了長安。杜甫到長安的第二年,恰逢李隆基下令廣求天下有才之士。杜甫去應試了,答卷也很出色,意想不到,他落選了。原來,主考官是奸相李林甫,他怕引進賢能,不利於自己獨攬朝政,就一個也不錄取,卻向李隆基報告說:“臣奉詔選賢與能,廣為搜求,然未能發現有一割之才,誠見陛下聖明,已野無遺賢。”年過花甲的李隆基竟然信以為真,還覺得李林甫很能幹。這次考試對杜甫是一個打擊,他多年來“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抱負不僅不能實現,而且破滅了。


    杜甫求進不得,流寓長安,生活日漸困乏,過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淒涼生活。為了表達自己的抱負,杜甫寫了《三大禮賦》獻給李隆基。李隆基非常欣賞,命宰相對他進行考核。但是,李林甫又故伎重施,見了杜甫一麵,便再也沒有音訊了。杜甫又連續向李隆基獻了兩篇賦,等到公元755年,44歲的杜甫才求得一個地位很低的職位。然而,官職尚未到手,他卻眼睜睜地看著小兒子活活餓死了。這時,楊貴妃兄妹正寵極一時,日日夜夜在華清宮中管弦歌舞,大張宴席……


    杜甫路過驪山,目睹此情此景,無限悲憤,遂寫下了那“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千古名句。


    不久,安史之亂爆發,中原失馭,兩京淪陷,“胡馬翻銜洛陽草”,“秦人半作燕地囚”,民族危亡,生靈塗炭。這時,舉國有誌之士都行動起來,荷戟戎裝,共赴國難。杜甫在這場大變亂中飽經優患,先是被叛軍虜去,囚禁在長安,後逃出去投奔唐肅宗李亨,欲報國效力,終因忠直而不見容,被放逐而去。這期間,杜甫到處奔波,顛沛流離,耳聞目睹了戰亂與賦役帶給人們的災難和痛苦。杜甫自己也曾被生活所迫,挖過野菜,拾過橡栗,砍過山柴,擺過藥攤。杜甫悲憤而沉痛地寫出了一首首詩歌,勾畫出了一幅幅的流亡圖。《三吏》《三別》等名篇,都深刻地表現了那個時代的災難與悲涼。杜甫的詩,真實而深刻,內容豐富,勝過了史家的簡略記錄,故而被譽為一代“詩史”。


    杜甫的詩篇中表現出的詩人的歡快與痛苦和百姓是共通的。比如,杜甫後來遷居成都,曾在浣花溪畔建起一所草堂,作過一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詩中說,秋雨瀝瀝,屋外雨歇,屋中還漏,又一陣大風,卷去屋上茅草,雨濕風寒,令人難以眠睡,處境甚為淒苦。但詩人在這時卻唱道:“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詩人在此時此地竟有這樣的思想境界,正是他的奇偉處。


    杜甫晚年比李白更為悲涼、困苦,他把家安在一條船上,流離在長江中遊。公元770年冬天,杜甫最後客死於嶽陽附近江中的一條破船上,時年59歲。


    杜甫一生作了幾千首詩,流傳下來的有1400多首。他的詩在我國現實主義詩歌的發展過程中,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


    ●“吳帶當風”吳道子


    唐玄宗時期是各種藝術門類空前繁榮的時代,傳統繪畫也迎來了第一個發展高峰。據記載,唐代有名有姓的畫家就有四百多人,其中最著名的是有“畫聖”之譽的吳道子。吳道子一生主要畫以佛道神仙為題材的宗教壁畫。他畫10米多高的巨幅畫像,或從腳、或從手臂畫起,任毫揮筆卻沒有半點差錯。他畫佛像頭上的圓形的靈光,不用圓規,隻用筆一揮就成了。他畫人物身上的衣紋飾帶,輕軟圓潤,似乎會隨風而飄動,被稱為“吳帶當風”。


    吳道子從小失去父母,孤苦伶仃,靠左鄰右舍的接濟才勉強填飽肚子。鄰居中有一位民間畫匠,畫的山水人物讓吳道子非常癡迷,他就天天跟著這位畫匠學畫。畫匠見他刻苦好學,就把自己的技藝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吳道子天資聰慧,勤奮好學,很快就掌握了繪畫的基本要領,他不斷向周圍的人學習,刻苦鑽研,虛心求教,不到20歲就聞名天下。吳道子出名以後,被唐玄宗李隆基召入宮中,擔任宮廷畫師。有一次,李隆基突然思念起四川嘉陵江兩岸的山川風光,他讓吳道子馬上入川,將三百裏嘉陵江的勝景描摹下來,帶回長安。


    吳道子喜出望外,領了聖旨立刻動身。一路上,他什麽都沒有畫,隻是盡情地遊玩,那熟悉的山山水水讓他感慨、激動、沉醉,千山萬壑、萬千景象己經全都匯入了他的胸中。


    吳道子兩手空空地回到長安,李隆基見了沉下臉來。吳道子胸有成竹地說:“嘉陵江己經在我胸中了。”李隆基半信半疑,命他在大同殿上作畫。吳道子當著李隆基和眾多大臣的麵,不假思索,信筆揮灑,如風卷殘雲,隻花了一天工夫,一幅嘉陵江三百裏風光圖就完成了。畫麵上,一座座奇峰峻嶺猶如鬼斧神工天然而成,又像畫家潑墨在紙上,雲山煙雨交織一片,分不清是景還是畫,使人仿佛融化在山水之中了。


    李隆基看得入了神,過了好久才想起來,叫人把當年大畫家李思訓畫的嘉陵山水圖取來,他仔細比較了兩幅圖,讚歎道:“李思訓用幾個月工夫畫的,和吳道子用一天時間畫的,都同樣美妙啊!”


    吳道子用一天時間畫出嘉陵江三百裏風光的故事,從此成了千古流傳的佳話。


    ●富麗堂皇唐三彩


    唐代,一個嶄新的品種出現在陶瓷藝術領域,這就是唐三彩。這是唐代燒製的一種低溫鉛釉陶器,顏色有好幾種,常見的有黃、綠、白三色,故稱為唐三彩。唐代陶瓷藝人對多類金屬氧化物的呈色原理有了更深的認識,在原有的鉛釉陶中加入鐵、銅、鑽、錳等不同金屬氧化物,燒製出集黃、綠、赭、白、藍等色中的一色或多色於一器的彩陶,這就是唐三彩的成色原理,唐三彩以其富麗堂皇的視覺效果和絢爛多彩的顏色充分體現了盛唐的藝術風格。


    唐代統治者生前奢侈浮華,死後亦要講究厚葬,唐三彩正是適應了這股潮流,產量猛增,後來被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唐三彩造型豐富,成為反映唐代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唐三彩製品主要分為器皿和俑兩大類。器皿是用於生活用具,包括瓶、罐、缽、盤、杯、碗、爐、硯、枕等。俑是用作陪葬的冥器,有貴婦、侍俑、武士、文官、樂人等人物形象,亦有馬、駱駝、驢、獅、牛、虎、鴨、雞、鴛鴦等飛禽走獸。唐代出土的三彩容器,器形飽滿渾厚,線條圓潤,器身外部色彩斑駁燦爛。


    ●懷素和尚的“筆塚”


    懷素是盛唐至中唐時期的一位卓越的草書大家。懷素俗姓錢,湖南零陵人。10歲那年,他忽然起了出家為僧的念頭,父母怎麽也阻止不了,隻好讓他出家。


    懷素一直喜歡書法,尤其是草書,學習非常刻苦。據說因為窮買不起紙,他就做了一塊漆盤和一塊漆板練字。他在上麵寫了擦,擦了寫,結果把盤、板都寫穿了。他用過的筆也不計其數,屋裏堆放不下,就埋到山下,還在上麵題了“筆塚”兩字,以示紀念。


    懷素在4o歲的時候,千裏迢迢來到長安,向顏真卿求教。顏真卿也是張旭的學生,他把張旭教的“十二筆意”和自己的一些心得傳給了懷素,懷素的草書造詣得到了升華。當他把自己的草書作品拿給顏真卿看的時候,顏真卿高興地說:“‘草聖’的絕技終於有傳人了。”


    ●柳宗元“永州八記”


    柳宗元是河東(今山西運城)人,所以也稱為柳河東。他從小就非常聰明,能寫一手好文章。13歲的時候,他寫過一篇文章呈給唐德宗,唐德宗看了非常欣賞,大家都傳著看,都認為了不起。他在21歲的時候考上進士,在京城做官。


    永貞革新失敗後,柳宗元受到牽連,被貶為永州(今湖南長沙)司馬。他在永州9年,遊覽山水名勝,探察人民疾苦,寫下不少詩文名篇。其中以山水遊記最為膾炙人口,它們在柳宗元手中發展成為獨立的文學體裁,柳宗元也因而被稱為“遊記之祖”。


    柳宗元在永州寫了《始得西山宴遊記》《鑽姆潭記》等八篇遊記,合稱為“永州八記”。這八篇文章並非單純的景物描摹,而是往往在景物中托意遙遠,抒寫胸中種種不平,使得山水也帶有了人的性格。他在永州還寫了不少寓言,有的諷刺貪官汙吏,有的諷刺剝削人民的封建地主。這些寓言流傳很廣,大家都很愛看。


    公元815年,柳宗元又奉詔回到長安,可不久又被排擠,貶到更遠的柳州當刺史。


    在柳州,柳宗元興利除弊,發展生產,興辦學校,政績卓著。4年後,柳宗元在柳州病重去世,當地居民修建了寺廟來紀念他。


    ●語言巨匠韓昌黎


    韓愈,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韓愈25歲成為進士,29歲始登上仕途,但在仕途上屢受挫折。他曾因關中早饑,上書請免徭役賦稅,指斥朝政,被貶為陽山令。又因諫迎佛骨,觸怒憲宗,幾乎被殺,幸有裴度等援救,改貶為潮州刺史。穆宗即位,他奉召回京,為兵部侍郎,又轉吏部侍郎。


    韓愈是善於運用語言的巨匠,散文語言簡練、準確、鮮明、生動。他善於創造性地使用古代詞語,又善於吸收當代口語創造出新的文學語言,他的散文詞匯豐富,絕少陳詞濫調,句式的結構靈活多變。例如,《雜說四》以“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比喻賢才難遇知己,“隻辱於奴隸人之手”,寄寓了他對自己遭遇的深深不平。《進學解》和《送窮文》用對話形式,以自嘲為自誇,以反語為諷刺,揭露當時社會的庸俗腐敗,表現了一個有理想的士大夫在黑暗現實中不能妥協的精神。韓愈的《祭十二郎文》被譽為“祭文中千年絕調”。文章結合家庭、身世和生活瑣事,反複抒寫他悼念亡侄的悲痛,感情真實,抒寫委曲,恰如長歌當哭,動人哀感。韓愈不顧流俗的誹謗,大膽地為人師,作《師說》,指出師的作用及相師的重要。他認為“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都可以為師。這種見解打破了封建傳統的師道觀念,對於今天也還有參考價值。


    ●白居易居易不難


    白居易,字樂天,是唐代著名的大詩人。他一生創作了2800多首詩,都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被稱為“新樂府”。每次寫完詩,他都會去請教婦孺,若有人表示看不懂,他就再修改得簡單些。白居易少時避戰亂而借住在窮困的親友家,過著借米下鍋、討衣禦寒的生活。


    徑卒之變後,長安遭受了重大的破壞,農業荒廢,結果造成了米價上漲,百姓難以為計,紛紛流亡。可還是有許多人因為仰慕京城的繁華而紛至杳來,但想在此有個立足之地可謂難上加難。當時,長安有個著名的文學家顧況,很多青年人都把自己的作品給他過目,如果能得到他的好評,就可以出人頭地了。有一天,顧況收到一封拜帖,上麵署名是白居易,叫進來一看,是個十五六歲的少年,就調侃說:“長安米貴,居大不易。”意思是說沒有本事可不能在長安混下去。可當顧況讀了白居易的詩作《賦得古原草送別》,有“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之句,連連驚呼:“有才如此,居易不難!”


    後來,白居易28歲考中進士,兩年後當上了秘書省校書郎這個九品小官。唐憲宗器重他的詩名,提拔他當翰林學士,後又任諫議大夫。在這期間,他寫了不少諷刺權貴、反映人民疾苦的詩作,得罪了人,被貶為江州(今江西九江)刺史。還沒到任,第二道詔令來了,又被降為江州司馬。在江州期間,他寫下了著名的敘事長詩《琵琶行》。


    唐穆宗繼位後,把白居易召回了長安,委以重任。但他厭倦大臣間爭權奪利、明爭暗鬥,就在公元822年請求外放到杭州當刺史。他在西湖上築了一道長堤,蓄水灌田,就是有名的“白堤”,又寫了一篇通俗易懂的《錢塘湖石記》,告訴人們如何蓄水泄水。


    晚唐的皇帝大多平庸荒唐,白居易的政治理想無法實現,意誌逐漸消沉,篤信佛教,最後鬱鬱而終,葬於洛陽龍門山。時人知道白居易生平嗜酒,前來拜墓時都用酒來祭奠,墓前的土地經常是濕漉漉的。


    ●顧閎中畫夜宴圖


    顧閎中,江南人,五代十國南唐畫家,南唐後主時期在南唐畫院任侍詔,擅長人物畫。韓熙載是出生於豪門的北方人,在後唐為官時受李後主的猜疑,無奈,便沉於聲色,以避不測。李後主想了解他的真實生活狀況,命顧閎中夜入其宅,暗中觀察。正遇韓熙載家宴,顧閎中目識心記,創作了這幅紀實的人物畫作品。這幅畫以連環畫形式表現了5個互相聯係又相對獨立的情節,展示了夜宴活動的內容,即聽樂、觀舞、休息、清吹、送別。


    畫中有十餘個主要人物,在5個情景中又反複出現,多是見於記載的真實曆史人物。整幅畫雖然大量描繪歌舞場麵,卻籠罩著沉鬱的氣氛。顧閎中如神的筆端將韓熙載有誌不得伸、抑鬱苦悶的神情表達出來,刻畫了他的感情世界,堪稱大手筆。


    從內容與形式上看,《韓熙載夜宴圖》用勁健優美、柔中帶剛的線條勾勒人物,服飾細人毫發,衣紋簡練灑脫,達到了極高的水平,為研究中國古代音樂史、舞蹈史、服裝史、工藝史、風俗史提供了重要的形象資料,是稀有珍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華上下五千年全知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雅瑟 編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雅瑟 編著並收藏中華上下五千年全知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