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輯 軸心時代與百家爭鳴
中華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作者:雅瑟 編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百家爭鳴
戰國時期,各種學派紛紛興起,各抒己見,互相爭辯。史稱“百家爭鳴”。
當時比較有影響的有儒、墨、道、法、名、陰陽六家。儒家的創始人是春秋末期的孔子。他主張恢複西周的典章製度和道德規範。他的政治理想是要求統治者推行“仁政”。戰國時代,孟軻繼承和發揚了孔子的學說。他特別強調“義”,把它當做判斷是非的標準。孟軻被人尊稱為孟子,是孔子學說的主要繼承者。儒家的另一位大思想家是戰國的荀子,即荀況。荀子總結儒、墨、道、法各家的觀點,吸取各家的長處,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見解,成為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主張變革,又提出人能掌握自然規律並利用它的唯物主義思想,並且主張“性惡說”,人要通過後天道德訓練達到善。韓非是法家代表人物,他認為社會的動亂是法製鬆弛造成的,所以他主張“法治”,即由政府頒布一定的法令和製度,不論高低貴賤,人人都得遵守,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即便是王公貴族犯法,也要同老百姓一樣治罪。這樣,人們有所畏懼和遵循,壞事就可以減少。道家的創始人是春秋末期的老子。他首先提出“道”這個概念,並認為道是宇宙的起源,他主張人應順自然,無為而為。到了戰國時代,莊子(莊周)發揚了老子的學說。墨家的創始人是墨子(墨翟)。他提出“兼愛”和“非攻”的主張,還要求統治者任用賢人,“使饑者得食,寒者得衣,勞者得息”。
這些學派都紛紛著書立說。《孟子》《墨子》《荀子》《莊子》《韓非子》都是當時最有名的著作。這些著作對當時和後代都有很大影響。
●《詩經》
《詩經》,在有史記載的文學作品中,它產生的時代最早。
《詩經》,又稱《詩》,它一共有三百零五首,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由“風”“雅”“頌”三部分組成。風詩主要是地方民歌,一共有一百六十篇,集中了《詩經》中大多數優秀的篇章。雅詩主要是宮廷的歌曲,有大雅和小雅之分,一共有一百零五篇。而頌詩是廟堂祭祀的歌曲,由商頌、魯頌和周頌三部分組成,它們主要是一種伴舞的祭歌。
古代有一種官是專門負責采集詩歌的,他們分布在全國各地,搜集民間詩樂,將其整理起來,最後交給最高統治者。
這些詩歌流傳到春秋時代,由孔子親自整理編成一本,這就是今天流傳的《詩經》。
在上古時代,詩、樂、舞三者不分,詩歌一般是合樂的歌詞。《詩經)都是可以合樂的,可以供給人們演唱。
《詩經》中有大量的詩歌反映了民間的疾苦,如《碩鼠》,詩中寫道:“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汝,莫我肯顧。逝將去汝,適彼樂土,樂土樂土,愛得我所。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汝,莫我肯德。逝將去汝,適彼樂國。樂國樂國,愛得我直。碩鼠碩鼠,無食我苗!三歲貫汝,莫我肯勞。逝將去汝,適彼樂郊。樂郊樂郊,誰之永號?”有不少描寫戰爭的詩歌,如《采薇》,詩中寫道:“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表現了戰爭的漫長以及離人的思念。也有不少描寫愛情的詩,如《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經》的產生促進了中國文學的發展。
●道家創始人老子
老子,又稱老聃,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時期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人。大約生於公元前580年,卒於公元前500年前後。老子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
老子曾經做過東周王朝的“守藏室之史”,即主管王室藏書的史官。由於有這樣的條件,他有機會閱讀大量圖書典籍,不僅熟諳典章製度,而且對政治上的興亡治亂多所聞見。在那個時代,他堪稱是個博學的人。據傳說,孔子年輕時曾經向他請教過周禮等方麵的學問。老子對孔子說,你所談論的,其人已經骨朽無餘,所留下的不過是他們舊時的空言;做為君子,得時則用世,失時則與世俯仰,深藏不露,像你這樣盛氣驕濫,自以為是,是沒有好處的。後來孔子向弟子們盛讚老子,比之為遊於雲霧中的龍,若隱若現,高深莫測。
老子晚年時,看到周王室衰微,於是棄官出走,去過隱居的生活。途經函穀關時,鎮關將軍尹喜強留老子,老子欣然應允。
老子揮筆疾書,寫就上下兩篇共5000餘字的著作——《道德經》,也稱《老子道德經》或《老子》。該書文字簡煉,內容含量很大,涉獵對宇宙、社會、人事等諸多方麵的認識。
老子認為,“道”這個最高的哲學概念,是天地萬物之源。當時,人們對許多自然現象解釋不了,就錯誤地以為天是有意誌的,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現象都是神在顯靈,人世間的一切都是天決定的,天神是萬物的主宰。老子通過對宇宙大自然的精心觀察,認為天按照自身的規律運行,並不能左右人世間的吉凶禍福、生老病死。那麽,什麽是“道”呢?為了突出“道”的這種特殊地位與功用,他極力把它描述得玄遠幽微,深不可測。“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無形無象,恍惚難明”,“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然而它卻生天地,統禦萬物,亙古而長存。老子還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說,人是以地為根據,地是以夭為根據,天是以道為根據,道是以自然為根據。書中進一步強調指出,世界萬物的生長、發展、變化都是受自然規律支配的。
老子提出“道”的概念,說明了古代人們思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們已開始擺脫隻能對個別的局部事物的認識局限,進而上升到對世界的一般的普遍的整體性的全麵認識。書中對“道”的描述不僅具有神秘主義的色彩,而且明顯帶有唯心主義傾向。
老子的《道德經》充滿了辯證的觀點,闡述了事物的存在彼此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聯係、互相依存的觀點。“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世間萬物由互相對立而生,由互相對立而成,而傾倚,而產生和諧,而產生順序。如果一方不存在,那麽另一方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條件。“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禍是福的前提,福包含著禍的因素,兩者可以轉化,即禍能變成福,福也能變成禍。他發現了事物的矛盾性,也認識到矛盾雙方互相轉化的關係。
在社會曆史觀上,他反對社會進步。他看到了統治階級利用物質文化的進步來滿足自已奢侈的欲望所帶來的惡果。他既憎惡貴族階級奢侈靡爛的生活,又同情勞動人民的艱難困苦,認為理想的社會境界是清靜無為,回歸自然,主張複返到原始的淳樸的社會。在他眼中,一切文化進步沒有給社會帶來好處,反而使國家多災多難,人心不古。
無論怎樣,老子的思想畢竟是我國古代最早誕生的有較為完整體係的哲學,其思辨深度和廣度也是罕見的,所以在中國古代學術思想史上的影響是深入和多方麵的。《道德經》一書後來曾被道教哲學和魏晉玄學作為重要的思想資料,對佛教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也是宋明理學的思想淵源之一。老子本人也被做為一個古代的智者和哲人,在曆史上受到尊祟。
●莊子白日夢化蝶
莊子,名周,生於公元前369年的宋國蒙地(在今河南),是戰國中期道家學說的集大成者。
一天,莊子在白天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變成一隻大蝴蝶飛舞在草地上,完全沉浸在一片歡樂之中。忽然,莊子一覺醒來,不禁大吃一驚:咦,我怎麽是莊子呢?剛才還是一隻蝴蝶!他搖了搖頭,認真地思索著這樣一個問題:就我個人來講,不知道是莊子做夢化為蝴蝶,還是蝴蝶做夢化為莊子?不管怎樣變化,萬事萬物都是在夢中度過的。
●儒家創始人——孔子
總結三代的禮製,整理了《書傳》,上起唐堯虞舜,下至秦穆公,編定了他們的事跡,傳說這些都是出自孔子之手。
古時《詩》有三千篇。孔子根據自己的學說除去部分的篇章後,選擇那些有助於宣揚禮義的三百零五篇定為一書,上記契和後稷之事,中述商、周盛世,下載幽王和厲王的虐政。孔子還反複彈唱,為這三百零五篇詩配上音樂,以求合於《韶》《武》《雅》《頌》等樂。從此以後,幾乎荒廢失傳的禮樂才又得以流傳於世。晚年的孔子喜歡讀《易》。傳說《易傳》五篇(即《彖》《係》《象》《說卦》和《文言》)出自孔子之手。
孔子根據一些曆史記載作了《春秋》一書。《春秋》所記載的曆史,上起魯隱公,下至魯哀公十四年。孔子任司寇處理案件時,則是文字上能和他人一致的,自己從不標新立異。到他寫《春秋》時,做法就完全不同了。他認為應該記載的,就如實記下來;他認為應該刪去的,就斷然刪削。連擅長寫作的子夏等弟子,都不能幫助寫一個字。在向弟子們傳授《春秋》時,孔子說:“後世了解我的人,要靠的是這部《春秋》;怪罪我的人,也會是因為這部《春秋》。”
孔子用《詩》《書)《禮》《樂》教誨學生。他的學生大概有三千人之多,其中精通六藝的有七十二人。
孔子於魯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四月五日逝世。
太史公說:“《詩》有這樣的話:‘高高的山嶺令人瞻仰,寬廣的大路導人遵循。’我雖然沒有趕上孔子時代,然而心裏卻向往他。我閱讀了孔子的著作,可以想像他的為人。前往魯地,參觀了仲尼的廟堂、車輛、衣服、禮器,儒生按時到孔子舊居演習禮儀,我懷著敬仰的心情,流連徘徊,不願離去。天下的君王以及賢達人士眾多,在世時非常榮耀,去世後什麽都沒有了。孔子不過是一個布衣平民,他的學說卻流傳十幾代,使學者崇仰。從天子王侯以下,中國談論六藝的人,都以孔子的學說為是非的標準。”
●亞聖孟子
公元前390年,儒家亞聖孟子生於魯國鄒地。他幼年喪父,由母親一人撫育成人。孟子小時貪玩,見什麽學什麽。為了讓孟子從善,孟母曾三次遷家,開始他家的鄰居是個屠夫,孟子天天跟著學殺豬的樣子。孟母搬家後遇到了一個鐵匠鄰居,孟子又學起鐵匠,叮叮當當東敲西打。孟母再次搬家,最後搬到一處學宮旁邊。孟子看見讀書人的言行優雅,就跟讀書人學習詩書、禮儀。孟母放了心,便在這個地方定居下來。
孟子青少年時代讀書很勤奮,他從師於孔子的孫子子思學習,全麵繼承孔子學說。他仰慕孔子的學問和為人,對他周遊列國很向往。
孟子學成之後,開始周遊列國,遊說諸侯。他前後遊曆了齊、魏、宋、滕諸國,奔波了35年,但他的“仁政”主張始終未得落實。當時正是戰國時代,各諸侯國間征伐不斷,戰火頻繁。孟子目睹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十分同情人民的悲慘命運。他提出了一套“王道”理論,告誡統治者對老百姓要施行“仁政”。孟子首先來到齊國,向齊威王談他的“仁政”思想。齊威王認為孟子的理論不切實際,對他本人未加重用。離開齊國後孟子又來到宋國,結果遭遇與在齊國時一樣,他隻好暫時返回家鄉鄒國。
公元前322年,魯平公即位,孟子的弟子受到了重用。孟子聽說後,就前來魯國,他渴望在魯國實現自己的理想。但由於有人向魯平公說孟子的壞話,孟子連魯平公的麵都見不上,政治抱負無從施展。孟子隻好再次返回鄒國。
大約在公元前320年,梁國剛遭受過齊、秦、楚三國的打擊,喪師失地,國勢危急。梁惠王“卑禮厚幣以招賢者”,想找個人才解危救困,幫自己治理國家。孟子聽說後便帶上數百個隨從,幾十輛車子趕往梁國。梁惠王一見到孟子,就迫不及待地說:“叟不遠千裏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卻回答:“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他反複向梁惠王闡明“先義後利”“與民同樂”“勿奪農時”“謹庠序之教”“為民父母”“施仁政、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褥”等一係列道理。梁惠王非常信服,準備采納孟子的方略,可惜,沒多久梁惠王就死了。惠王的兒子襄王即位。襄王不重視孟子學說,更不重視孟子為人。孟子認為襄王是一個庸碌的君主,便失望地離開了梁國。
齊宣王即位後,在國都臨淄設立了稷下學宮,邀請四方飽學之士來此講學、孟子得知消息後,便帶領一班弟子來到臨淄。孟子受到隆重的接待,被授予“卿”的職位,但在問答中,他對齊宜王想圖霸業的野心大加批評,也根本不談稱霸之術,而是大談“仁政”主張,嚴厲批評無道的國君。齊宣王麵色尷尬,無言以對,隻好顧左右而言他。
公元前312年,燕國發生內亂,齊國要出兵攻燕,孟子堅決反對,他和齊宜王發生衝突,矛盾完全表麵化了。最後,孟子見齊宣王對自己的學說不感興趣,隻好離開齊國。
晚年的孟子回到故鄉,他一邊教學,一邊同弟子萬章、公孫醜等人一起著述《孟子》一書,記敘他一生的行狀和思想學說。公元前305年,孟子逝世。
●荀子著書立新說
荀子是戰國時期繼孟子之後的又一位儒家大師,他善於汲取道、墨、名、法,特別是道家和法家學派所長,發展和改進了儒家思想。不僅集儒學之大成,同時集先秦諸子之大成。漢代儒學的發展和荀子在經學方麵的造詣有密切關係。
荀子,名況,字卿,亦稱荀卿、孫卿。趙國人,其生卒年不詳。秦昭王執政時,荀子赴秦,和秦昭王與範睢進行交流。公元前255年,荀子被楚國的相國春申君任命為蘭陵(今山東莒南)令。荀子勤政愛民,深受老百姓愛戴。公元前247年,荀子因被小人讒言,被迫離開楚國。苟子回到趙國,被任命為上卿。在趙國任職期間,荀子寫書信與春申君,對楚國政治表示譏刺。公元前238年,春申君被殺,荀子又回到蘭陵居住,著書立說,直到老死。荀子著書32篇。
在自然觀方麵,荀子汲取了道家“天道自然”的觀念,反對天命和鬼神迷信,以為“天行有常(規律),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因而提出“製天命而用之”和“人定勝天”的唯物主義命題。
荀子對儒學的理論貢獻不亞於孟子,但他否認命運,不敬天地鬼神,不法先王,不尚仁義,人性本惡等觀點難以見容於後世儒學,所以孔廟中沒有荀子的地位,荀子的著作在漢代以後一直不被重視。
●兼相愛與交相利
“兼相愛”“交相利”是墨家學派創始人墨翟提出的治國謀略,是墨子學說的基本綱領。
墨子所謂“兼愛”,就是愛人如愛己,要天下之人都彼此相親相愛。在墨子看來,天下一切禍亂,奪取、哀怨、仇恨等事產生的原因,都是由於不相愛引起的。諸侯不相愛就必然會打仗,卿大夫不相愛就必然互相奪取,人與人不相愛就必然互相傷害,君臣不相愛就必然不惠不忠,父子不相愛就必然不慈不孝,兄弟不相愛家庭就不和睦。這種局麵,應用兼相愛、交相利的方法來解決。要把別人的國看得像自己的國一樣,把別人的家看得像自己的家一樣,把別人的身體看得像自己的身體一樣。如果天下的人都相愛,就不會有弱肉強食、貧富相欺了。
兼愛的目的和表現就是交利。墨子認為,愛別人,別人一定會愛他;使別人有利的,別人一定會使他有利。如果僧惡別人,別人一定要憎惡他;害別人的,別人也一定要害他。因此,天下人彼此之間相親相愛,彼此能夠“交利”,各自的利益就可以得到滿足。
為了在治國實踐中實現“兼相愛”“交相利”,墨子又在內政上提出了“尚賢”“尚同”的主張;在對外關係上主張“非攻”。“尚賢”就是把有德有能的人選拔上來,不管他們的出身地位是否貧賤低微,“雖在農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尚同”即“上同”,就是人們的一切意見要統一於上級,從地方的一鄉一裏到天下,都要統一於他們的長官,下級都要逐級統一於上級,直到天子統一於“天”。墨子主張“非攻”就是反對大國攻小國、強國攻弱國的戰爭。墨子認為這種戰爭給民眾帶來無窮的災難,是“天下之巨害”,而這種戰爭產生的根源,則是由於不相愛引起的。
一次,墨子聽到楚國即將要攻打宋國的消息,就從魯國動身,整整走了十天十夜的路,趕到楚國都城去見楚王。拜過楚王後,墨子問道:“聽說大王將要攻打宋國,有這事嗎?”楚王回答:“有這事。”墨子接著說:“現在這裏有個人,不要自己的華貴的車子,卻到鄰居家偷爛車子;不要自己的繡花綢衣,卻到鄰居家偷粗布衣服;不要自己的美食佳肴,卻想去偷鄰居的糟糠。這是怎麽樣的人?”楚王說:“這肯定是患有偷竊病的人。”這時,墨子將話鋒一轉,說:“楚國的疆土,方圓五千裏;宋國的疆土,方圓隻有五百裏,這就如同華貴的車子跟爛車子相比。楚國有雲夢大澤,犀牛、麋鹿到處都是,長江漢水出魚、鱉、綠團魚、揚子鱷,算得上是天下最富的;宋國卻是所謂連野雞、兔子、鯽魚都不出的地方,這就如同美食佳肴跟糟糠相比。楚國有鬆樹、梓樹、楠木、樟木等大樹;宋國卻沒有大樹,這就如同繡花綢衣跟粗布衣服相比。所以,我認為大王攻打宋跟這是同類。”同時,墨子還和楚臣公輸般進行器械與戰術上的較量,致使楚王和公輸般理屈技窮。最後,楚王說:“好吧!我不攻打宋國了。”墨子用他的“兼相愛”“交相利”謀略和“非攻”思想,製止了一次戰爭。
●屈原痛沉汨羅江
屈原名平,字原,是楚武王之子瑕的後裔。屈原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二十多歲時擔任楚懷王的左徒,深得楚懷王的信任。後來,楚懷王聽信讒言,疏遠了屈原。但屈原沒有計較,還和往常一樣就國家大事向楚懷王進言。楚懷王不但聽不進屈原的忠告,還撤了他的職,讓他去當三閭大夫,管些無關緊要的事。
屈原對楚懷王的昏庸不明感到很失望,他把滿腔的悲憤傾瀉到詩句中去,寫下了文學史上著名的長詩《離騷》。後來,屈原聽到楚懷王被秦國劫持、死於他鄉的消息,悲憤交加,寫下了《招魂》一詩。這時的楚國,太子橫登上了王位,即為楚頃襄王。頃襄王重用兄弟子蘭和靳尚,排斥屈原。他免除了屈原的宮職,將他放逐到湘南一帶。
又過了兩年,楚國郢都被秦國攻占了,宮殿成了一片瓦礫,楚頃襄王也逃到江東。屈原複興祖國的理想徹底破滅了,他懷著壯誌未酬的痛苦,吟著他最後的詩篇《懷沙》,投入了汨羅江中。屈原投江的日子是農曆五月初五,後人為了紀念他,將這天定為端午節,並傳下了端午節龍舟競渡、吃粽子等傳統風俗。
戰國時期,各種學派紛紛興起,各抒己見,互相爭辯。史稱“百家爭鳴”。
當時比較有影響的有儒、墨、道、法、名、陰陽六家。儒家的創始人是春秋末期的孔子。他主張恢複西周的典章製度和道德規範。他的政治理想是要求統治者推行“仁政”。戰國時代,孟軻繼承和發揚了孔子的學說。他特別強調“義”,把它當做判斷是非的標準。孟軻被人尊稱為孟子,是孔子學說的主要繼承者。儒家的另一位大思想家是戰國的荀子,即荀況。荀子總結儒、墨、道、法各家的觀點,吸取各家的長處,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見解,成為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主張變革,又提出人能掌握自然規律並利用它的唯物主義思想,並且主張“性惡說”,人要通過後天道德訓練達到善。韓非是法家代表人物,他認為社會的動亂是法製鬆弛造成的,所以他主張“法治”,即由政府頒布一定的法令和製度,不論高低貴賤,人人都得遵守,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即便是王公貴族犯法,也要同老百姓一樣治罪。這樣,人們有所畏懼和遵循,壞事就可以減少。道家的創始人是春秋末期的老子。他首先提出“道”這個概念,並認為道是宇宙的起源,他主張人應順自然,無為而為。到了戰國時代,莊子(莊周)發揚了老子的學說。墨家的創始人是墨子(墨翟)。他提出“兼愛”和“非攻”的主張,還要求統治者任用賢人,“使饑者得食,寒者得衣,勞者得息”。
這些學派都紛紛著書立說。《孟子》《墨子》《荀子》《莊子》《韓非子》都是當時最有名的著作。這些著作對當時和後代都有很大影響。
●《詩經》
《詩經》,在有史記載的文學作品中,它產生的時代最早。
《詩經》,又稱《詩》,它一共有三百零五首,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由“風”“雅”“頌”三部分組成。風詩主要是地方民歌,一共有一百六十篇,集中了《詩經》中大多數優秀的篇章。雅詩主要是宮廷的歌曲,有大雅和小雅之分,一共有一百零五篇。而頌詩是廟堂祭祀的歌曲,由商頌、魯頌和周頌三部分組成,它們主要是一種伴舞的祭歌。
古代有一種官是專門負責采集詩歌的,他們分布在全國各地,搜集民間詩樂,將其整理起來,最後交給最高統治者。
這些詩歌流傳到春秋時代,由孔子親自整理編成一本,這就是今天流傳的《詩經》。
在上古時代,詩、樂、舞三者不分,詩歌一般是合樂的歌詞。《詩經)都是可以合樂的,可以供給人們演唱。
《詩經》中有大量的詩歌反映了民間的疾苦,如《碩鼠》,詩中寫道:“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汝,莫我肯顧。逝將去汝,適彼樂土,樂土樂土,愛得我所。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汝,莫我肯德。逝將去汝,適彼樂國。樂國樂國,愛得我直。碩鼠碩鼠,無食我苗!三歲貫汝,莫我肯勞。逝將去汝,適彼樂郊。樂郊樂郊,誰之永號?”有不少描寫戰爭的詩歌,如《采薇》,詩中寫道:“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表現了戰爭的漫長以及離人的思念。也有不少描寫愛情的詩,如《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經》的產生促進了中國文學的發展。
●道家創始人老子
老子,又稱老聃,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時期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人。大約生於公元前580年,卒於公元前500年前後。老子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
老子曾經做過東周王朝的“守藏室之史”,即主管王室藏書的史官。由於有這樣的條件,他有機會閱讀大量圖書典籍,不僅熟諳典章製度,而且對政治上的興亡治亂多所聞見。在那個時代,他堪稱是個博學的人。據傳說,孔子年輕時曾經向他請教過周禮等方麵的學問。老子對孔子說,你所談論的,其人已經骨朽無餘,所留下的不過是他們舊時的空言;做為君子,得時則用世,失時則與世俯仰,深藏不露,像你這樣盛氣驕濫,自以為是,是沒有好處的。後來孔子向弟子們盛讚老子,比之為遊於雲霧中的龍,若隱若現,高深莫測。
老子晚年時,看到周王室衰微,於是棄官出走,去過隱居的生活。途經函穀關時,鎮關將軍尹喜強留老子,老子欣然應允。
老子揮筆疾書,寫就上下兩篇共5000餘字的著作——《道德經》,也稱《老子道德經》或《老子》。該書文字簡煉,內容含量很大,涉獵對宇宙、社會、人事等諸多方麵的認識。
老子認為,“道”這個最高的哲學概念,是天地萬物之源。當時,人們對許多自然現象解釋不了,就錯誤地以為天是有意誌的,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現象都是神在顯靈,人世間的一切都是天決定的,天神是萬物的主宰。老子通過對宇宙大自然的精心觀察,認為天按照自身的規律運行,並不能左右人世間的吉凶禍福、生老病死。那麽,什麽是“道”呢?為了突出“道”的這種特殊地位與功用,他極力把它描述得玄遠幽微,深不可測。“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無形無象,恍惚難明”,“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然而它卻生天地,統禦萬物,亙古而長存。老子還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說,人是以地為根據,地是以夭為根據,天是以道為根據,道是以自然為根據。書中進一步強調指出,世界萬物的生長、發展、變化都是受自然規律支配的。
老子提出“道”的概念,說明了古代人們思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們已開始擺脫隻能對個別的局部事物的認識局限,進而上升到對世界的一般的普遍的整體性的全麵認識。書中對“道”的描述不僅具有神秘主義的色彩,而且明顯帶有唯心主義傾向。
老子的《道德經》充滿了辯證的觀點,闡述了事物的存在彼此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聯係、互相依存的觀點。“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世間萬物由互相對立而生,由互相對立而成,而傾倚,而產生和諧,而產生順序。如果一方不存在,那麽另一方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條件。“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禍是福的前提,福包含著禍的因素,兩者可以轉化,即禍能變成福,福也能變成禍。他發現了事物的矛盾性,也認識到矛盾雙方互相轉化的關係。
在社會曆史觀上,他反對社會進步。他看到了統治階級利用物質文化的進步來滿足自已奢侈的欲望所帶來的惡果。他既憎惡貴族階級奢侈靡爛的生活,又同情勞動人民的艱難困苦,認為理想的社會境界是清靜無為,回歸自然,主張複返到原始的淳樸的社會。在他眼中,一切文化進步沒有給社會帶來好處,反而使國家多災多難,人心不古。
無論怎樣,老子的思想畢竟是我國古代最早誕生的有較為完整體係的哲學,其思辨深度和廣度也是罕見的,所以在中國古代學術思想史上的影響是深入和多方麵的。《道德經》一書後來曾被道教哲學和魏晉玄學作為重要的思想資料,對佛教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也是宋明理學的思想淵源之一。老子本人也被做為一個古代的智者和哲人,在曆史上受到尊祟。
●莊子白日夢化蝶
莊子,名周,生於公元前369年的宋國蒙地(在今河南),是戰國中期道家學說的集大成者。
一天,莊子在白天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變成一隻大蝴蝶飛舞在草地上,完全沉浸在一片歡樂之中。忽然,莊子一覺醒來,不禁大吃一驚:咦,我怎麽是莊子呢?剛才還是一隻蝴蝶!他搖了搖頭,認真地思索著這樣一個問題:就我個人來講,不知道是莊子做夢化為蝴蝶,還是蝴蝶做夢化為莊子?不管怎樣變化,萬事萬物都是在夢中度過的。
●儒家創始人——孔子
總結三代的禮製,整理了《書傳》,上起唐堯虞舜,下至秦穆公,編定了他們的事跡,傳說這些都是出自孔子之手。
古時《詩》有三千篇。孔子根據自己的學說除去部分的篇章後,選擇那些有助於宣揚禮義的三百零五篇定為一書,上記契和後稷之事,中述商、周盛世,下載幽王和厲王的虐政。孔子還反複彈唱,為這三百零五篇詩配上音樂,以求合於《韶》《武》《雅》《頌》等樂。從此以後,幾乎荒廢失傳的禮樂才又得以流傳於世。晚年的孔子喜歡讀《易》。傳說《易傳》五篇(即《彖》《係》《象》《說卦》和《文言》)出自孔子之手。
孔子根據一些曆史記載作了《春秋》一書。《春秋》所記載的曆史,上起魯隱公,下至魯哀公十四年。孔子任司寇處理案件時,則是文字上能和他人一致的,自己從不標新立異。到他寫《春秋》時,做法就完全不同了。他認為應該記載的,就如實記下來;他認為應該刪去的,就斷然刪削。連擅長寫作的子夏等弟子,都不能幫助寫一個字。在向弟子們傳授《春秋》時,孔子說:“後世了解我的人,要靠的是這部《春秋》;怪罪我的人,也會是因為這部《春秋》。”
孔子用《詩》《書)《禮》《樂》教誨學生。他的學生大概有三千人之多,其中精通六藝的有七十二人。
孔子於魯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四月五日逝世。
太史公說:“《詩》有這樣的話:‘高高的山嶺令人瞻仰,寬廣的大路導人遵循。’我雖然沒有趕上孔子時代,然而心裏卻向往他。我閱讀了孔子的著作,可以想像他的為人。前往魯地,參觀了仲尼的廟堂、車輛、衣服、禮器,儒生按時到孔子舊居演習禮儀,我懷著敬仰的心情,流連徘徊,不願離去。天下的君王以及賢達人士眾多,在世時非常榮耀,去世後什麽都沒有了。孔子不過是一個布衣平民,他的學說卻流傳十幾代,使學者崇仰。從天子王侯以下,中國談論六藝的人,都以孔子的學說為是非的標準。”
●亞聖孟子
公元前390年,儒家亞聖孟子生於魯國鄒地。他幼年喪父,由母親一人撫育成人。孟子小時貪玩,見什麽學什麽。為了讓孟子從善,孟母曾三次遷家,開始他家的鄰居是個屠夫,孟子天天跟著學殺豬的樣子。孟母搬家後遇到了一個鐵匠鄰居,孟子又學起鐵匠,叮叮當當東敲西打。孟母再次搬家,最後搬到一處學宮旁邊。孟子看見讀書人的言行優雅,就跟讀書人學習詩書、禮儀。孟母放了心,便在這個地方定居下來。
孟子青少年時代讀書很勤奮,他從師於孔子的孫子子思學習,全麵繼承孔子學說。他仰慕孔子的學問和為人,對他周遊列國很向往。
孟子學成之後,開始周遊列國,遊說諸侯。他前後遊曆了齊、魏、宋、滕諸國,奔波了35年,但他的“仁政”主張始終未得落實。當時正是戰國時代,各諸侯國間征伐不斷,戰火頻繁。孟子目睹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十分同情人民的悲慘命運。他提出了一套“王道”理論,告誡統治者對老百姓要施行“仁政”。孟子首先來到齊國,向齊威王談他的“仁政”思想。齊威王認為孟子的理論不切實際,對他本人未加重用。離開齊國後孟子又來到宋國,結果遭遇與在齊國時一樣,他隻好暫時返回家鄉鄒國。
公元前322年,魯平公即位,孟子的弟子受到了重用。孟子聽說後,就前來魯國,他渴望在魯國實現自己的理想。但由於有人向魯平公說孟子的壞話,孟子連魯平公的麵都見不上,政治抱負無從施展。孟子隻好再次返回鄒國。
大約在公元前320年,梁國剛遭受過齊、秦、楚三國的打擊,喪師失地,國勢危急。梁惠王“卑禮厚幣以招賢者”,想找個人才解危救困,幫自己治理國家。孟子聽說後便帶上數百個隨從,幾十輛車子趕往梁國。梁惠王一見到孟子,就迫不及待地說:“叟不遠千裏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卻回答:“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他反複向梁惠王闡明“先義後利”“與民同樂”“勿奪農時”“謹庠序之教”“為民父母”“施仁政、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褥”等一係列道理。梁惠王非常信服,準備采納孟子的方略,可惜,沒多久梁惠王就死了。惠王的兒子襄王即位。襄王不重視孟子學說,更不重視孟子為人。孟子認為襄王是一個庸碌的君主,便失望地離開了梁國。
齊宣王即位後,在國都臨淄設立了稷下學宮,邀請四方飽學之士來此講學、孟子得知消息後,便帶領一班弟子來到臨淄。孟子受到隆重的接待,被授予“卿”的職位,但在問答中,他對齊宜王想圖霸業的野心大加批評,也根本不談稱霸之術,而是大談“仁政”主張,嚴厲批評無道的國君。齊宣王麵色尷尬,無言以對,隻好顧左右而言他。
公元前312年,燕國發生內亂,齊國要出兵攻燕,孟子堅決反對,他和齊宜王發生衝突,矛盾完全表麵化了。最後,孟子見齊宣王對自己的學說不感興趣,隻好離開齊國。
晚年的孟子回到故鄉,他一邊教學,一邊同弟子萬章、公孫醜等人一起著述《孟子》一書,記敘他一生的行狀和思想學說。公元前305年,孟子逝世。
●荀子著書立新說
荀子是戰國時期繼孟子之後的又一位儒家大師,他善於汲取道、墨、名、法,特別是道家和法家學派所長,發展和改進了儒家思想。不僅集儒學之大成,同時集先秦諸子之大成。漢代儒學的發展和荀子在經學方麵的造詣有密切關係。
荀子,名況,字卿,亦稱荀卿、孫卿。趙國人,其生卒年不詳。秦昭王執政時,荀子赴秦,和秦昭王與範睢進行交流。公元前255年,荀子被楚國的相國春申君任命為蘭陵(今山東莒南)令。荀子勤政愛民,深受老百姓愛戴。公元前247年,荀子因被小人讒言,被迫離開楚國。苟子回到趙國,被任命為上卿。在趙國任職期間,荀子寫書信與春申君,對楚國政治表示譏刺。公元前238年,春申君被殺,荀子又回到蘭陵居住,著書立說,直到老死。荀子著書32篇。
在自然觀方麵,荀子汲取了道家“天道自然”的觀念,反對天命和鬼神迷信,以為“天行有常(規律),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因而提出“製天命而用之”和“人定勝天”的唯物主義命題。
荀子對儒學的理論貢獻不亞於孟子,但他否認命運,不敬天地鬼神,不法先王,不尚仁義,人性本惡等觀點難以見容於後世儒學,所以孔廟中沒有荀子的地位,荀子的著作在漢代以後一直不被重視。
●兼相愛與交相利
“兼相愛”“交相利”是墨家學派創始人墨翟提出的治國謀略,是墨子學說的基本綱領。
墨子所謂“兼愛”,就是愛人如愛己,要天下之人都彼此相親相愛。在墨子看來,天下一切禍亂,奪取、哀怨、仇恨等事產生的原因,都是由於不相愛引起的。諸侯不相愛就必然會打仗,卿大夫不相愛就必然互相奪取,人與人不相愛就必然互相傷害,君臣不相愛就必然不惠不忠,父子不相愛就必然不慈不孝,兄弟不相愛家庭就不和睦。這種局麵,應用兼相愛、交相利的方法來解決。要把別人的國看得像自己的國一樣,把別人的家看得像自己的家一樣,把別人的身體看得像自己的身體一樣。如果天下的人都相愛,就不會有弱肉強食、貧富相欺了。
兼愛的目的和表現就是交利。墨子認為,愛別人,別人一定會愛他;使別人有利的,別人一定會使他有利。如果僧惡別人,別人一定要憎惡他;害別人的,別人也一定要害他。因此,天下人彼此之間相親相愛,彼此能夠“交利”,各自的利益就可以得到滿足。
為了在治國實踐中實現“兼相愛”“交相利”,墨子又在內政上提出了“尚賢”“尚同”的主張;在對外關係上主張“非攻”。“尚賢”就是把有德有能的人選拔上來,不管他們的出身地位是否貧賤低微,“雖在農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尚同”即“上同”,就是人們的一切意見要統一於上級,從地方的一鄉一裏到天下,都要統一於他們的長官,下級都要逐級統一於上級,直到天子統一於“天”。墨子主張“非攻”就是反對大國攻小國、強國攻弱國的戰爭。墨子認為這種戰爭給民眾帶來無窮的災難,是“天下之巨害”,而這種戰爭產生的根源,則是由於不相愛引起的。
一次,墨子聽到楚國即將要攻打宋國的消息,就從魯國動身,整整走了十天十夜的路,趕到楚國都城去見楚王。拜過楚王後,墨子問道:“聽說大王將要攻打宋國,有這事嗎?”楚王回答:“有這事。”墨子接著說:“現在這裏有個人,不要自己的華貴的車子,卻到鄰居家偷爛車子;不要自己的繡花綢衣,卻到鄰居家偷粗布衣服;不要自己的美食佳肴,卻想去偷鄰居的糟糠。這是怎麽樣的人?”楚王說:“這肯定是患有偷竊病的人。”這時,墨子將話鋒一轉,說:“楚國的疆土,方圓五千裏;宋國的疆土,方圓隻有五百裏,這就如同華貴的車子跟爛車子相比。楚國有雲夢大澤,犀牛、麋鹿到處都是,長江漢水出魚、鱉、綠團魚、揚子鱷,算得上是天下最富的;宋國卻是所謂連野雞、兔子、鯽魚都不出的地方,這就如同美食佳肴跟糟糠相比。楚國有鬆樹、梓樹、楠木、樟木等大樹;宋國卻沒有大樹,這就如同繡花綢衣跟粗布衣服相比。所以,我認為大王攻打宋跟這是同類。”同時,墨子還和楚臣公輸般進行器械與戰術上的較量,致使楚王和公輸般理屈技窮。最後,楚王說:“好吧!我不攻打宋國了。”墨子用他的“兼相愛”“交相利”謀略和“非攻”思想,製止了一次戰爭。
●屈原痛沉汨羅江
屈原名平,字原,是楚武王之子瑕的後裔。屈原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二十多歲時擔任楚懷王的左徒,深得楚懷王的信任。後來,楚懷王聽信讒言,疏遠了屈原。但屈原沒有計較,還和往常一樣就國家大事向楚懷王進言。楚懷王不但聽不進屈原的忠告,還撤了他的職,讓他去當三閭大夫,管些無關緊要的事。
屈原對楚懷王的昏庸不明感到很失望,他把滿腔的悲憤傾瀉到詩句中去,寫下了文學史上著名的長詩《離騷》。後來,屈原聽到楚懷王被秦國劫持、死於他鄉的消息,悲憤交加,寫下了《招魂》一詩。這時的楚國,太子橫登上了王位,即為楚頃襄王。頃襄王重用兄弟子蘭和靳尚,排斥屈原。他免除了屈原的宮職,將他放逐到湘南一帶。
又過了兩年,楚國郢都被秦國攻占了,宮殿成了一片瓦礫,楚頃襄王也逃到江東。屈原複興祖國的理想徹底破滅了,他懷著壯誌未酬的痛苦,吟著他最後的詩篇《懷沙》,投入了汨羅江中。屈原投江的日子是農曆五月初五,後人為了紀念他,將這天定為端午節,並傳下了端午節龍舟競渡、吃粽子等傳統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