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地有六形”,“兵有六敗”。用兵作戰,要了解地形。地理條件是用兵作戰的重要因素。判斷敵情,謀求戰機,掌握地形的險要程度及遠近,這是將帥的職責。
了解敵人的虛實並知道自己的強弱,這樣就會減少危險;知天時,據地利,戰勝之功方可萬全。
孫子曰:
地形有“通”者,有“掛”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險”者,有“遠”者。我可以往,彼可以來,曰“通”形者,先居高陽,利糧道,以戰則利。可以往,難以返曰“掛”。“掛”形者,敵無備,出而勝之;敵若有備,出而不勝,難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敵雖利我,我無出也;引而去之,令敵半出而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敵。若敵先居之,盈而勿從,不盈而從之。“險”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陽以待敵。若敵先居之,引而去之,勿從也。“遠”形者,勢均,難以挑戰,戰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故兵有“走”者,有“馳”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亂”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災,將之過也。夫勢均,以一擊十,曰“走”;卒強吏弱,曰“馳”;吏強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敵懟而自戰,將不知其能,曰“崩”;將弱不嚴,教道不明,吏卒無常,陳兵縱橫,曰“亂”;將不能料敵,以少合眾,以弱擊強,兵無選鋒,曰“北”。凡此六者,敗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製勝,計險厄遠近,上將之道也。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
故戰道必勝,主曰無戰,必戰可也;戰道不勝,主曰必戰,無戰可也。故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於主,國之寶也。
視卒如嬰兒,故可與之赴深溪;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厚而不能使,愛而不能令,亂而不能治,譬若驕子,不可用也。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戰,勝之半也。故知兵者,動而不迷,舉而不窮。故曰: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
譯文
孫子說:地形有“通形”、“掛形”、“支形”、“隘形”、“險形”、“遠形”六類。凡是我們可以去,敵人可以來的地域叫“通形”。在“通形”地域,要搶先占領地勢高而向陽的地方,保證道路暢通,這樣與敵交戰就有利。凡是可以前往,不易返回的地方叫做“掛形”。在此地區,如果敵軍沒有防備,就可以出擊戰勝他,如果敵軍有防備,出擊不能取勝,難以返回,就於我不利了。我軍出擊不利、敵人出擊也不利的地方,叫做“支形”。在“支形”地區,敵人雖然以利誘我,也不要出擊,最好是帶領部隊假裝離去,誘使敵軍前出一半時再回兵突然發起攻擊,這樣就有利。在“隘形”地域上,我軍若先敵占據,就要用重兵封鎖隘口等待敵人來攻。如果敵軍先占領隘口,並用重兵據守,就不要去進擊。如果敵人沒有用重兵據守隘口,就迅速攻取他。在“險形”地區,如果我軍先敵占據,必須控製地勢高而視界開闊的地段,以等待來犯之敵。如果敵人已先占據,那就主動引兵撤退,不要去進攻它。在“遠形”地域上,雙方勢均力敵,不要前去挑戰,隻能讓敵人來而擊破,勉強求戰,於我不利。以上六點,是利用地形而製勝的原則,是將帥重大的責任,是不可不認真考察研究的。
軍事上作戰失敗的情況有“走”、“馳”、“陷”、“崩”、“亂”、“北”六種情況。這六種,都不是由天災造成的,而是由於將帥的過錯造成的。在敵我條件相當的情況下,攻擊十倍於我的敵人,因而失敗的叫做“走”。兵卒強幹,軍官懦弱的,不能約束駕馭,叫做“馳”。將吏本領高明強幹,兵卒懦弱的,不堪使用,叫做“陷”。部將怨怒而不服從指揮,遇到敵人忿然而擅自出戰,將帥又不了解他們的能力如何而加以控製,因而失敗的叫做“崩”。將帥懦弱不嚴,訓練教育不明法典,軍吏士卒不受軍紀約束,出兵列陣雜亂無章,叫做“亂”。主將不能正確預料敵情的強弱虛實,以少擊多,以弱擊強,又沒有精選的先鋒部隊,因此失敗叫做“北”。以上六種情況,是造成軍隊失敗的原因,是將帥的重大責任,不可不認真考慮研究。
地形是用兵的輔助條件。正確判斷敵情奪取勝利,考察地形的險隘和計算道路的遠近,這些都是將帥必須掌握做到的。懂得敵情、地形去指揮作戰必然勝利。不懂得敵情、地形去指揮作戰必然失敗。所以,從戰爭規律上分析,出師行軍的實情確有必勝把握,國君說不要打,可以堅決去打;根據出師行軍實情不能打勝的,國君說一定要打,也可以不去打。所以,作為一個將帥,應該進不貪求戰的名利,退不回避違抗君命的罪責,隻求保全民眾和士卒,且有利於國家,這樣的將帥才算是國家寶貴的人才。
將帥對待兵卒如同對待嬰兒一樣,士卒就與他共赴危難;將帥對待士卒能像對待自己的“愛子”一樣,士卒就能與將帥同生共死。但是對士卒厚養不使用,一味溺愛寵信而不教育,違法擾亂也不按律懲治,這樣的軍隊,就好比受溺愛的嬌養之子一樣,不能用來打仗。
隻知道自己部隊銳勇能打,而不了解敵軍不可以打,勝利的可能性也隻有一半;隻了解敵勢虛弱可以打,而不了解自己的部隊怯懦不能打,取勝的可能性也隻有一半;了解敵勢虛弱可以攻打,也了解自己部隊精銳可以打,而不了解地形條件不利於打,勝利的把握仍然隻有一半。所以,真正懂得用兵的將帥,行動起來決不迷惑,沒有失誤,采取對敵措施須變化無窮。所以說:了解敵方虛實,又了解自己強弱,爭取勝利不會有危險,了解天時,懂得地利,戰勝之功方可萬全。
兵法精粹
巧用六種地形
地形有六種類型;通形、掛形、支形、隘形、險形、遠形。
平坦開闊、四通八達,敵來我往都很方便的地形,叫做通形。在這種地形作戰,先要取得製高點,保持補給路線的暢通,這樣與敵交戰才有利。
進入容易、後退困難的地形,叫做掛形。在這種地形作戰,乘敵人無防備時出擊,可以取勝;敵人如有防備,冒險出擊,勝算不大,而且退兵不易,非常不利。
敵我出擊都不利的地形,叫做支形。在這種地形,敵人雖以利誘我,也不可出擊,這時宜帶兵離去,誘敵來追,等敵軍半數進入這種地形時,再來個回馬槍,發動攻擊,這樣才有利。
遇到隘形地,我軍應先占領,並守住隘口製敵;如果敵人先占領隘口,而且在隘口設防,我不可進攻;如果敵人隻占領隘口,未鎖隘口,我可考慮進攻。
至於敵我距離遙遠的遠形之地,雙方若勢均力敵時,不宜主動挑戰;誰先出擊,誰就不利。以上六利,是地形作戰的原則,也是將帥責任所在,不能不仔細體察。
致敗六大害
軍隊致敗的情況有走、馳、陷、崩、亂、北六種類型。這六種都不是天時和地形造成的,而是將帥的過錯所致。
在敵我相當的條件下,以一分的兵力攻擊十倍於我的敵人,因而失敗,叫做“走”;士卒強悍而將帥無能,因而失敗,叫做“馳”;將帥強勇而士兵懦弱,因而失敗,叫做“陷”;各級指揮官怨怒不服從命令,迎敵時意所用事、擅自出戰,主將又不知下級將領的能力,因而失敗,叫做“崩”;主將懦弱不夠威嚴,教育訓練無力,各級指揮官和士兵無所遵循,布陣雜亂無章,因而失敗,叫做“亂”。主帥不能正確預測敵情,錯判形勢,又沒有強大的生頭部隊,因而失敗,叫做“北”。
以上六種都是部隊致敗的因素,也是主將的首要職責,不能不仔細體察。
勝算之道
地形是用兵的輔助條件。判斷敵情,製定克敵製勝的作戰計劃,衡量地形險阻,計算道路遠近,是將帥的職責。
能夠了解這些道理,並善加運用,必勝,否則必敗。如果主將依戰場狀況判斷,有必勝的把握,即使國君下令不得開戰,也可以堅決作戰;反之,如果主將依戰場判斷,沒有得勝的把握,即使國君下令開戰,也可以堅決不戰。
所以不貪求戰勝的美名,不逃戰敗的責任,這樣的將帥,才是國寶。
將帥對士卒像對嬰兒般慈愛,士卒就能追隨將帥赴湯蹈火;將帥對士卒像對子女般嗬護,士卒就能與將帥同生共死。但是,如果厚待士卒,卻無法使他聽從使喚,溺愛士卒,卻無法使他接受命令;士卒違反紀律,卻不能加以懲治,那麽這樣的軍隊就像嬌生慣養的孩子,是不能用來作戰的。
隻知道我軍可以作戰,卻不知道敵軍不可攻打,勝算隻有一半;隻知道敵軍可以攻打,卻不知道我軍無力進攻,勝算也隻有一半;既了解敵軍的弱點,也知道我軍的能力,卻不了解地形不利於作戰,勝算仍然隻有一半。
真正懂得用兵的人,他的行動絕不迷亂,應敵措施變化無窮。所以說:“知己知彼”,勝利就已在握;知天時,知地利更可獲得完全的勝利。
地形者,兵之助也。
兵家使用範例
背水而戰
孫子說:“地形者,兵之助也。”隻有樹立正確的戰爭地形觀,嚴格把握好地形的特征,並且合理利用,才能較好地排兵布陣,判定出相關的戰略戰術,同時發揮自身的優點和特長,從而有效地打擊敵人,保存自己。
古代戰爭對地形有著極深的依賴性,戰車、戰馬、步兵離開了地形,都無法正常作戰。因此,每一位優秀的軍事家、戰爭指揮員都能巧妙地利用地形,使之成為用兵作戰、奪取勝利的天然助手。
韓信背水而戰的故事早已耳熟能詳,當他對諸將領道出“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的用兵道理後,諸將領無不自歎弗如。
為什麽會自歎弗如?戲法人人會變,巧妙卻各有不同,兵法何嚐不然?有人紙上談兵,有人依樣畫葫蘆;有人成功,有人失敗。能夠靈活運用,不被兵法所局限,才是行家。就以背水一戰為例,比韓信早一年,劉邦也曾在狼狽之際使用同樣一招,結果慘敗,為什麽?
當時的劉邦趁項羽出兵抗擊齊國時,攻擊西楚王國的首都彭城。項羽接獲消息後,把攻齊大任交付手下大將,隻率領三萬精兵南下反攻,立誓奪回彭城。
而劉邦自從占領彭城之後,便忙著搜括寶物、美女,日日飲酒作樂,驕縱奢靡,對項羽的反攻毫無戒心。某日清晨,項羽向漢軍發動突然攻擊,中午時分,即獲大捷。漢軍倉皇奔命,十餘萬人無路可逃,或被斬殺,或落水而死,其餘的漢軍繼續向南奔逃,直到睢水岸邊,走投無路雖然奮力抵抗,怎耐楚軍排山倒海般壓過來,漢軍被擠撞、衝殺,落入睢水的,達十幾萬人,河麵堆滿屍,竟使水流受阻。至於劉邦本人則遭楚軍團團包圍,命在旦夕。在千鈞一發之際,突然刮起一陣西北怪風,折斷樹木,吹塌房屋,眼前盡是飛沙走石,使得白天形同黑夜。劉邦仿佛命不該絕,得此天候之助,率領數十名騎兵,迅即奪路而逃。
同為背水一戰,而韓信成功,劉邦失敗,其中的關鍵在哪裏?《前漢紀》作者荀悅分析,韓信攻趙,對趙軍而言,等於是在自己的國境內迎戰敵人,可進可退,無必死的決心;反觀韓信大軍,大敵當前,卻無後路,隻能像過河卒子,拚命向前,這一拚,把所有的潛力統統激發出來,故以寡擊眾,創下戰場奇跡。
至於劉邦,就不是這麽一回事了。他深入敵國,整天飲酒作樂,軍心渙散,無心作戰。而項羽率領的楚軍眼見首都失陷,怒不可遏,哀兵必勝。
羊山集之戰
兩軍對壘,擁有有利地形是極其重要的,羊山集之戰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1947年7月,晉冀魯豫野戰軍,由劉伯承、鄧小平率領,奉命從豫北出發,渡過黃河,向大別山方向挺進。一路上攻鄆城,奪定陶,過關斬將,直逼羊山集,決心在這裏將蔣介石嫡係精銳部隊第66師一舉殲滅。
羊山集是一個大鎮,有居民1000餘戶。鎮子依山而立,東西走向,大約有5華裏長,遠遠望去,羊山集的地形就像一頭正在吃奶的小羊羔。
羊山集這個地方自古便是據守屯兵之地,羊山的周圍,至今還保存著明末時期的牆寨。日軍侵占這裏的時候,又在原有的牆寨外麵,按東、南、西三麵,挖了丈餘深的大水壕。如今國民黨第66師開進,又在牆寨、水壕之間加築了一道堅固的鹿砦,明明暗暗、大大小小的碉堡、射擊孔密布在鹿砦之中,火力可以控製羊山集周圍1000米以外。敵軍第六十六師師長名叫宋瑞珂,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三期,很有作戰眼光,驍勇多謀,他巧妙地利用羊山的“羊身”、“羊頭”製高點,與山下集鎮的民房構成核心陣地,隱蔽工事一層又一層,防守體係相當嚴密,再加上一流的武器裝備,戰鬥力很強,給我軍進攻增加了難度。
7月13日晚7時,劉鄧大軍第二、第三兩縱隊掃除了羊山集外圍敵軍陣地後,開始向鎮內進攻。根據作戰部署,第二縱隊攻“羊尾”,第三縱隊攻“羊頭”,分別從東西兩麵向鎮內合力攻擊。然而這兩條進攻道路都多水,部隊爆破鹿砦時,羊山上的“頭”“背”“尾”和鎮內製高點四麵火力一齊猛壓過來,使我軍傷亡很大,拂曉時被迫撤出戰鬥。
7月16日,第二、第三縱隊召開黨委擴大會,研究羊山集戰鬥形勢,到會的同誌紛紛要求再戰,但激動之餘,卻沒有深入分析第一次進攻失利的原因,隻是決定重新調整部署兵力,繼續強攻。17日晚,第二次攻擊開始。戰鬥打響後,我22團戰士在炮火掩護下,奮勇向前突破層層封鎖,躍過寨牆、水壕和鹿砦,前赴後繼,終於越過峭壁,攻上“羊頭”,但卻未料到“羊頭”石堅少土,一時無法構築工事,等到天一大亮,全團兵力便暴露在山上。第二縱隊第19團主攻“羊尾”,情況與第三縱隊相似,雖然攻上了“羊尾”,但在天亮後,敵軍居高臨下,進行轟擊,部隊三麵受敵,傷亡慘重,於是,第二次進攻又宣告失利。
對於第二次失利,我前線指揮仍未認真分析原因,總結教訓,隻是決定再加強兵力,希望通過硬拚死打,一舉成功。殊不知因連日大雨,羊山腳下,已經是一片沼澤,水壕積水兩米多深,敵軍阻擊的火力,密集得像一堵牆。我主攻部隊一次又一次地攻上“羊頭”、“羊尾”,與敵軍爭奪山頭,戰鬥異常激烈。“羊頭”是敵軍防禦係統的核心,敵師長宋瑞珂增調兵力,多次衝鋒反撲,來勢凶猛異常。我主攻部隊又另由鎮南、鎮西突破前沿,深入縱深,宋瑞珂又把火力集中到這裏,炮火像山洪般地猛壓下來,於是我軍第三次攻擊又失敗了。
我軍接連三次進攻,均告失利。7月23日,劉伯承司令員親自驅車來到了羊山集前線,與縱隊首長陳錫聯、陳再道共同總結經驗教訓,研究下一步對策。
劉司令員道:“這仗打得太蠢,太蠢了。不管你是多麽高的指揮官,權威有多大,你沒有權力讓哪怕是一個士兵作無謂的犧牲!殲敵3000,自損800,一個指揮員既要負殲敵3000之責,又要負自損800之責,不能隨便死一人!”
陳再道分析說:“我們主要的問題是輕敵,連打了幾個勝仗,開始麻痹大意了。對敵軍的防禦能力估計過低,對羊山的地形偵察得不詳細。第一次攻擊,5旅報告已攻下了‘羊尾’,其實是因為天黑,對地形不熟悉,並沒有真正占據‘羊尾’,隻是攻下了幾個小山包。而我們聽說‘羊尾’攻下了,就讓4旅向羊山集發起正麵進攻,結果到天亮時,敵人用火力向我軍反擊,我軍人員密集,遭到炮火大量殺傷……”
陳錫聯說:“我們三縱隊過黃河後眼見得兄弟部隊攻鄆縣,拿定陶,打六營集,挑起了戰士們急於求戰的情緒,對敵情的偵察不夠仔細,工事做得不夠堅固……”
經過這次認真分析敵形,總結經驗教訓,7月27日,我軍重新組織力量,在劉伯承、鄧小平的親自指揮下,發起攻擊。當晚12時我軍占領了羊山集製高點。時至28日下午,我軍殲敵23000人,俘虜了敵師長宋瑞珂,終於取得了攻占羊山集的徹底勝利。
商戰使用範例
靠山吃山
孫子認為地形是戰爭中不可缺少的輔助條件,是能夠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將帥必予以高度重視。運用地形規律作戰,其關鍵在於變害為利,揚長避短。我們在辦事時如果能因地製宜,活用地形,就可以取得較好的成效。
皖南山區有座石頭山,山上的石頭奇形怪狀,20世紀90年代,當地村民把它開采下來,送到城裏去賣,一家的年收入高達18萬元。村民心裏樂開了花。2000年後,村民們發現,城裏人用他們開采的石頭壘成假山,售價也很高。於是,這些村民也學著壘假山出售,也賺了不少錢,幾年後,家庭年收入翻幾番。村民們更樂了,他們同時也明白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個道理。隨著山上的石頭越開采越少,村民們認識到,他們不能輕易盲目地出售山石了,而應該有計劃、有步驟地開發家鄉資源,如今,山裏的人正在利用山石資源積累起來的資金,辦起了各種鄉鎮企業,使整個地區的農民很快走上富裕的道路。
這個例子很簡單,但是主人公的做法卻值得效仿。地勢本無心,山水本無形,你不利用它來為自己辦事,它也不會主動為你服務。如果你能很好地利用它,那麽它就可以送給你許多財富。
捧著金碗討飯,住在寶地喊窮,這是典型的不識地利。在商戰中提倡因地製宜的思想是很有見地的。
處世使用範例
基辛格的方法
社會是人群的集合,每個人都在孜孜以求,奮力拚搏,無數個體匯合起來構成了巨大的社會力量。單獨的個人力量與整個社會的力量比較起來,如滄海之一粟,高山之一草,畢竟太小了,要想做出一番像樣的事業,就不能僅僅局限於自身,必須眼睛向上、向下,尋找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借為己用。
猶太人在商界或科技界的成功者很多,經過觀察,發現他們普遍都具有善於借助別人精力和智慧的本領。
人們忙時請幫工,家庭請保姆,都是借用他人的力量幹自己的事情。做管理的常把大量煩瑣的事情交給助手或下屬去做,自己隻做那些非常有用的,必須親自動手的事情。
古人雲:“下君之策盡己之力,中君之策盡人之力,上君之策盡人之智。”在管理上有一條奧格爾維法則:如果我們每個人都雇用比我們自己更強的人,我們就能成為巨人公司。這是美國奧格爾維·馬瑟公司總裁奧格爾維提出的。
美國的前國務卿基辛格,且不說其在外交上的手段如何高明,單從他處理白宮內的事務工作來看,就是一位典型的巧手借用別人力量和智能的高手。基辛格有一個習慣,凡是下級呈報來的工作方案或議案,他先不看,壓它幾天後,再把提出方案或議案的人叫來,問道:“這是你最完善的方案(議案)嗎?”對方思考一下,一般不敢過於肯定,隻好答說:“也許還有不足之處。”基辛格便會叫他拿回去再思考和修改得更完善些。
過了一段時間後,提案者再次送來修改過的方案(議案),基辛格看過後,又問對方:“這是你完美的方案嗎?還有沒有別的比這方案更好的方案?”這又使提案者陷入更深層次的思考,把方案拿回去再研究。基辛格就是這樣反複讓別人深入思考研究,用盡最佳的人力資源,達到自己所需要的結果。
賴茲說:“很少人能單憑一己之力,迅速名利雙收;真正成功的騎師,通常都是因為他騎的是最好的馬,才能成為常勝將軍。”
某家大公司的主管說得很坦率:“我的成功得益於那些聰明人。我總是把那些聰明人挑選出來。我使用他們,培養他們,當我們有所成就時,和他們共同分享榮譽。”
某位公司女主管說:“善於與他人合作是關鍵。我手下的人都比我聰明,我喜歡這種局麵,我調解他們之間的糾紛,促進他們,使他們各盡其才。”
進不求名,退不避罪,惟人是保,而利合於主,國之寶也。
兵家使用範例
張良的風範
“進不求名,退不避罪”,是孫子提出的一個極為可貴的將帥武德的命題,體現了孫子崇高的思想境界和無私無畏的精神風貌。孫子倡導,將帥應當具有光明磊落、胸懷大度、不為功名所引誘、不為罪責所困擾、敢於為戰爭勝敗負責任的武德。
軍隊作戰總是有進有退,有勝有負,隻有把個人的名利功罪拋在一邊,牢記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才能在戰場上審時度勢,總攬全局,根據實際情況進退自如,把戰爭逐步引向勝利。否則,利欲熏心、患得患失,必然招致戰場上的失敗。曆史上大凡武功赫赫、戰績輝煌的將軍,無不坦誠剛直,居功自謙,不爭功名,不掩過失。
秦末漢初軍事謀略家張良,輔佐劉邦,致力滅秦,振漢擊楚,平定天下,可謂功臣第一,但他視功名為“薄紙”,從不去爭,而對劉邦作戰指揮失誤卻從不忍讓,全力抗爭,使其改正。劉邦起兵初期對秦作戰,由於他急於西進,對秦軍固守苑城(今河南南陽)置之不理,卻引兵越過苑城向西直進。劉邦如此用兵風險極大,但他卻毫無察覺。張良拋開個人得失,力諫劉邦退兵,提醒劉邦說,如不攻下苑城的話,苑城之敵從後麵追來,秦軍主力再在前麵堵阻,將有全軍覆滅的危險。劉邦深感震驚,連夜返軍,並用重兵將苑城層層包圍。次日清晨,苑城秦將登城望見劉邦兵臨城下,戰旗飄揚,營帳無數,自感大勢已去,便投降了劉邦。劉邦兵不血刃,輕取苑城,解除了西進的後顧之憂。
張良高瞻遠矚,多謀善斷,運籌帷幄,決勝千裏,出奇計,巧安排,既能轉危為安,又能乘隙而入,屢屢獲勝,其功可謂大矣!然而,可貴的是張良坦誠大度,不計功名,不貪富貴。劉邦稱帝後,讓張良自擇位於黃河下遊、經濟發展較早、素以富饒著稱的齊地3000戶為封邑,但張良卻說:“臣始起下邳,與上會留(今江蘇少沛縣東南),此天下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願封留侯足矣。不敢當三萬戶。”劉邦應允,封他為留侯。
後來張良看劉邦天下已定,就漸漸退出官場,經常托病不出,閉門謝客,深居簡出,潛心研究古代軍事理論,花費很大精力整理了春秋戰國以來180家軍事著作,為古代軍事科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張良這種以功業為重、視名利為輕的風範,同當時群臣爭功名、圖富貴的行為形成鮮明的對照,體現了他難能可貴的將帥武德。
商戰使用範例
團隊居前,個人退後
很多公司的領導者都認為,企業要成功發展,隻需要一個能幹的領導,帶著一個聽話的“團隊”,就可以戰無不勝了。在他們看來,團隊應該是絕對無條件服從上級命令的。但實際上,這樣的看法會使得團隊的力量也就無從發揮,團隊精神自然也蕩然無存。而且這種強調個人英雄主義、否認集體智慧的做法其反麵就是,當企業發生錯誤或失敗時又過分誇大領導者個人的失誤。因此這種做法相當不可取。
現代企業是一個協作的組織,應該充分重視團隊的作用,培養優秀的團隊,團隊居前,個人退後。
在電視欄目《動物世界》裏,有一個難忘的畫麵:在非洲的土地上,住著一群世代繁衍在這裏的馬鹿,由於生態環境的惡化及食物的匱乏,老弱病殘者越來越多。
而離它們不遠的地方,食物充足、水草茂盛。世代以來,鹿群們對那裏也充滿了無限的幻想,總想著遷徙到那個向往的地方,過上幸福的生活。但無奈的是,這中間隔了一條深不見底且有數米之寬的峽穀,所以,馬鹿們雖然一次又一次地想嚐試跨越峽穀,但最終還是望而卻步。
忽然有一天,馬鹿遇上了一群惡狼,這群惡狼一直把它們追到了峽穀邊上。此時鹿群已無路可逃,前麵是深不見底的峽穀,後麵是張牙舞爪的惡狼。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原來膽怯的馬鹿們勇氣頓生,老弱病殘的馬鹿轉身直麵惡狼,拚死相搏,而年輕健壯的馬鹿竟然冒著生命危險勇敢地隻身向前跳去。更令人感到震驚的是,其中一對馬鹿相互配合,年輕的馬鹿緊隨著老鹿起跳,就在老鹿即將掉下懸崖的一刹那,年輕的馬鹿又在它的背上二次起跳,終於躍過了這生死峽穀。
這就是團隊的力量。本來並不優秀的馬鹿在麵臨團體的生死考驗時那種默契配合、衰而求變、大無畏的精神和氣概令它們起死回生。不用誰去做它們的思想工作,也無需有人下達命令,而是自覺地執行,因為它們要讓自己這個團體延續發展。相反,如果隻強調個體的作用,沒有老弱病殘的保護,沒有老馬鹿甘願犧牲的奉獻精神,一隻再矯健的馬鹿在麵對狼群的襲擊時能夠跳過懸崖嗎?能夠重生嗎?
今天中國的企業在麵對經濟危機的衝擊時不也需要馬鹿這種團隊精神嗎?無數的個人精神凝聚成一種團隊精神,企業才能興旺發達,基業常青。
雖然時勢造英雄,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多數成功的企業離不開領導者的貢獻,但是在目前情況下,隻憑一個人的作用能競爭過其他企業嗎?而且,近幾年,許多企業由於過於強調個人的作用而出現了管理斷檔,使企業發展出了一些問題,遇到了一些困難,其中,團隊建設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
人力資源專家章義伍先生的一篇文章《把信帶給楊元慶——談聯想與麥當勞的文化差距》分析得很有道理。章先生說:“聯想與麥當勞在人力資源上的差別主要體現在領導團隊建設、幹部選拔、培訓機製、人員激勵四個方麵。”“聯想的總裁幾乎無人不曉,但中國麥當勞的總裁是誰,恐怕就很少有人知道了。”“聯想很強調企業家和能人的貢獻,而麥當勞強調的是管理團隊。”正因為聯想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才提出“打造虎狼之師”的口號,就是想重現聯想創業時的團隊戰鬥力。
隻有前輩們把自己的成功之處傳給後人,傳給團隊,才能保證這種優秀精神的延續和發展。那麽,如何才能打造一個成功的團隊呢?
在《擊掌為盟》一書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艾倫是業績突出的產品銷售人員,但他不願意與其他成員團結協作,結果被解雇了。
艾倫失業後到兒子所在的勇士冰球隊當教練。雖然這個隊人人精力過人,但各自為政,誰都認為自己了不起,誰都想按照自己的意誌行事,更談不上協作配合,所以總是輸球。為了做好團隊配合,艾倫找到了前女子籃球隊的教練,在她的幫助下,隊員們意識到了應該把個人的技能轉變為團隊的技能。艾倫和他的勇士隊開始了神奇的團隊合作,終於奪得了冠軍。
至此,艾倫悟出了成功團隊必備的四個要素:確立清晰的目標及共同的理念、發揮並提高技術能力、協同配合、堅持正麵評價並反複地獎勵與認可。
“一個人的智慧永遠比不上一群人的智慧。”21世紀的競爭態勢已經很明顯,一個偉大的團隊遠遠勝於英雄個人的作用。所以,一個企業不僅需要高層的少數英雄人物,更需要形成中層強有力的團隊,還需要普通員工的團隊精神。使團隊即使在失去個別隊員時,依然能夠戰勝逆境,實現自我超越。整個企業都具有了團隊精神,才能使企業得以發展壯大。
處世使用範例
退一步海闊天空
人生最大的煩惱,不在自己擁有得太少,而在自己向往得太多。向往本不是壞事,但向往得太多,而自己能力又不能達到,則會形成長久的失望與不滿。在對環境、對自己都長久的感到失望與不滿的情形下,人容易產生自卑、疑懼和對環境的戒備及內心的緊張。
對那些太急於求利或急於求功的人來說,他們有必要學會一份“心靈上的舒展”。這種心靈上的舒展就是讓自己能把一切看平淡些,看輕鬆些,不要期望得太高,不要過分地求全責備。固然,在正常的情形下,我們都應該要求自己上進,要求自己做事要成功、要精確、要勝利、要超然,但是在這一切要求之上,還必須有另一種要求來使它平衡,這要求就是使自己“量力而行”、“輕鬆平淡”。
把富貴看得淡,富貴就不足以動心誌;把名利看得淡,名利就不足以動心誌;把生死看得淡,生死就不足以動心誌。像這樣就可以隨遇而安,逍遙自在。
2006年剛過,美國cbs電視台名嘴華萊士就宣布,88歲到來之前,他會退出著名電視節目《60分鍾》的常規製作。華萊士在宣布退休決定的聲明中表示:“當人們問我什麽時候退休的時候,我常常回答說:‘等我兩腿一伸的時候就退休了。’但是隨著我88歲的生日即將到來,很顯然,我不可能再像從前一樣耳聰目明。”
“對於現在的我來說,乘坐長途飛機‘南征北戰’已經不像從前那麽富有吸引力了。”
華萊士說,退休是出於他本人的意願,電視台從來沒有催促過他,而他也會繼續“待在同一棟樓的一間舒適的辦公室裏——就在我待了43年的辦公室的旁邊……”“隻要cbs需要,將隨時願意承擔客串記者和主持人的工作”。
華萊士主持節目以語言犀利著稱,曾19次榮獲格萊美獎,世界上許多領袖人物都接受過他的采訪。cbs電視台新聞主席蕭恩·麥克曼勒斯讚揚華萊士是廣播新聞界的巨人,他說:“在過去60多年的從業生涯中,華萊士完美地體現了善良、堅強和公正的新聞精神。”
有句話說:“身居高官享受厚祿的人,要保持幾分山林雅趣,來緩和一下過分熱衷名利的激進思想。”老子說:“始終保持豐盈的狀態,不若停止它;不停地磨礪鋒芒,欲使之尖銳,卻難保其鋒永久銳利;滿屋的金銀珠寶,很難永遠地守護住它;人富貴了就會產生驕奢淫逸的心理,反而容易犯錯誤。功成名遂則應隱退,此乃天理。”它提醒人們功成名就、官位顯赫後,人事會停滯,人心會倦怠,業績也不會進展,此時應立即辭去高位,退而賦閑,即“退一步海闊天空”。否則,說不定會因芝麻小事而被問罪,遭到晚節不保的厄運。
厚而不能使,愛而不能令,亂而不能治,譬若驕子,不可用也。
兵家使用範例
治軍之要
戰爭要求鐵的紀律,治軍之要就在於嚴明軍紀,有罪必罰,絕不姑息縱容。
五代十國時,後漢爆發了李守貞、趙思綰、王景崇沆瀣一氣的“三鎮之亂”,後漢朝廷派大將郭威統兵征伐。郭威出征前向老太師馮道請教治軍之策,馮道說:“李守貞是員老將,他所依靠的是士卒歸心,如果你能重賞將士,定然能打敗他。”郭威連連點頭。郭威率兵進抵李守貞盤踞的河中城(今山西永濟縣蒲州鎮)外,斷絕了河中城與外界的聯係,以長期圍困的方法,逼迫李守貞投降。
遵照馮道的教誨,郭威對部下有功即賞,將士受傷患病即去探望,犯了錯誤也不加懲罰,時間長了,馮道之法果然贏得了軍心,但卻滋長了姑息養奸之風。李守貞陷入重圍,幾次想向西突圍與趙思綰取得聯係,都被郭威擊退,幾乎是一籌莫展。一天,李守貞忽然聽到將士們在議論郭威治軍的事情,眉頭一皺,想出一條計來:他讓一批精明的將士扮作平民百姓,潛出河中城,在郭威駐軍營地附近開設了數家酒店,酒店不僅價格低廉,甚至可以賒欠。
郭威的士卒們三五成群地入酒店喝酒,經常喝得酩酊大醉,將領們卻不加約束。李守貞見妙計奏效,悄悄地遣部將王繼勳率千餘精兵趁夜色潛入河西後漢軍大營,發起突襲。後漢軍毫無戒備,巡邏騎兵都喝得不省人事,王繼勳一度得手。郭威從夢中驚醒,急忙遣將增援,但將士們你看我,我看你,竟畏縮不前。危急中,裨將李韜舍命衝出,眾將士才發出一聲呐喊,鼓足勇氣,跟了上去。王繼勳兵力大減,功虧一簣,退回河中城。這一次空襲為郭威敲響了警鍾,使郭威痛感軍紀鬆弛的危險,於是下令:“如果不是犒賞宴飲,所有將士不得私自飲酒,違者軍法論處。”誰知,軍令剛剛頒布,第二天清早,郭威的愛將李審就違令飲酒。郭威又氣又恨,思索再三,還是令人將李審推出營門,斬首示眾,以正軍法。
眾將士見郭威斬殺愛將李審,放縱之心才有所收斂,軍紀得以維護。不久,郭威向河中城發起攻擊,一舉平定李守貞,又平定了趙思綰和王景崇,“三鎮之亂”結束了。
商戰使用範例
用製度管人
縱容下屬,自食其果,這是領導工作中鐵的教訓。現代企業領導推崇“以人為本”,是要把下屬擺在主體的地位上來考慮,尊重他們的人格,體察他們的性情,重用他們的能力。但這絕不意味著以情感代替原則,以理解取消製度,因為這樣隻能縱容下屬不合理的欲望和行為產生。要知道,這是領導工作之大忌。
梅考科是美國有名的富翁。成名之前,他也曾一貧如洗,他的“富”是靠自己的勤奮和精明換來的。
梅考科尤其精於對內部員工的管理。梅考科在公司內設有嚴格的規章製度,違者必罰,絕不姑息。一次,一位跟梅考科幹了20多年的老工人喝醉了酒,在工房裏跟工頭大鬧起來,工頭立刻向梅考科作了匯報。梅考科大筆一揮:“立即開除。”
老工人是梅考科創業時的患難之交,創業最艱難的時候,公司一連3個月分文沒發,許多人都棄梅考科另攀高枝去了,但老工人卻沒有走。對於這樣一位“知己”,梅考科當然不會“開除”了事。他找到老工人,與老工人談心。原來,這位老工人的妻子剛剛死去,留下了兩個年紀不大的孩子。偏偏禍不單行,一個孩子不慎跌斷了腿。老工人心緒不好,隻好借酒消愁。恰恰又被工頭發現了,工頭把他一頓臭罵。老工人借助酒勁,就跟工頭幹開了。梅考科拿出厚厚的一迭鈔票,塞給老工人,對他說:“你回去把家務好好料理料理吧!”
老工人心頭一亮,感激地說:“老板,您不開除我了?”“不不!製度麵前人人平等,開除的成命是不能收回來的。”梅考科握住老工人的手,堅決地說,“不過,請放心,我絕不會讓老朋友走上絕路的。”
梅考科堅定不移地開除了有20多年交情的老朋友,令全公司的員工刮目相看。事後,梅考科安排老工人在自己的一個牧場中做了管家,這又令知情的人讚歎不已。
處世使用範例
保持一個完整的人格
大千世界,事有迥異,人亦不同。有的人豁達大度,有的人則小肚雞腸;有的人勤勞勇敢,有的人則懶惰怯懦;有的人積極進取,有的人則自暴自棄;有的人一心為公,有的人則損公肥私;有的人主持正義,有的人則顛倒黑白……人與人的這些區別告訴我們,在我們每個人麵前,都麵臨著一個人格的選擇問題。一個人選擇了正確的人格模式,就會走向成功,走向美好;選擇了錯誤的人格模式,就會走向失敗,走向痛苦。
唐代柳宗元有一篇文章說:扶風之地有個青年人姓馬,他說自己十五六歲時曾與許多孩子在涼亭玩耍,有一天忽然從天降下一個奇妙的姑娘,周身光芒四射,她披著內有白色花紋的青色皮衣,頭上戴著一頂一步一晃的“鳳冠”。那些富家子弟見了開始是駭然,然後是喜悅,漸漸地向她圍攏過來。
這個奇妙的姑娘板起臉孔,大聲訓斥道:“你們不得胡來!我原來住在玉皇大帝的天宮,往返於星辰之間,呼吸的是陰陽精氣。我鄙薄蓬萊,輕視昆侖,都不屑於到那裏去。玉帝以我太狂妄之故,把我貶下塵世,七天後我自當回返天宮。今天,我雖然含辱跌落於塵世,但絕不能與你們同流合汙,你們再這樣,回到天宮後,我必降罪於你們!”眾人聽她這番義正詞嚴的話,都給震懾住了,麵麵相覷,一個接一個地溜掉了。
這個姑娘起身走進了一座佛寺,居於講經堂。七天後,她取了一杯水一飲而盡,呼出的氣變成了繽紛的雲彩,然後她把皮衣翻過來穿好,刹那間變成了一條白色的龍,飛騰直升天空,不見了蹤影。人們不清楚她到底去哪兒了,都覺得十分奇怪。
故事結束了,柳宗元在文章最後寫道:“假如這位神女被貶落塵世後,心灰意冷,對前途毫無信心,必與世間汙垢同流,拋棄人格,苟且偷生。於是,隻有在凡間了此一生,豈不可惜!”
這是一則寓言故事,但以此為鏡,可以折射出為人的實況。就像在災禍中必須鎮定自若一樣,人在不如意的困境裏也要保持人格的完整,絕不能喪失信心,放棄努力,隨波逐流。若在惡劣環境中沉淪,無異於降低了自我的存在境界,更不要說不斷地提升人生的質量。
人的一生,難免有低潮之時,有不盡如人意的生存階段,甚至身陷環境惡劣的氛圍中。舉目四望就會發現周圍盡是些卑鄙之人、宵小之人、粗俗之人,等等。此刻,你的言行稍不檢點,心神稍不能穩住,便會沉淪下去,與周圍的惡劣環境,卑鄙之人同流合汙,那就等於害了自己一生。
人格是個人的道德品質,也是個人的性格、氣質、能力等特征的總和。不可否認,具有高尚人格的人也可能遭遇厄運和不幸。但是,具有高尚人格的人寧可遭遇厄運和不幸,也絕不會放棄高尚的人格,因為他們並不是為了得到回報才保持高尚的人格。
徐悲鴻19歲時由家鄉宜興到上海去謀生,從此開始了他的藝術生涯。1921年,他到法國去留學,有個外國學生竟當麵挑釁說:“中國人愚昧無知,生就是當亡國奴的材料,即使把你們送進天堂裏深造,也成不了才。”愛國心強烈的徐悲鴻被激怒了,他說:“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國,你代表你的國家,等學習結業時,看到底誰是人才,誰是蠢材?”
徐悲鴻進入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後,既學習油畫,掌握人體素描的技巧,又研究馬的生理結構,畫了1000多幅活馬速寫。在校頭一年,他的油畫就受到法國藝術家費拉蒙先生的好評。在多次的競賽中,他都獲得第一名。1924年,他在巴黎舉辦了畫展,所創作的油畫《簫聲》、《琴課》等,轟動了當地的美術界。那個曾經向徐悲鴻挑釁的洋學生,不得不放下臭架子,承認自己不是中國人的對手。
積善多者,雖有一惡,是為失誤,不足以亡。積惡多者,雖有一善,是為誤中,不足以存。從曆史的觀點看,從發展的觀點看,從全局的觀點看,高尚的人格無疑是命運的保護神。
沒有高尚的人格,便沒有高尚的事業。沒有高尚的人格,便沒有高尚的命運。
知地知天,勝乃可全。
兵家使用範例
薩爾滸之戰
孫子總結出善於用兵作戰的人總會有層出不窮的戰術,而這些都來自於知己知彼和天時地利的靈活應用與把握。
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後,明朝曾派出四路大軍攻打後金。當時,北方正是大雪封山,江河冰凍。明朝的軍隊行軍緩慢,不能同時到達,結果被占盡天時的努爾哈赤各個擊破,這就是著名的“薩爾滸之戰”。接著,努爾哈赤攻打沈陽,他知道自己不占地利,於是把沈陽的守軍引出城來,在平原上消滅了明軍,攻下了沈陽。接著,他用同樣的方法攻占遼陽,控製了整個遼東地區。努爾哈赤借助天時地利,打敗了氣勢浩大的明軍,可見天時、地利在戰爭中的重要性。
商戰使用範例
推銷到前線的可口可樂
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時、地利就像人和一樣,是人生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時任可口可樂公司董事長的伍道夫善於做美國國防部的“思想工作”,從而使因戰爭而陷入困境的可口可樂公司起死回生。為了把可口可樂推銷到前線,伍道夫召開了一次記者招待會,特邀了國會議員、戰士家屬和國防部官員。會上,他不斷強調:可口可樂是軍需品,可口可樂公司願意對海外浴血奮戰的兄弟表達誠摯的關懷,為贏得最後的勝利貢獻一分力量。他的話贏得了戰士家屬支持。在輿論的支持下,在戰士家屬和國會議員的促請下,國防部的官員終於同意了他的想法。
不僅如此,鑒於戰時受炮火影響很大,設廠投資冒險性太大,所以這種龐大的投資,也就自然由國防部負責。
當供應前方可口可樂的消息傳出後,戰士們反應強烈。雖然這樣使國防部無形中增加了一大筆支出,但考慮到前線將士的渴望和士氣,國防部索性宣布:不論在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凡是有美國軍隊駐紮的地方,務必使每一個戰士,能以5美分的價格喝到一瓶可口可樂。這一供應計劃所需要的一切費用和設備,國防部將全力給予支持。自此以後,可口可樂的銷路迅速發展到遠征軍中,海外市場也隨之迅猛發展,特別是東南亞炎熱地帶,可口可樂更是成了令人羨慕的飲料。大戰結束後,可口可樂隨著美軍登陸日本,立即掀起可口可樂熱,使整個日本飲料界大為震驚。
處世使用範例
為別人考慮
兵法中的“知天知地,知己知彼”運用到為人處世上,就是那句讓人感動的“理解萬歲”。
人與人之間如果缺乏溝通,就會產生誤會。為什麽會這樣呢?因為大家都有同一種傾向,喜歡用自己的反應去判斷別人的反應,即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
有一位有才能、有進取心的24歲青年在被老師問及有什麽困惑時,他答道:“有!我的母親……我已決定在這個周末離開家庭。”老師向他分析道:“你的行為和你母親的行為十分相似,這就像兩種同極磁力相互作用時,它們就互相抵抗與排斥。如果你能夠根據對待她的方式來確定她將如何待你,你也許能通過你自己的感情來評價你母親的感情。那麽,你便能輕易地解決你的問題。”老師還告訴他:“如果你知道你的母親與你性格的相似性,主動做出一些友好、積極的表示,比如,當她告訴你去做什麽事,你就愉快地去做;當她給你一個建議,你就誠懇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或完全接受等,這樣,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個星期以後,當老師再次詢問這個青年時,他答道:“我很高興,在這一周中,我們之間沒有說過一句令人不愉快的話,知道嗎?我已經決定留在家裏了。”
有時,家庭鬧矛盾的原因在於雙方都沒設身處地地站在對方角度想問題,而是一意孤行。
一位律師有5個孩子,但他們並不開心,因為大女兒——一個大學一年級的學生,不能按照他們所想的去生活。他們希望女兒能學做家務,或者到百貨公司去鍛煉,但女兒自己卻很喜歡彈鋼琴,不喜歡做家務。這位姑娘有心、有能力、有自己的特點,想按自己的想法生活,不願聽命於父母。而父母呢,認為彈鋼琴是浪費時間,作為一個女孩子,總有一天她要結婚、要理家,所以她應該實際一些。
父母用一種方式思考,而女兒用另一種方式思考,導致他們對對方都很難理解。但當他們致力於互相了解之後,卻能和睦地相處了。
由此可見,互相了解,是解決家庭矛盾與糾紛的鑰匙,是家庭幸福的重要條件。隻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去解決一切棘手的問題。
理解別人,從別人的角度出發,為別人考慮,同時也給對方一個了解自己的機會,打開心扉,包容別人,不僅會增進雙方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在這樣的溝通與理解中,自己也擁有一份幸福,這是為人處世的一種美德。
“地有六形”,“兵有六敗”。用兵作戰,要了解地形。地理條件是用兵作戰的重要因素。判斷敵情,謀求戰機,掌握地形的險要程度及遠近,這是將帥的職責。
了解敵人的虛實並知道自己的強弱,這樣就會減少危險;知天時,據地利,戰勝之功方可萬全。
孫子曰:
地形有“通”者,有“掛”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險”者,有“遠”者。我可以往,彼可以來,曰“通”形者,先居高陽,利糧道,以戰則利。可以往,難以返曰“掛”。“掛”形者,敵無備,出而勝之;敵若有備,出而不勝,難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敵雖利我,我無出也;引而去之,令敵半出而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敵。若敵先居之,盈而勿從,不盈而從之。“險”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陽以待敵。若敵先居之,引而去之,勿從也。“遠”形者,勢均,難以挑戰,戰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故兵有“走”者,有“馳”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亂”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災,將之過也。夫勢均,以一擊十,曰“走”;卒強吏弱,曰“馳”;吏強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敵懟而自戰,將不知其能,曰“崩”;將弱不嚴,教道不明,吏卒無常,陳兵縱橫,曰“亂”;將不能料敵,以少合眾,以弱擊強,兵無選鋒,曰“北”。凡此六者,敗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製勝,計險厄遠近,上將之道也。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
故戰道必勝,主曰無戰,必戰可也;戰道不勝,主曰必戰,無戰可也。故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於主,國之寶也。
視卒如嬰兒,故可與之赴深溪;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厚而不能使,愛而不能令,亂而不能治,譬若驕子,不可用也。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戰,勝之半也。故知兵者,動而不迷,舉而不窮。故曰: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
譯文
孫子說:地形有“通形”、“掛形”、“支形”、“隘形”、“險形”、“遠形”六類。凡是我們可以去,敵人可以來的地域叫“通形”。在“通形”地域,要搶先占領地勢高而向陽的地方,保證道路暢通,這樣與敵交戰就有利。凡是可以前往,不易返回的地方叫做“掛形”。在此地區,如果敵軍沒有防備,就可以出擊戰勝他,如果敵軍有防備,出擊不能取勝,難以返回,就於我不利了。我軍出擊不利、敵人出擊也不利的地方,叫做“支形”。在“支形”地區,敵人雖然以利誘我,也不要出擊,最好是帶領部隊假裝離去,誘使敵軍前出一半時再回兵突然發起攻擊,這樣就有利。在“隘形”地域上,我軍若先敵占據,就要用重兵封鎖隘口等待敵人來攻。如果敵軍先占領隘口,並用重兵據守,就不要去進擊。如果敵人沒有用重兵據守隘口,就迅速攻取他。在“險形”地區,如果我軍先敵占據,必須控製地勢高而視界開闊的地段,以等待來犯之敵。如果敵人已先占據,那就主動引兵撤退,不要去進攻它。在“遠形”地域上,雙方勢均力敵,不要前去挑戰,隻能讓敵人來而擊破,勉強求戰,於我不利。以上六點,是利用地形而製勝的原則,是將帥重大的責任,是不可不認真考察研究的。
軍事上作戰失敗的情況有“走”、“馳”、“陷”、“崩”、“亂”、“北”六種情況。這六種,都不是由天災造成的,而是由於將帥的過錯造成的。在敵我條件相當的情況下,攻擊十倍於我的敵人,因而失敗的叫做“走”。兵卒強幹,軍官懦弱的,不能約束駕馭,叫做“馳”。將吏本領高明強幹,兵卒懦弱的,不堪使用,叫做“陷”。部將怨怒而不服從指揮,遇到敵人忿然而擅自出戰,將帥又不了解他們的能力如何而加以控製,因而失敗的叫做“崩”。將帥懦弱不嚴,訓練教育不明法典,軍吏士卒不受軍紀約束,出兵列陣雜亂無章,叫做“亂”。主將不能正確預料敵情的強弱虛實,以少擊多,以弱擊強,又沒有精選的先鋒部隊,因此失敗叫做“北”。以上六種情況,是造成軍隊失敗的原因,是將帥的重大責任,不可不認真考慮研究。
地形是用兵的輔助條件。正確判斷敵情奪取勝利,考察地形的險隘和計算道路的遠近,這些都是將帥必須掌握做到的。懂得敵情、地形去指揮作戰必然勝利。不懂得敵情、地形去指揮作戰必然失敗。所以,從戰爭規律上分析,出師行軍的實情確有必勝把握,國君說不要打,可以堅決去打;根據出師行軍實情不能打勝的,國君說一定要打,也可以不去打。所以,作為一個將帥,應該進不貪求戰的名利,退不回避違抗君命的罪責,隻求保全民眾和士卒,且有利於國家,這樣的將帥才算是國家寶貴的人才。
將帥對待兵卒如同對待嬰兒一樣,士卒就與他共赴危難;將帥對待士卒能像對待自己的“愛子”一樣,士卒就能與將帥同生共死。但是對士卒厚養不使用,一味溺愛寵信而不教育,違法擾亂也不按律懲治,這樣的軍隊,就好比受溺愛的嬌養之子一樣,不能用來打仗。
隻知道自己部隊銳勇能打,而不了解敵軍不可以打,勝利的可能性也隻有一半;隻了解敵勢虛弱可以打,而不了解自己的部隊怯懦不能打,取勝的可能性也隻有一半;了解敵勢虛弱可以攻打,也了解自己部隊精銳可以打,而不了解地形條件不利於打,勝利的把握仍然隻有一半。所以,真正懂得用兵的將帥,行動起來決不迷惑,沒有失誤,采取對敵措施須變化無窮。所以說:了解敵方虛實,又了解自己強弱,爭取勝利不會有危險,了解天時,懂得地利,戰勝之功方可萬全。
兵法精粹
巧用六種地形
地形有六種類型;通形、掛形、支形、隘形、險形、遠形。
平坦開闊、四通八達,敵來我往都很方便的地形,叫做通形。在這種地形作戰,先要取得製高點,保持補給路線的暢通,這樣與敵交戰才有利。
進入容易、後退困難的地形,叫做掛形。在這種地形作戰,乘敵人無防備時出擊,可以取勝;敵人如有防備,冒險出擊,勝算不大,而且退兵不易,非常不利。
敵我出擊都不利的地形,叫做支形。在這種地形,敵人雖以利誘我,也不可出擊,這時宜帶兵離去,誘敵來追,等敵軍半數進入這種地形時,再來個回馬槍,發動攻擊,這樣才有利。
遇到隘形地,我軍應先占領,並守住隘口製敵;如果敵人先占領隘口,而且在隘口設防,我不可進攻;如果敵人隻占領隘口,未鎖隘口,我可考慮進攻。
至於敵我距離遙遠的遠形之地,雙方若勢均力敵時,不宜主動挑戰;誰先出擊,誰就不利。以上六利,是地形作戰的原則,也是將帥責任所在,不能不仔細體察。
致敗六大害
軍隊致敗的情況有走、馳、陷、崩、亂、北六種類型。這六種都不是天時和地形造成的,而是將帥的過錯所致。
在敵我相當的條件下,以一分的兵力攻擊十倍於我的敵人,因而失敗,叫做“走”;士卒強悍而將帥無能,因而失敗,叫做“馳”;將帥強勇而士兵懦弱,因而失敗,叫做“陷”;各級指揮官怨怒不服從命令,迎敵時意所用事、擅自出戰,主將又不知下級將領的能力,因而失敗,叫做“崩”;主將懦弱不夠威嚴,教育訓練無力,各級指揮官和士兵無所遵循,布陣雜亂無章,因而失敗,叫做“亂”。主帥不能正確預測敵情,錯判形勢,又沒有強大的生頭部隊,因而失敗,叫做“北”。
以上六種都是部隊致敗的因素,也是主將的首要職責,不能不仔細體察。
勝算之道
地形是用兵的輔助條件。判斷敵情,製定克敵製勝的作戰計劃,衡量地形險阻,計算道路遠近,是將帥的職責。
能夠了解這些道理,並善加運用,必勝,否則必敗。如果主將依戰場狀況判斷,有必勝的把握,即使國君下令不得開戰,也可以堅決作戰;反之,如果主將依戰場判斷,沒有得勝的把握,即使國君下令開戰,也可以堅決不戰。
所以不貪求戰勝的美名,不逃戰敗的責任,這樣的將帥,才是國寶。
將帥對士卒像對嬰兒般慈愛,士卒就能追隨將帥赴湯蹈火;將帥對士卒像對子女般嗬護,士卒就能與將帥同生共死。但是,如果厚待士卒,卻無法使他聽從使喚,溺愛士卒,卻無法使他接受命令;士卒違反紀律,卻不能加以懲治,那麽這樣的軍隊就像嬌生慣養的孩子,是不能用來作戰的。
隻知道我軍可以作戰,卻不知道敵軍不可攻打,勝算隻有一半;隻知道敵軍可以攻打,卻不知道我軍無力進攻,勝算也隻有一半;既了解敵軍的弱點,也知道我軍的能力,卻不了解地形不利於作戰,勝算仍然隻有一半。
真正懂得用兵的人,他的行動絕不迷亂,應敵措施變化無窮。所以說:“知己知彼”,勝利就已在握;知天時,知地利更可獲得完全的勝利。
地形者,兵之助也。
兵家使用範例
背水而戰
孫子說:“地形者,兵之助也。”隻有樹立正確的戰爭地形觀,嚴格把握好地形的特征,並且合理利用,才能較好地排兵布陣,判定出相關的戰略戰術,同時發揮自身的優點和特長,從而有效地打擊敵人,保存自己。
古代戰爭對地形有著極深的依賴性,戰車、戰馬、步兵離開了地形,都無法正常作戰。因此,每一位優秀的軍事家、戰爭指揮員都能巧妙地利用地形,使之成為用兵作戰、奪取勝利的天然助手。
韓信背水而戰的故事早已耳熟能詳,當他對諸將領道出“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的用兵道理後,諸將領無不自歎弗如。
為什麽會自歎弗如?戲法人人會變,巧妙卻各有不同,兵法何嚐不然?有人紙上談兵,有人依樣畫葫蘆;有人成功,有人失敗。能夠靈活運用,不被兵法所局限,才是行家。就以背水一戰為例,比韓信早一年,劉邦也曾在狼狽之際使用同樣一招,結果慘敗,為什麽?
當時的劉邦趁項羽出兵抗擊齊國時,攻擊西楚王國的首都彭城。項羽接獲消息後,把攻齊大任交付手下大將,隻率領三萬精兵南下反攻,立誓奪回彭城。
而劉邦自從占領彭城之後,便忙著搜括寶物、美女,日日飲酒作樂,驕縱奢靡,對項羽的反攻毫無戒心。某日清晨,項羽向漢軍發動突然攻擊,中午時分,即獲大捷。漢軍倉皇奔命,十餘萬人無路可逃,或被斬殺,或落水而死,其餘的漢軍繼續向南奔逃,直到睢水岸邊,走投無路雖然奮力抵抗,怎耐楚軍排山倒海般壓過來,漢軍被擠撞、衝殺,落入睢水的,達十幾萬人,河麵堆滿屍,竟使水流受阻。至於劉邦本人則遭楚軍團團包圍,命在旦夕。在千鈞一發之際,突然刮起一陣西北怪風,折斷樹木,吹塌房屋,眼前盡是飛沙走石,使得白天形同黑夜。劉邦仿佛命不該絕,得此天候之助,率領數十名騎兵,迅即奪路而逃。
同為背水一戰,而韓信成功,劉邦失敗,其中的關鍵在哪裏?《前漢紀》作者荀悅分析,韓信攻趙,對趙軍而言,等於是在自己的國境內迎戰敵人,可進可退,無必死的決心;反觀韓信大軍,大敵當前,卻無後路,隻能像過河卒子,拚命向前,這一拚,把所有的潛力統統激發出來,故以寡擊眾,創下戰場奇跡。
至於劉邦,就不是這麽一回事了。他深入敵國,整天飲酒作樂,軍心渙散,無心作戰。而項羽率領的楚軍眼見首都失陷,怒不可遏,哀兵必勝。
羊山集之戰
兩軍對壘,擁有有利地形是極其重要的,羊山集之戰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1947年7月,晉冀魯豫野戰軍,由劉伯承、鄧小平率領,奉命從豫北出發,渡過黃河,向大別山方向挺進。一路上攻鄆城,奪定陶,過關斬將,直逼羊山集,決心在這裏將蔣介石嫡係精銳部隊第66師一舉殲滅。
羊山集是一個大鎮,有居民1000餘戶。鎮子依山而立,東西走向,大約有5華裏長,遠遠望去,羊山集的地形就像一頭正在吃奶的小羊羔。
羊山集這個地方自古便是據守屯兵之地,羊山的周圍,至今還保存著明末時期的牆寨。日軍侵占這裏的時候,又在原有的牆寨外麵,按東、南、西三麵,挖了丈餘深的大水壕。如今國民黨第66師開進,又在牆寨、水壕之間加築了一道堅固的鹿砦,明明暗暗、大大小小的碉堡、射擊孔密布在鹿砦之中,火力可以控製羊山集周圍1000米以外。敵軍第六十六師師長名叫宋瑞珂,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三期,很有作戰眼光,驍勇多謀,他巧妙地利用羊山的“羊身”、“羊頭”製高點,與山下集鎮的民房構成核心陣地,隱蔽工事一層又一層,防守體係相當嚴密,再加上一流的武器裝備,戰鬥力很強,給我軍進攻增加了難度。
7月13日晚7時,劉鄧大軍第二、第三兩縱隊掃除了羊山集外圍敵軍陣地後,開始向鎮內進攻。根據作戰部署,第二縱隊攻“羊尾”,第三縱隊攻“羊頭”,分別從東西兩麵向鎮內合力攻擊。然而這兩條進攻道路都多水,部隊爆破鹿砦時,羊山上的“頭”“背”“尾”和鎮內製高點四麵火力一齊猛壓過來,使我軍傷亡很大,拂曉時被迫撤出戰鬥。
7月16日,第二、第三縱隊召開黨委擴大會,研究羊山集戰鬥形勢,到會的同誌紛紛要求再戰,但激動之餘,卻沒有深入分析第一次進攻失利的原因,隻是決定重新調整部署兵力,繼續強攻。17日晚,第二次攻擊開始。戰鬥打響後,我22團戰士在炮火掩護下,奮勇向前突破層層封鎖,躍過寨牆、水壕和鹿砦,前赴後繼,終於越過峭壁,攻上“羊頭”,但卻未料到“羊頭”石堅少土,一時無法構築工事,等到天一大亮,全團兵力便暴露在山上。第二縱隊第19團主攻“羊尾”,情況與第三縱隊相似,雖然攻上了“羊尾”,但在天亮後,敵軍居高臨下,進行轟擊,部隊三麵受敵,傷亡慘重,於是,第二次進攻又宣告失利。
對於第二次失利,我前線指揮仍未認真分析原因,總結教訓,隻是決定再加強兵力,希望通過硬拚死打,一舉成功。殊不知因連日大雨,羊山腳下,已經是一片沼澤,水壕積水兩米多深,敵軍阻擊的火力,密集得像一堵牆。我主攻部隊一次又一次地攻上“羊頭”、“羊尾”,與敵軍爭奪山頭,戰鬥異常激烈。“羊頭”是敵軍防禦係統的核心,敵師長宋瑞珂增調兵力,多次衝鋒反撲,來勢凶猛異常。我主攻部隊又另由鎮南、鎮西突破前沿,深入縱深,宋瑞珂又把火力集中到這裏,炮火像山洪般地猛壓下來,於是我軍第三次攻擊又失敗了。
我軍接連三次進攻,均告失利。7月23日,劉伯承司令員親自驅車來到了羊山集前線,與縱隊首長陳錫聯、陳再道共同總結經驗教訓,研究下一步對策。
劉司令員道:“這仗打得太蠢,太蠢了。不管你是多麽高的指揮官,權威有多大,你沒有權力讓哪怕是一個士兵作無謂的犧牲!殲敵3000,自損800,一個指揮員既要負殲敵3000之責,又要負自損800之責,不能隨便死一人!”
陳再道分析說:“我們主要的問題是輕敵,連打了幾個勝仗,開始麻痹大意了。對敵軍的防禦能力估計過低,對羊山的地形偵察得不詳細。第一次攻擊,5旅報告已攻下了‘羊尾’,其實是因為天黑,對地形不熟悉,並沒有真正占據‘羊尾’,隻是攻下了幾個小山包。而我們聽說‘羊尾’攻下了,就讓4旅向羊山集發起正麵進攻,結果到天亮時,敵人用火力向我軍反擊,我軍人員密集,遭到炮火大量殺傷……”
陳錫聯說:“我們三縱隊過黃河後眼見得兄弟部隊攻鄆縣,拿定陶,打六營集,挑起了戰士們急於求戰的情緒,對敵情的偵察不夠仔細,工事做得不夠堅固……”
經過這次認真分析敵形,總結經驗教訓,7月27日,我軍重新組織力量,在劉伯承、鄧小平的親自指揮下,發起攻擊。當晚12時我軍占領了羊山集製高點。時至28日下午,我軍殲敵23000人,俘虜了敵師長宋瑞珂,終於取得了攻占羊山集的徹底勝利。
商戰使用範例
靠山吃山
孫子認為地形是戰爭中不可缺少的輔助條件,是能夠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將帥必予以高度重視。運用地形規律作戰,其關鍵在於變害為利,揚長避短。我們在辦事時如果能因地製宜,活用地形,就可以取得較好的成效。
皖南山區有座石頭山,山上的石頭奇形怪狀,20世紀90年代,當地村民把它開采下來,送到城裏去賣,一家的年收入高達18萬元。村民心裏樂開了花。2000年後,村民們發現,城裏人用他們開采的石頭壘成假山,售價也很高。於是,這些村民也學著壘假山出售,也賺了不少錢,幾年後,家庭年收入翻幾番。村民們更樂了,他們同時也明白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個道理。隨著山上的石頭越開采越少,村民們認識到,他們不能輕易盲目地出售山石了,而應該有計劃、有步驟地開發家鄉資源,如今,山裏的人正在利用山石資源積累起來的資金,辦起了各種鄉鎮企業,使整個地區的農民很快走上富裕的道路。
這個例子很簡單,但是主人公的做法卻值得效仿。地勢本無心,山水本無形,你不利用它來為自己辦事,它也不會主動為你服務。如果你能很好地利用它,那麽它就可以送給你許多財富。
捧著金碗討飯,住在寶地喊窮,這是典型的不識地利。在商戰中提倡因地製宜的思想是很有見地的。
處世使用範例
基辛格的方法
社會是人群的集合,每個人都在孜孜以求,奮力拚搏,無數個體匯合起來構成了巨大的社會力量。單獨的個人力量與整個社會的力量比較起來,如滄海之一粟,高山之一草,畢竟太小了,要想做出一番像樣的事業,就不能僅僅局限於自身,必須眼睛向上、向下,尋找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借為己用。
猶太人在商界或科技界的成功者很多,經過觀察,發現他們普遍都具有善於借助別人精力和智慧的本領。
人們忙時請幫工,家庭請保姆,都是借用他人的力量幹自己的事情。做管理的常把大量煩瑣的事情交給助手或下屬去做,自己隻做那些非常有用的,必須親自動手的事情。
古人雲:“下君之策盡己之力,中君之策盡人之力,上君之策盡人之智。”在管理上有一條奧格爾維法則:如果我們每個人都雇用比我們自己更強的人,我們就能成為巨人公司。這是美國奧格爾維·馬瑟公司總裁奧格爾維提出的。
美國的前國務卿基辛格,且不說其在外交上的手段如何高明,單從他處理白宮內的事務工作來看,就是一位典型的巧手借用別人力量和智能的高手。基辛格有一個習慣,凡是下級呈報來的工作方案或議案,他先不看,壓它幾天後,再把提出方案或議案的人叫來,問道:“這是你最完善的方案(議案)嗎?”對方思考一下,一般不敢過於肯定,隻好答說:“也許還有不足之處。”基辛格便會叫他拿回去再思考和修改得更完善些。
過了一段時間後,提案者再次送來修改過的方案(議案),基辛格看過後,又問對方:“這是你完美的方案嗎?還有沒有別的比這方案更好的方案?”這又使提案者陷入更深層次的思考,把方案拿回去再研究。基辛格就是這樣反複讓別人深入思考研究,用盡最佳的人力資源,達到自己所需要的結果。
賴茲說:“很少人能單憑一己之力,迅速名利雙收;真正成功的騎師,通常都是因為他騎的是最好的馬,才能成為常勝將軍。”
某家大公司的主管說得很坦率:“我的成功得益於那些聰明人。我總是把那些聰明人挑選出來。我使用他們,培養他們,當我們有所成就時,和他們共同分享榮譽。”
某位公司女主管說:“善於與他人合作是關鍵。我手下的人都比我聰明,我喜歡這種局麵,我調解他們之間的糾紛,促進他們,使他們各盡其才。”
進不求名,退不避罪,惟人是保,而利合於主,國之寶也。
兵家使用範例
張良的風範
“進不求名,退不避罪”,是孫子提出的一個極為可貴的將帥武德的命題,體現了孫子崇高的思想境界和無私無畏的精神風貌。孫子倡導,將帥應當具有光明磊落、胸懷大度、不為功名所引誘、不為罪責所困擾、敢於為戰爭勝敗負責任的武德。
軍隊作戰總是有進有退,有勝有負,隻有把個人的名利功罪拋在一邊,牢記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才能在戰場上審時度勢,總攬全局,根據實際情況進退自如,把戰爭逐步引向勝利。否則,利欲熏心、患得患失,必然招致戰場上的失敗。曆史上大凡武功赫赫、戰績輝煌的將軍,無不坦誠剛直,居功自謙,不爭功名,不掩過失。
秦末漢初軍事謀略家張良,輔佐劉邦,致力滅秦,振漢擊楚,平定天下,可謂功臣第一,但他視功名為“薄紙”,從不去爭,而對劉邦作戰指揮失誤卻從不忍讓,全力抗爭,使其改正。劉邦起兵初期對秦作戰,由於他急於西進,對秦軍固守苑城(今河南南陽)置之不理,卻引兵越過苑城向西直進。劉邦如此用兵風險極大,但他卻毫無察覺。張良拋開個人得失,力諫劉邦退兵,提醒劉邦說,如不攻下苑城的話,苑城之敵從後麵追來,秦軍主力再在前麵堵阻,將有全軍覆滅的危險。劉邦深感震驚,連夜返軍,並用重兵將苑城層層包圍。次日清晨,苑城秦將登城望見劉邦兵臨城下,戰旗飄揚,營帳無數,自感大勢已去,便投降了劉邦。劉邦兵不血刃,輕取苑城,解除了西進的後顧之憂。
張良高瞻遠矚,多謀善斷,運籌帷幄,決勝千裏,出奇計,巧安排,既能轉危為安,又能乘隙而入,屢屢獲勝,其功可謂大矣!然而,可貴的是張良坦誠大度,不計功名,不貪富貴。劉邦稱帝後,讓張良自擇位於黃河下遊、經濟發展較早、素以富饒著稱的齊地3000戶為封邑,但張良卻說:“臣始起下邳,與上會留(今江蘇少沛縣東南),此天下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願封留侯足矣。不敢當三萬戶。”劉邦應允,封他為留侯。
後來張良看劉邦天下已定,就漸漸退出官場,經常托病不出,閉門謝客,深居簡出,潛心研究古代軍事理論,花費很大精力整理了春秋戰國以來180家軍事著作,為古代軍事科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張良這種以功業為重、視名利為輕的風範,同當時群臣爭功名、圖富貴的行為形成鮮明的對照,體現了他難能可貴的將帥武德。
商戰使用範例
團隊居前,個人退後
很多公司的領導者都認為,企業要成功發展,隻需要一個能幹的領導,帶著一個聽話的“團隊”,就可以戰無不勝了。在他們看來,團隊應該是絕對無條件服從上級命令的。但實際上,這樣的看法會使得團隊的力量也就無從發揮,團隊精神自然也蕩然無存。而且這種強調個人英雄主義、否認集體智慧的做法其反麵就是,當企業發生錯誤或失敗時又過分誇大領導者個人的失誤。因此這種做法相當不可取。
現代企業是一個協作的組織,應該充分重視團隊的作用,培養優秀的團隊,團隊居前,個人退後。
在電視欄目《動物世界》裏,有一個難忘的畫麵:在非洲的土地上,住著一群世代繁衍在這裏的馬鹿,由於生態環境的惡化及食物的匱乏,老弱病殘者越來越多。
而離它們不遠的地方,食物充足、水草茂盛。世代以來,鹿群們對那裏也充滿了無限的幻想,總想著遷徙到那個向往的地方,過上幸福的生活。但無奈的是,這中間隔了一條深不見底且有數米之寬的峽穀,所以,馬鹿們雖然一次又一次地想嚐試跨越峽穀,但最終還是望而卻步。
忽然有一天,馬鹿遇上了一群惡狼,這群惡狼一直把它們追到了峽穀邊上。此時鹿群已無路可逃,前麵是深不見底的峽穀,後麵是張牙舞爪的惡狼。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原來膽怯的馬鹿們勇氣頓生,老弱病殘的馬鹿轉身直麵惡狼,拚死相搏,而年輕健壯的馬鹿竟然冒著生命危險勇敢地隻身向前跳去。更令人感到震驚的是,其中一對馬鹿相互配合,年輕的馬鹿緊隨著老鹿起跳,就在老鹿即將掉下懸崖的一刹那,年輕的馬鹿又在它的背上二次起跳,終於躍過了這生死峽穀。
這就是團隊的力量。本來並不優秀的馬鹿在麵臨團體的生死考驗時那種默契配合、衰而求變、大無畏的精神和氣概令它們起死回生。不用誰去做它們的思想工作,也無需有人下達命令,而是自覺地執行,因為它們要讓自己這個團體延續發展。相反,如果隻強調個體的作用,沒有老弱病殘的保護,沒有老馬鹿甘願犧牲的奉獻精神,一隻再矯健的馬鹿在麵對狼群的襲擊時能夠跳過懸崖嗎?能夠重生嗎?
今天中國的企業在麵對經濟危機的衝擊時不也需要馬鹿這種團隊精神嗎?無數的個人精神凝聚成一種團隊精神,企業才能興旺發達,基業常青。
雖然時勢造英雄,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多數成功的企業離不開領導者的貢獻,但是在目前情況下,隻憑一個人的作用能競爭過其他企業嗎?而且,近幾年,許多企業由於過於強調個人的作用而出現了管理斷檔,使企業發展出了一些問題,遇到了一些困難,其中,團隊建設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
人力資源專家章義伍先生的一篇文章《把信帶給楊元慶——談聯想與麥當勞的文化差距》分析得很有道理。章先生說:“聯想與麥當勞在人力資源上的差別主要體現在領導團隊建設、幹部選拔、培訓機製、人員激勵四個方麵。”“聯想的總裁幾乎無人不曉,但中國麥當勞的總裁是誰,恐怕就很少有人知道了。”“聯想很強調企業家和能人的貢獻,而麥當勞強調的是管理團隊。”正因為聯想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才提出“打造虎狼之師”的口號,就是想重現聯想創業時的團隊戰鬥力。
隻有前輩們把自己的成功之處傳給後人,傳給團隊,才能保證這種優秀精神的延續和發展。那麽,如何才能打造一個成功的團隊呢?
在《擊掌為盟》一書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艾倫是業績突出的產品銷售人員,但他不願意與其他成員團結協作,結果被解雇了。
艾倫失業後到兒子所在的勇士冰球隊當教練。雖然這個隊人人精力過人,但各自為政,誰都認為自己了不起,誰都想按照自己的意誌行事,更談不上協作配合,所以總是輸球。為了做好團隊配合,艾倫找到了前女子籃球隊的教練,在她的幫助下,隊員們意識到了應該把個人的技能轉變為團隊的技能。艾倫和他的勇士隊開始了神奇的團隊合作,終於奪得了冠軍。
至此,艾倫悟出了成功團隊必備的四個要素:確立清晰的目標及共同的理念、發揮並提高技術能力、協同配合、堅持正麵評價並反複地獎勵與認可。
“一個人的智慧永遠比不上一群人的智慧。”21世紀的競爭態勢已經很明顯,一個偉大的團隊遠遠勝於英雄個人的作用。所以,一個企業不僅需要高層的少數英雄人物,更需要形成中層強有力的團隊,還需要普通員工的團隊精神。使團隊即使在失去個別隊員時,依然能夠戰勝逆境,實現自我超越。整個企業都具有了團隊精神,才能使企業得以發展壯大。
處世使用範例
退一步海闊天空
人生最大的煩惱,不在自己擁有得太少,而在自己向往得太多。向往本不是壞事,但向往得太多,而自己能力又不能達到,則會形成長久的失望與不滿。在對環境、對自己都長久的感到失望與不滿的情形下,人容易產生自卑、疑懼和對環境的戒備及內心的緊張。
對那些太急於求利或急於求功的人來說,他們有必要學會一份“心靈上的舒展”。這種心靈上的舒展就是讓自己能把一切看平淡些,看輕鬆些,不要期望得太高,不要過分地求全責備。固然,在正常的情形下,我們都應該要求自己上進,要求自己做事要成功、要精確、要勝利、要超然,但是在這一切要求之上,還必須有另一種要求來使它平衡,這要求就是使自己“量力而行”、“輕鬆平淡”。
把富貴看得淡,富貴就不足以動心誌;把名利看得淡,名利就不足以動心誌;把生死看得淡,生死就不足以動心誌。像這樣就可以隨遇而安,逍遙自在。
2006年剛過,美國cbs電視台名嘴華萊士就宣布,88歲到來之前,他會退出著名電視節目《60分鍾》的常規製作。華萊士在宣布退休決定的聲明中表示:“當人們問我什麽時候退休的時候,我常常回答說:‘等我兩腿一伸的時候就退休了。’但是隨著我88歲的生日即將到來,很顯然,我不可能再像從前一樣耳聰目明。”
“對於現在的我來說,乘坐長途飛機‘南征北戰’已經不像從前那麽富有吸引力了。”
華萊士說,退休是出於他本人的意願,電視台從來沒有催促過他,而他也會繼續“待在同一棟樓的一間舒適的辦公室裏——就在我待了43年的辦公室的旁邊……”“隻要cbs需要,將隨時願意承擔客串記者和主持人的工作”。
華萊士主持節目以語言犀利著稱,曾19次榮獲格萊美獎,世界上許多領袖人物都接受過他的采訪。cbs電視台新聞主席蕭恩·麥克曼勒斯讚揚華萊士是廣播新聞界的巨人,他說:“在過去60多年的從業生涯中,華萊士完美地體現了善良、堅強和公正的新聞精神。”
有句話說:“身居高官享受厚祿的人,要保持幾分山林雅趣,來緩和一下過分熱衷名利的激進思想。”老子說:“始終保持豐盈的狀態,不若停止它;不停地磨礪鋒芒,欲使之尖銳,卻難保其鋒永久銳利;滿屋的金銀珠寶,很難永遠地守護住它;人富貴了就會產生驕奢淫逸的心理,反而容易犯錯誤。功成名遂則應隱退,此乃天理。”它提醒人們功成名就、官位顯赫後,人事會停滯,人心會倦怠,業績也不會進展,此時應立即辭去高位,退而賦閑,即“退一步海闊天空”。否則,說不定會因芝麻小事而被問罪,遭到晚節不保的厄運。
厚而不能使,愛而不能令,亂而不能治,譬若驕子,不可用也。
兵家使用範例
治軍之要
戰爭要求鐵的紀律,治軍之要就在於嚴明軍紀,有罪必罰,絕不姑息縱容。
五代十國時,後漢爆發了李守貞、趙思綰、王景崇沆瀣一氣的“三鎮之亂”,後漢朝廷派大將郭威統兵征伐。郭威出征前向老太師馮道請教治軍之策,馮道說:“李守貞是員老將,他所依靠的是士卒歸心,如果你能重賞將士,定然能打敗他。”郭威連連點頭。郭威率兵進抵李守貞盤踞的河中城(今山西永濟縣蒲州鎮)外,斷絕了河中城與外界的聯係,以長期圍困的方法,逼迫李守貞投降。
遵照馮道的教誨,郭威對部下有功即賞,將士受傷患病即去探望,犯了錯誤也不加懲罰,時間長了,馮道之法果然贏得了軍心,但卻滋長了姑息養奸之風。李守貞陷入重圍,幾次想向西突圍與趙思綰取得聯係,都被郭威擊退,幾乎是一籌莫展。一天,李守貞忽然聽到將士們在議論郭威治軍的事情,眉頭一皺,想出一條計來:他讓一批精明的將士扮作平民百姓,潛出河中城,在郭威駐軍營地附近開設了數家酒店,酒店不僅價格低廉,甚至可以賒欠。
郭威的士卒們三五成群地入酒店喝酒,經常喝得酩酊大醉,將領們卻不加約束。李守貞見妙計奏效,悄悄地遣部將王繼勳率千餘精兵趁夜色潛入河西後漢軍大營,發起突襲。後漢軍毫無戒備,巡邏騎兵都喝得不省人事,王繼勳一度得手。郭威從夢中驚醒,急忙遣將增援,但將士們你看我,我看你,竟畏縮不前。危急中,裨將李韜舍命衝出,眾將士才發出一聲呐喊,鼓足勇氣,跟了上去。王繼勳兵力大減,功虧一簣,退回河中城。這一次空襲為郭威敲響了警鍾,使郭威痛感軍紀鬆弛的危險,於是下令:“如果不是犒賞宴飲,所有將士不得私自飲酒,違者軍法論處。”誰知,軍令剛剛頒布,第二天清早,郭威的愛將李審就違令飲酒。郭威又氣又恨,思索再三,還是令人將李審推出營門,斬首示眾,以正軍法。
眾將士見郭威斬殺愛將李審,放縱之心才有所收斂,軍紀得以維護。不久,郭威向河中城發起攻擊,一舉平定李守貞,又平定了趙思綰和王景崇,“三鎮之亂”結束了。
商戰使用範例
用製度管人
縱容下屬,自食其果,這是領導工作中鐵的教訓。現代企業領導推崇“以人為本”,是要把下屬擺在主體的地位上來考慮,尊重他們的人格,體察他們的性情,重用他們的能力。但這絕不意味著以情感代替原則,以理解取消製度,因為這樣隻能縱容下屬不合理的欲望和行為產生。要知道,這是領導工作之大忌。
梅考科是美國有名的富翁。成名之前,他也曾一貧如洗,他的“富”是靠自己的勤奮和精明換來的。
梅考科尤其精於對內部員工的管理。梅考科在公司內設有嚴格的規章製度,違者必罰,絕不姑息。一次,一位跟梅考科幹了20多年的老工人喝醉了酒,在工房裏跟工頭大鬧起來,工頭立刻向梅考科作了匯報。梅考科大筆一揮:“立即開除。”
老工人是梅考科創業時的患難之交,創業最艱難的時候,公司一連3個月分文沒發,許多人都棄梅考科另攀高枝去了,但老工人卻沒有走。對於這樣一位“知己”,梅考科當然不會“開除”了事。他找到老工人,與老工人談心。原來,這位老工人的妻子剛剛死去,留下了兩個年紀不大的孩子。偏偏禍不單行,一個孩子不慎跌斷了腿。老工人心緒不好,隻好借酒消愁。恰恰又被工頭發現了,工頭把他一頓臭罵。老工人借助酒勁,就跟工頭幹開了。梅考科拿出厚厚的一迭鈔票,塞給老工人,對他說:“你回去把家務好好料理料理吧!”
老工人心頭一亮,感激地說:“老板,您不開除我了?”“不不!製度麵前人人平等,開除的成命是不能收回來的。”梅考科握住老工人的手,堅決地說,“不過,請放心,我絕不會讓老朋友走上絕路的。”
梅考科堅定不移地開除了有20多年交情的老朋友,令全公司的員工刮目相看。事後,梅考科安排老工人在自己的一個牧場中做了管家,這又令知情的人讚歎不已。
處世使用範例
保持一個完整的人格
大千世界,事有迥異,人亦不同。有的人豁達大度,有的人則小肚雞腸;有的人勤勞勇敢,有的人則懶惰怯懦;有的人積極進取,有的人則自暴自棄;有的人一心為公,有的人則損公肥私;有的人主持正義,有的人則顛倒黑白……人與人的這些區別告訴我們,在我們每個人麵前,都麵臨著一個人格的選擇問題。一個人選擇了正確的人格模式,就會走向成功,走向美好;選擇了錯誤的人格模式,就會走向失敗,走向痛苦。
唐代柳宗元有一篇文章說:扶風之地有個青年人姓馬,他說自己十五六歲時曾與許多孩子在涼亭玩耍,有一天忽然從天降下一個奇妙的姑娘,周身光芒四射,她披著內有白色花紋的青色皮衣,頭上戴著一頂一步一晃的“鳳冠”。那些富家子弟見了開始是駭然,然後是喜悅,漸漸地向她圍攏過來。
這個奇妙的姑娘板起臉孔,大聲訓斥道:“你們不得胡來!我原來住在玉皇大帝的天宮,往返於星辰之間,呼吸的是陰陽精氣。我鄙薄蓬萊,輕視昆侖,都不屑於到那裏去。玉帝以我太狂妄之故,把我貶下塵世,七天後我自當回返天宮。今天,我雖然含辱跌落於塵世,但絕不能與你們同流合汙,你們再這樣,回到天宮後,我必降罪於你們!”眾人聽她這番義正詞嚴的話,都給震懾住了,麵麵相覷,一個接一個地溜掉了。
這個姑娘起身走進了一座佛寺,居於講經堂。七天後,她取了一杯水一飲而盡,呼出的氣變成了繽紛的雲彩,然後她把皮衣翻過來穿好,刹那間變成了一條白色的龍,飛騰直升天空,不見了蹤影。人們不清楚她到底去哪兒了,都覺得十分奇怪。
故事結束了,柳宗元在文章最後寫道:“假如這位神女被貶落塵世後,心灰意冷,對前途毫無信心,必與世間汙垢同流,拋棄人格,苟且偷生。於是,隻有在凡間了此一生,豈不可惜!”
這是一則寓言故事,但以此為鏡,可以折射出為人的實況。就像在災禍中必須鎮定自若一樣,人在不如意的困境裏也要保持人格的完整,絕不能喪失信心,放棄努力,隨波逐流。若在惡劣環境中沉淪,無異於降低了自我的存在境界,更不要說不斷地提升人生的質量。
人的一生,難免有低潮之時,有不盡如人意的生存階段,甚至身陷環境惡劣的氛圍中。舉目四望就會發現周圍盡是些卑鄙之人、宵小之人、粗俗之人,等等。此刻,你的言行稍不檢點,心神稍不能穩住,便會沉淪下去,與周圍的惡劣環境,卑鄙之人同流合汙,那就等於害了自己一生。
人格是個人的道德品質,也是個人的性格、氣質、能力等特征的總和。不可否認,具有高尚人格的人也可能遭遇厄運和不幸。但是,具有高尚人格的人寧可遭遇厄運和不幸,也絕不會放棄高尚的人格,因為他們並不是為了得到回報才保持高尚的人格。
徐悲鴻19歲時由家鄉宜興到上海去謀生,從此開始了他的藝術生涯。1921年,他到法國去留學,有個外國學生竟當麵挑釁說:“中國人愚昧無知,生就是當亡國奴的材料,即使把你們送進天堂裏深造,也成不了才。”愛國心強烈的徐悲鴻被激怒了,他說:“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國,你代表你的國家,等學習結業時,看到底誰是人才,誰是蠢材?”
徐悲鴻進入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後,既學習油畫,掌握人體素描的技巧,又研究馬的生理結構,畫了1000多幅活馬速寫。在校頭一年,他的油畫就受到法國藝術家費拉蒙先生的好評。在多次的競賽中,他都獲得第一名。1924年,他在巴黎舉辦了畫展,所創作的油畫《簫聲》、《琴課》等,轟動了當地的美術界。那個曾經向徐悲鴻挑釁的洋學生,不得不放下臭架子,承認自己不是中國人的對手。
積善多者,雖有一惡,是為失誤,不足以亡。積惡多者,雖有一善,是為誤中,不足以存。從曆史的觀點看,從發展的觀點看,從全局的觀點看,高尚的人格無疑是命運的保護神。
沒有高尚的人格,便沒有高尚的事業。沒有高尚的人格,便沒有高尚的命運。
知地知天,勝乃可全。
兵家使用範例
薩爾滸之戰
孫子總結出善於用兵作戰的人總會有層出不窮的戰術,而這些都來自於知己知彼和天時地利的靈活應用與把握。
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後,明朝曾派出四路大軍攻打後金。當時,北方正是大雪封山,江河冰凍。明朝的軍隊行軍緩慢,不能同時到達,結果被占盡天時的努爾哈赤各個擊破,這就是著名的“薩爾滸之戰”。接著,努爾哈赤攻打沈陽,他知道自己不占地利,於是把沈陽的守軍引出城來,在平原上消滅了明軍,攻下了沈陽。接著,他用同樣的方法攻占遼陽,控製了整個遼東地區。努爾哈赤借助天時地利,打敗了氣勢浩大的明軍,可見天時、地利在戰爭中的重要性。
商戰使用範例
推銷到前線的可口可樂
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時、地利就像人和一樣,是人生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時任可口可樂公司董事長的伍道夫善於做美國國防部的“思想工作”,從而使因戰爭而陷入困境的可口可樂公司起死回生。為了把可口可樂推銷到前線,伍道夫召開了一次記者招待會,特邀了國會議員、戰士家屬和國防部官員。會上,他不斷強調:可口可樂是軍需品,可口可樂公司願意對海外浴血奮戰的兄弟表達誠摯的關懷,為贏得最後的勝利貢獻一分力量。他的話贏得了戰士家屬支持。在輿論的支持下,在戰士家屬和國會議員的促請下,國防部的官員終於同意了他的想法。
不僅如此,鑒於戰時受炮火影響很大,設廠投資冒險性太大,所以這種龐大的投資,也就自然由國防部負責。
當供應前方可口可樂的消息傳出後,戰士們反應強烈。雖然這樣使國防部無形中增加了一大筆支出,但考慮到前線將士的渴望和士氣,國防部索性宣布:不論在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凡是有美國軍隊駐紮的地方,務必使每一個戰士,能以5美分的價格喝到一瓶可口可樂。這一供應計劃所需要的一切費用和設備,國防部將全力給予支持。自此以後,可口可樂的銷路迅速發展到遠征軍中,海外市場也隨之迅猛發展,特別是東南亞炎熱地帶,可口可樂更是成了令人羨慕的飲料。大戰結束後,可口可樂隨著美軍登陸日本,立即掀起可口可樂熱,使整個日本飲料界大為震驚。
處世使用範例
為別人考慮
兵法中的“知天知地,知己知彼”運用到為人處世上,就是那句讓人感動的“理解萬歲”。
人與人之間如果缺乏溝通,就會產生誤會。為什麽會這樣呢?因為大家都有同一種傾向,喜歡用自己的反應去判斷別人的反應,即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
有一位有才能、有進取心的24歲青年在被老師問及有什麽困惑時,他答道:“有!我的母親……我已決定在這個周末離開家庭。”老師向他分析道:“你的行為和你母親的行為十分相似,這就像兩種同極磁力相互作用時,它們就互相抵抗與排斥。如果你能夠根據對待她的方式來確定她將如何待你,你也許能通過你自己的感情來評價你母親的感情。那麽,你便能輕易地解決你的問題。”老師還告訴他:“如果你知道你的母親與你性格的相似性,主動做出一些友好、積極的表示,比如,當她告訴你去做什麽事,你就愉快地去做;當她給你一個建議,你就誠懇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或完全接受等,這樣,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個星期以後,當老師再次詢問這個青年時,他答道:“我很高興,在這一周中,我們之間沒有說過一句令人不愉快的話,知道嗎?我已經決定留在家裏了。”
有時,家庭鬧矛盾的原因在於雙方都沒設身處地地站在對方角度想問題,而是一意孤行。
一位律師有5個孩子,但他們並不開心,因為大女兒——一個大學一年級的學生,不能按照他們所想的去生活。他們希望女兒能學做家務,或者到百貨公司去鍛煉,但女兒自己卻很喜歡彈鋼琴,不喜歡做家務。這位姑娘有心、有能力、有自己的特點,想按自己的想法生活,不願聽命於父母。而父母呢,認為彈鋼琴是浪費時間,作為一個女孩子,總有一天她要結婚、要理家,所以她應該實際一些。
父母用一種方式思考,而女兒用另一種方式思考,導致他們對對方都很難理解。但當他們致力於互相了解之後,卻能和睦地相處了。
由此可見,互相了解,是解決家庭矛盾與糾紛的鑰匙,是家庭幸福的重要條件。隻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去解決一切棘手的問題。
理解別人,從別人的角度出發,為別人考慮,同時也給對方一個了解自己的機會,打開心扉,包容別人,不僅會增進雙方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在這樣的溝通與理解中,自己也擁有一份幸福,這是為人處世的一種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