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核戰爭之謎


    史前也有核戰爭?這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可考古學家的確發現了爆炸的現場,這又如何解釋呢?


    在地球誕生至今的46億年的演化過程中,地球上的生物經曆了五次大滅絕,生生死死,周而複始。因而有人推斷,地球上曾出現過多次高級文明社會,但不幸的是這些文明都毀滅了。億萬年的自然變遷幾乎抹去了一切痕跡,隻有少數證據得以保存。這些文明的毀滅原因究竟是什麽呢?


    1972年,在非洲加篷共和國發現了一個20億年前的鈾礦——奧克洛鈾礦。在礦裏還發現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史前遺跡——一個古老的核反應堆。它是由六個區域的大約500噸鈾礦石組成,運轉時間長達50萬年之久。麵對這個保存完好、結構合理的核反應堆,人們不禁要問:是誰留下了這個核反應堆?要知道,人類掌握核能技術,建立第一座核反應堆,隻是20世紀40年代的事情。許多學者研究後指出,史前文明毀滅於一場規模浩大的核戰爭。


    有一部著名的古印度史詩《摩訶波羅多》,寫成於公元前1500年,距今有3500多年了。書中記載了居住在印度恒河上遊的科拉瓦人和潘達瓦人、弗裏希尼人和安哈卡人兩次激烈的戰爭,戰爭的殘酷程度無與倫比,有點類似核戰爭的場麵。


    書中的第一次戰爭是這樣描述的:“英勇的阿特瓦坦,穩坐在維馬納(類似飛機的飛行器)內降落在水中,發射了阿格尼亞(可能類似火箭武器),它噴著火,但無煙,威力無窮。刹那間,潘達瓦人的上空黑了下來。接著,狂風大作,烏雲滾滾,向上翻騰,沙石不斷從空中打來……太陽似乎在空中搖曳,這種武器發出可怕的灼熱,使地動山搖,大片的地段內,動物倒斃,河水沸騰,魚蝦等全部燙死。火箭爆發時聲如雷鳴,敵兵燒得如焚焦的樹幹。”


    第二次戰爭描寫得更令人毛骨悚然:“古爾卡乘著快速的維馬納,向敵方三個城市發射了一枚火箭。此火箭似有整個宇宙力,其亮度猶如萬個太陽,煙火柱滾升入天空,壯觀無比……屍體被燒得無可辨認,毛發和指甲脫落了,陶瓷器碎裂,盤旋的鳥在天空中被灼死。”


    看到此慘狀,人們會立刻聯想到原子彈爆炸後產生的威力。因此,不少學者正在探索一個謎,那就是在人類早期曆史上是否爆發過核大戰?後來,考古學家在發生上述戰爭的恒河上遊發現了眾多的已成焦土的廢墟。這些廢墟中大塊大塊的岩石被黏合在一起,表麵凸凹不平。要知道,能使岩石熔化,最低需要1800攝氏度。森林大火或火山爆發出來的熱量,遠遠達不到這個水平。能達到這個溫度的,隻有原子彈爆炸所釋放的熱量。


    在德肯原始森林中,人們還發現了更多的焦化廢墟。廢墟城牆被晶化,光滑如同玻璃,不僅建築物表麵晶化,連建築物內的石製家具表層也被玻璃化了。


    古印度人在時間上使用兩種奇怪的概念——“卡爾帕”和“卡希達”。“卡爾帕”相當於42億3200萬年,“卡希達”相當於1億分之3秒。在自然界裏,要用億年或百萬之幾秒的時間來量度的,隻有放射性同位素的分解率。例如,鈾238的一半壽命為45億1000萬年,而k介子的半壽命隻有百萬分之一秒,這與“卡爾帕”、“卡希達”的概念較為相近。那麽,是不是可以從這個古印度人使用的時間概念上來推測,古印度人已經擁有了量度核物質和次核物質的技術。如果這樣,他們很有可能已經掌握了製造核武器的技術,生產出原子彈來。


    更有趣味的是,類似核戰爭的廢墟,不僅在印度被發現,在巴比倫、撒哈拉沙漠和蒙古的戈壁灘上都有史前核戰的廢墟,廢墟中的“玻璃石”與今天核試驗場中的“玻璃石”十分相像。


    《摩訶婆羅多》所記載的事件距今至少3500年。那麽,在距今3500多年前的史前究竟是否爆發過核大戰?盡管已有不少學者從文獻記載或考古發掘上作了許多推測,但這至今仍然還是個謎。


    ■漢尼拔為何沒能征服羅馬


    戰爭初期,漢尼拔節節勝利,眼看即將攻占羅馬,可就在此時,羅馬人奇跡般地扭轉了戰局,漢尼拔就此跌入了人生的低穀。


    漢尼拔生於公元前247年,是迦太基著名的軍事統帥、古代傑出的軍事家。他小時候隨父親哈米爾卡·巴卡進軍西班牙,並在父親麵前發下一生的誓言,要終身與羅馬為敵。公元前221年,漢尼拔任西班牙的迦太基統帥後,著手進行征服羅馬的戰爭準備。


    公元前218年,第二次布匿戰爭爆發,漢尼拔率領迦太基軍隊開始對意大利進行大規模軍事遠征。當漢尼拔越過險峻的阿爾卑斯山,突然出現在北意大利時,猶如神兵從天而降,整個羅馬被恐慌不安所籠罩。


    爾後,漢尼拔率軍直搗意大利中南部,在特拉西美諾湖、坎尼等會戰中巧妙運用計策(地形、兵種及天氣變化)引誘,多次大敗羅馬軍隊。尤其是坎尼戰役後,羅馬可謂已陷入絕境,漢尼拔幾乎就要實現其征服羅馬的夢想了。


    然而,好景不長。不久,羅馬人就扭轉了戰局,逐漸奪回意大利南部的要塞。公元前204年,羅馬人在大西庇阿的率領下入侵迦太基本土,迫使漢尼拔回到非洲。公元前202年,大西庇阿於紮馬戰役擊敗漢尼拔,漢尼拔最終未能完成其征服羅馬的夙願。


    公元前195年,在羅馬人的施壓下,漢尼拔出走東方,流亡到塞琉西王國。直到公元前189年,羅馬打敗安條克三世,並要求引渡漢尼拔,漢尼拔才逃到小亞細亞北部的比提尼亞王國。即使如此,羅馬人仍然不放心漢尼拔,一直爭取把他引渡到羅馬受審,終於逼至漢尼拔在公元前183年服毒自盡。


    有人認為,漢尼拔之所以未能征服羅馬,是因為共和製羅馬當時正處於蓬勃發展時期。盡管它是一個貴族共和國,作為統治階級的貴族和平民之間存在著矛盾,但平民在經過兩個多世紀的鬥爭獲得一定的政治權益之後,階級矛盾得以緩和,國家政治生活暫時比較安定,這些都為羅馬戰勝漢尼拔的進攻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和社會前提。


    同時,在與迦太基作戰的問題上,羅馬奴隸主統治階級內部是比較一致的。羅馬進行戰爭的主要工具是組織嚴密的軍團,這些軍團由羅馬公民組成,平民特別是農民是羅馬軍團的中堅力量。由於他們希望從戰爭中獲得一份土地,作戰特別盡力。雖然羅馬在布匿戰爭過程中屢遭失敗,但在每次失敗之後又可以迅速得到人力、物力的補充,直到最後取得勝利。


    相比之下,迦太基在許多方麵遠不如羅馬。迦太基在征服北非土地之後,統治階級內部明顯分為兩派:一派代表大土地所有者的利益,另一派為商業集團。兩派之間一直進行著尖銳的鬥爭,時常此起彼伏,影響和左右了迦太基的對外政策。漢尼拔代表的主要是商業集團的利益,主要活動基地和據點是西班牙的新迦太基城。漢尼拔轉戰意大利期間,一直沒有得到過迦太基政府的支援,原因就在這裏。漢尼拔雖然具有傑出的軍事才能,但統率的是一支孤立無援、與本國幾乎斷絕關係、主要由雇傭軍組成的軍隊,而且是在他國領土上作戰,處境是十分困難的。加之漢尼拔為把一切反羅馬力量團結起來的偉大計劃又由於東方各國君主間的矛盾和相互妒忌而失敗。


    也有人認為,漢尼拔之所以在羅馬戰敗,其致命錯誤就是在戰略上沒有適時地將打擊重點放在攻占羅馬城上。當漢尼拔取得一係列勝利後,羅馬軍的主力已不複存在,整個半島的大部地區已擺脫了羅馬的控製,羅馬城幾乎成了孤城。如果漢尼拔能抓住這個時機給予羅馬城一擊,攻占羅馬城的可能性極大。然而,他錯過了這個機會,給了羅馬人喘息的機會。漢尼拔在戰略上犯的這一錯誤是無法彌補的,因為在以後的歲月中,類似坎尼戰役以後所出現的那種良機就再也沒有出現過。此外,漢尼拔的極端複仇思想與盲目自信情緒禁錮了迦太基軍的行動,坐視羅馬軍隊由弱變強,從而導致了自己的失敗。


    總之,迄今為止,還沒有一種使人完全接受的觀點。漢尼拔為何沒能征服羅馬仍是個未解之謎,有必要進一步探究。


    ■斯巴達克改變北上計劃之謎


    斯巴達克打贏羅馬的兩個執政官後,為什麽沒有立即跨越阿爾卑斯山而是轉而率領大軍又殺回羅馬?是什麽原因讓他放棄回自己的故鄉色雷斯而是選擇繼續和羅馬作戰呢?


    斯巴達克(?-公元前71年)為色雷斯人,他是古羅馬奴隸起義的領袖,可以空手打死野獸。在反抗羅馬的戰爭中負傷被俘,淪為卡普阿角鬥士訓練學校的角鬥奴,從事殘忍血腥的角鬥表演——角鬥士們手握利劍、匕首,或相互拚殺,或與猛獸對壘。在充斥危險且毫無尊嚴的生活中,斯巴達克選擇自己掌握命運。


    公元前73年初夏,斯巴達克為爭取自由,率70名奴隸起義,占領附近的維蘇威山。他得到各地逃亡奴隸和破產農民的響應,隊伍不斷擴大。這就是世界古代史上最為壯闊的奴隸大起義——斯巴達克起義。


    公元前72年初,斯巴達克軍隊已增到六萬人。他將部隊開向阿普利亞和路卡尼亞,在那裏人數達到12萬(據有些史料記載為九至十萬)。被起義的巨大規模震驚的羅馬元老院,於公元前72年年中派遣以楞圖魯斯和蓋裏烏斯為首的兩支軍隊討伐斯巴達克。這時,起義軍內部產生了分歧。大部分奴隸,其中包括斯巴達克,根據敵我雙方力量對比,認為在意大利本土建立政權比較困難,主張離開意大利,衝過阿爾卑斯山,進入羅馬勢力尚未到達的高盧地區,擺脫羅馬統治,獲得自由,或者返回家鄉。而參加奴隸起義運動的當地的牧人和貧農則不願離開意大利,希望繼續與羅馬軍作戰,以奪取失去的土地。由於這種意見分歧,三萬人的隊伍脫離了主力部隊,在伽爾伽努斯山下(阿普利亞北部)被羅馬軍隊擊潰(死兩萬人)。斯巴達克聞訊趕來救援,已經來不及了。


    公元前72年,斯巴達克的軍隊沿亞得利亞海岸穿過整個意大利。在齊紮爾平斯高盧省(北意大利)的摩提那會戰中,斯巴達克的軍隊擊潰了卡西烏斯總督的軍隊,起義軍士氣高漲。戰後,斯巴達克曾經擬訂了一個北上計劃:“全軍向阿爾卑斯山前進,越過高山,北上出境,返回故土。一些人回色雷斯,一些人回高盧。”曆經20多天的激戰,起義軍終於抵達阿爾卑斯山腳下的穆提那城,打開了渡過波河通向阿爾卑斯山的道路。北上出境的計劃此時隻要一聲令下就可完成。但就在這個時候,斯巴達克突然放棄原來的計劃,下令全軍調頭南下,返回意大利,從一邊繞過羅馬,向南方進軍。


    羅馬元老院竭力想盡快地將起義鎮壓下去,分別從西班牙和色雷斯將龐培的大軍和路庫魯斯的部隊調來增援克拉蘇斯。為了不讓羅馬軍隊會合,斯巴達克決定對克拉蘇斯的軍隊發起總決戰。他用急行軍快速將部隊開向北方,迎擊克拉蘇斯。在阿普裏亞省南部的激戰中,斯巴達克軍隊雖在數量上比羅馬軍隊少得多,但他們仍然英勇戰鬥。在羅馬軍隊的瘋狂圍攻下,六萬名起義者戰死,斯巴達克也壯烈犧牲。約5000名斯巴達克起義軍逃往北意大利,不幸在那裏被龐培消滅;6000名俘虜被羅馬人釘在從羅馬城到加普亞一路的十字架上,起義遂告失敗。


    究其失敗原因,在眾多脈絡之中,有一個疑問始終困擾研究者:為什麽斯巴達克放棄了自己的北上出境計劃?斯巴達克是色雷斯人,他的部下許多也跟他一樣,曾經是羅馬境外的自由人,因種種原因不幸淪為角鬥士。返回故土、重獲自由,這是多麽大的雙重誘惑!多少世紀過去了,這個問題至今還是個謎。


    有的學者認為,起義軍內部分裂是一個原因。由於起義軍中不少人源於地緣親情,不想離開本土前往斯巴達克的家鄉色雷斯,幾方麵爭執不下的結果就是不斷分兵,最終被羅馬軍隊各個擊破。而這種不斷被內部人強調的本土意識,不得不讓本已製訂明確北上計劃的斯巴達克躊躇。


    還有的研究者認為,斯巴達克計劃的改變緣於客觀形勢的變化。起義之初,敵強我弱,斯巴達克感到很難對付羅馬官軍,不宜久留羅馬,所以擬訂北上計劃,先在敵人力量比較薄弱的北部地區發展自己,爭取早點翻越阿爾卑斯山返回故土。但北上途中的節節勝利,尤其是起義軍將羅馬執政官克勞狄烏斯、名將楞圖魯斯和蓋利烏斯的圍剿接連挫敗之後,聲勢大振,敵我力量對比出現了一點變化。起義軍因此變得自信起來,覺得可以留在羅馬“與敵人決一死戰並戰而勝之”。


    也有人認為是阿爾卑斯山的惡劣條件改變了起義軍北上翻越山嶺的計劃。他們提出,阿爾卑斯山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是歐洲最高的山峰,許多山峰終年積雪,山上氣候千變萬化。起義將士到達阿爾卑斯山腳下時,身上的單衣無法禦寒,再加上起義軍給養不足,沒有辦法,隻好取消北上計劃。還有人認為,斯巴達克改變北上計劃是因為想到缺乏意大利北部農民的支持,才最終選擇了一條不歸路。


    斯巴達克之所以放棄北上出境計劃,想必是經過一番考慮的。那麽,他究竟是出於什麽原因呢?這個謎的最後解開,還依賴於史料的進一步發掘。


    ■誰打響了萊克星頓的第一槍


    萊克星頓的槍聲打響了美國爭取獨立的第一槍,是美國獨立戰爭的序幕。然而這一槍究竟是英軍開的,還是美國人開的呢?


    萊克星頓是波士頓西部一個很小的城鎮,在美國曆史上卻有著非常顯赫的地位。1775年,在萊克星頓打響了“美國獨立戰爭第一槍”後,世界史上最顯著的一次獨立運動拉開了序幕。


    自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後,西班牙、法國、英國的殖民地逐漸在北美建立起來。從1607年到1733年,英國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先後建立了13個殖民地。經過100多年的開拓,北美的經濟發展起來了:北部殖民地工商業十分發達,其產品足以同英國競爭;中部則成為北美的糧倉;南部盛行大種植園經濟,成為英國重要的原料產地。


    然而,英國希望北美永遠成為其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因而極力壓製北美工商業的發展。同時,為了填補與法國交戰引發的國庫虧空,英國政府想方設法加強掠奪北美殖民地民眾創造的財富,巧立名目,不斷征收苛捐雜稅。英國的高壓政策不斷激起北美人民的反抗,他們到處抵製英貨,襲擊收稅官吏。英國於是向北美大陸派去大量軍隊,控製民眾反抗的局麵。1770年3月5日,英軍在波士頓向手無寸鐵的市民開槍,當場打死五名市民,打傷六人,製造了震驚北美的“波士頓慘案”。反英的怒火在殖民地人民心中燃燒,一場爭取獨立和自由的戰火即將在北美大陸上燃燒。


    1773年,英國政府又決定在北美殖民地實行“茶葉稅法”,激起北美人民的強烈反抗,他們到處抵製英貨,費城、紐約、波士頓等港口也拒絕給運英國茶葉的貨船卸貨,那些船隻好停在港口裏。1773年12月16日夜裏,波士頓的50名青年潛到壟斷北美茶葉貿易的英屬東印度公司的船上,將價值18000英鎊的茶葉全部倒入海中。“波士頓傾茶事件”招致了英國的嚴厲報複,先後通過了四項強製性的法令。但波士頓人並沒有屈服,他們反而儲藏彈藥,準備以武力抗衡。


    1775年4月,馬薩諸塞總督兼駐軍總司令蓋奇得到一個消息:在距波士頓不遠的康科德鎮上,有“通訊委員會”的一個秘密軍需倉庫。蓋奇立即命令少校史密斯率800名英軍前往搜查,並試圖偷襲萊克星敦和康科德兩地民兵的軍械庫。工兵保爾·瑞維爾得知消息後,星夜疾馳,通知各個村莊的民兵組織起來,迎擊英軍。


    19日清晨,天剛蒙蒙亮,800名英國輕步兵在史密斯的帶領下,乘著薄霧,偷偷地來到離康科德六英裏的小村莊——萊克星頓村邊。他們正要摸進村子,忽然發現村前的草坪上列隊站著幾十個村民。這些人個個手握著槍,怒視著英國人。這時候,英軍軍官要求民兵放下武器。可能由於當時頗有些劍拔弩張的氣氛,民兵們的解散進行得非常緩慢,當然也沒有一個人放下武器。正在這個時候,突然響了一聲槍響!於是,英軍士兵不顧其軍官的阻止而隨意掃射,民兵也開始還擊,直到軍官重新控製了局麵,八名民兵在衝突中喪生。究竟是誰打響了第一槍,為什麽打響第一槍?取證從當時就已經展開,但現場的參與者以及目擊證人眾說紛紜,於是製造了這個千古之謎。


    第一槍並沒有引起進一步的衝突,英軍繼續向西進發,當天的戰事從康科德爆發。在英軍向波士頓返程的路上,被各地集結而至的民兵組織圍追堵截,死傷200多人,直到波士頓的英兵援軍趕到。之後,民兵包圍了波士頓,雙方發展為軍事對抗。


    萊克星頓的槍聲揭開了北美獨立戰爭的序幕。因此,在美國建國的曆史進程中,波士頓具有不可磨滅的作用。“萊克星頓的槍聲”也不僅僅是槍聲的意思,而是轉變成一個事件的代名詞,即美國獨立戰爭的開始。這一仗,北美民兵共打死打傷英國士兵247人,取得輝煌的戰績。萊克星頓的槍聲,揭開了北美獨立戰爭的序幕。第一槍的打響非常突然,甚至很可能是槍支走火造成的,但這一槍所觸發的是雙方多年敵對造成的緊張神經。這槍聲像信號一樣,很快傳遍英屬北美13個殖民地。從此,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戰火燃遍了北美大地。


    獨立戰爭勝利後,人們把萊克星頓當作美國自由獨立的象征,讚譽它是“美國自由的搖籃”。美國人民還在萊克星頓鎮中心區樹立了一座美國獨立戰爭紀念碑。碑座上是一尊手握步槍、頭戴草帽的民兵銅像。碑下刻著一段銘文:“堅守陣地。在敵人沒有開槍射擊以前,不要先開槍。但是,如果敵人硬要把戰爭強加在我們頭上,那麽,就讓戰爭從這兒開始吧!”


    萊克星頓的第一聲槍響,無論是英國人開的火,或是美國民兵的自衛,都是具有非凡的曆史意義的。扣動開關的那根手指,也揭開了美國曆史新的一頁。這一聲槍響的來源或許已經永遠無法追查了,但萊克星頓的這一槍,將永遠被美國人民所銘記。


    ■英軍火燒華盛頓之謎


    美國白宮在1792年始建時是一棟灰色的沙石建築,被稱做“總統大廈”、“總統之宮”。那麽,它因何成為今天的樣子呢?又為何名為“白宮”呢?


    白宮的基址是美國開國元勳、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選定的。1792年6月,一位名叫詹姆斯·赫本的年輕人到費城拜見喬治·華盛頓,希望能參與總統官邸的設計工作。20天後,赫本拿出了設計草圖。10月,總統官邸動工修建。1800年,總統官邸交付使用。但在當時,這座建築並不叫“白宮”。從1800年起,它是美國總統在任期內辦公並和家人居住的地方。在200年歲月中,白宮風雲深深影響了整個世界的曆史,白宮建築群也成了曆史性建築。


    白宮最初建成的時候是灰色的,但為什麽現在成了“白宮”呢?這其中,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1783年獨立戰爭勝利後,美國開始了拓疆運動。1803年,美國用1500萬美元從法國手中購入路易斯安那,使美國國土麵積擴大了一倍。英國政府對此甚為恐慌。為了防範領土麵積不斷擴大的美國,英國開始襲擾美國的海上貿易,美英矛盾不斷加劇。


    1812年6月1日,美國國會通過了麥迪遜總統的對英宣戰提議。1812年6月18日,美國向英國宣戰,第二次美英戰爭爆發。


    1814年,英國人分兵三路進攻美國,其中第二支是由羅伯特·羅斯統帥的4000名士兵組成的隊伍。這支隊伍於1814年8月19日,在亞曆山大·柯克蘭因和喬治·科伯恩兩位將軍的具體指揮下在馬裏蘭登陸,直奔首都華盛頓。美軍集中正規軍和民兵7000人迎擊,但英軍300人的先頭部隊一發起衝鋒,美軍便潰不成軍,英軍因此攻占了華盛頓附近的小村布拉登斯堡。麥迪遜總統及政府成員倉皇逃往弗吉尼亞山區,臨走時,機智的總統夫人多莉還不忘從牆上摘下華盛頓的肖像,帶走《獨立宣言》的原件和一批曆史檔案。


    1814年8月24日黃昏時分,英軍輕而易舉地占領了華盛頓。為報複當年美軍焚燒多倫多市國會大廈,英軍也放火焚毀了白宮、國會大廈等政府建築。在英軍士兵對白宮點火之前,英軍海軍上將科伯恩拾取一頂美國總統的帽子和麥迪遜總統的坐墊作為紀念品。他還與其部下享用了為麥迪遜總統和夫人準備的晚餐。大火將官邸的牆壁熏得黝黑,隻是由於暴雨突至,白宮才沒有化為灰燼。


    麥迪遜總統從避難地返回華盛頓的時候,白宮昔日歌舞升平的情景不見了,隻留下大火焚燒後黝黑的牆麵。總統的官邸像國家本身一樣,遭到蹂躪和恥辱,這成為美國人心中永遠的痛,他們把華盛頓被焚視為難以忍受的侮辱。


    戰爭之後,麥迪遜請來當年的設計者赫本,重修白宮。為掩蓋被大火燒過的痕跡,赫本用白色油漆將官邸粉飾一新。後來,再次重修總統府時,人們幹脆用白色的大理石來裝飾它,使它成了真正的“白宮”。1901年,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決定用“white


    house”(白宮)一詞正式命名這座建築,“白宮”便成為美國政府的代名詞。


    ■拿破侖為何兵敗滑鐵盧


    法國人曆來忌諱提到“滑鐵盧”,把它視為法蘭西民族的恥辱。直到今天,人們仍把“滑鐵盧”作為失敗的代名詞。那麽,拿破侖為何會兵敗滑鐵盧呢?


    1815年2月26日,拿破侖從流放地厄爾巴島逃回法國,東山再起,很快重新控製了整個法國政權。在法國人民的支持下,拿破侖奇跡般地重新登上皇位。歐洲封建君主和英國統治階級得到這一消息後,如臨大敵,立即組織了第七次反法同盟,又一次向拿破侖宣戰,希望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他絞殺。


    反法聯盟由英俄普奧意五國組成,可用於戰場的兵力達82萬以上。他們製訂了詳細的作戰方案,並計劃在6月底7月初攻入法國。6月中旬,心急的英普軍隊已到達法國的毗鄰——比利時,逼近法國。英軍由威靈頓統帥,擁有十萬軍隊;普軍是布呂歇爾統帥的12萬人的部隊。同時,大批的俄、奧軍隊向法國開拔。


    麵對迫在眉睫的戰爭,拿破侖決定要在俄奧大軍到達之前結束戰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先將英普聯軍各個殲滅,這樣就有瓦解反法聯盟的可能,從而鞏固其地位。因此,拿破侖決意爭取主動。6月12日,拿破侖率領12.5萬大軍進入比利時。16日,拿破侖指揮法軍,在林尼村打敗了布呂歇爾率領的普魯士軍隊。隨後,拿破侖命令騎兵將領格魯希追擊普軍。他自己則集中七萬多兵力馬不停蹄奔赴英軍據守的聖讓山。17日,拿破侖錯誤地讓軍隊休息了一天,並決定18日同英軍元帥威靈頓指揮的英荷聯軍在滑鐵盧(布魯塞爾以南20公裏)展開大決戰。而威靈頓指揮的英軍早已修了堅固的工事,等待拿破侖。


    18日清晨,大雨滂沱,戰場泥濘,炮兵和騎兵無法展開,一直拖到中午戰鬥才打響。戰鬥一開始,雙方用大炮互相轟擊,騎兵、步兵短兵相接,戰鬥異常激烈。按照戰前部署,在英軍右翼的法軍擔任佯攻。遺憾的是,這些部隊立功心切,把佯攻變成真正的攻擊。消耗了大量兵力,更嚴重的是,整個戰略部署被打亂。法軍一再猛攻,曾多次突破英軍防線,但因兵力不足,未能擴大戰果。


    正當英軍難以支持之時,布留赫爾率領三萬普軍前來支援,而拿破侖一直相信在英援軍到來之前會前來救援的格魯希元帥的部隊卻始終未到。形勢急轉直下,英軍趁勢變守為攻,對法國軍隊發起總攻。拿破侖把最後的預備隊近衛軍也投入戰鬥,仍無法扭轉戰局。法軍最後在英荷和普軍的總攻下,全線崩潰。拿破侖僅帶一萬餘名殘兵敗將逃回巴黎。22日,在強大的聯盟武裝幹涉下,拿破侖被迫遜位,並被流放到大西洋中的聖赫勒拿島,直至病死。


    滑鐵盧大戰是世界戰爭史上令人矚目的一頁,也是拿破侖戎馬生涯的最後一戰。然而,這一戰卻以拿破侖的失敗而告終。拿破侖在滑鐵盧戰役的失敗引起了史學家和軍事評論家的極大興趣。


    有人認為,是格魯希元帥的遲遲不到毀滅了整個法國軍隊,因為當時拿破侖的軍隊有7.2萬人,英軍也有7萬人,雙方勢均力敵,誰的援軍先到,誰將占據優勢。天氣原因在這場戰爭中也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它也可能是導致拿破侖失敗的原因。此外,如果戰鬥一開始就按拿破侖最初的正確戰略進行,或許早就可以結束戰鬥了,滑鐵盧的決戰也不會發生。


    也有很多人認為,拿破侖用兵失誤是導致他潰敗的重要原因。雖然拿破侖的軍事謀略舉世無雙,但他身邊缺少能攻善戰、和他配合默契的將領。他培養的一批將才在關鍵時刻卻不能為自己所用,這無疑是一場悲劇。後來,拿破侖在流放地聖赫勒拿島總結滑鐵盧戰役的失敗原因時,先是一味地責怪天氣和其他將領,而後又說:“這是命中注定的,就算有這一切原因,那場仗本來也是該我贏的。”


    也許,拿破侖的失敗是許多因素綜合在一起發生作用的結果。以往戰無不勝的拿破侖無奈地接受了再一次失敗的命運,這也是他人生的最後一次失敗。


    ■“緬因”號戰艦為何突然爆炸


    為了運送僑民,美國將“緬因”號軍艦停泊在古巴港口。然而,它卻“意外”地被炸沉。是誰導演了這場事故呢?


    1898年1月24日,一艘美國巡洋艦停泊在古巴首府哈瓦那港。這艘名為“緬因”(maine)號的軍艦,是美國政府借口保護自己在古巴的利益和僑民的安全,才駛抵這個備受西班牙殖民主義者奴役的國度。


    當時,古巴是西班牙的殖民地。為了爭取民族的獨立和國家的自由,古巴人民掀起了反對西班牙殖民者的起義,全國處於一片混亂之中。古巴的混亂局勢給新興的美帝國主義提供了一個可趁之機。他們對古巴垂涎已久,早在1805年,美國總統傑弗遜就赤裸裸地表示,一旦同西班牙作戰,首先要占領古巴。後來,美國多次企圖收買或用武力奪取古巴,都因為西班牙殖民者不願放棄自己的既得利益而未得逞。


    1895年,古巴獨立戰爭爆發後,美國采取隔岸觀火的態度,並未直接援助古巴。然而,到了1898年初,形勢突變。正當古巴人民解放戰爭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時刻,美國卻以“幫助古巴革命”為幌子,以保護自己的僑民為借口,首派“緬因”號軍艦,抵達哈瓦那港,向西班牙施加壓力。


    1898年2月15日晚,哈瓦那港口一片寧靜。在靜靜的港灣裏,美國的“緬因”號巡洋艦停泊在海麵上,甲板上的美國海軍士兵正在自娛自樂,絲毫沒有感覺到危險的來臨。突然,“轟隆”一聲巨響,“緬因”號劇烈地震顫一下,頓時濃煙滾滾、火光衝天,整個軍艦變成一個火球。官兵們不知發生什麽事情,高呼亂叫,四處逃命。幾個鎮定的士兵剛拿起水龍頭準備救火,緊接著又是一聲巨響,整條軍艦慢慢地向右邊傾斜。船員紛紛跳海逃生,船上350名船員隻有90人死裏逃生。


    “緬因”號爆炸事件很快轟動了整個美國,各大報紙以頭條位置報道這個事件。一時間,美國的街頭巷尾都在談論這件事情,但人們議論最多的是“緬因”號被誰炸掉的。


    “緬因”號在爆炸前沒有一點前兆,真可謂突然爆炸。不久,美國有關方麵公布了調查結果,聲稱這艘軍艦是西班牙人用水雷炸沉的,幹脆利索而又毫不遲疑地將責任歸在西班牙政府頭上,並利用“緬因”號事件大做文章,在全國上下製造反西班牙的氣氛。


    戰爭的陰雲一下子籠罩了加勒比海地區,美國和西班牙的關係到了一觸即發的局麵。4月20日,美國向西班牙發出最後通牒,逼其全部撤出古巴。西班牙政府斷然拒絕,並據理力爭,也隨即公布自己的調查結果,聲稱這次爆炸來自軍艦內部,與他們無關。4月25日,美國正式向西班牙宣戰,美西戰爭就這樣爆發了。


    曆時三個月的美西戰爭,以西班牙徹底失敗而告終。1898年12月,美國和西班牙在巴黎簽訂和約,西班牙讓出了古巴和菲律賓以及它在加勒比海的另一塊殖民地波多黎各。


    美西戰爭早已過去,而“緬因”號戰艦突然爆炸沉沒的真相至今不明。當時,美西兩國都組織了力量進行調查,但雙方調查的結論顯然不同。


    美國是在拒絕西班牙聯合調查的建議後而單方進行調查的,調查報告斷定:“附在艦身上的一枚水雷引起艦前部彈藥庫爆炸,但不知水雷係何人所放。”美國實際沒有查出真實原因,隻是最後斷言係水雷炸沉的。然而,人們對此一直持懷疑態度。1911年“緬因”號殘骸被打撈上來後,人們發現艦身的整個前半部被炸毀,申板和舷側都被炸掉了,這正是船上彈藥庫和鍋爐所在的部位。在船的這一部分,約1/2的船底仍然在原來的位置,主要在右舷一邊。這不正是對美方的調查報告的否定嗎?


    西班牙在美方拒絕聯合調查後,也對這次事故進行了調查,而且還對若幹曾目睹或耳聞爆炸的證人進行了較詳細的訊問。西班牙調查報告認為,“緬因”號爆炸是內部原因引起的。這與1911年將該艦打撈上來所檢驗的情況相接近,但疑點仍然存在。


    許多人認為,這次爆炸很可能是美國故意製造的。為了占領古巴,美國故意製造美西衝突,煽動國內輿論反對西班牙而自行炸毀了“緬因”號,以此作為出兵的借口。當然,這都是根據美國當時的戰爭狂熱行為進行推理後得出的看法,有些道理,但證據提不出來,也難以解除疑問。


    ■英國童子軍參戰之謎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軍方竟然招募“童子軍”,許多少年因此夭折在殘酷的戰場上。


    在一戰爆發90周年之際,英國隆重推出了一部名為《英國童子軍》的紀錄片,爆出一個驚人的事實:一戰期間,英國軍方招募了25萬名不到參軍年齡的童子軍,其中近一半人最後傷亡。而且,多年來,英國政府對這個“醜聞”一直刻意隱瞞,很少有人知道真相。這件事是真的嗎?


    英國一戰曆史學家理查德·凡·埃姆登為這部紀錄片進行了大量研究,提供了詳盡的曆史資料。他透露說,英國是1914年8月14日宣布參加一戰的。從那以後,在許多“你的國家需要你”等文字的宣傳和鼓動下,不到兩個月,英國軍方就招募到75萬名誌願參戰的士兵,趕赴血雨腥風的歐洲戰場。


    這些“男孩士兵”的年齡全都低於法定的服役年齡——18歲,其中,還包括25萬名年齡隻有十來歲、根本不到18歲的男孩,而且有的甚至隻有14歲!他們一腔熱血,希望參加戰鬥保衛祖國,不顧一切地渴望加入軍隊。盡管當時的英國首相阿斯奎斯和他的內閣明知道許多征召入伍的男孩都未達到法定服役年齡,但為了招募到足夠多的兵力,全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在戰場上,一半左右“男孩士兵”陣亡或負傷。


    當年參戰的一名幸存者威瑟斯透露說,當時他隻有17歲,但在政府的鼓動下一心想參戰。於是,他沒有告訴父母,自己獨自在征兵處虛報了姓名、年齡以及家庭住址,負責招募的人什麽都沒有多問,也沒有核實,就讓他加入軍隊。威瑟斯說:“當時,很多隻有15歲左右的男孩都謊稱自己有19歲或者20歲。”


    據悉,一戰期間,幾乎每天都有數百名甚至數千名英國士兵陣亡。麵對異常殘忍的戰爭,不少英國士兵心生膽怯、畏懼,不時有士兵臨陣脫逃、抗拒上戰場或開小差。為穩定軍心,迫使軍隊死守戰壕,與德國兵血戰到底,英國軍隊最高統帥部強化了行刑隊的執法,凡被軍事法院判處死刑的開小差的士兵,一律由行刑隊快速處決。而“童子軍”如果在戰場上發生開小差當逃兵的行為,同樣要被行刑隊處死。東倫敦男孩亞伯拉罕·貝維斯泰因就是其中不幸的一個。1914年9月,他應招入伍時隻有16歲。1915年2月,貝維斯泰因在吉旺希的一場戰役中後背中彈受傷,被送往一家醫院接受治療。在即將返回前線時,一枚手榴彈在他身邊不遠處爆炸,飽受驚嚇的貝維斯泰因不願再回到戰場去。後來,他又拒絕服從長官的命令,於是1916年3月20日遭到了處決。當時,他的死亡記錄顯示他有21歲。然而,事實上,他當時隻有17歲。


    據悉,英國當時自由黨議員亞瑟·馬克漢姆對這些年輕孩子的生命安全感到憂慮,憤怒地指責英政府采用欺騙性的手段騙這些孩子入伍。為了讓軍方下令撤回這些隻有十來歲的童子軍,他一直以各種方式奔走、呼籲、請願,試圖說服英國戰爭辦公室負責人、陸軍大臣基奇納將“童子軍”從歐洲戰場上平安撤回。然而,英國政府對馬克漢姆的呼籲置若罔聞。在當時的情況下,他的聲音也顯得微不足道。所以,他的這些努力最終全是徒勞。


    1916年8月,50歲的馬克漢姆死於心髒病突發。直到臨終,他也沒能看到英國軍方在招募士兵時加強對年齡的管製。所以說,他是帶著遺憾走的。從此,再沒有人為“童子軍”參戰一事向英國政府表達抗議了。


    ■誰擊落了裏希特霍芬的飛機


    曼弗雷德·馮·裏希特霍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共擊落80架飛機,位居德國飛行員之首,同時也是一戰中世界王牌的第一位。然而,他最終命喪誰手卻一直是一個未解之謎。


    1918年4月22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激戰不已的法國戰場上,一架英國飛機飛到德國防線上空,投下一個鐵筒。筒裏裝的是一張照片和一封信。照片拍的是一個擺滿鮮花的墳墓。信上寫道:“致德國飛行團:貴軍上尉馮·裏希特霍芬男爵在空戰中陣亡,已按軍禮安葬。”署名為英國皇家空軍。


    這一消息很快傳遍德國,舉國為之震驚。德國軍人紛紛傳告著這個可怕的消息,士氣低沉,因為裏希特霍芬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著名的空軍飛行員。他曾在空戰中擊落80架敵機,擊斃了87名飛行員,創造了這次大戰中飛行員擊落敵機的最高紀錄。


    1892年5月2日,裏希特霍芬出生於普魯士西裏西亞的一個貴族家庭,從長輩那裏繼承了男爵爵位。1915年,他進入航空隊。但由於天資並不太好,學完飛行後,被分到東線充當後坐偵察員。經過他的一再要求,裏希特霍芬終於改為戰鬥機駕駛員,調往戰事正酣的西線。凡爾登戰役開始後,裏希特霍芬被選入一位名叫奧斯瓦爾多·波爾克的天才飛行員領導的第二狩獵小隊。1916年9月,裏希特霍芬投入第一次空戰,旗開得勝,擊落一架英國飛機。僅1917年4月一個月中他就擊落了21架敵機,因而名聲大噪。英國的王牌飛行員霍克就是喪命在他手中。印有他頭像的明信片在全德國出售。因為他的飛機被漆成血紅色,他也被稱為“紅色男爵”。


    1918年4月21日,這是一個難忘的日子,作為曾擊落協約國80架飛機的王牌飛行員,他的生命終止了。然而,對他的死卻存在爭議,英國皇家空軍和澳大利亞軍隊都認為是他們擊落了裏希特霍芬的飛機。


    按照英國方麵的說法,這一天在皇家空軍服役的加拿大人羅伊·布朗上尉率領第209飛行隊駕駛一隊駱駝飛機飛往前線。途中,他們遭遇了裏希特霍芬率領的九架福克飛機,一場血戰不可避免地展開。戰爭後期,協約國的飛機性能和飛行員素質都有了較大的提高。混戰中,德軍飛機一架一架被擊落。殺紅了眼的裏希特霍芬緊緊咬住一架敵機不放。布朗看到危險,立即趕來對準這架紅色三翼戰鬥機的尾部進行了幹擾性攻擊,激動的裏希特霍芬轉過頭來就撞向布朗,布朗急忙向右避開。二人翻翻滾滾地纏鬥在一起,旗鼓相當,不一會雙方的飛機都負了傷,但未喪失戰鬥力。聰明的布朗且戰且退,將空戰引入己方上空,裏希特霍芬緊追不舍。在100米的高度上,協約國地麵士兵用步槍和機槍對他猛烈射擊。這突如其來的攻擊命中了裏希特霍芬,他頭部中彈,飛機墜毀在戰壕裏。


    而澳大利亞方麵對此持有異議,認為飛機是被布置在協約國防線的澳大利亞炮兵擊落的。當時,正巧裏希特霍芬的飛機飛到澳大利亞第四師第24機關炮連的陣地上空。裏希特霍芬的飛機被布朗擊中後隻是受了點輕傷,他駕機下滑返航。澳大利亞炮兵的猛烈炮火擊中裏希特霍芬飛機的前部。飛機搖搖晃晃,旋轉而下,重重地摔在炮兵陣地附近,起落架摔壞。澳大利亞炮兵連忙爬上飛機,發現裏希特霍芬已經斷氣。澳大利亞方麵堅持認為,這架飛機是被地麵炮火擊落的,是被炮手波普金和韋斯頓擊落的。


    盡管英國和澳大利亞為是誰擊落裏希特霍芬而爭吵不休,但他們還是共同為這位敵人舉行了隆重的葬禮,以示對他的尊敬。然而,直到今天,也沒有人知道,是誰殺死了這位第一次世界大戰最偉大的王牌飛行員。


    ■斯大林為何對德軍突襲不設防


    二戰發生後,人們認為蘇德爆發戰爭是遲早的事,並且蘇聯業已獲得德國可能發動襲擊的情報。可是,斯大林為何不事先預防德軍的突襲呢?


    1940年6月22日,法國投降後,希特勒稱霸西歐大陸,威逼英國,不可一世。他認為,蓄謀已久的計劃已經實現,在歐洲和全世界建立法西斯德國霸權的時候已經來到。此時,蘇聯是希特勒稱霸歐洲和世界的主要障礙。因此,希特勒決定把其戰略重心由西方轉向東方,把侵略矛頭指向蘇聯。


    1940年12月18日,希特勒發布第21號指令,正式下達了代號為“巴巴羅薩”的侵蘇計劃。該計劃主要內容有:“一、在對英作戰結束之前,以一次快速的戰役,在一個半月到兩個月的時間內打垮蘇聯;二、先以突襲的辦法殲滅蘇聯西部各軍區的部隊,使其無法退往內地,然後以坦克部隊為先導,並輔之以空軍支援,分三路向蘇聯腹地進攻,占領莫斯科、列寧格勒和頓巴斯。”


    麵對德軍咄咄逼人的氣勢,蘇聯並非毫無警覺。但是,考慮到自身應變措施還不夠充分,蘇聯希望盡可能避免或延緩蘇德關係的破裂,以便爭取更多的時間進行戰爭準備。為此目的,蘇聯極力表白自己的和平誠意,繼續遵照兩國貿易協定交貨,並在廣播上駁斥那些預告蘇德之間即將開戰的預言。


    1941年6月22日,德國突然不宣而戰,190個師又三個獨立旅、共約550多萬人,47000門火炮,4500架飛機,4500輛坦克,分北方、中央、南方三個集群在漫長的戰線上對蘇聯發起突然襲擊。德軍就像在進行軍事演習一樣,十分順利地實施著“巴巴羅薩計劃”,而蘇聯方麵則毫無防備。戰爭初期,蘇軍損失慘重,一個師一個軍整建製地被德軍消滅或俘虜。入侵後一個月,德軍占領的蘇聯領土相當於法國領土的兩倍。


    在經曆短暫的心理震蕩之後,蘇聯迅速采取了一係列有力的措施。6月30日,成立了以斯大林為首的國防委員會,掌握全國政治、經濟和軍事指揮權。8月8日成立了以斯大林為最高統帥的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在蘇聯共產黨和政府的領導下,蘇聯軍民奮起抵抗法西斯的侵略,逐步擺脫了戰爭初期的被動局麵。


    不過,據後來披露的內幕顯示,在蘇德戰爭爆發前,蘇聯最高領導人斯大林曾從多個渠道得知德國將發動進攻的消息。其中一些情報準確地告知了德軍的規模和戰爭開始的時間。按1973年的統計,斯大林至少獲得過84份類似的報告,但它們都被紅軍情報總局歸入“可疑情報來源”。斯大林為什麽沒有作出應有防範呢?


    斯大林一直相信德國會遵守《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剛愎自用的個性使他無法接受任何逆耳的建議。在1941年春季,斯大林的情報機關不斷地發出德國即將展開侵略的警告,但都沒有被斯大林重視。並且在戰爭爆發前一天,他還氣急敗壞地下令槍斃了一個反叛到蘇聯的德軍士兵。當德軍的大規模閃電戰開始後,斯大林仍認為這是不可能的,沒有及時下達反擊的命令,令蘇聯紅軍在戰爭開始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


    許多人指責斯大林在如此眾多的警報下,居然還會輕信希特勒。但也有人認為,斯大林並沒有相信希特勒,也沒有完全忽視情報的存在。對此,最有說服力的事實是:在龐大的德國戰爭機器緩緩向東部移動的同時,蘇聯的軍事機器也在發動之中。


    1941年以後,德軍在邊境地區的集結已經越來越明顯,蘇軍為此也作了一些準備。3月至4月間,朱可夫向斯大林報告:根據計算,西部邊境地區的部隊不足以抵抗德軍的突擊,必須從內地軍區緊急動員若幹個集團軍,在5月初調到邊境地區。5月13日,蘇軍總參謀部下令從內地軍區向第聶伯河和西德維納河開進並編入基輔、西部特別軍區。另外,第20、24、28集團軍也作好變更部署的準備。到6月,蘇聯在邊境地區已經集結了290萬人,1500架作戰飛機,1800輛坦克。為了隱蔽企圖,上述部隊的轉移是在部隊野營訓練的偽裝下,不改變鐵路正常運行時刻表而隱蔽地進行的。但是,希特勒的納粹軍向來以“閃電戰”著稱,蘇聯還是晚了一步。先發製人,後發製於人,蘇聯因此吃了大虧。


    蘇聯在蘇德戰爭初期遭受的巨大損失並不能說是斯大林一個人的責任,雖然斯大林的錯誤判斷是導致德軍“閃電戰”得逞的重要原因,但此後斯大林領導的蘇聯紅軍為抵抗德國的侵略和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他們的曆史功績應該得到人們的肯定和讚揚。


    ■珍珠港事件背後的秘密


    一般認為,日軍偷襲珠珠港完全出乎美國政府意料之外。然而,一些證據似乎表明,日軍偷襲前羅斯福收到了情報。難道他真的以珍珠港為代價,喚醒民眾的覺醒?


    1941年11月26日,日本海軍一支由六艘航空母艦為主力的艦隊在海軍中將南雲忠一的指揮下離開日本開往珍珠港。途中艦隊保持徹底的無線電靜默。除這六艘航空母艦外,日本艦隊還包括兩艘戰列艦、三艘巡洋艦、九艘驅逐艦和三艘潛艇。此外,還有八艘油輪和兩艘驅逐艦開到北太平洋等候。


    12月7日淩晨,從六艘航空母艦上起飛的第一攻擊波183架飛機,穿雲破霧,撲向珍珠港,對停泊在港內的美軍重型戰列艦、巡洋艦和陸上機場進行猛烈襲擊。一小時後,第二次攻擊波171架日機又投入戰鬥,珍珠港內一片火海。戰鬥結果,美軍損失戰列艦八艘、巡洋艦八艘,驅逐艦和其他船隻受到不同程度的創傷。


    基地內的美國空軍飛機大部分被炸毀在機場上,隻有少數飛機得以起飛和還擊。最終,88架飛機被摧毀,155架飛機被破壞,2403名美國人傷亡。僅亞利桑那號戰列艦爆炸沉沒時,就有上千人死亡。美國太平洋艦隊作戰能力損失大半,而日軍僅損失20架飛機。


    珍珠港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大轉折之一。它宣告了太平洋戰爭的爆發,促使了美國正式參戰。從珍珠港事件發生以來,全世界有許多人相信它是日本人的一次偷襲。但是,隨著二戰史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對於珍珠港事件的真相提出不同的看法。


    一般認為,日軍偷襲珠珠港完全出乎羅斯福政府意料之外。當時,美國政府雖然認識到美、日在太平洋地區的衝突不可避免,但是,他們一則想繼續玩弄“遠東慕尼黑”陰謀,二則認為日本必然首先進攻英國與荷蘭的殖民地,不會首先進攻美國,更不可能襲擊遠離日本6000公裏的珍珠港。因此,從美國政府、美軍參謀總部直到太平洋艦隊司令部,對於日軍的行動都是沒有準備的。


    1941年11月6日,日本東條內閣特派前駐德大使來棲三郎赴美,與駐美大使野村一起和美國談判,並且遞交了“和談新建議”。美國國務卿赫爾於11月26日,向日方代表遞交了美國政府拒絕日本建議的照會。由於美國截獲和破譯了日本的密電,美國方麵覺察到日本將有所行動,但並不清楚日本的具體進攻目標。對此,就連日本談判代表野村和來棲也被蒙在鼓裏。日本機動部隊是在11月25日向珍珠港進發的,這是赫爾向日本遞交備忘錄的前一天,是東鄉密電上指定的“絕對最後期限”的前四天。這就是說,日本根本不需要美國的答複,在一本正經的、無效的外交換文還在繼續之際,戰爭就已經發動了。戰後,包括美國、英國、法國、蘇聯等許多國家所出版的二戰史專著中,都將珍珠港事件說成是日本玩弄外交手腕、違反國際慣例的一次不宣而戰的偷襲。


    然而,也有人認為珍珠港事件是美國人的陰謀,是美國故意讓日本偷襲成功的,特別是一些日本人始終堅持認為珍珠港事件完全是一樁特大的陰謀。為什麽有這種說法?因為日軍的突襲看似非常成功,但一些莫名其妙的巧合使日軍的戰略意圖沒有一件達到。


    據說,在日本準備偷襲珍珠港的時候,美國先進的無線電監聽係統早已破譯了日本的密碼,得悉日本正在覬覦珍珠港。羅斯福對這件事是完全清楚的,但他故意使太平洋艦隊處於無準備狀態。因為當時美國國內孤立主義思想非常嚴重,使得羅斯福總統很多援助英、蘇、中等國的計劃受到掣肘。作為極富遠見的傑出政治家,羅斯福很清楚,如果不及時援助正在艱苦奮戰的英、中、蘇等反法西斯國家,等到軸心國徹底控製了歐亞大陸後,美國將無力獨自抵抗已經根基牢固的德、意、日軸心國。所以,早參戰比晚參戰有利。但國內的孤立主義隻圖眼前利益,不願參戰。因此,羅斯福不惜以珍珠港為代價,喚醒民眾的覺醒,粉碎孤立主義思想。同時,還必須讓日本偷襲成功,才能激起孤立主義者參戰的決心。


    珍珠港事件已過去半個多世紀了,但它的真相還應有更多材料的披露和進一步的研究。珍珠港事件是不是苦肉計,誰也不敢下定論,也許曆史會告訴人們真相。


    ■諾曼底登陸之謎


    諾曼底登陸對盟軍來說是一次十足的軍事冒險,然而,冒險成功了。諾曼底登陸是二戰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它勝利地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加速了德軍的失敗。


    自1941年德國入侵蘇聯後,蘇聯紅軍便一直單獨地在廣大的歐洲大陸上與德軍作戰。可是,斯大林向丘吉爾提出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對納粹德國實施戰略夾擊的要求。


    1943年5月,英美華盛頓會議,決定於1944年5月在歐洲大陸實施登陸,開辟第二戰場。盟軍立即開始製訂登陸計劃,首先確定登陸地點。根據曆次登陸作戰的經驗教訓,登陸地點要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一要在從英國機場起飛的戰鬥機半徑內;二是航渡距離要盡可能短,三是附近要有大港口。幾經權衡比較,盟軍選擇了諾曼底。


    諾曼底雖然距離英國較遠,但諾曼底登陸也有許多對盟軍有利的條件。當時,德國潛水艇已經基本被肅清;盟軍空軍已經贏得了製空權;由於法國抵抗組織的破壞,法國北部已經成為“無鐵路區”。另外,德國對盟軍可能從什麽地方登陸琢磨不清。英國成功地對德國實施了疑兵之計,他們集結了一支假的“艦隊”,還發出大量電訊,造成盟軍司令部在肯特的假象。此外,美國著名將領巴頓也引人注目地出現在肯特,讓德國情報認為他已經受命指揮裝甲部隊進行主攻。


    終於,德軍西線司令部上了鉤。德國最高統帥部判斷盟軍最有可能選擇狹窄的多佛爾海峽登陸,而諾曼底行動隻是佯攻。這就導致德軍在西線的大部分兵力、兵器被浪費在加萊地區,而諾曼底則因兵力單薄無法抵禦盟軍的登陸。戰後繳獲的文件表明,希特勒倒還沒有完全上鉤,出於外人無法理解的直覺,他反複叫嚷,要注意諾曼底!


    1944年6月5日夜晚,一支由英國、美國、加拿大海軍組成的強大艦隊從英格蘭南海岸起航出海了。這支艦隊包括143艘英國和加拿大戰艦,46艘美軍戰艦,11艘其他盟軍海軍戰艦。為艦隊打頭陣的,是數百架英國皇軍空軍重型轟炸機。


    6月6日,聯軍在諾曼底海岸登陸,完全出乎德軍的意料,對德軍的指揮和行動造成極大混亂。德軍未能及時向裝甲預備隊下達向登陸場開進的命令,預備隊開進時又受到聯軍空軍阻撓,喪失了有利時機,組織不起來強有力的反擊。至6月12日,諾曼底德軍認為已無力奪回被占領的海灘陣地,恢複原態勢時,就全麵轉入防禦,限製聯軍擴大登陸場,以等待更多預備隊的反突擊。


    諾曼底登陸的勝利,宣告了盟軍在歐洲大陸第二戰場的開辟,意味著納粹德國陷入兩麵作戰,減輕了蘇軍的壓力,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


    諾曼底雖然以盟軍的勝利告終,但那次戰役中究竟犧牲了多少人,仍然是一個謎。據英國媒體報道,當時的戰鬥情形相當混亂,那些被炮彈和炸彈炸得支離破碎的屍體永遠都不可能得到辨別。很多士兵落水失蹤了,那些負責清點傷亡人數的士兵也被打死了,一切記錄都已經不可靠了。


    根據官方給出的數據,此役盟軍共傷亡12.2萬人,其中美軍73000人。海軍損失1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8艘驅逐艦,3艘護衛艦和48艘其他艦船。德軍傷亡73000人,被俘41000人,共損失11.4萬人。曆史學家表示,最為權威的死亡人數統計是永遠不可能得到的。即使是現在,這一片曾經發生過激烈戰鬥的土地仍然時不時發現一些戰士的遺體。


    為了削弱德軍的防衛,同時還有超過19000名的諾曼底平民在聯軍的大規模炮火中喪生。根據諾曼底曆史博物館的記載,為了給諾曼底行動鋪平道路,聯軍在1944年的4月和5月損失了大概12000人。統計德國人的傷亡更加困難。諾曼底曆史博物館表示,雖然數目不知道,但估計有40000人至90000人。


    諾曼底登陸的勝利是以巨大的人員犧牲為代價的,逝去的人已經永遠逝去了,他們的貢獻將永遠被銘記。


    ■二戰中德國為何未能造出原子彈


    納粹德國為什麽沒能造出原子彈?幾乎所有關心二戰史的人都問過這個問題。德國原子彈計劃負責人海森堡是偉大的物理學家,為何海森堡沒有為希特勒成功地開發出原子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曾企圖研製和使用原子彈。此舉引起英、美等盟國領導人和科學家們的極大驚恐。有幸的是,德國研製原子彈的企圖最終未能實現,世界人民也因此得以避免一場法西斯的原子彈災難。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德國就擁有龐大的核物理研究機構和許多傑出的物理學家,全世界獲得諾貝爾獎金的學者數德國最多。在核裂變研究方麵,德國物理學家更是遠遠跑在美國的前麵。早在1938年3月,德國著名物理學家奧托·哈恩和弗裏茨·斯特拉斯曼就在柏林威廉皇帝研究所成功地進行了用中子轟擊鈾原子核的實驗,終於出現了物理學界期待已久的裂變效應。鈾裂變的發現震驚了科學界。從原子核裂變中獲得無比巨大能量的實驗已突破,哪一個國家能夠首先把它轉為實用,就有可能利用核裂變製成威力無比的原子彈。


    1939年4月,德國納粹召集六位最出色的核物理學家,在柏林秘密討論利用原子科學成果製造核武器。同年夏季,德國政府未加任何解釋,突然禁止鈾礦從它占領下的捷克運出,並且下令封鎖一切有關鈾的新聞。同時,從蘇黎世傳出消息:德國正在進行一項秘密的“化學工程”,由德國鈾學會的物理學家指導,直接對柏林陸軍武器部負責。


    種種跡象表明,德國正在著手研製原子彈。如果數百萬的德國軍隊裝備上當時絕無僅有的核武器,希特勒就能統治世界或者毀滅世界。為了搶在希特勒的前麵趕製出第一顆原子彈,1939年8月2日,愛因斯坦上書羅斯福,提請美國當局注意正在日益逼近的來自法西斯德國的原子彈威脅。羅斯福總統采納了愛因斯坦的建議,組織製訂了著名的“曼哈頓計劃”,命令全力以赴研製原子彈。


    1944年底以前,同盟國的科學家普遍認為,德國在原子實驗方麵遠遠走在其他國家的前麵。匈牙利核物理學家愛德華·特勒在一篇文章中說,按照德國當時的科技發展水平,德國人本來在1942年就應該能夠造出原子彈。


    然而,事實卻出乎意料。1944年11月23日,當喬治·佩頓將軍攻克德國重要的核研究基地——斯特拉斯堡時,美國執行“阿爾索斯”行動的原子諜報人員直奔斯特拉斯堡大學新建的實驗室。經過仔細搜查,他們發現了隱匿於此的納粹德國的鈾計劃和鈾學會有關鈾研究最完整的檔案。獲得的情報資料十分確切地表明,在1942年就有人把製造原子彈的可能性告訴了希特勒。但直到1944年底,納粹德國在原子彈方麵的研製工作仍停留在實驗室階段,比美國洛斯阿拉莫斯中心的研究人員要落後兩年。這使美國領導人確信,來自德國的任何突然的核襲擊的可能性幾乎是沒有的,這時才徹底消除了當時美國人的憂慮。


    那麽,究竟是什麽原因使納粹德國在核軍備競賽中由先進變為落後,而始終未能造出原子彈呢?由於法西斯當局推行種族歧視政策,殘酷迫害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尤其是猶太人,希特勒竟然把整個物理學譏諷為猶太物理學,任意下令逮捕持不同政見的科學家,致使像哈恩、施特拉斯曼、邁特納、愛因斯坦、賴納、弗裏施這樣出類拔萃的科學家紛紛離開德國,逃亡國外。


    在原子能研究方麵,德國缺乏全麵的指導和統一的目標,各單位之間缺少協作。教育部、陸軍部、郵政部各搞一套。希特勒滿以為勝利在望,對要花長時間的新武器研製不感興趣。他把相當大的科技力量用來研製“v-2”型導彈,在某種程度上,也影響了對原子彈的研製。


    同盟國加緊對德國進行空襲,實行閃電般的地毯式的轟炸,迫使德國的研究小組總是不斷地搬家,試驗設備常常是裝上又拆,拆了又裝,很難找到一個絕對安全的角落。1942年11月,美國空軍大規模空襲了德國在挪威的生產重水的裏尤坎工廠,迫使該廠遷移。在前往柏林的途中,又遭到遊擊隊的襲擊,生產重水的貴重設備和大部分重水徹底破壞。很顯然,這場空襲使德國原子彈的研製工作遭到巨大困難。


    此外,美國研製原子彈的計劃是在嚴格保密的情況下進行的,甚至嚴格到連當時的副總統杜魯門和國務院的高級官員事前竟毫無所知。新聞檢查相當嚴格,禁止報紙和電台以任何方式泄漏有關原子能的消息。因此,希特勒被蒙在鼓裏,完全不了解美國研製原子彈的情況。希特勒的軍需部長阿爾風特·施佩爾戰後在紐倫堡被判為戰犯。他曾後悔地說,要是他當時得知美國在進行“曼哈頓計劃”,他就是上天入地也要想方設法趕上美國人。


    正是在以上諸多原因的共同作用下,法西斯德國才未能研製成功原子彈。否則,歐洲的版圖,甚至西半球的版圖將會大不一樣。


    ■失蹤了的第三顆原子彈


    二戰中,美國在日本的廣島、長崎投擲了兩顆原子彈,這似乎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然而,據說美國在日本投擲了三顆原子彈。那麽,這消失了的第三顆原子彈到哪裏去了呢?


    為了震懾邪惡勢力,迫使日本投降,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分別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各投下一顆原子彈,造成了慘重的人員傷亡,日本也迅速宣告投降。


    長期以來,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美國在日本投擲了兩顆原子彈。可是,有人透露,其實美國向日本投了三顆原子彈,光長崎就兩顆,有一顆沒有爆炸,最後神秘失蹤。如果美國在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這第三顆原子彈到哪裏去了?


    半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試圖弄清事情的真相。近年來,真相似乎一點點浮出了水麵。其中,美國原子彈研製和生產的組織者、美國退役陸軍中將格羅夫斯在其回憶錄中所透露的細節無疑最具有權威性。


    1945年7月24日,格羅夫斯在給馬歇爾的報告中,就提出了對日本的四個原子彈轟炸目標,它們是廣島、長崎、小倉和新潟。到7月底,確定了其中的三個目標。格羅夫斯在他的回憶錄中明確寫道:“廣島是第一目標,小倉兵工廠和小倉是第二目標,長崎是第三目標。”為此,美國從一開始就準備了三顆原子彈。


    8月6日早晨8時,兩架b-29轟炸機從高空進入日本南部工業和軍港城市廣島上空,其中一架裝載了一顆五噸重的原子彈——“小男孩”。9點14分,裝載原子彈的美機對準廣島一座橋的正中,原子彈從被打開的自動投彈裝置落入空中。45秒鍾後,原子彈在離地600米的空中爆炸,廣島上空立刻出現強烈的白色閃光,發出天崩地裂的爆炸聲。整個廣島頃刻間變成人間地獄,25萬人同時喪命。


    8月9日,美機又按計劃對九州的海岸港口城市小倉實施原子彈轟炸。淩晨3點49分,執行投擲原子彈任務的b-29兩架轟炸機和兩架偵察機從美國提尼安空軍基地的跑道上起飛。當它們到達小倉上空時,由於天空中有大霧,能見度低,肉眼根本看不到目標,於是決定放棄轟炸小倉,然後飛向第三目標長崎。長崎上空同樣是雲霧重重,但這一次飛機是不可能帶著核彈返回的,於是臨時決定采用雷達轟炸。當飛機作好投彈預備的時候,空中的雲霧忽然散開了,轟炸員果斷地把兩顆核彈投了下去。


    事後,美國戰略轟炸統計局估計長崎約有35000人死亡,60000人受傷。格羅夫斯在事後聽到傷亡人數時說:“這個數字比我們原來估計的要少得多。”原子彈是投下了,但它們落地之後的情況卻是許多人都沒有想到的——這兩顆原子彈中隻爆炸了一顆。


    當時,日本長崎的防空報告準確地記錄下了這一情況:“本日10時50分b-29兩架,自熊本縣天草方向北進,經島原半島西部橘灣上空入侵長崎市上空,11時2分投下附有降落傘新型炸彈兩個。”這說明當時確實投擲了兩顆原子彈。由於爆炸的這顆原子彈偏離目標約2000米,另一顆未爆炸的原子彈並沒有受到損害。接到報告後,日軍大本營立即派人將這顆沒有爆炸的原子彈嚴密看管起來。由於日本注定將成為戰敗國,而且帝國大學的原子加速器已遭到美國飛機轟炸的破壞,因此日本無法研製原子彈。後來,日本人從關乎民族利益考慮,決定將原子彈交給蘇聯。


    由於蘇聯已經從參加過美國原子彈試驗的英國科學家法拉奇那裏得到了美國原子彈試驗過程中重要的科技情報,又從日本人手裏得到這顆沒有爆炸的原子彈的實物,很快就在1949年8月29日4時,成功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


    蘇聯原子彈爆炸的消息震驚了美國總統杜魯門,他覺得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因為自從1938年底,德國科學家哈恩和斯特拉曼用中子轟擊鈾而發生了裂變之後,美國、英國、法國和逃到美國的德國科學家,經過了七年努力,才造出了第一顆原子彈,為此美國動用了50萬人,花費了23億美元。這樣巨大的開支,對於剛剛在戰爭中恢複過來的蘇聯,顯然是難以承受的。因此,美國預言蘇聯至少需要20年才能造出原子彈。


    至此,美國才知道,為什麽當初在長崎死於原子彈爆炸的人數與他們預先估計的有如此大的出入,為什麽蘇聯這麽快就可以研製出原子彈與他們抗衡……然而,一切都晚了!


    ■美軍豬灣入侵為何失敗


    古巴一直是美國在美洲的頭號敵人。為了顛覆古巴,美國扶植了許多古巴反對勢力。可是,勇敢的古巴人經受住了考驗,使美國的豬灣入侵陰謀失敗。


    1959年1月,卡斯特羅領導的古巴人民推翻了美國長期扶植的巴蒂斯塔政府,建立新的革命政權。從那之後,卡斯特羅就成為美國的頭號敵人。美國政府擔心距離美國海岸隻有100多公裏的古巴將成為蘇聯威脅美國的灘頭堡,一直企圖顛覆卡斯特羅領導的古巴新政權。


    從1960年起,美國中央情報局就開始在美國的佛羅裏達州和多米尼加、危地馬拉、洪都拉斯糾集古巴流亡分子,隨時準備登陸古巴,推翻卡斯特羅革命政權。


    1961年4月17日,在美國的暗中支持下,1500名經美國中央情報局訓練過的古巴流亡人員組成的“2506”突擊旅分乘13條船從尼加拉瓜的貝爾薩斯港出發,在古巴豬灣登陸,占領了長灘和吉隆灘,並繼續向北推進。古巴軍隊和民兵與入侵的美國雇傭軍展開了殊死搏鬥。三天後,“2506”旅被古巴政府軍擊斃擊傷114人,其餘1113人被俘獲,豬灣入侵宣告失敗。這一天恰巧是肯尼迪總統上任後的第90天。事後,肯尼迪總統不得不在美國大眾麵前公開承認豬灣事件是一件絕不能再發生的錯誤,聲稱對該事件負全責。這起事件讓美國政府大為難堪,成為世界媒體嘲諷的對象。


    由美國作堅強後盾的豬灣入侵怎麽會失敗呢?入侵古巴的計劃早在艾森豪威爾任期內即1960年3月就已擬就,並得到總統的批準,當時被稱做“冥王星行動”。肯尼迪總統上任後,該計劃逐漸擴大,由裝備有坦克、飛機的約1500名古巴流亡人員組成的“2506”旅在古巴實施兩棲登陸,占領灘頭,並向縱深處發展,然後把邁阿密的古巴流亡政府空運回古巴,由它出麵請求美國援助,以此最後擊敗卡斯特羅。但顯然區區1500人是難以與卡斯特羅的20萬軍隊相抗衡的,更不用說向縱深發展了。原來預計古巴境內有5000人左右反政府武裝人員,但實際上隻有50人加入入侵部隊。原計劃登陸時不會遇到抵抗,並有足夠時間建立灘頭工事,因為估計卡斯特羅需要時間調動軍隊,但此幻想也破滅了。“2506”旅從一開始登陸,就遭到一個多營民兵的阻擊,卡斯特羅當天就調動部署好裝備有坦克的部隊對付入侵。出師不利,看來這一計劃注定是要失敗的了。


    按照預定的計劃,美國空軍在登陸前準備出動三批共40架次b-26轟炸機,攻擊約40個古巴軍事目標。飛機將塗上古巴空軍標記,由中央情報局的飛行員和經美國訓練的古巴人聯合駕駛。但是,在肯尼迪的命令下,第一批隻出動了八架飛機,並在受到世界輿論的譴責後,完全取消了以後兩批飛機的轟炸,這就使古巴空軍仍擁有機場和飛機。後來,美軍雖然派出“博克塞”號航空母艦上的戰鬥機,但由於隻限於保護b-26轟炸機和運輸船隻,不能直接向卡斯特羅的部隊和飛機開火,因而隻能眼看著入侵部隊被古巴政府軍打得落花流水。因此,缺乏足夠的空軍支持是此次入侵失敗的致命點。


    此外,入侵計劃的泄露也可能是導致美國豬灣事件失敗的原因。早在1960年3月,入侵古巴計劃就已確定,並有兩批近50名受到特別訓練的古巴人先行潛入古巴,以便與國內反卡斯特羅的抵抗力量相聯係,使國內外反政府力量裏應外合,緊密配合,協同作戰。但這些人一潛入古巴,即被捕獲,卡斯特羅由此可能得知入侵計劃。為了配合豬灣入侵,中央情報局還企圖暗殺卡斯特羅,派殺手在卡斯特羅經常光顧的飯店等候下毒。但偏偏那段時間卡斯特羅沒有露麵,暗殺行動可能已經泄露了。


    以上的種種猜測表明,豬灣入侵的失敗是在所難免的了。但是,關於這一事件的很多史實,美國和古巴都沒有完全披露,使豬灣事件更添神秘色彩。


    ■海灣戰爭中伊拉克戰機為何外飛


    伊拉克戰機未曾戰鬥便飛赴近鄰伊朗,是為保存實力,還是空軍的叛變呢?薩達姆沒有作出明確的解釋。


    1991年1月17日,海灣戰爭打響後,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每天出動7000架次飛機對伊拉克軍事戰略目標進行狂轟濫炸。號稱是“世界上第五支最強大的軍隊”和擁有700多架先進戰機的伊拉克空軍卻按兵不動,被動挨炸。不僅如此,從1月26日開始,先後有100多架飛機紛紛飛往鄰國伊朗。


    海灣戰爭的帷幕剛拉開不久,伊拉克空軍就演出這場戰機東南飛的“好戲”,真使人感到迷惑不解。對此情況,伊拉克當局卻一直守口如瓶,保持緘默,從而更增添了一層神秘的色彩。人們不禁要問,在這戰火猛烈燃燒之際,伊拉克戰機為何不迎頭起飛,痛擊敵機,卻遠走高飛,這究竟是“陽謀”,還是“陰謀”?是“出逃”還是“避難”?是“厭戰”還是“保存實力”?到底有多少架飛機外飛?它們的最終命運如何?至今這一係列疑團尚徘徊於人們的腦海之中。


    這支自詡為“世界上第五支最強大的軍隊”到底搞什麽鬼?西方新聞媒體曾對伊軍戰機外飛事件大肆報道,真真假假,撲朔迷離,令人難辨真偽。


    根據當時許多西方觀察家的猜測和判斷,這可能是伊拉克當局保存戰鬥實力所采取的一種韜晦之計。由於兩伊戰爭剛剛結束,雙方的敵對關係有所緩和。因此,把一部分先進的戰機轉移到鄰國伊朗境內保存起來,較之留在國內用鋼筋水泥修築的地下掩蔽體內更為安全,故而戰機紛紛外飛。然而,伊朗駐法國大使阿哈尼先後兩次向外界否認兩伊有過這樣的默契或協議。


    也有一些人猜測,伊拉克國內的一起未遂政變可能是伊拉克戰機外飛的直接原因。長期以來,美國一直把伊拉克薩達姆政權視為眼中釘、肉中刺。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和海灣戰爭爆發後,美國更是盼望伊國內發生內訌或政變,以此推翻薩達姆政權。據西方媒體猜測,在海灣戰爭初期,多國部隊對伊拉克和伊占科威特的空襲取得了成功,摧毀了36枚飛毛腿導彈和300多架飛機。這使薩達姆總統大為惱火,他以“防空不力”為理由,處死了一名空軍司令和一名防空司令。於是,效忠這兩位司令的伊拉克空軍將軍和一些飛行員發動了一場未遂政變。東窗事發後,這些飛行員紛紛尋找機會,駕機出逃,飛往伊朗,尋求避難。


    還有消息宣稱,海灣戰爭期間,除向駐科伊軍投放大量的收音機以及傳單之外,多國部隊還在美國示意下向伊本土投放了數以百萬計的傳單,規勸他們棄械投降。這一伎倆多多少少收到了一些效果。可以說,心理戰雖談不上所獲頗豐,但畢竟還是有一定成效的。據說,“沙漠風暴”計劃開始後,美國空軍詫異地發現,他們幾乎遇不到任何伊拉克戰機的攔截。許多西方人士認為,伊空軍有可能是開小差,臨陣脫逃,以免多國部隊“以石擊卵”。


    伊拉克戰機接二連三飛往伊朗一事,使執行“沙漠風暴”的美軍心情十分複雜。一方麵,他們看到數以百計的伊軍戰機受製於多國部隊的狂轟濫炸,致使伊空軍無法發揮應敵效應,隻能外逃。另一方麵,他們也意識這些外飛的戰機日後有可能東山再起,後發製人,使美軍腹背受敵,這對多國部隊是一大威脅。但是,這一擔憂是多餘的,因為事後證明,伊軍戰鬥機並沒有做出這一“驚人之舉”。


    那麽,到底有多少飛機飛往伊朗呢?它們的結局又是如何?據西方軍事觀察家分析,海灣戰爭爆發前夕,伊拉克擁有各種類型飛機1300多架,其中作戰飛機700多架。雖有一定的實戰能力,但與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強大的空軍優勢對壘,力量仍是相差懸殊。因此,戰爭一開始,由於美國掌握絕對的製空權,使伊拉克空軍難以起飛作戰。起初,隻有50多架飛機外逃遠飛,後來增至100多架。截至1991年2月10日,已多達145架。其中包括米格-27、米格-29殲擊機和幻影f-1戰鬥轟炸機等性能最好的戰機,還有少數民航客機等。


    對於這批飛來的財富,伊朗政府最初的態度是將這批戰機連同其飛行員一起扣留到戰後再歸還伊拉克。但事後不久,伊朗當局又改口說,由於兩伊戰爭中伊拉克對伊朗負有戰事責任,有可能考慮將這批飛機作為戰爭賠償。然而,海灣戰事早已結束,伊拉克究竟是否索回了飛跑的戰機,依然是個不解之謎。


    “出逃”抑或“避難”、“陰謀”抑或“無計”、“厭戰”抑或“保存實力”……至今這一係列疑團仍縈繞於人們的腦海中,引起多方揣測,但無人知曉其中真正的動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世界未解之謎全知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中魚 編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中魚 編著並收藏世界未解之謎全知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