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豔後的情愛糾葛


    有人說,克裏奧帕特拉是“尼羅河畔的妖婦”,是“尼羅河的花蛇”。羅馬人對她痛恨不已,因為她差一點讓羅馬變成埃及的一個行省。埃及人則稱頌她是勇士,因為她為弱小的埃及贏得了22年的和平。


    在人類曆史上的眾多女性當中,“埃及豔後”克裏奧帕特拉無疑是其中一位焦點人物。這位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末代女皇,曾經以自己驚人的美麗、出眾的才華和令人傾倒的魅力,先後征服了羅馬曆史上兩位叱吒風雲的人物愷撒和安東尼,而且使強大的羅馬帝國的帝王紛紛拜倒在其石榴裙下。在當時羅馬帝國勢力如日中天的時候,她以一己之力使埃及國土一度得以保全,同時也改變了羅馬曆史。


    克裏奧帕特拉是托勒密的後裔。當她18歲時,她的父親托勒密十二世去世了,遺囑讓克裏奧帕特拉和她的弟弟托勒密十三世共同執政。但權力欲望特別強烈的克裏奧帕特拉這時就已經不能容忍弟弟和她分享王位,兩人因派係鬥爭和爭奪權力而失和。克裏奧帕特拉於公元前48年被逐出亞曆山大裏亞後,在埃及與敘利亞邊界一帶聚集軍隊,準備攻入埃及。


    此時,適逢愷撒追擊龐培來到埃及,對埃及的王位之爭進行調停。克裏奧帕特拉得此消息,乘船於夜間潛入亞曆山大裏亞,以毛毯裹身,由人抬到愷撒房門前。克裏奧帕特拉突然出現於愷撒麵前,她的勇氣和美貌深深打動了愷撒,很快就成了他的情婦。後來,托勒密十三世在對愷撒的亞曆山大裏亞戰爭中遭到失敗,溺死於尼羅河。愷撒征服埃及後,本想宣布埃及為羅馬的一個行省,但克裏奧帕特拉施展她的柔情和智慧,使愷撒放棄了原來的想法,恢複了克裏奧帕特拉的王位。克裏奧帕特拉成了埃及實際的統治者。


    公元前44年,愷撒被暗殺,他的朋友安東尼當上了羅馬帝國的元首,稱雄於羅馬。在腓力比戰役中最後擊敗共和派領袖布魯圖斯和喀西約的軍隊後,安東尼按照與屋大維的協議巡視東方行省,籌措資金。公元前41年,他到達西利西亞的塔爾蘇斯,遣使傳訊克裏奧帕特拉,想剝奪她的王位,宣布埃及為羅馬的一個行省。埃及王國又一次陷入危機之中。


    克裏奧帕特拉是一位非常理智的女子,她深知埃及的軍事力量太薄弱,隨時都有被羅馬統治者吞沒的危險。為了保護她的祖國和保全她的王位,必須和羅馬的強權人物結婚。安東尼很快就被這位美女迷得神魂顛倒,把統治帝國的大事都拋到腦後,終日與克裏奧帕特拉形影不離,甚至跟著她到埃及的亞曆山大港去度過了公元前41到前40年的冬天。


    公元前37年,安東尼離棄了自己的妻子,正式與克裏奧帕特拉結婚。為了滿足克裏奧帕特拉的野心,安東尼把埃及、科埃雷-敘利亞和塞浦斯路贈給克裏奧帕特拉,這引起了羅馬元老院的不滿,也給屋大維反對安東尼提供了良機。


    公元前32年,安東尼和克裏奧帕特拉率領聲勢浩大的軍隊在阿克蒂姆和屋大維開始了最後的對決。結果,癡情的安東尼在這場戰爭中一敗塗地。


    為了保證埃及的安全,克裏奧帕特拉沒有征得安東尼的同意,就向屋大維表示了臣服。絕望的安東尼發現克裏奧帕特拉的傭兵開始投降,又風聞克裏奧帕特拉戰敗被殺,信以為真,就絕望地自殺了。克裏奧帕特拉用埋葬國王的豪華儀式為安東尼舉行了葬禮,然後就悲哀地自殺了。在遺言中,她懇求將自己和安東尼埋在同一個墳墓中。


    克裏奧帕特拉以她的美貌、魅力和才智挽救了埃及,使它能在強大羅馬的夾縫中生存。雖說野史、傳說和文學作品總能見到這位“埃及豔後”神秘的影子,但有關她本人的文物資料卻是少之又少。


    倫敦大英博物館曾經展出過這位傳奇女人的雕像。從所展出的雕像來看,女王不過是長相一般,臉上輪廓分明,看起來極為嚴厲的女人。她的個頭矮小短粗,身高隻有1.5米,身材明顯偏胖。衣著也相當樸素,甚至脖子上有很明顯的贅肉,牙齒長得毫無美感。考古學家根據出土的古埃及雕像也證實,真實的女王相貌平平甚至有些醜陋,而埃及人為了保持血統的純淨,有近親婚配的製度,女王有可能還有某方麵的缺陷。如果這是真的話,她有什麽特殊的魅力使安東尼對她生死相隨?這真是一個難解之謎。


    ■查理大帝為何“被加冕”


    古代中國有趙匡胤黃袍加身而建立北宋王朝,在遙遠的意大利也有一出這樣的奇聞——查理大帝突然被教皇“皇冠加頂”。這到底是預演的陰謀,還是突降的幸福?


    公元800年12月25日,在意大利的羅馬城,發生了一件舉世矚目的事情:加洛林王朝的皇帝查理大帝被羅馬教皇破天荒地戴上一頂金皇冠,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這件事情影響深遠,甚至改變了歐洲的政治格局。


    查理的祖父查理·馬特是墨洛溫王朝大權實握的宮相,以打敗外族的進攻和實行采邑改革而馳名遐邇。查理的父親於751年與教皇勾結,廢黜了墨洛溫王朝的末代國君,取而代之,創建了加洛林王朝。但新王朝最強大的局麵卻是由他的兒子——查理大帝開創的。


    查理生活的年代正是西歐封建化過程急劇進行的時候,查理所實行的政策措施客觀上加速了這一進程,得到新興封建地主階層的擁護。查理是一位好戰的國王。為了建立一個強大的國家,他長年累月率軍四處征戰,使法蘭克王國的版圖不斷擴張。經過五十多次戰爭,查理使法蘭克王國成為控製西歐大部分地區的大帝國:西臨大西洋,東到多瑙河,北達北海,南至意大利中部,差不多囊括了昔日西羅馬帝國的全部國土。


    795年,羅馬教皇阿德一世逝世,查理支持立奧三世當選為新的教皇。立奧三世為了答謝查理,在羅馬為他大唱讚歌,從而引起羅馬貴族的不滿。羅馬貴族首領以教皇對法蘭克人軟弱為借口,將立奧三世逮捕入獄,倍加虐待,幾乎使立奧三世致盲致啞。立奧逃出監獄後向查理求援,查理於800年12月親率大軍護送立奧三世回羅馬,用武力平息了這場糾紛。他召集所有主教、神職人員及貴族開會,幫助立奧三世複位,並對反對立奧三世的人處以重刑。


    立奧三世對查理感激涕零。為答謝查理的支持,立奧三世決定以特有的方式報答他。公元800年12月25日,當查理跪在聖彼得大教堂做彌撒時,立奧三世便為查理戴上一頂金皇冠,封他為“羅馬人的皇帝”,並高聲宣布:“上帝為查理皇帝加冕,這位偉大的和帶來和平的羅馬皇帝,萬壽無疆,永遠勝利!”參加儀式的教徒也齊聲高呼:“上帝以西羅馬皇帝的金冠授予查理,查理就是偉大、和平的羅馬皇帝和羅馬教皇的保護人。”從此,法蘭克王國被稱為“查理帝國”,查理國王變成“查理大帝”,亦稱“查理曼”。


    關於查理加冕稱帝的問題,曆史上存在著不同的說法。有人認為查理根本無意被加冕,那隻是教皇一相情願的報恩行為。據為查理作傳的愛因哈斯所述,查理對“加冕”一節事前毫無所知,立奧本想以此給查理一個驚喜,但他的做法卻沒有收到預期目的,反而使查理感到突兀。查理認為,自己並不需要被授予尊貴榮譽。他甚至對“奧古斯都”、“皇帝”等稱號持有反感態度。他肯定地說,假如當初能夠預見到教皇的意圖,他那天是不會進教堂的,盡管那天是教堂的重要節日。依此來看,查理大帝是不願意被加冕稱帝的。很多學者采取這一說法,是因為愛因哈德從20歲起便被查理聘請到宮中掌管秘書,參與機要,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跟隨在查理左右,深得查理的寵信,他的記載應該是比較可信的。


    事實果真如此嗎?現代許多西方曆史學家對此表示懷疑。有人認為,查理既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又能嚴密控製局勢,絕不可能容許心非所願之事。從當時立奧三世的處境看,他也絕不敢做冒犯查理的事。由此他們認為,查理加冕可能是他身邊那些向往帝國夢的宮廷學者慫恿的結果。不過,人們普遍認為,查理不願稱帝的最大可能,還是他忌諱教皇立奧三世。教皇主動給自己加冕,不僅僅是為了報恩,而是想趁機重新得到一些失去的權力。


    事實上,不管查理是否願意羅馬教皇為他加冕,他在實質上已經成為古羅馬帝國的合法繼承人和基督教世界的保護者。這次加冕是中世紀曆史上的一件大事,影響極其深遠,奠定了教廷和王廷對西歐進行雙重統治的政治思想基礎,開創了中世紀教皇為皇帝加冕的先例,也為日後的教權與王權之爭埋下了禍根。


    ■伊凡雷帝殺子之謎


    曆國曆代宮廷內部都充滿了血雨腥風,父子相殘、兄弟反目的事情層出不窮。以暴虐成性而聞名的伊凡雷帝真的忍心殺死自己的親兒子嗎?


    伊凡四世是俄國曆史上第一任沙皇,是16世紀俄國的專製統治者。他生性殘暴,17歲時殺死握有實權的攝政王,自立為帝。為了鞏固政權,他曾毫不留情地屠殺所有反對他的政敵,鎮壓叛亂,絞死主教。他的政權是建立在恐怖基礎上的,世稱他為“伊凡雷帝”,即“恐怖的伊凡”。


    俄國著名畫家列賓曾創作過一幅《伊凡雷帝殺子》的油畫:在灰暗壓抑氣氛籠罩的畫麵上,奄奄一息的皇太子伊凡頭無力地靠在父親的胸前,伊凡雷帝驚恐地摟著兒子,他用一隻蒼老的、血管突出的手抱著伊凡的身體,另一隻手緊緊按住兒子流血的傷口,試圖挽回兒子的生命。但死亡的陰影已經籠罩著伊凡,他無力地支撐在地毯上,用一雙絕望而寬恕的眼睛看著衰老的父親,而伊凡雷帝的雙眼中充滿著悔恨,兩人的眼神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整幅畫有著一種攝人心魄的藝術魅力,它同時也記載了俄國曆史上的一個傳聞:俄國沙皇伊凡雷帝盛怒之下,用鐵頭權杖刺中太子伊凡的太陽穴,後者最終不治而死。


    俗語說“虎毒不食子”,伊凡雷帝卻被懷疑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兒子。人們為什麽會懷疑伊凡雷帝呢?主要是伊凡雷帝的性格非常殘忍。伊凡雷帝還是個孩子時,就經常把捉住的小鳥一刀一刀地殺死,或是站在高高的牆上,將手中的小狗摔死,從而發泄心中的不滿。在他13歲的時候,就放出豢養的惡狗,將執掌朝政的皇叔伊斯基活活咬死,暴屍宮門。而他剛登上皇位後,為了加強皇權,就在全國範圍內實行恐怖政策,懲罰反對皇權的大貴族,也殺害了許多無辜的平民。他用尖樁刑、炮烙、活挖人心、抽筋剖腹等酷刑處死了數萬人,得到了“雷帝”的稱呼。他的暴政和獨裁不僅使遭到鎮壓的大貴族們心懷怨恨,也引起廣大人民的強烈反對。就連沙皇身邊的人,也有“伴君如伴虎”的危機感。


    關於伊凡太子的死因有著不同的說法,最普遍的一種是:從1581年起,伊凡雷帝開始懷疑太子有奪取皇位的嫌疑,多疑的性格使這種想法日益強烈,父子關係也因為他的提防而緊張起來。1581年11月15日,伊凡雷帝看見伊凡妻子葉蓮娜僅穿一件薄裙在宮中走動,違反了俄國婦女至少要穿三件衣裙的慣例,勃然大怒,動手打了兒媳,使懷孕的葉蓮娜當即因驚嚇流產。太子伊凡聞訊後,對伊凡雷帝大吼大叫,這激怒了伊凡雷帝。他一邊大罵“你這個可恥的叛徒”,一邊舉起鐵頭權杖向兒子刺去,正中伊凡的太陽穴。最後伊凡終因傷勢過重而死去。


    蘇聯曆史學家斯克倫尼尼科夫對此卻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1581年11月15日,伊凡父子雖發生激烈爭吵,但父親隻是用權杖在兒子身上敲了幾下,並未造成致命的傷害。太子伊凡主要因喪子和恨父導致內心極度悲傷,以致突發癲癇病,後又繼發熱病死亡。這個觀點的主要論據是伊凡雷帝在1581年11月9日的信中曾談道:“兒子伊凡病倒了,今天他仍在病中。”因此,可以證明伊凡是病重而死,而非父殺。


    當然,曆國曆代宮廷內部都充滿了血雨腥風,父子相殘、兄弟反目的事情層出不窮。伊凡雷帝有沒有殺死自己的親兒子,至今尚無定論,隻有讓曆史來慢慢尋找真實答案了。


    ■俄國沙皇伊凡六世遇害之謎


    尚處繈褓便被立為皇帝,自此再未見過天日,伊凡六世就這樣度過了悲慘的一生。直到現在,人們也不知道是誰對他下了毒手。


    俄國沙皇伊凡六世出生在不倫瑞克-沃爾芬比特,他的父親是不倫瑞克的安東·烏爾利克,母親是梅克倫堡女公爵安娜·利奧波德耶夫娜。1740年10月,還在繈褓中的伊凡當上了俄國沙皇。因伊凡六世才出世三個月,便由其母攝政,總管國事。


    安娜上台後,肆意地頒布法令、任免大臣、發動戰爭、魚肉百姓,招致社會各階層的不滿。無論支持伊萬五世還是彼得大帝的貴族都無法忍受安娜的統治,他們聯名請彼得大帝最後的繼承人——伊麗莎白·彼得羅夫娜公主繼位。


    1741年11月24日,俄國宮廷發生政變,彼得一世的女兒伊麗莎白依靠皇族和禁衛軍的支持,逮捕了伊凡六世及其父母,自立為皇。於是,“執政”僅13個月的伊凡六世成了階下囚。為防止有人假借伊凡六世名義叛亂,伊麗莎白女皇下令將他單獨看押。從此,伊凡離開父母,終日與牢房為伴。1756年,年滿16歲的伊凡被秘密押送到施利色堡,編號為“一號囚徒”,並單獨關押,任何人都不知道他的姓名和真實身份。奉命看守伊凡的兩個禁衛軍軍官弗拉謝夫和車金直接向伊麗莎白女皇宣誓,每半個月還要向帝國樞密院呈報一份有關“一號囚徒”情況的秘密報告。


    長年的牢房生活,使伊凡的體質、心理、性格都發生嚴重畸變。他頭發蓬鬆,臉白如紙,身患多種疾病,目光呆滯。他每天除了讀《聖經》和《使徒列傳》以外,沒有別的事可做,因而對外麵的世界一無所知。長大後,他不知道伊麗莎白女皇死後,彼得三世和葉卡捷琳娜二世相繼做了沙皇。彼得三世和葉卡捷琳娜二世執政期間都曾秘密來施利色堡要塞看過他,但伊凡六世並不知道來者的身份。


    1762年,葉卡捷琳娜二世登上了沙皇寶座。在彼得三世死後,她又害怕有人擁戴伊凡六世而危及她的統治。於是,她親下手諭,命令看守者弗拉謝夫和車金阻止任何未持有女皇的手諭或樞密院命令的人進入“一號囚犯”牢房,否則一律格殺勿論。1764年7月5日晚,人們發現“一號囚徒”身著數劍,倒在血泊中,已死去多時。這樣年僅24歲的伊凡,在度過23年的鐵窗生涯後,終於成了俄國宮廷政治的又一犧牲品。8月17日,樞密院宣布:前沙皇伊凡六世因病去世。


    伊凡六世死於凶殺已是不可爭議的事實了,可他死於何人之手,又因何而死呢?


    有人認為是看守者弗拉謝夫和車金殺死了伊凡六世。自1756年伊凡六世被押送到施利色堡要塞,這兩人就奉命看守伊凡。他們兩人常年與伊凡一起住在監獄裏,不能離開要塞一步,也不能與親友見麵,無異於被判處了終身監禁。隻要“一號囚徒”不死,他們就永無自由之日。兩人曾多次向樞密院請求調換他人,但上邊除了不斷給他們加官增薪外,對他們的請求置之不理。因此,他們忍無可忍,殺死了伊凡,尋求解脫。


    也有人認為是米羅維奇少尉準備擁戴伊凡六世為沙皇發動政變,看守者被迫殺死伊凡六世。米羅維奇少尉是施利色堡要塞的駐守軍官,當他了解了“一號囚徒”的真實身份後,就準備推翻葉卡捷琳娜二世統治,擁戴伊凡六世為王。7月5日晚,他帶兵衝進伊凡六世牢房,發現伊凡六世已被殺死。


    可憐的伊凡六世沒有真正地當過一天皇帝就這樣死去了,更可悲的是他的死因永遠無法查清。宮廷的鬥爭就是這麽可怕,伊凡六世隻不過是宮廷內亂的犧牲品。


    ■法國王冠鑽石失蹤之謎


    混亂的國家,混亂的政局,在這樣一個混亂的時間,珍貴的寶物能不丟失嗎?可是,法國王冠鑽石真的是被小偷所竊嗎?


    1789年,法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國王路易十六表麵接受立憲政體,實則力圖絞殺革命。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偕同王室逃至法奧邊境瓦倫,兩天後被群眾押回巴黎,曆時1500多年的法國封建王朝從此崩潰。


    幾天之後,法國製憲議會一位議員向公眾提出警告,提醒人們內外敵人正在試圖奪取王冠上的鑽石。法國王冠上有世界上最美麗的鑽石與珠寶,每逢聖馬丁複活節的星期二,在保安警察的監護下,巴黎人民才可在陳列櫃前匆匆走過,觀賞珍寶。曆代法國工匠都為王冠添上新的珠寶感到榮幸,這些稀世珍寶曆來都保存在珍寶貯藏室裏。自從路易十六執政以來,這些珍寶就交給忠誠可靠的克雷西看管。


    在議員的警告下,製憲議會組成了由三位議員和11位專家參加的專門委員會,負責清點保存法國王室的稀世珍寶。經過三個月的緊張工作,委員會共清點出鑽石9547顆,總值達3000萬法郎。此後,每星期一人們都可參觀這些珍寶。然而,負責看管的克雷西對此卻十分擔心,他怕給不法之徒們以可乘之機。可是,不知為什麽,克雷西的職務很快被吉倫特派領袖羅蘭的心腹雷斯圖所代替。


    1792年9月,路易十六因陰謀複辟而被廢黜。此時,法國處在危機之中,外部麵臨歐洲聯盟的入侵,國內各派爭鬥激烈,到處是失業與饑荒、恐怖與暗殺。在這嚴峻的時刻,為了安全起見,珍寶貯藏室被貼上封條。但令人驚奇的是,這麽多奇珍異寶竟然無人看守。9月17日,內務大臣羅蘭在國民議會突然宣布:“珍寶貯藏室門被撬,鑽石全部丟失!”這個消息震驚了法國人民。


    據稱,自9月11日深夜至14日深夜,盜匪三次光顧珍寶貯藏室,無人覺察。在16日,當盜匪第四次盜竊時,才被國民自衛軍巡邏隊抓獲。至此,羅蘭才於17日宣布鑽石失盜。


    這起駭人聽聞的盜竊案,確實令人深思。為什麽議員會事先提出珍寶被盜的警告?為什麽忠實可靠的克雷西被撤職?為什麽不多派人看守珍寶貯藏室?為什麽會連續發生四次盜竊案?誰是幕後策劃者?


    盜竊案發生後,內務大臣羅蘭指控他的政敵、國防大臣丹東及丹東的朋友應該負責,丹東又反過來指責羅蘭和羅蘭的朋友應完全負責。各派唇槍舌劍,指責對方。


    9月21日,刑事法庭審判了抓獲的兩名盜匪,並判處他們死刑。次日,死刑即將執行的時候,一個臨死的囚犯向庭長供出了藏在他家廁所的100多顆鑽石。不久,警察又抓住了一個叫勒圖的竊賊。在他的供認下,警察又抓住了一個17歲的盜匪。這個年輕人的父親得知兒子入獄時,聲稱要揭發一樁聳人聽聞的案子。但在第二天早上,他就被人毒死了,他的兒子也死在監獄。這一連串的事情,使人莫名其妙。


    在珍寶失盜的1792年9月,法國正處於內憂外患、形勢危難之際。當時,法國正在進行瓦爾密戰役,並很快因敵方撤軍而取得了勝利。從戰略上講,敵方指揮官不應發布撤退命令。這使人懷疑雙方是不是進行了某種交易。


    人們隻知道拿破侖指揮瓦爾密戰役取得勝利,拯救了巴黎和法蘭西民族。然而,瓦爾密戰役勝利的奧秘,過去、現在以至將來也許永遠不會被揭開。法國王冠上鑽石失蹤的秘密究竟與瓦爾密戰爭的蹊蹺勝利是否有關,這也是一個未解之謎。


    ■亞曆山大一世是弑父篡位者嗎


    亞曆山大一世統治的時間盡管不長,卻給後世留下許多未解之謎。他究竟是不是弑父篡位者,仍是一個未解之謎。


    亞曆山大一世是俄國羅曼諾夫王朝的第13位沙皇,後人稱他為“神秘沙皇”、“北方的斯芬克斯”,普希金則認為他是“一位懦弱而狡猾的君主”。他之所以有名,不僅因為他曾經三次打敗野心勃勃的拿破侖,而且還因為在他的人生經曆中充滿了神秘和離奇。


    亞曆山大一世的父親保羅是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與情夫薩爾蒂柯夫的孩子。自保羅出生後,葉卡捷琳娜二世就對他極其冷淡。保羅成人後,母子關係更加緊張。保羅怨恨母親給了他一個“不光彩”的出身,也怨恨母親久占皇位,使他不能成為顯赫的沙皇,因而終日頹廢消沉,不事政務,熱衷於操練軍隊。


    亞曆山大出生於1777年12月12日,葉卡捷琳娜二世很疼愛亞曆山大,她認定這個新生兒將取代保羅成為真正的皇位繼承人。因此,她親自為孫子取名亞曆山大,希望他將來有俄國古代英王亞曆山大的風采。為了培養亞曆山大,葉卡捷琳娜二世對他的要求很嚴格,每天早晨都要求他在低於15攝氏度的房間裏開著窗戶洗冷水澡,以磨煉他的意誌。在亞曆山大六歲時,葉卡捷琳娜二世將家裏的女保姆趕走,找了12名家庭男教師教育他,以造就他威猛、堅定的性格。


    葉卡捷琳娜二世在統治末期,更將皇位繼承人的選擇看成是件大事。由於對兒子保羅的厭惡和失望,她決定另立孫子亞曆山大為自己的皇位繼承人。她私下秘密起草了一份詔書,宣布廢除保羅的皇位繼承權,立亞曆山大為未來的新沙皇。她準備在1796年11月24日,即俄曆聖葉卡捷琳娜日正式公布這份詔書,曉諭天下。在宮中,她公開表示隻有亞曆山大繼位才能執掌朝綱。亞曆山大知道此事後,立即給祖母寫信,表示心領神會。同時,他也給父親保羅寫信,在信中提前稱他為“皇帝陛下”,表示宮中所傳實為謠言,發誓說承認父親是合法的帝國皇帝繼承人。


    1796年11月6日,顯赫一時的葉卡捷琳娜女皇因中風去世。保羅趁機奪取了皇位,稱為保羅一世。保羅一世即位之初,便大反其母葉卡捷琳娜二世的政策而行之,削弱軍人的地位及其作用,加強書報檢查,實行恐怖統治,致使全國上下怨聲載道。


    保羅一世雖然將亞曆山大立為皇儲,但對他管教很嚴,隨時會召見他,讓他匯報一些瑣事的細枝末節,而且經常訓斥他。漸漸地,亞曆山大結交了一些有實權的朋友,他們都對沙皇保羅的統治不滿,常常在一起商量如何廢除妨礙自由的桎梏,實現全體公民的平等,建立公正博愛的社會。隨著保羅自負、狂躁的升級,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反對他,並著手策劃推翻他的統治,扶植亞曆山大即位。


    1801年3月11日夜裏,密謀集團主要成員朱波夫、本尼格森、帕倫帶領親信衝進皇帝臥室,逼迫保羅一世退位。保羅一世死命拒絕,在眾人推搡之間,燭滅光息。黑暗中,有人將保羅殺死。當夜,亞曆山大對百官宣布保羅一世因不幸中風身死,宣布即位稱帝,俄國開始了亞曆山大一世統治時期。


    保羅一世死於非命確定無疑,但亞曆山大是否參與此活動,眾說紛紜。很多人懷疑亞曆山大一世與此事有關,但無從證明。有人認為他直接參與密謀策劃活動,甚至其弟君士坦丁還親自參加3月11日晚的暗殺活動。也有人表示,亞曆山大事先了解反對保羅的密謀活動,副首相潘寧曾隱晦地將計劃向他透露。他雖然拒絕了,但未加製止,而是置身其外,靜觀事態發展。


    當然,也有人認為無論出於人倫綱常,還是出於父子親情,亞曆山大都不可能參與密謀活動,因為亞曆山大與保羅父子關係一直不錯,而且保羅即位之初就確定了亞曆山大的首席皇儲地位。作為唯一的皇儲,亞曆山大似乎沒有必要做這種違背天理的事情。亞曆山大一世究竟是不是一個弑父篡位者,至今尚無定論。


    ■亞曆山大一世與胞妹的關係之謎


    亞曆山大一世一生中留下無數個未解之謎。他與胞妹葉卡捷琳娜的關係是純潔的兄妹之情,還是違背倫理的亂倫之愛,就是一個令很多人疑惑的難解之謎。


    亞曆山大年僅13歲時,祖母就為他找好了未來的妻子——德國巴登公國的公主路易莎·瑪麗亞·奧古斯特。後來她改名為伊麗莎白·阿列克謝耶夫娜。1793年,當亞曆山大16歲的時候,二人成婚。


    1796年,葉卡捷琳娜二世逝世,保羅一世登基,亞曆山大正式被立為皇儲。1801年3月11日夜,宮廷發生政變,皇帝保羅被反對黨殺死,亞曆山大即位稱帝。


    亞曆山大即位後,那些垂涎他地位的女人紛紛對他投懷送抱。因此,他身邊常常是美女嬌娃成群。其中,既有上流社會的貴婦,還有法國女歌唱家,甚至在訪問普魯士期間,他還與普魯士王後路易莎眉目傳情。雖然妻妾成群,但在亞曆山大心中卻始終隻有一個女人的位置——她就是葉卡捷琳娜公主。葉卡捷琳娜公主是亞曆山大的大妹妹,是當時公認的大美女。所有人都覺得她美豔照人,才華橫溢。但她孤傲自負,舉止唐突,有時甚至行為放肆,令人驚奇。由於二人年齡相當,從小一起長大,朝夕相處的歲月竟讓兩人產生了超出兄妹的感情。在亞曆山大的婚姻名存實亡的時候,兄妹二人的感情達到了頂峰。他們經常單獨閑坐,徹夜長談,有時動作過分親昵,許多宮中隨從都覺得他倆之間有些行為不符合倫理。


    亞曆山大一世和葉卡捷琳娜都住在皇宮之中,每天都可以見麵,但卻幾乎每天都要相互寫信。如果亞曆山大一世外出巡視或是出國訪問,兄妹倆的書信往來就更加頻繁。亞曆山大在給妹妹的信中這樣寫道:“知道你愛我是我幸福的源泉,因為你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尤物之一……我像瘋子一般愛你……看到你,我高興得如癡如狂,我像個著魔的人,四處奔波,多希望能在你的懷裏甜蜜地鬆懈下來。”當亞曆山大一世的情婦懷上小皇子後,亞曆山大第一個將這個消息告訴了葉卡捷琳娜:“我在家裏給你寫信,我的伴侶和孩子都向你致意……我在這個小家庭裏的幸福和你對我的深情,是生活對我僅有的吸引力。”這些甜言蜜語使很多人懷疑它究竟是純真無邪的兄妹情誼的表露,還是變態亂倫的表現。


    1808年,威鎮歐洲的法蘭西皇帝拿破侖突然向葉卡捷琳娜求婚,這使亞曆山大非常不高興。他不能忍受將心愛的妹妹嫁給法國的“食人怪物”,於是婉言謝絕了。葉卡捷琳娜知道這件事後,卻有些不快。她一方麵表示不願意離開“親愛的哥哥”遠嫁異國他鄉,另一方麵又責怪兄長回絕得太早。亞曆山大一世害怕拿破侖又來求婚,於是匆忙將葉卡捷琳娜嫁給相貌平常、地位一般而且性格懦弱的德國奧登堡公爵,婚禮舉行得非常倉促。婚後,葉卡捷琳娜仍常住在聖彼得堡。當她的丈夫病死後,兄妹之間的感情又像以前一樣無所顧忌了。


    亞曆山大一世和他的妹妹之間到底是一種什麽樣的感情,很讓人捉摸不透。作為一個龐大帝國的一國之君,他會做出亂倫的事情來嗎?更何況他和皇後伊麗莎白的感情一直不錯。更令人不能理解的是,作為一個大國公主,葉卡捷琳娜能違背人倫綱常和兄長亂倫嗎?


    ■奧匈帝國皇太子自殺之謎


    1889年1月30日,奧匈帝國的皇太子自殺身亡。年輕有為的皇太子為什麽要自殺,為情,還是為爭權?誰也不知道真正的答案是什麽。


    1889年1月30日早上7點半,當時奧匈帝國皇太子魯道夫的貼身仆人洛斯歇克發現皇太子和他的情人瑪麗·維茲拉在梅林宮的房間裏開槍自殺了。皇太子的死訊被報告給奧匈帝國皇帝弗朗索瓦·約瑟夫後,他非常傷心,不久就召集全體皇室成員和大臣們,通報並緊急處置這一突發事件。人們被告之,皇太子魯道夫“因極度興奮,於今日淩晨死於心肌梗死”。2月2日午夜,一輛靈車將皇太子悄悄運回維也納。5日,皇太子的靈柩被送往皇家墓地。皇帝不讓各地諸侯王來參加簡單的葬儀。不過,據在場的人說,皇帝哭得很傷心。


    根據皇帝的命令,兩位著名醫生曾對皇太子的屍體作了解剖檢驗。他們的報告確認皇太子是“因一時精神錯亂而自殺”,但皇帝根本不相信。人們想不通年輕有為的皇太子為什麽要自殺,紛紛猜測事情的原因。


    有人從皇太子和他的情婦自殺於梅林宮這一事實斷定,梅林宮的悲劇是一出愛情悲劇。皇太子魯道夫在16歲的時候就和比利時公主斯德法妮訂婚,但他們婚後的生活並不幸福。一直以來,魯道夫想要離婚,但奧匈帝國的皇帝不同意他這麽做。幻想破滅後的皇太子則以到處尋歡作樂來消解他的精神痛苦,經常夜不歸宿,通宵達旦地和別的女人在一起廝混。


    1887年末,在波蘭人舉行的一次舞會上,魯道夫經人介紹,認識了一位名叫瑪麗·維茲拉的少女。她對英俊瀟灑、風流倜儻的皇太子一見鍾情,瘋狂地愛上了他。兩人之間的感情顯然是王室所不能容忍的,這大大有損皇室的風雅。皇太子夫婦關係鬧得越來越僵,以致魯道夫有一次公然對斯德法妮說:“既然沒有什麽解決的辦法,隻好我先打死你,而後我再自殺了事。”這些威脅性的話語傳到皇帝的耳朵裏,實在是令他頭疼不已,最後隻得決定對兒子攤牌,讓魯道夫為了皇室的穩定而斷絕與情人的關係。


    1889年1月28日清晨,皇帝突然召見皇太子,兩人談話的內容不得而知。魯道夫從父親那兒出來,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在那裏,他迅速寫了幾封信,分別是給斯德法妮、他的妹妹、他的母親以及一些朋友。然後,他回到自己的寢宮,告別妻子和女兒後,獨自動身去梅林宮了。同時,瑪麗也悄悄去了梅林宮。


    在皇太子生命的最後一個晚上,他給自己的貼身仆人洛斯歇克寫了一張便條,讓他去找一名牧師為他祈禱,要他“把我和女男爵合葬在一起”。悲劇發生後,人們從皇太子寫給妻子的信中,看到這樣的話語:“你終於在我的羈絆之中和我為你帶來的痛苦之中解脫出來了,祝你萬事如意……”人們還從瑪麗寫給她妹妹的遺書中讀到大致相同的意思:“你隻能為愛情而結婚。我未能這樣做,然而我情願到另一個世界去。”因此,很多人認為,皇帝突然召見魯道夫時一定嚴厲地訓斥了他,並且逼他立即與情人絕交。癡情的魯道夫隻得和情人雙雙選擇了殉情的絕路。


    也有一些人認為皇太子自殺的背後深藏著政治原因,不單單是為情所困。魯道夫作為皇位繼承人,自幼就受到與眾不同的教育,他的觀點非常另類,甚至匿名在奧地利報刊上發表抨擊奧地利貴族製度的文章。他的叛逆性格和活動致使他每一次外出都有一些偽裝的警方人員跟蹤,他的住處也受到監視。據傳說,魯道夫曾答應隻要匈牙利人起兵反對他的父親,他就會宣布奧匈分治,而他可以就任匈牙利國王。因此,魯道夫也可能是出於政治原因自殺的。當然,要證實這一點還缺乏足夠的材料。不過,他在寫給妹妹的信中說:“我是違心地辭別人世的。”這似乎可以間接證明魯道夫的死是被迫的。


    其實,整個事件有一個關鍵的地方,那就是28日清晨皇帝緊急召見皇太子的過程中到底談了些什麽,這很可能是導致魯道夫自殺的真正原因。皇帝是這個悲劇故事中唯一的知情者。然而,當他撒手塵世的時候,卻將整個梅林宮悲劇的謎底帶走了。梅林宮的悲劇也成為17世紀末至20世紀初歐洲六大曆史之謎中的一個,直到今天也沒有人能弄清事情的真相。


    ■俄國末代公主生死之謎


    在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被槍斃的幾十年內,有數人聲稱自己是死裏逃生的末代公主。然而,人們懷疑她們隻是為了得到沙皇的遺產。


    1917年2月,彼得格勒爆發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在人民運動的強大壓力下,尼古拉二世終於在3月15日宣布退位,統治俄國300年之久的羅曼諾夫王朝就這樣退出了曆史舞台。


    當時,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家庭成員都被逮捕,並被押送到烏拉爾地區。不久以後,尼古拉二世全家(包括皇後、22歲的女兒奧爾加、21歲的女兒塔吉揚娜、19歲的女兒瑪麗亞、17歲的女兒安娜斯塔西婭、13歲的有先天性血友病的兒子阿列克謝),以及他們的醫生、廚師和皇後的女傭,都被執行槍決。行刑隊槍決後,把這些人的屍體丟到廢礦井,用硫酸處理後又用汽油燒毀了。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不久後,在歐洲的各大報紙上都登出這樣的消息:俄國公主安娜斯塔西婭奇跡般地逃脫了布爾什維克的“魔掌”,已輾轉到達了歐洲。這個消息引起極大的轟動,並且報道說得非常詳細,使人不能不信。據報道稱,是一位看押士兵在皇恩感召下,在處決前夜將安娜斯塔西婭偷偷放走。在西歐,她見到了僑居丹麥的祖母——俄國皇太後瑪麗婭·費奧多羅夫娜,皇太後承認了她的身份。報紙上還刊登了許多她本人及其與祖母合影的照片,但蘇維埃政權很堅決地否定俄國公主生還出逃的說法。


    1920年2月,在歐洲梅克佳堡有一位叫巴巴拉的公爵夫人自稱是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幼女安娜斯塔西婭公主,她以繼承人的身份向政府索要俄國沙皇在英國銀行的存款及皇後的珠寶。這則消息使整個世界為之震驚。然而,在這件事情還沒有水落石出的時候,在美國又有一位安娜·安德森夫人宣稱自己才是安娜斯塔西婭公主。一時間,世界所有報紙的頭條都在報導這些消息。


    當新聞的爆炸性漸漸平息的時候,在梵蒂岡修道院做了20年總管的修女帕斯庫亞麗娜在臨終前向人披露了一個秘密,那就是在1928年西伯利亞的葉卡特琳堡落入紅色衛隊手中時,俄國皇室的成員並沒有全部被擊斃,僅僅是沙皇、皇後和王子阿列克謝被槍殺。四位女公爵全都死裏逃生,並幾次受到梵蒂岡教皇的秘密接見。


    雖然這個秘密與安娜·安德森夫人當年所陳述的相距甚遠,但使人們再次將視線落到安娜·安德森身上。雖然屢被質疑,但安娜·安德森一直沒有放棄過證明自己的身份,並為之奮鬥了60年。人們對此案的疑惑一直未能消除:到底誰說的是真的呢?假如帕斯庫亞麗娜修女說的是真的,安娜的姐姐們都還活在人世,為什麽不出來為她作證卻要保持緘默呢?如果安娜·安德森在冒充公主,為何要為證明自己的身份而堅持60年呢?


    數十年後,1991年,考古學家在烏拉爾地區發現了沙皇家族被殺的殘骸。令他們吃驚的是,小公主安娜斯塔西婭和王子阿列克謝的屍骨並未找到。有人分析指出,阿列克謝患有血友病,身體狀況很差,他可能在逃亡的路上就死去了。即便不是這樣,他的生命也不會持續太長。而小公主安娜斯塔西婭的去向卻令人迷惑不解。


    1995年,又有一個老太太自稱她才是真正的“末代公主”。2000年,這個年近百歲的“公主”宣稱:1917年俄國革命前,她父親尼古拉二世早將大筆金錢和黃金運送到歐洲的幾家銀行。作為幸存的繼承人,她有權繼承這筆龐大遺產。這名“末代公主”稱,如果這筆財產被追回,她願意將其全部捐贈給俄羅斯國庫。


    從沙皇一家被處決後的幾十年中,已有30多位不同國籍的女人自稱是安娜斯塔西婭,要求繼承羅曼諾夫家族的遺產和爵位。這樣一來,好像全世界都有這位俄國公主的存在。盡管事關幾百噸黃金的繼承人問題,然而,“錢”在這件事情上並不是主旋律,人們隻想解開公主之謎。


    ■愛德華八世放棄王位之謎


    不愛江山愛美人,英王愛德華八世為了佳人而放棄了王位。1936年12月11日,他自願放棄王位,而與一個曾兩次離婚的平民婦女結婚,確實讓人驚歎。


    浪漫電影中,常常出現“不愛江山愛美人”的讓人心動的情節。在現實世界中,麵對權與利,英王愛德華八世卻做出了這一驚人之舉。不管從什麽角度來說,他與沃麗絲之間的愛情絕對算得上“曆史上最偉大的愛情”的一個例證而永遠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愛德華八世生於1894年,是喬治五世的長子,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叔叔。1910年,愛德華16歲時,被封為“威爾士親王”(英國皇太子的稱號)。


    1931年11月,當時還是皇太子的愛德華八世在倫敦的一次宴會上邂逅了沃麗絲·沃菲爾德。沃麗絲是美國人,她的第一個丈夫是美國海軍軍官。1927年離婚後,她東渡大西洋,來到倫敦,同巨商辛普森結了婚。她既沒有漂亮的容貌,也沒有超人的才華,和追逐皇太子的眾多美女根本不可相比。可是,王子第一次遇到沃麗絲時,就為她通曉事理的性格、得體瀟灑的風度所傾倒。沃麗絲雖已近中年,但依然窈窕如初。王子對沃麗絲一見傾心,為了進一步討得沃麗絲的歡心,先後從王室的珠寶庫中悄悄拿出價值十萬英鎊的黃金、玉器、鑽石、首飾等英國王室的傳世之寶,送給沃麗絲。王子還覺得不盡心意,又把一顆價值連城的祖母綠珠寶也弄了出來。


    但是,父母、王室、內閣及各自治政府上上下下竭力反對王子的這一舉動。身患重病的喬治五世曾滿懷憂慮地對首相鮑爾溫說:“我死之後,這個孩子很快就會把自己毀掉!”


    1936年,英王喬治五世駕崩。王儲按王位繼承法,繼承王位,封號愛德華八世。愛德華八世登基不到一年,就在1936年11月提出要與沃麗絲互結秦晉。英國王室、政府、議會兩院大驚,因為這極其不符合王室遴選後妃的慣例。英國首相鮑爾溫代表政府、王室、議會提出:英國不能接受一個美國人為王後,國王隻能在王位和沃麗絲之間作選擇。若一定要與沃麗絲結婚,就必須辭去王位!愛德華八世經過幾天考慮,作出決斷:堅辭王位,與沃麗絲結婚!


    由於政治暴風驟臨,性格剛強的沃麗絲在“存心勾引國王,妄想當王後的‘美國冒險家’”等各種誹謗、咒罵聲中悄然離去。她不願因自己的存在,而使國王遭到惡意中傷。於是,她從國外寫信給愛德華八世,表明願作自我犧牲,勸國王割斷情絲。可是,愛德華八世卻說:“即使我獨自一人同你在一起,也比一頂王冠、一塊令牌和一座禦座更令我心悅。”這愛情高於一切的誓言使沃麗絲在忍辱中得到了安慰。


    1936年12月10日,剛繼承了325天王位的愛德華八世向全國人民宣告退位。他的遜位講話中有這樣一句:“沒有我所愛的那個女人的幫助和支持,我感到我不可能承擔肩負的責任。”為了一個結過兩次婚的美國女人,愛德華八世拋棄了王位。從此,世上少了一個國王,而溫莎公爵和沃麗絲卻成了人們心中一個永恒的愛情神話。


    1937年,愛德華八世的弟弟約克公爵繼位為王,稱號喬治六世。43歲的愛德華八世辭去王位後,受封為溫莎公爵。不久,即與沃麗絲在法國成婚。二人婚後,雙宿雙飛,恩愛無比。公爵被任命為英國駐法軍事代表團成員,參與軍機。後又被任為大英帝國巴哈馬總督,於1940年7月遠渡重洋赴任。1972年,溫莎公爵無疾而終,老死泉林,享年78歲。


    1986年4月24日,沃麗絲因肺炎在巴黎郊外逝世,享年90歲。他們之間動人的愛情故事也畫上了句號。但是,作為“曆史上偉大愛情一例”,它將永遠被人們津津樂道。


    由於世俗的虛偽、禮教的約束,沃麗絲一生未能為公爵的舉動進行公開的辯解,也不可能為自己洗刷所蒙受的種種惡語。人們對愛德華八世“不愛江山愛美人”的舉動有著不同的看法和猜測,對此褒貶不一。有人認為,王子是受“現代派思潮”影響,要以此來衝擊腐朽的君主製度。還有人認為,他是受了沃麗絲的迷惑,一時失去了理智。因為有謠傳說,在二戰時,溫莎公爵曾計劃借助希特勒的力量,推翻丘吉爾政權,然後逼喬治六世退位,而讓自己重登王位。他還為德國法西斯提供了許多英國和法國的軍事防禦機密,致使德軍在六周內先後擊潰了法軍和英軍。但是,很多人懷疑這種說法,也沒有有力的證據證明溫莎公爵做過英國的叛徒。


    當然,大多數人還是認為愛德華八世是為了真摯的愛情才放棄王位的。不管事情如何,我們所看到的事實是,愛德華八世與沃麗絲夫人一起度過了35年的幸福生活,用行動向世人證明了愛情的偉大。在他們離開人世時,帶走了一切的秘密。也許有朝一日,人們能從他們已公布於眾的80多封情書中,探究出這愛情的真諦。


    ■肯尼迪遺孀再嫁之謎


    肯尼迪的遇刺身亡給他的遺孀留下痛苦的心理陰影,她因此嫁給了一個老態的希臘船王,可也有人說她是出於金錢的目的,真的是這樣嗎?


    1968年10月20日,在希臘的一個小教堂裏舉行了一場轟動世界的婚禮。39歲的新娘顯得年輕出眾,美麗動人;而62歲的新郎盡管穿著一雙高跟鞋,可看起來還是比新娘矮上一大截,而且已顯出老態。這就是美國前總統約翰·肯尼迪的遺孀傑奎琳·肯尼迪和希臘船王、億萬富翁亞裏斯多德·奧那西斯的婚禮現場。他們的婚禮引起全世界的矚目,在輿論界引起的震動不亞於前總統約翰·肯尼迪的遇刺消息。


    婚禮的第二天,各大報紙就紛紛發表了言辭激烈的報道,來表達他們對傑奎琳再嫁的不滿。《紐約時報》發表了標題為《氣憤、震驚和失望是我們的回答》的文章。西德的一家報紙則用《美國失去了一位聖人》作為題目來表示他們對傑奎琳的不滿。電視評論員指責她貪得無厭,而在報界則普遍認為傑奎琳已經成了國家叛徒。隻有一些很熟悉她的朋友們為她鳴冤叫屈,認為她的選擇是一個明智之舉。


    自從肯尼迪總統遇刺之後,民眾們普遍同情這位守寡的前第一夫人,把她當做完美的象征。因此,當傑奎琳出現在各種社交場合的時候,總能引起一陣陣不小的轟動。四年多來,她把全部的精力都花在紀念亡夫的活動和撫養一雙兒女上。可沒過多久就嫁給這位六十多歲的老頭,實在是很難讓人理解。由於傑奎琳是個神秘的、絕不讓人了解她內心的女人,除非她自己說出來,誰也不能了解她再嫁船王的真正原因。


    對於傑奎琳再嫁的真正原因,人們進行了諸多的猜測。其中,大多數人認為她嫁給船王完全是因為經濟上的原因。希臘船王奧那西斯是世界上有名的億萬富翁,當他在1975年死去時,遺產總數高達十多億美元。而眾所周知的是,傑奎琳有著瘋狂的購物欲,她在做第一夫人期間,已習慣了在最高檔的商店購物而且從來不問價錢。事實上,嫁給奧那西斯之後,她就更變本加厲地瘋狂購物。傑奎琳需要找一個強有力的經濟後盾,才把自己的終身托付給這個隻有五英尺高、既無魅力又不可愛的乏味透頂的老頭子。


    可是,好萊塢著名影星伊麗莎白·泰勒從女人的角度分析,認為傑奎琳找到了一個“迷人、和諧、體貼的伴侶”。這位“機智的希臘船王”以他地中海式的幽默吸引了寡居中的傑奎琳。其實,當時社交界的許多女性也認為,其貌不揚的船王其實自有他與眾不同的魅力,有著一種無法言說的吸引人的氣質,令很多女性為他著魔。而傑奎琳就是被他的這種氣質吸引,投進船王的懷抱,與金錢和地位沒有任何關係。


    此外,還有人認為傑奎琳嫁給船王是為了逃避厄運。肯尼迪家族有“美國王室”之稱,不僅擁有數不清的財富,更是在政壇上呼風喚雨,才俊輩出。但同時,它也是個多災多難的家族。當肯尼迪總統遇刺身亡後,傑奎琳一直害怕自己和子女再遭毒手,對周圍的環境時刻充滿著警惕。1968年6月6日,肯尼迪的弟弟參加總統競選時遇刺身亡。傑奎琳認為肯尼迪家族已經成為暗殺的目標。為了保護兒女,在葬禮上,悲痛的傑奎琳當眾宣布她要離開美國。自從傑奎琳嫁入肯尼迪家族以後,她就無時不因這個家族的權勢和榮耀帶來的種種災難而憂心不已,自我保護的意識早已在她的心中紮下了根。也許正因如此,她才無奈地選擇了逃離這個家族。


    這場婚姻的背後到底有著什麽樣的秘密,除了當事人之外,恐怕誰也無法知道。1994年,傑奎琳因病去世。她為何嫁給奧那西斯也將永遠是一個不解之謎。


    ■英國王妃戴安娜車禍之謎


    1997年的8月31日,戴安娜在法國巴黎的一場車禍中與男友多迪一道不幸遇難。她是死於交通意外,還是死於謀殺呢?


    1997年8月30日下午,英國王妃戴安娜與男友多迪·法耶茲在法國南部旅遊勝地聖托貝度假一周後回到巴黎。午夜過後,他們在巴黎裏茨飯店用完晚餐後,準備前往多迪在巴黎16區的私人住宅。由於酒店門口聚集了大量聞風而來的狗仔隊,多迪和黛安娜打算從酒店後門悄悄地離開,飯店派亨利·保羅為他們開車。他們乘坐的奔馳280se3.5型豪華轎車時速高達150公裏以上。可是,七名騎摩托車的攝影記者仍然緊追不舍。


    31日淩晨零時30分,汽車行至巴黎市中心塞納河畔的阿爾瑪橋下公路隧道時突然失去控製,撞在隧道中央的一根分界水泥柱上。汽車被完全撞壞,多迪和司機亨利·保羅當場身亡,戴安娜與她的保鏢身負重傷。記者們追蹤而至,但他們沒有對傷者進行搶救而是圍在汽車殘骸周圍,舉起相機從各個角度拚命拍照。戴安娜後來被火速送往醫院救治,追蹤戴安娜的七名攝影記者隨即被警方拘留。淩晨4時,戴安娜因胸部大出血在醫院逝世,年僅36歲。當晚,她的遺體在查爾斯王子和她兩個姐妹的護送下由專機運送回英國。


    戴安娜遇難事件使英法兩國為之震驚,巴黎警方迅速對戴妃死因展開調查。最初,人們認為是狗仔隊的追趕直接導致了車禍,戴安娜的死使媒體與記者成為人們指責的對象。戴安娜早就指責過英國媒體對她的騷擾,這次車禍可以說又是為躲避記者追蹤超速駕駛而造成的。更令人氣憤的是,車禍發生後,記者沒有對傷者進行及時搶救,反而忙於拍照搶鏡頭。就這樣,與戴安娜遇難車禍有關的九名攝影記者和一名報社摩托車手受到控告。最後,法院最高上訴法院作出判決,宣布這九名攝影記者和一名摩托車手殺人罪名不成立。但在另外一起訴訟中,這九名攝影記者仍需接受侵犯隱私指控調查,因為他們在車禍發生後對車內拍照已觸及人的隱私權。


    1999年,法國地方法院裁定造成車禍的原因是司機保羅酒後開車以及超速駕駛,當時,保羅體內每公升血液酒精含量達到1.75克。但後來,不斷有人證實保羅早已戒酒,開車當晚並沒有喝酒。


    2006年,英國警方以“交通意外,司機亨利·保羅酒後超速駕駛所致”這一調查結果,將此案終結。十多年來,戴安娜的死亡原因一直廣受懷疑。而那場車禍雖幾經調查,仍然留下不少疑點,很多人不相信那僅僅隻是一場車禍。


    一項民意調查顯示,有85%的英國人相信戴安娜死於謀殺。而謀殺論的具體說法更是五花八門。有人提出,是地雷製造商策劃的謀殺,因為地雷製造商們痛恨戴安娜積極推動的全球禁雷運動,損害了他們的利益。當然,更普遍的一種說法是,英國王室對戴安娜我行我素的行事方式早就心懷不滿,而戴安娜卻不想作出任何改變。


    戴安娜男友多迪的父親穆罕默德·法耶茲曾公開表示,這是一場忠於皇室的人策劃的陰謀,並斥資5000萬美元捉拿凶手。這位年愈古稀的老人堅信,是英國軍情六處的特工殺害了戴安娜。當年在車禍現場,曾發現戴安娜手上帶著一枚黃金鑽戒。法耶茲向外界透露,戴安娜和自己的愛子多迪已經準備訂婚,戒指是多迪送給戴妃的訂婚禮物。法耶茲還宣稱,當時戴安娜很可能已經懷孕,有人害怕將成為英國王位繼承人的威廉王子會有一個有著伊斯蘭血統的弟弟或妹妹,使王室的血統不再純正,因而采取了謀殺措施。穆罕默德·法耶茲曾要求法庭傳喚菲利普親王出庭,並以書麵質詢方式要求女王作證,但遭到拒絕。


    那些堅信戴安娜是被謀殺的人,指出戴安娜的遺體在法國未經驗屍就作了防腐處理,目的就是為了掩飾懷孕的證據。驗屍最終在英國倫敦富勒姆殯儀館舉行,經理羅伯特·湯森見證了整個驗屍過程,但他否認戴安娜當時已懷孕。


    除了懷孕問題外,司機亨利·保羅的血樣和真實身份,一直以來也是疑雲重重,成為謀殺論者質疑的焦點。有記者通過調查發現,亨利·保羅竟然是英、法兩國情報機關的雙料特工。那會不會是保羅受命與戴安娜和多迪同歸於盡呢?


    戴安娜王妃的車禍裏究竟有什麽秘密呢?還是說它僅僅是一場車禍呢?一定有人知道真相,但不知道這個謎何時才能解開。


    十三圍城中的那些事兒——權力鬥爭篇


    ■古羅馬政治家蘇拉隱退之謎


    古羅馬執政官蘇拉出身社會底層,費盡心血登上權力的最高峰以後,卻突然宣布辭職,以一個普通公民的身份,隱居到他的一座海濱別墅裏。


    誰不想擁有最高的權力而獲得至高無上的榮譽?誰不想居萬人之上,君臨天下?然而,在古羅馬,就有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人,他急流勇退,放棄了權力。這個人就是古代羅馬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蘇拉。他在通過奮鬥奪得最高權力以後,卻又自願放棄,歸隱海濱,成為一介平民。蘇拉的突然引退,一直是千百年來人們感興趣的問題。


    公元前138年,蘇拉出生於古羅馬的一個破落貴族家庭。他自幼喜愛文藝,善於交際,擁有遠大的誌向,卻一直懷才不遇。30歲之後,他的人生時來運轉,經濟狀況大為好轉。後來,他投身軍隊,參加戰爭。由於勇敢善戰,又富有謀略,他立下赫赫戰功,成為民族英雄。


    在蘇拉50歲的時候,東方的本都國王反叛,元老院決定出兵東方。但在軍隊統帥人選一事上,蘇拉與馬略競爭激烈。蘇拉在元老院的支持下當選為執政官,後又經過與馬略的兩次鬥爭,終於建立了他的獨裁統治。蘇拉的權力欲很強,為了終身掌握國家的最高權力,他不惜踐踏民主傳統,強奸民意,威懾元老院,最後終於取得終身獨裁官職位,集立法、行政、司法、經濟、軍事等大權於一身,達到人生輝煌的頂峰。蘇拉為了確保自己的終身獨裁統治,進行了種種“憲政改革”。他取消了民眾大會的否決權,削減了保民官的權限,把自己的大量親信安插在元老院。可以說,在這個時候的羅馬,蘇拉就是一切,整個國家都是他的。


    然而,令人不可理解的是,蘇拉在取得終身獨裁官的第三年,突然宣布隱退,放棄了一切權力,最後竟以一個普通公民的身份回到他的一座海濱別墅隱居,從此與世無爭,成為一個謎一樣的人。他曾經為爭奪最高權力赴湯蹈火,甚至不惜以道德的墮落、國家的災難和人民的生命為代價。而正當他的權勢如日中天的時候,他卻自願放棄了這種最高權力,這是為什麽呢?


    關於引退的原因,蘇拉本人沒有說,他隻是靜靜地隱居在海濱。據說,當他決定放棄最高權力的時候,曾在廣場上發表過一次演說。他在演說中提出,如果有人質問他的話,他願意說明辭職的原因。可是,在那種情況下,絕不會有人敢冒著生命的危險去質問他。蘇拉辭職以後,一個青年曾當麵辱罵他。蘇拉竟然默默忍受了這個青年的辱罵,但他說過這樣一句話:“這個青年將使以後任何一個掌握這個權力的人都不會放棄它了。”


    由於蘇拉本人並沒有說明引退的原因,人們紛紛猜測。有人說他在三年獨裁統治後突然良心發現,還政於民是明智之舉;有人說他是由於改革遇到阻力,成功無望而急流勇退;有人說是他在滿足權力欲望後厭倦戰爭、厭倦權力、厭倦羅馬而向往田園生活,才歸隱海濱;更有人認為是他患了嚴重的皮膚病,無法親理朝政而無可奈何地放棄了政權。種種原因隻是人們的猜測,真正答案隻有蘇拉自己清楚。他既然放棄了權力,就不想再作任何解釋了。


    蘇拉從一個權傾一時的最高權力者到默默無聞的平民,從鉤心鬥角的宮廷到與世無爭的海濱,這究竟是一種什麽樣的人生轉變呢?這其中的滋味,隻有他自己才能體會了。公元前78年,蘇拉因腸出血而死去,永遠地帶走了事情的真相,給後人留下一個說不完的話題。


    ■羅馬城是被尼祿所燒嗎


    尼祿是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不僅弑母殺兄,還曾經燒毀了羅馬城。然而,據他聲稱,自己並沒有犯下如此罪行,可人民相信他的話嗎?


    公元64年7月18日,對羅馬城來說是個災難的日子。這天傍晚,在羅馬城內圓形競技場附近,突然發生了一場大火。大競技場位於台伯河的東岸,在羅馬城的西南部,堆滿了帳篷等易燃物品。因此,火勢一發不可收拾。再加上起火的這幾天刮西南風,更是助長火勢。當火神吞沒大競技場之後,竟然又往左右延伸出兩股火勢。左邊一股向凱旋大街燒去,接連著的凱旋門、布匿戰爭與高盧戰爭紀念牌坊及神殿等,都在刹那間化為烏有。而右邊的這股火勢,則燒毀了帝國政府官衙以及其他高樓大廈,那些四通八達的街道、商店及民房,也都化為灰燼。結果全城幾乎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大火一連燒了六天七夜,羅馬全城皆為焦土。


    這一場大火的真正原因一直都是曆史懸疑。然而,大多數的人都相信,這是一場人為縱火的案件,而尼祿皇帝是最大的嫌疑者。作為羅馬帝國的皇帝,他為什麽要放火燒掉自己的城邦呢?這實在讓人有些不能相信。但從大火發生時尼祿的所作所為來看,他的確是唆使縱火的最大嫌疑者。


    據當時流行的傳聞說,這次大火是尼祿下令放的。尼祿是羅馬曆史上的一個臭名昭著的暴君,他驕奢無度,弑父殺母,縱情享樂,揮金如土,致使羅馬國庫積存耗損一空,財政枯竭。他還任意搜刮、沒收富人的財產,使得帝國各地和各階層都對他很不滿。


    據說,尼祿不喜歡羅馬城舊的建築和那些曲折狹窄的舊街道,想按照自己的意圖來重新建造羅馬城,擴建自己的皇宮。然而,都城皇宮的周圍都住滿羅馬平民,難以開工建造。因此,尼祿命人趁著夜深人靜的時候去縱火,以遂其所願。據說當羅馬變成一片火海時,有些人甚至看見他站在高塔上穿著戲裝,麵對下麵一片火海,彈奏著裏拉琴,演唱他那關於特洛伊陷落的民謠。


    火災之後,尼祿大興土木,為自己建造了金碧輝煌的“黃金之屋”。在這座“金屋”裏,除了宮廷建築中必不可少的金堆玉砌之外,還有林苑、田園、水榭、浴場、水池和動物園。整個宮殿內部用黃金、寶石和珍珠裝飾,餐廳的天花板都是用象牙鑲邊,尼祿對此十分滿意。


    火災發生後,整個羅馬城義憤填膺,開始把矛頭指向尼祿。尼祿聽聞有人懷疑是他暗地縱火,為了不使傳言擴大,便宣稱這場災難是基督徒所為。於是,他下令逮捕基督徒,公開地將他們殘酷折磨——釘十字架、披獸皮讓惡狗咬死、將他們釘上柱子作為蠟燭。但是,尼祿殘酷屠殺基督徒的行為最終引起羅馬人民的反對。


    尼祿在火災後的言行,非但不能使人信服,反而把更多的縱火疑點集中在他一個人身上。對於尼祿是不是羅馬大火的縱火者,曆史學家們有著不同的看法。


    古羅馬曆史學家塔西佗認為是尼祿放火燒了羅馬城,他描寫道:“當大火吞噬城市時,沒有人敢去救火,因為有一些人不斷發出威脅,不許人們去救火;還有一些人公然到處投火把,他們說自己是奉命這樣做的。”這些在大火中行為怪異的人很可能就是尼祿的親信。另一位曆史學家則記載:“幾位前任的執政官在自己的莊園上,發現尼祿的侍從拿著麻屑和火把,根本不敢上前捉拿他們。”古羅馬的史學家們幾乎一致指控是尼祿為了重建羅馬城而縱火焚城的。


    還有人認為羅馬城的火災是一次天災,不能因為尼祿是一個品行很差的皇帝,就認定他是羅馬大火的縱火犯。


    公元68年6月9日,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尼祿自殺身亡。隨著尼祿的死去,羅馬城的大火成了一個永遠也解不開的謎了。或許將來有一天人們能從曆史的陳跡中找到新的線索,從而解開這個謎。


    ■彼得大帝遺囑是真是假


    彼得大帝在臨死之前擬定了一份俄國發展的藍圖,可這份遺囑究竟真的是彼得大帝的臨終旨意,還是有人杜撰出來的呢?


    彼得一世(1672-1725),俄國曆史上最偉大的沙皇,馬克思曾稱他“雄才大略”。他在俄國曆史上被尊稱為“大帝”。他在執政時期(1689-1725),大力倡導改革,積極仿效西歐,使在經濟、文化和軍事等方麵非常落後的俄國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為俄國建立了無數的豐功偉績。


    彼得大帝去世於1725年,幾乎從他去世之日開始,歐洲一直謠傳他曾經立下了一份長篇的遺囑,指示他的繼承者和子孫們繼續他的未竟事業,還特別指明了俄國在未來的數個世紀裏,在對外關係和軍事用兵方麵應該注意的問題。


    1836年,法國人德奧出版了一本回憶錄。這本回憶錄的問世在當時引起一陣騷動,而引起騷動的原因則是書中所披露的一份所謂的《彼得大帝統治歐洲的計劃》。計劃大致是這樣的:(1)使俄國長期保持戰爭狀態;(2)羅致人才;(3)參與歐洲事務;(4)瓜分波蘭;(5)征服瑞典;(6)王室聯姻;(7)與英國結盟通商;(8)沿黑海、波羅的海分向南北擴張;(9)挺進君士坦丁堡與印度;(10)對奧地利行使某種保護;(11)挑動奧地利與歐洲各大國作戰;(12)全麵統治希臘;(13)利用法奧中的一個製服另一個;(14)征服日耳曼和法國。


    德奧為什麽能拿到彼得大帝的遺囑呢?原來,他是伊麗莎白女皇最寵愛的男人,在俄國的宮廷內部享有相當大的特權。他不僅可以隨意進出皇宮,還可以任意翻閱曆代沙皇的機密檔案。據德奧在回憶錄中記述:有一年夏天,他在聖彼得堡沙皇別宮內的檔案文件中,意外地發現了《彼得大帝統治歐洲的計劃》。據說,這份計劃書是彼得臨終時當做遺囑留下的。德奧欣喜若狂,馬上一字不漏地抄錄了一份。1757年,德奧將該抄錄件呈獻給法王路易十五。這份文件極具價值,而路易十五卻沒有把它公之於世,不知原因何在。後來,德奧回憶錄的出版才使它為世人所矚目。


    可是,這份遺囑究竟真的是彼得大帝的臨終旨意,還是德奧杜撰出來的呢?當事人已經去世,答案也無從知曉。


    一般認為,所謂的“彼得大帝遺囑”隻是杜撰出來的。據史料記載,1724年冬,彼得大帝在巡視完芬蘭灣後,得了急性肺炎,一病不起。第二年的1月7日下午,彼得大帝預感不久於人世,就想留下遺囑傳位。可僅僅提筆寫了“將一切傳位”這幾個字,他便昏迷過去,於次日淩晨與世長辭。既然他都來不及指定新的皇位繼承人,又怎麽可能寫下這麽長的一份有條不紊的文件呢?


    在俄國的有關曆史記載中,也從未提到過彼得大帝留有任何遺囑。在德奧披露“計劃”後,俄國的曆史學家遍尋曆代沙皇的檔案,始終未能找到“計劃”的原件。另據記載,在德奧將《彼得大帝統治歐洲的計劃》呈獻給路易十五的40年後,一個流亡法國的波蘭將軍也曾向大革命時期的法國政府提交一份名為《俄羅斯擴張計劃概要》的文件,而文件的內容與德奧呈獻給路易十五的完全相同。這是偶然的巧合,還是另有蹊蹺?


    如果彼得大帝泉下有知,能否為他的後代們揭開這個秘密呢?然而,彼得大帝已經故去了,遺囑的謎底將是永遠無法揭開的。


    ■法國大革命領袖丹東叛國之謎


    丹東為法國大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就是這樣一個政府要員,最後卻以“叛國罪”被送上斷頭台,其中的緣由誰又能說得清?


    法國大革命時期,歐洲政治局勢複雜,諸多不安的因素威脅著新生的資產階級政權。一批波旁王朝的流亡貴族更是勾結國外封建反動勢力,伺機顛覆新政權。對此,法國共和政府始終對此保持高度的警惕,組建了著名的公安委員會和革命法庭,鎮壓敵人內外勾結的破壞活動,保衛法蘭西共和國的安全。


    在國家安全問題沒有得到徹底解決的情況下,國內的政治鬥爭卻日益尖銳。在複雜的黨派政治鬥爭中,為了徹底打擊政敵,執政黨對凡持有不同政見的人動輒就扣上“通敵”的帽子。到1793-1794年雅各賓派專政時期,這種政治鬥爭更是走到了極端,甚至連雅各賓派自己的領袖人物也難以幸免。喬治·雅克·丹東便是其中的犧牲品。


    1759年10月26日,丹東生於奧布河畔阿爾西鎮一檢察官家庭。由於學習法律,丹東早年曾是一位律師。1798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後,他開始參加雅各賓俱樂部,後來被選入議會,曾任著名的科爾得利俱樂部主席、共和政府的司法部長等職,與馬拉、羅伯斯庇爾一起並稱為雅各賓派的“三巨頭”,為拯救共和國作出了巨大貢獻。


    1793年6月,雅各賓派取得革命政權後,丹東主張對內實行法治,對外休戰議和,提倡寬大和人道。他的這些主張引起激進派羅伯斯庇爾、聖茹斯特等人的不滿和反對,致使雅各賓派走向分裂。由於與羅伯斯庇爾派的嚴重分歧,丹東逐漸變成雅各賓派的右翼,被排擠出救國委員會,回歸故裏,但不久再次複出。


    丹東極力攻擊以羅伯斯庇爾為首的公安委員會和社會保安委員會。因此,吉倫特派分子乘機利用丹東勢力準備發動政變,陰謀推翻雅各賓派政權。1794年3月30日夜,丹東與德穆蘭等人被救國委員會逮捕,被指控勾結米拉波,從王室領取賄金,圖謀劫持國王路易十六外逃,與吉倫特派結盟,主張對敵人和解與寬容,與可疑的外國人勾搭,個人財產急劇膨脹……4月5日,丹東以“陰謀恢複君主製顛覆共和國”罪被送上斷頭台,時年35歲。


    丹東一案可說是疑團重重,撲朔迷離。那麽,他為什麽會被判處通敵叛國的罪名呢?這可能與他在法國大革命時期急劇膨脹的個人財富有著密切的關係。


    法國大革命時期,為了顛覆新興的資產階級政府,英國政府出錢包庇法國的流亡貴族及特務在法國從事間諜活動,偷取國家機密。早在1798-1790年有人誣陷馬拉一案時,丹東就被稱為“密探”、“英國間諜”、甘願“把自己賣給任何一個想收買他的人”等。後經科爾得利俱樂部向各區及製憲會議、市政廳發出為丹東辯解的陳情書,流言蜚語才稍微平息。然而,丹東大批的私人財產卻始終為人所懷疑。在1790年底,他還債台高築。到1791年,他不僅償還了所有債務,還購置了大片田產及新的住宅,與之前形成鮮明的對比。據說,丹東被捕後,在他的文件中發現了英國外交部給當時在巴黎從事陰謀活動的銀行家別爾列格的指令信,要他向信中指定的一些人支付欠款,以作為效忠英國的報酬。人們懷疑丹東即是領取錢款者之一,否則信件怎麽會在他手上呢?因此,有人猜測,法庭在最後審判丹東時,認為他曾經與英國勾結,妄圖顛覆政府,最終判處他通敵叛國罪。


    熱月政變後的1803年,一位保皇黨人潛回巴黎時被拿破侖當局抓獲。他在供詞中稱,丹東曾經參與劫持路易十六外逃的密謀,並以此向英國人索取高額酬金。後來,另一名保皇黨人的回憶錄中也有類似於此的記錄。1851年公布的米拉波與王室代理人馬克公爵的通信中曾提到“丹東收到三萬裏弗爾”,這更使丹東的名聲蒙上了一層陰影。


    但是,差不多與此同時,也有人在為丹東辯解。1848年革命前夕,史學家韋爾奧梅精心收集資料,試圖證明丹東的財產是取之有道的。著名史學家米什萊在自己的著作《法國革命史》中稱丹東是“大革命的天才”、“法國人民的象征”。後來的第二帝國和第三共和國的一些曆史學家也紛紛著書撰文,來證明丹東是一位偉大的革命家。丹東的形象大大改變了,他又重新成為人們心目中的英雄。


    丹東究竟是不是英國的間諜?他究竟是否領取過效忠英國的報酬呢?事情已經過去200多年了,可能許多證據已經遺落他處了,這或許將是一段永遠無法了結的謎案。


    ■撲朔迷離的營救尼古拉二世的計劃


    也許尼古拉二世至死都在謀劃逃跑的方案,可保皇分子一次次的營救,為何都以失敗告終呢?


    1917年3月15日,俄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簽署了退位詔書。同日,彼得格勒蘇維埃執行委員會下達了關於逮捕尼古拉及羅曼諾夫家族其他成員的命令。3月21日,沙皇夫婦被捕,他們被押解到皇村,淪為階下囚。1918年7月16日深夜,烏拉爾州肅反委員會成員尤羅夫斯基奉命將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妻子、五個兒女,還有四個仆役全部槍殺在監所。


    從1917年3月21日正式逮捕沙皇到1918年7月16日將他處死,其間整整經曆了16個月。在此期間,從俄國的保皇分子到臨時政府的頭麵人物,以及一些外國使節,一直在想方設法營救尼古拉二世。


    就在沙皇剛剛被捕之際,臨時政府的司法部長、負責領導警衛沙皇工作的克倫斯基便開始同英國大使布坎南秘密接觸,傳聞他們已經商定將尼古拉二世送到摩爾曼斯克搭乘英國軍艦出國。後來,又是克倫斯基做主將尼古拉二世轉移到托博爾斯克的。有人認為,把沙皇從這裏送境外不那麽惹人注目。十月革命勝利後,克倫斯基一夥作鳥獸散。


    官方出麵搭救尼古拉二世失敗後,民間保皇分子的營救活動卻更為活躍了。早在沙皇身陷囹圄之初,就有一個名叫馬爾科夫第二的人網羅人馬,策劃闖入皇村劫獄救駕。沙皇被轉移到托博爾斯克以後,當地大主教格爾莫根與陸續尾隨而來的前宮廷人員、軍官及一些外國人策劃新的陰謀。據說,一直停泊在城外河中的“聖瑪麗亞號”帆船就是供沙皇出逃乘坐的。但是,未等河麵解凍,沙皇就被押送到葉卡捷琳堡去了。尼古拉二世被押到葉卡捷琳堡以後,叛軍集中兵力圍攻該城。當地蘇維埃搶在叛亂者救出“皇上”之前執行了死刑,營救沙皇的行動就這樣無果而終。


    為什麽一次又一次的營救計劃全都落空了呢?蘇聯方麵一直強調人民群眾在其中的重要性。他們指出,臨時政府就是在人民得知消息後群情激憤的情況下放棄送尼古拉二世經摩爾曼斯克出國的計劃的。在托博爾斯克,看守的士兵自覺地加強了戒備。後來,他們懷疑潘克拉托夫勾結陰謀者,便主動撤了他的職。在情況緊急時,鄂木斯克一支武裝赤衛隊趕到托博爾斯克。對此,參加營救活動的前宮廷法語教師、瑞士人日裏亞爾歎息不已。


    其實,在整個監禁期間並非完全無希望營救尼古拉二世。當時,俄國政局極其混亂,看守衛隊幾經更換,而長期負責警衛的科貝林斯基和潘克拉托夫對沙皇一家十分同情。隻要有人活動,他們很可能會卷入營救行動。即使在蘇維埃政權建立後,監禁也相當鬆弛。可16個月過去了,保皇分子為什麽連一次嚐試性的營救行動也沒有呢?


    很多人都認為,民間保皇分子中有很多人是投機分子,主要是借救駕一事撈取名利,所以不敢冒風險,結果一事無成。可事實上也有不少死心塌地的保皇派,比如許多人不惜花費重金,甚至冒生命危險千裏迢迢尾隨沙皇來到托博爾斯克,最後卻毫無動靜,個中緣由,顯然有待人們徹底揭開。


    於是,有人認為症結在囚犯本身,責怪尼古拉二世優柔寡斷,態度消極,甚至被關在皇村時就曾給劫獄的馬爾科夫第二傳過話,要他暫緩行動。沙皇想由政府安排出國,因為那樣既體麵又安全。後來,他又一直堅持要選擇絕對穩妥可靠的方案。然而,這也是人們的猜測,實際上缺乏確鑿的證據。


    雖然保皇分子曾經嚐試過營救尼古拉二世,但他最終還是死在槍口下,營救活動也就成了曆史陳案。至於營救行動為什麽沒有成功,也就不得而知了。


    ■希特勒的情婦吉莉·拉包爾因何而死


    1931年9月中下旬,一個爆炸性新聞突然在德國納粹黨內迅速傳播開來:希特勒的情婦、外甥女,年方23歲的吉莉·拉包爾開槍自殺了。頓時,整個納粹黨內沸沸揚揚,議論紛紛。


    阿道夫·希特勒是德國法西斯納粹黨頭目,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頭號戰犯,以他為首的納粹德國在二戰中給許多國家的人民帶來了空前的災難。希特勒的一生給人們留下無數的謎題,其中他與自己的親外甥女吉莉·拉包爾的關係以及最後吉莉的離奇死亡,更是謎題中的謎題,至今仍未被解開。


    吉莉·拉包爾是希特勒同父異母的姐姐安吉拉·拉包爾的大女兒,比希特勒小整整20歲。1928年夏天,希特勒在巴伐利亞邦靠近奧地利邊境的上薩爾斯堡租用了瓦亨菲爾德別墅,請了他異母姐姐、孀居的安吉拉·拉包爾從維也納來替他管家。拉包爾太太帶來她的兩個女兒,吉莉·拉包爾和弗莉德爾。吉莉二十年華,一頭金發,麵容俊秀,聲音悅耳,性格開朗,很討男人的歡心。希特勒為吉莉的美貌所傾倒,不久就愛上了她。為博取吉莉的歡心,希特勒絞盡腦汁地討好她。1929年,希特勒在慕尼黑最時髦的攝政王大街租用了一套豪華公寓,他特地將九個房間中的一間單獨留給了她。在慕尼黑和整個南德的納粹黨人士中間,不可避免地傳開了黨的領袖和他外甥女的流言蜚語。一些人勸希特勒不要再在公開場合攜帶他的年輕情人,希特勒非常生氣。有一次因此而發生爭吵,他竟解除了伍爾登堡納粹黨區領袖的職務。


    從當時看,希特勒是打算同他的外甥女結婚的。但由於希特勒對她的控製欲太強,不準她同任何別的男人一起在公開場合出現,禁止她學音樂、學戲劇等她喜歡的事情,兩人經常發生爭吵。至於雙方的隔閡究竟因何而生,至今仍有多種不同的說法。有人說,這是由於兩人相互妒忌,彼此胡亂猜疑的緣故。吉莉對希特勒注意其他女性,尤其是溫尼弗雷德·瓦格納深感不滿。希特勒則懷疑吉莉同他的衛士艾米爾·莫裏斯關係曖昧,總是限製他們來往。當發現吉莉聽任艾米爾·莫裏斯向她調情求愛時,希特勒醋性大發,對吉莉暴跳如雷,從此禁止她與異性有任何交往。


    1931年9月1日,人們在奧地利維也納的郊外發現了艾米爾·莫裏斯的屍體。據維也納警方傳來的公報說,他是被人用衝鋒槍殘忍地打死的,身上一共有21個槍眼。得到這個消息後,吉莉·拉包爾徹底地崩潰了。當天,她就準備去維也納,結果被希特勒蠻橫地拒絕了。


    1931年9月17日早晨,希特勒有事要去漢堡。臨行前,他與吉莉在攝政王大街公寓內發生了一場激烈的爭吵,但爭執很快就平靜下來。於是,希特勒按原計劃前往紐倫堡參加一個競選集會。誰知,剛過紐倫堡,他就接到赫斯的電話,說吉莉已中彈死在自己的房間裏。於是,他火速趕回慕尼黑,在半路因超速行駛,而收到一張罰款單。希特勒公寓的傭人回憶說,希特勒衝出拉包爾的臥室時神情沮喪,別的事他們一概不知。


    那麽,吉莉到底是自殺還是他殺?事發後,巴伐利亞邦檢察官對此案進行了認真調查。法醫在驗屍時發現,吉莉躺在地板上,靠近睡椅,旁邊放著一支6.35毫米口徑的手槍,一顆手槍子彈穿透了她的左前胸,直入心髒。經過現場調查,沒有發現吉莉鼻子被打斷的現象,也沒有發現她死前受過強奸,因而判定吉莉是自殺身亡,排除了希特勒的嫌疑。不過,整件事情看上去並不是那麽簡單,特別是艾米爾·莫裏斯的死。有人說,是希特勒派人下手殺掉這位情敵。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人都相信檢察官的判斷。在吉莉死後的許多年中,慕尼黑一直流傳著若幹吉莉被謀殺的說法。有的說她是被盛怒之下的希特勒槍殺的,有的說是被希姆萊打死的。他們之所以殺死吉莉,目的是要把希特勒和納粹黨從困境中解脫出來。因為希特勒與其外甥女的曖昧關係曾在納粹黨內惹起不少流言蜚語,並已對納粹黨的團結及其領袖的個人聲望產生了影響。不僅是希特勒,而且整個納粹黨的處境都非常尷尬。要擺脫困境,唯一的辦法是將吉莉殺害。不過,上述說法隻是一種邏輯推論,缺乏有力的證據。


    即使是那些與希特勒和吉莉都很熟悉而又相信吉莉是自殺的人,他們對吉莉自殺的原因也有不同的解釋。希特勒的攝影師霍夫曼認為,吉莉另有所愛。她之所以自殺,是因為她受不了希特勒的專製。希特勒的管家溫特爾太太則認為,吉莉是愛希特勒的,她的自殺是失望或灰心喪誌所致。也許隻有吉莉本人才清楚她究竟因何而死,也許還有希特勒。但即使這些人心中有秘密,他們也早已將它帶進了墳墓。


    吉莉果真是自殺嗎?如果是的話,那她為什麽要自殺?如果不是,那又是誰殺害了她?為什麽要殺害她?除非發現確鑿有力的證據來說明吉莉之死,否則,曆史學家們仍無法對這一懸案作出符合實際的解釋。


    ■“國會縱火案”之謎


    1933年2月27日晚,坐落在柏林共和廣場西側的國會大廈突然起火,這就是轟動世界的“國會縱火案”。那麽,究竟是誰潛入帝國議會大廈並把它付之一炬呢?


    在1932年11月的德國選舉後,希特勒出任政府總理。但納粹黨在選舉中並未獲得壓倒多數的選票,隻占有議會32%的席位。希特勒想實行魏瑪共和國憲法規定的《授權法》,重新進行選舉。在魏瑪共和國的曆史上,《授權法》隻在1923年經濟危機時啟用一次。因此,希特勒上台後立即要求總統解散議會,定於1933年3月5日進行重新選舉。


    當時,德國共產黨是議會中第二大黨,占有17%的席位,並且堅決反對啟動《授權法》。希特勒要想占有議會多數席位,必須將共產黨打下去。因此,他大力宣傳德國正處於共產黨發動革命的關鍵時刻,隻有啟動《授權法》才能製止共產黨發動革命,否則德國就會處於共產黨的恐怖統治中。


    國會大廈縱火事件發生後,以希特勒為首的法西斯就以此為契機,嫁禍於共產黨人。案情發生僅半小時,希特勒的得力幹將、國會議長兼內務部長戈林就驅車趕到現場,並窮凶極惡地宣稱這是共產黨發動革命的信號。隨後,希特勒也趕到出事地點,並滔滔不絕地對記者說:“這是共產主義者幹的!”隨著希特勒的一聲令下,早有準備的衝鋒隊員衝進現場,當場抓住了“縱火者”範·德爾·盧貝。


    範·德爾·盧貝經過嚴刑拷打後,承認國會大廈是他縱的火,是為了反對納粹黨。根據《國會縱火法令》,希特勒於3月1日宣布共產黨意圖暴動,因此為非法。第二天,希特勒黨徒按照早已擬定好的名單開始大搜捕。3月3日,德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台爾曼被捕。3月9日,共產國際西歐局負責人、保加利亞共產黨主席季米特洛夫等人被捕。緊接著,希特勒又頒布緊急法令,勒令解散除法西斯黨以外的一切政黨,取締工會及一切結社、集會。霎時間,白色恐怖籠罩了整個德國。


    1933年9月至12月間,“國會縱火案”在萊比錫展開公審。但是,“縱火犯”盧貝在法庭上當眾表明,他從不認識季米特洛夫,也從未與其有過任何聯係。還有三個抓住盧貝的警察也否認在盧貝身上搜出共產黨員的黨證。審判的幕後策劃者們無可奈何,隻好叫納粹頭子戈林和戈培爾出庭作證,但也無濟於事,最後不得不宣布季米特洛夫等四人無罪釋放,但判處盧貝死刑。不管怎樣,納粹嫁禍於共產黨的陰謀還是宣告破產了。


    後來,經過專門調查,“國會縱火案”原來是納粹黨人為尋找打擊共產黨人的借口而導演的一出醜劇。衝鋒隊長恩斯特等人事前從戈林住宅通向國會大廈的地下秘密通道裏運進汽油等易燃物,再唆使盧貝向國會大廈放火。同時,納粹分子也從秘密通道進入國會大廈,在議會大廳點燃易燃品。頓時,濃煙四起。就當盧貝在國會大廈內四處亂竄的時候,被當做縱火的替罪羊而被抓獲,並被誣陷為共產黨指派的縱火者。


    德國國會縱火案的真相似乎已經清楚了,幾乎所有人都相信這是納粹分子誣陷共產黨的陰謀。但在1962年,一位名叫弗裏茨·托比亞斯的法學家在一本名叫《帝國議會大廈縱火案——神話和事實》的書中提出,放火焚燒國會大廈是荷蘭青年盧貝一個人單槍匹馬幹的,他既與納粹黨無關,也與共產黨無瓜葛,他是一位無所事事的無政府主義者。在事發的那天晚上,他悄悄地潛入國會大廈,用幾根木炭點燃了這座高大的建築物。在書中,托比亞斯作出這樣的結論:這不是一個精心策劃的政治預謀,我們必須承認這一令人吃驚的事實。帝國議會大廈縱火案純屬偶發事件,是一個謬誤掀起了這軒然大波,並導致以後的迫害浪潮。


    托比亞斯的結論引起軒然大波,史學界人士對此議論紛紛。英國、美國、荷蘭、聯邦德國的一些史學家對此觀點表示讚同,而瑞士、法國、聯邦德國的另一些史學家則對此結論持否定態度。長期以來,兩派史學家爭論不休,風波一直沒有停息。


    由於兩派都沒有向對方妥協,所以,誰是國會縱火犯的問題一直懸而未決。但無論怎樣,納粹分子利用國會縱火案誣陷共產黨的陰謀已是不爭的事實了,曆史也還了德國共產黨一個清白。


    ■法國總統密特朗槍擊案之謎


    有人竟然刺殺法國總統,此人一定是膽大妄為。可是,如果刺殺總統的是他本人呢?密特朗真的是這樣的人嗎?


    弗朗索瓦·密特朗,1981年至1995年間任法國總統,是法國曆史上偉大的政治家之一,也可以算得上是法國政壇上的常青樹。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其中天文台公園槍擊事件,就是他的政治生涯中影響至深卻又撲朔迷離的一段經曆。


    1959年10月15日,《巴黎新聞》頭版頭條披露了一條聳人聽聞的消息:極端殖民主義分子準備暗殺一批主張談判解決阿爾及利亞問題的人士,悲劇有可能在明天發生,殺人凶犯別動隊已經越過西班牙邊境,黑名單已經確定。


    當天夜裏,當時還是國會參議員的密特朗同幾個朋友用完餐後開車回家。路上,一直有一輛黑色轎車跟著他。為了防止意外,他把車快速開到參議院南邊的天文台公園,然後從車上跳下來,躲在路邊公園的花草叢中。正在這時,他的汽車遭到襲擊。事後,在汽車上找到了至少七個彈眼。


    第二天,各大報紙都報道了密特朗遇刺一事,人們認為密特朗一定是極端分子所要暗殺的首要人物。一時間,許多人紛紛對他表示慰問,密特朗也因此成了“英雄”。


    然而,事情隻過了一個星期,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天文台槍擊事件竟成了密特朗的一樁政治醜聞。前右翼議員羅貝爾·佩斯凱向記者宣稱,這起槍擊案是密特朗自己策劃、由他一手執行的。他是在核實密特朗已不在車內之後,才讓他的同夥阿貝爾·達於龍開槍的。佩斯凱還說,行動前,他曾於10月7日、14日和15日分別三次會見密特朗,共同策劃,商定行動路線和方式方法。在佩斯凱的描述之下,天文台事件分明成了密特朗沽名釣譽的“苦肉計”。


    而此時此刻,作為當事人的密特朗,除了矢口否認外,拿不出任何證據來證明自己的無辜。密特朗說,事發前,佩斯凱確實三次悄悄見過他,但佩斯凱是來告訴他,從可靠消息得知,暗殺名單中密特朗名列榜首,叫他平日要小心提防。佩斯凱還出謀劃策:一旦發現汽車被盯梢,千萬別往家門口開,因為那裏無處躲藏,還是逃往天文台公園比較安全。佩斯凱還要密特朗保守秘密,因為他透露的是機密情報。一旦發生什麽事,請求密特朗不要向警察局報告。所以,發生槍擊事件後,密特朗真的信守諾言,事先沒有告訴任何人,事後也沒有告訴警方。因此,現在的密特朗是有苦難言,百口莫辯。


    於是,密特朗頓時從一個受害者、“英雄”變成了一個政治騙子,成為政敵攻擊的目標。由於密特朗的政治主張一直與戴高樂對立,在1959年1月戴高樂就任第五共和國總統之後,密特朗的政治生涯轉入低穀。他先是丟掉了在前七年間曆任不同部長的優勢,然後還在國民議會選舉中丟掉了連選連任11年的議員席位。在1959年4月,他雖然再次當選為參議員,但其政治影響顯著變小。這時候出現的“天文台事件”醜聞幾乎斷送了密特朗的政治前程。


    這起離奇古怪的天文台公園槍擊案,迄今一直是個沒有解開的謎。密特朗認為,有人即便不想置他於死地,至少是想使他名譽掃地。佩斯凱的口氣也變來變去,他於1959年11月4日,被指控參加議會爆炸案遭逮捕後幾年,坦白天文台事件的幕後策劃者是戴高樂派頭麵人物。不過,他拿不出真憑實據,一般人都不相信他的說法。但同情密特朗的人都認為,此案是戴高樂派的情報部門操縱的,目的在於從政治上消滅第四共和國時期留下來的最危險的對手,而密特朗是首當其衝的人員。


    堅強的密特朗並沒有向逆境妥協。經過短暫的歇息,他又開始向戴高樂政權提出挑戰了。在1962年11月法國的立法選舉中,他終於擊敗戴高樂派的候選人,再次當選為國民議會議員。經過奮鬥,1981年,密特朗終於登上總統寶座,實現了自己的政治夙願。1988年,他再次擊敗對手,蟬聯法國總統。年逾七十的密特朗,經曆了40多年的宦海沉浮,終於登上了政治生涯的頂峰,並為自己奠定了在法國曆史中的獨特地位。1995年,密特朗下台。1996年1月8日,密特朗病逝。


    ■格瓦拉出走之謎


    切·格瓦拉曾被西方媒體稱為“紅色羅賓漢”、“共產主義的堂·吉訶德”、“拉丁美洲的加裏波第”、“塵世的耶穌”,究竟他為何要離開待他不薄的古巴和有著非凡人格魅力的卡斯特羅呢?


    切·格瓦拉出生於阿根廷,後來參加古巴革命,成為古巴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主要領導人。後來他離開古巴前往非洲和拉美開展遊擊戰,最後在玻利維亞遇害。格瓦拉犧牲後,逐漸成為全球青年的時尚偶像,成為理想主義、革命和激情的象征。


    格瓦拉1928年6月14日出生在阿根廷羅薩裏奧,後來參加了卡斯特羅領導的革命運動。1959年古巴革命勝利後,格瓦拉被政府宣布為古巴公民,先後擔任土地改革委員會工業部主任、國家銀行行長和工業部長等重要領導職務,在國際國內享有很高的聲譽。


    1965年3月初,格瓦拉在長時間出國訪問之後回到古巴。3月15日,他向工業部工作人員匯報自己國外之行的有關情況,這是他在古巴公開場合的最後一次演講。此後,他就神秘地消失了。一時間國際上眾說紛紜,有善意的解釋,也有惡意的攻擊。直到幾個月之後,卡斯特羅在一次古巴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成立大會上宣讀了格瓦拉的告別信之後,謎團才逐漸解開。原來,格瓦拉在1965年4月1日秘密前往剛果,重新開始自己的遊擊隊戰士生涯。後來,他轉戰玻利維亞,直到1967年10月被玻利維亞政府軍和美國中情局殺害。


    格瓦拉在出走之前,擔任古巴的重要領導職務,可謂地位顯赫。他為何放棄這一切名利,甘願投入艱巨而且生死未卜的革命事業中呢?這個問題長期以來一直困擾著許多格瓦拉的崇拜者以及研究他生平的學者們。雖然人們對他的出走原因進行了長期的探討,但仍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有人認為,格瓦拉之所以出走是因為他與古巴其他領導人在經濟建設和思想建設路線上存在著嚴重分歧。自新政府成立後,古巴在經濟建設和思想建設路線上一直存在著爭論。有的人主張不要過度集中,應該給國營企業一定的自主權,而格瓦拉則強烈主張實行嚴格的中央集權路線。卡斯特羅雖然一直避免參與這方麵的爭論,但他的觀點卻十分矛盾。他有時讚成精神鼓勵,有時讚成物質刺激。實際上,卡斯特羅默認和支持的是中央集權路線。因此,格瓦拉對此大失所望。從實際情況看,格瓦拉認同的經濟體製在實踐中也陷入困境。麵對古巴經濟的嚴重困難,他拿不出切實可行的措施,便產生了憤怒和失望情緒。


    有些學者認為,蘇聯對格瓦拉政策的反對是迫使他出走的因素之一。當時中蘇關係破裂,格瓦拉對蘇聯在一些問題上的做法十分不滿。1960年11月格瓦拉訪問莫斯科之後便訪問了中國。他在中國期間,對中國采取了友好態度,並讚揚了中國的革命經驗。赫魯曉夫對此表示十分不滿。另外,赫魯曉夫不同意格瓦拉和卡斯特羅直接參與拉美各國開展武裝革命鬥爭的政策,並要求卡斯特羅和格瓦拉從拉丁美洲革命中撤出來。不過,無論卡斯特羅,還是格瓦拉,都沒有聽從赫魯曉夫的意見。1965年2月,格瓦拉在阿爾及利亞發表了震驚整個社會主義陣營的著名演講,幾乎公開譴責蘇聯。1965年2月,古蘇簽訂貿易協定,古巴在經濟上從屬於蘇聯。盡管蘇聯援助增多,但古巴又回到單一經濟的老路,格瓦拉的工業化和農業化徹底失敗。這一切讓格瓦拉更加失望,最終導致了他的出走。


    此外,也有人認為格瓦拉的革命思想是促使他出走的決定性因素。格瓦拉是個理想主義者,有著“大陸革命”的理想。他的理想是在拉美的某個地方組織一個陣線,以解放整個拉美為己任。從古巴革命勝利開始,他就主張輸出革命,並且他認為能擔任這個革命實踐的領導人隻有他自己。另外,與所有的理想主義者一樣,格瓦拉為了理想的實現可以不惜放棄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所以,他才放棄一切名利,毫不猶豫地離開古巴,前往生死未卜的戰場。


    對於格瓦拉出走的原因,人們仍然隻是猜測。真正的原因可能隻有他本人才能解釋,可惜他已經離開人世了。


    ■水門事件之謎


    提起尼克鬆這個名字,人們首先想到的是第一個走進中國的美國總統,接下來便是另一個家喻戶曉的政治醜聞“水門事件”。水門事件是美國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醜聞之一,它讓尼克鬆“聲名在外”。


    1972年11月,美國總統理查德·尼克鬆獲得總統連任。但在就職典禮之後不久,1974年8月8日,尼克鬆成為第一位辭職的美國總統。尼克鬆的辭職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水門事件”醜聞。


    在1972年的總統大選中,為了取得民主黨內部競選策略的情報,1972年6月18日淩晨2點半,以美國共和黨尼克鬆競選班子的首席安全問題顧問詹姆斯·麥科德為首的五人闖入位於華盛頓水門大廈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辦公室,在安裝竊聽器並偷拍有關文件時,當場被捕。


    事件被揭發後,尼克鬆否認他曾參與這起事件。在第一次競選連任的記者招待會上,他信誓旦旦地向美國公眾表示:“白宮班子和本屆政府中,沒有一個現在受雇用的人卷入這一荒唐事件。”一係列的活動,特別是總統的表演,暫時欺騙了公眾。在11月的大選中,尼克鬆以少有的壓倒性優勢擊敗民主黨候選人麥戈文,獲得連任。


    實際上,“水門竊聽案”案發之初並未得到媒體足夠重視,連審理此案的法官也並未關注這起事件,法庭隻是走個過場。但《華盛頓郵報》兩個年輕的記者鮑勃·伍德沃德和卡爾·伯恩斯坦似乎嗅出了一些具有報道價值的信息,因為在法院旁聽的時候他們親耳聽到有一名嫌犯供職於“中央情報局”,而他們搜索到的一個嫌犯的通訊錄上竟然有“白宮”兩個字眼。更讓人不解的發現是,水門案中的一個嫌犯曾打過很多電話給尼克鬆的一個競選辦公室。


    幾天之後,兩位記者供職的《華盛頓郵報》頭版以醒目標題爆出新聞:“白宮顧問與水門竊賊有染。”此條新聞立即招來白宮強烈不滿。但政府反應越強烈,給人的嫌疑越大。在窮追不舍的報道下,高院也決定重審“水門竊聽案”。


    為了挽回局麵,尼克鬆再次發表聲明,表示事先不知道水門事件,事後也沒有任何阻撓調查的行為,並為竊聽活動辯護,說這些都是為了國家安全,是合法的。在隨後對這一案件的繼續調查中,尼克鬆政府裏的許多人被陸續揭發出來,並直接涉及尼克鬆本人。


    不久,水門事件委員會掌握了一個新的情況:尼克鬆從1971年年初起,為了記錄與手下的談話和電話內容,下令在白宮辦公室裏安裝竊聽係統。委員會要求尼克鬆交出有關的錄音帶和文件資料。尼克鬆以行政特權為理由拒絕交出,並將事情鬧到上訴法院。不料,在經過三星期的考慮後,多數法官認為總統也要受法律的約束,必須交出錄音帶和文件資料。


    1973年10月23日,美國眾議院決定由該院司法委員會負責調查、搜集尼克鬆的罪證,為彈劾尼克鬆作準備。1974年6月25日,司法委員會決定公布與彈劾尼克鬆有關的全部證據。7月底,司法委員會陸續通過了三項彈劾尼克鬆的條款。8月5日,尼克鬆交出了三盤錄音帶,有一盤錄音帶上清楚地記錄著水門事件發生後第六天,尼克鬆指示他的助手,讓中央情報局阻撓聯邦調查局調查水門事件。這是尼克鬆掩蓋事實真相的鐵證。


    麵對不可避免的彈劾,1974年8月8日晚上,尼克鬆不得不向全國發表電視演說,宣布辭去總統職務,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位,也是迄今唯一一位因醜聞而中途下台的總統。


    不過,“水門事件”的背景至今眾說紛紜。尼克鬆政府的白宮辦公廳主任霍爾德曼稱,“在水門事件這場悲劇裏,有兩個主要的謎”。首先是誰、為了什麽下令破門而入的?其次,更為重要的是,這個微不足道的破門偷竊事件,或者按尼克鬆的說法,這個“三流企圖盜竊案”,怎麽會發展成為美國政治史上一次最大的醜聞,並最終迫使尼克鬆辭職的?


    2000年1月21日,美國國家檔案局首次公開出售導致前總統尼克鬆下台的“水門事件”錄音帶。這在美國引起軒然大波。人們原本以為“水門事件”終於能夠水落石出,但未曾料到,在這盤錄音帶中,有18.5分鍾的內容被尼克鬆的女秘書羅絲·伍茲故意抹掉了。伍茲在接受調查時,沒有解釋清楚她為什麽要這麽做。伍茲已於2005年1月22日去世,生前未向人透露這18.5分鍾錄音的內容。於是,原本謎一樣的“水門事件”更平添了幾分神秘,也許這些內容將成為永遠的秘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世界未解之謎全知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中魚 編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中魚 編著並收藏世界未解之謎全知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