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明朝的對外
第一節 明朝的武功
明太祖既定天下,不知怎樣,忽然想行起封建政策來。分封諸子於要地,各設傅相官屬,體製甚隆。雖然不幹預地方政事,而各設護衛兵——從三千人到一萬九千人——在實際上,便也頗有些勢力。而燕王棣、晉王b,以守禦北邊故,並得節製諸將,權勢尤重。
明初封建表(除靖江王為太祖的重孫外,餘皆太祖的兒子)
秦王樉 西安 楚王楨 武昌 寧王權 大寧
魯王檀 兗州 沈王模 潞洲 代王桂 大同
郢王棟 安陸 慶王 寧夏 周王 開封
燕王棣 北平 潭王梓 長沙 韓王鬆 開原
湘王柏 荊州 唐王 南陽 遼王植 廣寧
岷王楩 岷州 晉王b 太原 齊王 青州
穀王橞 宣州 蜀王椿 成都 肅王模 甘州
伊王 洛陽 趙王杞 未之國 安王楹 平涼
靜江王守謙 桂林
太祖對於民治,頗為留心(參看本篇第十四章)。而猜忌特甚,諸功臣宿將,都坐謀反或株連誅死。所以一傳之後,朝臣中已經沒有什麽知兵的人。太祖太子標,早卒,立其子允炆為太孫。公元1398年,太祖崩,允炆立,是為惠帝。用齊泰、黃子澄之謀,“以法繩諸侯”。燕王棣就舉兵反(棣初舉兵的時候,建文帝派耿炳文、李景隆去討他,都大敗。棣遂陷德州,進攻濟南,為都督盛庸、參政鐵鉉所敗,進複德州。棣兵勢頗沮。剛剛這時候,有人告中官奉使侵暴,建文帝詔所在的有司捕治。於是中官差人到燕去,說京師可取。燕王就決意舉兵南下。陷徐宿州,進陷泗州。東至揚州,都督僉事陳瑄以舟師叛附於棣,棣自瓜州渡江,攻京城,京城遂陷)。公元1402年,陷京城,惠帝不知所終(惠帝出亡之說,大約是有的,可看《明通鑒》辨證)。棣即位,是為成祖。改北平為順天。公元1421年,遷都焉,而以應天為南京。
明朝當成祖時,國威最盛。曾北破蒙古、瓦剌,南並安南,又招致南洋諸國。從宣宗以後,就日即於陵替了。鬼力赤篡元大汗之統,自稱韃靼可汗,已見第三篇第九章第三節。鬼力赤旋為知院阿魯台所殺,迎立元後本雅失裏於別失八裏(在如今迪化)。成祖遣邱福征之,敗沒。公元1410年,自將討破之。本雅失裏後為瓦剌馬哈木所殺,阿魯台來降。後複有叛意。公元1422、1424年,成祖兩次親征,擊破之。公元1434年,阿魯台亦為瓦剌脫歡所襲殺。
安南陳氏,以公元1399年,為外戚黎季犛所篡。季犛複姓胡,建國號曰大虞。旋傳位於子漢倉。詭言陳氏後絕,為國人所推戴,請封於明朝。成祖封為安南國王。已而安南的舊臣裴伯耆來告難。老撾也送安南明宗的兒子,名喚天平的,來到中國。成祖切責黎氏,黎氏陽為謝罪,請迎接天平回去立他。成祖信以為真,誰知送到界上,給黎氏伏兵襲殺。成祖大怒。公元1406年,遣沐晟、張輔分出雲南、廣西討之。1407年,生擒黎季犛父子(送京師誅之)。求陳氏後不可得,就把他的地方,立了一個交趾布政司。安南從五代末,和中國分立,到這時候,差不多有四百五十年,又暫時列於內地。當太祖時候,頗注意於招徠四夷。成祖篡位,更疑心惠帝逃在海外,要派人去蹤跡他,於是有鄭和下西洋之舉。公元1405年,鄭和造了大船,帶著海軍三萬七千人。多齎金帛,從蘇州的婁家港出海(如今的瀏河口。當時江蘇泛海,從此出口),經福建達占城,遂遍曆南洋諸國。“不服者威之以兵”,於是諸國都紛紛朝貢。和前後凡七奉使,三擒番長。後來奉使的人,還借著他的名字,以聳動外國。也可以算得有些建樹的人。可惜《明史》鄭和的傳,非常簡略。《外國傳》裏,對於南洋諸國的道裏位置等,也闕焉不詳。如今就《明史》所載諸國國名,參以近人所考校,解釋其今地如下。
呂宋 今同名。
合貓裏 在菲律賓群島中。
美洛居 如今的摩鹿加。
沙瑤 未詳。
婆羅 如今的婆羅洲。
麻葉甕 如今比利敦附近的島嶼。
交爛山 如今蘇門答臘東方的比利敦群島。
古麻剌朗 未詳。
馮嘉施蘭 未詳。
文郎馬神 未詳。
賓童龍 如今柬埔寨的岬。
瓜哇(亦作闍婆) 如今的爪哇。
蘇吉丹 瓜哇屬國,當在其附近。
碟裏 近爪哇。
日羅夏治 近爪哇。
三佛齊 如今蘇門答臘的巴鄰旁。
渤泥 如今蘇門答臘的西北境。
滿剌加 如今的馬六甲。
蘇門答臘(後改名啞齊) 如今的蘇門答臘。啞齊為其西北境。
蘇祿 如今的蘇祿島。
西洋瑣裏 未詳。
瑣裏 未詳。
覽邨 未詳。
以下三國,《明史》說“在西南海中”,當係印度洋中島嶼。
淡巴 未詳。
百花 未詳。
彭亨 在如今馬來半島。
那孤兒 在如今蘇門答臘西境。
黎伐 同上。
南渤利 在啞齊之西。
阿魯(一名啞魯) 如今的亞羅亞群島(在蘇門答臘、馬來半島之間)。
柔佛 如今馬來半島南端。
丁機宜 同上。
巴喇西 未詳。
古裏 如今印度的科利庫特爾。
柯枝 如今印度的可陳。
大小葛蘭 如今印度的固蘭。
錫蘭山 如今的錫蘭島。
榜葛剌 如今的孟加拉國。
沼納樸兒 榜葛剌西。
祖法兒 如今阿拉伯半島的設黑爾。
木骨都束 如今非洲的東岸。
不剌哇 同上。
竹步 同上。
阿丹 如今的亞丁。
剌撒 在如今阿拉伯半島馬利爾拉附近。
麻林 未詳。
忽魯謨斯 如今波斯灣外的和爾木斯。
溜山 未詳。《明史》說“在錫蘭南,順風七晝夜可至”。
以下四國,都應當在如今印度洋中,但不能確指其地。
南巫裏
加異勒
甘巴裏
忽蘭丹 未詳。
沙裏灣尼 未詳。
底裏《明史》說“地近沼納樸兒”,或即特裏。
千裏達 未詳。
失剌比 未詳。
古裏班卒 未詳。
剌泥 未詳。
白黑葛達 報達。
以上諸國,有當明初一通朝貢,後來就不來的;也有朝貢終明之世的;又間有招諭不服,威之以兵的。中國人到南洋去經商做工的,實在不少。《明史》雖無確實的記載,然而諸國傳中,也隱約可見。惜乎限於篇幅,不能一一摘出詳考。讀者諸君,可自取原書披覽。其在海外作“蠻夷大長”的,也大有其人。據《明史》所載:則有呂宋的潘和五,婆羅的王,瓜哇新邨的村主,三佛齊的梁道明、陳祖義。然而實際一定還不止此,不過都湮不傳罷了(近人新會梁氏,著《中國殖民八大偉人傳》,除根據《明史》外,又有得諸口碑的:戴燕國王吳元盛,昆甸國王羅大,柔佛的葉來,沙剌的嘉應人,共四人)。哥倫布的發現新大陸,事在公元1493年。上距鄭和的航行南洋,凡八十八年。從此以後,西洋人接踵東航,南洋的形勢,就一變了。所以明代和南洋的交通,要算是南洋諸國,對於我畏威懷德最後的曆史。
第二節 瓦剌的強盛
明朝的國威,雖以成祖時為最盛,而一切失當的措置,也起於成祖時,到後來就深受其累。先是太祖時,元朝大寧路(屬遼陽行省)的北境來降。太祖即其地,分設泰寧、朵顏、福餘三衛(在如今河北省、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交界)。三衛之中,唯朵顏地險而兵強。當時邊外諸衛,都隸北平行都司。寧王權,居大寧以節製之(大寧,在如今河北承德市道隆化縣境)。成祖起兵,恐寧王議其後,襲而執之。又以兀良哈(如今的烏梁海)兵從征,頗得其力。即位之後,就改北平行都司為大寧都司,徙治保定。把大寧地方,送給兀良哈。於是明初所設的開平衛(元朝的上都),勢孤援絕。宣宗時,不得不徙治獨石,既不能控製漠南,又不能輔翼遼西。北邊的形勢,就大弱,這是明朝對於邊防上最大的失策(參看第三章)。又安南地方,雖然一時為明朝所取,然而措置得也並不得法——安南這時候,自立已數百年,一時不容易和中國融合。而成祖末年,奉使的中官,又頗有婪索的事情。於是交人黎利,乘機創亂。宣宗時,命王通、柳升討之,大敗。宣宗就棄掉其地,於是安南和中國,合並了不滿二十年,又分立了。所謂瓦剌,就是元初的幹亦剌,如今譯作衛拉特。元朝滅亡的時候,強臣猛可帖木兒據其部。猛可帖木兒死後,分而為三:其酋長一名馬哈木(成祖初年來降,封為順寧王),一名太平(同上封賢義王),一名把禿孛羅(同上封安樂王)。成祖初年,來降,後漸桀驁。公元1503年,成祖曾親征破之。後馬哈木死,子脫歡強盛,殺太平把禿孛羅,並三部為一(又殺韃靼的阿魯台)。想要自立做可汗,手下的人不願意,脫歡乃迎立元朝後裔脫脫不花,自為丞相。脫歡死後,子也先嗣,聲勢更盛。朵顏三衛之地,亦為其所脅服。先是太祖定製,內侍不得讀書,不準和外廷交通。成祖起兵,因宦官密告京師虛實,才決意南下。南下的時候,宦官又多逃入北軍,報告機密。成祖深以為忠。即位之後,就開書堂於內府,選翰林官入內教習。又命隨諸將出鎮。設京營提督,使之監軍。立了個東廠,叫他剌探外事(參看《明史》卷九十五)。於是宦官權勢漸重。英宗即位,年方九歲,寵用司禮太監王振,一切事情,都委托他。王振特好用兵,叫王驥、蔣貴興大兵去征麓川(見第八章第一節),已經弄得勞民傷財。公元1449年,也先入寇。王振又慫恿英宗親征。到大同,知不能敵,急急班師,王振家在蔚州,起初要想邀英宗臨幸其家,從紫荊關入。後來又變計走居庸關,到土木堡(在如今河北懷來縣的西邊),為也先所追及。諸軍大潰,英宗遂為也先所執(王振死於亂軍之中)。這時候,群臣多主張遷都。幸而侍郎於謙,力持不可。以太後命,奉王監國。旋即位,是為景帝。遙尊英宗為太上皇。也先挾太上皇從紫荊關入,攻京城。於謙督率石亨等,力戰卻之。謙用重兵守宣府大同,也先屢入寇。都不得誌。1450年,遂奉上皇還。
也先既立脫脫不花,後來又互相猜忌,治兵相攻。脫脫不花為也先所殺,也先自立為可汗(公元1453年),旋又為阿剌知院所殺(公元1455年)。於是瓦剌部落分散。韃靼部長孛來,殺阿剌,立脫脫不花的兒子麻兒可兒,號為小王子。麻兒可兒死後,眾共立馬占可兒吉思。為孛來所弑。韃靼部長毛裏孩,又殺孛來,更立“他可汗”。又有喚做斡羅出的,和毛裏孩互相仇殺。先是韃靼的入寇,或在遼東,或在宣府大同,或在寧夏、莊浪(如今甘肅的莊浪縣)、甘肅,去來無常,為患不久。英宗天順間(公元1457至公元1464年),斡羅出才入據河套,和別部長李魯乃合。憲宗成化間(公元1465至公元1487年),則孛來、小王子、毛裏孩,先後皆至,為患益深。孛來死後,其患乃稍衰。又有一個喚作滿魯都的,繼之而至,以別部長癿加恩蘭為太師(滿魯都乃癿加恩蘭之婿)。公元1473年,為王越所襲破。後來癿加恩蘭為其下所殺,滿魯都亦死,邊境才漸漸安穩。總而言之:從憲宗以前,是個韃靼、瓦剌,互相爭奪的世界。北族自己不能統一,所以不能十分強盛,到達延汗出來,而形勢又一變了。
第三節 蒙古的再興
上節所記韃靼、瓦剌的事情,都係根據《明史》。至《源流考》所載,則與此又異。《源流考》固然是疏舛百出的,然而除此以外,別無可據。這達延汗中興的事情,就是現在的蒙族,所以分布成功如此狀態的根源,又不能置諸不論。而《源流考》和《明史》,二者又無從折中比附,所以現在不避重複,將《源流考》所記,略為敘述於下。《源流考》記順帝以後,蒙古大汗的世次。
額勒伯克汗聽了浩海達裕的話,殺哈爾古楚克,而取其妻洪郭斡拜濟(洪郭斡,就是翁吉喇的異譯)。洪郭斡拜濟怨浩海達裕,譖殺之。而額勒伯克汗,又派浩海達裕的兒子巴圖拉,管領四衛拉特。衛拉特的烏格齊哈什哈不服,汗與巴圖拉議殺之。烏格齊哈什哈就弑汗,乙未年(永樂十三年),又殺巴圖拉。這一年,烏格齊哈什哈亦卒,子額色庫立。洪郭斡拜濟歸額勒伯克汗時,已經有了三個月的身孕。歸額勒伯克汗四個月後,而汗被弑,又給烏格齊哈什哈搶去;三個月而生一子,名曰阿寨。又有一個烏格德勒庫,是服役於巴圖拉的。巴圖拉叫他“負筐拾糞”,就取“負筐之義”,名之曰阿魯克台(《明史》的阿魯台)。乙巳年(仁宗洪熙元年),額色庫卒,其妻薩穆爾福晉,把這三個人流放。這時候,科爾沁阿岱台吉,已得蒙古遺眾。三人同往依之。阿岱既得洪郭斡,遂即汗位(以事跡論起來,阿岱似乎就是《明史》裏的本雅失裏。雖然年代相差,也不足疑:因為《源流考》的年代,本來很不可據的),以阿魯克台為大師。伐四衛拉特,獲巴圖拉之子巴噶穆。阿岱以賜阿魯克台,阿魯克台取“覆於釜中之義”,名之曰托歡。戊午年(英宗正統三年),托歡以四衛拉特的兵伐蒙古,弑阿岱汗。這一年,托歡也死了,子額森(也先)立,自稱可汗。第二年,己未,阿寨的兒子岱總台吉即汗位。壬申(景帝景泰四年),伐衛拉特,戰於吐魯番之哈喇地方。額森差人說阿噶巴爾濟,阿噶巴爾濟叛岱總汗,岱總汗敗死(以事跡論,岱總汗該就是《明史》的脫脫不花)。額森遂並殺阿噶巴爾濟,他手下的人,怕蒙古人報仇,要索性殺掉哈爾固楚克。哈爾固楚克是額森的女婿,所以額森不肯。岱總台吉敗亡時,蒙古勒克埒青吉斯年七歲,其母以之稱烏珂克圖汗。第二年,為多倫土默特之多郭朗台吉所弑,眾推摩倫台吉為汗(大約就是《明史》的孛來)。第三年(景泰五年),為翁裏郭特之摩裏海王所弑(《明史》的毛裏孩),國統中絕。到癸未年(英宗天順七年),滿都固勒(《明史》的滿魯都)才即汗位,殺摩裏海。戊子年,滿都固勒歿。隔了一年,庚寅(成化六年),巴圖蒙克年七歲,才稱達延汗(這是繼承蒙古本族大汗統緒)。到四十一歲,甲子年(孝宗弘治十七年),又即汗位(這是仍做諸部族的大汗)。又四年而歿(以上的紀事,始終用洪郭斡拜濟一個人做經緯,很有傳奇的性質。這種紀事,原不足信。然而述蒙古大汗的統係,畢竟比《明史》詳盡些,殺也先的阿拉知院,《源流考》稱為衛拉特右翼的丞相阿拉克)。
達延汗是個中興蒙古的偉人。可惜他的事跡,《明史》和《源流考》,也都不甚詳盡。但知他長子早死,仍留季子格埒森劄賚爾守漠北(大約仍舊是把舊業給斡赤斤的意思),這便是後來喀爾喀四部之祖。以次子烏魯斯做右翼,三子巴爾蘇做左翼。烏魯斯為滿都固勒所殺。達延汗怒,叫巴爾蘇攻破滿都固勒。就用巴爾蘇為右翼濟農,自己和嫡孫卜赤,徙幕東方,是為插漢部(今譯作察哈爾)。巴爾蘇有二子:長名袞必裏克圖,嗣巴爾蘇為右翼濟農。次名阿勒坦,就是《明史》所謂俺答,統四衛拉特之眾(袞必裏克之後,為鄂爾多斯。阿勒坦之後為土默特)。袞必裏克圖早卒,其眾皆歸於俺答。所以嘉靖時候,俺答獨強。公元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9年、公元1563年三年,三次剽掠京畿,明朝竟無如之何。直到後來,俺答的孫子把漢那吉來降——這把漢那吉,是幼孤而育於俺答之妻的。後來娶妻而美,俺答奪之。把漢那吉怒,遂來降。俺答之妻,怕中國把她殺掉,日夜哭泣,俺答才來請和。公元1570年(穆宗隆慶四年),封俺答為順義王。這時候,俺答又受了喇嘛教的感化(見第六章第二節),就不再犯邊。俺答傳子黃台吉(改名乞慶哈),黃台吉傳子撦力克。俺答所奪把漢那吉之妻,原是俺答的外孫女(襖兒都司的女兒),曆配三主,掌握兵權;替中國捍邊,甚為恭順,神宗封為忠順夫人。撦力克卒,孫小失兔立,號令不行,套部遂衰。而東方之插漢部轉盛,就生出滿洲和蒙古的交涉。
第四節 倭寇和豐臣秀吉
明朝和外國的交涉,還有一件“倭寇”和萬曆時救援朝鮮的事情,也得略敘一敘(其和西南夷的交涉,因方便並入下篇裏敘述)。日本自和元朝交兵後,就禁止國裏的百姓,不準和中國交通。於是偷出海外,來做買賣的,都是些無賴的人,久之,遂流為海盜。元中葉後,日本分為南北朝。明初,南朝為北朝所並。其遺臣,有逃入海中的,也和海盜相合,於是其勢漸盛,屢次剽掠中國和朝鮮的沿岸。然而這時候,其侵掠的主要地方,在於朝鮮,中國的受害,還不如朝鮮的深。日本從分裂以來,積苦兵戈,統一之後,沿海諸國,都想靠海外互市,弄幾個錢。所以對中國朝鮮,貿易頗盛。從日本向中國,最近的海口,就是浙江。明初,設有市舶司,以管理互市的事情。嘉靖年間,廢司不設。和日本商人做買賣的,都是些貴官勢家。欠錢不還,弄得日本商人,流落海外,不能回國,就都變做海盜。沿海的人民,也有依附他的。以海島為根據地,“饑則入掠,飽則遠揚”。沿海的強盜又“冒其旗幟”,到處劫掠。明初為防倭寇起見,沿海地方,本都設有衛所,備有戰船。承平久了,“船敝伍虛”。臨時募漁船征剿,毫無用處。於是倭寇縱橫千裏,如入無人之境。“浙東西,江南北”,沿海之地,無不被其侵掠。甚至溯江而上,直抵南京。明朝竟無如之何。直到公元1556年,胡宗憲總督浙江軍務,捕誅奸民陳東平、徐海。1557年,又誘誅盜魁汪直。倭寇失其耳目,勢才漸衰。於是轉掠閩廣。到公元1563年,為總兵俞大猷、戚繼光所討平。然而沿海之地,已弄得凋敝不堪了。
倭寇之亂,隻是一種盜賊的行為,原算不得日本國家的舉動。卻是隔不到三十年,日本的武人,又行起侵略政策來。原來日本從開國以來,世世和蝦夷為敵。唐德宗時,日本拓地益廣,就於東北邊置征夷大將軍。源氏平氏,世守其地。從宋朝以後,日本國王,都喜歡傳位於子弟,自為太上皇,而又依舊要掌握政權。於是往往數上皇並立;或者一個上皇,握權數世,屢起紛爭,總是借源、平二氏為助。其初平氏以外戚執政,後來為源氏所滅。源氏遍置“武職”於諸州,以守護“封土”,而總其權於征夷大將軍。於是全國政權,盡歸幕府,天皇不過徒有虛名而已(日本的天皇,所以能一係相傳到現在,就是為此)。源氏自居鐮倉,派家臣北條氏,守護京城。數傳之後,又為北條氏所滅(當元世祖伐日本時,握日本政權的,就是北條氏)。元英宗時,日本後醍醐天皇,借北條氏家臣足利氏之力,把北條氏滅掉。旋又為足利氏所逼,退保吉野,足利氏別立一君,日本就分為南北朝。到明初,才統一。從源氏置“武職”以來,都是各據土地,子孫世襲,已成封建之勢。足利氏初起時,要借將士之力,抵抗天皇,格外廣行封建。到南朝既火,而足利氏亦衰。其所封建的將士,各個據地相爭,足利氏又“勢成贅疣”。而足利氏的將士,又各有其將士,又要分裂相爭。日本的政權,就入於“陪臣之臣”之手,全國分裂。明世宗時,織田氏的將豐臣秀吉,起而征討全國,戰無不勝,諸侯無不懾服。然而秀吉念亂源終未盡絕,就想把這班人送到國外,開一次戰爭,就有了侵犯朝鮮的事情。
朝鮮的王室李氏,在高麗王氏時候,本是世代將家,太祖成桂,又以討倭寇有名,因此取王氏而代之。開國之初,兵力亦頗強盛。李朝累世,皆極注意於文化,然武備實頗廢弛。在高麗王氏以前,朝鮮半島,佛教盛行,元朝時候,宋學才輸入。朝鮮近世的文化上,很受些宋學的益處;然而也沾染了宋朝人的習氣,好立門戶,事黨爭。從明朝中葉時候起,直到公元1910年亡國為止,黨禍竟不曾能夠消滅,真是言之痛心了(參看第十二章第三節)。公元1591年(神宗萬曆十九年),日本豐臣秀吉貽書朝鮮,叫朝鮮人替他做向導去伐明。這時候,朝鮮人分為東西二黨。西黨說日本人一定要來侵犯的,東黨竭力反對。朝鮮宣祖,相信東黨,毫不設備。1592年,豐臣秀吉派小西行長帶兵二十萬攻朝鮮。從釜山登岸,直逼京城。朝鮮倉促遣兵禦之,大敗。宣祖奔開城,旋又逃到平壤,又逃到義州,告急於明。明朝以宋應昌為經略,李如鬆為東征提督,率兵往援。如鬆戰於平壤,大捷,盡複漢江以北之地。旋又輕進遇伏,大敗於碧蹄館(在坡州之南)。這時候,朝鮮人全國流離,餓殍載道,日本兵也沒有糧餉;又平壤一戰,曉得明兵非朝鮮兵可比,士氣頗為沮喪,於是退軍慶尚南道。而明朝從碧蹄館一敗,也覺得用兵沒有把握,於是撫議複起(先是平壤未戰以前,兵部尚書石星,募人使日本軍。嘉興人沈維敬,應募而往。及平壤戰後,撫議遂絕)。及是,再差沈維敬前往。遷延到公元1281年,才派沈維敬去,封秀吉為日本國王。秀吉不受,反遣清正行長再發兵十四萬去攻朝鮮。神宗大怒,下沈維敬於獄,以邢玠為總督,發兵救朝鮮。玠至,督諸軍劃漢江而守。相持到明年,豐臣秀吉死了,日本兵才退回去。這一次,明朝調兵運餉,騷動全國,竟其沒有善策。然而朝鮮人從此以後,深深感激中國。到後來,雖然受清朝的兵力壓迫,始終心向著明朝。清朝既經入關,朝鮮孝宗,還“訓卒厲兵,欲伺其後”。到吳三桂舉兵時,不幸孝宗短命死了。孝宗的兒子顯宗,是個柔懦無能的人,不能繼父之誌。然而朝鮮士人之中,還有三上萬言書,請“追先朝薪膽之誌”的。肅宗時候,造了一個“大報壇”,以太牢祀明神宗(英祖時,並祭明太祖和毅宗)。模刻明成化中所賜印,為子孫“嗣位之寶”。正祖輯《尊周匯編》,尤“三致尊攘之意”。終李朝一朝,始終沒用清朝的年號,奉清朝的正朔。天下最可貴的是人情!這種深厚的感情,在曆史上遺傳下來;將來中國人和朝鮮人,總有互相提攜的一天的,曆史上的年代長著哩,數十百年,算得什麽?看的人請等著便了。
第一節 明朝的武功
明太祖既定天下,不知怎樣,忽然想行起封建政策來。分封諸子於要地,各設傅相官屬,體製甚隆。雖然不幹預地方政事,而各設護衛兵——從三千人到一萬九千人——在實際上,便也頗有些勢力。而燕王棣、晉王b,以守禦北邊故,並得節製諸將,權勢尤重。
明初封建表(除靖江王為太祖的重孫外,餘皆太祖的兒子)
秦王樉 西安 楚王楨 武昌 寧王權 大寧
魯王檀 兗州 沈王模 潞洲 代王桂 大同
郢王棟 安陸 慶王 寧夏 周王 開封
燕王棣 北平 潭王梓 長沙 韓王鬆 開原
湘王柏 荊州 唐王 南陽 遼王植 廣寧
岷王楩 岷州 晉王b 太原 齊王 青州
穀王橞 宣州 蜀王椿 成都 肅王模 甘州
伊王 洛陽 趙王杞 未之國 安王楹 平涼
靜江王守謙 桂林
太祖對於民治,頗為留心(參看本篇第十四章)。而猜忌特甚,諸功臣宿將,都坐謀反或株連誅死。所以一傳之後,朝臣中已經沒有什麽知兵的人。太祖太子標,早卒,立其子允炆為太孫。公元1398年,太祖崩,允炆立,是為惠帝。用齊泰、黃子澄之謀,“以法繩諸侯”。燕王棣就舉兵反(棣初舉兵的時候,建文帝派耿炳文、李景隆去討他,都大敗。棣遂陷德州,進攻濟南,為都督盛庸、參政鐵鉉所敗,進複德州。棣兵勢頗沮。剛剛這時候,有人告中官奉使侵暴,建文帝詔所在的有司捕治。於是中官差人到燕去,說京師可取。燕王就決意舉兵南下。陷徐宿州,進陷泗州。東至揚州,都督僉事陳瑄以舟師叛附於棣,棣自瓜州渡江,攻京城,京城遂陷)。公元1402年,陷京城,惠帝不知所終(惠帝出亡之說,大約是有的,可看《明通鑒》辨證)。棣即位,是為成祖。改北平為順天。公元1421年,遷都焉,而以應天為南京。
明朝當成祖時,國威最盛。曾北破蒙古、瓦剌,南並安南,又招致南洋諸國。從宣宗以後,就日即於陵替了。鬼力赤篡元大汗之統,自稱韃靼可汗,已見第三篇第九章第三節。鬼力赤旋為知院阿魯台所殺,迎立元後本雅失裏於別失八裏(在如今迪化)。成祖遣邱福征之,敗沒。公元1410年,自將討破之。本雅失裏後為瓦剌馬哈木所殺,阿魯台來降。後複有叛意。公元1422、1424年,成祖兩次親征,擊破之。公元1434年,阿魯台亦為瓦剌脫歡所襲殺。
安南陳氏,以公元1399年,為外戚黎季犛所篡。季犛複姓胡,建國號曰大虞。旋傳位於子漢倉。詭言陳氏後絕,為國人所推戴,請封於明朝。成祖封為安南國王。已而安南的舊臣裴伯耆來告難。老撾也送安南明宗的兒子,名喚天平的,來到中國。成祖切責黎氏,黎氏陽為謝罪,請迎接天平回去立他。成祖信以為真,誰知送到界上,給黎氏伏兵襲殺。成祖大怒。公元1406年,遣沐晟、張輔分出雲南、廣西討之。1407年,生擒黎季犛父子(送京師誅之)。求陳氏後不可得,就把他的地方,立了一個交趾布政司。安南從五代末,和中國分立,到這時候,差不多有四百五十年,又暫時列於內地。當太祖時候,頗注意於招徠四夷。成祖篡位,更疑心惠帝逃在海外,要派人去蹤跡他,於是有鄭和下西洋之舉。公元1405年,鄭和造了大船,帶著海軍三萬七千人。多齎金帛,從蘇州的婁家港出海(如今的瀏河口。當時江蘇泛海,從此出口),經福建達占城,遂遍曆南洋諸國。“不服者威之以兵”,於是諸國都紛紛朝貢。和前後凡七奉使,三擒番長。後來奉使的人,還借著他的名字,以聳動外國。也可以算得有些建樹的人。可惜《明史》鄭和的傳,非常簡略。《外國傳》裏,對於南洋諸國的道裏位置等,也闕焉不詳。如今就《明史》所載諸國國名,參以近人所考校,解釋其今地如下。
呂宋 今同名。
合貓裏 在菲律賓群島中。
美洛居 如今的摩鹿加。
沙瑤 未詳。
婆羅 如今的婆羅洲。
麻葉甕 如今比利敦附近的島嶼。
交爛山 如今蘇門答臘東方的比利敦群島。
古麻剌朗 未詳。
馮嘉施蘭 未詳。
文郎馬神 未詳。
賓童龍 如今柬埔寨的岬。
瓜哇(亦作闍婆) 如今的爪哇。
蘇吉丹 瓜哇屬國,當在其附近。
碟裏 近爪哇。
日羅夏治 近爪哇。
三佛齊 如今蘇門答臘的巴鄰旁。
渤泥 如今蘇門答臘的西北境。
滿剌加 如今的馬六甲。
蘇門答臘(後改名啞齊) 如今的蘇門答臘。啞齊為其西北境。
蘇祿 如今的蘇祿島。
西洋瑣裏 未詳。
瑣裏 未詳。
覽邨 未詳。
以下三國,《明史》說“在西南海中”,當係印度洋中島嶼。
淡巴 未詳。
百花 未詳。
彭亨 在如今馬來半島。
那孤兒 在如今蘇門答臘西境。
黎伐 同上。
南渤利 在啞齊之西。
阿魯(一名啞魯) 如今的亞羅亞群島(在蘇門答臘、馬來半島之間)。
柔佛 如今馬來半島南端。
丁機宜 同上。
巴喇西 未詳。
古裏 如今印度的科利庫特爾。
柯枝 如今印度的可陳。
大小葛蘭 如今印度的固蘭。
錫蘭山 如今的錫蘭島。
榜葛剌 如今的孟加拉國。
沼納樸兒 榜葛剌西。
祖法兒 如今阿拉伯半島的設黑爾。
木骨都束 如今非洲的東岸。
不剌哇 同上。
竹步 同上。
阿丹 如今的亞丁。
剌撒 在如今阿拉伯半島馬利爾拉附近。
麻林 未詳。
忽魯謨斯 如今波斯灣外的和爾木斯。
溜山 未詳。《明史》說“在錫蘭南,順風七晝夜可至”。
以下四國,都應當在如今印度洋中,但不能確指其地。
南巫裏
加異勒
甘巴裏
忽蘭丹 未詳。
沙裏灣尼 未詳。
底裏《明史》說“地近沼納樸兒”,或即特裏。
千裏達 未詳。
失剌比 未詳。
古裏班卒 未詳。
剌泥 未詳。
白黑葛達 報達。
以上諸國,有當明初一通朝貢,後來就不來的;也有朝貢終明之世的;又間有招諭不服,威之以兵的。中國人到南洋去經商做工的,實在不少。《明史》雖無確實的記載,然而諸國傳中,也隱約可見。惜乎限於篇幅,不能一一摘出詳考。讀者諸君,可自取原書披覽。其在海外作“蠻夷大長”的,也大有其人。據《明史》所載:則有呂宋的潘和五,婆羅的王,瓜哇新邨的村主,三佛齊的梁道明、陳祖義。然而實際一定還不止此,不過都湮不傳罷了(近人新會梁氏,著《中國殖民八大偉人傳》,除根據《明史》外,又有得諸口碑的:戴燕國王吳元盛,昆甸國王羅大,柔佛的葉來,沙剌的嘉應人,共四人)。哥倫布的發現新大陸,事在公元1493年。上距鄭和的航行南洋,凡八十八年。從此以後,西洋人接踵東航,南洋的形勢,就一變了。所以明代和南洋的交通,要算是南洋諸國,對於我畏威懷德最後的曆史。
第二節 瓦剌的強盛
明朝的國威,雖以成祖時為最盛,而一切失當的措置,也起於成祖時,到後來就深受其累。先是太祖時,元朝大寧路(屬遼陽行省)的北境來降。太祖即其地,分設泰寧、朵顏、福餘三衛(在如今河北省、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交界)。三衛之中,唯朵顏地險而兵強。當時邊外諸衛,都隸北平行都司。寧王權,居大寧以節製之(大寧,在如今河北承德市道隆化縣境)。成祖起兵,恐寧王議其後,襲而執之。又以兀良哈(如今的烏梁海)兵從征,頗得其力。即位之後,就改北平行都司為大寧都司,徙治保定。把大寧地方,送給兀良哈。於是明初所設的開平衛(元朝的上都),勢孤援絕。宣宗時,不得不徙治獨石,既不能控製漠南,又不能輔翼遼西。北邊的形勢,就大弱,這是明朝對於邊防上最大的失策(參看第三章)。又安南地方,雖然一時為明朝所取,然而措置得也並不得法——安南這時候,自立已數百年,一時不容易和中國融合。而成祖末年,奉使的中官,又頗有婪索的事情。於是交人黎利,乘機創亂。宣宗時,命王通、柳升討之,大敗。宣宗就棄掉其地,於是安南和中國,合並了不滿二十年,又分立了。所謂瓦剌,就是元初的幹亦剌,如今譯作衛拉特。元朝滅亡的時候,強臣猛可帖木兒據其部。猛可帖木兒死後,分而為三:其酋長一名馬哈木(成祖初年來降,封為順寧王),一名太平(同上封賢義王),一名把禿孛羅(同上封安樂王)。成祖初年,來降,後漸桀驁。公元1503年,成祖曾親征破之。後馬哈木死,子脫歡強盛,殺太平把禿孛羅,並三部為一(又殺韃靼的阿魯台)。想要自立做可汗,手下的人不願意,脫歡乃迎立元朝後裔脫脫不花,自為丞相。脫歡死後,子也先嗣,聲勢更盛。朵顏三衛之地,亦為其所脅服。先是太祖定製,內侍不得讀書,不準和外廷交通。成祖起兵,因宦官密告京師虛實,才決意南下。南下的時候,宦官又多逃入北軍,報告機密。成祖深以為忠。即位之後,就開書堂於內府,選翰林官入內教習。又命隨諸將出鎮。設京營提督,使之監軍。立了個東廠,叫他剌探外事(參看《明史》卷九十五)。於是宦官權勢漸重。英宗即位,年方九歲,寵用司禮太監王振,一切事情,都委托他。王振特好用兵,叫王驥、蔣貴興大兵去征麓川(見第八章第一節),已經弄得勞民傷財。公元1449年,也先入寇。王振又慫恿英宗親征。到大同,知不能敵,急急班師,王振家在蔚州,起初要想邀英宗臨幸其家,從紫荊關入。後來又變計走居庸關,到土木堡(在如今河北懷來縣的西邊),為也先所追及。諸軍大潰,英宗遂為也先所執(王振死於亂軍之中)。這時候,群臣多主張遷都。幸而侍郎於謙,力持不可。以太後命,奉王監國。旋即位,是為景帝。遙尊英宗為太上皇。也先挾太上皇從紫荊關入,攻京城。於謙督率石亨等,力戰卻之。謙用重兵守宣府大同,也先屢入寇。都不得誌。1450年,遂奉上皇還。
也先既立脫脫不花,後來又互相猜忌,治兵相攻。脫脫不花為也先所殺,也先自立為可汗(公元1453年),旋又為阿剌知院所殺(公元1455年)。於是瓦剌部落分散。韃靼部長孛來,殺阿剌,立脫脫不花的兒子麻兒可兒,號為小王子。麻兒可兒死後,眾共立馬占可兒吉思。為孛來所弑。韃靼部長毛裏孩,又殺孛來,更立“他可汗”。又有喚做斡羅出的,和毛裏孩互相仇殺。先是韃靼的入寇,或在遼東,或在宣府大同,或在寧夏、莊浪(如今甘肅的莊浪縣)、甘肅,去來無常,為患不久。英宗天順間(公元1457至公元1464年),斡羅出才入據河套,和別部長李魯乃合。憲宗成化間(公元1465至公元1487年),則孛來、小王子、毛裏孩,先後皆至,為患益深。孛來死後,其患乃稍衰。又有一個喚作滿魯都的,繼之而至,以別部長癿加恩蘭為太師(滿魯都乃癿加恩蘭之婿)。公元1473年,為王越所襲破。後來癿加恩蘭為其下所殺,滿魯都亦死,邊境才漸漸安穩。總而言之:從憲宗以前,是個韃靼、瓦剌,互相爭奪的世界。北族自己不能統一,所以不能十分強盛,到達延汗出來,而形勢又一變了。
第三節 蒙古的再興
上節所記韃靼、瓦剌的事情,都係根據《明史》。至《源流考》所載,則與此又異。《源流考》固然是疏舛百出的,然而除此以外,別無可據。這達延汗中興的事情,就是現在的蒙族,所以分布成功如此狀態的根源,又不能置諸不論。而《源流考》和《明史》,二者又無從折中比附,所以現在不避重複,將《源流考》所記,略為敘述於下。《源流考》記順帝以後,蒙古大汗的世次。
額勒伯克汗聽了浩海達裕的話,殺哈爾古楚克,而取其妻洪郭斡拜濟(洪郭斡,就是翁吉喇的異譯)。洪郭斡拜濟怨浩海達裕,譖殺之。而額勒伯克汗,又派浩海達裕的兒子巴圖拉,管領四衛拉特。衛拉特的烏格齊哈什哈不服,汗與巴圖拉議殺之。烏格齊哈什哈就弑汗,乙未年(永樂十三年),又殺巴圖拉。這一年,烏格齊哈什哈亦卒,子額色庫立。洪郭斡拜濟歸額勒伯克汗時,已經有了三個月的身孕。歸額勒伯克汗四個月後,而汗被弑,又給烏格齊哈什哈搶去;三個月而生一子,名曰阿寨。又有一個烏格德勒庫,是服役於巴圖拉的。巴圖拉叫他“負筐拾糞”,就取“負筐之義”,名之曰阿魯克台(《明史》的阿魯台)。乙巳年(仁宗洪熙元年),額色庫卒,其妻薩穆爾福晉,把這三個人流放。這時候,科爾沁阿岱台吉,已得蒙古遺眾。三人同往依之。阿岱既得洪郭斡,遂即汗位(以事跡論起來,阿岱似乎就是《明史》裏的本雅失裏。雖然年代相差,也不足疑:因為《源流考》的年代,本來很不可據的),以阿魯克台為大師。伐四衛拉特,獲巴圖拉之子巴噶穆。阿岱以賜阿魯克台,阿魯克台取“覆於釜中之義”,名之曰托歡。戊午年(英宗正統三年),托歡以四衛拉特的兵伐蒙古,弑阿岱汗。這一年,托歡也死了,子額森(也先)立,自稱可汗。第二年,己未,阿寨的兒子岱總台吉即汗位。壬申(景帝景泰四年),伐衛拉特,戰於吐魯番之哈喇地方。額森差人說阿噶巴爾濟,阿噶巴爾濟叛岱總汗,岱總汗敗死(以事跡論,岱總汗該就是《明史》的脫脫不花)。額森遂並殺阿噶巴爾濟,他手下的人,怕蒙古人報仇,要索性殺掉哈爾固楚克。哈爾固楚克是額森的女婿,所以額森不肯。岱總台吉敗亡時,蒙古勒克埒青吉斯年七歲,其母以之稱烏珂克圖汗。第二年,為多倫土默特之多郭朗台吉所弑,眾推摩倫台吉為汗(大約就是《明史》的孛來)。第三年(景泰五年),為翁裏郭特之摩裏海王所弑(《明史》的毛裏孩),國統中絕。到癸未年(英宗天順七年),滿都固勒(《明史》的滿魯都)才即汗位,殺摩裏海。戊子年,滿都固勒歿。隔了一年,庚寅(成化六年),巴圖蒙克年七歲,才稱達延汗(這是繼承蒙古本族大汗統緒)。到四十一歲,甲子年(孝宗弘治十七年),又即汗位(這是仍做諸部族的大汗)。又四年而歿(以上的紀事,始終用洪郭斡拜濟一個人做經緯,很有傳奇的性質。這種紀事,原不足信。然而述蒙古大汗的統係,畢竟比《明史》詳盡些,殺也先的阿拉知院,《源流考》稱為衛拉特右翼的丞相阿拉克)。
達延汗是個中興蒙古的偉人。可惜他的事跡,《明史》和《源流考》,也都不甚詳盡。但知他長子早死,仍留季子格埒森劄賚爾守漠北(大約仍舊是把舊業給斡赤斤的意思),這便是後來喀爾喀四部之祖。以次子烏魯斯做右翼,三子巴爾蘇做左翼。烏魯斯為滿都固勒所殺。達延汗怒,叫巴爾蘇攻破滿都固勒。就用巴爾蘇為右翼濟農,自己和嫡孫卜赤,徙幕東方,是為插漢部(今譯作察哈爾)。巴爾蘇有二子:長名袞必裏克圖,嗣巴爾蘇為右翼濟農。次名阿勒坦,就是《明史》所謂俺答,統四衛拉特之眾(袞必裏克之後,為鄂爾多斯。阿勒坦之後為土默特)。袞必裏克圖早卒,其眾皆歸於俺答。所以嘉靖時候,俺答獨強。公元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9年、公元1563年三年,三次剽掠京畿,明朝竟無如之何。直到後來,俺答的孫子把漢那吉來降——這把漢那吉,是幼孤而育於俺答之妻的。後來娶妻而美,俺答奪之。把漢那吉怒,遂來降。俺答之妻,怕中國把她殺掉,日夜哭泣,俺答才來請和。公元1570年(穆宗隆慶四年),封俺答為順義王。這時候,俺答又受了喇嘛教的感化(見第六章第二節),就不再犯邊。俺答傳子黃台吉(改名乞慶哈),黃台吉傳子撦力克。俺答所奪把漢那吉之妻,原是俺答的外孫女(襖兒都司的女兒),曆配三主,掌握兵權;替中國捍邊,甚為恭順,神宗封為忠順夫人。撦力克卒,孫小失兔立,號令不行,套部遂衰。而東方之插漢部轉盛,就生出滿洲和蒙古的交涉。
第四節 倭寇和豐臣秀吉
明朝和外國的交涉,還有一件“倭寇”和萬曆時救援朝鮮的事情,也得略敘一敘(其和西南夷的交涉,因方便並入下篇裏敘述)。日本自和元朝交兵後,就禁止國裏的百姓,不準和中國交通。於是偷出海外,來做買賣的,都是些無賴的人,久之,遂流為海盜。元中葉後,日本分為南北朝。明初,南朝為北朝所並。其遺臣,有逃入海中的,也和海盜相合,於是其勢漸盛,屢次剽掠中國和朝鮮的沿岸。然而這時候,其侵掠的主要地方,在於朝鮮,中國的受害,還不如朝鮮的深。日本從分裂以來,積苦兵戈,統一之後,沿海諸國,都想靠海外互市,弄幾個錢。所以對中國朝鮮,貿易頗盛。從日本向中國,最近的海口,就是浙江。明初,設有市舶司,以管理互市的事情。嘉靖年間,廢司不設。和日本商人做買賣的,都是些貴官勢家。欠錢不還,弄得日本商人,流落海外,不能回國,就都變做海盜。沿海的人民,也有依附他的。以海島為根據地,“饑則入掠,飽則遠揚”。沿海的強盜又“冒其旗幟”,到處劫掠。明初為防倭寇起見,沿海地方,本都設有衛所,備有戰船。承平久了,“船敝伍虛”。臨時募漁船征剿,毫無用處。於是倭寇縱橫千裏,如入無人之境。“浙東西,江南北”,沿海之地,無不被其侵掠。甚至溯江而上,直抵南京。明朝竟無如之何。直到公元1556年,胡宗憲總督浙江軍務,捕誅奸民陳東平、徐海。1557年,又誘誅盜魁汪直。倭寇失其耳目,勢才漸衰。於是轉掠閩廣。到公元1563年,為總兵俞大猷、戚繼光所討平。然而沿海之地,已弄得凋敝不堪了。
倭寇之亂,隻是一種盜賊的行為,原算不得日本國家的舉動。卻是隔不到三十年,日本的武人,又行起侵略政策來。原來日本從開國以來,世世和蝦夷為敵。唐德宗時,日本拓地益廣,就於東北邊置征夷大將軍。源氏平氏,世守其地。從宋朝以後,日本國王,都喜歡傳位於子弟,自為太上皇,而又依舊要掌握政權。於是往往數上皇並立;或者一個上皇,握權數世,屢起紛爭,總是借源、平二氏為助。其初平氏以外戚執政,後來為源氏所滅。源氏遍置“武職”於諸州,以守護“封土”,而總其權於征夷大將軍。於是全國政權,盡歸幕府,天皇不過徒有虛名而已(日本的天皇,所以能一係相傳到現在,就是為此)。源氏自居鐮倉,派家臣北條氏,守護京城。數傳之後,又為北條氏所滅(當元世祖伐日本時,握日本政權的,就是北條氏)。元英宗時,日本後醍醐天皇,借北條氏家臣足利氏之力,把北條氏滅掉。旋又為足利氏所逼,退保吉野,足利氏別立一君,日本就分為南北朝。到明初,才統一。從源氏置“武職”以來,都是各據土地,子孫世襲,已成封建之勢。足利氏初起時,要借將士之力,抵抗天皇,格外廣行封建。到南朝既火,而足利氏亦衰。其所封建的將士,各個據地相爭,足利氏又“勢成贅疣”。而足利氏的將士,又各有其將士,又要分裂相爭。日本的政權,就入於“陪臣之臣”之手,全國分裂。明世宗時,織田氏的將豐臣秀吉,起而征討全國,戰無不勝,諸侯無不懾服。然而秀吉念亂源終未盡絕,就想把這班人送到國外,開一次戰爭,就有了侵犯朝鮮的事情。
朝鮮的王室李氏,在高麗王氏時候,本是世代將家,太祖成桂,又以討倭寇有名,因此取王氏而代之。開國之初,兵力亦頗強盛。李朝累世,皆極注意於文化,然武備實頗廢弛。在高麗王氏以前,朝鮮半島,佛教盛行,元朝時候,宋學才輸入。朝鮮近世的文化上,很受些宋學的益處;然而也沾染了宋朝人的習氣,好立門戶,事黨爭。從明朝中葉時候起,直到公元1910年亡國為止,黨禍竟不曾能夠消滅,真是言之痛心了(參看第十二章第三節)。公元1591年(神宗萬曆十九年),日本豐臣秀吉貽書朝鮮,叫朝鮮人替他做向導去伐明。這時候,朝鮮人分為東西二黨。西黨說日本人一定要來侵犯的,東黨竭力反對。朝鮮宣祖,相信東黨,毫不設備。1592年,豐臣秀吉派小西行長帶兵二十萬攻朝鮮。從釜山登岸,直逼京城。朝鮮倉促遣兵禦之,大敗。宣祖奔開城,旋又逃到平壤,又逃到義州,告急於明。明朝以宋應昌為經略,李如鬆為東征提督,率兵往援。如鬆戰於平壤,大捷,盡複漢江以北之地。旋又輕進遇伏,大敗於碧蹄館(在坡州之南)。這時候,朝鮮人全國流離,餓殍載道,日本兵也沒有糧餉;又平壤一戰,曉得明兵非朝鮮兵可比,士氣頗為沮喪,於是退軍慶尚南道。而明朝從碧蹄館一敗,也覺得用兵沒有把握,於是撫議複起(先是平壤未戰以前,兵部尚書石星,募人使日本軍。嘉興人沈維敬,應募而往。及平壤戰後,撫議遂絕)。及是,再差沈維敬前往。遷延到公元1281年,才派沈維敬去,封秀吉為日本國王。秀吉不受,反遣清正行長再發兵十四萬去攻朝鮮。神宗大怒,下沈維敬於獄,以邢玠為總督,發兵救朝鮮。玠至,督諸軍劃漢江而守。相持到明年,豐臣秀吉死了,日本兵才退回去。這一次,明朝調兵運餉,騷動全國,竟其沒有善策。然而朝鮮人從此以後,深深感激中國。到後來,雖然受清朝的兵力壓迫,始終心向著明朝。清朝既經入關,朝鮮孝宗,還“訓卒厲兵,欲伺其後”。到吳三桂舉兵時,不幸孝宗短命死了。孝宗的兒子顯宗,是個柔懦無能的人,不能繼父之誌。然而朝鮮士人之中,還有三上萬言書,請“追先朝薪膽之誌”的。肅宗時候,造了一個“大報壇”,以太牢祀明神宗(英祖時,並祭明太祖和毅宗)。模刻明成化中所賜印,為子孫“嗣位之寶”。正祖輯《尊周匯編》,尤“三致尊攘之意”。終李朝一朝,始終沒用清朝的年號,奉清朝的正朔。天下最可貴的是人情!這種深厚的感情,在曆史上遺傳下來;將來中國人和朝鮮人,總有互相提攜的一天的,曆史上的年代長著哩,數十百年,算得什麽?看的人請等著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