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宋初和遼夏的交涉
宋太祖專力平定國內,對於北方,是取守勢的(史稱太祖使李漢超屯關南〈瓦橋關〉,馬仁瑞守瀛州,韓令坤鎮常山〈如今河北的正定縣〉,賀惟忠守易州,何繼筠鎮棣州〈如今山東的惠民縣〉,以拒北狄。郭進控西山〈衛州刺史兼西巡檢〉,武守琪戍晉州〈如今山西的臨汾市〉,李謙溥守隰州〈如今山西的隰縣〉,李繼勳鎮昭義,以禦太原。趙讚屯延州〈如今陝西的延安市寶塔區〉,姚內斌守慶州〈如今甘肅的慶城縣〉,董重誨守環州〈如今甘肅的環縣〉,王彥昇守原州〈如今甘肅的鎮原縣〉,馮繼業鎮靈武,以備西夏。都待之甚厚,給他們的錢也很多,軍中的事情,都得以便宜從事。由是二十年無西北之虞,得以盡力東南)。到太宗時候,中國既已全定,就想乘此攻遼,恢複燕雲。然而遼自景宗即位以後,已非複穆宗時的腐敗;這時候,遼距開國未遠,兵力還強;又有耶律休哥等良將;所以太宗北伐,竟無成功。
太宗既滅北漢之後,就進兵攻遼。克順、薊二州,進攻幽州,兵勢頗銳。已而遼將耶律休哥來援,王師敗績於高梁河。公元982年,遼景宗卒,聖宗立。年幼,太後蕭氏同聽政。專任耶律休哥以南邊之事,形勢益強。而太宗誤聽邊將的話,以為遼女主當國,有隙可乘。公元985年,再命曹彬、潘美、田重進,分道北伐。彬出雄州,取涿州,為耶律休哥所敗。潘美出雁門,取寰、朔、應、雲四州,亦為遼將耶律色珍所敗。太宗遂急召田重進還師(田重進是出飛狐口的)。
從這兩次以後,宋朝就不能進取,而契丹卻屢次南侵。公元997年,太宗崩,真宗立。公元999年,遼聖宗自將入寇,至澶州。遣偏師渡河,掠淄、青。真宗自將禦之,次於大名。契丹乃還。公元1004年,聖宗和太後,又大舉入寇。到澶州,中外震駭。群臣多主張遷都,幸而宰相寇準,力主親征。於是車駕渡河,次於澶州。遼人不意真宗親出;這時候,聖宗和蕭太後,親在行間,用兵也不免偏於遲重些。前鋒攻澶州,又不利;統軍蕭撻凜,中弩箭而死。於是用宋朝降將王顯忠介紹,和中國議和,索價是要關南之地。磋議的結果,以歲幣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成和;遼主稱真宗為兄,真宗稱蕭太後為叔母。
宋朝對於契丹,雖始終不能得誌,然而從公元1004年成和之後,到公元1122年,再開兵釁,差不多有百二十年。其間隻有遼興宗初立的時候,看見國家富強,慨然有取關南之意,差劉六苻等來求地(公元1042年)。宋朝遣富弼報之,弼力言用兵則利在臣下,言和則利在主上;反複開陳,興宗才算取消用兵的意思(這句話,是出於《遼史》上的,所以可信)。但增加歲幣銀絹各十萬兩匹。這一次,又爭歲幣用“納”字用“貢”字。據《宋史》說,是用“納”字;據《遼史》說,則是用“貢”字的。沒有第三者做證據,也無從判決其真假。總而言之,宋朝對遼朝的交涉,是始終處於弱國的地位的。然而言和甚久,實際上受害還不算厲害。實際上受害最厲害的,倒在西夏。
西夏出於黨項。始祖名拓跋赤辭(大約是鮮卑人在黨項中做酋長的),唐太宗時歸中國。他的後人,有一個喚做思敬的,討黃巢有功。唐朝賜以國姓,用他做定難節度使,世有夏(如今陝西的橫山縣)、銀(如今陝西的米脂縣)、綏(如今陝西的綏德縣)、宥(鄂爾多斯右翼後旗)、靜(如今米脂縣北)五州。宋太宗時,其後人李繼捧入朝,盡獻其地。繼捧的兄弟繼遷,叛走地斤澤(在夏州東北三百裏,如今橫山縣境)。公元985年,襲據銀州,明年,降於遼。公元988年,宋人仍用李繼捧做定難節度使(賜姓名趙保忠),想要招徠他。繼遷請降,宋人也用為銀州觀察使(賜姓名趙保吉)。旋繼遷又叛,繼捧也與之合。宋朝討擒繼捧,而繼遷卒不能獲。公元1002年,繼遷陷靈州,改為西平府,遷居之(元昊又改名興州)。明年,陷西涼府。旋給吐蕃族潘羅支所攻,中流矢而死(參看第四章第四節)。子德明立。使子元昊,西取河西(這時候,河西為回鶻所據)。德明在位凡三十年,總算沒有窺邊。公元1032年,德明卒。元昊嗣立,宋朝的邊患就起了。
元昊是西夏一個豪傑,他是兼吸收中國和吐蕃兩種文明的(所以《宋史》說他“曉浮屠法,通蕃漢文字”。參看第二篇第十四章第三節),所以即位之後,西夏的情形,就煥然丕變(定官製,造文字,設立蕃學漢學,區劃郡縣,分配屯兵,具見《宋史·西夏本傳》)。公元1039年,元昊舉兵反。宋朝初令範雍、夏竦,分守鄜延、環慶和涇原、秦鳳。旋用夏竦做陝西招討使,韓琦、範仲淹兩個,做他的副手。韓琦主張出兵,範仲淹主張堅守;兩人議論不協,出兵的事情,就沒有成功。西夏人來攻,韓琦的副將任福,倒大敗於好水川(在甘肅隆德縣東)。範仲淹又擅和夏人通信。於是韓、範和夏竦都罷,用陳執中代他。後來又用韓琦守秦鳳,王守涇原,龐籍守鄜延,範仲淹守環慶,也總是不能得利。公元1043年,元昊雖屢打勝仗,而國中也覺得困弊,才遺書龐籍請和。明年,和議成,宋朝封他為夏國王。歲賜銀絹茶,共二十五萬五千。元昊的反叛,雖也不過五年,然而宋朝用兵的耗費,和沿邊的破壞,所受的損失甚大。陝西地方,元氣差不多始終沒有恢複(西夏兼吸收中國和吐蕃的文明,立國有二百多年,規模很有可觀。可惜記載極為闕略。《西夏紀事本末》一書,搜輯得還算完備。可以參考)。
西夏世係圖(從(一)到(八)為定難節度使的傳授)
第二節 宋初的政策和後來腐敗的情形
宋朝的對外,既如此失敗,而內政也日即於腐敗。原來宋初所患的;便是:禁軍的驕橫,藩鎮的跋扈。
禁軍是承五代的餘習,時時想把天子賣給別人(這時候的天子,原是節度使變的。他們看了他,還和前此的節度使一樣。賣一次,總有一班人得升官發財)。藩鎮之所以跋扈,是由於他一個人常兼統數郡;既有兵權在手裏,支郡(節度使所管而非其所治的,謂之支郡)自然給他壓倒。於是先把財政把持起來;地方上的款項,都用“留使”、“留州”的名目,開銷淨盡;隻把一小部分“上貢”給國家。這還是表麵上服從中央的;和中央斷絕關係的,就自然一個大錢也沒有了。既有了錢,就再拿來養兵,以違抗中央政府。
宋太祖得天下之後,自然首先要除掉這種弊病。所以乾德初,就麵諷帶禁軍的石守信等,解除兵柄;開寶初,又因藩鎮王彥超等入朝,諷他們也把兵柄解除(參看《宋史》諸人的本傳)。這就是所謂“杯酒釋兵權”,不至於時時怕“肘腋之變”。外麵有兵柄的,又先去掉幾個,事情自然就好辦了。於是以後節度使有出缺的,就都用文臣代他。
命以前節度使所管的支郡,都直隸京師。
在諸州設立通判,一切事情,皆得直達朝廷。
各路皆設轉運使,以管理一路的財賦。諸州的經費,除本地的開支外,悉送闕下。各州精壯的兵,都送到京師,升為禁軍。其留本州的,謂之廂軍:大都老弱,而且不甚教閱,不過給役而已。
各處要兵防守的地方,再派中央的兵出去,一年一換,謂之“番戍”。
這種政策推行以後,中央集權的形勢就很穩固;唐中葉以後的弊病,就都除掉了。然而日久便腐敗起來。你道為什麽?原來:
1.宋初務弱外兵。其後中央的軍政,不加整頓,禁軍也弄得很腐敗。番戍原是叫兵士習勞的意思;然而不熟悉戍守地方的形勢,以致遇有戰事,毫無用處(西夏造反的時候,陝西屯兵數十萬,然而緩急時候,仍舊要倚仗民兵。後來就大簽鄉民為兵,弄得十分騷擾);倒反借此要索衣糧,看得出戍一次,是一個要錢的機會。又曆代廂軍升為禁軍的很多;每遇荒年,又把招兵看做救荒的政策,於是兵數驟增。
開寶(太祖年號,公元968—976年)378000人
至道(太宗年號,公元995—997年)666000人
天禧(真宗年號,公元1017—1021年)912000人
慶曆(仁宗年號,公元1041—1048年)1259000人
治平(英宗年號,公元1064—1067年)1162000人
2.在財政上,宋初用度尚小;平吳、蜀、江南、荊南、湖南、南漢諸國,都頗得其蓄積,所以頗稱富饒。後來兵多而官也多;真宗又因外交上的關係,去封泰山,祠汾陰(這件事,散見於《宋史》寇準、丁謂、王旦、王欽若諸人傳中,然而並不是真相。據《宋史》說:澶淵之役,寇準主親征,王欽若主遷都。和議既成,真宗頗優待寇準,寇準也自鳴得意。王欽若內懷慚愧,就對真宗說:澶淵之役,實在是“城下之盟”,寇準以陛下為“孤注”耳。真宗頗以“城下之盟”四字為恥,問他有什麽法子,可以雪恥?王欽若說:隻有封禪,於是妄言有天書降,就出去封泰山,祠汾陰。以封禪為雪恥的方法,真宗愚不至此。宋朝人素好說話,果然如此,斷不能不起哄的;然而當時也並沒有多少人反對,可知其中一定別有用意。《真宗·本紀讚》說:“契丹.其主稱天,其後稱地,一歲祭天,不知其幾;獵而手接飛雁,鴇自投地,皆稱為天賜。祭告而誇耀之。宋之諸臣,意者欲假是以動敵人之聽聞,而潛銷其窺伺之心歟?”頗得當時的真相),未必嚇得倒敵人。而因此大興土木,廣營齋醮,財政的耗費,倒弄得一天大似一天;仁宗在位歲久,萬事因循;更加以陝西的用兵,財政更形竭蹶。原來宋朝最為無名的費用,是“郊祀”(祭天時的賞賜。至道末,五百餘萬緡。景德〈真宗年號,公元1004—1007年〉七百餘萬緡。仁宗時,一千二百餘萬緡、“養兵”、“宗室吏員冗祿”〈真宗時,九百七十八萬五千緡。仁宗時,一千二百萬緡。〉治平視皇祐〈仁宗年號〉,增十之三。元祐〈哲宗年號〉則一倍皇祐,四倍景德)三項,其數都日有加增。所以它的歲入,是:
至道末22245800緡
天禧末150850100緡
皇祜元126251964緡
治平二116138405緡
天禧末的歲出,是126775200緡,還有盈餘。治平二年的歲出,是120343174緡,再加以非常出(臨時經費)11521278緡,就不足15726047緡了。
3.宋朝的政治,還有一種毛病,便是防弊太甚。不但削弱外官的權柄,便對於中央的官,也是如此。唐中葉以後,因為宦官掌握兵權,樞密使一職,就漸漸尊重,前麵已經說過了(前篇第十五章第一節,本篇第一章第四節)。卻到五代時,還相沿設立此官,改用士人,宋朝也是如此。又唐朝中葉以後,因財政紊亂,特設度支使一官,以整理財政,又因這時候,鹽鐵兩項,都是入款的大宗,又特設鹽鐵使一官。宋朝都沒有裁掉;於是合戶部度支鹽鐵,為一個機關,謂之三司。就成一個“中書主民,樞密主兵,三司理財”的局麵。宰相的權柄太小(當時的人說:財已匱而樞密還是添兵;民已困而三司還是斂財;中書看著民困,而不能叫三司寬財,樞密減兵。這就是行政不統一的毛病),而諫官的氣焰卻極盛。這個一者因宋初的君主,要想防製權臣,特借台諫以重權(蘇軾說:“曆觀秦漢,以及五代,諫諍而死,蓋數百人;而自建隆以來,未嚐罪一言者;縱有薄責,旋即超升。許以風聞,而無官長。風采所係,不問尊卑。言及乘輿,則天子改容;事關廊廟,則宰相待罪。故仁宗之世,議者譏宰相但奉行台諫風旨而已”)。二者,也因為五代時候,風俗大壞,氣節掃地,發生了一種反動力。宋朝的士夫,就多有“務為名高”、“好持苛論”的氣習。喜歡求名,就遇事都要起哄,到後來就弄成一種群眾心理的樣子。好持苛論,便彼此不能相容,就弄得互相嫉忌,不免要用不正當的“競爭”、“報複”手段。所以喜歡結黨,喜歡排擠,喜歡標榜,喜歡攻擊,差不多是宋朝士大夫人人同具的氣習。恭維自己的同黨,便說得比天還要高;毀罵異黨的人,就說得連禽獸也不如。叫後世讀史的人疑惑,這時候,何以君子這樣多,小人也這樣多,其實誰也算不得君子,誰也不定是小人,不過是風氣已成,人人為群眾心理所左右。其中起哄得最厲害的,就是英宗時所謂“濮議”,歐陽修有一篇文章,記這件事情,頗為窮形盡相。惜乎太長,不能抄錄;讀者諸君,可自己取來看一遍(宋朝的黨禍,實在是從真宗時鬧起的。當時王欽若和寇準,就互相排斥。讀史者都說寇準是君子,王欽若是小人。天書一件事,似乎是王欽若等幾個人弄出來的。其實寇準也並沒反對,而且也上書獻符瑞。可見得兩派之爭,其中並沒甚政見的異同了。天書的事情,丁謂是其中一個有力的人物,因為丁謂是做三司使,全靠他籌了款來,然後封禪等事得以舉行的。真宗末年,複相寇準。真宗的皇後劉氏,“警悟,曉書史”,頗與聞政事。真宗末年久病,事情更都是皇後管的。內侍周懷政,不知怎樣,忽然想請太子監國〈劉皇後無子;後宮李氏生子,劉後取為己子,叫楊淑妃撫養他;後來立為太子,這便是仁宗〉,去同寇準商量,寇準亦以為然。後來事情泄露了,便罷寇準,代以丁謂。懷政憂懼,要想廢劉皇後。殺掉丁謂,再相寇準,而逼真宗傳位於太子。事情又泄露了,於是誅懷政,貶寇準,詔太子開資善堂,引大臣決事,而後裁製於內。這件事情,據《宋史》說:想叫太子監國,原是真宗的意思,不過對周懷政說及,而懷政出去告訴寇準的。然而羌無證據。若果如此,周懷政也不負多大的責任,何至於就想廢皇後殺宰相呢?若本來周懷政和寇準毫無關係,廢掉皇後,殺掉宰相,去請他來再做宰相,寇準又如何肯來呢?所以這件事,殊為可疑。寇準既貶,丁謂自然得法了。未幾,真宗去世,丁謂和內侍雷允恭,去營視山陵。雷允恭誤聽人言,把皇堂移了一塊地方。太後叫王曾去複看。王曾就說他“包藏禍心,有意移皇堂於絕地”,借此把丁謂擠去。這種手段,殊不正當,而宋人非常讚美他。丁謂既罷,代以王曾。後來呂夷簡做宰相。呂夷簡這個人,《宋史》上也說他不大正當的。然而也沒甚顯著的壞處。仁宗是李宸妃所生,當劉太後在日,始終自己沒有知道。劉太後死後才有人對他說起。於是仁宗大慟,去易棺改葬。先是李宸妃死的時候〈李氏本是順容,疾急時,進位為宸妃〉,劉太後本要“用宮人禮治喪於外”。呂夷簡對太後說:“禮宜從厚。”又對承辦喪事的內侍羅崇勳說:“宸妃當用後服斂。以水銀實棺。異時莫謂夷簡未嚐言也。”羅崇勳也聽了他。及是,仁宗開棺驗視,妃“玉色如生,冠服如皇太後”,乃歎曰:“人言其可信哉。”〈當時告訴仁宗的人,說宸妃是死於非命〉待劉氏加厚。呂夷簡這種事情,讀史的人,不過說他有心計,能替劉氏打算,其實這等處,消弭掉無數無謂的風潮。不然,早就興起大獄來了。仁宗即位之後,呂夷簡仍做宰相。仁宗的皇後郭氏,因和尚美人、楊美人爭寵,自己去批尚美人的頰。仁宗自起救之,誤批上頰。仁宗大怒,要廢掉郭後,呂夷簡不曾反對。這時候,孔道輔做台長,率諫官範仲淹等力爭。一時都遭貶謫。這件事,宋人也算它一件大事情的。西夏既和之後,仁宗用夏竦做樞密使。諫官歐陽修等攻之,說他是奸邪。竦才到京城,就罷去。代以杜衍。於是國子監直講石介,就做了一首《慶曆盛德詩》,以稱美仁宗。杜衍之黨,和夏竦之黨,就互相指目為黨人,大相攻擊〈歐陽修《朋黨論》,就是作於此時〉。公元1043年,仁宗以範仲淹為宰相,富弼為樞密使。範仲淹是王荊公以前一個有心改革的人。《宋史》上說他銳意裁抑徼幸,考核官吏。然而不便者多,不過幾個月,就罷去。杜衍繼為宰相。禦史中丞王拱辰攻其婿蘇舜欽,和他所引用的集賢校理王益柔。杜衍不自安,罷職而去。於是富弼、範仲淹、歐陽修等,也聯翩辭職。拱辰大喜,說:“吾一網打盡矣。”而夏竦又繼為宰相。再以後的大事件,便是濮議了,以上黨爭的事情,一一詳敘起來太繁。《宋史》中諸人的傳,讀者可自取參考。但是《宋史》的議論,全是一偏的。須得自出眼光,用精密的手段考校。總而言之:宋朝的黨爭,不過是鬧意氣,並無甚真有關係的事情。卻因此弄得政局不能穩靜;無論什麽人,都不能放手做事情;就奮勇去做,也四麵受人牽掣,不得徹底;即使一時勉強辦到,不久政局轉變,也要給人家取消掉的。後來的王荊公,就是榜樣。這個卻貽害甚大)。
而其最可痛心的,就是民窮財盡。原來從藩鎮擅土以後,就多用武人做地方官,管收稅機關;又創設了無數麻煩的雜稅。這種苛稅,無有不是揀著地方上貧弱的人欺的(因為豪強的人,都是有勢力,能和官府相結托的)。於是貧弱的人,就隻得獻其所有,以托庇於豪強;有產的人,就逐漸變為無產者。這麽一來,豪強的力量更大了,就更可以兼並貧弱的人。而且幹戈之際,田地總有荒廢的;還有那貧弱之人流亡的;田地也都入於豪強之手。於是貧富就大為不均。宋朝的收稅,是很寬的。每破一國,必把它所有的苛稅廢除,或是大加蠲減(累朝相承,又遞有蠲減)。而且“一遇水旱徭役,則‘蠲除’、‘倚閣’,殆無虛歲。倚閣者後或凶歉,亦輒蠲之”。“畎畝轉易,丁口隱漏,並兼偽冒”,也“未嚐考按”。然而曆代開國之初,都有一種改良分配的政治(譬如晉之戶調,魏之均田,唐之租庸調製),宋朝卻絲毫未有。所以取民雖寬,隻是優待了一種豪強兼並的人,貧民絲毫得不到好處,而且受豪強的壓迫更甚。民間借貸的利率,春天借米一石,秋天就還他兩石,還算是普通的(見《宋史·陳舜俞傳》),司馬光說當時窮民的情形,“稼一不登,則富者操奇贏之資,取倍稱之息;偶或小稔,責償愈急;稅調未畢,資儲罄然;穀未離場,帛未下機,已非己有。所食者糠籺而不足,所衣者綈褐而不完。直以世服田畝,不知舍此尚有可生之路耳”(見《宋史·食貨誌》)。這種狀況,真是言者傷心,聞者酸鼻了。還有一件,宋朝的稅額雖輕,而稅目和征收的方法,都很不佳良;所以國家收入雖少,人民的負擔,並不見輕(參看第十章第五六節)。又有一種苛酷不堪役法,簡直是絕掉人民的生機,社會的經濟狀況,就更不堪設想了。原來所謂“力役”,就是唐朝租庸調製裏的所謂“庸”,“庸錢”既已並入兩稅,就不該再有所謂力役。然而從唐朝中葉以後,還是要按“人戶等第”差充的。賦稅無論重輕,總還有個數目;數目過大,表麵上總還有些說不出來。這種差役的苦累,卻是因辦公事而賠貼,法律上無可告訴(宋時差役的名目,是衙前——主官物;裏長、正、戶長——督課賦稅;耆長、弓手、壯丁——逐捕盜賊;承苻、人力、手力、散從——以供驅使;而衙前、裏長,最為苦累,往往傾家不能給)。所謂人戶的等第,是以丁口的多寡,和資產的厚薄定的。於是百姓弄得不敢多種一畝田,多栽一株桑,也有自殘以免役的,也有自殺以免子孫之役的。真是慘無人道。以上所說的話,還不過述得一個大略:若要仔細說起來,還有許多的情形(讀者請自取《宋史》的《食貨誌》看一遍)。總而言之:宋朝的百姓,是苦極不堪的。所以從澶淵議和以後,除掉陝西一隅,因西夏造反,連兵五六年外,此外並沒有什麽大幹戈;而且朝廷也並沒行什麽害民的事情;然而海內的景象,已覺得憔悴不堪;財政上很覺得竭蹶,而察看民力,租稅的負擔,業已至於“不可複加”的限度。要想設法改革,一切弊竇,都是積重如山的。這樣的一個國家,要想治理真覺得無可下手。惟其如此,我們讀史的人,真不能不佩服神宗和王荊公的熱心和勇氣了。
第三節 王荊公的變法
然而變法的結果,不過弄得黨爭更甚,所創的法,也不過供給後來奢侈的君主、貪欲的宰臣,聚斂和妄作妄為之用,豈不可歎。王荊公是我國有數的政治家,怕也是世界有數的政治家。他一生的事跡,本書因限於篇幅,不能備詳。近人新會梁氏,著有《王荊公傳》一書,很為可看。讀者諸群,務必取來細讀一過。“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這種偉大人物的精神和人格,是不可以不天天“心向往之”的。講史學的人,總說曆史有裨於修養,我說曆史的有禆於修養,無過於看王荊公這一種人物的傳記了。
神宗的用王荊公做宰相,事在公元1069年。到公元1074年六月,罷相。明年二月,再入相。又一年多而罷。繼其後的,是韓絳、呂惠卿等。終神宗之世,行荊公的法不曾變。
當王荊公的時候,宋朝所亟待整理的,是財政與軍政。然而荊公的眼光,不是專注於一時的。所以他的財政政策,大致在於寬恤人民,培養社會的富力;至於兵政,則想變募兵為民兵;還於這種眼前的急務以外,特注意於培養人才,而改良學校和選舉。這是荊公內政上的政策。
荊公所創設的財政機關,是製置三司條例司(神宗初令司馬光等置局看詳,裁減國用。光辭以不能。乃罷裁減局,但下三司共析。荊公執政後。才創設這個機關)。創設之後,對於支出一方麵,則把一歲的用度,和郊祀大計,都“編著定式”。所裁省的冗費,計有十分之四。其餘一切積極的政策,也都是從此議行的。
荊公對民政上的設施,最緊要的,是“青苗法”和“免役法”。“青苗法”是陝西轉運使李參所行。當春天播種時,叫百姓自己揣度,種田之後,能有多少盈餘,官就酌量借錢給他,以做種田的資本;到穀熟後還官。
荊公把這個法子,推行到諸路。用常平廣惠倉的錢穀做本錢(常平倉是漢朝耿壽昌所創的法子。豐收之年,倉裏儲蓄了米,到荒年發出來平糶;使歲有豐歉,而穀價常得其平;不至於荒年則吃米的人受累,豐年則種田的人吃虧。所以謂之常平。曆代仿辦的很多,也有就喚做常平倉的,也有另立廣惠……名目的。但是常平二字,總算做這種倉的總名。南宋後,又有一種社倉,則用意與常平同,而辦法小異。可參考《文獻通考》的《市糴考》)。這是所以救濟富人盤剝重利之弊的。“免役法”是改“差役”為“雇役”,令“鄉戶”各按等第,翰“免役錢”。本來無役的人家,出“助役錢”(其“額”,是按一縣所須的數目均攤。又額外增取二分,謂之“免役寬剩錢”,以務水旱)。官用此錢,募人充役,不再“簽差”。其整理賦稅,最為根本的,是“方田均稅法”。以東西南北各千步之地為一“方”。每年九月,縣令委佐官分地計量。於每一方地的角上,立了一根木頭,以作標識。測量既畢,則經界已正;然後察看其土性的高下,以定賦稅(當時反對青苗的人,其理由是:一、官放錢取息;二、取息二分太重;三、州縣以多借出為功,不免押借;四、有錢的人,不願借,無錢的人,借了不容易還;銀錢入手,良民不免浪費,何況無賴之徒?追收起來,州縣就不免多事;五、出入之際,吏緣為奸,法不能禁。一、二兩說,都不足論〈取息二分,較之當時民間借貸的利率,已經輕得多了〉。三、四、五都是奉行不善之弊,不能怪到法的本身。青苗一事,讀史的人,大都以為詬病,然而所謂害民的話,都出在反對黨的口裏。此外,在“反對荊公的《宋史》”裏,競也找不出什麽證據來。可見當時奉行就是不善,也沒有多大的弊病。反對雇役的理由是:一、向來差役,固有因此破家的,也有全然不役的下戶;現在一概要出錢,上戶則便,下戶則否。不知負擔本該均平;況且免役錢亦視鄉戶等第,以定多少,並非是不論貧富,概今出同一的錢;還有向來無役的戶,也出助役錢;如何得便於上戶,不便下戶?二、戶口升降失實。不知差役也要分別人戶等第的。戶口的升降,和役法的為差為雇無關。此外理由尚多,更不值得一駁。總而言之,荊公所行的法,以免役為最完全合理。所以後來輾轉變遷,而其法卒不能廢。——差役之法,卒不能複。新會梁氏說:“直至今日,人民不複知有徭役之苦,即語其名,亦往往不能解……公之此舉……實國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譽之社會革命……”實非虛言。青苗原非完全合理之法,然在當時,確亦為救濟貧民之一法。方田則荊公時推行不曾甚廣。後來徽宗時候,雖然繼續進行,恐怕有名無實。此外還有“市易”、“均輸”等法,也是關於經濟的行政,以其推行也不甚廣,而本書篇幅有限,所以從略。讀者可自取《宋史·食貨誌》參考)。關於軍事,則首先著手於裁兵,把不任禁軍的,降為廂軍;不任廂軍的降為民。《宋史》上不曾明言其所裁之數,隻說“所裁減者甚眾”(《通考》同)。其次則改掉從前番戍之製,置將統兵,分駐各路(其置將之數,河北十七,府畿七,京東九,京西四,廓延九,涇原十,環慶八,秦鳳五,熙河九,淮南兩浙江南東西路各一。荊湖北路一,南路二,福建路一,廣南東路一,西路二,共九十二將。又有馬軍十三指揮,忠果十指揮,士軍兩指揮,與將並行。一將一指揮的兵數,史無可考;但知忠果十指揮,額各五百人;東南諸將的兵,有在三千人以下的)。又行保甲之法,以十家為一保,保有長;五十家為一大保,有大保長;十大保為一都保,有都保正、副。戶有二丁的,以其一為保丁。保丁中每日輪派五人備盜。後來才教保長以武藝,教他去轉教保丁(荊公是主張民兵製度的。和反對黨辯論的話,具見《宋史·兵誌》。還有他上仁宗的書,也暢論此理,可以參看。當時還有“保馬”之法,由官給民馬,令其豢養,而免其租稅的一部。又特置“軍器監”,以改良軍器,本書因限於篇幅,也隻得從略)。
關於教育選舉的改革,見第十章第二節。
第四節 神宗的武功
神宗、荊公,所想膺懲的是遼、夏。但這兩件事,都不是一時辦得到的。於是先為伐夏的準備,而有恢複河湟之舉。
唐宣宗時,雖然恢複河湟,然占據其他的蕃族,仍舊不少。大者數千家,小者數十百家,為一“族”,各有首領。內屬的謂之“熟戶”,不內屬的謂之“生戶”。起初,涼州的潘羅支,和青唐的唃廝羅,都能和西夏相抗。後來潘羅支之兄弟廝鐸督,為元昊所並。唃廝羅死後,也國分為三(潘羅支殺李繼遷,已見前。不久,被蕃族附繼遷的所殺。潘羅支,宋朝本曾授以朔方節度的名號,及是,遂以授其弟廝鐸督。元昊複取西涼府,廝鐸督和中國,就音信不通,想是給他征服了。唃廝羅初居宗哥城〈在涼州西南五百裏〉後徙邈川〈在如今西寧市的東南〉。又徙青唐〈如今的西寧〉,始終和元昊相抗。唃廝羅死後,第三子董氈嗣,遂據河北之地。長子瞎氈,別據河州〈如今甘肅的臨夏縣〉,次子磨氈角據宗哥城)。公元1070年,建昌軍司理王韶,詣闕上平戎三策。說欲取西夏,要先複河湟。荊公頗善其言,用韶為洮河安撫使。於是王韶先克複武勝,建為熙州(如今甘肅的臨洮縣)。旋破木征,取河州。以次降岷(如今甘肅的岷縣)、洮(如今甘肅的臨澤縣)、宕(在岷縣西南)、疊(在臨潭之南),開辟熙河一路(董氈傳子阿裏骨,至孫瞎征,部落自相睽二。哲宗元符二年〈公元1098〉,王贍因之.取邈川、青唐。置邈川為湟州,青唐為鄯州。旋因蕃族反叛,棄之。徽宗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王厚又重取二州)。
夏元昊死於公元1051年(仁宗皇祐三年),子諒祚立。先是鄜州將種世衡,請進城延安東北二百裏的舊寬州城,以逼西夏,朝廷許之。城既築成,賜名為青澗(如今陝西的清澗縣)。就以世衡知城事。世衡死後,兒子種諤,繼任下去。公元1067年(英宗治平四年),種諤襲取綏州(如今陝西的綏德縣),朝議以為擅開兵釁,把種諤貶斥。這一年,諒祚也死了,子秉常立,還隻有三歲。公元1069年,願將所陷的塞門(如今陝西安塞縣北)、安遠(如今甘肅通渭縣境)兩砦,歸還中國,以換取綏州。神宗也答應了他。誰知道夏人並無誠意,交涉不能就緒。於是改築綏州城,賜名綏德。夏人就舉兵入寇。神宗用韓絳做陝西宣撫使。起用種諤,殺敗夏人,進築了一個囉兀城(在如今陝西米脂縣北),又進築了許多的砦。不多時,夏人來攻,諸砦盡陷,並囉兀也不能守。於是再罷韓絳,斥退種諤。公元1081年,秉常給他的母親囚了起來。神宗聽種諤的話(這時候,種諤已仍做了鄜延總管),令陝西河東,五路進討,約期同會靈州,不曾成功。公元1082年,侍中徐禧,新築了一個永樂城(在如今米脂縣西),夏人來攻,又敗死,這兩役,北宋喪失頗多(但《宋史》說“官軍,熟羌,義保,死者六十萬”,恐怕也言之過甚)。於是仍許西夏講和(元豐六年,公元1083年。神宗對西夏用兵,是失敗的。然而絕不如《宋史》所言之甚。隻要看反對新法的人,並沒指出什麽陝西因用兵而受害的實據來,就可知道了。公元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秉常死,子乾順立,也隻三歲。還了中國“永樂之俘”一百四十九人。當時朝臣,就把神宗時所得米脂〈如今的米脂縣〉、葭蘆〈如今陝西的佳縣〉、浮圖〈綏德西〉、安畺〈在如今甘肅安化縣東北〉四砦,輕輕還了它。然而劃界不定,侵寇仍不絕。於是知渭州章楶,請進城平夏〈如今甘肅的固原市〉以逼之。諸路同時進兵,拓地。西夏畢竟國小,不能支持,介遼人以乞和。公元1087年〈哲宗元祐二年〉,和議再成,從此終北宋之世,無甚兵爭)。
以上所述,是神宗以後,對於北方的兵事。還有對於南方的兵事,關係也頗大;如今撮敘其大略。
一、沅水流域的蠻族(參看第一篇第三章第二節),就是黎族的正支。漢時謂之武陵蠻,隋時,漢族的疆域,進拓到如今沅陵地方,置了一個辰州。唐時,又進辟錦(如今湖南的麻陽縣)、溪(如今湖南的永順縣)、巫(如今四川的巫山縣)、敘(如今湖南的黔陽縣)等州。唐末,其地為群蠻所據。宋初,用徭人秦再雄,招降之。於是沅江的蠻族,分為南江和北江(北江彭氏最大,南江舒氏、田氏、向氏最大)。而資江流域,又有梅山峒蠻。如今靖縣地方,又有楊氏,號十峒首領(酋長都是漢姓,大約是漢人王其中的)。梅山峒蠻,為患最甚。神宗用章惇經製蠻事。平梅山蠻,開其地為安化、新化兩縣(今縣名同)。又平南江蠻,置沅州(如今湖南的芷江縣)。而北江諸酋,亦願納土。徽宗時,又降十峒首領,置誠州(如今的靖州縣)。
二、黔江流域的濮族,在唐時,為東謝(在如今貴州思南縣一帶)、牂牁(漢朝的牂牁郡境)、西趙(在東謝之南)、夷子(在東謝之西)諸蠻。宋時,先有龍、方、張、石、羅五姓,神宗時,又有程、韋二姓,都通朝貢,謂之西南七蕃。其在長江流域的,則分屬黎、敘、威、茂、瀘五州(其中唯黎州的三王蠻,係氐羌,餘均濮族)。皆不侵不叛,隻有居長寧(如今四川的長寧縣)、寧遠(如今四川屏山縣附近)以南的晏子,和納溪(如今四川的納溪縣)附近的斧望個恕,頗為邊患。神宗命熊本討平它。後來又平定了如今重慶以南的地方,開建了一個南平軍(敘、威、茂三州的蠻族,徽宗時,內附置州的頗多。但都不久即廢。參看第一篇第六章第六節,第二篇第四章第四節,第四篇第七章。西南諸族,就是如今總稱為“高地族”的。鄙人自謂把它分析得頗清楚,讀者諸君,務請留意,得了這一個綱領,去看別種書,可以較有把握)。
三、安南之地,自唐以前,本來都屬中國版圖。五代時,才有人據其地獨立。宋初,平嶺表,據其地的丁氏,遣使入貢;太祖也因而封之。這大約是內地初平,不欲窮兵於遠的意思。太宗時,丁氏為黎氏所篡,太宗發兵討它,不能取勝;隻得因其請和,授以官爵。從此以後,安南就獨立為一國了(有三國的紛爭,而朝鮮獨立;有五代的紛爭,而安南獨立,正是事同一例,這都是軍閥給國家的好處)。真宗時,丁氏又為李氏所篡。神宗時,其主乾德,遣兵犯邊。連陷欽(如今廣東的欽縣)、廉(如今廣東的合浦縣)二州,和邕州(如今廣西的南寧市邕寧區)。公元1075年,神宗派郭逵去討它,逵先恢複失地。明年,入其國,敗其兵於富良江。安南請和。從此以後,對於宋朝,就始終臣服(安南的曆史,中國史上所說的,都有些錯誤。現在根據日本人所著的《安南史》,述其大略如下。——這是根據安南人自己所作的曆史的。安南之地,本來是唐朝的安南都護府。後梁末帝貞明中〈公元915—920年〉,土豪曲承關據其地,送款於梁,南漢伐執之,派楊廷藝領其地。後來楊廷藝給手下人殺掉。牙將吳權,自立為王〈公元938年〉。傳子昌笈,為權妃楊氏之弟三哥所篡。昌笈的兄弟昌文,廢三哥,重立昌笈。昌笈死,昌文即位,境內大亂。昌文自己出兵討伐,中箭而死〈公元965年〉。諸州互相攻伐。公元970年,並於驩州刺史丁部領。始稱帝,國號瞿越。部領愛少子項郎,欲立為嗣。項郎的哥哥丁璉,把項郎殺掉,部領就隻得傳位於璉。璉時,宋平南漢,璉遣使入貢。太祖以為靜海軍節度使,封交阯郡王。後來為其下所殺。部領亦遇害。璉的兄弟璿立。公元980年,為大將黎桓所篡〈太宗太平興國五年〉。太宗派海陸兵〈海兵出廣州,陸兵出邕州〉去討它,不利。桓亦遣使謝罪。公元986年,仍以為靜海軍節度,加安南都護,封京兆郡侯。公元993年,封南平郡王。真宗即位,進封南平王。公元1006年,黎桓死,次子龍鉞立,為弟龍鋌所弑。公元1010年,龍鋌死,殿前指揮使李公蘊自立。真宗仍以其官爵授之〈英宗時,改封安南國王〉。傳四世而至仁宗,始改國號曰大越。自太祖至仁宗,皆留心政事,製定法律,兼提倡孔教和佛教,稱為安南的盛世。神宗、英宗兩世,亦稱賢主。高宗立,荒於遊宴,安南始衰。將軍郭卜作亂,都城為其所陷。漁家子陳承,以鄉兵平卜,輔立高宗之子惠宗。惠宗無子,傳位於女佛金,佛金嫁陳承的兒子炬〈就是《元史》的陳日煚〉。就傳位於炬,於是李氏亡而陳氏興)。
安南李氏世係圖(國號大越)
第五節 元祐紹聖的紛更和徽宗的衰侈
王荊公的變法,宋朝人把他罵得一佛不出世,然而實在無甚貽害於民之處。隻要看當時,並無民愁盜起的現象,就可明白了(荊公變法,關涉的方麵太多。果真貽害於民,則全社會都受其騷擾,斷沒有不民怨盜起的道理)。然而宋朝人的黨見,鬧得太凶了。不論什麽事情,都幾乎隻有意氣,並無是非。當荊公行新法的時候,反對的人,便紛紛而起(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司馬光、呂公著、韓琦、富弼、歐陽修、範純仁、蘇軾、蘇轍等),無如神宗一概不聽。公元1085年,神宗崩,哲宗立,還隻十歲。太皇太後高氏(神宗的母親)臨朝,用司馬光、呂公著做宰相。於是舊黨聯翩而進。不到一年,就把荊公所行的新法都廢掉。然而這時候,舊黨之中,又分為洛、蜀、朔三黨(洛黨以程頤為首,蜀黨以蘇軾為首,朔黨以王岩叟、劉安世、劉摯、梁燾為首)。互相攻訐,紛紜擾攘,對於政治,其實並沒有一定的主見。又大家都捧著一個太皇太後,“哲宗有言,或無應者”,於是哲宗積憤在心。公元1093年,太皇太後崩。楊畏、李清臣、鄧潤甫等,首創紹述之議。哲宗就罷範純仁,起用章惇做宰相,而朝局又一變。當荊公執政的時候,反對的人雖多,卻並未竄逐一人(隻有上流民圖的鄭俠,下獄遠竄,乃荊公罷相一年中事。詳見梁氏所著《王荊公傳》)。元祐諸臣執政,才把行新法的呂惠卿、鄧綰、蔡確等遠竄。章惇執政之後,也就竄逐舊黨諸臣,以為報複。甚至要追廢宣仁太後,以有人阻撓,不果。公元1100年,哲宗崩,無子。太後要立徽宗。章惇說:以年,則神宗諸子,申王為長;以親,則哲宗母弟簡王當立。太後不聽。徽宗既立,章惇遭貶,以曾布為相。這時候,太後權同聽政,頗起用元祐諸臣。然曾布本是助荊公行新法的。太後聽政才七月,就歸政。徽宗意亦傾向新法,卻去引用了一個反複無常的蔡京(司馬光要複差役,限期五日,大家都以為難。這時候,蔡京知開封府,獨能如約辦到。司馬光大喜)。於是曾布亦罷相。蔡京窺徽宗意旨所在,把元祐諸臣的姓名,親寫了一張黨人碑,勒諸朝堂,其子弟都不得至闕下;於是新舊水火之勢,格外無可挽回。而徽宗又荒淫無度,好大喜功,北宋的天下,就無可支持了(當時就沒有女真,內亂也要大起的。隻看南渡之初,群盜的多便可知)。蔡京是一個聚斂的好手,隻要把《宋史·食貨誌》看一遍,便可見得當時:不論哪一項財源,都給他搜括淨盡;不論哪一件政事,到他手裏,就變做了聚斂的政策,以供給徽宗淫侈之用(本篇勢難備詳,讀者諸君,請取來自讀一過,便可見得財政紊亂,是國家的致命傷)。於是設蘇杭應奉局,派宦者童貫,到東南去監造禦器。又命朱領花石綱,東南人家有好的花石,便運進京來。其騷擾,自然不言可知。於是在京城裏造了一座萬歲山,窮極奢侈(到元朝攻金汴京的時候,金人把這山上的石頭,用來供發炮之用。荼毒了無數生靈,其結果,還是拿來做殺人之具,真正可發一歎)。又相信道教,進用方士王老誌、王仔昔、林靈素等,大營齋醮。費用也不可勝計。內政一方麵,既已如此,對外又要講武功。西南一方麵,則招降蠻族,置了許多州縣。西北一方麵,又用王厚以開湟、鄯(均見上節)。於是童貫借此機會經略陝西,和夏人開釁。每戰,輒諱敗為勝。教諸將多築城堡,騙朝廷是新拓的土地。公元1120年,睦州人方臘作亂,連陷睦(如今浙江的建德縣)、歙(如今安徽的歙縣)二州,進陷杭州。童貫帶兵把他討平。就格外自謂知兵,要想趁遼朝敗亡的機會,恢複燕雲。北狩南渡之禍,就因此而起了。
宋太祖專力平定國內,對於北方,是取守勢的(史稱太祖使李漢超屯關南〈瓦橋關〉,馬仁瑞守瀛州,韓令坤鎮常山〈如今河北的正定縣〉,賀惟忠守易州,何繼筠鎮棣州〈如今山東的惠民縣〉,以拒北狄。郭進控西山〈衛州刺史兼西巡檢〉,武守琪戍晉州〈如今山西的臨汾市〉,李謙溥守隰州〈如今山西的隰縣〉,李繼勳鎮昭義,以禦太原。趙讚屯延州〈如今陝西的延安市寶塔區〉,姚內斌守慶州〈如今甘肅的慶城縣〉,董重誨守環州〈如今甘肅的環縣〉,王彥昇守原州〈如今甘肅的鎮原縣〉,馮繼業鎮靈武,以備西夏。都待之甚厚,給他們的錢也很多,軍中的事情,都得以便宜從事。由是二十年無西北之虞,得以盡力東南)。到太宗時候,中國既已全定,就想乘此攻遼,恢複燕雲。然而遼自景宗即位以後,已非複穆宗時的腐敗;這時候,遼距開國未遠,兵力還強;又有耶律休哥等良將;所以太宗北伐,竟無成功。
太宗既滅北漢之後,就進兵攻遼。克順、薊二州,進攻幽州,兵勢頗銳。已而遼將耶律休哥來援,王師敗績於高梁河。公元982年,遼景宗卒,聖宗立。年幼,太後蕭氏同聽政。專任耶律休哥以南邊之事,形勢益強。而太宗誤聽邊將的話,以為遼女主當國,有隙可乘。公元985年,再命曹彬、潘美、田重進,分道北伐。彬出雄州,取涿州,為耶律休哥所敗。潘美出雁門,取寰、朔、應、雲四州,亦為遼將耶律色珍所敗。太宗遂急召田重進還師(田重進是出飛狐口的)。
從這兩次以後,宋朝就不能進取,而契丹卻屢次南侵。公元997年,太宗崩,真宗立。公元999年,遼聖宗自將入寇,至澶州。遣偏師渡河,掠淄、青。真宗自將禦之,次於大名。契丹乃還。公元1004年,聖宗和太後,又大舉入寇。到澶州,中外震駭。群臣多主張遷都,幸而宰相寇準,力主親征。於是車駕渡河,次於澶州。遼人不意真宗親出;這時候,聖宗和蕭太後,親在行間,用兵也不免偏於遲重些。前鋒攻澶州,又不利;統軍蕭撻凜,中弩箭而死。於是用宋朝降將王顯忠介紹,和中國議和,索價是要關南之地。磋議的結果,以歲幣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成和;遼主稱真宗為兄,真宗稱蕭太後為叔母。
宋朝對於契丹,雖始終不能得誌,然而從公元1004年成和之後,到公元1122年,再開兵釁,差不多有百二十年。其間隻有遼興宗初立的時候,看見國家富強,慨然有取關南之意,差劉六苻等來求地(公元1042年)。宋朝遣富弼報之,弼力言用兵則利在臣下,言和則利在主上;反複開陳,興宗才算取消用兵的意思(這句話,是出於《遼史》上的,所以可信)。但增加歲幣銀絹各十萬兩匹。這一次,又爭歲幣用“納”字用“貢”字。據《宋史》說,是用“納”字;據《遼史》說,則是用“貢”字的。沒有第三者做證據,也無從判決其真假。總而言之,宋朝對遼朝的交涉,是始終處於弱國的地位的。然而言和甚久,實際上受害還不算厲害。實際上受害最厲害的,倒在西夏。
西夏出於黨項。始祖名拓跋赤辭(大約是鮮卑人在黨項中做酋長的),唐太宗時歸中國。他的後人,有一個喚做思敬的,討黃巢有功。唐朝賜以國姓,用他做定難節度使,世有夏(如今陝西的橫山縣)、銀(如今陝西的米脂縣)、綏(如今陝西的綏德縣)、宥(鄂爾多斯右翼後旗)、靜(如今米脂縣北)五州。宋太宗時,其後人李繼捧入朝,盡獻其地。繼捧的兄弟繼遷,叛走地斤澤(在夏州東北三百裏,如今橫山縣境)。公元985年,襲據銀州,明年,降於遼。公元988年,宋人仍用李繼捧做定難節度使(賜姓名趙保忠),想要招徠他。繼遷請降,宋人也用為銀州觀察使(賜姓名趙保吉)。旋繼遷又叛,繼捧也與之合。宋朝討擒繼捧,而繼遷卒不能獲。公元1002年,繼遷陷靈州,改為西平府,遷居之(元昊又改名興州)。明年,陷西涼府。旋給吐蕃族潘羅支所攻,中流矢而死(參看第四章第四節)。子德明立。使子元昊,西取河西(這時候,河西為回鶻所據)。德明在位凡三十年,總算沒有窺邊。公元1032年,德明卒。元昊嗣立,宋朝的邊患就起了。
元昊是西夏一個豪傑,他是兼吸收中國和吐蕃兩種文明的(所以《宋史》說他“曉浮屠法,通蕃漢文字”。參看第二篇第十四章第三節),所以即位之後,西夏的情形,就煥然丕變(定官製,造文字,設立蕃學漢學,區劃郡縣,分配屯兵,具見《宋史·西夏本傳》)。公元1039年,元昊舉兵反。宋朝初令範雍、夏竦,分守鄜延、環慶和涇原、秦鳳。旋用夏竦做陝西招討使,韓琦、範仲淹兩個,做他的副手。韓琦主張出兵,範仲淹主張堅守;兩人議論不協,出兵的事情,就沒有成功。西夏人來攻,韓琦的副將任福,倒大敗於好水川(在甘肅隆德縣東)。範仲淹又擅和夏人通信。於是韓、範和夏竦都罷,用陳執中代他。後來又用韓琦守秦鳳,王守涇原,龐籍守鄜延,範仲淹守環慶,也總是不能得利。公元1043年,元昊雖屢打勝仗,而國中也覺得困弊,才遺書龐籍請和。明年,和議成,宋朝封他為夏國王。歲賜銀絹茶,共二十五萬五千。元昊的反叛,雖也不過五年,然而宋朝用兵的耗費,和沿邊的破壞,所受的損失甚大。陝西地方,元氣差不多始終沒有恢複(西夏兼吸收中國和吐蕃的文明,立國有二百多年,規模很有可觀。可惜記載極為闕略。《西夏紀事本末》一書,搜輯得還算完備。可以參考)。
西夏世係圖(從(一)到(八)為定難節度使的傳授)
第二節 宋初的政策和後來腐敗的情形
宋朝的對外,既如此失敗,而內政也日即於腐敗。原來宋初所患的;便是:禁軍的驕橫,藩鎮的跋扈。
禁軍是承五代的餘習,時時想把天子賣給別人(這時候的天子,原是節度使變的。他們看了他,還和前此的節度使一樣。賣一次,總有一班人得升官發財)。藩鎮之所以跋扈,是由於他一個人常兼統數郡;既有兵權在手裏,支郡(節度使所管而非其所治的,謂之支郡)自然給他壓倒。於是先把財政把持起來;地方上的款項,都用“留使”、“留州”的名目,開銷淨盡;隻把一小部分“上貢”給國家。這還是表麵上服從中央的;和中央斷絕關係的,就自然一個大錢也沒有了。既有了錢,就再拿來養兵,以違抗中央政府。
宋太祖得天下之後,自然首先要除掉這種弊病。所以乾德初,就麵諷帶禁軍的石守信等,解除兵柄;開寶初,又因藩鎮王彥超等入朝,諷他們也把兵柄解除(參看《宋史》諸人的本傳)。這就是所謂“杯酒釋兵權”,不至於時時怕“肘腋之變”。外麵有兵柄的,又先去掉幾個,事情自然就好辦了。於是以後節度使有出缺的,就都用文臣代他。
命以前節度使所管的支郡,都直隸京師。
在諸州設立通判,一切事情,皆得直達朝廷。
各路皆設轉運使,以管理一路的財賦。諸州的經費,除本地的開支外,悉送闕下。各州精壯的兵,都送到京師,升為禁軍。其留本州的,謂之廂軍:大都老弱,而且不甚教閱,不過給役而已。
各處要兵防守的地方,再派中央的兵出去,一年一換,謂之“番戍”。
這種政策推行以後,中央集權的形勢就很穩固;唐中葉以後的弊病,就都除掉了。然而日久便腐敗起來。你道為什麽?原來:
1.宋初務弱外兵。其後中央的軍政,不加整頓,禁軍也弄得很腐敗。番戍原是叫兵士習勞的意思;然而不熟悉戍守地方的形勢,以致遇有戰事,毫無用處(西夏造反的時候,陝西屯兵數十萬,然而緩急時候,仍舊要倚仗民兵。後來就大簽鄉民為兵,弄得十分騷擾);倒反借此要索衣糧,看得出戍一次,是一個要錢的機會。又曆代廂軍升為禁軍的很多;每遇荒年,又把招兵看做救荒的政策,於是兵數驟增。
開寶(太祖年號,公元968—976年)378000人
至道(太宗年號,公元995—997年)666000人
天禧(真宗年號,公元1017—1021年)912000人
慶曆(仁宗年號,公元1041—1048年)1259000人
治平(英宗年號,公元1064—1067年)1162000人
2.在財政上,宋初用度尚小;平吳、蜀、江南、荊南、湖南、南漢諸國,都頗得其蓄積,所以頗稱富饒。後來兵多而官也多;真宗又因外交上的關係,去封泰山,祠汾陰(這件事,散見於《宋史》寇準、丁謂、王旦、王欽若諸人傳中,然而並不是真相。據《宋史》說:澶淵之役,寇準主親征,王欽若主遷都。和議既成,真宗頗優待寇準,寇準也自鳴得意。王欽若內懷慚愧,就對真宗說:澶淵之役,實在是“城下之盟”,寇準以陛下為“孤注”耳。真宗頗以“城下之盟”四字為恥,問他有什麽法子,可以雪恥?王欽若說:隻有封禪,於是妄言有天書降,就出去封泰山,祠汾陰。以封禪為雪恥的方法,真宗愚不至此。宋朝人素好說話,果然如此,斷不能不起哄的;然而當時也並沒有多少人反對,可知其中一定別有用意。《真宗·本紀讚》說:“契丹.其主稱天,其後稱地,一歲祭天,不知其幾;獵而手接飛雁,鴇自投地,皆稱為天賜。祭告而誇耀之。宋之諸臣,意者欲假是以動敵人之聽聞,而潛銷其窺伺之心歟?”頗得當時的真相),未必嚇得倒敵人。而因此大興土木,廣營齋醮,財政的耗費,倒弄得一天大似一天;仁宗在位歲久,萬事因循;更加以陝西的用兵,財政更形竭蹶。原來宋朝最為無名的費用,是“郊祀”(祭天時的賞賜。至道末,五百餘萬緡。景德〈真宗年號,公元1004—1007年〉七百餘萬緡。仁宗時,一千二百餘萬緡、“養兵”、“宗室吏員冗祿”〈真宗時,九百七十八萬五千緡。仁宗時,一千二百萬緡。〉治平視皇祐〈仁宗年號〉,增十之三。元祐〈哲宗年號〉則一倍皇祐,四倍景德)三項,其數都日有加增。所以它的歲入,是:
至道末22245800緡
天禧末150850100緡
皇祜元126251964緡
治平二116138405緡
天禧末的歲出,是126775200緡,還有盈餘。治平二年的歲出,是120343174緡,再加以非常出(臨時經費)11521278緡,就不足15726047緡了。
3.宋朝的政治,還有一種毛病,便是防弊太甚。不但削弱外官的權柄,便對於中央的官,也是如此。唐中葉以後,因為宦官掌握兵權,樞密使一職,就漸漸尊重,前麵已經說過了(前篇第十五章第一節,本篇第一章第四節)。卻到五代時,還相沿設立此官,改用士人,宋朝也是如此。又唐朝中葉以後,因財政紊亂,特設度支使一官,以整理財政,又因這時候,鹽鐵兩項,都是入款的大宗,又特設鹽鐵使一官。宋朝都沒有裁掉;於是合戶部度支鹽鐵,為一個機關,謂之三司。就成一個“中書主民,樞密主兵,三司理財”的局麵。宰相的權柄太小(當時的人說:財已匱而樞密還是添兵;民已困而三司還是斂財;中書看著民困,而不能叫三司寬財,樞密減兵。這就是行政不統一的毛病),而諫官的氣焰卻極盛。這個一者因宋初的君主,要想防製權臣,特借台諫以重權(蘇軾說:“曆觀秦漢,以及五代,諫諍而死,蓋數百人;而自建隆以來,未嚐罪一言者;縱有薄責,旋即超升。許以風聞,而無官長。風采所係,不問尊卑。言及乘輿,則天子改容;事關廊廟,則宰相待罪。故仁宗之世,議者譏宰相但奉行台諫風旨而已”)。二者,也因為五代時候,風俗大壞,氣節掃地,發生了一種反動力。宋朝的士夫,就多有“務為名高”、“好持苛論”的氣習。喜歡求名,就遇事都要起哄,到後來就弄成一種群眾心理的樣子。好持苛論,便彼此不能相容,就弄得互相嫉忌,不免要用不正當的“競爭”、“報複”手段。所以喜歡結黨,喜歡排擠,喜歡標榜,喜歡攻擊,差不多是宋朝士大夫人人同具的氣習。恭維自己的同黨,便說得比天還要高;毀罵異黨的人,就說得連禽獸也不如。叫後世讀史的人疑惑,這時候,何以君子這樣多,小人也這樣多,其實誰也算不得君子,誰也不定是小人,不過是風氣已成,人人為群眾心理所左右。其中起哄得最厲害的,就是英宗時所謂“濮議”,歐陽修有一篇文章,記這件事情,頗為窮形盡相。惜乎太長,不能抄錄;讀者諸君,可自己取來看一遍(宋朝的黨禍,實在是從真宗時鬧起的。當時王欽若和寇準,就互相排斥。讀史者都說寇準是君子,王欽若是小人。天書一件事,似乎是王欽若等幾個人弄出來的。其實寇準也並沒反對,而且也上書獻符瑞。可見得兩派之爭,其中並沒甚政見的異同了。天書的事情,丁謂是其中一個有力的人物,因為丁謂是做三司使,全靠他籌了款來,然後封禪等事得以舉行的。真宗末年,複相寇準。真宗的皇後劉氏,“警悟,曉書史”,頗與聞政事。真宗末年久病,事情更都是皇後管的。內侍周懷政,不知怎樣,忽然想請太子監國〈劉皇後無子;後宮李氏生子,劉後取為己子,叫楊淑妃撫養他;後來立為太子,這便是仁宗〉,去同寇準商量,寇準亦以為然。後來事情泄露了,便罷寇準,代以丁謂。懷政憂懼,要想廢劉皇後。殺掉丁謂,再相寇準,而逼真宗傳位於太子。事情又泄露了,於是誅懷政,貶寇準,詔太子開資善堂,引大臣決事,而後裁製於內。這件事情,據《宋史》說:想叫太子監國,原是真宗的意思,不過對周懷政說及,而懷政出去告訴寇準的。然而羌無證據。若果如此,周懷政也不負多大的責任,何至於就想廢皇後殺宰相呢?若本來周懷政和寇準毫無關係,廢掉皇後,殺掉宰相,去請他來再做宰相,寇準又如何肯來呢?所以這件事,殊為可疑。寇準既貶,丁謂自然得法了。未幾,真宗去世,丁謂和內侍雷允恭,去營視山陵。雷允恭誤聽人言,把皇堂移了一塊地方。太後叫王曾去複看。王曾就說他“包藏禍心,有意移皇堂於絕地”,借此把丁謂擠去。這種手段,殊不正當,而宋人非常讚美他。丁謂既罷,代以王曾。後來呂夷簡做宰相。呂夷簡這個人,《宋史》上也說他不大正當的。然而也沒甚顯著的壞處。仁宗是李宸妃所生,當劉太後在日,始終自己沒有知道。劉太後死後才有人對他說起。於是仁宗大慟,去易棺改葬。先是李宸妃死的時候〈李氏本是順容,疾急時,進位為宸妃〉,劉太後本要“用宮人禮治喪於外”。呂夷簡對太後說:“禮宜從厚。”又對承辦喪事的內侍羅崇勳說:“宸妃當用後服斂。以水銀實棺。異時莫謂夷簡未嚐言也。”羅崇勳也聽了他。及是,仁宗開棺驗視,妃“玉色如生,冠服如皇太後”,乃歎曰:“人言其可信哉。”〈當時告訴仁宗的人,說宸妃是死於非命〉待劉氏加厚。呂夷簡這種事情,讀史的人,不過說他有心計,能替劉氏打算,其實這等處,消弭掉無數無謂的風潮。不然,早就興起大獄來了。仁宗即位之後,呂夷簡仍做宰相。仁宗的皇後郭氏,因和尚美人、楊美人爭寵,自己去批尚美人的頰。仁宗自起救之,誤批上頰。仁宗大怒,要廢掉郭後,呂夷簡不曾反對。這時候,孔道輔做台長,率諫官範仲淹等力爭。一時都遭貶謫。這件事,宋人也算它一件大事情的。西夏既和之後,仁宗用夏竦做樞密使。諫官歐陽修等攻之,說他是奸邪。竦才到京城,就罷去。代以杜衍。於是國子監直講石介,就做了一首《慶曆盛德詩》,以稱美仁宗。杜衍之黨,和夏竦之黨,就互相指目為黨人,大相攻擊〈歐陽修《朋黨論》,就是作於此時〉。公元1043年,仁宗以範仲淹為宰相,富弼為樞密使。範仲淹是王荊公以前一個有心改革的人。《宋史》上說他銳意裁抑徼幸,考核官吏。然而不便者多,不過幾個月,就罷去。杜衍繼為宰相。禦史中丞王拱辰攻其婿蘇舜欽,和他所引用的集賢校理王益柔。杜衍不自安,罷職而去。於是富弼、範仲淹、歐陽修等,也聯翩辭職。拱辰大喜,說:“吾一網打盡矣。”而夏竦又繼為宰相。再以後的大事件,便是濮議了,以上黨爭的事情,一一詳敘起來太繁。《宋史》中諸人的傳,讀者可自取參考。但是《宋史》的議論,全是一偏的。須得自出眼光,用精密的手段考校。總而言之:宋朝的黨爭,不過是鬧意氣,並無甚真有關係的事情。卻因此弄得政局不能穩靜;無論什麽人,都不能放手做事情;就奮勇去做,也四麵受人牽掣,不得徹底;即使一時勉強辦到,不久政局轉變,也要給人家取消掉的。後來的王荊公,就是榜樣。這個卻貽害甚大)。
而其最可痛心的,就是民窮財盡。原來從藩鎮擅土以後,就多用武人做地方官,管收稅機關;又創設了無數麻煩的雜稅。這種苛稅,無有不是揀著地方上貧弱的人欺的(因為豪強的人,都是有勢力,能和官府相結托的)。於是貧弱的人,就隻得獻其所有,以托庇於豪強;有產的人,就逐漸變為無產者。這麽一來,豪強的力量更大了,就更可以兼並貧弱的人。而且幹戈之際,田地總有荒廢的;還有那貧弱之人流亡的;田地也都入於豪強之手。於是貧富就大為不均。宋朝的收稅,是很寬的。每破一國,必把它所有的苛稅廢除,或是大加蠲減(累朝相承,又遞有蠲減)。而且“一遇水旱徭役,則‘蠲除’、‘倚閣’,殆無虛歲。倚閣者後或凶歉,亦輒蠲之”。“畎畝轉易,丁口隱漏,並兼偽冒”,也“未嚐考按”。然而曆代開國之初,都有一種改良分配的政治(譬如晉之戶調,魏之均田,唐之租庸調製),宋朝卻絲毫未有。所以取民雖寬,隻是優待了一種豪強兼並的人,貧民絲毫得不到好處,而且受豪強的壓迫更甚。民間借貸的利率,春天借米一石,秋天就還他兩石,還算是普通的(見《宋史·陳舜俞傳》),司馬光說當時窮民的情形,“稼一不登,則富者操奇贏之資,取倍稱之息;偶或小稔,責償愈急;稅調未畢,資儲罄然;穀未離場,帛未下機,已非己有。所食者糠籺而不足,所衣者綈褐而不完。直以世服田畝,不知舍此尚有可生之路耳”(見《宋史·食貨誌》)。這種狀況,真是言者傷心,聞者酸鼻了。還有一件,宋朝的稅額雖輕,而稅目和征收的方法,都很不佳良;所以國家收入雖少,人民的負擔,並不見輕(參看第十章第五六節)。又有一種苛酷不堪役法,簡直是絕掉人民的生機,社會的經濟狀況,就更不堪設想了。原來所謂“力役”,就是唐朝租庸調製裏的所謂“庸”,“庸錢”既已並入兩稅,就不該再有所謂力役。然而從唐朝中葉以後,還是要按“人戶等第”差充的。賦稅無論重輕,總還有個數目;數目過大,表麵上總還有些說不出來。這種差役的苦累,卻是因辦公事而賠貼,法律上無可告訴(宋時差役的名目,是衙前——主官物;裏長、正、戶長——督課賦稅;耆長、弓手、壯丁——逐捕盜賊;承苻、人力、手力、散從——以供驅使;而衙前、裏長,最為苦累,往往傾家不能給)。所謂人戶的等第,是以丁口的多寡,和資產的厚薄定的。於是百姓弄得不敢多種一畝田,多栽一株桑,也有自殘以免役的,也有自殺以免子孫之役的。真是慘無人道。以上所說的話,還不過述得一個大略:若要仔細說起來,還有許多的情形(讀者請自取《宋史》的《食貨誌》看一遍)。總而言之:宋朝的百姓,是苦極不堪的。所以從澶淵議和以後,除掉陝西一隅,因西夏造反,連兵五六年外,此外並沒有什麽大幹戈;而且朝廷也並沒行什麽害民的事情;然而海內的景象,已覺得憔悴不堪;財政上很覺得竭蹶,而察看民力,租稅的負擔,業已至於“不可複加”的限度。要想設法改革,一切弊竇,都是積重如山的。這樣的一個國家,要想治理真覺得無可下手。惟其如此,我們讀史的人,真不能不佩服神宗和王荊公的熱心和勇氣了。
第三節 王荊公的變法
然而變法的結果,不過弄得黨爭更甚,所創的法,也不過供給後來奢侈的君主、貪欲的宰臣,聚斂和妄作妄為之用,豈不可歎。王荊公是我國有數的政治家,怕也是世界有數的政治家。他一生的事跡,本書因限於篇幅,不能備詳。近人新會梁氏,著有《王荊公傳》一書,很為可看。讀者諸群,務必取來細讀一過。“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這種偉大人物的精神和人格,是不可以不天天“心向往之”的。講史學的人,總說曆史有裨於修養,我說曆史的有禆於修養,無過於看王荊公這一種人物的傳記了。
神宗的用王荊公做宰相,事在公元1069年。到公元1074年六月,罷相。明年二月,再入相。又一年多而罷。繼其後的,是韓絳、呂惠卿等。終神宗之世,行荊公的法不曾變。
當王荊公的時候,宋朝所亟待整理的,是財政與軍政。然而荊公的眼光,不是專注於一時的。所以他的財政政策,大致在於寬恤人民,培養社會的富力;至於兵政,則想變募兵為民兵;還於這種眼前的急務以外,特注意於培養人才,而改良學校和選舉。這是荊公內政上的政策。
荊公所創設的財政機關,是製置三司條例司(神宗初令司馬光等置局看詳,裁減國用。光辭以不能。乃罷裁減局,但下三司共析。荊公執政後。才創設這個機關)。創設之後,對於支出一方麵,則把一歲的用度,和郊祀大計,都“編著定式”。所裁省的冗費,計有十分之四。其餘一切積極的政策,也都是從此議行的。
荊公對民政上的設施,最緊要的,是“青苗法”和“免役法”。“青苗法”是陝西轉運使李參所行。當春天播種時,叫百姓自己揣度,種田之後,能有多少盈餘,官就酌量借錢給他,以做種田的資本;到穀熟後還官。
荊公把這個法子,推行到諸路。用常平廣惠倉的錢穀做本錢(常平倉是漢朝耿壽昌所創的法子。豐收之年,倉裏儲蓄了米,到荒年發出來平糶;使歲有豐歉,而穀價常得其平;不至於荒年則吃米的人受累,豐年則種田的人吃虧。所以謂之常平。曆代仿辦的很多,也有就喚做常平倉的,也有另立廣惠……名目的。但是常平二字,總算做這種倉的總名。南宋後,又有一種社倉,則用意與常平同,而辦法小異。可參考《文獻通考》的《市糴考》)。這是所以救濟富人盤剝重利之弊的。“免役法”是改“差役”為“雇役”,令“鄉戶”各按等第,翰“免役錢”。本來無役的人家,出“助役錢”(其“額”,是按一縣所須的數目均攤。又額外增取二分,謂之“免役寬剩錢”,以務水旱)。官用此錢,募人充役,不再“簽差”。其整理賦稅,最為根本的,是“方田均稅法”。以東西南北各千步之地為一“方”。每年九月,縣令委佐官分地計量。於每一方地的角上,立了一根木頭,以作標識。測量既畢,則經界已正;然後察看其土性的高下,以定賦稅(當時反對青苗的人,其理由是:一、官放錢取息;二、取息二分太重;三、州縣以多借出為功,不免押借;四、有錢的人,不願借,無錢的人,借了不容易還;銀錢入手,良民不免浪費,何況無賴之徒?追收起來,州縣就不免多事;五、出入之際,吏緣為奸,法不能禁。一、二兩說,都不足論〈取息二分,較之當時民間借貸的利率,已經輕得多了〉。三、四、五都是奉行不善之弊,不能怪到法的本身。青苗一事,讀史的人,大都以為詬病,然而所謂害民的話,都出在反對黨的口裏。此外,在“反對荊公的《宋史》”裏,競也找不出什麽證據來。可見當時奉行就是不善,也沒有多大的弊病。反對雇役的理由是:一、向來差役,固有因此破家的,也有全然不役的下戶;現在一概要出錢,上戶則便,下戶則否。不知負擔本該均平;況且免役錢亦視鄉戶等第,以定多少,並非是不論貧富,概今出同一的錢;還有向來無役的戶,也出助役錢;如何得便於上戶,不便下戶?二、戶口升降失實。不知差役也要分別人戶等第的。戶口的升降,和役法的為差為雇無關。此外理由尚多,更不值得一駁。總而言之,荊公所行的法,以免役為最完全合理。所以後來輾轉變遷,而其法卒不能廢。——差役之法,卒不能複。新會梁氏說:“直至今日,人民不複知有徭役之苦,即語其名,亦往往不能解……公之此舉……實國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譽之社會革命……”實非虛言。青苗原非完全合理之法,然在當時,確亦為救濟貧民之一法。方田則荊公時推行不曾甚廣。後來徽宗時候,雖然繼續進行,恐怕有名無實。此外還有“市易”、“均輸”等法,也是關於經濟的行政,以其推行也不甚廣,而本書篇幅有限,所以從略。讀者可自取《宋史·食貨誌》參考)。關於軍事,則首先著手於裁兵,把不任禁軍的,降為廂軍;不任廂軍的降為民。《宋史》上不曾明言其所裁之數,隻說“所裁減者甚眾”(《通考》同)。其次則改掉從前番戍之製,置將統兵,分駐各路(其置將之數,河北十七,府畿七,京東九,京西四,廓延九,涇原十,環慶八,秦鳳五,熙河九,淮南兩浙江南東西路各一。荊湖北路一,南路二,福建路一,廣南東路一,西路二,共九十二將。又有馬軍十三指揮,忠果十指揮,士軍兩指揮,與將並行。一將一指揮的兵數,史無可考;但知忠果十指揮,額各五百人;東南諸將的兵,有在三千人以下的)。又行保甲之法,以十家為一保,保有長;五十家為一大保,有大保長;十大保為一都保,有都保正、副。戶有二丁的,以其一為保丁。保丁中每日輪派五人備盜。後來才教保長以武藝,教他去轉教保丁(荊公是主張民兵製度的。和反對黨辯論的話,具見《宋史·兵誌》。還有他上仁宗的書,也暢論此理,可以參看。當時還有“保馬”之法,由官給民馬,令其豢養,而免其租稅的一部。又特置“軍器監”,以改良軍器,本書因限於篇幅,也隻得從略)。
關於教育選舉的改革,見第十章第二節。
第四節 神宗的武功
神宗、荊公,所想膺懲的是遼、夏。但這兩件事,都不是一時辦得到的。於是先為伐夏的準備,而有恢複河湟之舉。
唐宣宗時,雖然恢複河湟,然占據其他的蕃族,仍舊不少。大者數千家,小者數十百家,為一“族”,各有首領。內屬的謂之“熟戶”,不內屬的謂之“生戶”。起初,涼州的潘羅支,和青唐的唃廝羅,都能和西夏相抗。後來潘羅支之兄弟廝鐸督,為元昊所並。唃廝羅死後,也國分為三(潘羅支殺李繼遷,已見前。不久,被蕃族附繼遷的所殺。潘羅支,宋朝本曾授以朔方節度的名號,及是,遂以授其弟廝鐸督。元昊複取西涼府,廝鐸督和中國,就音信不通,想是給他征服了。唃廝羅初居宗哥城〈在涼州西南五百裏〉後徙邈川〈在如今西寧市的東南〉。又徙青唐〈如今的西寧〉,始終和元昊相抗。唃廝羅死後,第三子董氈嗣,遂據河北之地。長子瞎氈,別據河州〈如今甘肅的臨夏縣〉,次子磨氈角據宗哥城)。公元1070年,建昌軍司理王韶,詣闕上平戎三策。說欲取西夏,要先複河湟。荊公頗善其言,用韶為洮河安撫使。於是王韶先克複武勝,建為熙州(如今甘肅的臨洮縣)。旋破木征,取河州。以次降岷(如今甘肅的岷縣)、洮(如今甘肅的臨澤縣)、宕(在岷縣西南)、疊(在臨潭之南),開辟熙河一路(董氈傳子阿裏骨,至孫瞎征,部落自相睽二。哲宗元符二年〈公元1098〉,王贍因之.取邈川、青唐。置邈川為湟州,青唐為鄯州。旋因蕃族反叛,棄之。徽宗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王厚又重取二州)。
夏元昊死於公元1051年(仁宗皇祐三年),子諒祚立。先是鄜州將種世衡,請進城延安東北二百裏的舊寬州城,以逼西夏,朝廷許之。城既築成,賜名為青澗(如今陝西的清澗縣)。就以世衡知城事。世衡死後,兒子種諤,繼任下去。公元1067年(英宗治平四年),種諤襲取綏州(如今陝西的綏德縣),朝議以為擅開兵釁,把種諤貶斥。這一年,諒祚也死了,子秉常立,還隻有三歲。公元1069年,願將所陷的塞門(如今陝西安塞縣北)、安遠(如今甘肅通渭縣境)兩砦,歸還中國,以換取綏州。神宗也答應了他。誰知道夏人並無誠意,交涉不能就緒。於是改築綏州城,賜名綏德。夏人就舉兵入寇。神宗用韓絳做陝西宣撫使。起用種諤,殺敗夏人,進築了一個囉兀城(在如今陝西米脂縣北),又進築了許多的砦。不多時,夏人來攻,諸砦盡陷,並囉兀也不能守。於是再罷韓絳,斥退種諤。公元1081年,秉常給他的母親囚了起來。神宗聽種諤的話(這時候,種諤已仍做了鄜延總管),令陝西河東,五路進討,約期同會靈州,不曾成功。公元1082年,侍中徐禧,新築了一個永樂城(在如今米脂縣西),夏人來攻,又敗死,這兩役,北宋喪失頗多(但《宋史》說“官軍,熟羌,義保,死者六十萬”,恐怕也言之過甚)。於是仍許西夏講和(元豐六年,公元1083年。神宗對西夏用兵,是失敗的。然而絕不如《宋史》所言之甚。隻要看反對新法的人,並沒指出什麽陝西因用兵而受害的實據來,就可知道了。公元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秉常死,子乾順立,也隻三歲。還了中國“永樂之俘”一百四十九人。當時朝臣,就把神宗時所得米脂〈如今的米脂縣〉、葭蘆〈如今陝西的佳縣〉、浮圖〈綏德西〉、安畺〈在如今甘肅安化縣東北〉四砦,輕輕還了它。然而劃界不定,侵寇仍不絕。於是知渭州章楶,請進城平夏〈如今甘肅的固原市〉以逼之。諸路同時進兵,拓地。西夏畢竟國小,不能支持,介遼人以乞和。公元1087年〈哲宗元祐二年〉,和議再成,從此終北宋之世,無甚兵爭)。
以上所述,是神宗以後,對於北方的兵事。還有對於南方的兵事,關係也頗大;如今撮敘其大略。
一、沅水流域的蠻族(參看第一篇第三章第二節),就是黎族的正支。漢時謂之武陵蠻,隋時,漢族的疆域,進拓到如今沅陵地方,置了一個辰州。唐時,又進辟錦(如今湖南的麻陽縣)、溪(如今湖南的永順縣)、巫(如今四川的巫山縣)、敘(如今湖南的黔陽縣)等州。唐末,其地為群蠻所據。宋初,用徭人秦再雄,招降之。於是沅江的蠻族,分為南江和北江(北江彭氏最大,南江舒氏、田氏、向氏最大)。而資江流域,又有梅山峒蠻。如今靖縣地方,又有楊氏,號十峒首領(酋長都是漢姓,大約是漢人王其中的)。梅山峒蠻,為患最甚。神宗用章惇經製蠻事。平梅山蠻,開其地為安化、新化兩縣(今縣名同)。又平南江蠻,置沅州(如今湖南的芷江縣)。而北江諸酋,亦願納土。徽宗時,又降十峒首領,置誠州(如今的靖州縣)。
二、黔江流域的濮族,在唐時,為東謝(在如今貴州思南縣一帶)、牂牁(漢朝的牂牁郡境)、西趙(在東謝之南)、夷子(在東謝之西)諸蠻。宋時,先有龍、方、張、石、羅五姓,神宗時,又有程、韋二姓,都通朝貢,謂之西南七蕃。其在長江流域的,則分屬黎、敘、威、茂、瀘五州(其中唯黎州的三王蠻,係氐羌,餘均濮族)。皆不侵不叛,隻有居長寧(如今四川的長寧縣)、寧遠(如今四川屏山縣附近)以南的晏子,和納溪(如今四川的納溪縣)附近的斧望個恕,頗為邊患。神宗命熊本討平它。後來又平定了如今重慶以南的地方,開建了一個南平軍(敘、威、茂三州的蠻族,徽宗時,內附置州的頗多。但都不久即廢。參看第一篇第六章第六節,第二篇第四章第四節,第四篇第七章。西南諸族,就是如今總稱為“高地族”的。鄙人自謂把它分析得頗清楚,讀者諸君,務請留意,得了這一個綱領,去看別種書,可以較有把握)。
三、安南之地,自唐以前,本來都屬中國版圖。五代時,才有人據其地獨立。宋初,平嶺表,據其地的丁氏,遣使入貢;太祖也因而封之。這大約是內地初平,不欲窮兵於遠的意思。太宗時,丁氏為黎氏所篡,太宗發兵討它,不能取勝;隻得因其請和,授以官爵。從此以後,安南就獨立為一國了(有三國的紛爭,而朝鮮獨立;有五代的紛爭,而安南獨立,正是事同一例,這都是軍閥給國家的好處)。真宗時,丁氏又為李氏所篡。神宗時,其主乾德,遣兵犯邊。連陷欽(如今廣東的欽縣)、廉(如今廣東的合浦縣)二州,和邕州(如今廣西的南寧市邕寧區)。公元1075年,神宗派郭逵去討它,逵先恢複失地。明年,入其國,敗其兵於富良江。安南請和。從此以後,對於宋朝,就始終臣服(安南的曆史,中國史上所說的,都有些錯誤。現在根據日本人所著的《安南史》,述其大略如下。——這是根據安南人自己所作的曆史的。安南之地,本來是唐朝的安南都護府。後梁末帝貞明中〈公元915—920年〉,土豪曲承關據其地,送款於梁,南漢伐執之,派楊廷藝領其地。後來楊廷藝給手下人殺掉。牙將吳權,自立為王〈公元938年〉。傳子昌笈,為權妃楊氏之弟三哥所篡。昌笈的兄弟昌文,廢三哥,重立昌笈。昌笈死,昌文即位,境內大亂。昌文自己出兵討伐,中箭而死〈公元965年〉。諸州互相攻伐。公元970年,並於驩州刺史丁部領。始稱帝,國號瞿越。部領愛少子項郎,欲立為嗣。項郎的哥哥丁璉,把項郎殺掉,部領就隻得傳位於璉。璉時,宋平南漢,璉遣使入貢。太祖以為靜海軍節度使,封交阯郡王。後來為其下所殺。部領亦遇害。璉的兄弟璿立。公元980年,為大將黎桓所篡〈太宗太平興國五年〉。太宗派海陸兵〈海兵出廣州,陸兵出邕州〉去討它,不利。桓亦遣使謝罪。公元986年,仍以為靜海軍節度,加安南都護,封京兆郡侯。公元993年,封南平郡王。真宗即位,進封南平王。公元1006年,黎桓死,次子龍鉞立,為弟龍鋌所弑。公元1010年,龍鋌死,殿前指揮使李公蘊自立。真宗仍以其官爵授之〈英宗時,改封安南國王〉。傳四世而至仁宗,始改國號曰大越。自太祖至仁宗,皆留心政事,製定法律,兼提倡孔教和佛教,稱為安南的盛世。神宗、英宗兩世,亦稱賢主。高宗立,荒於遊宴,安南始衰。將軍郭卜作亂,都城為其所陷。漁家子陳承,以鄉兵平卜,輔立高宗之子惠宗。惠宗無子,傳位於女佛金,佛金嫁陳承的兒子炬〈就是《元史》的陳日煚〉。就傳位於炬,於是李氏亡而陳氏興)。
安南李氏世係圖(國號大越)
第五節 元祐紹聖的紛更和徽宗的衰侈
王荊公的變法,宋朝人把他罵得一佛不出世,然而實在無甚貽害於民之處。隻要看當時,並無民愁盜起的現象,就可明白了(荊公變法,關涉的方麵太多。果真貽害於民,則全社會都受其騷擾,斷沒有不民怨盜起的道理)。然而宋朝人的黨見,鬧得太凶了。不論什麽事情,都幾乎隻有意氣,並無是非。當荊公行新法的時候,反對的人,便紛紛而起(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司馬光、呂公著、韓琦、富弼、歐陽修、範純仁、蘇軾、蘇轍等),無如神宗一概不聽。公元1085年,神宗崩,哲宗立,還隻十歲。太皇太後高氏(神宗的母親)臨朝,用司馬光、呂公著做宰相。於是舊黨聯翩而進。不到一年,就把荊公所行的新法都廢掉。然而這時候,舊黨之中,又分為洛、蜀、朔三黨(洛黨以程頤為首,蜀黨以蘇軾為首,朔黨以王岩叟、劉安世、劉摯、梁燾為首)。互相攻訐,紛紜擾攘,對於政治,其實並沒有一定的主見。又大家都捧著一個太皇太後,“哲宗有言,或無應者”,於是哲宗積憤在心。公元1093年,太皇太後崩。楊畏、李清臣、鄧潤甫等,首創紹述之議。哲宗就罷範純仁,起用章惇做宰相,而朝局又一變。當荊公執政的時候,反對的人雖多,卻並未竄逐一人(隻有上流民圖的鄭俠,下獄遠竄,乃荊公罷相一年中事。詳見梁氏所著《王荊公傳》)。元祐諸臣執政,才把行新法的呂惠卿、鄧綰、蔡確等遠竄。章惇執政之後,也就竄逐舊黨諸臣,以為報複。甚至要追廢宣仁太後,以有人阻撓,不果。公元1100年,哲宗崩,無子。太後要立徽宗。章惇說:以年,則神宗諸子,申王為長;以親,則哲宗母弟簡王當立。太後不聽。徽宗既立,章惇遭貶,以曾布為相。這時候,太後權同聽政,頗起用元祐諸臣。然曾布本是助荊公行新法的。太後聽政才七月,就歸政。徽宗意亦傾向新法,卻去引用了一個反複無常的蔡京(司馬光要複差役,限期五日,大家都以為難。這時候,蔡京知開封府,獨能如約辦到。司馬光大喜)。於是曾布亦罷相。蔡京窺徽宗意旨所在,把元祐諸臣的姓名,親寫了一張黨人碑,勒諸朝堂,其子弟都不得至闕下;於是新舊水火之勢,格外無可挽回。而徽宗又荒淫無度,好大喜功,北宋的天下,就無可支持了(當時就沒有女真,內亂也要大起的。隻看南渡之初,群盜的多便可知)。蔡京是一個聚斂的好手,隻要把《宋史·食貨誌》看一遍,便可見得當時:不論哪一項財源,都給他搜括淨盡;不論哪一件政事,到他手裏,就變做了聚斂的政策,以供給徽宗淫侈之用(本篇勢難備詳,讀者諸君,請取來自讀一過,便可見得財政紊亂,是國家的致命傷)。於是設蘇杭應奉局,派宦者童貫,到東南去監造禦器。又命朱領花石綱,東南人家有好的花石,便運進京來。其騷擾,自然不言可知。於是在京城裏造了一座萬歲山,窮極奢侈(到元朝攻金汴京的時候,金人把這山上的石頭,用來供發炮之用。荼毒了無數生靈,其結果,還是拿來做殺人之具,真正可發一歎)。又相信道教,進用方士王老誌、王仔昔、林靈素等,大營齋醮。費用也不可勝計。內政一方麵,既已如此,對外又要講武功。西南一方麵,則招降蠻族,置了許多州縣。西北一方麵,又用王厚以開湟、鄯(均見上節)。於是童貫借此機會經略陝西,和夏人開釁。每戰,輒諱敗為勝。教諸將多築城堡,騙朝廷是新拓的土地。公元1120年,睦州人方臘作亂,連陷睦(如今浙江的建德縣)、歙(如今安徽的歙縣)二州,進陷杭州。童貫帶兵把他討平。就格外自謂知兵,要想趁遼朝敗亡的機會,恢複燕雲。北狩南渡之禍,就因此而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