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古代的哲學和宗教


    古代人的思想,似乎是很幼稚的。然而天下無論什麽事情,都是從人的心理發展出來(物質方麵的勢力,自然也不可蔑視,這句話不要泥看);後代人的思想,又總是接著古代人的思想逐漸改變的。所以研究古代人的思想,在史學上頭,實在有很大的價值(在中國這種崇古的社會裏頭,更為要緊)。


    要研究古代人的思想,先得明白一種道理。便是古代人所想解決的,都是“有”、“無”、“空間”、“時間”等幽深玄遠的問題,他們的研究,大概是憑著“想象”和“推測22”。要像後世以科學為根據,或是起了“認識論”上的疑念,對於“形而上學問題的解決”而懷疑的,實在很少。


    中國古人解釋“宇宙的起源”,以“氣”為萬物的原質,頗近於希臘的“唯物論”。又推想一切萬有,都起於“陰陽二力”的結合,也和“二元論”有些相像。但是它又推想“陰陽二力”,其初同出於一源;而且“有”的根本,是出於“無”,卻又不能說它是“唯物論”、“二元論”了23。他們推想最初的世界道: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老子》)。


    泰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莊子》)。


    “有形”出於“無形”;“未有天地”,能生“天地”者也(《淮南子·說山》)。


    從無而到有,是陰陽二力還沒有分的。所以說:


    “太極元氣”,含“三”為“一”(《漢書·律曆誌》)。


    從一而分為二,就是“太極”分為“兩儀”。陰陽二力,再相和合,所生的物,便無窮了24。所以說: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春秋元命苞》:陰陽之性以一起,人副天地,故生一子)。


    但是從無而至有,究竟是怎麽樣子呢?還是“有”,便像如今的樣子呢?還是逐漸變遷成功的呢?他們說:


    ……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未相離,謂之“渾沌”;“渾沌”者,言萬物相混沌而未相離也(《周易正義》八論之一引《乾鑿度》)。


    “質”出於“形”,形出於“氣”,而氣出於“易”,“易”是“變易”,就是“動而不息”的意思;那麽,古人認一切萬有,是源於一種“動力”的。


    自無出有謂之“生”(《文選》六引劉瓛《周易義》:自無出有曰生),生於宇宙間之物,既然都是有質的,那麽,它於“宇宙間的物質”,必定得到其一部分;這便喚做“德”(這是“德”字的本義)。所以說:


    天地之大“德”曰“生”(《易係辭》)。


    物得以生謂之“德”(《莊子·天下篇》)。


    得到“宇宙間的物質”的一大部分而生,謂之“命”。所以說:


    大凡物生於天地之間皆曰“命”(《禮記·祭義》)。


    宇宙間的物,同出於一源。所以雖然散而為萬物,其根源仍是“同一”的。這個根源,便是天(萬物皆生於陰陽二力,而陰陽二力之動,陽又在先,所以可說物本乎天地,又可單說物本乎天)。所以天神稱為“上帝”;“帝”就是“蒂”,古作“柢”,和“根”字是雙聲互訓的(詳見吳大澄《《字說》)。所以說:


    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禮記·郊特牲》)。


    宇宙間的物質,本來是唯一的。有一種力,叫它“凝集”起來,就成為有形有質的“物”;凝聚的力散了,便又分離做無數“小分子”(也可以說是“原子”),浮遊空間。這期間又起變化,而再成為別種的“物”。所以說:


    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易係辭》。精氣是“精的氣”,精是“凝集得極堅密”的意思。所以說“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老子》〉。真和“填”、“闐”等同音,是充實的意思)。


    那麽一切萬有,無非一種原質所流動而變化的了。所以說:


    凡物之“精”,此則為“生”,下生五穀,上為列星,流於天地之間則為鬼神(《管子》)。


    有形有質的物,都有個局限。“最小而可稱為無”的“原子”,卻是沒有的,是無所不遍的,所以宇宙之間是充實的。所以說:


    “神”無方而易無體(《易·係辭》)。


    惟“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同上)。


    “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不見,聽之而不聞,體物而不可遺(《禮記·中庸》)。


    這麽說,中國古代的哲學,又近乎“泛神論”了。


    以上所述,用科學的眼光看起來自然不能滿足,然而古代一切思想,沒有不以此為根據的。因為有生於無,所以“貴無”(“無”不但是老子所貴,就孔子也說“以致五至而行三無”〈《禮記·孔子閑居》〉。“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麵而已矣。”〈《論語·衛靈公》〉)無就是虛,所以又“貴虛”(《韓非子·主道》:虛則知實之情,靜則知動者正)。有的起初,是“一而未分”的,所以“貴一”(《老子》: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穀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王侯得一以為天下貞。《呂氏春秋·大樂》:故一也製今,兩也從聽。是以聖人抱一以為天下式)。因為貴一;所以要“反本”(《老子》: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複守其母;沒身不殆。《禮記·大學》: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從政治上講起來,就要“正本”;君主的責任權力,就從此發生。從道德上說起來,也就發生“報本”之義(董仲舒說:是故聖人深探其本而反自貴者始,故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萬民,正萬民以正四方。《公羊》元年春王正月,《何注》:春秋以元之氣,正天之端,以天之端,正王之政,以王之政,正諸侯之即位,以諸侯之即位,正境內之治)。本就是中,所以貴“守中”(“皇極”的“極”訓中,老子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凡物之生,都是積微成著的,所以要“慎微”(古人說從無而至有,有形無形,算做一個階段,先要有形,才能有體。微是無形的意思,著是有形的意思。所以《乾鑿度》說:“天氣三微而成著,三著而成體。”《荀子·賦篇》說:“物精微而無形。”《老子》:“摶之不得名曰微。”《孫子》:“微乎微,微至於無形”)。是從小到大的,所以要“慎始”(《大戴禮·保傅》:正其本,萬物理。失之毫厘,差以千裏。故君子慎其始也),要“謹小”(謝承《後漢書》載李鹹奏:春秋之義,貶纖介之惡,采豪末之始),要“慎獨”(獨的本義訓小,不訓單獨。《禮記·禮器》:“觀天下之物,無足以稱其德者。則得不以少為貴平〈古少小二字互通〉。是故君子慎其獨也。”《大學》、《中庸》的慎獨,也是如此講,並不是說獨居之時〈所以說誠於中,形於外,也是積微成著的意思〉。《六韜》“太公曰:凡兵之道,莫過於一。一者,能獨往獨來。”這個“獨”字,也是訓小的。《易》初六童觀,馬融注童,猶獨也)。生又喚做“善”,所以貴“積善”(既生之後,逐漸長成,謂之善。這是“善”字的本義。因為生機暢遂,是人人所樂,才引申為善惡之善。《易·係辭》: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這個“善”字,是用的本義。因為善是逐漸生長的意思,所以貴乎積〈《易·文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把由來者漸訓積不善,可見善是繼續生長的意思〉。逐漸生長的東西,要等它發達到極點才好,所以說“止於至善”〈《禮記·大學》〉)。這種問題,都是在極幽深玄遠的地方的(萬物的起源,古人在空間上,設想它在極高極遠的地方。所以說“天玄而地黃”。玄是黑色,深遠之處,一定是黑暗而不可見的。所以《後漢書·張衡傳》注說:“玄,深也。”〈《莊子》“天下以深為根”〉在時間上,設想它在極悠久的年代。所以說“天為古,地為久”〈《周書·周祝篇》〉。“天”字訓古,確是古義,所以鄭康成注《尚書》粵若稽古,訓稽古為同天。俞正燮說:“《三國誌》、《書正義》,均詆鄭氏信緯,以人係天,於義無取。且雲:古之為天,經無此訓,不悟《詩》雲,古帝命武湯,正是經訓古為天。”〈《癸巳類稿》卷一〉)。所以貴“知幾”(《易·係辭》:“知幾其神乎。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尚書大傳》:“旋機者何也?機者,幾也,微也。其變幾微,而所動者大,謂之旋機。”正是“幾者動之微”的“的詁”),貴“極深研幾”(《易·係辭》: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萬有的起源,是一種動力。這種動力,是動而不已的。所以貴“變通”,忌“執一”(《易·係辭》:“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孟子》:“子莫執中,執中為近之,執中無權,猶執一也”)雖然動而不已,然而仍有其“不變”者存(譬如四時晝夜,終而複始),所以說這一種動是“循環”的(《史記·高帝本紀讚》:三王之道若循環,終而複始),所以說“天道好還”(四字見《老子》。所以易有“變易”、“不易”二義);因為“天道好還”,所以說“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也見《老子》),所以說“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也是《老子》的話)。因為宇宙間的事物,都有天然的規則秩序,人在其間,也莫能自外;所以貴乎“法自然”(《老子》:道法自然)。


    以上所說,不過是略舉數端。若要備細推論起來,便是千言萬語也不能盡。然而可見古代的宗教、哲學、政治、倫理……都有一貫的原理,存乎其間。從這種原理上,推衍發展,而成為社會上的一切現象。可見得這種思想,看似幽深玄遠,卻是社會上一切顯著的現象的根本(因為人的做事,總有一部分的原因在心理上,不能全用物質說明的),研究社會現象的科學的人,實在不容蔑視的。


    以上所說,都偏於思想一方麵,可以算是古代的哲學史。無論哪一種哲學,決沒有能完全否認宗教的;無論哪一種宗教,也總含有幾分哲學上的解釋。何況古代,豈有隻有哲學上的思想,沒有宗教上的感情的道理呢?咱們既明白了古代的哲學思想,便可以進而考究古代宗教上的崇拜。


    中國是進化極早的國,它的宗教,絕不是“拜物教”等劣等的宗教。它宗教上的崇拜,和哲學的思想是可以一貫地說明的。它所崇拜的對象,是什麽呢?可以說是天象。


    古人認陰陽二力為萬物的起源,所以他們所崇拜最大的對象便是“天地”。但是物之生,是由於四序的推行,這是顯而易見的。所以次於天地的崇拜,便是“四時”。把四時分配在“四方”,再加以上天下地,就是“六合”。從六合之中,除掉了一個天,便成“五方”。把古人所說“物質生成的五種形態”配上去,就成了五行。再加之以“四隅”。那麽,單就四正四隅說起來,就成了“八卦”。連著中央算,就成了“九宮”。適和古人“一生二,二生三,三三而九”的思想相合。九宮的周圍,卻有十二,所以又有所謂“十二支”,適可以配十二月。把三和五相乘,就是十五,於是又找到一個magicsquare,填在九宮裏頭,就成了後世所謂“洛書之數”了(《大戴禮·盛德篇》:明堂者,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這分明是一種magicsquare。後世的人,卻把它看做一種神秘的東西,欲知其詳,可看胡渭《易圖明辨》)。


    古人所認為生物的本源的,是天地和四時,所以有所謂五帝,又有所謂六天。《郊特牲正義》說:


    指其尊極清虛之體,其實是一;論其五時生育之功,其別有五;以五配一,故為“六天”……又《春秋緯》紫微宮為“大帝”。又雲:北極耀魄寶。又雲:大微宮有五帝座星:青帝曰靈威仰,赤帝曰赤熛怒,白帝曰白招拒,黑帝曰汁光紀,黃帝曰含樞紐。


    六天之中,昊天上帝耀魄寶,是不管事的(古代的君主,要無為而治,最初就是取象於此)。所以論生育之功,隻有五帝,五帝之中,青帝主春生,赤帝主夏長,白帝主秋殺,黑帝主冬藏,黃帝就是地,為什麽天不管事,地卻要管事呢?《白虎通·五行篇》說:


    地之承天,猶妻之事夫,臣之事君也;其位卑;卑者親視事,故自同於一行,尊於天也。


    那麽,地的管事,又在什麽時候呢?它說:


    土王四季各十八日……土所以王四季何?木非土不生,火非土不榮,金非土不成,水非土不高;土扶微助衰,曆成其道,故五行更王,亦須土也。王四季,居中央,不名時(同上,又,行有五時有四何?……土尊不任職,君不居部,故時有四也。按木,火,金,水,各王七十二日,合土王四季各十八日,等於三百六十日)。


    然則水火木金土,又是什麽東西呢?按《白虎通》解釋五行的“行”字道:“言行者,欲言為天行氣之義也。”古人把氣認做萬物的原質,說“行氣”,就是把氣變做有形有質之物,就是“萬物的生成”。所以《書·洪範正義》解釋五行的“次序”道:


    萬物成形,以微著為漸;五行先後,亦以微著為次。水最微為一,火漸著為二,木形實為三,金體固為四,土質大為五。


    他們又說他們的“生克”和“配合”道:


    木生火者,木性溫暖,伏其中,鑽灼而出,故生火。火生土者,火熱,故能焚木,木焚而成灰,灰即土也……金居石,依山津潤而生,聯土成山,山必生石,故土生金。金生水者,少陰之氣,溫潤流澤,銷金亦為水……故金生水。水生木者,因水潤而能生,故水生木(蕭吉《五行大義》)。


    五行所以相害者:天地之性,眾勝寡,故水勝火也;精勝堅,故火勝金;剛勝柔,故金勝木;專勝散,故木勝土;實勝虛,故土勝水也(《白虎通·五行篇》)。


    這全是把當時一種幼稚的“物質思想”,附會上去的。至於上帝,雖不管事,也有“下行九宮”之說。


    《後漢書·張衡傳》注引《乾鑿度》:太乙取其數以行九宮。鄭玄注:


    太一者,北辰神名也。下行八卦之宮,每四乃還於中央。中央者,地神之所居,故謂之九宮。天數大分,以陽出,以陰入,陽起於子,陰起於午,是以太一下行九宮,從坎宮始。自此而坤,而震,而巽,所行者半矣,還息於中央之宮。既又自此而乾,而兌,而艮,而離,行則周矣。上遊息於太一之星,而反紫宮也(昊天上帝,又名太一。見《周禮》鄭注。《南齊書·高帝紀》九宮者:一曰天蓬,以製冀州之野;二為天芮,以製荊州之野;三為天衝,其應在青;四為天輔,其應在徐;五為天常,其應在豫;六為天心,七為天柱,八為天任,九為天英,其應在雍,在梁,在揚,在兗)。


    這種說法,和《易·係辭》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相合的。


    以上的話,用如今人的眼光看起來,荒唐極了。然而古代的社會現象,也無一不出乎此,即以政治論,萬物的生成,都出於天;天上主化育的,就是五帝;王者代天宣化,所以有“感生”之說(《詩·生民·正義》引《五經異義》:“詩齊,魯,韓,《春秋公羊》說,聖人皆無父,感天而生。”按《詩》“履帝武敏歆”,鄭箋:“帝,上帝也,敏,拇也……祀郊媒之時,時則有大神之跡,薑嫄履之,足不能滿,履其拇指之處,心體歆歆然……於是遂有身……後則生子……是為後稷。”又《商頌》:“天命玄鳥,降而生商”,鄭箋:“玄鳥,也……湯之先祖,有娀氏女簡狄……遺卵……簡狄吞之而生契。”鄭康成先學韓詩,箋詩多同韓義。感天而生,所以謂之天子)。四序之運,成功者退,所以有“五德終始”之說(俞樾《達齋叢說》:五德更王,古有二說。《漢書·律曆誌》載《三統曆》曰:唐火德,虞土德,夏金德,商水德,周木德,此一說也。《文選·齊安陸昭王碑》注引《鄒子》曰:五德從所不勝,虞土,夏木,殷金,周火,又一說也……秦自謂以水德王,此相勝之說。周火故秦水也。漢自謂以火德王,此相生之說,周木故漢火也……)既有五德終始之說,一姓就不能終有天下,所以有“易姓革命”之說,革命的命,是指天命而言,所以王者之興,有受命之說(受命是指符瑞而言。有一種符瑞出現,便是天命他做天子的證據。譬如“河圖洛書”,就是符瑞的一種。詳見《詩·文王篇·正義》。《孟子·萬章篇》……然則舜有天下也,孰與之,曰:天與之。天與之者,諄諄然命之乎?曰:否,天不言,以行與事示之而已……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與之,人與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堯崩,三年之喪畢,舜避堯之子於南河之南,天下諸侯朝覲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訟獄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謳歌者,不謳歌堯之子而謳歌舜,故曰天也……《泰誓》曰: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此之謂也。把天心和民意,打成一撅,荒怪之說,一掃而空,高則高矣,然而是儒家的學說,不是古代的事實)。王者的治天下,全是奉行天意,所以治定之後,要封禪以告成功(《白虎通·封禪篇》:王者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報告之義也。始受命之日,改製應天;天下太平功成,封禪以告天也)。所以王者的治天下,是對於天而負責任;既然是對於天而負責任,對於人自然是不負責任的了。這是從大處說的,若要逐一仔細說起來,就千言萬語也不能盡。讀者諸君,請把惠氏棟的《明堂大道錄》看一遍,就可以知道古代一切政治和宗教的關係了(因為明堂是中國最早一個神秘的東西,一切宗教上的崇拜,都在這裏頭,一切政治,都在這裏頭施行,一切學術,也都發源於此的)。此外一切現象,古人也沒有不用宗教去解釋它的。看《白虎通》的《五行篇》,就可以明白。


    第二節 文字的起源和變遷25


    中國文字的起源,已見第三章第一節。據《正義》,則“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的“後世聖人”,是黃帝、堯、舜。再看許慎《說文解字》序說:


    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


    則文字起於黃帝,殆無疑義26。然而《尚書·偽孔傳敘》說:


    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偽孔傳》原是不足論的書,它要說“伏犧、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少昊、顓頊、高辛、唐、虞之書,謂之《五典》……”所以不得不說伏犧時有文字。然而這所謂《三墳》、《五典》,也是杜撰的(《左傳》昭十二年:“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杜注“皆古書名”。《偽孔傳》根據於王肅,杜預和王肅,是互相依附的〈見丁晏《尚書餘論》〉,尚且隻說“皆古書名”;此外《正義》所引諸說,無一和《偽孔傳敘》相同的;故知此說定是杜撰)。所以此說原不足論,然而《正義》申它的話,卻頗可注意。《正義》說:


    《尚書緯》及《考經讖》,皆雲三皇無文字,又班固、馬融、鄭玄、王肅諸儒,皆以為文籍初自五帝,亦雲三皇未有文字(按《偽孔傳》雖根據王肅,然輾轉相傳,至東晉時才出現。又未必盡肅之舊,所以又有異同的地方)……又倉頡造書,出於《世本》,倉頡豈伏犧時乎?且《易·係辭》雲:黃帝、堯、舜,為九事之目;末乃雲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是後世聖人即黃帝、堯、舜,何得為伏犧哉?……不同者……其倉頡則說者不同。故《世本》雲:倉頡作書,司馬遷、班固、韋誕、宋衷、傅玄,皆雲倉頡黃帝之史官也。崔瑗、曹植、蔡邕、索靖,皆直雲古之王也。徐整雲:在神農、黃帝之間。譙周雲,在炎帝之世。衛氏雲:當在庖犧、蒼帝之世。慎到雲:在庖犧之前。張揖雲:倉頡為帝王,生於禪通之紀。《廣雅》曰:自開辟至獲麟,二百七十六萬歲,分為十紀;則大率一紀二十七萬六千年;十紀者……禪通,九也……如揖此言,則倉頡在獲麟前二十七萬六千餘年……又依《易緯通卦驗》,燧人在伏犧前。表計真其刻日,蒼牙通靈昌之成。孔演命,明道經。鄭玄注雲:刻,謂刻石而記識之……又《韓詩外傳》稱古封泰山禪梁甫者萬餘人,仲尼觀焉,不能盡識。又《管子》書稱管仲對齊桓公曰:古之封泰山者七十二家,夷吾所識,十二而已……是文字在伏犧之前,已自久遠,何怪伏犧而有書契乎。


    義疏強中傳說,本不足論。所引崔瑗……之說,要破司馬遷……之說,也未必有力(就使崔瑗之說是真的,古人同名號的很多〈譬如堯的時候有共工,伏羲、神農之間,還有霸九州的共工〉,安知古時候有個“王者”的倉頡,黃帝時候不再有個做史官的倉頡呢)。然而說伏犧以前,久有文字,這話卻未可一筆抹殺。用科學的眼光看起來,天下斷無突然發生的事情,說前此都是結繩,倉頡一個人,“見鳥獸蹄迒之跡”,突然創造文字,也不合理。所以我說:文字斷不是一人造的;從黃帝以前,必已發生很久,不過書傳傳說,都說是起於黃帝時代,倉頡是黃帝的史官,史官是管記事的,是用文字的,就都說文字是他所造罷了。


    然則書傳傳說,為什麽要說文字起於黃帝時代呢?按《易·係辭》說:


    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


    則書契之用,是到黃帝時才廣的,以前不過仍用之於“升封刻石”等事。所以大家都說書契是起於黃帝時了。


    《說文解字》序又說:


    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各本無此六字,段玉裁注本,依《左傳》宣十五年《正義》補);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於竹帛謂之書;書者,如也。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體,封於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按:封於泰山者七十二代——這句話原不必真,然而照古人的意思說起來,自多在黃帝以前;許慎的意思,也未必有異。照此處文義看起來,卻像這七十二代,就在三王五帝之世似的;這是古人文法疏略,不可以辭害意)。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聲”……四曰“會意”……五曰“轉注”……六曰“假借”……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與古文或異。至孔子書《六經》,左丘明述《春秋傳》,皆以古文……其後諸侯力政,不統於王,惡禮樂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為七國,田疇異畝,車塗異軌,律令異法,衣冠異製,言語異聲,文字異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聞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斯依《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是時秦燒滅經書,滌除舊典;大發吏卒,興戍役,官獄職務繁,初有隸書,以趣約易,而古文由此絕矣。


    許慎的《說文解字》序,向來講“文字的曆史”的,都根據它。我卻有點疑心,為什麽呢?一、既然說“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體”,為什麽“保氏六書”,卻有這樣的整齊?二、從李斯作《倉頡篇》,趙高作《爰曆篇》,胡毋敬作《博學篇》之後,還有司馬相如的《凡將篇》,史遊的《急就篇》,李長的《元尚篇》,揚雄的《訓纂篇》,班固的《十三章》,賈魴的《滂喜篇》,都是整句韻語(《凡將》七言;《急就》前多三言,後多七言;其餘都是四言。這一條根據段氏《說文解字注序》,可參看原書),一體相承,體例沒有改變。既然保氏時代,就有很整齊的六書,為什麽許慎以前,沒一個人想到,照《說文》的體例,依字形分部編一部字書(整句韻語,是文字為用未廣,學問靠口耳相傳時代的東西。《倉頡》、《爰曆》……正合這種體裁,所以漢朝尉律試學童“諷籀書九千字,乃得為史”〈見《許敘》〉,籀就是背誦〈從段氏說〉,可見當時教學童,都是如此的。若照《周禮》保氏教國午以六書的說法,是教小孩子的,不用《三字經》、《十字文》,反用《康熙字典》一類的字書了。哪有此理)?三、許慎說“及孔子書《六經》,左丘明作《春秋傳》,皆以古文”。這句話的根據就在他下文。所謂“壁中書者,魯恭王壞孔子宅,而得《禮記》、《尚書》、《春秋》、《論語》、《孝經》,又北平侯張蒼獻《春秋左氏傳》”。他又說“郡國亦往往於山川得鼎彝,其銘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按他上文說秦朝時候,明說“而古文由此絕矣”,終西漢一朝,並沒提起古文。到王莽時的六書,才有所謂“一曰古文,孔子壁中書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異者也”。則古文是根據壁中書,奇字想就是根據山川鼎彝的。然而現在《說文》一書中,所存“古文”、“奇字”,實屬寥寥無幾,果使所謂古文者不過如此,和小篆算得什麽異同?後世“於山川得鼎彝”一類的事情很多(研究他的人就是小學中的金石一派),所載的文字,分明和許書不盡相合。四、而且六書的說法,僅見於《漢書·藝文誌》,許慎《說文解字》序和《周禮》保氏注引先鄭的說法,此外都沒有。為什麽沒有一個人提及,難道周代相傳的掌故,西漢時代沒有一個人曉得嗎?


    所以我疑心:六書的說法,是本來沒有的。這種說法,是漢代的人,把古人的文字,就字形上來研究所得的結果。並不是周代保氏,就有這種說法。所謂言語異聲,文字異形,並不是從戰國時代起的。中國的文字,戰國以前本來是大體相同,而各國都有小異的。直到秦並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才統一(說“罷其不與秦文合者”,則大體相合可知。“言語異聲,文字異形”,是從七國時代起,他無證據,隻有《周禮》上大行人“七歲屬象胥,諭言語,協辭令,九歲屬瞽史,諭書名,聽聲音”,可以做周室盛時,言語不異聲、文字不異形的證據。然而這句話,除《周禮》以外,也是他無證據的),既然六書的說法,是漢末的人研究所得的結果;那麽,從此以前,中國的文字是絕無條理的。不過有《倉頡》、《爰曆》一類的書,像後世的《三字經》、《千字文》一般,給人家念熟了記牢了罷了,像後世《康熙字典》一類的書都是沒有的。這麽說,就可以見得中國的文字,是迫於需用漸次增加,並不是有一個人(像倉頡、史籀等)按了一定的條理係統,把它創造或改良的(難我的人要說:既然是逐漸發達,何以所有的字,分明能把六書來駕馭它,何以能這般有條有理呢?那麽,我要請問,後世造俗字的人很多,所造的字,也分明能把六書來統禦它,難道他們是通“六書義例”的嗎)。


    以上的說法,似乎奇創,然而其中似乎也有點道理,請“好學深思之士”想一想。程邈是中國一個改良字體的大家,他所改定的隸書,到如今還沿用它(真書和隸書,算不得什麽變遷)。然而這個人事跡不詳。隻據《說文》的序,知道他是下杜人。《說文》序說王莽時的六書:“三曰篆書。即秦小篆,秦始皇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這句話當在“四曰左書,即秦隸書”之下,看《段注》就可以明白。衛垣《四體書勢》:“……小篆,或曰:下士人程邈,為衙獄吏,得罪始皇,幽係雲陽十年,從獄中作……奏之始皇,始皇善之,出以為禦史,使定書。或曰:邈所定乃隸字也。”前一說,想又是因說文的錯簡而致誤的。


    至於作書的器具,古人所用的,有竹木兩種:木的喚做“牘”(《說文》:牘,書板也),喚做“版”(《管子·霸形篇》注:方,版牘也),又喚做“方”(《儀禮·聘禮》注:方,版也)。板長一尺(《玉海》),所以又喚做“尺牘”。小的喚做“劄”(《漢書·郊祀誌》注:劄,木簡之薄小者也),也喚做“牒”(《說文》:牒,劄也。劄,牒也),大的喚做“槧”,槧長三尺(《釋名》)。方而有八角,有六麵或八麵可寫的,喚做“觚”,又喚做“稜”(顏師古《急就篇》注:觚者,學書之贖,或以記事……或六麵或八麵皆可書。《史記·酷吏列傳》注:觚,八棱有隅者)。刻木以記事謂之“契”(《漢書·古今人表》注:契,刻木以記事也)。把它分做兩半,則或喚做“契”,或喚做“券”(《曲禮》:“獻粟者執右契。”《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公常執左券”,則左半喚做券,右半喚做契。然亦是“對文則別,散文則通”的)。竹的喚做“簡”,又喚做“策”(《儀禮·既夕》注疏:編連為策,不連為簡。案這也是對文則別,散文則通的)。也有用帛的,則謂之“縑素”(見《後漢書·和熹鄧皇後紀》注)。編連起來是用“韋”(《一切經音義》十四引《字林》:韋,柔皮也),所以說孔子讀《易》,“韋編三絕”。寫字是用筆蘸漆,書於簡牘(《物原》:虞舜造筆,以漆書於竹簡)。寫錯了,就用刀削去,所以“刀筆”連稱,又說“筆則筆,削則削”(《漢書·禮樂誌》:“削則削,筆則筆。”注:“削者,謂有所刪去,以刀削簡牘也;筆者,謂有所增益,以筆就而書也。”《曲禮》疏:“削,書刀也。”則削簡牘的刀,亦可以喚做削),這種寫字的法子,是很繁難的。所以古代的文化,發達得很緩慢。


    第三節 東周以後的學派


    研究古代的學術,先得明白兩種道理:


    其一,古代的學術,是和宗教合而為一的;到後世才從宗教中分了出來。其二,古代的學術,是貴族所專有的;到後世才普及到平民。


    因此,講我國的學派,隻得從東周以後起,因為西周以前,學術是和宗教合而為一的,是貴族所專有的。看本章第一節,已經可以明白它的思想;看了古代的一切製度,就可以明白它的外形了。


    東周以後的學派,可考見的,無過於《史記·太史公自序》裏頭,述他的父親談所論六家要旨和《漢書·藝文誌》所根據的劉歆《七略》。且把它節錄在下麵。


    司馬談所論,是“陰陽”、“儒”、“墨”、“法”、“名”、“道德”六家。他說:


    ……嚐竊觀陰陽之術,大祥(《正義》顧野王雲:祥……吉凶之先見也)而眾忌諱,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要,勞而少功,是以其事難盡從;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禮,列夫婦長幼之別,不可易也。墨者儉而難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強本節用,不可廢也。法家嚴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名家使人儉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實,不可不察也。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這幾句話,是總論六家得失的。以下又申說他的所以然道:


    夫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各有教令;順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則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所畏。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弗順,則無以為天下綱紀,故曰: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儒者以六藝為法;六藝經傳以千萬數,累世不能通其學,當年不能解其禮。故曰:博而寡要,勞而少功。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禮,序夫婦長幼之別,雖百家弗能易也。墨者亦尚堯舜道,言其德行曰:堂高三尺,土階三等,茅茨不剪,采椽不刮。食土簋,啜土刑,糲粱之食,藜藿之羹。夏日葛衣,冬日鹿裘。其送死,桐棺三寸,舉音不盡其哀。教喪禮,必以此為萬民之率,使天下法……夫世異時移,事業不必同,故曰:儉而難遵。要曰強本節用,則人給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長,雖百家弗能廢也。法家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則親親尊尊之恩絕矣。可以行一時之計,而不可長用也,故曰:嚴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職,不得相逾越,雖百家弗能改也。名家苛察繳繞,使人不得反其意,專決於名而失人情(按好比論理學,過偏於形式,而不顧事實);故曰:使人儉而善失真。若夫控名責實,參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道家無為,又曰無不為,其實易行,其辭難知。其術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無成勢,無常形,故能究萬物之情。不為物先,不為物後,故能為萬物主。有法無法,因時為業;有度無度,因物與合。故曰:聖人不朽,時變是守。虛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綱也。群臣並至,使各自明也……


    他所主張的,雖是道家,然而他篇首說:“《易大傳》: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途。夫陰陽、儒、墨、名、法、道德,此務為治者也,直所從言之異路,有省不省耳。”則他也承認此六家是同可以為治的。他議論當時的學問,專取這六家,大概也就是取其可以為治的意思(如農家、兵家等,不是用於政治上的,所以都沒論及)。劉歆的《七略》,除《輯略》是“諸書之總要”外,其《六藝》一略,和《諸子略》裏的儒家,是重複的。《諸子略》中,分為“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小說”十家;其中去小說家,謂之“九流”。《詩賦》一略,和學術無甚關係(在後世的文學中,也隻占一小部分)27。《兵書》一略,又分“權謀”、“形勢”、“陰陽”、“技巧”四家。《術數》一略又分“天文”、“曆譜”、“五行”、“蓍龜”、“雜占”、“形法”六家。《方技》一略,分“醫經”、“經方”、“房中”、“神仙”四家。其中尤以《諸子》一略,為學術的中堅,咱們且節錄它所論各家的源流宗旨如下:


    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明教化者也……


    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曆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麵之術也……


    陰陽家者流,蓋出於羲和之官。敬順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此其所長也。及拘者為之,則牽於禁忌,泥於小數,舍人事而任鬼神。


    法家者流,蓋出於理官。信賞必罰,以輔禮製……


    名家者流,蓋出於禮官。古者名位不同,禮亦異數。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墨家者流,蓋出於清廟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貴儉;養三老五更,是以兼愛;選士大射,是以上賢;宗祀嚴父,是以右鬼;順四時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視天下,是以尚同……


    縱橫家者流,蓋出於行人之官。孔子曰:誦詩三百,使於四方,不能顓對,雖多,亦奚以為。又曰:使乎使乎。言其當權事製宜,受命而不受辭,此其所長也。及邪人為之,則尚詐諼而棄其信。


    雜家者流,蓋出於議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國體之有此,見王治之無不貫……


    農家者流,蓋出於農稷之官。播百穀,勸耕桑,以足衣食……及鄙者為之,以為無所事聖王,欲使君臣並耕……


    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如或一言可采,此亦芻蕘狂夫之議也。


    它又論兵家道:


    權謀者,以正守國,以奇用兵,先計而後戰,兼形勢,包陰陽,用技巧者也。形勢者,雷動風舉,後發而先至,離合背鄉,變化無常,以輕疾製敵者也。陰陽者,順時而發,推刑德,隨鬥擊,因五勝,假鬼神,而為助者也。技巧者,習手足,便器械,積機關,以立攻守之勝者也。兵家者,蓋出古司馬之職,王官之武備也……


    又論術數道:


    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以記吉凶之象,聖王所以參政也……曆譜者,序四時之位,正分至之節,會日、月、五星之辰,以考寒、暑、殺、生之實……五行者,五常之刑氣也……皆出於律曆之數……而小數家因此以為吉凶,而行於世,浸以相亂……蓍龜者,聖人之所用也……雜占者,記百事之象,候善惡之征……眾占非一,而夢為大……蓋參卜筮……形法者,大舉九州之執,以立城郭室舍形人及六畜骨法之度數,器物之形容以求其聲氣貴賤吉凶;猶律有長短,而各征其聲,非有鬼神,數自然也……數術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職也……


    又論方技道:


    醫經者,原人血脈、經絡、骨髓、陰陽、表裏,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湯、火所施,調百藥齊和之所宜……經方者,本草、石之寒、溫,量疾病之淺、深,假藥味之滋,因氣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齊,以通閉,解結,反之於平……房中者,情性之極,至道之際,是以聖王製外樂以禁內情,而為之節文……樂而有節,則和平壽考……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遊求於其外者也……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大古有岐伯、俞拊,中世有扁鵲、秦和……漢興,有倉公……


    以上所論,除儒、道、陰陽、法、名、墨六家,和司馬談所論重複外。雜家不能稱家,小說家隻是收輯材料,不能稱學。術數一略,包括天文學、曆學和古代的宗教學,亦不能出於陰陽家以外。方技四家,實在隻算得一個醫家(醫經是醫學;經方是藥物學;房中是專研究生殖一科的;神仙雖然荒唐,卻也以醫學為本,所以現在的《內經》,屢引方士之說,後世的方士,也總脫不了服食等事)。與縱橫家、農家、兵家都在司馬談所論六家之外。所以我國古代的學術,有:


    儒家(偏於倫理政治方麵)、道家(偏於哲學)、陰陽家(古代的宗教家言,包括天文、律、曆、算數等學)、法家(偏於政治法律方麵)、名家(近乎論理學)、墨家(也在倫理政治方麵。而敬天明鬼,比起儒、道兩家來,宗教味略重)、縱橫家(專講外交)、農家、兵家、醫家。


    而詩賦一略,也可以稱做文學。


    它推論各家學術,以為都出於王官。雖所推未必盡合,而“其理不誣”。可以見得古代學術為貴族所專有的情狀。


    以上所論,戰國以前學術界的大略情形,可以窺見了。至於詳論它的分歧變遷、是非得失,這是專門研究學術史的事,不是普通曆史裏講得盡的,所以隻好略而不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中國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呂思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呂思勉並收藏大中國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