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香去的不是梁家尋常供奉香油的寺廟, 而是北郊的靜安寺。
靜安寺不大, 坐落在山腳下, 田產地畝不及別處, 加之離城頗遠, 香火冷清,修建得自然也不及別處巍峨肅穆、華美輝煌。
兩府的馬車在城門口會和,一前一後趕過來, 到寺門前停穩。
兄弟倆扶著梁老夫人下了馬車,梁家便幾步走向謝家車馬, 見馮氏和玉嬛已在仆婦的攙扶下出來, 便朝馮氏行禮。
後麵梁章瞧見玉嬛, 一雙眼睛立馬瞪圓。
謝鴻孤身在魏州為官, 畢竟勢單力薄,馬車也沒跟武安侯府似的印徽記。他在城門口瞧見時也沒太留意, 隻當是老夫人常往來的人家,如今見了玉嬛,便忍不住攙住祖母胳膊, “咱們今日是跟謝家一道來進香?”
“是啊。”梁老夫人瞧了他一眼,猛然想起件要緊事情來——
迎娶玉嬛的事都是侯爺安排, 梁元紹夫婦雖已知情,梁章這陣子都被關在書院苦讀, 就隻昨晚回府睡了一覺, 半點都不知道府裏打算給梁靖娶玉嬛的事。偏巧這孩子又……
她來不及提醒, 馮氏便已帶著玉嬛走了過來。
“老夫人一向可好?”馮氏仍是溫婉和氣的姿態。
梁老夫人頷首笑道:“都好。這靜安寺雖沒多大名氣, 裏頭卻也有高僧,隻是路上顛簸些,車馬勞頓累得很,夫人受得住吧?也是辛苦你們了,跟我老婆子來這麽大老遠的地方。”
“老夫人說哪裏的話,您是長輩都不辛苦。這地兒清幽,倒是跟別處不同。”
說話間,扶著梁老夫人,便往山門走。
玉嬛落後半步,跟在梁老夫人貼身的仆婦後麵,沒等梁靖開口,梁章就先湊了過來。
“哎,怎麽是你們?”梁章婚事被拒,卻也不氣餒,側頭覷她,“早知道是你們,我就帶你先去個地方。上回見著的銅鼎說是古物,底下還刻著字呢,你見了保準喜歡。”
玉嬛就算有心避嫌,也被他說的東西勾住了,“在哪裏?”
“師古齋,在宏恩寺後麵的巷子裏,別看門麵寒酸,好東西不少呢。”
“是麽。”玉嬛小聲嘀咕,“你何時也有這雅趣了?”
據她所知,梁章這人貪玩,看到書卷就頭疼,對碑文石刻更是沒半點興趣,閑暇時逛騎馬射獵、吃喝玩樂,逛些金銀擺設的鋪子她信,進書肆古物店這種事,總覺得不像。
梁章摸了摸鼻子,“我也好學上進麽。”
——先前婚事被拒,他苦悶之下跟沈令君喝酒,著實被沈令君數落了一頓,說他往日故意欺負姑娘家,難怪沒人肯嫁。梁章痛定思痛,雖被嚴父困在書院裏,也不敢到謝家打攪玉嬛,閑暇時卻常翻牆溜出書院,尋摸些玉嬛可能喜歡的東西,若有機會獻寶,沒準能叫人回心轉意呢?
這樣想著,梁章蠢蠢欲動,還想多說幾樣他見著的好東西,忽覺後頸一緊。
背後衣領被人揪著,險些勒到他脖子,梁章轉頭,目光對上梁靖壓著的唇角。
嗬斥抱怨的話咽回肚子裏,他縮了縮脖子,不滿道:“二哥,你做什麽!”
“衣領髒了。”梁靖隨口應付。
梁章“哦”了聲,隨手在領口抖了抖,便想回頭接著獻寶。
誰知梁靖仍揪著他領子不肯放手,梁章愈發不滿,回頭瞪他。
梁靖抬了抬下頜,“這兒路滑,去攙著祖母。”
路滑嗎?梁章低頭,近些天沒下雨,這路拿青石板鋪得平整,幹爽著呢。且老夫人左邊是仆婦,右邊是馮氏,哪有他插手的地方?二哥這明顯是拿他消遣尋開心!
他攥起拳頭,挑釁似的揚眉。
梁靖不以為意,仍氣定神閑地揪著他後領,一副有本事來跟我打的表情。
兄弟倆眉來眼去地交鋒,旁邊玉嬛起初信以為真,聽見梁靖那句睜眼說瞎話的“路滑”才忽然反應過來,心裏暗笑了下,不動聲色地落後兩步,作勢跟石榴說話。
那邊梁章揚了揚拳逼退二哥,回過頭就見旁邊早已空蕩。
他總不能去攪擾人家主仆說話,隻好泄氣地跑到前麵,替仆婦攙著老夫人。
梁靖唇角微動,落後半步,陪在玉嬛身側。
側頭瞧過去,正好撞上她的目光,少女撇了撇嘴,神情揶揄。
……
進了靜安寺,先往大雄寶殿進香畢,梁老夫人便叫兄弟倆在外等著,卻帶馮氏和玉嬛穿過偏殿,到了寺裏供奉福位的地方。經幡長垂,門窗昏暗,裏頭卻有一排排長明燈燭燃燒,幽靜而肅穆。
引路的沙彌顯然熟知梁老夫人性情,見那位遞個眼色,便雙手合十為禮,退了出去。
殿門闔上,外麵蒼鬆翠柏,平添幽寂。
裏頭燈燭靜照,將福位上的字照得清晰分明。
馮氏不解何意,詫然望著梁老夫人。
老夫人微笑了笑,道:“當年韓太師名滿京城,夫人可還記得他的名諱嗎?”
“當然記得。”馮氏頷首,隨老夫人的目光瞥向那一排福位,若有所悟。
玉嬛緊貼著站在馮氏身側,也跟著瞧過去,一目十行,越過無關的福位,迅速落在有些熟悉的名字上——故人韓諱師道之靈位。她愣了一瞬,旋即想起來,祖父韓太師本名師道,外人提起時的文達是他的字。
這福位的旁邊,則是她生身父母的福位。
當年韓太師落的是大不敬的罪名,雖有舊日弟子冒死收了屍骨,到底沒有香火。
如今在魏州瞧見這個,那必是出自老侯爺的手了。
玉嬛到底在淮南住過許久,知道世家大族的情形,闔全族之力謀取富貴權勢,身家性命也都彼此牽係,當家人的身上擔子極重。梁侯爺身受皇恩,承繼祖宗家業,肩上挑著闔府上下的性命,能有這份心,已是難得。
她怔怔地望著,想著素未謀麵還蒙冤不白的親人,鼻頭泛酸。
梁老夫人伸手在她肩上拍了拍,道:“原想供奉在別處,又怕那兒人多眼雜,被人認出來麻煩,便供在這裏,權且寄托哀思。”
“多謝侯爺,多謝老夫人。”玉嬛真心實意,屈膝端正行禮。
梁老夫人頷首,叫沙彌進來,幫著玉嬛跪拜。
……
殿外,梁靖兄弟倆站在樹蔭下。
這寺裏香火冷清,便也格外安靜,梁章是個愛熱鬧的性子,瞧著並沒什麽看頭的佛殿古木,百無聊賴,找了個石子踩進泥地裏,又拿腳尖摳出來換個地方接著踩。
旁邊梁靖看了兩回,便搖頭歎息,“還當你要踩出什麽名堂。”
“嗬!我踩個八卦圖給你看看?”梁章還記著方才那點恩怨,趁著周遭沒人,忍不住問道:“剛才在寺外,你故意的?”
“嗯。”
“還真是故意的!”梁章聲音略微拔高,將右手叉著腰,不滿道:“我跟人獻個寶,礙著你了?二哥,我聽說爹娘張羅要把沈令君他姐娶給你,回頭進京又得升官,雙喜臨門呢,怎麽你還頂著這棺材裏悶悶不樂!跟你說——”
他湊近些,壓低聲音,“我這回不是胡鬧,很認真的。”
梁靖眸色微寒,“是嗎?”
“嗯!”梁章鬱悶地將石子踩得更深,覺得跟親兄長吐露心事也沒什麽,“先前還請祖母幫著探口風,結果人家在淮南那邊已有安排了。不過塵埃落定之前,總歸還有轉圜的餘地對吧?我多討她開心些,沒準那邊的事黃了,人家能回心轉意呢。謝姑娘喜歡那些碑文石刻,二哥,你若見到好的,幫我留意著?”
他說完,期待求助般看向梁靖,卻見二哥雙目微沉,那嘴角都壓了下來。
梁章愣了下,就聽梁靖問道:“你中意她?”
“嗯。”
“多久了?”
“她來魏州沒多久就……”梁章終於覺得二哥態度很古怪,聲音也低了下去,戒備般打量他神色,“怎麽關心起這個了?”
“沈家的事情已經回絕,我要娶的——”梁靖將手按在弟弟肩上,語重心長,“是玉嬛。”
彷如一道霹靂落在頭頂上,梁章隻覺頭皮一麻,不可置信,遽然抬頭道:“你說誰?謝玉嬛?”見梁靖頷首,他瞪著眼睛,那張俊秀的臉幾乎皺成了菜包,“可是她說在淮南……”
“別急,這事是祖父做主,爹娘也都點了頭。”梁靖屈指在他腦門敲了下,“還以為他們跟你提過。”
“我這些天都在書院,誰會跟我說!”梁章乍然聽見這消息,打擊太大,五雷轟頂一般。
兄弟倆四目相對,梁章全然沒料到中意的姑娘前陣子才婉拒了他,轉頭就要嫁給自家二哥,心裏五味雜陳,神情複雜。
梁靖覷他神色,待弟弟緩過勁兒來,才道:“不高興了?”
“哪有。”梁章倒不是胡攪蠻纏的性子,悶聲道:“二哥文韜武略,大家都看在眼裏,自然不是我能比的。這事兒本來就不能強求,她看不上我,那也沒法子,誰叫我先前不上進。”
失落鬱鬱的模樣,全都寫在了臉上。
梁靖心疼而好笑,拍拍他肩膀,“你也別想歪,不是為了我那點虛名。”
“知道,她不是那種人,不合眼緣罷了。”梁章嘀咕。
他沒鑽牛角尖,梁靖便不再擔心。
這事兒也是他始料未及,又不好勸,隻肅容叮囑道:“往後她會是你二嫂,記清楚了。”
“知道!”
梁章雖頑劣,卻沒長歪,朋友妻不可欺,更何況是自家親嫂子。
他悶頭站了會兒,也沒興致再跟著遊玩,往殿裏瞥了一眼,實在不知待會玉嬛出來後該如何說話,索性擼起袖子,“算了,我回書院讀書。明年進京趕考,天地大著呢!”說罷,將臂彎裏掛著的披風遞給梁靖,叫他待會給祖母披著,而後轉身出了靜安寺,策馬回城。
待梁老夫人和玉嬛母女出殿時,梁章早已不見蹤影,唯有梁靖站在門外,身姿頎長。
見老夫人四處打量找人,梁靖便道:“三弟回書院去了,祖母不必擔心。”
老夫人瞧他神色,隱約猜出幾分,便沒再提。
眾人在寺裏進完香,回城後,老夫人請母女倆過去喝茶,恰巧老侯爺也請了謝鴻到府裏,遂在夷簡閣外花廳坐了坐。因玉嬛回心轉意,老侯爺夫婦又有意成全,一頓茶喝罷,謝鴻夫婦也表露讚成的態度,皆大歡喜。
就等永王離開後,騰出手問名納吉,擇定婚期再籌備婚事了。
靜安寺不大, 坐落在山腳下, 田產地畝不及別處, 加之離城頗遠, 香火冷清,修建得自然也不及別處巍峨肅穆、華美輝煌。
兩府的馬車在城門口會和,一前一後趕過來, 到寺門前停穩。
兄弟倆扶著梁老夫人下了馬車,梁家便幾步走向謝家車馬, 見馮氏和玉嬛已在仆婦的攙扶下出來, 便朝馮氏行禮。
後麵梁章瞧見玉嬛, 一雙眼睛立馬瞪圓。
謝鴻孤身在魏州為官, 畢竟勢單力薄,馬車也沒跟武安侯府似的印徽記。他在城門口瞧見時也沒太留意, 隻當是老夫人常往來的人家,如今見了玉嬛,便忍不住攙住祖母胳膊, “咱們今日是跟謝家一道來進香?”
“是啊。”梁老夫人瞧了他一眼,猛然想起件要緊事情來——
迎娶玉嬛的事都是侯爺安排, 梁元紹夫婦雖已知情,梁章這陣子都被關在書院苦讀, 就隻昨晚回府睡了一覺, 半點都不知道府裏打算給梁靖娶玉嬛的事。偏巧這孩子又……
她來不及提醒, 馮氏便已帶著玉嬛走了過來。
“老夫人一向可好?”馮氏仍是溫婉和氣的姿態。
梁老夫人頷首笑道:“都好。這靜安寺雖沒多大名氣, 裏頭卻也有高僧,隻是路上顛簸些,車馬勞頓累得很,夫人受得住吧?也是辛苦你們了,跟我老婆子來這麽大老遠的地方。”
“老夫人說哪裏的話,您是長輩都不辛苦。這地兒清幽,倒是跟別處不同。”
說話間,扶著梁老夫人,便往山門走。
玉嬛落後半步,跟在梁老夫人貼身的仆婦後麵,沒等梁靖開口,梁章就先湊了過來。
“哎,怎麽是你們?”梁章婚事被拒,卻也不氣餒,側頭覷她,“早知道是你們,我就帶你先去個地方。上回見著的銅鼎說是古物,底下還刻著字呢,你見了保準喜歡。”
玉嬛就算有心避嫌,也被他說的東西勾住了,“在哪裏?”
“師古齋,在宏恩寺後麵的巷子裏,別看門麵寒酸,好東西不少呢。”
“是麽。”玉嬛小聲嘀咕,“你何時也有這雅趣了?”
據她所知,梁章這人貪玩,看到書卷就頭疼,對碑文石刻更是沒半點興趣,閑暇時逛騎馬射獵、吃喝玩樂,逛些金銀擺設的鋪子她信,進書肆古物店這種事,總覺得不像。
梁章摸了摸鼻子,“我也好學上進麽。”
——先前婚事被拒,他苦悶之下跟沈令君喝酒,著實被沈令君數落了一頓,說他往日故意欺負姑娘家,難怪沒人肯嫁。梁章痛定思痛,雖被嚴父困在書院裏,也不敢到謝家打攪玉嬛,閑暇時卻常翻牆溜出書院,尋摸些玉嬛可能喜歡的東西,若有機會獻寶,沒準能叫人回心轉意呢?
這樣想著,梁章蠢蠢欲動,還想多說幾樣他見著的好東西,忽覺後頸一緊。
背後衣領被人揪著,險些勒到他脖子,梁章轉頭,目光對上梁靖壓著的唇角。
嗬斥抱怨的話咽回肚子裏,他縮了縮脖子,不滿道:“二哥,你做什麽!”
“衣領髒了。”梁靖隨口應付。
梁章“哦”了聲,隨手在領口抖了抖,便想回頭接著獻寶。
誰知梁靖仍揪著他領子不肯放手,梁章愈發不滿,回頭瞪他。
梁靖抬了抬下頜,“這兒路滑,去攙著祖母。”
路滑嗎?梁章低頭,近些天沒下雨,這路拿青石板鋪得平整,幹爽著呢。且老夫人左邊是仆婦,右邊是馮氏,哪有他插手的地方?二哥這明顯是拿他消遣尋開心!
他攥起拳頭,挑釁似的揚眉。
梁靖不以為意,仍氣定神閑地揪著他後領,一副有本事來跟我打的表情。
兄弟倆眉來眼去地交鋒,旁邊玉嬛起初信以為真,聽見梁靖那句睜眼說瞎話的“路滑”才忽然反應過來,心裏暗笑了下,不動聲色地落後兩步,作勢跟石榴說話。
那邊梁章揚了揚拳逼退二哥,回過頭就見旁邊早已空蕩。
他總不能去攪擾人家主仆說話,隻好泄氣地跑到前麵,替仆婦攙著老夫人。
梁靖唇角微動,落後半步,陪在玉嬛身側。
側頭瞧過去,正好撞上她的目光,少女撇了撇嘴,神情揶揄。
……
進了靜安寺,先往大雄寶殿進香畢,梁老夫人便叫兄弟倆在外等著,卻帶馮氏和玉嬛穿過偏殿,到了寺裏供奉福位的地方。經幡長垂,門窗昏暗,裏頭卻有一排排長明燈燭燃燒,幽靜而肅穆。
引路的沙彌顯然熟知梁老夫人性情,見那位遞個眼色,便雙手合十為禮,退了出去。
殿門闔上,外麵蒼鬆翠柏,平添幽寂。
裏頭燈燭靜照,將福位上的字照得清晰分明。
馮氏不解何意,詫然望著梁老夫人。
老夫人微笑了笑,道:“當年韓太師名滿京城,夫人可還記得他的名諱嗎?”
“當然記得。”馮氏頷首,隨老夫人的目光瞥向那一排福位,若有所悟。
玉嬛緊貼著站在馮氏身側,也跟著瞧過去,一目十行,越過無關的福位,迅速落在有些熟悉的名字上——故人韓諱師道之靈位。她愣了一瞬,旋即想起來,祖父韓太師本名師道,外人提起時的文達是他的字。
這福位的旁邊,則是她生身父母的福位。
當年韓太師落的是大不敬的罪名,雖有舊日弟子冒死收了屍骨,到底沒有香火。
如今在魏州瞧見這個,那必是出自老侯爺的手了。
玉嬛到底在淮南住過許久,知道世家大族的情形,闔全族之力謀取富貴權勢,身家性命也都彼此牽係,當家人的身上擔子極重。梁侯爺身受皇恩,承繼祖宗家業,肩上挑著闔府上下的性命,能有這份心,已是難得。
她怔怔地望著,想著素未謀麵還蒙冤不白的親人,鼻頭泛酸。
梁老夫人伸手在她肩上拍了拍,道:“原想供奉在別處,又怕那兒人多眼雜,被人認出來麻煩,便供在這裏,權且寄托哀思。”
“多謝侯爺,多謝老夫人。”玉嬛真心實意,屈膝端正行禮。
梁老夫人頷首,叫沙彌進來,幫著玉嬛跪拜。
……
殿外,梁靖兄弟倆站在樹蔭下。
這寺裏香火冷清,便也格外安靜,梁章是個愛熱鬧的性子,瞧著並沒什麽看頭的佛殿古木,百無聊賴,找了個石子踩進泥地裏,又拿腳尖摳出來換個地方接著踩。
旁邊梁靖看了兩回,便搖頭歎息,“還當你要踩出什麽名堂。”
“嗬!我踩個八卦圖給你看看?”梁章還記著方才那點恩怨,趁著周遭沒人,忍不住問道:“剛才在寺外,你故意的?”
“嗯。”
“還真是故意的!”梁章聲音略微拔高,將右手叉著腰,不滿道:“我跟人獻個寶,礙著你了?二哥,我聽說爹娘張羅要把沈令君他姐娶給你,回頭進京又得升官,雙喜臨門呢,怎麽你還頂著這棺材裏悶悶不樂!跟你說——”
他湊近些,壓低聲音,“我這回不是胡鬧,很認真的。”
梁靖眸色微寒,“是嗎?”
“嗯!”梁章鬱悶地將石子踩得更深,覺得跟親兄長吐露心事也沒什麽,“先前還請祖母幫著探口風,結果人家在淮南那邊已有安排了。不過塵埃落定之前,總歸還有轉圜的餘地對吧?我多討她開心些,沒準那邊的事黃了,人家能回心轉意呢。謝姑娘喜歡那些碑文石刻,二哥,你若見到好的,幫我留意著?”
他說完,期待求助般看向梁靖,卻見二哥雙目微沉,那嘴角都壓了下來。
梁章愣了下,就聽梁靖問道:“你中意她?”
“嗯。”
“多久了?”
“她來魏州沒多久就……”梁章終於覺得二哥態度很古怪,聲音也低了下去,戒備般打量他神色,“怎麽關心起這個了?”
“沈家的事情已經回絕,我要娶的——”梁靖將手按在弟弟肩上,語重心長,“是玉嬛。”
彷如一道霹靂落在頭頂上,梁章隻覺頭皮一麻,不可置信,遽然抬頭道:“你說誰?謝玉嬛?”見梁靖頷首,他瞪著眼睛,那張俊秀的臉幾乎皺成了菜包,“可是她說在淮南……”
“別急,這事是祖父做主,爹娘也都點了頭。”梁靖屈指在他腦門敲了下,“還以為他們跟你提過。”
“我這些天都在書院,誰會跟我說!”梁章乍然聽見這消息,打擊太大,五雷轟頂一般。
兄弟倆四目相對,梁章全然沒料到中意的姑娘前陣子才婉拒了他,轉頭就要嫁給自家二哥,心裏五味雜陳,神情複雜。
梁靖覷他神色,待弟弟緩過勁兒來,才道:“不高興了?”
“哪有。”梁章倒不是胡攪蠻纏的性子,悶聲道:“二哥文韜武略,大家都看在眼裏,自然不是我能比的。這事兒本來就不能強求,她看不上我,那也沒法子,誰叫我先前不上進。”
失落鬱鬱的模樣,全都寫在了臉上。
梁靖心疼而好笑,拍拍他肩膀,“你也別想歪,不是為了我那點虛名。”
“知道,她不是那種人,不合眼緣罷了。”梁章嘀咕。
他沒鑽牛角尖,梁靖便不再擔心。
這事兒也是他始料未及,又不好勸,隻肅容叮囑道:“往後她會是你二嫂,記清楚了。”
“知道!”
梁章雖頑劣,卻沒長歪,朋友妻不可欺,更何況是自家親嫂子。
他悶頭站了會兒,也沒興致再跟著遊玩,往殿裏瞥了一眼,實在不知待會玉嬛出來後該如何說話,索性擼起袖子,“算了,我回書院讀書。明年進京趕考,天地大著呢!”說罷,將臂彎裏掛著的披風遞給梁靖,叫他待會給祖母披著,而後轉身出了靜安寺,策馬回城。
待梁老夫人和玉嬛母女出殿時,梁章早已不見蹤影,唯有梁靖站在門外,身姿頎長。
見老夫人四處打量找人,梁靖便道:“三弟回書院去了,祖母不必擔心。”
老夫人瞧他神色,隱約猜出幾分,便沒再提。
眾人在寺裏進完香,回城後,老夫人請母女倆過去喝茶,恰巧老侯爺也請了謝鴻到府裏,遂在夷簡閣外花廳坐了坐。因玉嬛回心轉意,老侯爺夫婦又有意成全,一頓茶喝罷,謝鴻夫婦也表露讚成的態度,皆大歡喜。
就等永王離開後,騰出手問名納吉,擇定婚期再籌備婚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