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這是一個“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義,對己對人都有好處。


    毀譽


    好譽而惡毀,人之常情,無可非議。


    古代豁達之人倡導把毀譽置之度外。我則另持異說,我主張把毀譽置之度內。置之度外,可能表示一個人心胸開闊,但是,我有點擔心,這有可能表示一個人的糊塗或顢頇。


    我主張對毀譽要加以細致的分析。首先要分清:誰毀你?誰譽你?在什麽時候?在什麽地方?由於什麽原因?這些情況弄不清楚,隻談毀譽,至少是有點模糊。


    我記得在什麽筆記上讀到過一個故事。一個人最心愛的人,隻有一隻眼。於是他就覺得天下人(一隻眼者除外)都多長了一隻眼。這樣的毀譽能靠得住嗎?


    還有我們常常講什麽“黨同伐異”,又講什麽“臭味相投”等等。這樣的毀譽能相信嗎?


    孔門賢人子路“聞過則喜”,古今傳為美談。我根本做不到,而且也不想做到,因為我要分析:是誰說的?在什麽時候?在什麽地點?因為什麽而說的?分析完了以後,再定“則喜”,或是“則怒”。喜,我不會過頭;怒,我也不會火冒十丈,怒發衝冠。孔子說:“野哉,由也!”大概子路是一個粗線條的人物,心裏沒有像我上麵說的那些彎彎繞。


    我自己有一個頗為不尋常的經驗。我根本不知道世界上有某一位學者,過去對於他的存在,我一點都不知道,然而,他卻同我結了怨。因為,我現在所占有的位置,他認為本來是應該屬於他的,是我這個“鳩”把他這個“鵲”的“巢”給占據了。因此,勃然對我心懷不滿。我被蒙在鼓裏,很久很久,最後才有人透了點風給我。我不知道,天下竟有這種事,隻能一笑置之。不這樣又能怎樣呢?我想向他道歉,挖空心思,也找不出絲毫理由。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由於各人稟賦不同,遺傳基因不同,生活環境不同,所以各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好惡觀等等,都不會一樣,都會有點差別。比如吃飯,有人愛吃辣,有人愛吃鹹,有人愛吃酸,如此等等。又比如穿衣,有人愛紅,有人愛綠,有人愛黑,如此等等。在這種情況下,最好是各人自是其是,而不必非人之非。俗語說:“各人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這話本來有點貶義,我們可以正用。每個人都會有友,也會有“非友”,我不用“敵”這個詞兒,避免誤會。友,難免有譽;非友,難免有毀。碰到這種情況,最好抱上麵所說的分析的態度,切不要籠而統之,一鍋糊塗粥。


    好多年來,我曾有過一個“良好”的願望:我對每個人都好,也希望每個人對我都好。隻望有譽,不能有毀。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如果真有一個人,人人都說他好,這個人很可能是一個極端圓滑的人,圓滑到琉璃球又能長隻腳的程度。


    1997年6月23日


    不完滿才是人生


    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


    關於這一點,古今的民間諺語,文人詩句,說到的很多很多。最常見的比如蘇東坡的詞:“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南宋方嶽(根據吳小如先生考證)詩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這都是我們時常引用的,膾炙人口的。類似的例子還能夠舉出成百上千來。


    這種說法適用於一切人,舊社會的皇帝老爺子也包括在裏麵。他們君臨天下,“率土之濱,莫非王土”,可以為所欲為,殺人滅族,小事一端,按理說,他們不應該有什麽不如意的事。然而,實際上,王位繼承,宮廷鬥爭,比民間殘酷萬倍。他們威儀儼然地坐在寶座上,如坐針氈。雖然捏造了“龍禦上賓”這種神話,他們自己也並不相信。他們想方設法以求得長生不老,他們最怕“一旦魂斷,宮車晚出”。連英主如漢武帝、唐太宗之輩也不能“免俗”。漢武帝造承露金盤,妄想飲仙露以長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羅門的靈藥,期望借此以不死。結果,事與願違,仍然是“龍禦上賓”嗚呼哀哉了。


    在這些皇帝手下的大臣們,“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力極大,驕縱恣肆,貪贓枉法,無所不至。在這一類人中,好東西大概極少,否則包公和海瑞等絕不會流芳千古,久垂宇宙了。可這些人到了皇帝跟前,隻是一個奴才,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可見他們的日子並不好過。據說明朝的大臣上朝時在笏板上夾帶一點鶴頂紅,一旦皇恩浩蕩,欽賜極刑,連忙用舌尖舔一點鶴頂紅,立即涅槃,落得一個全屍。可見這一批人的日子也並不好過,談不到什麽完滿的人生。


    至於我輩平頭老百姓,日子就更難過了。新中國成立前後,不能說沒有區別,可是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不如意事常八九”。早晨在早市上被小販“宰”了一刀;在公共汽車上被扒手割了包;踩了人一下,或者被人踩了一下,根本不會說“對不起”了,代之以對罵,或者甚至演出全武行;到了商店,難免買到假冒偽劣的商品,又得生一肚子氣……誰能說,我們的人生多是完滿的呢?


    再說到我們這一批手無縛雞之力的知識分子,在曆史上一生中就難得過上幾天好日子。隻一個“考”字,就能讓你談“考”色變。“考”者,考試也。在舊社會科舉時代,“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要上進,隻有科舉一途,你隻需讀一讀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就能淋漓盡致地了解到科舉的情況。以周進和範進為代表的那一批舉人進士,其窘態難道還不能讓你膽戰心驚、啼笑皆非嗎?


    現在我們運氣好,得生於新社會中。然而那一個“考”字,宛如如來佛的手掌,你別想逃脫得了。幼兒園升小學,考;小學升初中,考;初中升高中,考;高中升大學,考;大學畢業想當碩士,考;碩士想當博士,考。考、考、考,變成烤、烤、烤;一直到知命之年,厄運仍然難免,現代知識分子落到這一張密而不漏的天網中,無所逃於天地之間,我們的人生還談什麽完滿呢?


    災難並不限於知識分子:“人人有一本難念的經。”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這是一個“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義,對己對人都有好處。對己,可以不煩不躁;對人,可以互相諒解。這會大大地有利於整個社會的安定團結。


    1998年8月20日


    走運與倒黴


    走運與倒黴,表麵上看起來,似乎是絕對對立的兩個概念。世人無不想走運,而決不想倒黴。


    其實,這兩件事是有密切聯係的,互相依存的,互為因果的。說極端了,簡直是一而二、二而一者也。這並不是我的發明創造。兩千多年前的老子已經發現了,他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老子的“福”就是走運,他的“禍”就是倒黴。


    走運有大小之別,倒黴也有大小之別,而二者往往是相通的。走的運越大,則倒的黴也越慘,二者之間成正比。中國有一句俗話說:“爬得越高,跌得越重。”形象生動地說明了這種關係。


    吾輩小民,過著平平常常的日子,天天忙著吃、喝、拉、撒、睡,操持著柴、米、油、鹽、醬、醋、茶。有時候難免走點小運,有的是主動爭取來的,有的是時來運轉,好運從天上掉下來的。高興之餘,不過喝上二兩二鍋頭,飄飄然一陣了事。但有時又難免倒點小黴,“閉門家中坐,禍從天上來”,沒有人去爭取倒黴的。倒黴以後,也不過心裏鬱悶幾天,對老婆孩子發點小脾氣,轉瞬就過去了。


    但是,曆史上和眼前的那些大人物和大款們,他們一身係天下安危,或者係一個地區、一個行當的安危。他們得意時,比如打了一個大勝仗,或者倒賣房地產、炒股票,發了一筆大財,意氣風發、躊躇滿誌,自以為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固一世之雄也”,怎二兩二鍋頭了得!然而一旦失敗,不是自刎烏江,就是從摩天高樓跳下,“而今安在哉”!


    從曆史到現在,中國知識分子有一個“特色”,這在西方國家是找不到的。中國曆代的詩人、文學家,不倒黴則走不了運。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中說:“昔西伯拘羑裏,演《周易》;孔子厄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司馬遷算的這個總賬,後來並沒有改變。漢以後所有的文學大家,都是在倒黴之後,才寫出了震古爍今的傑作。像韓愈、蘇軾、李清照、李後主等等一批人,莫不皆然。從來沒有過狀元宰相成為大文學家的。


    了解了這一番道理之後,有什麽意義呢?我認為,意義是重大的。它能夠讓我們頭腦清醒,理解禍福的辯證關係:走運時,要想到倒黴,不要得意過了頭;倒黴時,要想到走運,不必垂頭喪氣。心態始終保持平衡,情緒始終保持穩定,此亦長壽之道也。


    1998年11月2日


    糊塗一點瀟灑一點[1]


    最近一個時期,經常聽到人們的勸告:要糊塗一點,要瀟灑一點。


    關於第一點糊塗問題,我最近寫過一篇短文《難得糊塗》。在這裏,我把糊塗分為兩種,一個叫真糊塗,一個叫假糊塗。普天之下,絕大多數的人,爭名於朝,爭利於市。嚐到一點小甜頭,便喜不自勝,手舞足蹈,心花怒放,忘乎所以;碰到一個小釘子,便憂思焚心,眉頭緊皺,前途暗淡,哀歎不已。這種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他們是真糊塗,但並不自覺。他們是幸福的,愉快的,願老天爺再向他們降福。


    至於假糊塗或裝糊塗,則以鄭板橋的《難得糊塗》最為典型。鄭板橋一流的人物是一點也不糊塗的。但是現實的情況又迫使他們非假糊塗或裝糊塗不行。他們是痛苦的。我祈禱老天爺賜給他們一點真糊塗。


    談到瀟灑一點的問題,首先必須對這個詞兒進行一點解釋。這個詞兒圓融無礙,誰一看就懂,再一追問就糊塗。給這樣一個詞兒下定義,是超出我的能力的。還是查一下詞典好。《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神情、舉止、風貌等)自然大方,有韻致,不拘束。”看了這個解釋,我嚇了一跳。什麽“神情”,什麽“風貌”,又是什麽“韻致”,全是些抽象的東西,讓人無法把握。這怎麽能同我平常理解和使用的“瀟灑”掛上鉤呢?我是主張模糊語言的,現在就讓“瀟灑”這個詞兒模糊一下吧。我想到中國六朝時代一些當時名士的舉動,特別是《世說新語》等書所記載的,比如劉伶的“死便埋我”,什麽“雪夜訪戴”,等等,應該算是“瀟灑”吧。可我立刻又想到,這些名士,表麵上瀟灑,實際上心中如焚,時時刻刻擔心自己的腦袋。有的還終於逃不過去,嵇康就是一個著名的例子。


    寫到這裏,我的思維活動又逼迫我把“瀟灑”,也像“糊塗”一樣,分為兩類:一真一假。六朝人的瀟灑是裝出來的,因而是假的。


    這些事情已經俱往矣,不大容易了解清楚。我舉一個現代的例子。20世紀30年代,我在清華讀書的時候,一位教授(姑隱其名)總想充當一下名士,瀟灑一番。冬天,他穿上錦緞棉袍,下麵穿的是錦緞棉褲,用兩條彩色絲帶把棉褲緊緊地係在腿的下部。頭上頭發也故意不梳得油光發亮。他就這樣飄飄然走進課堂,顧影自憐,大概十分滿意。在學生們眼中,他這種矯揉造作的瀟灑,卻是醜態可掬,辜負了他一番苦心。


    同這位教授唱對台戲的——當然不是有意的——是俞平伯先生。有一天,平伯先生把腦袋剃了個精光,高視闊步,昂然從城內的住處出來,走進了清華園。園中幾千人中這是唯一的一個精光的腦袋,見者無不駭怪,指指點點,竊竊私議,而平伯先生則全然置之不理,照樣登上講台,高聲朗誦宋代名詞,搖頭晃腦,怡然自得。朗誦完了,連聲高呼:“好!好!就是好!”此外再沒有別的話說。古人說:“是真名士自風流。”同那位教英文的教授一比,誰是真風流,誰是假風流;誰是真瀟灑,誰是假瀟灑,昭然呈現於光天化日之下。


    這一個小例子,並沒有什麽深文奧義,隻不過是想辨真偽而已。


    為什麽人們提倡糊塗一點瀟灑一點呢?我個人覺得,這能提高人們的和為貴的精神,大大地有利於安定團結。


    寫到這裏,這一篇短文可以說是已經寫完了。但是,我還想加上一點我個人的想法。


    當前,我國舉國上下,爭分奪秒,奮發圖強,鞏固我們的政治,發展我們的經濟,期能在預期的時間內建成名副其實的小康社會。哪裏容得半點糊塗、半點瀟灑!但是,我們中國人一向是按照辯證法的規律行動的。古人說:“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有張無弛不行,有弛無張也不行。張弛結合,斯乃正道。提倡糊塗一點瀟灑一點,正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的。


    真理愈辨愈明嗎


    學者們常說:“真理愈辨愈明。”我也曾長期虔誠地相信這一句話。


    但是,最近我忽然大徹大悟,覺得事情正好相反,真理是愈辨愈糊塗。


    我在大學時曾專修過一門課“西洋哲學史”。後來又讀過幾本《中國哲學史》和《印度哲學史》。我逐漸發現,世界上沒有哪兩個或多個哲學家的學說是完全一模一樣的。有如大自然中的樹葉,沒有哪幾個是絕對一樣的。有多少樹葉就有多少樣子。在人世間,有多少哲學就有多少學說。每個哲學家都認為自己掌握了真理。有多少哲學家就有多少真理。


    專以中國哲學而論,幾千年來,哲學家們不知創造了多少理論和術語。表麵上看起來,所用的中國字都是一樣的;然而哲學家們賦予這些字的涵義卻不相同。比如韓愈的《原道》是膾炙人口、家喻戶曉的。文章開頭就說:“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於外之謂德。”韓愈大概認為,仁、義、道、德就代表了中國的“道”。他的解釋簡單明了,一看就懂。然而,倘一翻《中國哲學史》,則必能發現,諸家對這四個字的解釋多如牛毛,各自自是而非他。


    哲學家們辨(分辨)過沒有呢?他們辯(辯論)過沒有呢?他們既“辨”又“辯”。可是結果怎樣呢?結果是讓讀者如墮入五裏霧中,眼花繚亂,無所適從。我順手舉兩個中國過去辨和辯的例子。一個是《莊子·秋水》:“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鰷魚出遊從容,是魚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我覺得,惠施還可以答複:“子非我,安知我不知子不知魚之樂?”這樣辯論下去,一萬年也得不到結果。


    還有一個辯論的例子是取自《儒林外史》:“丈人說:‘你賒了豬頭肉的錢不還,也來問我要,終日吵鬧這事,哪裏來的晦氣!’陳和甫的兒子道:‘老爹,假如這豬頭肉是你老人家自己吃了,你也要還錢?’丈人道:‘胡說!我若吃了,我自然還。這都是你吃的!’陳和甫兒子道:‘設或我這錢已經還過老爹,老爹用了,而今也要還人?’丈人道:‘放屁!你是該人的錢,怎是我用的錢,怎是我用你的?’陳和甫兒子道:‘萬一豬不生這個頭,難道他也來問我要錢?’”


    以上兩個辯論的例子,恐怕大家都是知道的。莊子和惠施都是詭辯家。《儒林外史》是諷刺小說。要說這兩個對哲學辯論有普遍的代表性,那是言過其實。但是,倘若你細讀中外哲學家“辨”和“辯”的文章,其背後確實潛藏著與上麵兩個例子類似的東西。這樣的“辨”和“辯”能使真理愈辨愈明嗎?戛戛乎難矣哉!


    哲學家同詩人一樣,都是在作詩。作不作由他們,信不信由你們。這就是我的結論。


    1997年10月2日


    趨炎附勢


    什麽叫“炎”?什麽叫“勢”?用不著咬文嚼字,指的不過是有權有勢之人。什麽叫“趨”?什麽叫“附”?也用不著咬文嚼字,指的不過是巴結、投靠、依附。這樣幹的人,古人稱之為“小人”。


    趨附有術,其術多端,而歸納之,則不出三途:吹牛、拍馬、做走狗。借用太史公的三個字而賦予以新義,曰牛、馬、走。


    現在先不談第一和第三,隻談中間的拍馬。拍馬亦有術,其術亦多端。就其大者或最普通者而論之,不外察言觀色,脅肩諂笑,攻其弱點,投其所好。但是這樣做,並不容易,這裏需要聰明,需要機警,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這是一門大學問。


    記得在某一部筆記上讀到過一個故事。某書生在陽間善於拍馬。死後見到閻王爺,他知道陰間同陽間不同,閻王爺威嚴猛烈,動不動就讓死鬼上刀山,入油鍋。他連忙跪在閻王爺座前,坦白承認自己在陽間的所作所為,說到動情處,聲淚俱下。他恭頌閻王爺執法嚴明,不給人拍馬的機會。這時閻王爺忽然放了一個響屁。他跪行向前,高聲論道:“伏惟大王洪宣寶屁,聲若洪鍾,氣比蘭麝。”於是閻王爺“龍”顏大悅,既不罰他上刀山,也沒罰他入油鍋,生前的罪孽,一筆勾銷,讓他轉生去也。


    笑話歸笑話,事實還是事實,人世間這種情況還少嗎?古今皆然,中外同歸。中國古典小說中,有很多很多的靠拍馬屁趨炎附勢的藝術形象。《今古奇觀》裏麵有,《紅樓夢》裏麵有,《儒林外史》裏麵有,最集中的是《官場現形記》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在塵世間,一個人的榮華富貴,有的甚至如曇花一現。一旦失意,則如樹倒猢猻散,那些得意時對你趨附的人,很多會遠遠離開你,這也罷了。個別人會“反戈一擊”,想置你於死地,對新得意的人趨炎附勢。這種人當然是極少極少的,然而他們是人類社會的蛀蟲,我們必須高度警惕。


    我國的傳統美德,對這類蛀蟲,是深惡痛絕的。孟子說:“脅肩諂笑,病於夏畦。”我在上麵列舉的小說中,之所以寫這類蛀蟲,絕不是提倡鼓勵,而是加以鞭笞,給我們豎立一麵反麵教員的鏡子。我們都知道,反麵教員有時候是能起作用的,有了反麵,才能更好地、更鮮明地凸出正麵。這大大有利於發揚我國優秀的道德傳統。


    1997年3月27日


    緣分與命運


    緣分與命運本來是兩個詞兒,都是我們口中常說、文中常寫的。但是,仔細琢磨起來,這兩個詞兒含義極為接近,有時達到了難解難分的程度。


    緣分和命運可信不可信呢?


    我認為,不能全信,又不可不信。


    我絕不是為算卦相麵的“張鐵嘴”“王半仙”之流的騙子來張目。算八字算命那一套騙人的鬼話,隻要一個異常簡單的事實就能揭穿。試問普天之下——“番邦”暫且不算,因為老外那裏沒有這套玩意兒——同年、同月、同日、同時生的孩子有幾萬,幾十萬,他們一生的經曆難道都能夠絕對一樣嗎?絕對地不一樣,倒近於事實。


    可你為什麽又說,緣分和命運不可不信呢?


    我也舉一個異常簡單的事實。隻要你把你最親密的人,你的老伴——或者“小伴”,這是我創造的一個名詞兒,年輕的夫妻之謂也——同你自己相遇,一直到“有情人終成了眷屬”的經過回想一下,便立即會同意我的意見。你們可能是一個生在天南,一個生在海北,中間經過了不知道多少偶然的機遇,有的機遇簡直是間不容發,稍縱即逝,可終究沒有錯過,你們到底走到一起來了。即使是青梅竹馬的關係,也同樣有個“機遇”的問題。這種“機遇”是報紙上的詞兒,哲學上的術語是“偶然性”,老百姓嘴裏就叫作“緣分”或“命運”。這種情況,誰能否認,又誰能解釋呢?沒有辦法,隻好稱之為緣分或命運。


    北京西山深處有一座遼代古廟,名叫“大覺寺”。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流泉,有300年的玉蘭樹、200年的藤蘿花,是一個絕妙的地方。將近20年前,我騎自行車去過一次。當時古寺雖已破敗,但仍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憶念難忘。去年春末,北大中文係的畢業生歐陽旭邀我們到大覺寺去剪彩,原來他下海成了頗有基礎的企業家。他畢竟是書生出身,念念不忘為文化做貢獻。他在大覺寺裏創辦了一個明慧茶院,以弘揚中國的茶文化。我大喜過望,準時到了大覺寺。此時的大覺寺已完全煥然一新,雕梁畫棟,金碧輝煌,玉蘭已開過而紫藤尚開,品茗觀茶道表現,心曠神怡,渾然欲忘我矣。


    將近一年以來,我腦海中始終有一個疑團:這個英年歧嶷的小夥子怎麽會到深山裏來搞這麽一個茶院呢?前幾天,歐陽旭又邀我們到大覺寺去吃飯。坐在汽車上,我不禁向他提出了我的問題。他莞爾一笑,輕聲說:“緣分!”原來在這之前他攜夥伴郊遊,黃昏迷路,撞到大覺寺裏來。愛此地之清幽,便租了下來,加以裝修,創辦了明慧茶院。


    此事雖小,可以見大。信緣分與不信緣分,對人的心情影響是不一樣的。信者勝可以做到不驕,敗可以做到不餒,決不至勝則忘乎所以,敗則怨天尤人。中國古話說:“盡人事而聽天命。”首先必須“盡人事”,否則餡兒餅決不會自己從天上落到你嘴裏來。但又必須“聽天命”。人世間,波詭雲譎,因果錯綜。隻有能做到“盡人事而聽天命”,一個人才能永遠保持心情的平衡。


    1998年1月16日


    論說假話


    我曾在本欄發表過兩篇論撒謊的千字文。現在我忽發奇想,想把撒謊或者說謊和說假話區別開來,我認為兩者之間是有點區別的,不管是多麽微妙,畢竟還是有區別。我認為,撒謊有利於自己,多半卻有害於別人。說假話或者不說真話,則彼此兩利。


    空口無憑,事例為證。有很多人有了點知名度,於是社會活動也就多了起來。今天這裏召開座談會,明天那裏舉行首發式,後天又有某某人的紀念會,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事實上是不可能全參加的,而且從內心深處也不想參加。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都說實話的話:“我不願意參加,我討厭參加!”那就必然惹得對方不愉快,甚至耿耿於懷,見了麵不跟你打招呼。如果你換種方式,換個口氣,說:“很對不起,我已經另有約會了。”或者幹脆稱病不出,這樣必能保住對方的麵子。即使他知道你說的不是真話,也無大礙,所謂心照不宣者,即此是也。中國是愛麵子的國家,彼此保住麵子,大大有利於安定團結,切莫把這種事看作無足輕重。保住麵子不就是兩利嗎?


    我認為,這隻是說假話或者不說真話,而不是撒謊。


    《三國演義》中記載了個小故事。有一次,曹操率兵出征,行軍路上缺了水,士兵都渴得難忍難耐。曹操眉頭一皺,計上心頭,坐在馬上,用馬鞭向前指,說前麵有片梅子林。士兵馬上口中生津,因為梅子是酸的。於是難關渡過,行軍照常。曹操是不是撒了謊?當然是的。但是這個謊又有利於士兵,有利於整個軍事行動。算不算是隻是說了點假話呢?我不敢妄自評斷。


    有人說:我們在社會上,甚至在家庭中,都是戴著假麵具生活的。這句話似乎有點過了頭。但是,是我們確實常戴麵具,又是個無法否認的事實。現在各商店都大肆提倡微笑服務。試問:售貨員的微笑都是真的嗎?都沒有戴麵具嗎?恐怕不是,大部分的微笑隻能是麵具,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取決於戴麵具熟練的水平。有的售貨員有戴麵具的天才,有假微笑的特異功能,則能以假亂真,得到了顧客的歡心,寄來了表揚信,說不定還與工資或紅包掛上鉤。沒有這種天才的人,勉強微笑,就必然像電影《瞧這一家子》中陳強的微笑,令顧客毛骨悚然。結果不但拿不到紅包,還有被炒魷魚的危險。在這裏我聯想到“顧客是上帝”這個口號,這是完全不正確的,買賣雙方,地位相等,哪裏有什麽上帝!這口號助長了一些尖酸刻薄挑剔成性的顧客的威風,並不利於社會上的安定團結。


    總之,我認為,在日常社會交往中,說幾句假話,露出點不是出自內心的假笑,還是必要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


    2000年1月30日


    注釋


    [1]此文寫於2002年前後,具體寫作時間無法考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心安即是歸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季羨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季羨林並收藏心安即是歸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