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夢境中的信息密碼8


    第七章夢與心理學的關係


    夢與心理有什麽關係


    人的心理活動是神經係統高級部位——腦的功能。


    而夢則是心理活動的一個方麵,並且人白天的一切心理活動都會影響到夜晚夢中的心理活動。


    因此,夢也是心理活動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人的心理活動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大腦生理活動,它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就是能夠反映人的情緒。


    情緒是人類最基本的對外界反映的特征之一,它是人類大腦神經生理反應與“意識”整合時產生的。


    當外界的反應衝動從扣帶回向大腦皮質擴展時,心理過程便滲入了情緒色彩。


    人白天心理活動中的情緒,在夜晚的夢中也同樣反映出來,正如人們常說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夢的內容千奇百怪,夢中人義憤填膺,或焦慮不安,或沉浸在幸福甜蜜之中。


    經過不少科學家長期的研究,一般認為,夢是有一定精神基礎和物質基礎的。


    它是人類精神活動的一種方式,是現實生活中內容的折射與反光。


    人的心理活動都在夢境中表現出來,隻不過這種心理上表現有點經過變形而展現於人的夢中。


    要研究表明,情緒與夢境有關。


    例如喜者多夢歡樂愉快;怒者多夢焦躁不安;憂者多夢心緒不寧;悲者多夢淒楚哀怨;驚者多夢驚心動魄、惶恐膽怯;信鬼神者,多夢妖魔鬼怪;夢境雜亂混沌者,心中多不安與擔憂。


    還有一些夢與個人願望、思想活動有關,這些思維的痕跡已深深地印在腦海裏,睡眠時又重新反映出來。


    夢可以起到“安全閥”的作用,也就是說,如果在睡眠中,人類機體衝動得到發泄,醒後就會約束自己的言行,能更好地適應現實的困難和處境,如果不讓某人在睡眠中做夢,這個人就會在白天表現出異常言行,甚至產生犯罪危害社會的表現和行為。


    夢,實際上是自己演給自己看的小品,就像一個人在自己觀看電視一樣,他總會去找那個自己最喜歡的看,他看的內容多多少少可能與這個觀看者有些類似或是他向往的地方,這正是你心理上或心靈中發生反映的結果。


    一個人可能在自己的夢裏找到自己,夢雖然是假的,卻不會欺騙你。


    人在做夢的時候,大腦皮質是在極低水平下工作的,對事情的分析有時是錯誤的,記憶中也可能充滿著缺陷或殘缺不全。


    所以夢中的自我同現實中的自我有時看起來是分割的,沒有連續性。


    但作為同一個大腦,有的心理學家認為,夢中的自我仍然在關心著白天的事情,不過隻是用了不同的方式來看待這個問題而已。


    人在夢中,是以一種奇特而複雜的生活回憶著他的過去和預演著未來。


    所謂發現現在的自己,在心理學上稱為自我,也就是意識當中的自己,我們稱為“清醒我”。


    當然,現今心理中的是自我,但是,在心理學上,我們所要探測的心靈,比現在這層自我更加深刻。


    由於潛意識被壓抑在內心深處,被封閉起來,所以平常人們無法發現它。


    它存在的證據是,當壓抑的力量薄弱時,這個無意識的心靈就會來到有意識的世界。


    人在睡覺時,自我壓抑力量較弱,無意識的心靈便容易浮上意識層麵。


    這正是表現在夢裏,所以夢是平常自己壓抑著的另一麵。


    夢是一種奇妙的心理現象,雖然身體處於睡眠的狀態,但腦海裏,卻如同清醒般地拚命思考著。


    現實生活中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在夢境裏卻都有可能實現。


    雖然是做夢者本身自導自演,觀眾也僅限於本人,但每一次卻仍有新的劇情發展。


    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幾乎所有人在起床後不久,就無法完全記得做夢的內容。


    因此,做夢是否為我們心靈的自身心理生理上的需要,就成為科學家們的研究熱點。


    另外,研究人員也嚐試別的實驗,就是把睡到一半的實驗者突然叫醒,唯一區別的是,這一次是在他尚未產生夢境便打斷其睡眠。


    同樣觀察他們在白天的行為,則沒有發現較異常的變化。


    眾所周知,夢是“看”的東西。


    在清醒時的感情可由言語、動作行為來表現,但在夢中有情感表現,就隻能“看”。


    它常是由欲望、恐懼、愛情、嫉妒、矛盾等因素糾結的部分組成。


    人在清醒的時候,常能以較冷靜、理性、明確的態度處理自己的感情、壓抑自己的行為。


    但在夢境裏,那種抑製力在降低,因而會做出平時不敢想象的行為。


    因此,夢扮演著將自己心底真實的情感,轉化成為一個視覺影像,再傳達出來的角色。


    由於夢境裏全然是視覺化的影像,因此,我們則可能通過心理分析著手,來發現“睡夢我”心靈底部的真實意義。


    夢的補償與心理平衡作用


    在對夢的研究過程中,人們發現夢具有心理平衡作用。


    人們平時被壓抑的個性會在夢中得到釋放,現實中無法實現的願望也能在夢中得到滿足,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人們的心理壓力。


    也就是說,夢的心理意義在於補償,通過夢,潛意識可以指出或補充意識活動的不足,使精神活動更加完善,也更加充實,從而使整個心理功能趨於穩定。


    心理學家榮格也肯定了夢的心理補償作用,這是一種內在的自我平衡調節係統。


    比如,很多心理醫生在臨床實踐中會發現:幸福的人常做悲傷的夢,閑適的人常做緊張的夢,抑鬱的人常做快樂的夢,滿足的人常做失落的夢。


    榮格認為,夢的作用是補償,如果一個人的個性發展不平衡,當他過分地發展自己的一個方麵,而壓抑自己的另外一些方麵時,夢就會提醒他注意這些被壓抑的方麵,從而完善、充實人們的精神世界。


    這樣的夢將會有利於人們的身心健康,能使心理及行為更為趨於和諧。


    例如,當一個人過分強調自己的強,不表達自己的弱,即他隻表現自己的強悍、勇敢的氣質,而不承認自己也有溫情,甚至軟弱的一麵時,他也許就會夢見自己置身於某種令人手足無措、異常驚恐的場景裏,這種夢境就是對他的個性的平衡。


    夢對人腦的調節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一方麵,舒緩平和的夢境可以幫助人們調節清醒時緊張忙碌的心理狀態;另一方麵,覺醒時某些不能得到滿足的欲望可以在夢中實現。


    相應的,如果人們無夢或者少夢,那麽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方麵,白天的緊張情緒若不能通過做夢得以修複,那麽長期緊張的狀態會導致人的心理崩潰;另一方麵,人們會因為累積過多的難以實現的欲望而飽受折磨。


    所以,哲學家尼采所說的“夢是白天失去的快樂與美德的補償”正是對上述理論的精煉概括。


    具體來說,由於人在夢中以右腦活動占優勢,而覺醒後則以左腦占優勢,在機體24小時晝夜活動的過程中,清醒與睡夢的狀態交替出現,可以達到神經調節和精神活動的動態平衡。


    因此,夢是協調人體心理世界平衡的一種方式,特別是對人的注意力、情緒和認識活動有較明顯的作用。


    夢是大腦調節中心平衡機體各種功能的結果,做夢也可以維持大腦的健康發育和正常思維的發展。


    做夢能使腦的內部產生極為活躍的化學反應,使腦細胞的蛋白質合成和更新達到高峰,而迅速流過的血液則帶來氧氣和養料,並把廢物運走,這就使得本身不能更新的腦細胞會迅速更新其蛋白質成分,以準備來日投入緊張的活動。


    所以,可以說,做夢有助腦功能的增強。


    腦中的一部分細胞在清醒時不起作用,但當人入睡時,這些細胞卻在“演習”其功能,於是形成了夢。


    夢給人痛苦或愉快的回憶,做夢鍛煉了腦的功能,夢有時能指導你改變生活,還可部分地解決醒時的衝突,將使你的生活更加充實。


    做甜蜜的美夢,常常會給人帶來愉快、舒適、輕鬆等美好的感受,使其頭腦清醒、思維活動增強,這有助於人的消化和身心健康,對穩定人的情緒、促進和提高人的智慧活動能力、萌發靈感和創造性思維都有所裨益。


    上述理論也可以用來解釋現實生活中很幸福的人為何常常做糟糕的夢:人的擔憂多半來源於消極的自我暗示,總是認為自己現在擁有的東西可能會失去,認為自己隨時會“出事”,心理學家把這種自我暗示看看成一種自我預言,因為很多抱有此類想法或經常做這類夢的人最後可能真得會“出事”,但這“事”絕非是夢惹的禍,而是人自身不斷重複暗示的結果。


    所以,改變一個人對夢的解釋,在解夢時自己安撫自己,盡量以合理、積極的態度去認識夢境就可以改變夢給人帶來的心情。


    夢中的自我到底是誰


    自我是一個人潛在意識的原形,現在正被個性發展的需要所疊加。


    人有一種盡可能排斥獸性和陰影的傾向,然而人格完整的秘密深深隱藏在自我之中。


    人的潛意識和未來密切相關,做夢者可能第一次在夢中看到一種使之振奮的自我形象,這種形象可能會成為自我完整的個性的象征。


    夢境,是你本身自我心靈中的一個舞台,因為心靈中的奧妙隻有自己才清楚。


    做夢的大腦與白天清醒時的大腦是同一個腦子,隻不過是有左右腦的區別而已。


    在這個夢中舞台上,登場人物中可能每個角色都是你所認識的,都是你所熟悉的人。


    然而,也有完全不認識的陌生人,也有些是曾見過卻叫不出名字的人。


    重要的是,做夢者是決定誰出場誰不出場的人物,即使是不具任何意義的小角色,也必須由做做夢者來決定。


    換句話說,夢中的登場人物不僅具有深層的意義,而且所演出的或令人驚心動魄,或扣人心弦的故事,大多與個人過去的經曆,現在的體驗以及對未來的設想有關。


    大多數夢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和隱喻性,描述了做夢者生活中人際關係的某些重要特色。


    夢中雙關語是重要的信息,而且由於多是視覺雙關語,很容易明白。


    不過有些雙關語或隱喻就沒有那麽簡單了,要通過更多的發問才能發現它真正的意義。


    隱喻性的思考方式對於了解夢的真正隱含信息有關鍵的效用。


    如果你確能欣賞並把隱喻看成一種表現風格,那麽你就能比較靈活的解解夢境。


    當一個人運用智慧解破夢中的隱喻或雙關語時,獲得的樂趣本身就是夢境體驗的收獲。


    心理分析的目的,就在於去發現隱喻與雙關語的意義以及夢中象征動作的意義,並利用它們對今天的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


    夢是大腦的潛意識和意識兩個層麵之間的對話——它們很微妙地講著不同的語言。


    盡管有意識的大腦可能認為自己已經理解了潛意識在夢中說的話,但事實上它像一位缺乏經驗的翻譯那樣,經常未能準確地理解和解釋那些語言真正的含義。


    為此,我們要想做好自我心理、心靈的翻譯,就要深入了解夢的表現形式。


    夢境與情緒象征


    夢是人的情緒舞台。


    每當白天的活動結束後,人對這些活動的感受並沒有結束,而是留待夢中分解。


    夢境所表現情緒的好壞,將會影響第二天起床時的心情:是去迎接世界給我們的挑戰,還是逃避出現在我們麵前的困難呢。


    有實驗表明,夢以兩種方式表達情緒:第一種是漸進式,其中的夢境由一個走向另一個,做夢者在其中總是取得最後的成功,即使是從壞事開始;第二種是重複式,夢境也由一個到另一個,但每一個夢境都有某種相似性,做夢者總是擺脫不掉不愉快的情緒夢。


    在白天,我們的情緒可以盡情地表現或發泄,而夢中的我們采用什麽手段來表現自己的情緒呢·夢中的情緒是經過了加工的,多采用象征、誇張以及其他方式來表現的,雖然與白天的實際情況可能在具體形式上有所區別,但夢中的情緒卻和白天的情緒大多在本質上保持著一致性。


    另外,還存在另一種情況,某些人在現實生活中可能會有一些不符合自己道德觀念的情緒,白天,他們無法把這些情緒正常表達出來,於是便會通過夢境來傳達,這些情緒在夢境中有時候可能表現得非常明顯,有時候卻需要通過隱晦地象征方式。


    例如,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影響著人們的情緒,人難免會有喜怒哀樂,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情緒可能無法得到有效的宣泄。


    比如,一個人與他人發生矛盾時,可能會爭執幾句,絕大多數的人迫於外界環境,為了維護自己的形象,雖然生氣但可能也隻是發發牢騷作罷,但夢境夢境在夢裏,他們便可能與人爭吵、怒罵甚至打鬥,這種憤怒的情緒與白天的怒氣是一致的。


    再比如,一個人夢見自己的奶奶去世了,她十分悲痛。


    做夢者在白天確實接到過家人的電話,得知奶奶生病的事實,於是她晚上做了這個夢。


    正常來說,這個夢可以理解為她擔心奶奶會因病去世,如此來看,夢中的情緒反應的應該是她真正的情緒。


    她因這個夢焦躁不安,即使獲知奶奶病情好轉之後依然非常痛苦,於是她去向心理醫生尋求幫助。


    心理醫生在與她交談的過程中發現,這個人與她的奶奶關係非常不好,因為一些事情雙方積怨很深,所以,在她奶奶還未去世的情況下,她的這個夢可能隱含著她希望奶奶死去的想法,並且她也正是因為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承受著自己對自己的道德譴責,並感覺到不安與焦慮。


    如此看來,一個人夢中的真正情緒也可能是隱晦的,婉轉的,是需要深入挖掘的。


    科學家將做夢者夢中的情緒在一定範圍內作過記錄和統計,主要形式包括這幾種:憂慮,包括恐懼、焦慮和迷惑;憤怒和挫敗感;悲傷;快樂;激動,包括驚訝。


    其中憂慮的情緒占絕對優勢,比例為40%;憤怒、快樂和激動各占18%;悲傷最少,占6%。


    所以,夢中的心態64%為消極的或不愉快的(憂慮、憤怒、悲傷),而積極愉快的(快樂),僅占18%。


    另外,夢的形成與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心理狀態及體驗等心理活動的關係最為密切。


    根據臨床觀察,心情平靜則夢也平淡寧靜;心情緊張不安則夢也恐怖可怕;心情鬱悶則多做煩惱的夢。


    總之,夢常常能夠體現夢者的情緒和心態。


    夢反映做夢者的矛盾心理嗎


    內心的矛盾常常出現在一些恐懼的夢或焦慮的夢中。


    火車就要開了,你急著要趕車,但是就是跑不動。


    有人追你,你要逃走,但是就是跑不動。


    惡鬼來了,你想搏擊,但是手卻抬不起來……這是一種很可怕的感覺。


    弗洛伊德早就指出,這種夢反映著夢者內心中的矛盾。


    他心靈的一部分想逃脫,想趕上火車,而心靈的另一部分卻不想逃脫,不想趕上火車,這時就會出現想跑跑不動的情況。


    同樣,遇見鬼動不了也是因為心靈的另一部分不想動。


    總是如此嗎?


    這不敢保證,但是我們遇到的這類夢境總是如此解釋。


    動不了是由於內心矛盾。


    例如一個女孩夢見同班一男生持刀衝過來,她想跑卻跑不動。


    為什麽,因為她一方麵害怕那個男生會“襲擊”她,另一方麵卻又希望他能“襲擊”她。


    在夢中幹什麽事總出岔子也往往反映出內心的矛盾。


    例如前麵引用的榮格所說夢例:一個校長夢見趕火車時,不是這個忘了就是那個丟了。


    最後好容易出了門路上又走不動。


    原因是他內心中有另一個聲音告訴他,不要這樣急於追逐名利。


    有一個女孩,提供了這樣一個夢例。


    “五一”假期中她原想去一男朋友那裏參觀牡丹花,但終未成行。


    結果“五一”後她經常夢見自己不遠千裏去找男友。


    總是曆經千辛萬苦,夢見自己清晰地見到男朋友學校的校門,但不知為什麽總見不到他。


    於是拚命撥電話找男友的寢室。


    但是男友不是去上課就是在很多人的大操場上踢球。


    反正就是見不到他。


    接下來又夢見男友到北京來,打電話說他到了,但當她急急忙忙去接男友的時候,卻又在約定的地點找不到人了。


    這種一直無法見麵的夢的意義代表什麽呢?


    這個女孩通過最近的心理變化,找到了夢的答案。


    她說:“我自己急於見到他,向他說明一些誤解,所以總是夢見去找他。


    但我又唯恐見到他,他不能原諒我,不能冰釋這些誤解,所以夢中無論如何努力總也見不到他,是潛意識中害怕見到他。”


    這種又想見又怕見的矛盾,就引出夢見去找但是找不到的情節。


    還有一種情況,走不動代表一種否定。


    弗洛伊德有這麽一個例子:


    “我因為不誠實而被指控。


    這個地方是私人療養院和某種機構的混合。


    一位男仆出場並且叫我去受審。


    我知道在這夢裏,某些東西不見了,而這審問是因為懷疑我和失去的東西有關。


    因為知道自己無辜,而且又是這裏的顧問,所以我靜靜地跟著仆人走。


    在門口,我們遇見另一位仆人,他指著我說‘為什麽你把他帶來呢?


    他是個值得敬佩的人。


    然後我就獨自走進大廳,旁邊立著許多機械,使我想起了地獄以及地獄中的刑具。


    在其中一個機器上直躺著我的同事,他不會看不見我,不過他對我卻毫不注意。


    然後他們說我可以走了。


    不過我找不到自己的帽子,而且也沒法走動。”


    這個夢中細節的意思,我們已經無法破譯。


    因為弗洛伊德沒有說明做夢者當時的具體情況。


    但是我們仍;日可以看到,這個夢如同一部歐·亨利式的短篇小說,在結尾處突然翻轉。


    在夢的前邊,他一直自認無辜,而且仆人也認為他無辜,甚至審查者最後也相信了他無辜。


    但是,在他可以走了的時候,他的“有罪”卻使他走不了了。


    因此這夢的意思正是:盡管人人都以為你無辜,你也自以為無辜,但你不是。


    說到底這仍是一種內心矛盾,內心中一部分認為自己無辜,而另一部分反對。


    費慈·皮爾斯是完型心理治療的創始人,他發展出優勢者對抗劣勢者的觀念。


    安·法拉戴在詮解夢的時候,把這些觀念做了進一步的發揮,並加入秘密破壞者的觀念。


    簡言之,皮爾斯把我們心中權威命令“應當”做的事,視為優勢部分——無懈可擊的完美主義者。


    如果我們憑著衝動,正要做出某些不“該”做的事時,這一部分則會正告我們,將會發生可怕的結局。


    例如,一個人一方麵在用功讀書另一方麵又想去溜冰。


    她夢見不去溜冰實在是虛擲寶貴光陰,而做這個夢的那段時間裏,她正處於“認真讀書”的痛苦衝突中,那優勢的部分威脅:“如果你膽敢去溜冰,那麽未來投身科技領域的生涯規劃將付諸流水。”


    她相信優勢部分的命令,也就是說,如果她把精神放在溜冰上,就不可能完美。


    她很害怕即使稍微心動,隨便去溜個冰也將前功盡棄,成為一名不入流的溜冰藝人。


    她的重要個人需求——讓精力與創造力有個宣泄管道,遭到強烈否定。


    而她人格中的另外部分則化身為劣勢者。


    而她的心聲卻說:“我要溜冰!”


    在她遠離運動的日子裏,這個念頭經常出沒。


    一到晚上,這個劣勢部分就以做夢的方式嘲弄她,在冰地上愉快滑行、舞蹈。


    劣勢部分代表著遭到優勢部分打壓的基本需求,它會自行反抗,甚至以打擊優勢部分而滿足自己。


    法拉戴所謂的神秘破壞者,可能是優勢部分,也可能是劣勢部分,他們以神秘的方式在夢中讓我們受挫。


    如果夢中事情遭受挫折,你可以把這個破壞者擬人化,問他為什麽安排暴風雨,把你的車子吹離路麵。


    假如你錯過班機,遺失錢包。


    觸不到近在咫尺的人物,那就是秘密破壞者在夢中作怪。


    如果它對你提出的問題有了回應,而且是用強烈批評性的口吻,要求你應該如何如何;假如你不聽,它又警告你將會有如何如何的災禍。


    那麽可以確定,這是優勢部分的誇張演出,正在反映你的生活中的困擾。


    反之,如果秘密破壞者語多抱怨,自認受害,搖尾乞求優勢部分放它一馬,那麽,這種抱怨會破壞你的意向,不讓你遵守優勢部分要求的,正是你的劣勢部分。


    夢中的心靈感應現象


    夢與心靈感應的關係引起了研究者們的濃厚興趣。


    很多人都可能曾經有過這樣的體驗:這個場麵或事件似曾相識,可在現實生活中自己並沒有這樣的經曆,其實,這是發生在夢中的體驗。


    比如,某中年男子病情急險的時候,他遠在海南上大學的弟弟,多次來電話詢問家中是否有什麽事情發生,家裏人為了不影響他的學業,告訴他沒有什麽事情發生,可他覺得心裏非常難受,總是覺得家中有什麽事情隱瞞著自己,放假後他才知道當時哥哥病重的真相,他說當時心裏有一股難以忍受的痛苦,預感到家中有什麽重大的事情發生。


    諸如此類的案例還有很多,這種現象常發生於有血緣關係的親人或相愛的情侶之間,在雙胞胎之中發生的頻率更高。


    1960年,約翰先生和他的太太瓊斯還在英國工作。


    一天晚上,瓊斯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她在房中熟睡,突然聽到有人在呼喚自己,她努力使自己清醒起來,分辨出那是她的雙胞胎弟弟湯姆的聲音,於是她睜開了眼睛,看到湯姆正站在離自己不遠的咖啡桌旁,還穿著飛機駕駛員的製服,但令她驚恐的是,湯姆的臉上一片空白,沒有眼、耳、口、鼻。


    瓊斯很害怕,正在這時,湯姆的身影搖晃起來,並漸漸地遠去,直到毫無痕跡。


    瓊斯被嚇醒過來,很長時間她無法確定那是不是一場夢,直到她的丈夫也醒過來並安慰她。


    當時,湯姆正在紐約經營包機服務事業。


    第二天,瓊斯趕緊給家裏打了一個電話,得知家中並沒有什麽事情才安心。


    兩年之後約翰和太太回國,瓊斯和弟弟聊起了那個夢,沒想到湯姆大驚失色,告訴她大概兩年前自己確實經曆了一次危險的飛行,當時他的雙擎飛機的兩個引擎都壞了,飛機向下猛衝,在即將墜地的時刻一個引擎突然發動,這才幸免於難。


    這就是心靈感應。


    心靈感應屬於超心理學的範圍,現代超心理學研究認為,心靈感應有兩層意思,一種是預言性的心靈感應,即做了夢,在後來的某時某地竟發現一種現實景象跟該夢中出現的景象一模一樣,這種現實景象就是預言性的心靈感應;另一種就是在時間上夢中的景象與現實某處發生的景象完全吻合的心靈感應。


    夢的預示作用,其實就是對我們未來生活的一種預演,它讓我們先在心理的層麵上對未來的生活有一個準備。


    作為生命運動中的物質性和統一性的客觀存在,心靈感應(或心靈傳感)現象是與生俱來的,是人自身潛在的智慧,是絕大多數普通人的潛能並非極少數人才有的天賦。


    而後天的特殊開發,都可以使人們具有這種心靈感應的功能。


    一些透視夢在預見或者預示未來事件時很明顯,另一些夢則傾向於以象征的、隱晦的形式來表現這種信息。


    這些夢中確實有特異功能的影子,有時這些信息甚至非常完整,但你常常需要非常仔細認真才能發現它。


    曾經有這麽一個事例:一個18歲的婦女做過這樣一個夢:她母親睡在起居室裏的一張折疊床上,她則睡在毗鄰的一間臥室裏的某個位置上,低頭看著一位好朋友的屍體躺在那張折疊床上,什麽東西都很準確。


    她和母親都以同樣的姿勢站立著。


    她說:“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做夢之後剛剛一個月,不幸的事發生了。


    但是和夢中的情況恰恰相反,那位好朋友沒有去世,而她的母親卻在睡覺時心髒病發作去世了。


    後來她的朋友走進屋子,她們各自站在和夢中一樣的位置上——她以同樣的聲調說出了那句話。


    弗洛伊德認為,古老的信念認為夢可預示未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榮格曾說過:“這種向前展望的功能……是在潛意識中對未來成就的預測和期待,是某種預演、某種藍圖或事先匆匆擬就的計劃。


    它的象征性內容有時會勾畫出某種衝突的解決……”


    夢的預示作用越來越真實地顯現在人們的麵前,盡管在夢學的悠悠發展史中,人們及一些科學家忽略甚至否定了這種作用的存在,但是,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與生理學家在長期的探索中,以無可爭議的科學實事和夢例肯定並解釋了夢的這種預示作用。


    夢的心靈感應的另一個內容就是夢與現實事件發生的“共時性”,也就是說是“有意義的巧合”。


    雖然心靈感應的原因尚未查明,但是這一現象還是不難理解的。


    必定是腦內有一種特殊的感知能力,借助這種能力,人接到了遠處人或物發出的信息,並且把這種信息轉化成夢。


    夢的心靈感應現象常發生在相互關心、熟悉的人之間。


    曾有國外的研究者發現,心靈感應最明顯的是孿生姐妹或姐弟,當其中一方遭到不幸時,另一方常有典型的同樣部位的不適感或夢中心靈感應。


    沒有血緣關係的夫婦也會有心靈感應的夢,在長期的身心共同交流的生活過程中,彼此相互產生了心靈上的共鳴,因而會產生夢中的心靈感應。


    雖然夢中的心靈感應反映了特異功能的信息,但是有時它又歪曲了這些信息。


    有象征性的夢中,歪曲的過程甚至更加巧妙。


    盡管有許多例子已經表明夢可以預示未來的事或心靈感應,但我們還是應該對這類事抱有求真務實的態度,我們在相信這些神秘體驗的事實的同時,要從科學的角度與範疇去解解夢的真正含義,有的目前我們不可能盡善盡美地解說,但我們可以放在以後的曆史中,讓後來的人們去研究和探索。


    即使這些神秘的體驗真的存在,也不能證明宿命論和有神論的觀點。


    從目前的科學研究結果來看,夢中的心靈感應是人類的一種自身存在潛能與天賦,它並不是少數人的本事,通過後天特殊的訓練與開發(如氣功等)是完全可以人人都能達到的。


    並且夢的預示功能也許就是愛因斯坦所說的四維空間的一種效應,其實質就是人腦的一種潛在功能。


    若按照中醫天人相應的觀點來看,這些神秘的體驗無非是天人相通、天人相應的一種具體表現罷了,並沒有什麽神秘性可言。


    夢都是自私的嗎


    夢是大多數時候都有自己在,但是也有少數時候夢裏沒有自己,好像在講別人的事。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夢。


    夢裏你像看電影一樣,看別人在幹這幹那,或者幹脆你就夢見看電影,一大段夢全是電影。


    其實那全是在說你自己的事,電影的故事也是在說你的事。


    十有八九那主人公就是你的化身,當然也可能電影是某一個配角是你的化身,但是那可能性較小。


    因為誰不願意做主角啊,在生活中做主角不容易,但是在夢裏反正沒人和你爭,你何必不做主角。


    這樣說究竟有什麽證據呢?


    當然有,根據就是每次有人講完這樣的夢,解夢師都能找出那個人物實際上是他自己的象征。


    有人說夢裏我不是在看電影嗎?


    怎麽同時又成了劇中人?


    實際上這一點也不奇怪,這就叫“客觀地看自己”,是自己的一部分看另一部分,或者,是現在的自己看過去的自己,就好像一個人看自己的錄像片一樣。


    你有沒有過這種夢,一開始是看電影,看著看著,你變成了電影中的一個人了,如果你有過這樣夢,你就應該懂得我的話了。


    你後來變成的那個人,從一開始就是你自己。


    電影就是你的內心生活的真實反映。


    很多心理谘詢師會在熱線電話谘詢時,經常遇到這種情況;某個人打電話說她的一個朋友有某種心理問題,問應該如何解決。


    在這種情況下,多數心理谘詢師都不會去讓那個朋友親自來,因為誰都不願承認自己有心理疾病,往往會借“朋友”的名義來掩飾。


    解夢師都會自然地詢問一些常規的問題,你的朋友年齡多大了?


    她的家庭是什麽樣的?


    她的工作如何?


    慢慢地,谘詢師會隨意地省略主語並問一些隻有有這個心理問題的人自己才能回答的問題,比如,是不是早晨起來時心情最好?


    或者,忍不住要不停洗手,那麽在外邊沒有水的地方呢?


    不洗心裏什麽感受?


    這時谘詢者就會不知不覺忘了她是在談“朋友”的事,而漸漸地融入了谘詢師所創造的聊天氛圍內,一點點說出自己的心事。


    夢中由“看電影”變成自己參與,由電影中的人轉為自己,這個過程和一開始掩飾自己的身份,在取得信任之後再說出自己的問題的情況是一樣的。


    有一個女孩子的夢非常具有典型色彩。


    她和男友戀愛,遭到了父母的反對,於是在夢中,爸爸媽媽被姐姐送到精神病院去了。


    爸爸把自行車鎖弄開,和媽媽,還有“我”一起逃走了。


    一開始似乎說的全是爸媽姐三人的事,爸媽被送到精神病院,而逃走時也隻需要他倆逃走,為什麽突然加上一句“還有我”呢?


    說穿了,前麵用爸媽代表男朋友和自己。


    被關的畢竟還是她自己。


    說著說著,夢就把實話說出來了“還有我”。


    這個夢還是講自己而不是講爸媽和姐。


    還有些夢,雖然是有自己在場,但所涉及的事,卻與自己關係很小,是一些國家大事甚至國際上的事件。


    例如墨西哥爆發甲流的時候,有人夢見他變身成為記者去寫報道。


    然而,事實上,他一直在擔心自己在國外的親人患上甲流,希望盡早知道消息。


    寫報道是新聞和消息的象征,代表著第一時間的意思。


    再如美國選舉總統的時候,有人夢見自己到了美國,見到了奧巴馬,為他投上了寶貴的一票。


    不要以為這是他們在潛意識裏關心國家國際大事,不是的,潛意識隻關心自己的事。


    麵上他會顯得關心別人的事、國家的事,實際上他不過是把這些事作為一個比喻,用來說自己的事罷了。


    比如那個支持奧巴馬的人,他自己夢醒後解釋自己的夢時,說自己的確很關心這個夢,而且對奧巴馬十分支持,他認為這個夢隻是這種關心新聞時事的表現。


    而當他找到解夢師分析後則發現:他喜歡一個女孩子,這個女孩子好像對他也有好感,於是他想去像這個女孩表白。


    他支持的隻是那個女孩子,而不是奧巴馬,潛意識隻是在關心自己的愛情,而當時奧巴馬確實經常被曝光,有很多支持者,這代表的是偶像的意思。


    在夢中,潛意識就是那麽自私。


    我們知道,自私就容易隱藏一些秘密,所以有些夢不要隻看表象,這就是夢的象征給我們提出的難題。


    夢可以輔助於心理治療嗎


    心理治療又稱精神治療,是以良好的醫患關係作為橋梁,運用心理學的技術與方法治療病人心理疾病的過程。


    簡單地說就是:心理治療是心理治療師對人的心理與行為問題進行修正的過程。


    心理治療與精神刺激是相互區分的,是相對立的。


    精神刺激是用語言、動作給人造成精神上的打擊、精神上的創傷和不良的情緒反應;心理治療則是用語言、表情、動作、態度和行為向對方施加心理上的影響,解決心理上的矛盾,達到治療疾病、恢複健康的目的。


    利用夢進行心理治療由來已久,在2000多年前的古希臘就已經出現了最早的夢的分析治療診所,但是,把“夢”作為心理治療的素材,把“夢的解析”引入心理學領域,並開創了一種新的心理療法的是精神分析學大師弗洛伊德。


    自弗洛伊德創立夢學係統知識以來,運用解夢來進行心理治療開始得到普及。


    弗洛伊德首先在心理治療中給了夢很高的地位,繼而榮格又在心理治療中提到了解夢這一方式的重要意義,今天的心理谘詢與治療中運用的解夢技術和理念多半源自這兩位心理學大師。


    做夢就像一種自我談話和自我交流,一個人在夢中經曆的具體場景和流露出的情感體驗與他在清醒時的自我反省、自我陶醉、自我批評非常相似,因而可以說夢是人類在夜晚沉思的一種特殊方式。


    人們在夢中夢到的景象,很多是對恐懼、憂悶等心理的反映。


    通過解夢,找到夢所代表的真正意義,可以找到心理治療的辦法,從而對夢者的情緒進行疏導。


    夢可以成為由某種病態意念追溯至往日回憶間的橋梁,然後利用對這些夢的解釋來追溯病者的病源,從而實現對患者的治療。


    這就是夢與心理治療的簡單關係。


    不打針不吃藥,隻需要說出自己做的夢就能治病。


    這不是一句玩笑話,通過解夢解決患者的心中的難題已經日漸得到人們的認可,一些醫院甚至準備開設“夢的解析”專科門診。


    前文已經提到的電影《愛德華大夫》是夢治療的心理學經典案例。


    影片中康斯坦絲和她的老師正是通過夢治療的方法成功破解了愛德華大夫被殺之謎。


    電影中出現了大量“我來給你解夢,那樣你就知道你是誰了”、“女人能成為最出色的心理分析專家,但一旦墜入愛河,就可能是一個典型的病人”這類的台詞,細節中也顯示著弗洛伊德最基礎的心理學術語和圖解。


    臨床心理學專家徐光興博士在他的《解夢九講——心理谘詢與治療的藝術》一書中具體分析了電影《愛德華大夫》的重要啟示,即在夢的心理治療過程中需要把握住四個因素:


    一、夢中的活動性質


    夢中出現的所有場景和細節,哪怕是一句話或者一張紙都含有一定的活動性質,在夢的心理治療或谘詢中,一定要注意這種夢境隱含著一種什麽樣的活動性質。


    所以,患者必須盡量詳細地描述自己的夢境,而解夢者需要仔細聆聽、記錄,並做出準確的分析。


    例如在電影《愛德華大夫》中出現了與賭場有關的夢境,這個場景揭示了一種犯罪情結衝動和不可告人的謀殺行為。


    徐光興博士說:“對夢的活動性的準確把握可以解解夢的含義,從而揭示當事人內心的矛盾、欲求、需要等,或者象征當事人的人生曆程,就如某種‘電影或者劇本的預演或重演。”


    二、夢中的人格特征


    一個人在夢中的性格特征可能與現實中截然相反,還有一些人甚至會出現雙重或多重人格。


    人在夢中出現的與現實背離的人格,可能是當事人自己都未曾發現或拒絕承認的。


    電影中的約翰便是如此,他時而是著名的心理分析治療大師,時而是謀殺犯,這兩重角色讓他精神飽受折磨,痛苦不堪。


    三、夢中的場景。


    夢中的場景和環境往往能夠表明當事人的文化教養、趣味、家庭狀況等生活資料,也可能代表他希望自己擁有的出身或生活環境。


    通過這一點可以判斷當事人的生活狀況以及他過去的一些經曆。


    夢中的一些場景雖然可能是虛構的,但裏賣弄往往摻雜了他個人的記憶和情感、希望和恐懼等,所以,徐光興博士認為在夢的心理治療中還必須注意夢中的情感因素。


    四、夢中的情感因素。


    很多人在夢醒之後可能會忘記具體的情節,但大多數人都記得夢中的情感體驗,所以當事人表現出的情感特別需要提起注意。


    正所謂“夢由心生”,夢境中出現的景象和人物,以及情緒、心態,經常代表做夢者的心靈發展和體驗,通過解夢者對解夢係統分析,就能發現夢境的象征性或隱含性意義,從而幫助那些遭遇了心理難題的人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壓力大,就會被夢境困擾嗎?


    據統計的數據顯示,大多人是出於生活工作上的壓力而來解夢,其中更是以25—35歲年輕人為主,占到95%。


    由於這個年齡層麵臨的競爭和發展機遇最多,心理上的壓力容易在夢境中體現,具體表現在常做噩夢,或者長時期做同一類型的夢。


    白領一族和私營企業家是最容易為夢所困的群體。


    私營企業家受到夢境的困擾現象最為普遍,她的病人中,40%是私營企業家,其次是白領,大約占35%,而排在第三位的是大學學生。


    他們的夢大概分為三種情況:


    1、夢回考場提示晉升壓力


    在職場上已經打拚幾年的白領,明明已經遠離課堂,不用再為考試發愁,卻常常夢見回到學校,重新坐到考場上考試,而且在夢裏屢次答出白卷。


    這是白領“夢疾”患者最常遇見的夢境。


    不少人都有過夢回考場的經曆,考試隱喻的是在職場上麵臨進一步的跨越。


    競爭重壓下的白領,最關心的是個人的提升和發展,屢次夢到考試,就是這種壓力在夢境裏的轉化。


    這說明,你有可能正在或即將麵臨一次職業生涯的變動,對此不敢確信,或者信心不足的人,就容易夢到考試不及格的情況。


    做這類夢的人大多責任心強,對事業有所追求,自我要求高,期待往更高層次衝刺,但實際情況卻不像自己所期望的那樣完美。


    此外,晉升壓力在夢境裏往往都跟學校有關。


    在課堂上遲到,或者老回答不出老師的問題,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曆,因此在麵臨職業生涯的“考試”壓力時,他們的夢境也不自然地回到了學生時代。


    2、跋山涉水影射職場境遇


    夢到旅途中遇見一座大山或者一條大河,暗示的是事業上遭遇的阻力。


    職涯順利的人遭遇這種夢境,最終結果是爬上山頂,舉目登高,前方是開闊美景,但如果事業不順暢,工作不穩定,困難重重,夢中的情形就會總是在爬山,直到身心疲憊還是到不了山頂,這正是工作中的壓力所致。


    幾乎20—30%的白領“夢疾”患者都不約而同地提到,有過夢見爬樓梯、高山的經曆。


    夢境中的跋山涉水並不鮮見,夢境是壓力的傳遞,因此,遭遇此類噩夢困擾時,就應當提醒自己,找出壓力的來源。


    王曉朵說,她們的工作就是通過與患者的交流,讓他們通過夢來思考近期個人的狀態,找出急需解決的事態。


    否則,患者容易因為噩夢導致的負麵情緒而誘發抑鬱,影響健康。


    3、壓力越大夢越離譜


    壓力越大,夢境的誇張程度就越大。


    凶殺、搶劫,或者一些神鬼異象出現在夢中時,患者就需要提高警惕了,這意味著你的壓力已經到臨界邊緣了。


    而緊張的人際關係也會加劇夢境的離奇程度。


    生活工作中人際關係緊張的人,容易夢到刀光劍影的血腥場麵,或者與壞人拚得你死我活的場麵。


    白天夜裏的雙重緊張更是令人難以忍受,不加舒緩,不僅影響健康,更有礙正常工作的進行。


    別走在亞健康的邊緣


    好多遊戲玩家都喜歡網絡遊戲,不少骨灰級玩家白天玩兒,晚上玩兒,在夢裏也變成了魔獸世界裏的怪獸。


    這種“敬業”狀態已經不亞於最近迅速躥紅網絡的“賈君鵬”,隻是這裏給眾多玩家一個提醒:別讓亞健康喊你回家吃飯!


    亞健康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壓力過大,多是荒誕離奇的夢境,諸如變成了怪獸,狂扁奧特曼,或者成為了網絡遊戲中的主角等。


    如果出現這類夢又沒有器質性病變,就要考慮是不是亞健康來臨了。


    亞健康現在還沒有明確的醫學指標來診斷,因此易被人們所忽視。


    一般來說,如果你沒有什麽明顯的病症,但又長時間處於以下的一種或幾種狀態中,注意亞健康已向你發出警報了:失眠、乏力、無食欲、易疲勞、心悸,抵抗力差、易激怒、經常性感冒或口腔潰瘍、便秘等。


    處在高度緊張工作、學習狀態的人應當特別注意這些以下的症狀。


    “將軍肚”早現。


    30~50歲的人,大腹便便,是成熟的標誌。


    脫發、斑禿、早禿。


    每次洗發都有一大堆頭發脫落,這是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所致。


    頻頻去洗手間。


    如果你的年齡在30~40歲,排泄次數超過正常人,說明消化係統和泌尿係統開始衰退。


    性能力下降。


    中年人過早地出現腰酸腿痛、性欲減退或男子陽痿、女子過早閉經,都是身體整體衰退的第一信號。


    記憶力減退。


    心算能力越來越差。


    做事經常後悔、易怒、煩躁、悲觀,難以控製自己的情緒。


    注意力不集中,集中精力的能力越來越差。


    睡覺時間越來越短,醒來也不解乏。


    看什麽都不順眼,煩躁,動輒發火。


    處於敏感緊張狀態,懼怕並回避某人、某地、某物或某事。


    為自己的生命常規被擾亂而不高興,總想恢複原狀。


    對已做完的事,已想明白的問題,反複思考和檢查,而自己又為這種反複而苦惱。


    身上有某種不適或疼痛,但醫生查不出問題,而仍不放心,總想著這件事。


    很煩惱,但不一定知道為何煩惱;做其他事常常不能分散對煩惱的注意,也就是說煩惱好像擺脫不了。


    情緒低落、心情沉重,整天不快樂,工作、學習、娛樂、生活都提不起精神和興趣。


    易於疲乏,或無明顯原因感到精力不足,體力不支。


    怕與人交往,厭惡人多,在他人麵前無自信心,感到緊張或不自在。


    心情不好時就暈倒,控製不住情緒和行為,甚至突然說不出話、看不見東西、憋氣、肌肉抽搐等。


    西醫治病的原則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但是亞健康還沒有到病痛的地步,無所可醫。


    所以隻能用“調理”的原則。


    保證合理的膳食和均衡的營養。


    其中,維生素和礦物質是人體所必需的營養素;現今都市人不願意吃豬肝,但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維生素a攝入不足,呼吸道上皮細胞缺乏抵抗力,常常容易患病。


    微量元素鋅、硒、維生素b1、b:等多種元素都與人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有關。


    調整心理狀態並保持積極、樂觀。


    廣泛的興趣愛好,會使人無窮,不僅可以修身養性,而且能夠輔助治療一些心理疾病。


    善於把壓力看做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學會適度減壓,以保證平和的心態。


    勞逸結合。


    及時調整生活規律,保證充足睡眠;適度勞逸是之母,人體生物鍾正常運轉是健康保證,而生物鍾“錯點”便是亞健康的開始。


    增加戶外體育鍛煉活動,每天保證一定運動量。


    現代人熱衷市生活,忙於事業,身體鍛煉的時間越來越少。


    加強自我運動可以提高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戒煙限酒。


    醫學證明,吸煙時人體血管容易發生痙攣,局部器官血液供應減少,營養素和氧氣供給減少,尤其是呼吸道黏膜得不到氧氣、養料供給,抗病能力也就隨之下降。


    少酒有益健康,嗜酒、醉酒、酗酒會削減人體免疫功能,必須嚴格限製。


    哪些夢是抑鬱症的預警


    自從香港著名影星張國榮那驚世一跳,很多人才開始了解抑鬱症,原來這種病也可以殺人。


    抑鬱症在國外被稱作“藍色隱憂”,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對外界的興趣減低,悲觀,思維遲緩,缺乏主動性,自責自罪,飲食、睡眠差,擔心自己患有各種疾病,感到全身多處不適,嚴重者可出現自殺念頭和行為。


    抑鬱症是精神科自殺率最高的疾病。


    抑鬱症目前已成為疾病中給人類造成嚴重負擔的第二位重要疾病,對患者及其家屬造成的痛苦,對社會造成的損失是其他疾病所無法比擬的。


    造成這種局麵的主要原因是社會對抑鬱症缺乏正確的認識,世俗的偏見使患者不願到精神科就診。


    一般患有抑鬱症的人,大多都是生活不盡他意的高智商者,看不破人生,因為懂得,才會痛苦,產生此類的疾病。


    為何夢中美女親近就會引發抑鬱呢?


    這方麵一個比較生動的案例就是曹植。


    眾所周知,曹植才高八鬥,天賦異稟,10歲便能寫詩賦,頗得曹操讚賞。


    但是和哥哥曹丕爭奪繼承權失敗,被曹丕流放到陳留,鬱鬱不得誌。


    曹植十分愛慕嫂嫂甄後的美麗,曹丕就把妻子死後的遺物——一個玉枕送給了他,曹植睹物思人,在返回封地時,夜宿舟中,恍惚之間,遙見甄後淩波禦風而來,曹植一驚而醒,原來是南柯一夢。


    回到鄄城,曹植腦海裏還在翻騰著與甄後洛水相遇的情景,於是文思激蕩,寫了一篇《洛神賦》。


    曹植大誌不能展,夢見嫂嫂,就是抑鬱症的先兆;後來因為仕途不如意,抑鬱逐漸加重,思維變得遲緩,再無傳世名篇,最後史記記載,曹植抑鬱而死。


    中醫認為,抑鬱症的主要病因是肝失疏泄、脾失健運、心失所養所致。


    因此,要避免抑鬱,一方麵要進行藥物調理,另一方麵還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那麽怎樣保持心情愉快呢?


    1.轉移思路


    當掃興、生氣、苦悶和悲哀的事情發生時,可暫時回避一下,努力把不快的思路轉移到高興的思路上去。


    例如,換一個房間,換一個聊天對象,去串門會一個朋友或有意上街去看熱鬧等。


    2.向人傾訴


    心情不快卻悶著不說會悶出病來,有了苦悶應學會向人傾訴的方法。


    把心中的苦處和盤倒給知心人並能得到安慰甚至幫助的人,心胸自然會像打開了一扇門。


    即使麵對不太知心的人,把心中的委屈不軟不硬地傾訴給他,也常能得到心境陰轉晴之效。


    3.親近寵物


    有意飼養貓、狗、鳥、魚等小動物及有意栽植花、草、果、菜等,有時能起到排遣煩惱的作用。


    遇到不如意的事時,主動與小動物親近,小動物會逗主人歡樂,與小動物交流幾句便可使不平靜的心很快平靜。


    摘摘枯黃的花葉,澆澆菜或坐在葡萄架下品嚐水果都可有效調整不良情緒。


    夢中重複白天工作——失眠的征兆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比較快,工作和學習壓力都十分大,常聽人說:“我做夢都是在做白天沒做完的工作”、“做夢都是在考試,累死了”這樣的話。


    其實這樣的夢也是一種健康提醒,是身體告訴你它可能已經承受不住了,再這樣下去就會陷入失眠的困境。


    長期失眠可能使人的感受能力降低,記憶力減退,思維的靈活性減低,計算能力下降,還會使人的情緒狀態發生一些改變。


    在眾多的因素之中,最重要的是心理、精神因素,它約占慢性失眠患者的半數。


    短時間失眠,常是因環境應激事件引發,而一旦這種應激逐漸消退,就可恢複正常睡眠;而長期失眠者,憂慮是失眠的最常見的病因。


    精神疾病伴發失眠症,尤其是各種情緒障礙,是導致失眠的常見原因。


    恐懼症、焦慮症、疑病症、強迫症與失眠的關係都很密切。


    事實上,各種疾病伴發焦慮時都能引起失眠,尤其多見於入睡困難,易驚醒,多噩夢。


    失眠中醫學上稱“不寐”或“不得臥”。


    大多認為這是情致所傷,肝氣鬱結,心火偏亢,氣滯血瘀,痰火內擾,胃氣不和致髒腑氣機升降失調,所以髒腑功能紊亂、氣血陰陽平衡失調、神誌不寧是失眠的基本病機。


    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普遍加快,再也無法回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種原始的生活狀態。


    有些青少年因為學業壓力、看電視、玩兒網絡遊戲等活動,每天不到夜裏2、3點鍾無法入睡,而早上又拖著疲憊的身子爬起來去上課,聽課效果可想而知。


    老人卻因白日午睡而夜不能眠,造成當事人或家人的生活困擾。


    有的老年人要早起運動,於是就愈來愈早睡,結果往往從黃昏睡到半夜零時,然後睜著眼直到天亮。


    同時由於家人無法注意到老人的夜間活動,所以老人很容易在夜時發生跌跌撞撞的意外。


    最為嚴重的還是那些風華正茂的中年人,其中以從事腦力勞動的居多。


    他們工作壓力過大,白天拚命地工作,晚上回家還要上網發郵件、泡論壇看帖子關注時政和民生,往往到後半夜才能睡覺,造成作息紊亂。


    人的精力主要來源於睡眠,如果一個人希望有健康的身體,那麽他就應該有充足的睡眠。


    睡眠是一種特殊的意識狀態,是人體的固有行為,任何一個人都是不能缺少睡眠的。


    如果人不吃飯,可活20天,不喝水可活7天,要是不睡眠則隻能活5天。


    常言說“貪吃不如貪睡,吃人參不如睡五更”等,人在睡眠上用了人生三分之一的時間,可見睡眠是生命的必需,通過解析夢境來促進睡眠,是健康長壽所不能缺少的。


    哪些夢是精神分裂的預警呢


    精神分裂症是很常見的一種精神病,其症狀很普遍,初期最容易被忽視,而一旦嚴重,治療起來麻煩就大了。


    通常人心理的疾病會在某些夢中找到依附現象而得到反映。


    而作為做此類夢的人應該早日預防或及時就診,免得一發而不可收,那就不是簡單的心理治療可以見效的了。


    為什麽夢中水倒流,就要嚴防精神分裂呢?


    席永君先生在他的《夢診》一書中提到:


    一個病患者在沒有生病前,經常夢見河水倒流,原來是下遊的地方成了上遊,上遊的地方則成了下遊。


    醒來之後他已是滿頭大汗,好似自己剛從河裏爬起來一般。


    慢慢地,他就感到自己身體不舒服,經常性地苛求自己,達到令人瞠目的地步。


    例如自己胃口不好,偏偏吃飯的時候要強迫自己吃很多,且專門挑平素不喜歡吃的菜;上班不搭車,走路去;莫名其妙地用火柴燒自己的手指或拔頭發;別人製止他或說他時,他還要和別人頂嘴,弄得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


    其實,這種病叫做“自我懲罰症”,在心理學上歸於精神分裂症,這裏作為一個單獨的病例提出來。


    精神分裂症因為臨床表現很複雜,治療的時候不易區分。


    事實上,精神疾病中有很多症狀都是相同的,隻是作為特殊的病例單獨列出來以區別於其他病例。


    比如水倒流時,下遊在正常生活中表示屬於習慣性的事,已被大家接受的事,像生活有規律,沒有反常的動作;上遊則表示願望中從未出現過的東西。


    一旦機體有病,這兩種對立的關係就錯位了,人的生活秩序也被完全打亂,出現病症。


    患有“自我懲罰症”的人,自己不能控製自己,冷靜下來之後,自己又會痛恨自己的所作所為,並會發誓要努力丟棄這一不好的舉動。


    但這是病理所表現的一種現象,而不是心理使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周公解夢1000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之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之霖並收藏周公解夢1000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