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篇 第二十六章 心理測量與測試
超值金版-心理學常識1000問 作者:牧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拓展篇第二十六章心理測量與測試
現代化發展的今天,這個超理性的時代,任何一個工作機會,都被要求參加考試。
從應聘服務員、播音員、心理谘詢師、工程師、記者、公務員等等。
因為我們信任數字勝於經驗。
但在古代簡單的社會,你從一個學徒工到一個熟練的工匠,你自然而然地成為大家信任的對像,因為一個鐵匠之所以是鐵匠,因為他就是鐵匠。
但是隨著工業化時代的發展,隨著工作領域的細分與分化,為了證明你的工作實力,你需要用2b鉛筆添寫機讀答案,再被人評測你是否合適這個工作。
如果你生長的美國,那麽也許你的實力或者潛力在你進入社會,去人才市場前就已經被測量過了。
因為那裏有很多的學校和老師在你很小的時候,就已經給你測過智商了。
心理測量作為一種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始源於歐洲,並於20世紀傳入中國,引起我國心理學家和臨床工作者的關注。
因為無論是進行臨床診斷還是判定療效,或是進行心理谘詢與心理治療都必須以心理測量為基礎。
什麽是心理測量?
據《心理學與生活》的定義,心理測量(psychologicssessment)是用來檢測人們的能力,行為和個性特質的特殊的測驗程序。
心理測量通常是指對個體差異的測量,因為多數測量都是確定在某一特定維度上,某人與其他人如何不同或相似。
簡單地說,依據心理學的理論,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對人的心理特點做出推論的量化分析的科學辦法。
或者說就是根據一定的規則和方法用數字的量對測量事物的屬性加以確定。
形像地說,就是用什麽尺子來測量心理,以確定什麽狀態。
心理測量要具備什麽要素?
參照點。
要確定一個事物的量,需要有個計算的起點,這個起點就是參照點。
參照點有兩種,一種是絕對零點,如測量長度、輕重等;另一種是人定的參照點,例如海拔高度,就是以海平麵為測量陸地高度的參照點。
單位。
沒有測量單位也就無法測量。
同時,一個好的測量單位須有兩個條件,一是有確定的意義,不能出現不同人對此有不同的理解;另外要有相同的價值,就是相鄰的兩個單位問的差別是相等的。
但是,心理測量的單位不夠完善,有時沒有等距的要求。
例如,人的智力的發展,4歲與5歲之間的智齡差別,顯然比14歲與15歲之間的差別要大。
心理測量有什麽性質?
間接性。
雖然科學很發達,但是我們依舊無法直接測量人的心理活動。
隻是通過測量人的外在行為,看他表現在測量的反應上來推論他的心理活動。
例如,一個人喜歡給人拍攝相片,喜歡看攝影方麵的雜誌,我們可以推論此人有攝影興趣的愛好。
相對性。
例如,人的行為沒有絕對的標準,有的隻是一個連續的行為序列,所以測量是看每個人在這個序列上處於什麽位置。
例如由測得一個人的智力的高低等。
客觀性。
測量工具的標準化,使得測量結果的客觀性。
其中測量工具的標準化要求有三點:測量的項目與施測裏的環境的標準化、評分與計分的原則的標準化、分數轉換與解釋的標準化。
心理測驗的分類有哪些?
按測驗的功能來分,可以分為智力測驗、特殊能力測驗和人格測驗。
智力測驗的功能是測量人的一般智力水平;特殊能力測驗的功能是測量個人的特殊的潛在能力,例如音樂,繪畫等;人格測驗是測驗性格、氣質、動機、品德等方麵的個性心理特征。
按測驗材料的性質分,可分為文字測和操作測驗。
前者通過文字材料來實施測驗,操作測驗也稱非文字測驗,多為對工具和模型的辨認的操作等。
按測驗的方式分類,可分為個別測驗和團體測驗。
按測驗材料的嚴謹性來分,可分為客觀測驗與投射測驗。
客觀測驗通常意義明確,不需要被試者發揮想象來猜想;而投射測驗,要求被試者要憑自己的想像力做出反應,而在此過程中,投射出被試者的思想和情感等等。
心理測驗到底有沒有用?
測驗萬能論。
有人認為,心理測驗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甚至對測驗頂禮膜拜。
他們認為測驗完美無缺,甚至對於測驗結果的分數也絕對化,哪怕是有1分的差別,他們也認為這種差別是相當有意義的。
因而,心理測量風靡一時的時候,泛濫成災。
當測驗結果與期望大相徑庭的時候,對測驗的懷疑和失望自然難免油然而生。
測驗無用論。
人們也認識到測驗的局限性和不足之處,如有些人格測驗侵犯個人隱私,因而有人甚至提出反對心理測驗,因為他們認為一方麵測驗無用而又有害。
總體來說,心理測量像其他科學工具一樣,需要適當加以應用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心理測驗如何應用?
心理測驗通常作為一種輔助工具,幫助心理谘詢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據,因而心理測驗在心理谘詢工作當中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智力測驗。
如韋氏量表的使用,通常在谘詢者有可疑智力障礙或者對方有特殊要求時使用。
人格測給。
如卡特爾16人格因素量表(16pf)、明尼蘇達多項人格調查表(mmpi)等人格測驗可以谘詢師對谘詢者的問題有更深的了解,從而有利於谘詢與治療工作的開展。
心理評定量表。
如精神病評定量表、抑鬱量表、焦慮量表等。
這類的量表可用於檢查對方某方麵是否存在心理障礙以及其程度如何。
總之,心理測驗一方麵可以幫助檢驗谘詢人員的判斷是否正確,另一方麵。
可以幫助谘詢人員對求助者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
同時,心理測驗的使用也要適時,並由專人實施。
什麽是心理測量的可信度?
評價測驗是否合格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測驗的可信度,心理學上叫信度。
也就是說,同一個被試受同一個心理測驗的測量,但今天的測量結果和昨天所測的結果相差甚大,那麽這個測驗就沒有可信度,人們就不會再運用它。
也就是說,同一測驗測量在不同時間測量同一個被試的所得結果具有一致性,信度就高。
心理測量的信度又分為:
重測信度。
指穩定性係數,指同一被試用同一測驗在不同時間前後測得分數的相關係數。
複本信度。
指等值性係數,指用兩個題目不同但等值的測驗(複本)測得同一被試而得兩個分數的相關係數。
內部一致性信度。
指同一個測驗奇、偶數題分得測得同一被試的得分的相關係數,另外也包括測驗內總每個題目間測驗內容的一致性。
評分者信度。
指不同評分者對同一測驗結果的評分,這兩個評分分數的相關係數。
如同不同的老師對同一篇作文的評分可能存在差異道理一樣。
什麽是心理測量的有效度?
評論心理測量是否合格的另一個重要指標就是測驗的有效度,心理學上叫效度。
也就是說,效度指所測量的內容要與所要測量的心理特點之間是否符合。
簡單地比喻說,你不能拿測水的容器來測一個尺子有多長。
同時,一個心理測量的可信度是有效度的必要條件。
心理測量的效度包括:
內容效度。
指測驗題目對要測驗的行為或內容是否適用,是否是所測的具有代表性。
構想效度。
指測驗結果能否證實或解釋某一理論的假設或構想。
實證效度。
指測驗的結果能否預測個體在某情境下行為表現的有效性。
換句話說,測驗結果是否能被現實所驗證。
什麽是智力測驗?
美國電影《阿甘正傳》講述了一個智商隻有75分(常人在100分左右)的阿甘的成長故事。
看過這部電影的朋友或許還記得這樣的鏡頭:小阿甘較之常人比較特別,後來她的母親帶他去做了智力測驗。
但是她的母親並沒有把他像智弱兒童對待,並且告訴阿甘說,生活就像巧克力,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麽滋味。
這也是電影中最有名的語錄。
那什麽是智力測驗呢?
智力測驗是一種很重要的心理測驗技術,可對人的智力水平高低做出評估,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人與此有關的其他精神狀況。
通常使用的智力測驗有:
韋氏成人智力測驗(wais-rc),適用於16歲以上的被試者。
聯合型瑞文測驗(crt),適用成於75歲以內的被試者。
中國比內測驗,適用於2-18歲的被試者。
什麽是人格測驗?
由於人格理論的不同,所以人格測驗也有很多種,甚至多達數百種,而且采用的方法也不盡相同。
但是,根椐量表是否結構明確可分為兩大類,一類為結構明確的自陳量表,一類為結構不明確的投射測驗。
自陳量表,又稱自陳問卷,被試者按自己的意見對自己的人格特質進行評定。
投射測驗通過被試者在對不同內容的想像而投射出來的思想與情感,從而判斷被試的人格特質。
常用的人格測驗有:
明尼蘇達多項個性調查表(mmpi),適用於年滿16歲,具有小學畢業以上的文化水平。
卡氏16種人格因素測量(16pf),適用範圍較廣,有初中文化以上的人都可以適用。
艾森克人格問卷(epq),適用於調查16歲以上成人的個性類型。
什麽是心理評定量表?
心理評定量表,通常用於對於人的心理與行為問題進行評估。
就其評估的內容來分,可以分為診斷量表、症狀量表和其他量表;按病種分為抑鬱量表、焦慮量表和躁狂量表等。
簡單地說,心理評定量表就是幫助心理谘詢師或心理專家評定和診斷谘詢者為哪類的症狀以及程度,分清谘詢者的病種類型等等。
通常使用的心理評定量表有:
90項症狀清單(scl-90),常用於了解軀體疾病求助者的精神症狀或調查不同職業群體的心理衛生問題。
抑鬱自評量表(sds),常用於評定抑鬱症狀的輕重程度和其在治療中的變化。
焦慮自評量表(sas),常用於評定焦慮症狀的輕重程度和其在治療中的變化。
如何評定一個人應對事件的方法?
通常一個來到心理谘詢室尋求心理谘詢或治療的時候,短時間的接觸,使得心理谘詢師對來訪者的了解是有一定局限的。
換句話說,如果心理谘詢師能夠了解導致來訪者心理問題的生活事件,他與朋友或家人的關係如何,以及他個人在對每件事情中的行為的應對反應的話,那麽,無疑能幫助心理谘詢找到問題到底出來哪個環節。
常用於評定個人對生活事件和相關問題的量表有:
生活事件量表(les),可以評估對來訪者影響事件來源以及影響程度,包括家庭生活方麵、工作學習方麵、社交以及其他方麵。
社會支持評定量表,可以評估來訪者的社會支持的來源以及數量,包括客觀支持、主觀支持和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
用來了解被試者社會支持的特點和心理健康水平等。
應對方式問卷,適用於14歲以上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人,評估來訪者解決問題的方式,如自責、退避、求助等方式。
現代化發展的今天,這個超理性的時代,任何一個工作機會,都被要求參加考試。
從應聘服務員、播音員、心理谘詢師、工程師、記者、公務員等等。
因為我們信任數字勝於經驗。
但在古代簡單的社會,你從一個學徒工到一個熟練的工匠,你自然而然地成為大家信任的對像,因為一個鐵匠之所以是鐵匠,因為他就是鐵匠。
但是隨著工業化時代的發展,隨著工作領域的細分與分化,為了證明你的工作實力,你需要用2b鉛筆添寫機讀答案,再被人評測你是否合適這個工作。
如果你生長的美國,那麽也許你的實力或者潛力在你進入社會,去人才市場前就已經被測量過了。
因為那裏有很多的學校和老師在你很小的時候,就已經給你測過智商了。
心理測量作為一種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始源於歐洲,並於20世紀傳入中國,引起我國心理學家和臨床工作者的關注。
因為無論是進行臨床診斷還是判定療效,或是進行心理谘詢與心理治療都必須以心理測量為基礎。
什麽是心理測量?
據《心理學與生活》的定義,心理測量(psychologicssessment)是用來檢測人們的能力,行為和個性特質的特殊的測驗程序。
心理測量通常是指對個體差異的測量,因為多數測量都是確定在某一特定維度上,某人與其他人如何不同或相似。
簡單地說,依據心理學的理論,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對人的心理特點做出推論的量化分析的科學辦法。
或者說就是根據一定的規則和方法用數字的量對測量事物的屬性加以確定。
形像地說,就是用什麽尺子來測量心理,以確定什麽狀態。
心理測量要具備什麽要素?
參照點。
要確定一個事物的量,需要有個計算的起點,這個起點就是參照點。
參照點有兩種,一種是絕對零點,如測量長度、輕重等;另一種是人定的參照點,例如海拔高度,就是以海平麵為測量陸地高度的參照點。
單位。
沒有測量單位也就無法測量。
同時,一個好的測量單位須有兩個條件,一是有確定的意義,不能出現不同人對此有不同的理解;另外要有相同的價值,就是相鄰的兩個單位問的差別是相等的。
但是,心理測量的單位不夠完善,有時沒有等距的要求。
例如,人的智力的發展,4歲與5歲之間的智齡差別,顯然比14歲與15歲之間的差別要大。
心理測量有什麽性質?
間接性。
雖然科學很發達,但是我們依舊無法直接測量人的心理活動。
隻是通過測量人的外在行為,看他表現在測量的反應上來推論他的心理活動。
例如,一個人喜歡給人拍攝相片,喜歡看攝影方麵的雜誌,我們可以推論此人有攝影興趣的愛好。
相對性。
例如,人的行為沒有絕對的標準,有的隻是一個連續的行為序列,所以測量是看每個人在這個序列上處於什麽位置。
例如由測得一個人的智力的高低等。
客觀性。
測量工具的標準化,使得測量結果的客觀性。
其中測量工具的標準化要求有三點:測量的項目與施測裏的環境的標準化、評分與計分的原則的標準化、分數轉換與解釋的標準化。
心理測驗的分類有哪些?
按測驗的功能來分,可以分為智力測驗、特殊能力測驗和人格測驗。
智力測驗的功能是測量人的一般智力水平;特殊能力測驗的功能是測量個人的特殊的潛在能力,例如音樂,繪畫等;人格測驗是測驗性格、氣質、動機、品德等方麵的個性心理特征。
按測驗材料的性質分,可分為文字測和操作測驗。
前者通過文字材料來實施測驗,操作測驗也稱非文字測驗,多為對工具和模型的辨認的操作等。
按測驗的方式分類,可分為個別測驗和團體測驗。
按測驗材料的嚴謹性來分,可分為客觀測驗與投射測驗。
客觀測驗通常意義明確,不需要被試者發揮想象來猜想;而投射測驗,要求被試者要憑自己的想像力做出反應,而在此過程中,投射出被試者的思想和情感等等。
心理測驗到底有沒有用?
測驗萬能論。
有人認為,心理測驗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甚至對測驗頂禮膜拜。
他們認為測驗完美無缺,甚至對於測驗結果的分數也絕對化,哪怕是有1分的差別,他們也認為這種差別是相當有意義的。
因而,心理測量風靡一時的時候,泛濫成災。
當測驗結果與期望大相徑庭的時候,對測驗的懷疑和失望自然難免油然而生。
測驗無用論。
人們也認識到測驗的局限性和不足之處,如有些人格測驗侵犯個人隱私,因而有人甚至提出反對心理測驗,因為他們認為一方麵測驗無用而又有害。
總體來說,心理測量像其他科學工具一樣,需要適當加以應用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心理測驗如何應用?
心理測驗通常作為一種輔助工具,幫助心理谘詢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據,因而心理測驗在心理谘詢工作當中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智力測驗。
如韋氏量表的使用,通常在谘詢者有可疑智力障礙或者對方有特殊要求時使用。
人格測給。
如卡特爾16人格因素量表(16pf)、明尼蘇達多項人格調查表(mmpi)等人格測驗可以谘詢師對谘詢者的問題有更深的了解,從而有利於谘詢與治療工作的開展。
心理評定量表。
如精神病評定量表、抑鬱量表、焦慮量表等。
這類的量表可用於檢查對方某方麵是否存在心理障礙以及其程度如何。
總之,心理測驗一方麵可以幫助檢驗谘詢人員的判斷是否正確,另一方麵。
可以幫助谘詢人員對求助者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
同時,心理測驗的使用也要適時,並由專人實施。
什麽是心理測量的可信度?
評價測驗是否合格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測驗的可信度,心理學上叫信度。
也就是說,同一個被試受同一個心理測驗的測量,但今天的測量結果和昨天所測的結果相差甚大,那麽這個測驗就沒有可信度,人們就不會再運用它。
也就是說,同一測驗測量在不同時間測量同一個被試的所得結果具有一致性,信度就高。
心理測量的信度又分為:
重測信度。
指穩定性係數,指同一被試用同一測驗在不同時間前後測得分數的相關係數。
複本信度。
指等值性係數,指用兩個題目不同但等值的測驗(複本)測得同一被試而得兩個分數的相關係數。
內部一致性信度。
指同一個測驗奇、偶數題分得測得同一被試的得分的相關係數,另外也包括測驗內總每個題目間測驗內容的一致性。
評分者信度。
指不同評分者對同一測驗結果的評分,這兩個評分分數的相關係數。
如同不同的老師對同一篇作文的評分可能存在差異道理一樣。
什麽是心理測量的有效度?
評論心理測量是否合格的另一個重要指標就是測驗的有效度,心理學上叫效度。
也就是說,效度指所測量的內容要與所要測量的心理特點之間是否符合。
簡單地比喻說,你不能拿測水的容器來測一個尺子有多長。
同時,一個心理測量的可信度是有效度的必要條件。
心理測量的效度包括:
內容效度。
指測驗題目對要測驗的行為或內容是否適用,是否是所測的具有代表性。
構想效度。
指測驗結果能否證實或解釋某一理論的假設或構想。
實證效度。
指測驗的結果能否預測個體在某情境下行為表現的有效性。
換句話說,測驗結果是否能被現實所驗證。
什麽是智力測驗?
美國電影《阿甘正傳》講述了一個智商隻有75分(常人在100分左右)的阿甘的成長故事。
看過這部電影的朋友或許還記得這樣的鏡頭:小阿甘較之常人比較特別,後來她的母親帶他去做了智力測驗。
但是她的母親並沒有把他像智弱兒童對待,並且告訴阿甘說,生活就像巧克力,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麽滋味。
這也是電影中最有名的語錄。
那什麽是智力測驗呢?
智力測驗是一種很重要的心理測驗技術,可對人的智力水平高低做出評估,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人與此有關的其他精神狀況。
通常使用的智力測驗有:
韋氏成人智力測驗(wais-rc),適用於16歲以上的被試者。
聯合型瑞文測驗(crt),適用成於75歲以內的被試者。
中國比內測驗,適用於2-18歲的被試者。
什麽是人格測驗?
由於人格理論的不同,所以人格測驗也有很多種,甚至多達數百種,而且采用的方法也不盡相同。
但是,根椐量表是否結構明確可分為兩大類,一類為結構明確的自陳量表,一類為結構不明確的投射測驗。
自陳量表,又稱自陳問卷,被試者按自己的意見對自己的人格特質進行評定。
投射測驗通過被試者在對不同內容的想像而投射出來的思想與情感,從而判斷被試的人格特質。
常用的人格測驗有:
明尼蘇達多項個性調查表(mmpi),適用於年滿16歲,具有小學畢業以上的文化水平。
卡氏16種人格因素測量(16pf),適用範圍較廣,有初中文化以上的人都可以適用。
艾森克人格問卷(epq),適用於調查16歲以上成人的個性類型。
什麽是心理評定量表?
心理評定量表,通常用於對於人的心理與行為問題進行評估。
就其評估的內容來分,可以分為診斷量表、症狀量表和其他量表;按病種分為抑鬱量表、焦慮量表和躁狂量表等。
簡單地說,心理評定量表就是幫助心理谘詢師或心理專家評定和診斷谘詢者為哪類的症狀以及程度,分清谘詢者的病種類型等等。
通常使用的心理評定量表有:
90項症狀清單(scl-90),常用於了解軀體疾病求助者的精神症狀或調查不同職業群體的心理衛生問題。
抑鬱自評量表(sds),常用於評定抑鬱症狀的輕重程度和其在治療中的變化。
焦慮自評量表(sas),常用於評定焦慮症狀的輕重程度和其在治療中的變化。
如何評定一個人應對事件的方法?
通常一個來到心理谘詢室尋求心理谘詢或治療的時候,短時間的接觸,使得心理谘詢師對來訪者的了解是有一定局限的。
換句話說,如果心理谘詢師能夠了解導致來訪者心理問題的生活事件,他與朋友或家人的關係如何,以及他個人在對每件事情中的行為的應對反應的話,那麽,無疑能幫助心理谘詢找到問題到底出來哪個環節。
常用於評定個人對生活事件和相關問題的量表有:
生活事件量表(les),可以評估對來訪者影響事件來源以及影響程度,包括家庭生活方麵、工作學習方麵、社交以及其他方麵。
社會支持評定量表,可以評估來訪者的社會支持的來源以及數量,包括客觀支持、主觀支持和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
用來了解被試者社會支持的特點和心理健康水平等。
應對方式問卷,適用於14歲以上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人,評估來訪者解決問題的方式,如自責、退避、求助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