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取篇第十九章心理效應與定律--黃金法則2


    什麽是馬太效應?


    --量才施用


    《聖經·新約·馬太福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國王遠行前,給自己的仆人一些銀子,一個給了五千,一個給了二千,一個給了一千,就往外國去了。


    那領五千的隨即拿去做買賣,另外賺了五千;那領二千的也照樣另賺了二千;但那領一千的去掘開地,把主人的銀子埋藏了。


    過了許久,那些仆人的主人來了,和他們算賬。


    那領五千銀子的又帶著那另外的五千來,說:“主人啊,你交給我五千銀子,請看,我又賺了五千。”


    那領二千的說:“主人啊,你交給我二千銀子,請看,我又賺了二千。”


    那領一千的也來了,說:“主人啊,我害怕丟失銀子,就把你的一千銀子埋藏在地裏。


    請看,你的原銀子在這裏。”


    國王命令將第三個仆人的一千兩銀子賞給第一個仆人,說:“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


    這就是馬太效應。


    對於企業管理,馬太效應包含了三點啟示:


    要根據每個人的實際能力,量才施用,把最合適的人放在最合適的崗位。


    量才施用是企業用人應遵守的黃金法則。


    要引導人才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樹立競爭意識,引入競爭機製。


    隻有在競爭的環境中人才的潛力才會被激發出來,企業才會有不斷的創新,才能擁有持久的競爭力。


    要運用目標激勵機製,獎勤罰懶、優勝劣汰。


    不過在運用過程中,要掌握分寸。


    對企業經營發展而言,馬太效應則告訴我們,要想在某一個領域保持優勢,就必須在此領域迅速做大。


    當你成為某個領域的領頭羊的時候,即使投資回報率相同,你也能更輕易地獲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


    而若沒有實力迅速在某個領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尋找新的發展領域,才能保證獲得較好的回報。


    什麽是鯰魚效應?


    --人才是磨出來的


    以前,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魚後,希望魚能活著抵達港口,因為活魚比死魚的價格高好幾倍,然而隻有一艘漁船能成功地帶活魚回港。


    人們紛紛探訪,想知道這位船長是怎麽做的。


    可他嚴守成功秘密。


    直到他死後,人們打開他船上的魚槽,發現和別人的沒有什麽不同,隻不過裏麵多了一條鯰魚。


    百思之後終於明白,原來鯰魚裝入魚槽後,由於環境陌生、生性好動而四處遊蕩,偶爾追殺沙丁魚。


    沙丁魚則因發現異己而緊張不已,四處逃竄,把整槽魚攪得上下浮動,也使水麵不斷波動,從而氧氣充分。


    如此這般,就能保證沙丁魚活蹦亂跳地運進漁港。


    這就是所謂的“鯰魚效應”。


    鯰魚效應”就在於兩個方麵的作用:帶動作用和刺激作用。


    帶動作用,是因為那些“鯰魚”有著較高的個人素質、較強的業務能力和較強的個人感召力,周圍的人群總是在關注著他們、不知不覺地仿效並追隨他們。


    刺激作用,是因為“鯰魚”積極向上、能力強,能夠獲得比其他人更多的關注、支持和更好的待遇,會其他人群帶來壓力,從而刺激他們的自尊心,再輔以得當的引導,就會出現“比、學、趕、超”的良好工作氛圍。


    例如在管理中運用是指當一個組織內部人浮於事、缺乏效率等情況下,在內部挖掘或從外部引入一些“鯰魚”。


    通過提升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來帶動和刺激組織的其他人員,從而在組織內部形成一個人人向上的良好競爭氛圍。


    這裏的“鯰魚”是指那些個人素質高、業務能力強、有著較強的個人感召力的業務骨幹。


    他們在組織中可以擁有一定範圍內的權力,但他們常常運用的卻是非權力領導力,依靠個人魅力去帶動和激勵組織中的其他人員。


    什麽是“睡眠者效應”?


    --重複影響提高認可度


    自從腦白金廣告在媒體上播出後,負麵評論便不絕於耳,廣告業內人士毅然決然地將其視為毫無美感和創意的失敗案例,但是憑此廣告,腦白金卻創下了幾十億元的銷售額。


    為什麽一個讓大多數人反感的廣告反而導致產品的熱銷呢?


    國外一名消費行為學家認為:過多地重複廣告信息雖然引起受眾的反感,但卻不影響受眾對信息的記憶以及日後的商品購買行為,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那些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都會不複存在,隻有廣告信息牢牢地保持在消費者記憶深處--從根本上說,這就是一種“睡眠者效應”。


    所謂的“睡眠者效應”,指的是由於時間間隔,導致人們容易忘記信息的來源,而隻保留了對內容的模糊記憶。


    心理學家凱爾曼和卡爾·霍夫蘭本來研究的命題是“信息高低可靠性的影響有多久可保持,會不會隨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


    結果在進行研究的時候,他們意外發現了“睡眠者效應”。


    如果信息傳播源是一個威信高的人,在他說話剛結束時,他的說話內容對受傳者的影響是頗大的,但是隔了一段時間後,由於受傳者忘記了說話者,而隻記得說話的內容,結果其影響明顯有了降低--可見,其中降低的這部分影響效果主要少去了說話者威信高所產生的情感效應;如果信息傳播源是一個威信較低的人,那麽,在他說話時,他所傳播的信息產生的影響是很小的,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後,聽話者對說話者的印象便逐漸變得淡薄,隻記得他當初說了什麽,這便導致信息的影響力有了明顯的提高--由於說話者的威信低所產生的情感效應降低,以致提高了聽話者對他所傳播信息的認可度。


    什麽是庫裏肖夫效應?


    --電影創作依賴的認知基礎


    蘇聯電影導演列夫·庫裏肖夫為了弄了清楚蒙太奇(注:蒙太奇就是根據影片所要表達的內容,和觀眾的心理順序,將一部影片分別拍攝成許多鏡頭,然後再按照原定的構思組接起來)的並列作用,從某一部影片中選了演員莫茲尤辛的一個特寫鏡頭,這個特寫沒有任何表情。


    然後,庫裏肖夫把這個鏡頭與其他影片的小片斷連接成三個組合。


    在第一種組合中,特寫後麵緊接著一張桌上擺了一盤湯的鏡頭;第二個組合是莫茲尤辛麵部的鏡頭與一個棺材裏麵躺著一個女屍的鏡頭緊緊相連;第三個組合是這個特寫後麵緊接著一個小女孩在玩著一個滑稽的玩具狗熊。


    然後,庫裏肖夫把這三種不同的組合放映給觀眾看,結果看了三個組合的觀眾都對演員的表演大為讚賞,觀看第一個組合的觀眾從那盤忘在桌上沒喝的湯,看出了莫茲尤辛的沉思的心情;觀看第二個組合的觀眾則看到演員沉重悲傷的表情,並且也感到非常感動;而觀看第三個組合的觀眾卻看到了演員輕鬆愉快的微笑,一起跟著高興起來。


    因此,庫裏肖夫認識到造成觀眾情緒反應的並不是單個鏡頭的內容,而是幾個畫麵的並列:單個鏡頭隻是電影的素材,蒙太奇的創作才是電影藝術!--這便是庫裏肖夫效應。


    庫裏肖夫效應是一個關於認知的心理效應,說明人的認知並不完全依賴於單個場景或者單個元素,而且還取決於這些場景或者元素的連接順序。


    比如,有這樣三個片段,一個是一張微笑的臉,一個是一張驚恐的臉,另一個是對著一個人瞄準的手槍。


    如果我們按照先微笑的臉、繼而瞄準的手槍、最後驚恐的臉的順序將這三個片段連接起來,人們就會認為這個人是一個懦夫;然而,如果我們把順序變換一下,按照如下的順序連接片段:驚恐的臉、瞄準的手槍、微笑的臉,人們則會認為這個人很英勇。


    正是由於人的認知存在庫裏肖夫效應,才使得電影導演在創作時有了充分的發揮空間。


    我們平時所看的電影,在創作的時候,製作者並不是按照事件的發生順序拍攝鏡頭的,而是導演按照劇本或影片的主題思想,分別拍成許多鏡頭,然後再按原定的創作構思,把這些不同的鏡頭有機地、藝術地組織、剪輯在一起,使之產生連貫、對比、聯想、襯托、懸念等聯係,從而構成一個符合邏輯的故事。


    什麽是首因效應?


    --第一印象比較深刻


    一個新聞係的畢業生正急於尋找工作。


    一天,他到某報社問總編:“你們需要一個編輯嗎?”


    “不需要!”


    “那麽記者呢?”


    “不需要!”


    “那麽排字工人、校對呢?”


    “不,我們現在什麽空缺也沒有。”


    “那麽,你們一定需要這個東西。”


    說著,他從公文包中拿出一塊精致的小牌子,上麵寫著“額滿,暫不雇用”。


    總編看了看牌子,微笑著點了點頭,說:“如果你願意,可以到我們廣告部工作。”


    這個大學生通過自己製作的牌子,表現了自己的機智和樂觀,給總編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引起對方極大的興趣,從而為自己贏得了一份滿意的工作。


    當我們進入一個新環境,參加麵試,或與某人第一次打交道的時候,常常會聽到這樣的忠告:“要注意你給別人的第一印象噢!”


    第一印象,又稱為初次印象,指兩個素不相識的陌生人第一次見麵時所獲得的印象。


    人們對你形成的某種第一印象,通常難以改變。


    而且,人們還會尋找更多的理由去支持這種印象。


    有的時候,盡管你表現的特征並不符合原先留給別人的印象,人們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仍然要堅持對你的最初評價。


    第一印象在人們交往時所產生的這種先入為主的作用,被叫做首因效應。


    其實,人類有一種特性,就是對任何堪稱“第一”的事物都具有天生的興趣並有著極強的記憶能力。


    承認第一,卻無視第二,不經意地你就能列出許許多多的第一。


    如世界第一高峰,中國第一個皇帝,美國第一個總統,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等等,可是緊隨其後的第二呢?


    你可能就說不上幾個。


    生活中,人同樣對第一情有獨鍾,你會記住第一任老師,第一天上班,初戀等等,但對第二就沒什麽深刻的印象。


    這就是“首因效應”的表現。


    因此,我們要特別注意給別人的第一個印象,要爭取在第一次亮相的時候,就表現出最有光彩的自己。


    什麽蔡格尼克效應?


    --初戀最難忘


    蔡加尼克效應是格式塔學派心理學家勒溫的弟子蔡加尼克於1927年發現的一種記憶現象。


    在一次實驗中,他讓被試連續去做22種小的工作,其中有些工作讓被試完成,而另一些工作則令被試中途停止,接著去做別的工作。


    就全部實驗來說,每種工作被完成或被中止的次數完全相等;就每個被試來說,完成的工作和被中止的工作各占一半。


    當每一被試完成一次實驗後、他就立刻讓被試去回憶所做過的工作名稱。


    結果發現,絕大多數被試首先回憶到的卻是那些被中止而未完成的工作名稱,對此,被試不僅回憶得快,而且也回憶得又多又準確。


    這種記憶現象被稱之為蔡加尼克效應。


    這種心理效應的發現,可以幫助人們解釋平素裏許多古怪的記憶現象。


    例如,有時把約定的日期或預定的事情寫進記事本時,往往容易忘記掉。


    這是因為,在記事本上寫的行動,代替了踐約或預定要做的事。


    也就是說,寫到記事本也就意味著把這件事做好了。


    一般說來,不用的東西,我們就容易忘掉。


    “象考試前開夜車,考完試後就忘得一幹二淨,這也是大家都經驗過的,這樣的事情也是蔡加尼克效應的一種表現”。


    這種效應被人用來解釋遺忘的原因,認為“刀子不用就生鏽”。


    因此,在記憶中這種“不使用法則”也可能是遺忘的主要原因之一。


    同理,初戀的人,往往是住在記憶裏的人,兩個人沒有完成婚姻的結合,自然也就很難忘了。


    你知道了嗎?


    什麽是巴納姆效應?


    --算命先生說的“真準”


    有一位著名雜技師,名叫肖曼·巴納姆。


    他在評價自己的表演時說過,因為他的節目中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所以他很受歡迎。


    他能使“每一分鍾都有人上當受騙”。


    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人們卻常常認為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稱為“巴納姆效應”。


    有位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實驗。


    他給一群人做完明尼蘇打多項人格檢查後,拿出兩份檢查結果讓參加者判斷哪一份是更貼近自己。


    事實上,這兩份結果中,一份是多數人的回答平均起來的結果,另一份才是參加者自己的結果。


    參加者往往認為前者更準確地表達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巴納姆效應在生活中十分常見。


    比如算命,很多人算命後都會覺得算命先生說的“真準”。


    實際上,那些訴諸算命的人本身情緒低落、失意,對生活失去信心,沒有安全感。


    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賴性大大增強,很容易受到心理暗示。


    算命先生善於揣摩人的內心感受,很快就能覺察到求助者的感受,說些稍加安慰的話語,求助者立刻會升起一股暖意。


    算命先生接下來的似是而非、無關痛癢的“人生預測”便會使求助者深信不疑了。


    什麽是皮格馬利翁效應?


    --期待是一種力量


    古希臘神話中,塞浦路斯島有位叫皮格馬利翁的年輕王子,他酷愛雕塑。


    通過自己的艱辛努力,皮格馬利翁雕塑了一尊女神像。


    他十分鍾情於自己的得意之作,整天含情脈脈的注視著她。


    不知道過了多少天,女神奇跡般地複活了,並樂意做他的妻子。


    雖然隻是個傳說,卻蘊含了一個非常深刻的哲理:期待是一種力量。


    這種期待的力量就被心理學家稱為皮革馬利翁效應。


    1968年,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在一所小學,對全校學生進行智力測驗。


    然後,不考慮測試的成績,隨機挑選了一些孩子,告訴他們的老師說,這幾個學生智商很高,很聰明。


    後來這些所謂聰明和有前途的學生,在後來的智力測驗中明顯比其他學生有提升。


    這種期盼的力量,使得被期盼的對象在不知不覺中在態度和行為上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這種彎化心理學家稱為羅森塔爾效應。


    所以從現在開始,期盼你自己或者他人吧,就像皮格馬利翁的奇跡一樣,你的信任和期待,會變成現實的現象,你對他人的小關心,有可能創造驚人的奇跡呢。


    什麽是奧卡姆剃刀效應?


    --把握事情的實質


    14世紀,英國奧卡姆的威廉對無休無止的關於“共相”、“本質”之類的爭吵感到厭倦,主張唯名論,隻承認確實存在的東西,認為那些空洞無物的普遍性要領都是無用的累贅,應當被無情地“剃除”。


    他主張: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這就是常說的“奧卡姆剃刀”。


    這把“剃刀”曾使很多人感到威脅,被認為是異端邪說。


    威廉本人也受到傷害。


    然而,這並未損壞這把“刀”的鋒利。


    相反,經過數百年越來越快,並早已超越了原來狹窄的領域而具有廣泛的、豐富的、深刻的意義。


    事情總是朝著複雜的方向發展,複雜會造成浪費,而效能則來自於單純。


    在你做過的事情中可能絕大部分是毫無意義的,真正有效的活動隻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它們通常隱含於繁雜的事物中。


    找到關鍵的部分,去掉多餘的活動,成功並不那麽複雜。


    奧卡姆剃刀效應可進一步深化為簡單與複雜效應:把事情變複雜很簡單,把事情變簡單很複雜。


    啟示我們:在處理事情時,要順應自然,不要把事情人為地複雜化;要把握事情的實質、主流,解決最根本的問題。


    什麽是凡勃倫效應?


    --“瑞士名表”的騙局


    韓國曾鬧出了轟動一時的“瑞士名表”騙局。


    一個名叫李某的美籍韓人,注冊了名為“vincent&co”的手表品牌,並相繼在瑞士和韓國進行法人和商標注冊,從而偽裝成總部在瑞士的公司。


    表鏈和表扣是從中國進口的,時針、分針、包裝盒等廉價配件從韓國的生產商處購買,經過“精心打造”的“瑞士名表”成本價不到10萬韓元,竟以數千萬韓元出售。


    並在時尚雜誌、電視和互聯網上登廣告,說百年來隻向英國等歐洲皇室出售的瑞士名表終於登陸韓國,英國女王、戴安娜等戴過的手表,如此等等刺激有錢人的虛榮心。


    令人吃驚的是,韓國許多名人還真“上鉤”了,包括一些明星和要員。


    正當李某大肆斂財的時候,首爾警方接到舉報,並以欺詐罪拘捕了李某。


    這個案例就是典型的凡勃倫效應,商品價格定得越高,越能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商品價格越高,消費者反而越願意購買的消費傾向,因為最早由美國經濟學家凡勃倫注意到,因此被命名為“凡勃倫效應”。


    什麽是對比定律?


    --要想甜,加點鹽


    小張和小王受雇於一家超級市場,他們工作資曆差不多,可是小張卻被由領班提升為部門經理。


    小王認為自己不比小張差,覺得總經理對他很不公平,就憤而辭職,並在走之前向經理表達了他的不滿。


    總經理說:“你想知道你們之間的差別嗎?


    那麽請你馬上到集市去,看看今天有什麽賣的。”


    小王很快從集市回來,匯報說剛才集市上隻有一個農民拉了車土豆賣。


    “一車大約有多少袋,多少斤?”


    總經理問。


    小王又跑去,回來說有10袋。


    “價格如何?”


    小王再次跑到集上。


    總經理望著氣喘籲籲的小王說:“請休息一會兒吧,再看看小張是怎麽做的。”


    說完就叫小張去做同樣的事。


    小張很快從集市回來了,匯報說到現在隻有一個農民在賣土豆,有10袋,價格適中,質量很好,他帶回幾個讓經理看。


    這個農民過一會兒還會弄幾筐西紅柿來賣,據他看價格還公道,可以進一些貨。


    他不僅帶回了幾個西紅柿當樣品,而且把那個農民也帶來了。


    總經理說:“請他進來。”


    這時,小王一下子明白了他和小張之間的差異,感到很慚愧。


    對比的效果就是這樣鮮明,有時甚至比千言萬語更說明問題。


    人的心理有這樣一種特點,就是單獨認識一個事物時,不如把它的對立麵也同時列出來進行比較,這樣效果就會更明顯。


    俗話說,“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這就是心理學上的“對比定律”。


    就像你吃菠蘿的時候,可以用淡鹽水泡一泡,吃起來就比較甜。


    因為從本質上講,世界上沒有孤立存在的事物。


    任何事物都是在和其他事物的對比中存在的,你給一個事物規定一種特性,必然是在其他事物的對比之下。


    沒有黑暗,就沒有光明;沒有苦,就沒有甜;沒有醜,就沒有美……


    什麽是討厭完美定律?


    --完美的人不如有缺點的人可愛


    美國心理學家阿倫森發現,一個能力非凡而又完美無缺的人的吸引力,遠不如一個能力非凡但身上卻有著常人的缺點的人。


    這恐怕是人們認為太完美反而缺少人情味,倒不如個性有棱角、有小毛病的人更貼近人性。


    “四人幫”時期的文學藝術作品中常有許多“三突出”和“高大全”的人物。


    其實那種十全十美、不食人間煙火的人,與現實生活嚴重脫節,根本就不可信,更談不上讓讀者喜愛了。


    看起來的“高、大、全”,本質上往往是“假、大、空”。


    生活中有一些看起來各方麵都比較完美的人,但是他們卻往往不太討人喜歡。


    而討人喜歡的,卻往往是那些有優點,但也有一些明顯缺點的人。


    為什麽呢?


    因為一般人與完美無缺點的人交往時,總難免因為自己不如對方而感到自卑。


    如果發現精明人也和自己一樣有缺點,就會減輕自己的自卑,感到安全,也就更願意與之交往。


    你想,誰會願意和那些容易讓自己感到自卑的人交往呢?


    所以不太完美的人,比缺點很少的人,更容易讓人覺得可親、可愛。


    有一位大齡女青年,具有較等學曆,長得很漂亮,事業也很有成就。


    在很多人眼裏,她相當完美。


    可她覺得婚姻是終身大事,不能馬虎,寧可等著,也不能將就。


    結果,抱著這樣的觀念,一晃四十了,還是孑然一身。


    她感到很奇怪,像她條件這麽好的人,為什麽就不能被好男人發現呢?


    其實她不知道,也許正是她的“完美”把許多男士嚇著了。


    通常,優點和缺點也是辯證的,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往往是因為他的某個優點,才導致他的另一個缺點。


    比如一個慷慨大方的人,可能會有大大咧咧、粗心大意的毛病。


    很多時候,要看你選擇什麽,放棄什麽。


    很多的情況是:你選擇一個優點,也往往必須放棄另一個優點。


    古人說:“水至清則無魚。”


    接受自己和他人的缺點,往往是一種實事求是的態度,也是一種達觀的表現。


    什麽是小世界定律?


    --世界真小


    有一天,一個未過門的女婿準備去拜見丈母娘。


    他路過一家食品店,看見一條長蛇般的隊伍延伸而出,原來是人們在排隊購買脫銷已久的一種名牌火腿。


    他忽然想起,“心上人”不是說她媽媽最喜歡用火腿煮湯喝嗎?


    何不買幾個,去討她老人家的歡心呢?


    於是,他使出渾身解數,插到了隊伍的前邊。


    一位大娘看不慣,批評了他幾句。


    他惱羞成怒,脫口便罵,把那個大娘氣得怏怏離去。


    他心裏想,反正茫茫人海,誰也不認識誰。


    當他提著火腿,敲開“心上人”的家門時,一下子驚呆了,原來開門的正是那位大娘。


    他這才明白,他剛剛得罪的那位大娘就是他未來的丈母娘!


    你是否有過類似經曆,就是在某一時間、地點,碰上一個絕對想不到會碰上的人?


    有時現實生活中就是會發生這樣巧的事情。


    有時候,你在一個陌生的角落遇到一個陌生的人,閑聊幾句後竟然發現你們有一個共同的熟人,使你不由感歎:世界真小!其實這個世界本來就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麽大。


    而我們通常以為碰見認識的或者有關聯的人,不是那麽容易。


    事實上,這種事情的發生比我們想象的容易得多。


    這就是社會心理學上的“小世界定律”。


    什麽是手表效應?


    --在選擇麵前果斷決策


    所謂手表效應,是指一個人隻有一隻表時,可以知道現在是幾點鍾,而當他同時擁有兩隻表時卻無法確定。


    兩隻表並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讓看表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


    此時,不妨聽聽尼采的忠告:“兄弟,如果你是幸運的,你隻需有一種道德而不要貪多,這樣,你過橋更容易些。”


    因而,你要做的就是選擇其中較信賴的一隻,盡力校準它,並以此作為你的標準,聽從它的指引行事。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被“兩隻表”弄得無所適從,不知自己該信仰哪一個。


    還有人在環境、他人的壓力下,違心選擇了自己並不喜歡的道路,為此而鬱鬱終生,即使取得了受人矚目的成就,也體會不到成功的快樂。


    其實,每個人都應該“選擇所愛的,愛所選擇的”。


    這樣無論成敗都可以心安理得。


    或許手表效應給我們一種直觀的啟發:對同一個人或同一個組織的管理不能同時設置兩個不同的目標,不能同時采用兩種不同的方法;每一個人不能由兩個人來同時指揮,否則將使這個企業或這個人無所適從。


    另外,每個人都不能同時挑選兩種不同的價值觀,否則其行為將陷於混亂。


    什麽是社會負責分散定律?


    --旁觀者越多越不會有人見義勇為


    1964年3月,紐約昆士鎮的克尤公園發生了一起謀殺案,使全美感到震驚。


    年輕的酒吧經理吉娣·格羅維斯在淩晨3點回家途中被溫斯頓·莫斯雷刺死。


    使這場謀殺成為大新聞的原因是,這次謀殺共用了半個小時的時間(莫斯雷刺中了她,離開幾分鍾後又折回來再次刺她,又離開,最後又回過頭來再刺她),這期間,她反複尖叫,大聲呼救,有38個人從公寓窗口聽見和看到她被刺的情形。


    但沒有人下來保護她,她躺在地上流血也沒有人幫她,甚至都沒有給警察打電話。


    當時,新聞評論人和其他學者都認為,這38個證人無動於衷的表現是現代城市人,特別是紐約人異化和不人道的證據。


    可是,生活在這個城市的兩位年輕社會心理學家約翰·巴利和比博·拉塔內卻覺得,事情沒有這麽簡單,人們無動於衷,一定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和更令人信服的解釋。


    他們認為,這種現象不能僅僅歸結為眾人的冷酷無情,或是道德日益淪喪。


    因為在不同的場合,人們的援助行為是不同的。


    當某人遇到緊急情境時,如果隻有一個人能提供幫助,那麽這個人會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對受難者給予幫助。


    如果這個人見死不救,他自己就會產生罪惡感、內疚感,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價。


    而如果有許多人在場的話,幫助求助者的責任就由大家分擔,造成責任的分散,每個人分擔的責任很少,旁觀者甚至可能連他自己的那一份責任都意識不到,這就容易造成“集體冷漠”的局麵。


    也就是說:正是因為一個緊急情形有其他的目擊者在場,才使得旁觀者無動於衷。


    這種冷漠旁觀的行為,可能更多的是在於旁觀者對其他觀察者的反應。


    什麽是破窗定律?


    --小破壞要及時製止和修補


    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詹巴鬥曾進行了一項試驗:他把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分別停放在兩個社區,一個是帕羅阿爾托的中產階級社區,一個是相對雜亂的布朗克斯街區。


    停在布朗克斯街區的那一輛,摘掉了車牌,頂棚敞開,結果不到一天就被人偷走了;而停放在帕羅阿爾托的那一輛,停了一個星期也無人問津。


    後來,詹巴鬥用錘子把這輛車的玻璃敲了個大洞,結果僅僅過了幾個小時車就不見了。


    後來,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林提出了破窗定律:如果有人打壞了一棟建築上的一塊玻璃,而這扇窗戶又沒有得到修複,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玻璃。


    久而久之,在這種公眾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蔓延。


    破窗定律揭示了環境所具有的強烈的暗示性和誘導性,任何一種不良現象的存在,都會傳遞一種信息,導致這種不良現象無限地擴展。


    這種情況在生活中經常可以見到。


    比如,在公交車站,如果大家都井然有序地排隊上車,那麽誰也不會不顧別人的眼光而貿然插隊;相反,車輛尚未停穩,如果有幾個人猴急地你推我擁,爭先恐後,後來的人即使想排隊上車,恐怕也沒有耐心了。


    這個定律告訴我們,對管理秩序的任何偶然的、個別的、輕微的損害,如果不聞不問、反應遲鈍或糾正不力,其後果可能就是縱容更多的人去破壞它。


    於是用不了多長時間,各類有損公共秩序的行為,就會如雨後春筍般地滋生出來。


    為了防止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及時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戶”。


    什麽是空白定律?


    --此時無聲勝有聲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這樣一段:“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憂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音樂於極致中戛然而止,給人留下的是無盡的思想空間,起到了留白的作用。


    這種留出空白的藝術表達方式,給人感覺更富有靈氣,更能啟發人的想象力,具有獨特的審美效果。


    留白為什麽會起到這樣的作用呢?


    它是有其心理學依據的。


    心理學家認為人的心理有這樣的特點:在感知世界的時候,如果感知對象不完整,便會自然地運用聯想,在頭腦中對不完整的感知對象進行補充,直至完整。


    奇妙的是,人們對經過聯想去“補充”的感知對象,會產生更強烈的心理效應,不僅印象深刻,而且更容易記住。


    我們把這種現象叫做“空白定律”。


    說到這裏,我們大概會想起王家衛的電影《花樣年華》。


    影片在寂寞、夢想、逃避的情節中慢慢地鋪開,但自始至終都沒有直接表現男女主角之間的戀愛場景,這就是要留給觀眾自己去想象的。


    留白在很多領域裏都有奇妙的作用。


    在生活中,和親密的人相處,也要注意適當地留白。


    比如夫妻之間,如果相互之間沒有距離,把對方看得太緊,恐怕隻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不利於感情的發展。


    相反,如果給對方一定的空間,彼此保留一定的神秘感,那點空白會使兩人更有走近的欲望。


    什麽是陌生時長定律?


    --如何戰勝“生命苦短”的感覺?


    我們大概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吧:到一個新地方、新街道,找一個目標,會覺得很遠,花費的時間很長;可是在回來的路上,我們卻覺得比去的路程要近,走的時間似乎也短了。


    這是怎麽回事呢?


    這種現象,我們把它叫做“陌生時長定律”。


    它的內涵是:人在陌生、新奇的地方,會產生時間長、時光慢的錯覺。


    為什麽會有這種現象呢?


    心理學家認為有兩個原因。


    一是人們在去陌生地方的時候,為了應付可能出現的陌生事物或產生的新的困難,注意力會高度集中,留意到許多信息,印象也比較深刻。


    這樣使人感覺好像經曆了很多事,因此有時間長的錯覺。


    而在回去的路上,因為這個路已經走過了、熟悉了,不用再提高注意力了,精神就放鬆下來,不再去留意很多事物,於是就感到經曆簡單,時間短。


    第二個原因是,去的路上,你始終不知道目的地還有多遠,即使不走彎路,因為它對你是未知的,就你也會覺得遠;而回來的時候,目的地是已知的,是可見的,不給人渺茫的感覺,讓人覺得比較容易到達,因此顯得近。


    人的一生也符合陌生時長定律。


    同樣活80歲,如果每日生活在與世隔絕、信息單調的山村,80年匆匆而過。


    而那些四海為家的人,經曆陌生的環境、人情和風俗,80年的光陰絢麗多彩,也就覺得生命挺長的。


    這個定律告訴我們,為了戰勝“生命苦短”的感覺,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自己的生命豐富起來。


    你看有的人,有一定經濟條件後,發展了許多的業餘愛好。


    他們或旅遊,或攝影,或聽音樂,或學習新知識,或探險,總覺得時間不夠用。


    這樣的人到了晚年回首一生時,會覺得生命過得很“值”,因為他們沒有浪費一分一秒,而是把生命過到最豐富的程度。


    但有的人,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一樣,會覺得一生如白駒過隙,太短暫了。


    想一想,我們更願意選擇哪一種生活呢?


    什麽是3對1規律?


    --聯合大多數


    你應該有這樣的生活體驗,就是當你自己想說服別人或提出令人為難的要求時,別人可能一口回絕;如果幾個人同時給對方施加壓力,他可能就乖乖就範了。


    那麽至少需要幾個人才能奏效呢?


    實驗表明,能夠引發對方同步行為的人數至少為3~4名。


    當兩個人統一口徑誘使某人采取趨同行為時,他一般會堅持己見。


    如果人數增加到3人,趨同率就迅速上升。


    如果5個人中有4人意見一致,此時趨同率最高。


    人數增至8名或15名,趨同率則幾乎保持不變。


    但是,這種勸說方法在一對一的談判或對方人多時就很難發揮作用。


    如果對方是一個人,你可以事先請兩個支持者參加談判,並在談判桌上以分別交換意見的方式誘使對方做出趨同行為。


    以紙牌遊戲為例,一般由四個人參加,在遊戲過程中如果時機成熟,有人會建議提高賭金或導入新規則,同時也會有人反對。


    這時如果能拉攏其他兩人讚同你的建議,三個人合力對付一個人,那麽此人往往會因寡不敵眾而改變自己的主張。


    什麽是自我暴露定律?


    --敞開心扉能給人好感


    生活中有一些人是相當封閉的。


    當別人向他們說出心事時,他們卻總是對自己的事情閉口不談。


    但這種人不一定都是內向的人,有的人話雖然不少,但是從不觸及自己的私生活,不談自己內心的感受。


    總體來說,一個人對他人的開放性體現在兩個方麵。


    一是由初次見麵時待人接物的習慣所決定的,稱為社交性。


    社交能力強的人善於閑談,但談話中未必會涉及根本問題。


    第二個方麵是由一個人是否願意將自己的本意、內心展現給他人所決定的,這稱為自我展示性。


    這兩種類型的開放性通常是完全獨立的。


    有些人社交能力很強,他們可以饒有興致地與你談論國際時事、體育新聞、家長裏短,可是從來不會表明自己的態度。


    而你一旦將話題引入略帶私密性的問題時,他就會插科打諢,或是一言以蔽之。


    可見,一個健談的人,也可能對自身的敏感問題,有相當強的抵觸心理。


    相反,有一些人雖不善言辭,卻總希望能向對方袒露心聲,反而很快能和別人拉近距離。


    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應該至少讓一個重要的他人知道和了解真實的自我。


    這樣的人在心理上是健康的,也是實現自我價值所必需的。


    當然,“自我暴露不足”雖然不好,但過度也是不好的。


    總是向別人喋喋不休地談論自己的人,會被他人看做是適應不良的自我中心主義者。


    理想的自我暴露是對少數親密的朋友做較多的自我暴露,而對一般朋友和其他人做中等程度的暴露。


    而且,你也不一定要說你的秘密,在不太了解的人的麵前,我們可以交流一些生活中的並不私密的情感,既給人親近之感,又不會讓自己處於不安全之中。


    什麽是貝勃規律?


    --誘敵深入法


    有一個關於“誘敵深入法”的有趣實驗。


    如果報紙售價上漲50元或汽車票由200元漲到250元,人們會十分敏感;而如果房價漲了100甚至200元,人們都不會覺得漲幅很大。


    人們一開始受到的刺激越強,對以後的刺激也就越遲鈍。


    這就是心理學上的“貝勃規律”。


    下麵再舉例子以說明這種“貝勃規律”。


    一個人右手舉著300克重的砝碼,如果此時在其左手上放305克的砝碼,他覺察不出有什麽差別。


    直到左手砝碼的加重至306克時,他才會感覺左手的有些重。


    同樣,如果右手舉著600克,這時左手上的重量要達到612克,人才能感受到差異。


    也就是說,要比之前的情況多給一倍以上的刺激,人才會有所反應。


    所以,要想辨別出刺激間的差異,差額必須足夠大。


    企業經營中的人事變動或機構改組等活動經常用到“貝勃規律”。


    例如,一家公司想裁掉一些員工,但這些人逆反、報複心理很強,首先拿來開刀則可能引起不良後果。


    因此,應該先對與這些人無關的部門進行大規模的人事變動或裁員,使其他職員習慣於這種衝擊,然後在第三或第四次的人事變動和裁員時再把矛頭指向原定目標。


    受到曆次衝擊之後,這些人已經麻木了。


    再比如,在談判中,一開始就提出令人難以拒絕的優厚條件,等談判基本結束後再指出一些不好的細節並使對方接受,這種“誘敵深入法”基本上也是以“貝勃規律”為基礎的。


    什麽是交往適度定律?


    --對別人過好,對自己不利


    人們常講互惠定律,就是人們對別人給予的好處,總想要同等匯報。


    於是有的人便以為,他如果對對方特別好,對方也會對他特別好。


    其實,互惠定律如世間一切規律一樣,就是適度最好,過猶不及。


    你對別人過分的好,在人際交往中“過度投資”,可能引起三個不良後果。


    第一,人際關係中如果不能相互滿足某種需要,那麽這種關係維持起來就比較困難。


    因為這會使人感到無法回報或沒有機會回報對方,而在心裏感到愧疚,感到欠對方的情。


    這種心理負擔會使受惠的一方隻好選擇疏遠。


    所以不要把好事一次做盡,要留有餘地,或者給對方回報的機會。


    第二個不良後果是,對對方過好,會令對方對這種恩情感到麻木,時間長了,就不覺得你對他有多好。


    中國俗話說:“一鬥米養個恩人,一石米養個仇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通俗地說,就是把對方給慣壞了。


    這在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中顯現得很多。


    如果你對子女過好,會讓他習以為常,覺得理所當然,一旦將來讓他獨立解決困難,他就覺得你對他太不好了。


    還怎能指望他孝敬你呢?


    夫妻之間也是如此。


    有時,妻子對丈夫太好,生活上照顧得無微不至,什麽事都對他百依百順,反而讓對方輕視你的感情。


    第三個不良後果,就是容易讓別人覺得你心太軟,不怕你,對你無所忌憚。


    生活中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善良的,所以讓自己有點威嚴,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也能讓自己更有影響力。


    如果你總是對別人太好,會讓人覺得你善良而軟弱,你會很容易被利用。


    尤其是作為領導一定要懂得恩威並施的方法,既要有軟的一麵,也要有硬的一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超值金版-心理學常識1000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牧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牧之並收藏超值金版-心理學常識1000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