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取篇第十九章心理效應與定律--黃金法則1


    人類渴望揭開心理世界的麵紗,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當人類已經超越了地球的吸引力走向外太空的時候,而我們的內心世界依舊還有一個更加深不可測的“小宇宙”,而這個宇宙更加不為人所知。


    為什麽情人眼裏出西施?


    為什麽女人的衣櫃裏總是少一件衣服?


    為什麽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被拍死在沙灘上?


    為什麽熱切的期望會讓你期望的人達到你的要求?


    為什麽世界那麽大,碰見認識的人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容易?


    為什麽別人答應了你的小要求,就比較容易答應你的大要求?


    為什麽當責任不分明時,團體中的個體就會出現賣力的情況?


    為什麽我們可以很容易躲過一隻大象,卻很難躲開一隻蒼蠅?


    為什麽做喜歡的事情如果得到物質獎勵,反而降低做這件事的興趣?


    ……


    本章精選了一些心理效應與心理定律,以上的問題你都可以在這裏找到答案。


    仔細地閱讀它,你將了解支配人類社會和行為的黃金法則,你將不會在錯綜複雜的人性森林中迷失自己,你將不用在黑暗中繼續摸索著前進的方向,最重要的是,你和你的命運也會隨之改變。


    什麽是暈輪效應?


    --情人眼裏出西施


    有個成語叫做“愛屋及烏”,意思是如果我們喜歡某個人,就會連同他的屋子和棲歇在屋上的烏鴉也喜歡。


    誰都知道,烏鴉很醜,渾身漆黑,呱呱亂叫,一直被當做不祥之物。


    所以烏鴉怎麽會討人喜歡呢?


    就是因為我們對房子的主人太喜歡了,推及到他的房子不說,還推及到烏鴉身上!這其實是一種認識的偏差,這種偏差在心理學上叫“暈輪效應”。


    所謂暈輪,是指太陽周圍的一圈光暈,有擴大化的意思。


    暈輪效應就是說,人們在判斷其他事物時,容易犯以點代麵、以偏概全的錯誤,即由一個優點推及得出所有優點,由一個缺點推及到所有缺點。


    在生活中也經常會有這樣的現象發生。


    比如有時候我們到一家私人商店買東西,發現有件商品質量很差,價錢卻高,我們可能就會不高興地說:“都是奸商,沒有一個好東西,唯利是圖!”


    有時我們與一位知識淵博的人談話,即便對方說的隻是一些無聊的笑話,我們可能也會因此以為他是在含蓄地表達什麽觀點。


    有時候年輕的戀人因為喜歡對方的某個特點,就會看對方什麽都順眼,最突出的例子就是“情人眼裏出西施”。


    為避免暈輪定律產生的弊端,我們應該養成客觀全麵看待事物的習慣。


    要知道事物並非完美無缺,有優點並不意味著就是完人,有缺點也不意味著一無是處。


    可愛的優點和討厭的缺點,很可能在同一個人身上並存。


    什麽是熟人鏈效應?


    --六個人就可以建立聯係


    長時間以來一直流行著一種通俗心理學理論,認為世界上任何兩個人隻要通過五、六站中間關係,就可以屬於一個共同的熟人圈。


    你肯定想到你會成為朱麗婭·羅勃茨或愛斯基摩人的熟人吧?


    隻要你嚐試,通過熟人的熟人的熟人的介紹,最多不會超過五、六站這樣的熟人鏈,你就會成為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裏,任何一個人的熟人圈子裏的一員。


    英國倫敦《衛報》記者adamluck想寫一篇題為《中國時尚--性愛都市》的文章,想要采訪最近在互聯網上風頭很盛的廣州女郎木子美。


    adamluck先聯係到了他的一個北京朋友l,l恰巧認識木子美在美國的高中同學w,通過w找到了木子美的好朋友m,m答應幫朋友一個忙。


    據說,通過這個渠道,adamluck順利地聯係到了遠在廣州的木子美。


    我們發現,將世界兩端毫不相幹的人聯係起來竟然隻需要短短幾步。


    隻要抓住幾個關鍵人物,信息就能迅速地大範圍傳播開來,這就是熟人鏈效應。


    毋庸置疑的是,現代社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更為靈活、開放。


    社會係統的開放性,使如今的世界變成了一個“地球村”。


    世界上任何地方發生的事情,都可以在瞬間傳播到任何別的地方,就如從一個村莊的東頭傳到西頭那麽迅速。


    這也使得人與人之間取得聯係變得空前容易,既然人和人這樣容易“聯係”上,那麽我們搭建自己廣泛的人脈網,就不是很難的事。


    當我們擁有一個廣泛的人脈網,在生活和工作中,當然會很容易得到朋友們的幫助。


    什麽是德西效應?


    --不公正的待遇


    一位老學者在一個風景秀麗的小鄉村裏修養,那裏非常寧靜。


    附近的孩子總愛來這裏嬉戲打鬧,喧嘩的聲音讓老人無法休息好。


    雖然他不時地阻止,但是根本不管用。


    後來,他想到一個辦法。


    他把孩子們招到一起,並告訴他們誰嚷嚷的聲音最大,誰就會得到最高的報酬。


    於是,孩子在那大囔大叫,當然他們也得到了相應的獎勵。


    就這樣持續了3個星期後,孩子們來這裏吵鬧已成為一種習慣。


    這時,老人給孩子們的獎勵減少,雖然有的孩子覺得獎勵太少了,但是總比沒有的好。


    然後,過了一個星期後,不論孩子們怎麽吵,老人也拒絕給他們錢了。


    孩子們覺得這事真是太可氣了,受到的待遇越來越不公正。


    從那以後,孩子再也不去老人的住處吵鬧了。


    這一個效應是由心理學者德西發現的。


    1971年,德西和他的助手運用實驗證明了這個效應的存在。


    他以學生為實驗對象,請他們解決一些測量智力的問題。


    實驗分三階段:第一階段,所有的被試者不給獎勵;第二階段,將被試者分為兩組,實驗組的被試者完成一個難題可得到1美元的報酬,而控製組的被試者跟第一階段一樣沒有報酬;第三階段,為休息時間,被試者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動,目的在於考察實驗對象是否喜愛這項活動。


    結果發現,獎勵組的被試,在第三階段繼續解題的人數很少;而無獎勵組被試者,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時間在繼續解題。


    這個結果表明,對於進行一項愉快的活動,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質獎勵,反而會減少這項活動對參與者的吸引力。


    什麽是貝爾效應?


    --慧眼識人,甘為人梯


    英國學者貝爾天賦極高,曾經不止一個人預計說,如果他畢業後進行晶體和生物化學的研究,一定會贏得多次諾貝爾獎。


    但他卻心甘情願地選擇了另一條道路--甘當人梯,提出一個個課題,指引別人進行研究,登上一座座科學的頂峰。


    於是有人把他這種甘為人梯的行動稱為“人梯效應”,也稱作“貝爾效應”。


    宋朝太尉王旦曾經專門在皇帝麵前誇讚寇準的長處,推薦他為宰相,但寇準卻多次在皇帝麵前痛陳王旦的缺點。


    有一天,皇帝忍不住對王旦說:“你雖然誇讚寇準的優點,可是他經常說你的壞話。”


    王旦卻說:“本來應該這樣。


    我在宰相的位子上時間很久,在處理政事時失誤一定很多。


    寇準對陛下不隱瞞我的缺點,愈發顯示出他的忠誠,這就是我看重他的原因。”


    有一次,王旦主持的中書省送寇準主持的樞密院一份文件,違反了規格。


    寇準馬上將此事向皇帝匯報,使王旦因此受到責備。


    然而事隔不到一個月,樞密院有文件送中書省,結果也違反了規格,辦事人員興奮地把這份文件送交王旦,以為王旦定會報複寇準,可他沒有這麽做,而是把文件退還給樞密院,希望他們修正。


    對此,寇準十分慚愧,見到王旦時便恭維他度量大。


    後來,寇準升任武勝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寇準感謝皇帝對他的了解。


    不料皇帝卻說:“此乃王旦的推薦。”


    寇準更加敬服王旦。


    王旦做宰相十二年,推薦的大臣十幾個,大多很有成就。


    王旦身上體現出來的,就是現代人所說的貝爾效應。


    其實,也不妨叫做“王旦效應”。


    管理者可以向貝爾和王旦學習一下,自覺運用貝爾效應。


    一個成功的管理者,應該以國家和民族大業為重、以單位和集體利益為先,發揚伯樂精神和人梯精神,慧眼識才、努力養才、放手用才。


    什麽是群夥效應?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拍死在沙灘上


    2009年的春節晚歡晚會,趙本山帶著他的兩個徒弟小沈陽和小毛,與畢福劍在台上帶來小品《不差錢》。


    相信大家和筆者一樣,被裏麵的台詞逗樂,笑得前仰後合。


    甚至每每想起其中的語錄,都能再會心地笑上一陣。


    隨手就拈一句: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拍死在沙灘上。


    笑歸笑,但這句話也是有心理學依據的。


    一般而言,人所經曆的一生,都會見證或者遭遇很多的文化曆史事件,文化曆史因素會在成人個體身上打下深刻的烙印。


    不同曆史時期的文化背景總是有或多或少的差異,這些差異很可能影響到成人的智力活動。


    心理學家將這種文化曆史因素給智力活動帶來的影響的現象,稱之為“群夥效應”。


    所謂的“群夥”,指的是同一時代出生的人,如均為1950年出生者便可視為一個群夥,他們的基本背景相同或極為相似,如營養條件、受教育水平、大眾媒介的影響,以及科學技術對人們的生活方式或生活風格的改變等。


    發展心理學家沙依對西雅圖追蹤研究的數據進行分析比較後發現,處於同一年齡的不同群夥在基本心理能力上存在顯著差異。


    被試的基本心理能力水平與其出生年份密切相關,出生越晚,基本心理能力水平就越高。


    沙依認為,這是由於社會文化曆史不斷發展導致的結果。


    人類社會總是越來越進步,人們的營養和醫療保健條件越來越好,接受教育的機會越來越多,受大眾媒介與科學技術的影響越來越大,因此,人類的整體智力水平也就越來越高。


    1996年,心理學家奈瑟組織了專門的研討會對此效應進行解釋。


    相當部分人認為應該排除遺傳因素的影響,而從文化曆史變化角度去理解這種效應的產生。


    因為遺傳進化的效果一般不可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體現出來,而是往往要經過許許多多的世代。


    一些研究者指出,產生這種效應的文化曆史因素主要體現為,隨著時代的進步,人的營養狀況不斷改善,童年生理疾患日益減少,父母為個體成長支付了更多的愛心、學校教育條件越來越優越等。


    什麽是門檻效應?


    --讓人答應你的“大”請求


    美國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派人隨機訪問一組家庭主婦,要求他們將一個小招牌掛在自己家的窗戶上。


    這些家庭主婦愉快地同意了。


    過了一段時間,研究者再次訪問這組家庭主婦,又要求她們將一個不僅大而且不太美觀的招牌放在庭院裏。


    結果也有超過半數的家庭主婦同意了。


    與此同時,他們派人隨機訪問另一組家庭主婦,直接提出將不僅大而且不太美觀的招牌放在庭院裏,結果隻有不到20%的家庭主婦同意了。


    這個實驗說明什麽呢?


    它告訴我們,一個人接受了他人的一個小要求後,如果他人在此基礎上再提出一個更高一點的要求,那麽這個人就傾向於接受這個更高的要求。


    這樣依層次逐步地對他提高要求,可以有效地達到預期的目的。


    這種情況比乍一上來就提出比較高的要求,更容易被接受,心理學家把這叫做“門檻效應”。


    這個效應比較多的應用在推銷上。


    比如一個推銷員敲開門,可以跟顧客進行交談時,他已經取得了一個小小的成功。


    此時,如果他能夠說服顧客買一件小東西的話,那麽他再提出進一步的要求,就很可能也會被滿足。


    再比如,有的孩子向媽媽請求可不可以吃顆糖果的時候,如果媽媽答應了,他可能會提出進一步的要求,“那可不可以喝一小杯果汁呢?”


    媽媽經常也是會答應的。


    這個心理定律給我們的啟示是,當我們要提出一個比較大的要求時,可以不直接提出,因為這個時候很容易被拒絕。


    你可以先提出一個較小的要求,一旦被答應,你再提出那個較大的要求,就會有更大的被接受的可能。


    什麽是地位效應?


    --地位決定影響


    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時候,突然大喊:“彼得,彼得,快來!”


    彼得聽見了,立刻不顧一切地往山頂上衝。


    由於觀看的人很多,彼得必須推開擁擠的人群和武裝的羅馬士兵。


    費盡千辛萬苦,彼得終於到了耶穌的腳下。


    “我的主呀,什麽事?”


    “彼得,從我這兒可以看見你家!”


    雖然這隻是一則笑話,但試想如果呼喚彼得的人不是耶穌,而是一個庸常之輩,彼得還會不會如此馬不停蹄地飛奔到耶穌的腳下?


    這則笑話,體現出了心理學中的“地位效應”--在人群心理學中,人們把由於處於不同地位而提出的意見、辦法而產生不同效應的現象,稱之為地位效應。


    在職場中,很多的小人物都產生過這樣的無奈,當你提出一個想法後,大家嗤之以鼻,認為那是小人物的狂想,但是同樣的觀點經由你老板之口說出後,大家便會認為這一觀點閃耀著智慧的光芒。


    --由於職場地位不同,同樣的意見和方法產生了大相徑庭的影響力:地位高的人所提意見、辦法會被多數人認同、讚成,並執行,而地位低的人所提意見、辦法、哪怕是正確的,或與地位高的人一模一樣,而很少會被人認同、讚成,更不會去執行。


    美國心理學家托瑞是“地位效應”的提出者,他曾做過一個佐證實驗:讓飛機場空勤人員(其中有駕駛員、領航員、機槍手)一起討論解決某個問題,每個成員必須首先提出自己的解決辦法,最後把全組同意的辦法記錄下來,發現絕大多數成員同意領航員的辦法而很少同意機槍手的。


    當領航員有正確辦法時,群體會100%同意;而當機槍手有正確辦法時,群體隻有40%的人同意。


    --實驗充分證明了地位效應的存在。


    什麽是投射效應?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投射效應,就是“以己論人”,常常以為別人與自己具有同樣的愛好、個性等,常常以為別人應該知道自己的所想所思。


    投射效應是一種嚴重的認知心理偏差。


    它是由懷疑引起的對別人人格的歪曲。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投射效應的典型寫照。


    當別人的想法或行為與我們不同時,我們習慣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從而認為別人是錯的。


    喜歡嫉妒的人常常認為每個人每天都在嫉妒。


    克服投射效應的消極作用,我們應該辯證地、一分為二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嚴於律己、客觀待人,盡量避免以自己的標準去判斷他人。


    什麽是狄德羅效應?


    --與舊睡袍別離後的煩惱


    18世紀法國有個哲學家叫丹尼斯·狄德羅。


    有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質地精良、做工考究的睡袍,狄德羅非常喜歡。


    可他穿著華貴的睡袍在書房走來走去時,總覺得身邊的一切都是那麽不協調:家具不是破舊不堪,就是風格不對,地毯的針腳也粗得嚇人。


    於是為了與睡袍配套,他把舊的東西先後更新,書房終於跟上了睡袍的檔次。


    可他後來心裏卻不舒服了,因為他發現“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脅迫了”。


    他把這種感覺寫到一篇文章裏--《與舊睡袍別離之後的煩惱》。


    兩百多年後,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家朱麗葉·施羅爾提出了“狄德羅效應”。


    就是說,人們在擁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後,總傾向於不斷配置與其相適應的物品,以達到心理上的平衡。


    這種規律也叫“配套定律”,生活中的“配套定律”是隨處可見的。


    例如,別人送了一隻高檔的手表,如果要戴的話,就要配相應的襯衫、西褲、外套、皮帶、皮鞋、領帶,皮夾子也要換成真皮的。


    再比如人們說“女人的衣櫥裏永遠少那麽一件衣服”,“那一件”就是配套定律中用來和不同的場合、不同的鞋子、不同的首飾、不同的手提包相搭配的衣服。


    又或者人們買到一套新住宅,為了配套,要裝修一番,鋪上大理石或木地板,配紅木家具,出入如此住宅,自然還得“拿得出手”的衣服與鞋襪……如此“狄德羅”下去,也許有一天會忽然發現男主人或女主人不夠配套,就可能走上離妻換夫的道路。


    這種現象本質上倒是沒有好壞對錯之分,可以說是有利有弊。


    大方麵來說,它刺激消費和“內需型經濟增長”,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是件好事。


    但從個人來說,我們要意識到人的欲望沒有窮盡,而我們在一定階段的財力是有限的,雖說“人往高處走”,但也應把握“適度原則”,避免環環相扣的“配套”,讓自己透支。


    比如購物時先給自己一個定額,錢花光了就停止刷卡;一個時段製定一個要求標準,暫時達到了,就停止進一步的需求。


    今天的一些幹部身上,仍可見到類似的現象。


    有的幹部到了一定級別,不是先考慮如何盡職盡責,而是先講究辦公室要有多大,汽車排氣量要達到多少,出差住的飯店是幾星。


    如此“配套”下去,個人待遇和消費水平倒是配套了,隻不過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觀念卻不知跟誰配了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超值金版-心理學常識1000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牧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牧之並收藏超值金版-心理學常識1000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