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篇第十三章成長與發展--從呱呱墜地到耄耋之年


    香港演員劉德華從十幾歲演到八十幾歲的電影《童夢奇緣》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光仔的母親自殺後,光仔成天悶悶不樂,不喜歡呆在家裏。


    最難過的是媽媽去世後,光仔再也沒有長高,而他一直把這件事歸咎於爸爸與新媽媽的錯。


    他千方百計地“離家出走”,並希望能快快長大,他一心想長大的想法一直在腦海中徘徊,直到有一天他在公園裏遇上了一個撿破爛的老頭。


    那個老頭有一種神奇的可快速成長的藥水--能讓人在一夜間變成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光仔便設計偷了過來。


    光仔終於實現了夢寐以求可以長大的理想,但藥水的作用使他一直不停地猛長,每天變老10歲,因此在短短一個星期內他就成了83歲的老爺爺。


    剛開始,光仔還決心追求他的夢中情人、他的老師,而當他的生長速度變得超快後,他隻能放棄了。


    這時他才得知不能去尋找解藥了,不過他也明白了自己在家人心中是多麽重要。


    很多影片都有一夜長大的情節,也許每個孩子兒時都有這樣的童夢吧,就像哆啦a夢的一扇任意門,可以隨便穿越時空到哪裏去。


    但是每個人在每個人生階段看生活和世界的方式都是不一樣的。


    人的一生是不可逆的過程,但每一站都有每一站的精彩,正如在該電影中馮小剛客串的操著北京話的流浪教授說的那句話一樣:生命是一個過程,可悲的是它不能夠重來,可喜的是,它也不需要重來!


    三歲看小、七歲看老?


    心理學家埃裏克·埃裏克森(erikeriksen,1902~1994)認為人的一生需要經曆八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各自的任務。


    他的理論為不同年齡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教育內容,它告訴每個人你為什麽會成為現在這個樣子,你的心理品質哪些是積極的,哪些是消極的,多在哪個年齡段形成的,給你以反思的依據。


    弗洛伊德認為,人的個性在最初的幾年就已經形成了,關於這一點,與中國老古話“三歲看小、七歲看老”的思想基本一致。


    嬰兒期(0~1.5歲):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衝突。


    這期間孩子開始認識人了,當孩子哭或餓時,父母是否出現則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問題。


    兒童期(1.5~3歲):自主與害羞和懷疑的衝突。


    這時期的兒童掌握了爬、走、說話等技能。


    兒童開始“有意誌”地決定做什麽或不做什麽,這時父母必須承擔起控製兒童行為使之符合社會規範的任務,即養成良好的習慣,按時吃飯,節約糧食等。


    學齡初期(3~5歲):主動對內疚的衝突。


    這時期的幼兒如果表現出的主動探究行為受到鼓勵,幼兒就會形成主動性,為他將來成為一個有責任感、有創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礎。


    反之,如果受到譏笑,那麽幼兒就會逐漸失去自信心。


    學齡期(6~12歲),勤奮對自卑的衝突。


    這一階段的兒童都應在學校接受教育,接受訓練、掌握今後生活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


    如果他們能順利地完成學習課程,他們就會獲得勤奮感,使得在今後的獨立生活和承擔工作任務中充滿信心。


    青春期(12~18歲):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衝突。


    青少年本能衝動的高漲會帶來問題,另處青少年麵臨新的社會要求與衝突感到困擾和混亂。


    因而,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務是建立一個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會集體中所占的情感位置。


    成年早期(18~25歲):親密對孤獨的衝突。


    個體把自己的同一性與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體,與他人發生愛的關係。


    具有自我犧牲或損失,才能在戀愛中建立真正親密無間的關係,從而獲得親密感,反之將產生孤獨感。


    成熟期(65歲以上):自我調整與絕望期的衝突。


    由於衰老,人的體力和健康每況愈下,對此他們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和適應。


    埃裏克森認為,在每個發展階段中解決了核心問題後所產生的人格特質,都包括了積極與消極兩方麵的品質,如果各個階段都保持向積極品質發展,就算完成了這階段的任務。


    嬰兒有哪些心理特點?


    嬰兒期是指人從出生到一歲的時期。


    胎兒剛出生後主要依靠皮層下中樞來實現非條件反射,如食物反射、防禦反射及定向反射,以保證內部器官和外部條件的最初適應。


    嬰兒期由於神經髓鞘不完善,興奮特別容易擴散,故嬰兒易激動。


    出生後兩周左右,隨著腦的不斷發育,新生兒出現明顯的條件反射。


    出生兩個月以後,嬰兒的情緒開始發展:當吃飽、溫暖時,嬰兒就露出活潑而微笑的表情;反之,嬰兒就會哭鬧。


    因此,這一時期父母應經常和嬰兒交流,多給予關心、照顧和撫愛,提供適當的玩具和安靜舒適的生活環境,積極培養兒童良好的情緒狀態。


    出生4個月後,嬰兒就開始能夠分辨出成人的聲音,並開始發出一些聲音以回答成人。


    並會聽到母親說話的聲音就興奮地咿呀起來;5~6個月嬰兒由於條件反射的建立和發展,出現了短暫記憶的表現;7~8個月起,嬰兒逐漸能夠將某些詞的聲音與相應的實物或動作聯係起來;10~11個月起,嬰兒開始“懂得”詞的意義、對詞的內容發生反應、模仿成人說話,詞開始成為信號。


    所以,這個時期成人在與兒童接觸時應盡可能不斷地給予兒童語言刺激,盡快開發兒童的語言能力。


    嬰兒媽媽如何避免誤區?


    不要對嬰兒忽冷忽熱。


    忽冷忽熱的媽媽,往往在嬰兒不斷哭鬧的情況下才給予食物和嗬護,沒有給孩子充分的安全感。


    於是嬰兒害怕被遺棄,總是想努力哭鬧,以吸引媽媽的注意,逐漸形成了依戀心理。


    依戀兒成年結婚後,強烈的依戀傾向便會傾瀉到配偶身上:占有欲極強,要求配偶時時刻刻關注自己,無休止地需要親密;對配偶愛恨並存、怨氣衝天;總在埋怨對方辜負了自己的愛,試圖用生氣、吵鬧和威脅迫使對方關心自己;他們嫉妒、猜疑,無論對方如何表白,就是不信任;不能忍受被忽視,害怕被遺棄。


    這樣的夫妻生活不會幸福。


    不要對嬰兒持續冷漠。


    如果不幸降生到冷漠媽媽身邊,嬰兒對享受媽媽嗬護的渴望就會變成失望和痛苦,逐漸形成了回避親密接觸的自我保護方式。


    他們不常哭鬧,似乎很容易滿足,給什麽吃什麽,沒有更多要求,不在乎別人是否關心。


    這樣的嬰兒看起來很獨立,實際上是否定自我的需要。


    媽媽或許還會為孩子早早表現出的“獨立性”而驕傲呢。


    可是,當孩子長大成人,這種“獨立性”便會發展成孤獨型人格。


    他們否認自己的情感甚至物質需要,麵無表情、性格冷漠甚至冷酷,沒有情趣。


    戀愛的時候,剛開始可能表現出一些熱情,但是親密關係確立後,因為恐懼親近,他們又會冷漠和退縮。


    他們較少物質需要,富於獨立和忍耐性,在事業上往往很成功,可是內心的孤獨和痛苦始終揮之不去。


    嬰兒的動作有什麽發展規律?


    嬰兒期的動作發展有一定的規律,具體表現為:


    從整體動作向分化動作發展。


    例如,手指的抓握動作已經能從一把抓發展到能用兩個手指來捏事物等。


    從不隨意動作向隨意動作發展。


    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順序性,同時具有三種原則:


    (1)頭尾原則,就是從頭部開始向腳部發展。


    (2)近遠原則,就是從身體的中軸部位向周邊部位轉移。


    (3)大小原則,就是從粗的動作向精細的動作發展。


    嬰兒的感知覺發展有什麽特點?


    人的感知覺包括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膚覺和空間知覺。


    視覺的發展特點:具備了一定的視覺技能,如視覺集中、視覺追蹤運動、顏色視覺和對光的覺察等。


    例如,出生12-48小時的新生兒有3/4可以追視移動的紅環。


    聽覺的發展特點:嬰兒從外部環境間獲取信息,並開始適應環境,包括聽覺辨別能力、對語音和音樂的感知力和視聽協調能力等。


    例如,嬰兒對母親的聲音尤為偏愛。


    味覺、嗅覺和膚覺的發展,比如能以麵部表情對酸甜苦辣做出反應;表現對母親氣味的偏愛以及有痛覺反應,對水溫的感覺等。


    空間知覺發展的特點:嬰兒期開始對形狀、深度、方位都有知覺。


    例如,3歲能辨別上下,4歲能辨別前後,5歲能以自身為中心辨別左右,7到8歲能以他人或物體為中心辨別左右。


    嬰兒的思維發展有什麽特點?


    依照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的理論,嬰兒期的思維處在感知運動階段。


    這個階段典型的特征就是直覺行動思維,簡單地說就是指嬰兒的思維依靠動作進行,離開動作就離開思考活動。


    嬰兒期的直覺行動思維的特點表現在:


    直觀性和行動性。


    動作是思維的起點,也是解決問題的手段。


    間接性和概括性。


    對遇到類似的情境與事物可采取同樣的行動。


    狹隘性。


    思維活動僅限於與動作有聯係的範圍,思維內容也狹隘。


    缺乏對行動結果的計劃性和預知性。


    嬰兒的情緒發展有什麽特點?


    人類天生就具有對情緒的反應能力,例如,或哭,或笑,或鬧,或靜。


    嬰兒的這種情緒反應是先天遺傳的本能,也是最初的原始情緒反應。


    這裏主要講述嬰兒的三種基本情緒:笑、哭和恐懼。


    笑的發展。


    0-5周的嬰兒的笑的反應是一種自發性的微笑,也是反射性的一種微笑;5周至4個月時期的嬰兒的笑是無選擇性的社會性的微笑,對熟悉或陌生的人都報以微笑;4個月後,嬰兒的笑是有選擇的社會性微笑,對熟悉的人比對不熟悉的人有更多的微笑。


    哭的發展。


    嬰兒的哭是一種不愉快情緒或生理需求的消極反應。


    通常有5種原因:饑餓、瞌睡、身體不適、心理不適、感到無聊。


    恐懼的發展。


    一種是本能的恐懼,比如對大聲響的恐懼;與經驗相聯係的恐懼,比如被開水燙過所引起的懼怕反應;怕生引起的恐懼,一般發生在嬰兒6-8個月時;預測性恐懼,例如害怕“吃人的狼外婆”。


    學前期兒童有哪些心理特點?


    兒童的學齡前期是指兒童從3周歲到6~7歲這個年齡時期。


    這一時期是兒童進入幼兒園接受教育的時期,也就是正式進入正規學校學習之前、為接受學校正規教育做準備的時期。


    學前期兒童在幼兒期心理發展的基礎上,獨立意識增強,並初步形成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願望和能力。


    渴望獨立活動的心理需要和學齡前期兒童從事獨立活動的經驗與水平不足之間產生了矛盾。


    這是學前期兒童心理上的主要矛盾。


    而遊戲活動就是解決這一矛盾的主要活動形式。


    在遊戲活動中,兒童心理的主要矛盾逐步得到解決,從而也就推動兒童心理不斷向前發展。


    另外,通過幫助教育,在不斷提高其社會活動水平的過程中促進了其心理向新水平發展。


    反過來,心理的發展又使他們活動能力不斷提高。


    這是學齡前期兒童心理發展的突出規律。


    隨著心理過程的不斷發展,學齡前期初步具有了分析、綜合與抽象概括能力。


    這使他們在遊戲等活動中,初步學著運用邏輯思維。


    不過由於知識少、經驗不足,尚不能有意地調節和控製自己的行動,即心理的穩定性比較差。


    學齡前期的個性特征已開始形成。


    安全感是整個兒童期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對學前期兒童尤為重要。


    安全感有利於學前兒童形成積極的認知願望;安全感是學前兒童樂於交往、與人建立積極情感關係的保證;安全感決定兒童對群體的歸屬感;安全感會影響兒童的價值觀的形成。


    什麽是心理斷乳期?


    當孩子進入了青春期,你就會發現,“變”成了其顯著特點。


    隨著孩子的快速發育,不僅生理上在變,心理上也是變化劇烈。


    家長會發現,不知從什麽時候起,孩子不聽話了,而且專門與父母對著幹,像變了個人似的。


    你要他這樣,他偏要那樣;家長多說他兩句,他要麽不理睬,要麽就喊煩。


    孩子的這種逆反心理是其進入心理學上所謂“心理斷乳期”的正常反應。


    “心理斷乳”的真正意義是擺脫對父母的孩子式依戀,走上精神的成熟與獨立,也是一個人的社會化過程。


    因此,父母在這一時期應該把愛孩子的重點放在幫助他們完成從孩子到成人的轉變上。


    隻滿足於表麵上了解孩子是不夠的,家長必須學習一些心理學的知識,了解“心理斷乳期”的實質,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心理斷乳期”。


    如何應對孩子的“心理斷乳期”?


    適當引導孩子。


    對於孩子消極的青春期逆反心理,家長應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從行為和心理上進行引導,教育的方式要多樣化。


    應該采用平等對話的方式,讓他把心裏話說出來,然後家長把自己的觀點、經曆講給他聽,讓孩子自己進行比較。


    要理解信任孩子。


    家長要與他們建立一種親密的、平等的朋友關係,要相信孩子有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充分利用孩子的“小大人”想法,針對家裏的一些事情征求、聽取孩子的意見;要盡可能支持他們,尤其在他們遇到困難、失敗的時候,幫助他們分析事物、明辨是非,然後鼓勵他們自己去正確處理。


    家長要做出表率。


    在孩子遇到困難和失敗時,應多給予鼓勵和安慰;孩子有了成績,要及時給予表揚;家長自己有缺點和錯誤,應勇於承認,立刻改正,為孩子做出表率,使孩子從中得到啟迪。


    盡量避免與孩子正麵衝突。


    在孩子發火時,家長應保持冷靜。


    爭論激烈時,家長應轉移話題或采取冷處理方式,以免孩子萌發對立情緒,使逆反心理更強烈。


    但家長不能過於遷就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和不良的行為,以防孩子以後總是用反抗的方式來要挾父母,達到自己的目的。


    孩子平靜下來之後,在適當的時候,家長應心平氣和地指出孩子的錯誤和不當之處,使孩子積極克服愛衝動的毛病。


    對於比較嚴重的反抗行為,家長可以采取獎賞訓練的方法,強化孩子的順從行為。


    鼓勵孩子多參加有益於身心的集體活動。


    通過集體活動,孩子可以廣交朋友,豐富、充實自己的精神生活,發展“自我”意識,正確、客觀地評價自己,有利於培養活潑開朗的性格、真誠待人的品德,利於順利度過斷乳期。


    初潮少女身心保健有哪些?


    初潮,是少女進入青春期最明顯的標誌,對於初潮少女自身而言,麵臨月經初次來臨,心理上會出現緊張、害怕、羞澀、好奇等複雜的情緒體驗,身體方麵會呈現腹脹、腹痛、腰酸、乏力、嗜睡、疲勞、顏麵浮腫等不適,再加上學習緊張的壓力,她們的抵抗力和適應力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減退。


    所以,對初潮少女加強身心保健和健康輔導非常重要。


    第一,家長和老師應向初潮少女講授有關青春期生理,性心理知識,使她們懂得月經初潮是身體發育的必然,是少女青春期的標誌,沒有必要憂心忡忡,同時,要讓她們對月經初潮時並發的腰酸、嗜睡、疲勞、乏力等不適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避免驚惶失措,加重心理負擔。


    第二,初潮時應避免參與劇烈體育運動、長距離騎車和跑步等,以免過度疲勞導致抵抗力下降,誘發感冒等疾病。


    第三,經期應經常清洗外陰,避免手淫,因為在此階段機體抵抗力下降,如果不注意清潔衛生,則極易引起細菌感染和發燒,據統計,初潮少女外陰瘙癢症的發病率為69%左右,其主要誘發因素就與經期外陰不清潔和手淫有關。


    第四,加強自我防護,使用優質衛生巾,千萬不可為了貪便宜,而使用劣質產品,更不能用消毒不嚴格的普通衛生紙和草紙來代替。


    第五,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睡眠時間,食用營養豐富、易於消化吸收的飯菜,這對增強體質,恢複精力大有裨益。


    第六,避免接觸冷水,注意保暖,最好不參加遊泳等不利於身心健康的活動。


    中學生的心理特點有哪些?


    中學生正經曆身心巨變,與家庭之間的關係也發生著微妙的變化。


    曾幾何時,家庭是自己溫馨的樂園和安全的城堡,可是現在卻成了家長的嘮叨、管教、幹預、限製等等構成的“監牢”。


    中學生們於是不停地抗爭,總是想逃出“監牢”,劃出屬於自己的小天地,為了達此目的甚至離家出走。


    究其原因,青少年逆反心理嚴重,於是兒童時期教育不當產生的問題在青少年時期就爆發式地表現出來。


    另外,青少年過渡到成年期,在追求獨立與建立自我的過程中,常會發生各種特殊的適應困難。


    中學階段是人身心急劇發展變化的時期,也是人一生最關鍵、最富有特色的時期。


    如何度過人生路途的“黃金時期”,是擺在每個家庭、每位中學生麵前的重要課題。


    那麽,中學階段家庭教育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究竟是怎麽樣的呢?


    根據一項針對高中生的調查,學生們認為對自己成長影響較大的前三位因素是:一、父母的影響;二、社會現實的影響;三、學校和老師的影響。


    可見家庭教育對中學生成長的影響是十分關鍵的。


    為什麽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反抗?


    兒童期的反抗,主要是指兒童對父母的依賴,而自己又不能自主的糾葛。


    三四歲的幼兒處在第一反抗期,到了初中少年(具體因各人而異,早的在小學高年級,晚的在高中初期)進入第二個反抗期,也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青春期。


    那麽這一時期的反抗都表現在哪些方麵呢?


    硬抵抗,態度強硬、舉止粗暴。


    軟抵抗,漠不關心、冷淡相對。


    反抗遷移,遷怒於其他人。


    那麽形成這種原因在於:


    生理因素,身體加速成長,生理上日漸成熟,但自身的知識、經驗、能力並未與生理同步的成長與成熟,隻處於半成熟的狀態,這種有成人感與隻有半成人狀態的矛盾是造成反抗的主要原因。


    心理因素,自我意識的飛躍發展,使他們進入“心理斷乳期”,一方麵想擺脫對父母的依賴,另一方麵,他們的心理能力又明顯滯後於他們的自我意識,這種發展的不平衡狀態,從而呈現出一種危機感。


    社會因素,進入中學後,他們更渴望得到同齡人的關注,力求找到知心朋友;渴望得到人的尊重與接納,力爭獨立自主,當這種自主受到阻礙,就會引起反抗。


    青年期如何保養心理衛生?


    樹立良好的擇偶觀,正確對待愛情中的挫折。


    每個人的價值觀不一樣,擇偶觀也不同,外在的標準有身材、相貌、經濟收入、家庭條件等,內在的標準包括學識、能力、性格、為人、修養等。


    擇偶的時候應當首先考慮內在標準,因為內在標準相對不容易改變。


    如果在戀愛中受折,也不要沉浸在苦惱當中,因為愛情不是一廂情願的,何況“天涯何處無芳草”。


    增強擇業的自主意識,建立職業生涯的規劃。


    選擇職業或專業需要考慮到自己的興趣、能力和性格特點,如果單純地考慮經濟收入和就業機會,但是工作很不滿意,甚至對職有倦怠感,這對人生的發展是不利的。


    因而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提高人際交往能力,積極適應社會變化。


    步入社會後,青年需要麵對的人際關係比單純的學生時代複雜得多。


    因而,學習一些人際交往的技能,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對於青年人適應社會是有幫助的。


    常用的技巧:建立良好的印象,學會讚美別人等等。


    具體可參看本書中的第二十章《職場與社交》。


    中年期有什麽變化?


    人格的變化。


    中年人的人格特質日趨穩定,具體表現為:每日的內省日趨明顯,越來越關注內心世界是;性別角色日趨整合,中年男性在原男性人格的基礎上日漸表現出溫柔體貼的女性化特點,中年女性則在原女性人格上基礎上日漸表現出果斷大度的男性化特點;為人處世日趨圓通。


    職業的變化。


    中年人的職業有了一定的發展,具體表現為:工作相當滿意,雖然很多中年人不再有升遷的機會,但是他們也不再抱年輕時的幻想,調整自己的期望值因而感到滿意;工作績效上,需要體力和速度的工作則中年期的工作績效下降,但需要認知腦力的工作則中年期的工作績效保持在很高的水準。


    人際關係的變化。


    中年人在家裏上有老,下有小;在單位上有上級,下有下級;加上朋友來往,因而中年人的人際關係較為複雜。


    與父母的關係,中年人需要與他們進行情感的溝通和生活的照顧;與子女的關係,子女處在青春期,子女與父母的溝通相對減少;與同事、領導的關係,中年人要與他們一起合作才能做好工作;與朋友的關係,也許不常見麵,但交情卻越來越深。


    更年期婦女為什麽會發生心理波動呢?


    人的一生要經曆兩次性激素的波動,每一次波動,都會激起心理的浪花。


    第一次波動是性激素的“漲潮”,它使人從童孩進入青春期,激蕩起青春心理波浪,稱為“青春期的心理反應”;第二次波動是性激素的“退潮”,它使人從壯年轉入更年期,這時也會激起心理的波動,稱為“更年期的心理反應”。


    性激素的“退潮”,女性多在45~50歲左右,這段時間,女性的卵巢逐漸衰退萎縮,孕激素分泌減少,性腺功能下降,直至排卵停止,月經斷絕,這就是女子的更年期。


    在更年期,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水平可下降90%,這就減弱了對中年樞神經垂體前葉的抑製,於是垂體前葉的功能反而亢進,促使性腺激素分泌明顯增高,同時促甲狀腺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也增加,造成體內激素的平衡失調。


    內分泌激素的一時紊亂影響中樞神經係統的功能,使神經係統活動不穩定,對外界適應能力降低並導致交感神經的應激性增加,這就是婦女性激素減退時可激起的心理波動的道理。


    心理波動的症狀明顯時,就稱為“更年期綜合症”。


    婦女更年期心理波動狀主要表現是:“情緒不穩定,心境不舒暢,容易煩躁激動,敏感性增加、焦慮、易怒等。


    同時出現生理上的症狀,如:陣發性潮熱,眩暈頭痛、失眠耳鳴、心慌手抖、神疲力乏等。


    還有的人出現心血管係統、消化係統的軀體性疾病。


    所以,有人稱更年期是“多事之秋”,並非沒有緣由。


    老年人如何克服心理上的變異?


    老年人的心理變異,危害性不亞於身體功能的衰退。


    多是腦溢血、腦血栓、心肌梗塞及老年精神病的誘發因素。


    如何克服心理上的變異呢?


    要有自知之明,正視自己的性格變異。


    弄清楚其原因及表現,自我克製、糾正,遇事三思。


    自我寬慰。


    衰老是人生必由之路,要承認自己的體力與智力不能與青年人相比,而且思想上也難免有落後的一麵。


    這些是客觀事實,不必自卑,也不要勉強做力不從心的事。


    豐富生活內容,尋找精神上的寄托。


    可以結識一些老年和中青年朋友,生活在群體中。


    還可以發展一些個人愛好,如養花、釣魚、書法、繪畫等。


    通過這些方法就能克服心理變異,保持心理健康。


    老年婦女的性格特征有哪些?


    第一種,平和型。


    這種人過去多數經常從事家務勞動,對轉入老年生活有充分的思想準備。


    她們與家人和鄰居往來頻繁,人際關係比較密切而和諧,對目前生活很滿意,對事物不抱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


    對人處世通情達理、和藹、善良。


    第二種,逍遙型。


    這種人過去大多不太插手家務,經濟收入較好,日子過得無憂無慮,退休在家,樂得清閑自在,每天清晨鍛煉身體、養花、串門,對生活很滿意,表現豁達、開朗。


    第三種,易怒型。


    這種人對轉入家庭生活缺乏必要的思想準備,或由於過去從事家務勞動的機會較少,因而厭煩家務勞動;或者有各種慢性疾病,退休在家感到心煩意亂。


    這種人在家裏遇到不滿意、看不順眼的事物,就會“氣不打一處來”,經常發脾氣,這也看不慣,那也不如意,心境不佳,愛激怒、愛抱怨。


    第四種,多疑型。


    這類老年婦女,由於生理狀況的改變,認識能力下降,不能正確反映外界事物與自己的關係,因此往往疑神疑鬼,懷疑別人嫌棄自己,懷疑別人說自己的壞話,懷疑別人背著她吃好東西,甚至懷疑家裏人“偷”自己的東西。


    這種人平常表現氣度小,好猜疑,性格較孤僻,較內向。


    這種人為數極少。


    第五種,返老還童型。


    這種人好說好動,整日喋喋不休,情緒起伏不定,不聽別人勸告,愛吃零食,幼稚。


    人稱“老小孩”指的就是這種老人。


    以上敘述的幾種老年人性格特點,是為了研究的方便而簡單列舉的,並不是每一個婦女進入老年都必須同時具有這些性格特點。


    實踐證明,大多數老年婦女適應能力較強,她們往往比男性老年人更容易安度晚年。


    大多數老年婦女的性格是平和型的。


    老年人退休後的心理變化有哪些?


    退休通常被看作是順理成章、社會照顧、安度晚年的簡單的事。


    其實不然,從現代心理衛生科學來說,它是人生一件重要的“生活事件”,也是一種心理應激反應。


    它在心理上要經曆重大的變化,一般地,這種退休後的心理變化要經曆4個時期:


    期待期:自願退休者,常以積極心情期待退休,具有愉快的心理,相反被迫被動退休者,會產生複雜的心理矛盾。


    退休期:正式辦理退休手續,離開工作崗位,心理變化更為複雜--愉快歡喜,痛苦哭泣,無限感慨,留戀思故。


    該期是適應不良,誘發退休綜合症的始發期。


    適應期:克服退休以後心理社會環境變化帶來的不適,逐漸習慣新的生活,安排好退休生活,賦予其新的內容,重建新的生活秩序。


    這是退休綜合症的好發期。


    一般認為適應退休生活需要1年的時間。


    穩定期:即新的生活秩序的鞏固和適應時期。


    老年人退休後的行為,有時候還會引起年輕人的不理解甚至不滿,但是,親友們都應該以積極的態度來對待。


    一方麵,他們應該給予諒解和關懷;另一方麵,還應該正視問題,嚴重的,或趁問題還未嚴重時,便應該安排老年人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否則,退休綜合症的惡化,不但能使老人失去生存的意誌,也會使他們“無緣無故”地惹來滿身病。


    如何防治“退休綜合症”?


    醫生能給老年人藥物治療,灌輸心理保健常識,並且建議他們不要一下子切斷所有的工作聯係或者社會活動,也鼓勵他們培養愛好或者親近某種信仰。


    與此同時,家庭和社會都應尊老和敬老,這樣也有助於老年人適應新的生活。


    老有所養,老有所用,老了還要有所追求。


    這樣老年人就會覺得自己仍有餘熱,能繼續發揮作用。


    此外,退休綜合症的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點:


    明確地告訴病人退休綜合症是一種心理社會適應不良的心理病症,而非精神病,應消除不必要的疑慮和恐懼心理。


    采用支持性和解釋性心理治療方法,安慰病人、鼓勵病人振作精神,提高抗病能力和自信心,正確度過心理不適應的危機期。


    用堅定的語氣和充滿信心的態度向他們保證疾病會改善與有康複的希望。


    采取對症性藥物治療,消除失眠、憂鬱和焦慮情緒,適當地應用抗鬱劑、抗焦慮劑和改善腦功能藥物。


    注意老年人用藥應盡量緩和,副作用少,使病人能夠耐受,保證安全。


    培養良性情緒,使之精神愉快,養成樂觀開朗的健全性格。


    鼓勵老人發揮餘熱,參加有益的社會活動,對社會做出一定的貢獻,消除自卑無用的消沉觀念,創造條件參加多種業餘活動,培養有意義的興趣愛好,例如書畫、下棋、種花、釣魚、老人旅遊、慢跑等文體活動和樂齡活動,使自己生活充實,充滿活力和朝氣。


    子女和老伴要互敬互愛,家庭和睦,要體諒老人的困難,經常陪伴患者,消除老年人孤獨、空虛的心理,共享晚年天倫之樂。


    加強社會人士敬老扶老的社會風氣,使年輕人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征與變化,讓老人能安度晚年,使老人感受到“老有所敬,老有所養,老有所用,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如何調適老年喪偶的心理?


    喪偶是生活中最震撼心靈的事件,尤其對老年人來說是最沉重的打擊。


    那麽,怎樣才能盡快擺脫和減緩喪偶後因過度悲傷而引起的心理障礙呢?


    一般可采取以下幾種心理調適方法:


    正確對待喪偶的現實


    首先應認識到人的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


    失去了幾十年朝夕相處、休戚與共的老伴確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


    但這又是無法避免的現實,要冷靜地勸慰自己,對老伴最好的懷念就是自己多保重身體,更好地生活下去。


    避免自責


    老年人喪偶後,常常會責備自己過去有很多地方對不起老伴。


    這種自責、內疚的心理使老年人整天唉聲歎氣、愁眉不展,削弱了機體免疫功能,常誘發其他軀體疾病以致過早衰老。


    轉移注意力


    經常看到老伴的遺物會不斷強化思念之情,加重精神上的折磨。


    因此,不妨把有些遺物暫時收藏起來,把注意力轉移到現在和未來的生活中去。


    尋求新的生活方式


    老伴過世後,原有的某些生活方式被迫改變,此時孤獨與不適加重。


    應當重新調整生活方式,減少對舊時生活方式的眷戀。


    夫妻關係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依戀關係之一,一旦喪偶,這種關係被無情地摧毀了,這時需要子女、親友去建立、填補一種新的更加和諧的依戀關係,方能有效地減輕老人的哀思。


    再婚有利擺脫孤獨


    近年來,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喪偶老人的再婚率在不斷增加。


    阻礙喪偶老人再婚的重要心理障礙,一是受封建思想影響和所謂“道德”的自我禁錮,二是來自家庭的反對,三是老人再婚擇偶條件苛刻,四是受財產繼承的製約使老人再婚難成。


    但是應該看到,鼓勵老年人再婚有助於身心健康和社會進步。


    這種觀念正在逐步被更多的老年人及其子女們所接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超值金版-心理學常識1000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牧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牧之並收藏超值金版-心理學常識1000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