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篇第十四章個體與社會--我不是個孤立的島


    在走向全球化的今天,不論是2004年的印度洋海嘯,還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每一場世界性災難發生後,總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沒有“他們的”,隻有“我們的”,因為我們都是共同的地球人。


    人們傳達著愛心,一種出於人類悲憫同胞的天性。


    在戰勝災難、重建家園的過程中,惟有跨越狹隘疆界的愛,才能給在天災麵前顯得渺小與脆弱的人類以尊嚴和生的希望。


    看到新聞報道那些不斷刷新的死亡和失蹤數字,我們會歎息,會落淚,會追思。


    這些超越國度、種族、階層、文化、利益的情感層麵的“感同身受”讓人心震撼,也讓“公民社會”、“世界公民”多了一份責任感。


    或許你和筆者一樣的奇怪,為什麽人們彼此傷害,又彼此幫助?


    是什麽引起了那些社會衝突,又是什麽讓那些緊握的拳頭變成彼此援助的雙手?


    作家海明威曾說,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立的島嶼。


    每個人都生活在這個社會上,雖然看起來每個人是自由來往的,是獨立的個體,但是我們是社會的一個支體,雖然從表麵上看座孤立的島嶼,但是海平麵下的陸地是相連的。


    我是誰?


    --最難“認識”的自己


    從前,有個裏長押送一個犯罪和尚去邊疆服役。


    這個裏長有點糊塗,記性也不好。


    每天早晨上路前,都要把重要的東西清點一遍。


    他先摸摸包袱,又摸摸押解和尚的官府文書,然後又摸摸和尚的光頭和係在和尚身上的繩子,確定和尚在,最後摸摸自己的腦袋:“我也在。”


    每天早晨都這樣清點一遍。


    有一天,狡猾的和尚想出了一個逃跑的辦法。


    晚上他們客棧裏吃飯時,和尚把裏長灌醉了,然後找了把剃刀,把裏長的頭發剃光了,又解下自己身上的繩子係在裏長身上,就逃跑了。


    第二天早晨裏長醒了,開始例行公事地清點。


    他摸摸包袱,包袱在;又摸摸文書,文書在;和尚……咦,和尚呢?


    裏長大驚失色;但他忽然看見鏡子裏自己的光頭,再摸摸身上係的繩子,就高興了:“噢,和尚還在。”


    可是忽然又恐慌起來:“那麽我哪兒去了呢?”


    這是個笑話,用來比喻人們有時候對自己不能有清醒的認識。


    我是誰,我從哪裏來,又要到哪裏去,這些問題從古希臘開始,人們就不斷地問自己。


    然而到如今人們都沒有得出滿意的答案。


    認識自己,心理學上叫自我知覺。


    認識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像老子說的:“知己者強。”


    一個人越了解自己,就越有力量,因為他知道怎樣揚長避短,以及怎樣最好地發揮出自己的潛力。


    那麽人應該怎樣真正認識自己呢?


    這就需要經常的仔細的反省,而不能受外界環境的左右。


    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


    指的就是靠經常性的自我反省和思考,來了解自己的本性及其變化。


    別人的意見不是不能聽,恰恰有時旁觀著清,當局者迷,但是在聽完別人的意見後,一定要進行自己的分析,也就是說,你永遠不能把自己的腦子交給別人,永遠要保持自己的清醒的獨立的判斷。


    安全感和什麽成正比?


    --朋友的多少


    美國心理學家斯坦利·沙赫特聘請了一些女大學生來參加實驗。


    沙赫特把被試者分為兩組,給兩組被試者分別不同的實驗用語。


    對第一組,沙赫特想喚起她們高度的恐懼感,便對她們說她們可能受到相當強烈的電擊,可能很痛苦甚至遭受傷害,但保證不是永久的傷害。


    對第二組,沙赫特隻想喚起她們較小的恐懼感,因而沙赫特告訴被試者說她們將受到電擊,但是受到的電擊電流很小,隻是感覺有點發癢或震顫,一點不舒服感而已。


    結果測量發現,不同的引導語引發了被試者不同程度的恐懼:第一組被喚起了高恐懼感,第二組被喚起了低恐懼感。


    在測量了恐懼喚起的程度後,沙赫特假裝調試設備,告訴被試者讓她們在休息室休息。


    期間,她們可以自由決定獨自等待還是和他人一起等待。


    第一組感到更多恐懼的被試者60%以上都做出了與別人一起等待的選擇。


    而第二組,沒怎麽感到恐懼心理的被試者大部份願意自己獨自等待。


    實驗結果如沙赫特所預料的那樣,高度恐懼的被試者比低度恐懼的被試者更希望和其他人一起等待實驗的開始,即更加合群。


    並且被試者的恐懼越深,合群傾向就越強。


    人越感到不安,想要和別人在一起的動機越強烈。


    所以,恐怖電影裏越是麵臨生死抉擇的緊急關頭,越是有愛情故事的出現,而看恐怖電影的人,也容易抱成一團。


    與社會協調性表現在哪幾個方麵?


    --人際、環境、情境


    社會協調性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麵:


    較強的人際關係的適應能力。


    能夠正確對待、處理和協調好各種人際關係,這是衡量和判斷社會協調性的關鍵和核心因素,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準之一。


    較強的自然環境適應能力。


    為了某種需要,任何一個心理健康者,尤其是青年人,應該具備在各種自然環境中生存的能力。


    較強的適應不同情境的能力。


    一般地,情境是指個人行為所發生的現實環境與氛圍,分狹義情境和廣義情境兩種。


    狹義情境是指個體心理活動和行為發生的場所、氛圍,交涉對象的態度、情緒等,如考核、演講、比武等場合;廣義情境是指宏觀的社會曆史進程、國際形勢等。


    狹義的情境受廣義情境所影響和製約。


    心理健康者能夠在不同時空和各種情境中保持自己的心理狀態平衡,並充分發揮個人心理潛能和優勢。


    什麽是眾從心理?


    --多數聽從少數的現象


    1966年,法國社會心理學家s.莫斯科維克最早注意到群體中存在少數人對多數人的影響,認為社會影響一方麵是少數人聽從多數人意見,另一方麵也存在多數人聽從少數人意見。


    為此,他與他的同事對眾從行為的實驗研究,並取得了一係列新的研究成果。


    實驗程序是這樣的,給參與實驗者呈現一個清晰的物理刺激,並做出正確判斷。


    其中假被試者有2名,而真被試者有4名。


    然後在一個簡單的顏色知覺作業中,要求他們判斷僅因發光亮度不同而有所差異的藍色幻燈片的顏色,兩個假被試者首先回答,每次均故意出錯,說幻燈片是“綠色的”,結果,其他真被試者中有8.4%回答幻燈片是“綠色的”,32%的真被試者報告說至少有一次看到了“綠色的”幻燈片。


    群體中多數人受到少數人意見的影響而改變原來的態度、立場和信念,轉而采取與少數人一致的行為的現象。


    當群體中有少數人意見保持一致,並堅持自己觀點的情況時,多數人可能會懷疑自己的立場是否正確,在思想上動搖不定,一部分人首先轉變態度,傾向於少數人的意見,然後多數派內部思想瓦解,越來越多的人轉變立場,開始聽從少數派的意見,使少數派在群體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為什麽三個和尚沒水喝?


    --社會懈怠現象


    在我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都聽說過“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故事,三個可憐的和尚,成了大家諷刺的對象。


    但事實上,這種人性的弱點,豈止我們仨,天底下像他們一樣的‘和尚’也不在少數,因為這其中有社會懈怠現象!


    心理學家ringelman是最早發現社會懈怠現象的。


    他讓參加實驗的工人用力拉繩子,並測他們的拉力。


    第一次讓每個工人單獨拉繩子;第二次讓三個人一起拉;第三次讓八個人一起拉。


    原以為拉力會隨人數的增加而增加,但結果卻發現,單獨拉繩的人均拉力是63公斤;三個人拉的人均拉力是53公斤;而八個人拉的人均拉力是31公斤,不到單獨拉時的一半。


    麵對確確實實存在的社會懈怠,心理學家們試圖從不同的角度來解釋出現的原因。


    有人認為當團體成員一同完成任務時,個人認為自己的努力被淹沒在了團體當中,因此責任感降低,從而努力水平降低;也有人認為,個人的業績是受外人影響的,當單個人完成任務時,他是眾人的“焦點”,在壓力作用下會更加努力,而與大家一起完成任務時,外人的注意力會分散到不同的成員身上,每一個人感受到的壓力減小,努力的水平也就下降;還有人認為,團體中的每個人都在懷疑自己的合作夥伴可能並不像自己這麽賣力,所以自己也沒有必要很努力了……


    雖然各家說法紛紜,但是,大家對消除社會懈怠現象卻有著比較一致的觀點,那就是讓每個成員都感受到更多的價值和責任。


    如果你將來有可能成為一個管理者,有效地克服員工的社會懈怠恐怕是對自己的很大挑戰,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啊!


    為什麽三人成虎?


    --曾參真的殺了人


    春秋時期,孔子的學生曾參的家鄉費邑,有一個與曾參同名同姓的人也叫曾參。


    因這個曾參在外鄉殺了人,一時間曾參殺了人的消息便席卷了整個費邑。


    曾家的一個鄰居就對曾母說,說目擊者在案發後得凶手就是曾參呢。


    曾母不太相信,自己家的兒子還不了解嘛,何況還是孔子的弟子呢。


    隨後,又有一個人向曾母說,曾參真的在外麵殺了人。


    曾參的母親依舊不太相信,但是心裏有點動搖了。


    又過了一會,第三個向曾母說,曾參真的在外麵殺了人,現在已經被官兵抓起來了。


    聽到這的時候,曾母已經相信事情是真的了。


    鄰居們勸她趕快逃跑,免得因受牽連被抓。


    這時,曾參回來了,一番解釋才明白事情的真相,那個殺人的人隻是一個與曾參同名同姓的人。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阿希,就發現了從眾心理。


    所謂從眾,是指個體受到群體的影響而懷疑、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


    阿希並在實驗當中研究人們會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響,而違心地進行明顯錯誤的判斷。


    什麽是從眾心理?


    --“隨大流”的傾向


    這樣的事情你是否遇到過:四個人一起去吃午飯,你看著菜單,小聲嘟囔著:“今天吃什麽呢?


    來一份炸醬麵吧!”


    這時同伴中的一個人說:“我要一份牛肉麵。”


    接下來其他兩個人也都附和說:“那就吃牛肉麵吧!挺香的。”


    在這種情況下,你可能也會說:“那我也和你們一樣吧。”


    這種“隨大流”的現象,恐怕在每個人身上都發生過吧。


    人們都知道“我行我素”這句成語,而在現實中,卻很難做到這麽“瀟灑”。


    在現實中,人們往往不是自己喜歡怎樣便怎樣,在很多時候,甚至可以說在大多數時候,人們要看多數人是怎樣做的,自己才怎樣做。


    在心理學上,個人的觀念和行為受群體的引導或壓力,從而向與多數人相一致的方向變化的現象,叫做“從眾”。


    用我們平常的話來說,就是“隨大流”。


    生活中順應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所謂“入鄉隨俗”,以及在吃喝、穿戴、娛樂上趕時髦,追新潮等,都是從眾的表現。


    如何巧用從眾心理?


    --聰明的服務員


    正如上問所說,每個人都有隨大流的傾向,然而也不可否認,眾人有很多時候的確是對的。


    但實際上眾人並不總是可靠的。


    有人在商店門口看見“長龍”,不由分說便排到了隊尾,然後才問:“這裏是賣什麽的?”


    有人在馬路上看見圍觀的人群,不管自己有事沒事也要擠過去看一看。


    還有的時候,眾人是錯誤的,就是我們平常說的“真理在少數人手裏”的情況。


    在這種時候,往往由於從眾心理,少數正確的人也會放棄自己的觀點而遵從眾人。


    有的人懂得巧妙地利用從眾心理。


    美國某餐廳有兩位服務員小姐,一位叫梅莉,一位叫珍妮。


    她們為了促使客人支付小費,都事先在各自收取小費的盤子裏放了一枚硬幣。


    不過,梅莉放的是10分的,珍妮放的是25分的。


    結果,兩個小時以後,梅莉收到的小費,都是10分的硬幣,而珍妮收到的卻都是25分的。


    這是因為客人想支付小費的時候,大多拿不準以多少為宜,就需要以別人的做法為自己的標準。


    什麽是親社會行為?


    --樂於助人是人類的天性


    一位富商死了,他的靈魂想要上天堂。


    上帝就問他:“你認為你有什麽資格進天堂?


    你曾經做過什麽好事嗎?”


    富商很理所當然地回答說:“我曾經掉了十塊錢,滾落在乞丐的帽子裏,我並沒有向他討回,這也算是一項善舉吧!”


    上帝又問:“隻有這一件嗎?”


    富商趕緊回答說:“不!還有一次我看到了一個老太婆快餓昏了,我就給她二十塊錢!”


    上帝回頭問問天使:“這兩件事是否有在記錄中?”


    天使回答說有,富商點點頭,滿臉期待的望著上帝說:“現在,我可以進天堂了吧!”


    上帝搖搖頭,對天使說:“我們還他三十元,讓他滾回地獄去吧!”


    不論富翁當初的動機如何,他把錢送給了乞丐和老太婆的舉動,都屬於一種親社會行為,隻是這種親社會行為有著太多利己的痕跡,更像是一項投資舉動。


    親社會行為又叫積極的社會行為,它是指人們表現出來的一些有益的行為。


    人們在共同的社會生活中經常會表現出類似這樣的行為,比如幫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贈、同情、關心、謙讓、互助等,心理學家把這一類行為稱為親社會行為。


    親社會行為是人與人之間在交往過程中維護良好關係的重要基礎,對個體一生的發展意義重大。


    親社會行為不僅使我們能夠獲得來自社會的、他人的和自我的獎勵,而且能夠避免來自社會的、他人的和自我的懲罰。


    這會促使人們形成積極的社會價值觀,有利於自身的身心健康,並有助於人們從友誼中獲取很多的快樂。


    親社會行為的動機是什麽?


    --利他、利己、集體、規則


    關於親社會行為的動機,心理學家給出了如下四個方麵的解釋:


    利他主義:純粹為了使他人獲益,個體在做這種親社會行為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到個人的安全和利益。


    利己中心:以自我利益為中心--某些人之所以幫助他人,是為了得到回報和報酬。


    集體主義:為了有利於某一特定群體--人們可能會做一些幫助性行為來改善家庭、婦女聯合會、政黨等的處境。


    規則主義:支持道德原則:有些人做親社會行為是因為遵循宗教或習俗的原則。


    美國心理學家e威爾遜認為,親社會行為傾向源於動物的遺傳本能,親社會行為在動物身上有很多體現,在蜜蜂中,工蜂會用叮的辦法攻擊入侵者,當它叮了入侵者以後,螫針就留在入侵者身上,這樣叮入侵者的工蜂就死掉了。


    這說明,工蜂雖然死了,但它卻增加了峰群生存的機會。


    威爾遜同樣認為,親社會行為也是“人類本性”天生的部分,在我們的生存中起著重要作用,而且是無須學習的。


    從行為主義的觀點來看,親社會行為導致人與人之間出現了互幫互助的現象,這對於維護與促進整個人類世界的穩定與繁榮是非常有意義的,比如當一個地方遭遇自然災害後,國際上很多國家的誌願者都奔赴那裏,去幫助那些身處苦境的人,哪怕自己的利益會遭受現實的或潛在的危害。


    什麽是群體心理場所產生的效應?


    --場化效應


    有這樣一則笑話:


    空中小姐在飛機上遞了一杯酒給牧師。


    “現在離地麵多高?”


    牧師問道。


    “二萬英尺。”


    “我看我還是不喝的好……因為這兒離我們總部太近了!”


    牧師所謂的總部就是某個可以讓人產生信仰的神聖之地天堂,當接近“總部”後,牧師自覺地按照“總部”的規則拒絕杯中之物,從某種意義上來看,這便是心理學中的“場化效應”。


    所謂的場化效應就是由群體心理場所產生的效應--一個個體本來不具備某些個性特征,但是一旦進入某個群體後,便會被這個群體所產生的心理場所磁化,從而產生某些自身不具備的個性特征行為與情緒。


    比如,有的人本來對賭博並不感興趣,但是當置身於賭場時,也會情不自禁地加入賭博人群;有的人性格比較內向,很少在公眾麵前表達自己的情緒,可是當參加一個氣氛比較熱烈的演唱會時,也會像那些瘋狂的歌迷一樣,與他們一起呼叫、高喊。


    產生場化效應的原因是什麽?


    --模仿、從眾,不一而足


    集體意向說。


    它認為群體心理場能產生一致性的集體意向,這種集體意向是一種從許多人的潛意識中發展而來的。


    該理論認為,群體中的人,似乎都有一種大權在握的感覺,他們接受社會傳染,並模仿他人行動,也易於受到催眠的暗示。


    精神感應說。


    它認為同一群體的人,集中注意於同一個對象,很可能產生同樣的情緒,以致共同做出出格的舉動。


    這主要是因為他們覺得在群體中的行為比較安全,不怕受到懲處,當然,人們也往往認為群體的要求總是對的。


    模仿說。


    這種理論認為,群體中的情感或行為是從一個參與者傳到另一個參與者,其實質是模仿。


    社會學家布魯邁是這一理論解釋的提出者,他對社會傳染進行研究後,指出:“吸引並感染了許多人,他們中有許多人本來是超然的和無動於衷的觀眾和旁觀者。


    開始時,人們可能僅僅是對那一行為好奇或者有些興趣,當他們獲得那種激動的精神,也就對那一行為更加注意了,同時也就有更加介入進去的傾向。”


    循環反應說。


    它認為主要是循環反應過程導致了“場化效應”,在這個過程中,情緒和行為在不同的個體間相互傳染,導致大家趨同一致化。


    比如,在一次演出中,隻要有一個人喝倒彩扔東西,便會導致更多的觀眾喝倒彩扔東西,行為從個人波及到群體。


    責任擴散說。


    它認為置身於群體之中,個人分攤到的行為責任很小,因此一些平時膽小、怕事、保守的人便會做一些一個人不敢做的事。


    從眾說。


    它認為群體會對個體產生一種壓力,如果個體不按群體規範行事,便可能被群體其他人員冷落、責難、孤立,為了避免這些惡性境遇,個體便會做出與群體一致的行為舉動。


    為什麽會有“豬孩”?


    --環境與模仿


    據報道,曾有一個“豬孩”王顯鳳,1974年12月23日出生在遼寧省台安縣一個農村家庭。


    母親早年患大腦炎而癡呆;父親是個聾啞人。


    王顯鳳從小沒得到好好照顧,成天饑一頓飽一頓。


    後來有一回為了找吃的,她爬到一窩剛出生不久的豬崽中間,本能地像小豬崽一樣拱在母豬肚子下吃起了奶。


    老母豬似乎也不討厭這個小孩,就這樣,王顯鳳開始了與豬為伴的生活。


    她成天與豬為伴,終日與豬為友,看到的是豬的樣子,聽到的是豬的聲音,這樣的環境下生長,行為自然也是模仿豬的行為。


    到了11歲時,雖然在身體發育上和正常兒童一樣,但經過智力測量,她的智商相當於3歲的小孩。


    著名奧地利心理學家、動物學家、習性學創始人康拉德·勞倫茲,對鵝進行了一項不同尋常的實驗。


    他將鵝生的蛋分作兩組孵化:一組由母鵝孵化,雛鵝出世後最先看到的活動物是它們的母親,結果母親走到哪兒,它們就跟到那兒;另一組由人工孵化器孵化,雛鵝出世後它們最先看到勞倫茲本人,於是勞倫茲走到哪兒,小鵝跟到哪兒,小鵝把勞倫茲當作“媽媽”了。


    隨後,勞倫茲還把兩群小鵝扣在一隻箱子裏,讓母鵝就在不遠處。


    當勞倫茲把箱子提起後,受驚的小鵝朝兩個方向跑去:記住母親的那些小鵝朝母鵝跑去,記住勞倫茲的朝勞倫茲跑來。


    這就是著名的印隨學習,心理學也告訴我們在動物或人出生後,在特定的敏感期受到什麽樣早期的學習方式很重要。


    2012年世界真的毀滅嗎?


    --預言與認知


    2009年底一部美國電影《2012》公映了,這是一部關於全球毀滅的災難片,講述了2012年世界末日到來時,主人公和世界各國人民掙紮求生的經曆。


    從而也掀起了關於是否有世界末日的大討論,甚至牽涉到宗教與信仰的浪潮。


    先不論這個電影中說的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的瑪雅預言是否屬實,且聽一個故事。


    1954年9月,一個筆名叫瑪麗安的家庭主婦在美國的一份報紙上宣稱,12月21日整個北半球將受到大洪水淹沒,除了少數有信仰的人之外,其他的都被淹死。


    到了12月21日時,所謂的信仰者的飛船沒來,洪水也沒來。


    而她又對外宣稱,是由於信徒們的善良和忠誠感動了上帝,上帝決定不再降臨災難了。


    聽到這個信息後,信徒們出現兩種反應:一種是原本將信將疑的人,根本無法承受自己信仰的失敗;另一種是信仰堅定的信徒則更加死心塌地信仰著瑪麗安傳達的真理。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提出了認知失調理論,所謂的認知失調是指做了一項與態度不一致的行為,由此引起的不舒服的感覺。


    這種情況在生活中也很常見,比如盡管你很不喜歡你的上司愛誇誇其談,但你依舊恭維他;或者以戒煙為例,你很想戒掉煙癮,但你的好友遞給你香煙時,你又抽了,這時候你戒煙的態度和你抽煙的行為產生了矛盾,引起了認知失調。


    什麽是傳播扭曲?


    --流言蜚語


    央視某娛樂節目曾做過這麽一個遊戲:讓幾個人站成一排,甲向乙耳語一句話,乙再傳給丙,丙傳給丁,丁再傳給戊,最後,讓戊說出是什麽事。


    結果戊說出的話與甲的原話大相徑庭,甚至是風馬牛不相及,完全變了樣,令觀眾捧腹大笑。


    這個遊戲說明了生活中一個常見的現象,就是信息在傳播過程中經常會被層層扭曲,甚至最後麵目全非(而且多是誇張、增值而非縮小、減值的)。


    這種現象叫做“傳播扭曲”。


    所謂的流言就往往是“傳播扭曲”的結果。


    流言是人們相互傳播的提不出任何可信依據的消息。


    流言本身並不一定懷有惡意,其不確定性往往是無意訛傳所致。


    有的流言的後果可能很惡劣,比如引起社會混亂或給當事人造成巨大的精神痛苦等。


    流言傳播的特點是一傳十、十傳百,越傳越玄,一直傳播到麵目全非。


    在這個過程中,有的人根據個人的經驗減去一些內容,有的則增加一些內容,這種加墨潤色使流言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的。


    古人說:“謠言止於智者。”


    既然我們知道了傳播扭曲的危害,我們就要盡量避免小道消息的幹擾,要學會冷靜地分析判斷問題。


    這樣對人對己都有好處。


    什麽是社會促進?


    --一起做簡單的事會提高個人效率


    1897年,心理學家特裏普利特觀察發現,自行車比賽時,多人同時比賽要比一個人單獨計時比賽成績更好。


    受到這種現象的啟發,他做了一個實驗,要求兒童繞釣魚線,越快越好。


    結果發現,跟大家一起繞的兒童比單獨繞的兒童速度更快。


    後來,更多的心理學家也觀察到了這種現象的存在,就把他人在場(比賽夥伴或觀看者)引起的個體活動中效率相應提高的現象,叫做社會促進。


    類似的現象在生活中是司空見慣的,比如:你在一條空曠的馬路上散步,當另一個人在你身後急匆匆地趕過你時,你會不自覺地加快自己的步伐。


    你騎車上街買東西,當你發現後麵有一輛自行車在向你靠近,並正要超越你時,你會情不自禁地加快車速。


    這些現象是什麽原因導致的呢?


    人總是有惰性的,單獨一個人時,無所謂輸贏、好壞,沒有人看見,沒有人和你比較,你就覺得怎樣都可以。


    當出現第二個、第三個人,甚至更多人時,你的感覺就大不相同,你會認為有人在看著你。


    你會情不自禁地想:“他們可能正在評論我幹得怎麽樣呢,我一定要好好幹,讓他們瞧瞧。”


    在任何社會環境中,人們都會有害怕被拋棄的感覺,總想要別人喜歡和接受自己。


    很明顯,當你與別人在一起時,這些動機更為強烈,當別人在身邊時,你總認為別人可能正在觀察自己。


    也許,你根本就不認識身邊的人,但你卻可能認為他們在某種程度上對你進行著評價,而社會中的我們又是很關心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的,所以就不安起來,也會更加把勁了。


    如果對方碰巧和你做著同樣的事情,就會讓你感到一種競爭的存在,人都是好勝的,誰也不想被別人比下去,你於是想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不知不覺便提高了效率。


    什麽是社會促退?


    --一起做複雜的事會降低個人的效率


    有旁人在場,是不是都會引起社會促進呢?


    並非如此。


    社會促進並不是總會發生,有時,身邊有別人在場,反而會引起我們效率的下降。


    這種現象叫做“社會促退”。


    凡是到過日本京碧寺的人,都會見到寺門匾額上的“第一議諦”四個大字。


    這幾個字寫得龍飛鳳舞,靈韻非凡,吸引了許多遊客駐足欣賞。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這幅字還有一個有趣的來曆。


    大約兩百多年前,洪川大師來到京碧寺,廟裏的和尚請他寫這四個字。


    洪川大師每寫一字,都要精心構思,反複揣摩,真可謂嘔心瀝血。


    可是替他磨墨的那個和尚,是個頗具眼力而又直言不諱的人。


    洪川的一勾一捺,隻要有一點點瑕疵,都會被他“挑剔”出來。


    洪川耐著性子先後寫了84幅“第一議諦”,都沒得到這位和尚的讚許。


    最後,在這位“苛刻”的和尚離開去如廁的空隙,洪川鬆了一口氣,在無所顧忌的情況下,一揮而就寫成了這四個大字。


    那位和尚從廁所回來一看,蹺起大拇指,由衷地讚歎道:“神品!”


    洪川開始時寫不好字,就是社會促退的作用。


    關於社會促退,心理學家皮森在1933年的實驗中進行了證明。


    他發現,有一個旁觀者在場,會降低被試有關記憶工作的效率。


    心理學家達施爾也提出,有觀眾在場時,被試者即使是做簡單的乘法,通常也會出現差錯。


    這又是什麽原因呢?


    看來社會促進的發生是有條件的。


    對於那些做簡單工作的人來說,有他人在場,會激發個體競爭的動機,而增強的動機有利於個體加快做事的速度。


    但如果這項工作對個體來說是新接觸的,還很不熟悉,或個體還很難做好,還需要動很多腦筋,這時候,旁人在場會引發動機的增強,從而導致個體的緊張和焦慮,個體便更容易表現得手忙腳亂,反而做不好。


    什麽是社會感染?


    --感人場景中人的行為失控


    二戰期間,德國納粹頭子希特勒很善於在大型集會中,舉行煽動性的演說,以此來煽起民眾的“大日耳曼主義”情緒。


    群眾對希特勒報以近乎瘋狂的歡呼,在場的每個人都做出了平時羞於做出的誇張動作,並喊出平時無力喊出的歇斯底裏的叫聲。


    這種個體在感人場景感染下,表現出情感和行為上不同程度的失控的現象,在心理學上叫做“社會感染”。


    引起群眾爭相仿效的社會感染一般有兩種,一是情緒傳染,個體自控能力下降,表現為各類過激行為。


    二是行為傳染,動作從一個人傳到另一個人。


    當參與者具有共同的態度、興趣和價值觀時,社會傳染最有可能發生。


    特別是在球場的大環境中,作為鬆散的無組織的社會共同體,同仇敵愾的球迷不約而同地跟隨他人而行動。


    當人們對比賽的進程、比賽的結果或者比賽中的球員、裁判有意見時,不滿的情緒被煽起,並迅速擴散,隻要有一個人向賽場扔東西,其他球迷也會扔東西,一下子擲拋物會像暴雨般地向下飛去。


    同樣,那些衝動的暴力行為也會迅速引起共鳴,從而引發球場騷亂。


    在“社會感染”中,個體感到喪失了個人身份,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麽,表現出與內在標準(主要是道德守則)的不一致,還會做出正常情況下絕不會發生的行為。


    這其中一個關鍵的因素是匿名效應--就是因為沒有人知道自己的名字,人們才敢這樣大膽。


    社會傳統的是如何形成的?


    --儀式的一部分


    一名主教到非洲的一座教堂參加祝聖儀式。


    由於教堂的椅子不夠,主教不得不坐在一個裝肥皂的木箱上。


    儀式開始不久,木箱突然破了,主教尷尬地跌倒在地,然而對於主教的遭遇,教堂內沒有一個人失聲而笑。


    儀式結束後,主教對該教堂的神父說:“你們這裏的人真有禮貌,我本來以為自己摔倒在地上,會引起所有人大笑呢。”


    神父回答:“噢,他們還以為那是儀式的一部分呢!”


    如果教堂裏的人不是第一次參加祝聖儀式,對於主教的失儀之舉或許便會捧腹大笑了,此時,大家都從眾而不笑,是因為他們認為不笑才是這種場合的正確反應方式。


    謝裏夫·穆紮法是美國心理學家,他曾做過一個與自主運動效應有關的實驗。


    實驗中,他要求參與者判斷一個光點的運動量,該光點出現在一個全黑的背景上,沒有任何參照點,雖然它實際上是靜止的,但看上去是運動的--這便是稱之為自主運動效應的知覺錯覺。


    在最初的時候,謝裏夫讓參與者單獨做出判斷,個人判斷的差異很大。


    然而,當參與者被召集在一起,每個人都大聲地說出自己的判斷時,他們的判斷就趨向一致。


    他們一致認為看到光點朝著同樣的方向移動,並且移動量也相同。


    隨後,謝裏夫讓參與者結束集體觀看之後,獨自回到同樣的暗室,讓他們重新判斷光點是否移動,實驗發現他們仍然遵從剛剛形成的群體規範。


    當群體解散後,那些參與者獨自回到暗室後,仍然遵從既已形成的群體規範,這正揭示了現實生活中的傳統是怎麽形成的。


    因為隨後的研究發現,關於自主運動所形成的群體規範在一年後的測試中依然存在,即使最初創立規範的小組成員都離開後,最初所形成的關於自主運動的觀點仍然經過幾代的小組成員傳遞下來。


    通過這個實驗,你便會明白那些曆史悠久的傳統為什麽至今仍然操縱著現代人的生活了。


    附:人緣測試


    所謂“人緣”,即是指同領導、群眾、同事、朋友的關係,那麽你的人緣怎樣呢?


    通過對下麵試題的選答,相信你就會有一個基本的評價。


    請根據實際情況回答以下問題,選a得1分,選b得2分,選c得3分。


    1.你最近一次交朋友,是因為


    a.你認為不得不結交。


    b.他們喜歡你。


    c.你發現這些朋友令人高興、愉快。


    2.當你度假時,你是否


    a.喜歡獨自一個人消磨時間。


    b.希望交到朋友,可是往往很難做到。


    c.通常很容易就交到了朋友。


    3.你已經定下一個約會,可到時你卻疲憊不堪,無法赴約。


    這時你的處置方法是--


    a.不赴約了,希望對方會諒解你。


    b.去赴約,但問對方如果你早些回家的話,是否會介意。


    c.去赴約,並且盡量顯得高興。


    4.一個同事向你吐露了一件極有趣的個人問題,你常常


    a.連考慮都沒考慮,就把這件事告訴了別人。


    b.根據情況決定是否要告訴別人。


    c.為同事保密,不把這件事再告訴別人。


    5.當你的同事有困難時,你發現


    a.他們不願意來麻煩你。


    b.隻有與你關係密切的少數朋友才來向你求助。


    c.他們願意來找你請求幫助。


    6.對於同事的優缺點,你的處置方法是


    a.我喜歡讚揚別人的優點,缺點則盡量回避。


    b.我相信真誠,所以對於我看不慣的缺點,我不得不指出。


    c.我既不吹捧奉承,也不求全苛責他們。


    7.在你選擇朋友時,你發現


    a.你隻能同你趣味相同的人們友好相處。


    b.興趣、愛好不相同的人偶爾也能談談。


    c.一般說來你幾乎能和任何人合得來。


    8.對於同事們的惡作劇,你會


    a.感到生氣並發怒。


    b.看你的心情和環境如何,也許和他們一起大笑,也許生氣並發怒。


    c.和他們一起大笑。


    9.對於同事間的矛盾,你喜歡


    a.打聽、傳播。


    b.不介入。


    c.設法緩和。


    10.每天上班以後,對於掃地、打開水一類瑣事,你的態度是--


    a.想不到做。


    b.輪流做。


    c.主動做。


    評分標準:15分以下,你是一個不大合群的人,如果你確實想把自己的人緣搞得好一點,你就需要改善一下你同周圍人們的關係了。


    15~25分,你的人緣還算可以。


    25分以上,你的人緣很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超值金版-心理學常識1000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牧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牧之並收藏超值金版-心理學常識1000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