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起初,朱由檢還是比較讚同兵部製度,畢竟穩定運行了這麽久,而且和現代文明製度最為接近,應該是最好的。
在朱由檢看來,隻要將五軍都督府下放到地方,重新發揮作用,形成類似戰區的機構,而不是放在中央荒廢,那麽明朝的軍事很快就會起來。
當初朱元璋將五軍都督府放在京師,隻是為了削弱武將的權力,而這種做法,在朱由檢看來,太過於小心。今後,明軍注定將是一支火器化的軍隊,後勤裝備複雜,隻要這塊控製好,隱患雖然有,但相比五軍都督府下放的好處,不值一提。
然而,他設想是好的,隻是當他想要對內閣做出一些改變時,卻忽然發現,這一切變了。
朱由檢想要學習唐以前的皇帝,讓聖旨不在受到文官的限製,讓中旨變為最正統的聖旨,讓中旨入閣成為奉旨入閣,將這些約定成俗的潛規則變成明文規定。
原本,大明皇帝的聖旨是沒有這麽多限製的,內閣根本不具有封還聖旨的權利,六科給事中也不具備這種權利,身為製度製定者的朱元璋是不可能給後代子孫留下這麽大的掣肘。
這一切規矩的形成,全部是文官一步步爭取過來的,原本隻是對錯字的封還,被他們發展成為了駁回,而明朝的皇帝竟然一個個都覺得正常,沒有一個人提出異議。
這當然是曆史沒學好的緣故,尤其是本朝曆史,因此隻能文官說什麽就是什麽。
不過,既然這種權利已經到了文官集團手中,那想要收回來,就非常的難。二朱由檢的打算,還是和以前一樣,進行利益交換。
他打算提高內閣地位,給予其名正言順的大義,以此來交換這種聖旨地位的提升。然而,當內閣這種臨時機構一旦變為正式機構,很多情況就大不相同。
皇帝和兵部就天然隔了一層,距離軍權的距離又遠了一些。如果說朱由檢的地位隻是首輔的話,這並沒有什麽不好,但當他身為皇帝,從上往下看時,內閣擋住了他伸向軍權的途徑。
若是文明開化,製度完善的現代國家,這自然是好的,但此刻並不是,造反的事情時有發生,一旦內閣正式對六部有了統管權,兵部的地位就至關重要,一旦有人圖謀不軌,這種製度下極其容易成功。
這就是內閣一旦變為正式機構的隱患,也是為什麽,大明那麽多文官,隻想著增加內閣的權力,卻從不謀求內閣地位的根本原因。
這樣的話,他就陷入了兩難之中,他想要謀求中旨變成聖旨的權勢,而沒有足夠的利益交換,文官是不可能鬆口的。
中旨入閣已經是其極限,在想讓中旨發揮更大的作用,或者明文規定下來,是絕對不可能的。
而用內閣正名的利益交換,又會給皇權埋下隱憂,但除了這個利益外,朱由檢實在是想不到,還有什麽可以交換的。
除非,統領軍隊的權力不在歸屬兵部管理,不再受內閣影響,如此一來,朱由檢才能放下心來。
因此,最終,還是放棄了類似美國的大政府體製,打算選擇後世的軍委製度。這種製度古已有之,兩宋的樞密院製度,明初的大都督府製度,都是最好的借鑒。
明初的大都督府並沒有存在多久,並不具備借鑒性,因此朱由檢能參考的,隻有兩宋的樞密院製度,當然後世的一些知識也能幫助到他。
這一番的交替思考,讓朱由檢豁然開朗,他終於明白,所謂的製度,體製,並無好壞之分,隻有合適不合適。
後世美國的很多政治習慣承襲自歐洲,而歐洲,發生的最多的,就是宮廷政變,這種政變並不需要太多的兵馬,往往幾個人就能成功,當然,這也和歐洲非常重視血統有關係,血統論的甚囂塵上,讓普通人根本無法染指中央政權。
但華夏這片古老大大地卻不相同,早在戰國時期,血統論就被拋棄了,而後更是喊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驚世之言,後來,又有人言‘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
中華大地上,曆來都是軍事政變為主,若是不控製住軍權,哪怕一個小兵,他也是有機會當上皇帝的。
因此,對軍權,曆來統治者都非常重視。
也因此,才有了樞密院製度,大都督府製度,軍委製度。明朝文官的崛起,隻是曇花一現,是曆朝曆代中僅有的一個短暫現象。
而事實也證明,當文官集團掌握了所有權利,失去了約束後,帶來的不是文明和進步,而是瘋狂的偷稅漏稅,瘋狂的竊取國家利益,瘋狂的為自己家族篡取特權。
樞密院製度,起源於唐朝,之後一直延綿到元朝,直到朱元璋廢除樞密院,建立大都督府為止,時間延綿幾百年,中間的曆程一言難盡。
不過,朱由檢並不是想要重複曆史上的樞密院,樞密院發展到宋朝,已經非常的龐大而臃腫,卻沒有多少實權,並不適宜此刻的大明,那樣的機構複現出來,隻是給文官換一種行事掌握兵權。
宋朝就是最好的例子,到了後期,經常都是宰相兼任樞密使,一開始分宰相兵權的意義已經沒了。完全達不到他想把軍權控製在自己手裏,用以遏製文官集團的意圖。
具體要怎麽做,朱由檢還沒想好,但至少大明的開國皇帝們給他留了個很好的基礎——禦馬監,有這個總比赤手空拳從文官手中搶奪權力要好的多。
當然,朱由檢沒想著這次就從內閣手裏奪權,想要奪回兵權,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需要多次的鬥智鬥勇。
他現在完成的,隻是一個心理建設,有了這樣的想法後,他對於提升內閣的地位已經沒了抵觸心理。
打定了將軍權從兵部手中奪取回來後,朱由檢對提升內閣的地位已經沒有抵觸心理,因此,他坦蕩的將自己想法一一說了出來。
而他的這些想法,令四位宰輔表情十分精彩。
在朱由檢看來,隻要將五軍都督府下放到地方,重新發揮作用,形成類似戰區的機構,而不是放在中央荒廢,那麽明朝的軍事很快就會起來。
當初朱元璋將五軍都督府放在京師,隻是為了削弱武將的權力,而這種做法,在朱由檢看來,太過於小心。今後,明軍注定將是一支火器化的軍隊,後勤裝備複雜,隻要這塊控製好,隱患雖然有,但相比五軍都督府下放的好處,不值一提。
然而,他設想是好的,隻是當他想要對內閣做出一些改變時,卻忽然發現,這一切變了。
朱由檢想要學習唐以前的皇帝,讓聖旨不在受到文官的限製,讓中旨變為最正統的聖旨,讓中旨入閣成為奉旨入閣,將這些約定成俗的潛規則變成明文規定。
原本,大明皇帝的聖旨是沒有這麽多限製的,內閣根本不具有封還聖旨的權利,六科給事中也不具備這種權利,身為製度製定者的朱元璋是不可能給後代子孫留下這麽大的掣肘。
這一切規矩的形成,全部是文官一步步爭取過來的,原本隻是對錯字的封還,被他們發展成為了駁回,而明朝的皇帝竟然一個個都覺得正常,沒有一個人提出異議。
這當然是曆史沒學好的緣故,尤其是本朝曆史,因此隻能文官說什麽就是什麽。
不過,既然這種權利已經到了文官集團手中,那想要收回來,就非常的難。二朱由檢的打算,還是和以前一樣,進行利益交換。
他打算提高內閣地位,給予其名正言順的大義,以此來交換這種聖旨地位的提升。然而,當內閣這種臨時機構一旦變為正式機構,很多情況就大不相同。
皇帝和兵部就天然隔了一層,距離軍權的距離又遠了一些。如果說朱由檢的地位隻是首輔的話,這並沒有什麽不好,但當他身為皇帝,從上往下看時,內閣擋住了他伸向軍權的途徑。
若是文明開化,製度完善的現代國家,這自然是好的,但此刻並不是,造反的事情時有發生,一旦內閣正式對六部有了統管權,兵部的地位就至關重要,一旦有人圖謀不軌,這種製度下極其容易成功。
這就是內閣一旦變為正式機構的隱患,也是為什麽,大明那麽多文官,隻想著增加內閣的權力,卻從不謀求內閣地位的根本原因。
這樣的話,他就陷入了兩難之中,他想要謀求中旨變成聖旨的權勢,而沒有足夠的利益交換,文官是不可能鬆口的。
中旨入閣已經是其極限,在想讓中旨發揮更大的作用,或者明文規定下來,是絕對不可能的。
而用內閣正名的利益交換,又會給皇權埋下隱憂,但除了這個利益外,朱由檢實在是想不到,還有什麽可以交換的。
除非,統領軍隊的權力不在歸屬兵部管理,不再受內閣影響,如此一來,朱由檢才能放下心來。
因此,最終,還是放棄了類似美國的大政府體製,打算選擇後世的軍委製度。這種製度古已有之,兩宋的樞密院製度,明初的大都督府製度,都是最好的借鑒。
明初的大都督府並沒有存在多久,並不具備借鑒性,因此朱由檢能參考的,隻有兩宋的樞密院製度,當然後世的一些知識也能幫助到他。
這一番的交替思考,讓朱由檢豁然開朗,他終於明白,所謂的製度,體製,並無好壞之分,隻有合適不合適。
後世美國的很多政治習慣承襲自歐洲,而歐洲,發生的最多的,就是宮廷政變,這種政變並不需要太多的兵馬,往往幾個人就能成功,當然,這也和歐洲非常重視血統有關係,血統論的甚囂塵上,讓普通人根本無法染指中央政權。
但華夏這片古老大大地卻不相同,早在戰國時期,血統論就被拋棄了,而後更是喊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驚世之言,後來,又有人言‘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
中華大地上,曆來都是軍事政變為主,若是不控製住軍權,哪怕一個小兵,他也是有機會當上皇帝的。
因此,對軍權,曆來統治者都非常重視。
也因此,才有了樞密院製度,大都督府製度,軍委製度。明朝文官的崛起,隻是曇花一現,是曆朝曆代中僅有的一個短暫現象。
而事實也證明,當文官集團掌握了所有權利,失去了約束後,帶來的不是文明和進步,而是瘋狂的偷稅漏稅,瘋狂的竊取國家利益,瘋狂的為自己家族篡取特權。
樞密院製度,起源於唐朝,之後一直延綿到元朝,直到朱元璋廢除樞密院,建立大都督府為止,時間延綿幾百年,中間的曆程一言難盡。
不過,朱由檢並不是想要重複曆史上的樞密院,樞密院發展到宋朝,已經非常的龐大而臃腫,卻沒有多少實權,並不適宜此刻的大明,那樣的機構複現出來,隻是給文官換一種行事掌握兵權。
宋朝就是最好的例子,到了後期,經常都是宰相兼任樞密使,一開始分宰相兵權的意義已經沒了。完全達不到他想把軍權控製在自己手裏,用以遏製文官集團的意圖。
具體要怎麽做,朱由檢還沒想好,但至少大明的開國皇帝們給他留了個很好的基礎——禦馬監,有這個總比赤手空拳從文官手中搶奪權力要好的多。
當然,朱由檢沒想著這次就從內閣手裏奪權,想要奪回兵權,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需要多次的鬥智鬥勇。
他現在完成的,隻是一個心理建設,有了這樣的想法後,他對於提升內閣的地位已經沒了抵觸心理。
打定了將軍權從兵部手中奪取回來後,朱由檢對提升內閣的地位已經沒有抵觸心理,因此,他坦蕩的將自己想法一一說了出來。
而他的這些想法,令四位宰輔表情十分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