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確認內閣對六部的領導地位,殿閣大學士的品級提升到正一品,使之名副其實,今後大臣入閣,不用再加各種各樣的頭銜。同時,內閣處理政事,皇帝必須參與其中,通諸位大學士共同議政。
而其流程,依然是內閣票擬,皇帝披紅的程序,隻是下發的詔令,不再以聖旨的形式或者皇帝的名義下發,而是以內閣的名義辦法,詔令名目也改了,喚做內閣詔令。
而作為交換,內閣人選由皇帝一言而決,聖旨的起草也不再由內閣經手,而是放在司禮監。當然,如何規定聖旨的合法性,這是另一碼事,這種先例很多,秦漢唐多有很好的參考。
同時,皇帝聖旨的效力,自然淩駕於一切詔令之上,包括內閣詔令,兩者相互衝突時,當以聖旨為主。
最後,還有內閣大學士任期的問題,這也被朱由檢算在了利益交換的範圍內,當時他本想和對方交換自己參與內閣議政的權力,後來通過讓徐光啟等人中旨入閣達到了目的,這個條件就省了下來,如今正好添加進去。
朱由檢的話語很直白,直白到讓聽著的幾位宰輔微微有些尷尬,大家都是讀書人,有必要將這些東西拿到台麵上來說嗎?
隻是,朱由檢也沒辦法,如今陝西危若累卵,內有回民作亂,外有鄂爾多斯部窺探,他實在是沒時間在這裏等待一個合適的契機,隻想將這些東西整理出來,讓文官們去討論,等弄完了這些,他才有精神去解決陝西的事情。
介時陸軍修整完成,正好出發前往陝西。
“如此種種,諸位以為如何?”朱由檢笑著道。
徐光啟和錢龍錫兩人麵皮都直抽抽,就連性子最為直爽的王在晉,也忍不住泛起了白眼,陛下您以為是在菜市場買菜呢,還如何?您是要我們討價還價嗎?
“陛下,臣以為不怎麽樣!”錢龍錫毅然出聲反對道。
這種交換條件,看似內閣能得到很大的便利,但是其實他們失去的更多,一旦當代表皇權的聖旨失去了束縛,他們看似強大的內閣,隻是沙灘上的城堡,一旦海浪來襲,一切都將不複存在。
況且,一動不如一靜,不改的話,就算有什麽不好的後果,其他人也怪不到他們頭上來,若是更改了,結果後來還不如現在,那麽他們絕對是背鍋俠。
這裏麵的道理,隻是稍微一想就明白了。
對於錢龍錫毫不猶豫的拒絕,朱由檢絲毫不意外,雖然對方最近頻頻示好,甚至還拋出了很多利益關節出來,但朱由檢可不會忘了,在這之前,對方是怎麽上位的,又是如何屢次挖坑想要他跳的。
他更關注的,是其他三人的意見,隻要他們三人同意,錢龍錫的意見就微不足道。
“陛下,老臣以為不妥!”隻是,出乎朱由檢預料的,徐光啟也拒絕了他的提議。
這不禁讓朱由檢臉色一變,微微難看起來,他算到了很多東西,也考慮的非常周全,甚至就連內閣正名後的隱憂都安排妥當,但唯獨沒想到,內閣會拒絕他的提議。
今天是新內閣成立的第一次會議,莫非就要失敗嗎?
朱由檢瞪向了徐光啟,他覺得對方和自己接觸時間最長,對自己的幫助也最大,堪稱自己的左臂右膀,沒想到現在也不同意。
“陛下此乃玩火之舉,不宜如此。”徐光啟苦笑著答道。他能清楚皇帝想要收回權力的舉措,但目前的動作已經是極限了,短時間內實在是不能再搞小動作了,要知道,內閣並不能代表所有文官的意見。
一旦朱由檢的舉措,激發了整個文官集團的怒火,所有人聯合起來叩宮,哪怕朱由檢都不得不退避三舍。
現在的舉措就是這種容易激發所有人怒火的動作。
朱由檢有些不甘,他好不容易打贏了一場戰爭,趁勢想要搞點政治改革都不行,實在是憋屈。
他看向了剩下兩個人,尤其是熊文燦,這個自己一力提拔起來的內閣大學士,不知道他會不會支持自己。
熊文燦被皇帝的目光盯的頭皮發緊,完全不知道該說些什麽,他隻是剛剛從福建趕回來啊,什麽都不知道呢,這讓他說什麽?
說說福建有什麽好的嗎?
“娘的,早知道就不會來了,在福建當巡撫多自在。”熊文燦在心中暗暗叫苦道。
有沈壽崇在台灣海峽橫行,海盜都從福建銷聲匿跡了,不是被趕去了廣東沿海,就是被剿滅了,政通人和之下,他不要太自在。
然而皇帝絲毫沒有放過他的意思,一直緊緊的盯著他,看樣子他不說出點什麽來是不行的。
正當熊文燦打算硬著頭皮說點啥的時候,旁邊的王在晉突然出聲道,“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他隻說了幾個字,就閉口不言。
這段話朱由檢當然熟悉,是朱元璋當初剛剛起義時,別人贈送給他的,後來他依照這九字真言行事,最終奄有天下。
如今王在晉對他說是什麽意思呢?
這九個字,其實都是講一個意思,就是積累以及等待,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隻有等到恰當的時機,才能幹成某些事。
意思是要我等待和積累?著有加你深思著。
朝臣接連的反對,已經讓他沒了要該製的心思。他朱由檢並不比其他人聰明多少,多的也隻是百年的見識,除此之外,他就是個普通人,既然四個內閣大學士都反對,那自己確實要考慮清楚再說。
“既如此,那朕暫且作罷。”朱由檢緩緩道,也許,真的是自己欠考慮了,當然,更大的可能是自己胃口太大了,所求的太多而給予的太少。
既然交換不行,那就隻能通過鬥爭的手段來達到目的了。
“不過,內閣大學士五年一任期的製度,應該可以實行下去吧。”將任期固定,既是對大臣的保護,也是方便皇帝,省的再次發生崔呈秀這樣的事,首輔辭職了,臨時上哪裏找首輔去?
“可行!”四人相互看了眼,紛紛同意道,這個對文官有利的事情,倒是不用考慮太多。
而其流程,依然是內閣票擬,皇帝披紅的程序,隻是下發的詔令,不再以聖旨的形式或者皇帝的名義下發,而是以內閣的名義辦法,詔令名目也改了,喚做內閣詔令。
而作為交換,內閣人選由皇帝一言而決,聖旨的起草也不再由內閣經手,而是放在司禮監。當然,如何規定聖旨的合法性,這是另一碼事,這種先例很多,秦漢唐多有很好的參考。
同時,皇帝聖旨的效力,自然淩駕於一切詔令之上,包括內閣詔令,兩者相互衝突時,當以聖旨為主。
最後,還有內閣大學士任期的問題,這也被朱由檢算在了利益交換的範圍內,當時他本想和對方交換自己參與內閣議政的權力,後來通過讓徐光啟等人中旨入閣達到了目的,這個條件就省了下來,如今正好添加進去。
朱由檢的話語很直白,直白到讓聽著的幾位宰輔微微有些尷尬,大家都是讀書人,有必要將這些東西拿到台麵上來說嗎?
隻是,朱由檢也沒辦法,如今陝西危若累卵,內有回民作亂,外有鄂爾多斯部窺探,他實在是沒時間在這裏等待一個合適的契機,隻想將這些東西整理出來,讓文官們去討論,等弄完了這些,他才有精神去解決陝西的事情。
介時陸軍修整完成,正好出發前往陝西。
“如此種種,諸位以為如何?”朱由檢笑著道。
徐光啟和錢龍錫兩人麵皮都直抽抽,就連性子最為直爽的王在晉,也忍不住泛起了白眼,陛下您以為是在菜市場買菜呢,還如何?您是要我們討價還價嗎?
“陛下,臣以為不怎麽樣!”錢龍錫毅然出聲反對道。
這種交換條件,看似內閣能得到很大的便利,但是其實他們失去的更多,一旦當代表皇權的聖旨失去了束縛,他們看似強大的內閣,隻是沙灘上的城堡,一旦海浪來襲,一切都將不複存在。
況且,一動不如一靜,不改的話,就算有什麽不好的後果,其他人也怪不到他們頭上來,若是更改了,結果後來還不如現在,那麽他們絕對是背鍋俠。
這裏麵的道理,隻是稍微一想就明白了。
對於錢龍錫毫不猶豫的拒絕,朱由檢絲毫不意外,雖然對方最近頻頻示好,甚至還拋出了很多利益關節出來,但朱由檢可不會忘了,在這之前,對方是怎麽上位的,又是如何屢次挖坑想要他跳的。
他更關注的,是其他三人的意見,隻要他們三人同意,錢龍錫的意見就微不足道。
“陛下,老臣以為不妥!”隻是,出乎朱由檢預料的,徐光啟也拒絕了他的提議。
這不禁讓朱由檢臉色一變,微微難看起來,他算到了很多東西,也考慮的非常周全,甚至就連內閣正名後的隱憂都安排妥當,但唯獨沒想到,內閣會拒絕他的提議。
今天是新內閣成立的第一次會議,莫非就要失敗嗎?
朱由檢瞪向了徐光啟,他覺得對方和自己接觸時間最長,對自己的幫助也最大,堪稱自己的左臂右膀,沒想到現在也不同意。
“陛下此乃玩火之舉,不宜如此。”徐光啟苦笑著答道。他能清楚皇帝想要收回權力的舉措,但目前的動作已經是極限了,短時間內實在是不能再搞小動作了,要知道,內閣並不能代表所有文官的意見。
一旦朱由檢的舉措,激發了整個文官集團的怒火,所有人聯合起來叩宮,哪怕朱由檢都不得不退避三舍。
現在的舉措就是這種容易激發所有人怒火的動作。
朱由檢有些不甘,他好不容易打贏了一場戰爭,趁勢想要搞點政治改革都不行,實在是憋屈。
他看向了剩下兩個人,尤其是熊文燦,這個自己一力提拔起來的內閣大學士,不知道他會不會支持自己。
熊文燦被皇帝的目光盯的頭皮發緊,完全不知道該說些什麽,他隻是剛剛從福建趕回來啊,什麽都不知道呢,這讓他說什麽?
說說福建有什麽好的嗎?
“娘的,早知道就不會來了,在福建當巡撫多自在。”熊文燦在心中暗暗叫苦道。
有沈壽崇在台灣海峽橫行,海盜都從福建銷聲匿跡了,不是被趕去了廣東沿海,就是被剿滅了,政通人和之下,他不要太自在。
然而皇帝絲毫沒有放過他的意思,一直緊緊的盯著他,看樣子他不說出點什麽來是不行的。
正當熊文燦打算硬著頭皮說點啥的時候,旁邊的王在晉突然出聲道,“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他隻說了幾個字,就閉口不言。
這段話朱由檢當然熟悉,是朱元璋當初剛剛起義時,別人贈送給他的,後來他依照這九字真言行事,最終奄有天下。
如今王在晉對他說是什麽意思呢?
這九個字,其實都是講一個意思,就是積累以及等待,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隻有等到恰當的時機,才能幹成某些事。
意思是要我等待和積累?著有加你深思著。
朝臣接連的反對,已經讓他沒了要該製的心思。他朱由檢並不比其他人聰明多少,多的也隻是百年的見識,除此之外,他就是個普通人,既然四個內閣大學士都反對,那自己確實要考慮清楚再說。
“既如此,那朕暫且作罷。”朱由檢緩緩道,也許,真的是自己欠考慮了,當然,更大的可能是自己胃口太大了,所求的太多而給予的太少。
既然交換不行,那就隻能通過鬥爭的手段來達到目的了。
“不過,內閣大學士五年一任期的製度,應該可以實行下去吧。”將任期固定,既是對大臣的保護,也是方便皇帝,省的再次發生崔呈秀這樣的事,首輔辭職了,臨時上哪裏找首輔去?
“可行!”四人相互看了眼,紛紛同意道,這個對文官有利的事情,倒是不用考慮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