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禁軍趕赴靈州,涼、甘、肅三州派往各處打草穀的兵馬,已然全部回援。河西、夏州聯軍有近十萬之眾,而靈州城外的聯軍數量,軍情處給出的具體數字是八萬上下。
八萬河西、夏州聯軍,連營圍城,主營在城南。禁軍自東南而來,距離聯軍連營二十裏紮營。此時,營地尚未搭建,禁軍五萬兵馬,正在田野上列陣。
演武院中多能工巧匠,許多樓車都已經采用組裝的構造,方便拆卸運輸,又能在臨戰時迅速搭建。眼下,李從璟軍令下達之後,樓車也終於搭建完畢,他遂帶桑維翰等人,登上高過五丈的樓車,俯瞰戰場,指揮戰事。
李從璟負手而望,任由西風拂動發帶與衣袂。方圓數十裏田野,雙方十餘萬大軍將士,數不盡旌旗甲兵,並及敵軍連營與靈州城,皆被他納在眼底。
天高雲闊,大地山川,這中間唯有勇士能縱橫。
三股賊軍精騎,各擁萬人之眾,以橫掃江海之勢,自西北、正北、東北三麵向禁軍襲來。十月邊地,多日不曾有雨,數十裏沃野,早已被糟蹋幹淨,如今敵騎大舉殺來,滾滾煙塵磅薄而起,勢若出海蛟龍。精騎奔進,煙塵前襲,而又向後飄揚,其狀也,如飛馳之利箭。
聲之大,勝奔雷,氣之壯,勝填海。
個人麵此,如滄海一粟,渺小不值一提,待其撲麵,呼吸之間,保管叫人灰飛煙滅,且不留一二痕跡。此情震懾人心,怎能不叫人雙股戰栗,直欲背身而逃?
於當此之際,能穩如泰山者,當為驍勇銳士。
“陛下?”
跟隨在李從璟身旁的,除卻桑維翰等參謀,還有一些特別的人,即被他看重的年輕俊彥。其中,又以出身洛陽學院的李從珂之子李重美、趙迥之子趙普為首。當下出聲的,便是李重美,他麵上頗有驚色,此問,便是問李從璟之應對,但又不好明言,因為有多話的嫌疑。
李從璟負手長身而立,對李重美的話置若罔聞。此時,這個身著黑甲的雄武背影落在李重美眼裏,便如山巒一般堅不可摧、大海一般深不可測。
“傳令:精騎迎敵!”末了,也未見李從璟有任何動作,下令的口吻平靜到堪稱平淡。
然,李從璟語氣平淡,卻不代表傳令兵會有所懈怠。
一時間,傳令兵喝令之聲,大傳四方。
“陛下有令:精騎迎敵!”
“陛下有令:精騎迎敵!”
“陛下有令:精騎迎敵!”
旗動鼓噪,傳令軍使之聲,與令旗鼓聲一起,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其聲也,鏗鏘若金鳴,厚重如山動,起伏似浪潮,震人心魄。
李重美左右而顧,見大軍隨令而動之狀,不禁心生敬畏。他也不是對軍中事一無所知的人,雖然這些年沉浸於“科技發明”,但早年可沒少隨李從珂出入軍營。然則,昔日軍營所見,豈能與當下沙場所聞相提並論?
禁軍陣型,以護衛營地之搭建為重心,分在西、北、東三個方向,然布陣之法,主體亦是步軍大陣在中,馬軍護衛於兩翼。
敵軍精騎來襲,李從璟軍令下達,禁軍馬軍聞令而動,但見步軍大陣側旁,精騎鐵甲由靜而前,從開始的步履沉緩,到離開步卒大陣兩翼後的漸漸提速,那灰塵漸漸起了,又漸漸大了,及至匯聚成江海,則是馬軍已經脫離步卒大陣,當頭迎向了奔來的敵軍。
廣闊的田野上,原本是由北向南的三條出海蛟龍,其勢獨大,奔馳過半的距離後,三條由南而北的精騎洪流,漸也成勢,以一往無前之狀,要給他們迎頭棒喝。
兩相數萬兵馬,各擁軍令,皆無半分遲疑。眼看兩者間的距離漸漸近了,五裏到三裏,三裏到一裏......在高處觀戰者,心跳隨兩者的靠近而加速,合著鼓聲,也合著馬蹄聲。
所有人都等待這兩相碰撞的那一刻,然又畏懼兩相碰撞的那一刻。
因為一到那時,必定是血肉橫飛、將士死傷。然則大戰已開,兩軍已動,便再無退路,唯身前一個方向而已,便縱是身份碎骨,也必須硬著頭皮迎上。沙場之上,是生是死,本該拋諸腦後,半分的畏懼之心都不能有。
戰陣相交勇者勝。
在李從璟眼中,六股馬軍在距離大營五裏開外的地方相遇,雙方經過一段距離的奔馳,早已將威勢蓄積起來。此番先後兩兩相遇,首先見到的,便是兩股滾滾洪流與煙塵轟然撞在一起。刹那間,不見鐵甲駿馬,唯見煙塵隆飛。
李從璟一手按上腰間的橫刀刀柄,舉目而觀,氣定神閑,臉上並無半分顏色。倒是他身後的李重美、趙普等人,無不倒吸一口涼氣。有那心緒激蕩者,情不自禁抓緊了自己的衣襟。
隆隆煙塵並沒有落下,而是彼此成箭勢,滾滾襲進對方的軍陣與煙塵中。霎時間,煙塵交錯糾纏,卷卷翻騰,起承轉合,再也不分彼此。而在煙塵中,雙方精騎皆已突入彼此陣中,戰馬催鐵甲,鐵甲驅長槊,無不奮發前奔。
凝神細看,長槊長矛掠過的地方,馬上騎兵紛紛落馬,於灰塵中落地。不等看清他們落地的模樣,即已被後續精騎和煙塵覆蓋。落馬者前後相繼,一個到十個,十個到數十個,連綿不絕,像是下餃子一般。看得清楚的,不過是軍陣出現空缺與空白,原本厚實的戰陣,漸漸變得稀疏而已。
而在戰馬的奔騰聲中,殺聲亦如潮,就如夏日雷聲陣陣,而雨聲夾雜其中。
個人相較於戰陣,不過螢火之於日月,戰陣相較於戰場,又不過小巫見大巫,戰場之於曠野,亦不過其中一景而已。
待殺聲漸大,雙方馬軍已經戰作一團。甲胄大相徑庭的兩軍將士,彼此交融,各自奔戰,涇渭分明而又不分你我。當此時也,能力壓金戈鐵馬之聲的,唯有戰鼓聲。
而在這時,異變漸生,雙方馬軍並沒有相互交錯而過,待得彼此軍陣糾纏已深的時候,大陣之中,再起小陣之變化。起變的不是禁軍精騎大陣,而是河西、夏州聯軍大陣。
首先映入李從璟眼簾的,是對方後陣的厚實程度,大大高過了前陣,以至於精騎之間,沒有留下縫隙。這也就意味著,禁軍精騎殺到此處,沒了出陣的可能性。就好比通道一端,大門轟然關閉,禁軍精騎要出離對方軍陣,唯有打破這扇門,殺倒這軍陣。
當頭的禁軍精騎,迎上了銅牆鐵壁般的聯軍軍陣。兩者兀一接觸,便是頭破血流,刹那間,轟然之聲大作,沉悶得令人牙酸。兩軍相撞,陣線上人仰馬翻,血光大盛。
奔馳中的禁軍洪流,就如同撞上了堤壩,一時間堤壩前洪水一蕩,蓄積無數。前後相繼的精騎人仰馬翻,翻倒者數不勝數,煙塵頓濃頓高。
然則,聯軍軍陣到底並非堤壩,禁軍之衝勢,也讓軍陣往後一挫。然則無論如何,陣線上擁擠著雙方無數精騎。
純粹的馬軍廝殺,講究錯身而過,穿陣而出,再拐彎殺回,重新衝陣,如是反複。縱橫往來的過程中,若一方殺傷大於另一方,則勝負分。河西、夏州聯軍的此番布置,則代表他們想要咬住禁軍精騎,施展纏鬥之法。
果不其然,在禁軍精騎撞上銅牆鐵壁之時,聯軍後陣分出數股人馬,奔向兩翼,開始迂回包抄。觀其模樣,是想要將禁軍精騎兜在懷裏。
“賊軍想要包圍我軍精騎!”望樓上,桑維翰已經出聲。
李重美、趙普等人聞言,無不麵色大變,在他們看來,己方被敵方包圍,便是不利局麵。
“陛下?”出聲者不止一人,俱都向李從璟投來詢問的目光。
李從璟按刀而立的身影並無半分變化,氣息綿長也無異樣。
沙場之爭,變故總是時有發生,有的故弄玄虛,有的暗藏殺機,這就需要將帥應變。
李從璟不說話,這可急壞了李重美這些人,無不麵麵相覷,皆有焦急之色。
桑維翰望著戰場道:“細觀賊軍後陣,的確厚實,我軍要強行破陣,非是不可能,隻怕要耗些光陰。然則如此一來,我軍衝勢頓減,難免前後擁擠,甚至自相碰撞。而我軍衝勢一弱,賊軍迂回之兵馬,便有了攔腰入陣的可能性,這就使得我軍有被分割之險。若使賊軍迂回至我軍陣背後,則包圍之勢成,一旦其多方發力,形勢於我軍不利。”
此言貨真價實,然李從璟卻無半分回應。桑維翰也不以為意,他這番話本就不是說給李從璟聽的,而是向李重美、趙普這些初上戰場的人解釋。李從璟讓他們隨軍,本就是因為對他們抱以厚望,希望他們也識沙場之道。
就在李重美等人急得滿頭大漢的時候,李從璟終於開口下令。而這時,三處戰場皆有了戰陣之變。
河西、夏州聯軍的變陣,在李從璟眼裏也不過是常規之法,既然他認清了對方虛實,禁軍精騎自然有應對之法。
軍令傳下之後,精騎陣型變幻,改前奔衝陣而為纏鬥之法。
如是雙方陷入混戰。
不時,河西、定難連營再起異變。
轅門大開,又有馬軍殺出!
八萬河西、夏州聯軍,連營圍城,主營在城南。禁軍自東南而來,距離聯軍連營二十裏紮營。此時,營地尚未搭建,禁軍五萬兵馬,正在田野上列陣。
演武院中多能工巧匠,許多樓車都已經采用組裝的構造,方便拆卸運輸,又能在臨戰時迅速搭建。眼下,李從璟軍令下達之後,樓車也終於搭建完畢,他遂帶桑維翰等人,登上高過五丈的樓車,俯瞰戰場,指揮戰事。
李從璟負手而望,任由西風拂動發帶與衣袂。方圓數十裏田野,雙方十餘萬大軍將士,數不盡旌旗甲兵,並及敵軍連營與靈州城,皆被他納在眼底。
天高雲闊,大地山川,這中間唯有勇士能縱橫。
三股賊軍精騎,各擁萬人之眾,以橫掃江海之勢,自西北、正北、東北三麵向禁軍襲來。十月邊地,多日不曾有雨,數十裏沃野,早已被糟蹋幹淨,如今敵騎大舉殺來,滾滾煙塵磅薄而起,勢若出海蛟龍。精騎奔進,煙塵前襲,而又向後飄揚,其狀也,如飛馳之利箭。
聲之大,勝奔雷,氣之壯,勝填海。
個人麵此,如滄海一粟,渺小不值一提,待其撲麵,呼吸之間,保管叫人灰飛煙滅,且不留一二痕跡。此情震懾人心,怎能不叫人雙股戰栗,直欲背身而逃?
於當此之際,能穩如泰山者,當為驍勇銳士。
“陛下?”
跟隨在李從璟身旁的,除卻桑維翰等參謀,還有一些特別的人,即被他看重的年輕俊彥。其中,又以出身洛陽學院的李從珂之子李重美、趙迥之子趙普為首。當下出聲的,便是李重美,他麵上頗有驚色,此問,便是問李從璟之應對,但又不好明言,因為有多話的嫌疑。
李從璟負手長身而立,對李重美的話置若罔聞。此時,這個身著黑甲的雄武背影落在李重美眼裏,便如山巒一般堅不可摧、大海一般深不可測。
“傳令:精騎迎敵!”末了,也未見李從璟有任何動作,下令的口吻平靜到堪稱平淡。
然,李從璟語氣平淡,卻不代表傳令兵會有所懈怠。
一時間,傳令兵喝令之聲,大傳四方。
“陛下有令:精騎迎敵!”
“陛下有令:精騎迎敵!”
“陛下有令:精騎迎敵!”
旗動鼓噪,傳令軍使之聲,與令旗鼓聲一起,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其聲也,鏗鏘若金鳴,厚重如山動,起伏似浪潮,震人心魄。
李重美左右而顧,見大軍隨令而動之狀,不禁心生敬畏。他也不是對軍中事一無所知的人,雖然這些年沉浸於“科技發明”,但早年可沒少隨李從珂出入軍營。然則,昔日軍營所見,豈能與當下沙場所聞相提並論?
禁軍陣型,以護衛營地之搭建為重心,分在西、北、東三個方向,然布陣之法,主體亦是步軍大陣在中,馬軍護衛於兩翼。
敵軍精騎來襲,李從璟軍令下達,禁軍馬軍聞令而動,但見步軍大陣側旁,精騎鐵甲由靜而前,從開始的步履沉緩,到離開步卒大陣兩翼後的漸漸提速,那灰塵漸漸起了,又漸漸大了,及至匯聚成江海,則是馬軍已經脫離步卒大陣,當頭迎向了奔來的敵軍。
廣闊的田野上,原本是由北向南的三條出海蛟龍,其勢獨大,奔馳過半的距離後,三條由南而北的精騎洪流,漸也成勢,以一往無前之狀,要給他們迎頭棒喝。
兩相數萬兵馬,各擁軍令,皆無半分遲疑。眼看兩者間的距離漸漸近了,五裏到三裏,三裏到一裏......在高處觀戰者,心跳隨兩者的靠近而加速,合著鼓聲,也合著馬蹄聲。
所有人都等待這兩相碰撞的那一刻,然又畏懼兩相碰撞的那一刻。
因為一到那時,必定是血肉橫飛、將士死傷。然則大戰已開,兩軍已動,便再無退路,唯身前一個方向而已,便縱是身份碎骨,也必須硬著頭皮迎上。沙場之上,是生是死,本該拋諸腦後,半分的畏懼之心都不能有。
戰陣相交勇者勝。
在李從璟眼中,六股馬軍在距離大營五裏開外的地方相遇,雙方經過一段距離的奔馳,早已將威勢蓄積起來。此番先後兩兩相遇,首先見到的,便是兩股滾滾洪流與煙塵轟然撞在一起。刹那間,不見鐵甲駿馬,唯見煙塵隆飛。
李從璟一手按上腰間的橫刀刀柄,舉目而觀,氣定神閑,臉上並無半分顏色。倒是他身後的李重美、趙普等人,無不倒吸一口涼氣。有那心緒激蕩者,情不自禁抓緊了自己的衣襟。
隆隆煙塵並沒有落下,而是彼此成箭勢,滾滾襲進對方的軍陣與煙塵中。霎時間,煙塵交錯糾纏,卷卷翻騰,起承轉合,再也不分彼此。而在煙塵中,雙方精騎皆已突入彼此陣中,戰馬催鐵甲,鐵甲驅長槊,無不奮發前奔。
凝神細看,長槊長矛掠過的地方,馬上騎兵紛紛落馬,於灰塵中落地。不等看清他們落地的模樣,即已被後續精騎和煙塵覆蓋。落馬者前後相繼,一個到十個,十個到數十個,連綿不絕,像是下餃子一般。看得清楚的,不過是軍陣出現空缺與空白,原本厚實的戰陣,漸漸變得稀疏而已。
而在戰馬的奔騰聲中,殺聲亦如潮,就如夏日雷聲陣陣,而雨聲夾雜其中。
個人相較於戰陣,不過螢火之於日月,戰陣相較於戰場,又不過小巫見大巫,戰場之於曠野,亦不過其中一景而已。
待殺聲漸大,雙方馬軍已經戰作一團。甲胄大相徑庭的兩軍將士,彼此交融,各自奔戰,涇渭分明而又不分你我。當此時也,能力壓金戈鐵馬之聲的,唯有戰鼓聲。
而在這時,異變漸生,雙方馬軍並沒有相互交錯而過,待得彼此軍陣糾纏已深的時候,大陣之中,再起小陣之變化。起變的不是禁軍精騎大陣,而是河西、夏州聯軍大陣。
首先映入李從璟眼簾的,是對方後陣的厚實程度,大大高過了前陣,以至於精騎之間,沒有留下縫隙。這也就意味著,禁軍精騎殺到此處,沒了出陣的可能性。就好比通道一端,大門轟然關閉,禁軍精騎要出離對方軍陣,唯有打破這扇門,殺倒這軍陣。
當頭的禁軍精騎,迎上了銅牆鐵壁般的聯軍軍陣。兩者兀一接觸,便是頭破血流,刹那間,轟然之聲大作,沉悶得令人牙酸。兩軍相撞,陣線上人仰馬翻,血光大盛。
奔馳中的禁軍洪流,就如同撞上了堤壩,一時間堤壩前洪水一蕩,蓄積無數。前後相繼的精騎人仰馬翻,翻倒者數不勝數,煙塵頓濃頓高。
然則,聯軍軍陣到底並非堤壩,禁軍之衝勢,也讓軍陣往後一挫。然則無論如何,陣線上擁擠著雙方無數精騎。
純粹的馬軍廝殺,講究錯身而過,穿陣而出,再拐彎殺回,重新衝陣,如是反複。縱橫往來的過程中,若一方殺傷大於另一方,則勝負分。河西、夏州聯軍的此番布置,則代表他們想要咬住禁軍精騎,施展纏鬥之法。
果不其然,在禁軍精騎撞上銅牆鐵壁之時,聯軍後陣分出數股人馬,奔向兩翼,開始迂回包抄。觀其模樣,是想要將禁軍精騎兜在懷裏。
“賊軍想要包圍我軍精騎!”望樓上,桑維翰已經出聲。
李重美、趙普等人聞言,無不麵色大變,在他們看來,己方被敵方包圍,便是不利局麵。
“陛下?”出聲者不止一人,俱都向李從璟投來詢問的目光。
李從璟按刀而立的身影並無半分變化,氣息綿長也無異樣。
沙場之爭,變故總是時有發生,有的故弄玄虛,有的暗藏殺機,這就需要將帥應變。
李從璟不說話,這可急壞了李重美這些人,無不麵麵相覷,皆有焦急之色。
桑維翰望著戰場道:“細觀賊軍後陣,的確厚實,我軍要強行破陣,非是不可能,隻怕要耗些光陰。然則如此一來,我軍衝勢頓減,難免前後擁擠,甚至自相碰撞。而我軍衝勢一弱,賊軍迂回之兵馬,便有了攔腰入陣的可能性,這就使得我軍有被分割之險。若使賊軍迂回至我軍陣背後,則包圍之勢成,一旦其多方發力,形勢於我軍不利。”
此言貨真價實,然李從璟卻無半分回應。桑維翰也不以為意,他這番話本就不是說給李從璟聽的,而是向李重美、趙普這些初上戰場的人解釋。李從璟讓他們隨軍,本就是因為對他們抱以厚望,希望他們也識沙場之道。
就在李重美等人急得滿頭大漢的時候,李從璟終於開口下令。而這時,三處戰場皆有了戰陣之變。
河西、夏州聯軍的變陣,在李從璟眼裏也不過是常規之法,既然他認清了對方虛實,禁軍精騎自然有應對之法。
軍令傳下之後,精騎陣型變幻,改前奔衝陣而為纏鬥之法。
如是雙方陷入混戰。
不時,河西、定難連營再起異變。
轅門大開,又有馬軍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