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再會
[倚天]逆命之宋青書 作者:思鄉明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和胡青牛達成協議的當天,衛璧就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在穀中伐木砍竹去枝葉,然後在胡青牛的茅草屋院落旁搭了間簡陋卻也頗為舒適的竹屋。
張無忌當場就被胡青牛直接拉走了,衛璧讓憂心焦急不已的常遇春進屋內休息,準備好吃食,便去隔壁旁觀古代真人版中醫學臨床試驗。
胡青牛雖然醫術高超,可是要將張無忌體內散入五髒六腑的陰毒驅出,當真是談何容易。胡青牛昨夜便思索了整晚,此時取出十二片細小銅片,運內力在張無忌丹田下“中極穴”、頸下“天突穴”、肩頭“肩井穴”等十二處穴道上插下。這十二條銅片一插下,張無忌身上的十二經常脈和奇經八脈便即隔斷。五髒六腑加心包,是為十二經常脈。任、督、衝、帶、陰維、陽維、陰蹺、陽蹺,這八脈不屬正經陰陽,無表裏配合,別道奇行,是為奇經八脈。張無忌身上常脈和奇經隔絕之後,五髒六腑中所中的陰毒便相互不能為用。而後胡青牛以陳艾灸他肩頭“雲門”、“中府”兩穴,再灸他自手臂至大拇指的天府、俠白、尺澤、孔最、列缺、經渠、大淵、魚際、少商各穴、這十一處穴道,屬於“手太陰肺經”,可稍減他深藏肺中的陰毒。
這以熱攻寒,張無忌所受的苦楚,比之陰毒發作時又是另一番滋味。灸完手太陰肺經後,再灸足陽明胃經、手厥陰心包經……胡青牛下手時毫不理會張無忌是否疼痛,用陳艾將他燒灸得處處焦黑。
張無忌原就不肯有絲毫示弱,又見衛璧在一旁麵露憂色,竟是談笑自若,講論起穴道經脈的理論來。他雖不明醫理,但義父謝遜曾傳過他點穴、解穴、以及轉移穴道之術,各處穴位他倒是知之甚詳。然而和胡青牛相較,張無忌對穴道的見識自是膚淺之極,但所言既涉及醫理,正是投合胡青牛所好。胡青牛本來不想理會張無忌,然而衛璧更狠,徑自走到書房搬來《帶脈論》、《針灸大成》、《十四經發揮》、《子午針灸經》等醫書,全堆在地上,又盤腿坐下,一一看了起來,還邊看邊和張無忌討論。
這部《子午針灸經》實是胡青牛心血之所寄,他長年荒穀隱居,終究寂寞,此時見這兩人樂於讀他著作,還討論熱烈,隱隱有些得意,對衛璧和張無忌二人也沒有之前那樣厭惡了,反倒難以扼製自己去指出他兩人理解上的錯漏之處。這三人就這般相處,竟是神奇地十分相宜。
這般眨眼便是七日之期,衛璧囫圇翻遍醫書,總算隱約有了些頭緒,便和無忌一同醫治常遇春。兩人手忙腳亂一番折騰,竟是讓常遇春嘔出幾大口黑血來。張無忌又去開了張方子,衛璧一看,連忙將那些極重的藥去掉幾味,又將其餘分量減少,這才抓藥煎藥,而後給常遇春灌了下去。常遇春服藥後嘔了一夜血,至淩晨,常遇春嘔血漸少,血色也自黑變紫,自紫變紅,竟是臉色紅潤,精神健旺。
當下張無忌又開了一張調理補養的方子,甚麽人參、鹿茸、首烏、茯苓,諸般大補的藥物都開在上麵,胡青牛家中所藏藥材,無一而非珍品,藥力特別渾厚。如此調補了十來日,常遇春竟是神采奕奕,武功盡複舊觀。
常遇春心下感慨,對衛璧和張無忌道:“兩位兄弟,我身上傷勢已然痊愈,你們為我費了這許多心思,我必然銘記在心。然我還需立時歸教,咱們也隻好就此別過了。”這一個多月之中,三人也算是共當患難了,心下自然不舍,但大丈夫坦蕩磊落,卻也隻得拱手拜別。
常遇春走後,衛璧繼續並張無忌留在蝶穀學習醫術,同時定期與宋青書鴻雁傳書,生活平淡,常有恍然若夢之感。
然而這一日,在看信的衛璧卻忽而站了起來,神情訝異——隻隱隱見得信上有言:弟近日啟程往蝶穀而去……
-------------------------------------------------------------------------------
此時周芷若已然在武當山上住了一年有餘,張三豐終於與峨眉派溝通好了,要將周芷若送去峨眉拜滅絕師太為師。
周芷若其實還是願意的。雖說武當上下對她都頗為友善,但武當畢竟沒有女弟子,功夫也不怎麽適合女子習練,周芷若的處境實在有些不上不下,實在尷尬。
而更重要的是,這年餘來,周芷若實在是被宋青書糾纏得無法再忍受下去了。
武當上下隻要是長了眼睛的人,都能看出宋青書對周芷若的熱情程度。三代弟子們有的在暗地裏開玩笑,有的樂見其成,有的暗暗嫉妒,有的撇嘴不屑,但是這些都影響不到宋青書。就算是宋遠橋頗為嚴厲的訓斥,讓宋青書不要“沉迷於女色”,也沒有澆熄宋青書對周芷若的熱情。
但所幸宋青書並沒有“因女色而荒廢”,反倒是更為努力地習武讀書了,隻在休息時間才去實施“纏”字訣,宋遠橋權衡了一下利弊,便也放開了手去。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芷若是個不錯的女孩子,還能促使宋青書更為發奮,也就不必管得太嚴了,畢竟他們是江湖人士,不是什麽古板酸腐。更重要的是,周芷若即將成為峨眉弟子,將來若真能和宋青書成為一對,對武當和峨眉都是好的,正好可以修複兩派關係。
事實上武當和峨眉的關係出了不少問題,一來屠龍刀一事鬧得大家都不怎麽愉快;二來滅絕師太的性格本就太過剛硬不善,對張三豐也沒什麽好臉色;三來殷梨亭和紀曉芙的事糾纏不清,那紀曉芙連年推脫不願嫁入武當,這令武當上下都十分不快——若非殷梨亭很愛紀曉芙,多番容忍妥協,這門親事怕是早就黃了。
武當喧雜將周芷若這個資質很好的女孩子送去峨眉,其實本就存了交好的意思在。若是這女孩子以後再成為武當的媳婦,那就更好了。
終於在那一日春花爛漫時,周芷若踏上了她的峨眉之路。宋青書依依不舍地凝視著那抹倩影消失在道路的盡頭,神情無比失落。殷梨亭重重地在宋青書肩上拍了拍,帶著些同病相憐的意味,很是說了幾句安慰的話。宋青書垂首接受了大家的好意,拖著落寞的步伐回房裏去獨自麵對相思病了。
一點相思,兩處閑愁。宋青書微微歎了口氣,臉上毫無惋惜,全是放鬆之色——他和周芷若,根本就是半點兒相思沒有,兩人都巴不得永遠不再見了,誰都沒有那個工夫去愁風愁雨愁斷腸。
宋青書揉了揉額角,頗有些無奈——大概是他的演技太好了,全武當上下就沒有一人不相信他對周芷若深深的癡戀,就連周芷若也不得不麵帶嫌棄地承認,宋青書大概真是對她癡心一片了。
但是宋青書好不容易緩了口氣,不用再把每天除了忙碌武當的事和提升自身能力之外的時間都花在糾纏芷若妹妹上了,他更不想繼續接受武當上下對他的“拳拳關愛”和“無窮無盡的安慰”。
於是宋青書決定,他要下山。一來他需要依照原著打響他“玉麵孟嚐”的名號,二來,他必須去找衛璧了。
衛璧想收張無忌做小弟,無論如何,宋青書決不能放任不理。當然,本來張無忌就很難成為誰的小弟,因為他的氣運太大了,誰也壓不住。再者說,以張無忌的性格,他會願意和你做朋友,做兄弟,卻是絕不會願意做誰的小弟的。更重要的是,就算張無忌真的突變了,願意做衛璧的小弟,宋青書也必須要竭力破壞——因為宋青書的計劃就是這輩子跟緊衛璧做小弟了,要是冒出來個哪方麵都能壓製他宋青書的張無忌做同僚,那他就不用混了。
事實上,如果張無忌和宋青書是一文一武或是各有側重也就算了,但問題是,宋青書所擁有的一切都能被張無忌所壓製,這點光看原著宋青書的下場就十分明白了——簡而言之,兩人氣場不和,完全沒有合作的可能。尤其是,如果宋青書竭力去和張無忌好好相處,衛璧第一個就要懷疑。所以,宋青書隻有也隻能和張無忌作對了。
宋青書準備好一切,便去與張三豐和宋遠橋報備出行了。此去蝴蝶穀,是宋青書第一次自主改變劇情,但是一切都有理有據,合乎邏輯而無隱患,自然是不去白不去了。
宋青書已經十七歲有餘了,這個年紀出門行走江湖曆練是很正常的事,就算是原著裏的宋青書也必然出門了,不然他“玉麵孟嚐”的稱號是怎麽來的呢?由於衛璧的出現,所以宋青書專門往蝴蝶穀一行,理由充分,怎麽也懷疑不到他身上來。
宋青書早就把他和衛璧相交之事告知了師門長輩,那鴿子整天在武當山飛來飛去,人人都看得見,這事本來也就沒可能瞞著。況且衛璧名聲不錯,和武林新一代俊傑相交,武當隻會樂見其成,更沒必要瞞著。
宋青書又對張三豐說,胡青牛畢竟是明教中人,性情詭異莫測,他擔心無忌師弟,因而想往蝴蝶穀去探探情況,張三豐自然欣慰應允。
是而,宋青書去蝴蝶穀的理由,在張三豐和宋遠橋他們看來,主要就是為了查看無忌的身體狀況,關心照顧師弟,順帶著探望一下好友衛璧。
事實上張三豐本來對正邪也沒有多大偏見的,這點和衛璧主張的理論相符。然而張翠山的死卻令張三豐無法不對魔教生出惡感來,畢竟人非聖賢,若非張翠山娶了殷素素,又和金毛獅王拜了把子,也不至於自刎與天下人前——就算是張三豐,也無法完全釋懷此事。
宋青書一向循規蹈矩,隻是偶爾表明自己對明教的“不讚同”態度,這隻是正派弟子應有的態度,半點兒錯處也找不出。但就在他這樣長期的潛移默化下,武當上下對明教也沒多大好感;如此大環境中,張三豐也很自然地把他曾經的正邪一家的想法給拋諸腦後了。
宋青書自然是故意的,要是真如了衛璧的願,讓武當與明教緩和了關係,等到六大派圍攻光明頂的時候武當要麽不參加,甚至於站在他衛璧那邊——那到時候宋青書不就沒事幹了——未雨綢繆,如是而已。
-------------------------------------------------------------------------------
轉眼又過幾月,春去夏至,草長鶯飛且過,鬱鬱蔥蔥天下換裝。
那日正當盛夏清晨,豔陽斜掛,明而不炙,蝴蝶穀內百花競放,萬蝶齊飛。
衛璧方才起身,走出竹屋,就見到花叢旁的那個豐神俊朗的青年,穿著一身墨玉綠衣,亭立如竹,嘴角噙著一抹溫文淡笑,驀然轉過身來,悠悠地說道:“衛大哥,好久不見。”
衛璧心中忽而就是一動。
江湖催人老,相逢一笑中。
張無忌當場就被胡青牛直接拉走了,衛璧讓憂心焦急不已的常遇春進屋內休息,準備好吃食,便去隔壁旁觀古代真人版中醫學臨床試驗。
胡青牛雖然醫術高超,可是要將張無忌體內散入五髒六腑的陰毒驅出,當真是談何容易。胡青牛昨夜便思索了整晚,此時取出十二片細小銅片,運內力在張無忌丹田下“中極穴”、頸下“天突穴”、肩頭“肩井穴”等十二處穴道上插下。這十二條銅片一插下,張無忌身上的十二經常脈和奇經八脈便即隔斷。五髒六腑加心包,是為十二經常脈。任、督、衝、帶、陰維、陽維、陰蹺、陽蹺,這八脈不屬正經陰陽,無表裏配合,別道奇行,是為奇經八脈。張無忌身上常脈和奇經隔絕之後,五髒六腑中所中的陰毒便相互不能為用。而後胡青牛以陳艾灸他肩頭“雲門”、“中府”兩穴,再灸他自手臂至大拇指的天府、俠白、尺澤、孔最、列缺、經渠、大淵、魚際、少商各穴、這十一處穴道,屬於“手太陰肺經”,可稍減他深藏肺中的陰毒。
這以熱攻寒,張無忌所受的苦楚,比之陰毒發作時又是另一番滋味。灸完手太陰肺經後,再灸足陽明胃經、手厥陰心包經……胡青牛下手時毫不理會張無忌是否疼痛,用陳艾將他燒灸得處處焦黑。
張無忌原就不肯有絲毫示弱,又見衛璧在一旁麵露憂色,竟是談笑自若,講論起穴道經脈的理論來。他雖不明醫理,但義父謝遜曾傳過他點穴、解穴、以及轉移穴道之術,各處穴位他倒是知之甚詳。然而和胡青牛相較,張無忌對穴道的見識自是膚淺之極,但所言既涉及醫理,正是投合胡青牛所好。胡青牛本來不想理會張無忌,然而衛璧更狠,徑自走到書房搬來《帶脈論》、《針灸大成》、《十四經發揮》、《子午針灸經》等醫書,全堆在地上,又盤腿坐下,一一看了起來,還邊看邊和張無忌討論。
這部《子午針灸經》實是胡青牛心血之所寄,他長年荒穀隱居,終究寂寞,此時見這兩人樂於讀他著作,還討論熱烈,隱隱有些得意,對衛璧和張無忌二人也沒有之前那樣厭惡了,反倒難以扼製自己去指出他兩人理解上的錯漏之處。這三人就這般相處,竟是神奇地十分相宜。
這般眨眼便是七日之期,衛璧囫圇翻遍醫書,總算隱約有了些頭緒,便和無忌一同醫治常遇春。兩人手忙腳亂一番折騰,竟是讓常遇春嘔出幾大口黑血來。張無忌又去開了張方子,衛璧一看,連忙將那些極重的藥去掉幾味,又將其餘分量減少,這才抓藥煎藥,而後給常遇春灌了下去。常遇春服藥後嘔了一夜血,至淩晨,常遇春嘔血漸少,血色也自黑變紫,自紫變紅,竟是臉色紅潤,精神健旺。
當下張無忌又開了一張調理補養的方子,甚麽人參、鹿茸、首烏、茯苓,諸般大補的藥物都開在上麵,胡青牛家中所藏藥材,無一而非珍品,藥力特別渾厚。如此調補了十來日,常遇春竟是神采奕奕,武功盡複舊觀。
常遇春心下感慨,對衛璧和張無忌道:“兩位兄弟,我身上傷勢已然痊愈,你們為我費了這許多心思,我必然銘記在心。然我還需立時歸教,咱們也隻好就此別過了。”這一個多月之中,三人也算是共當患難了,心下自然不舍,但大丈夫坦蕩磊落,卻也隻得拱手拜別。
常遇春走後,衛璧繼續並張無忌留在蝶穀學習醫術,同時定期與宋青書鴻雁傳書,生活平淡,常有恍然若夢之感。
然而這一日,在看信的衛璧卻忽而站了起來,神情訝異——隻隱隱見得信上有言:弟近日啟程往蝶穀而去……
-------------------------------------------------------------------------------
此時周芷若已然在武當山上住了一年有餘,張三豐終於與峨眉派溝通好了,要將周芷若送去峨眉拜滅絕師太為師。
周芷若其實還是願意的。雖說武當上下對她都頗為友善,但武當畢竟沒有女弟子,功夫也不怎麽適合女子習練,周芷若的處境實在有些不上不下,實在尷尬。
而更重要的是,這年餘來,周芷若實在是被宋青書糾纏得無法再忍受下去了。
武當上下隻要是長了眼睛的人,都能看出宋青書對周芷若的熱情程度。三代弟子們有的在暗地裏開玩笑,有的樂見其成,有的暗暗嫉妒,有的撇嘴不屑,但是這些都影響不到宋青書。就算是宋遠橋頗為嚴厲的訓斥,讓宋青書不要“沉迷於女色”,也沒有澆熄宋青書對周芷若的熱情。
但所幸宋青書並沒有“因女色而荒廢”,反倒是更為努力地習武讀書了,隻在休息時間才去實施“纏”字訣,宋遠橋權衡了一下利弊,便也放開了手去。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芷若是個不錯的女孩子,還能促使宋青書更為發奮,也就不必管得太嚴了,畢竟他們是江湖人士,不是什麽古板酸腐。更重要的是,周芷若即將成為峨眉弟子,將來若真能和宋青書成為一對,對武當和峨眉都是好的,正好可以修複兩派關係。
事實上武當和峨眉的關係出了不少問題,一來屠龍刀一事鬧得大家都不怎麽愉快;二來滅絕師太的性格本就太過剛硬不善,對張三豐也沒什麽好臉色;三來殷梨亭和紀曉芙的事糾纏不清,那紀曉芙連年推脫不願嫁入武當,這令武當上下都十分不快——若非殷梨亭很愛紀曉芙,多番容忍妥協,這門親事怕是早就黃了。
武當喧雜將周芷若這個資質很好的女孩子送去峨眉,其實本就存了交好的意思在。若是這女孩子以後再成為武當的媳婦,那就更好了。
終於在那一日春花爛漫時,周芷若踏上了她的峨眉之路。宋青書依依不舍地凝視著那抹倩影消失在道路的盡頭,神情無比失落。殷梨亭重重地在宋青書肩上拍了拍,帶著些同病相憐的意味,很是說了幾句安慰的話。宋青書垂首接受了大家的好意,拖著落寞的步伐回房裏去獨自麵對相思病了。
一點相思,兩處閑愁。宋青書微微歎了口氣,臉上毫無惋惜,全是放鬆之色——他和周芷若,根本就是半點兒相思沒有,兩人都巴不得永遠不再見了,誰都沒有那個工夫去愁風愁雨愁斷腸。
宋青書揉了揉額角,頗有些無奈——大概是他的演技太好了,全武當上下就沒有一人不相信他對周芷若深深的癡戀,就連周芷若也不得不麵帶嫌棄地承認,宋青書大概真是對她癡心一片了。
但是宋青書好不容易緩了口氣,不用再把每天除了忙碌武當的事和提升自身能力之外的時間都花在糾纏芷若妹妹上了,他更不想繼續接受武當上下對他的“拳拳關愛”和“無窮無盡的安慰”。
於是宋青書決定,他要下山。一來他需要依照原著打響他“玉麵孟嚐”的名號,二來,他必須去找衛璧了。
衛璧想收張無忌做小弟,無論如何,宋青書決不能放任不理。當然,本來張無忌就很難成為誰的小弟,因為他的氣運太大了,誰也壓不住。再者說,以張無忌的性格,他會願意和你做朋友,做兄弟,卻是絕不會願意做誰的小弟的。更重要的是,就算張無忌真的突變了,願意做衛璧的小弟,宋青書也必須要竭力破壞——因為宋青書的計劃就是這輩子跟緊衛璧做小弟了,要是冒出來個哪方麵都能壓製他宋青書的張無忌做同僚,那他就不用混了。
事實上,如果張無忌和宋青書是一文一武或是各有側重也就算了,但問題是,宋青書所擁有的一切都能被張無忌所壓製,這點光看原著宋青書的下場就十分明白了——簡而言之,兩人氣場不和,完全沒有合作的可能。尤其是,如果宋青書竭力去和張無忌好好相處,衛璧第一個就要懷疑。所以,宋青書隻有也隻能和張無忌作對了。
宋青書準備好一切,便去與張三豐和宋遠橋報備出行了。此去蝴蝶穀,是宋青書第一次自主改變劇情,但是一切都有理有據,合乎邏輯而無隱患,自然是不去白不去了。
宋青書已經十七歲有餘了,這個年紀出門行走江湖曆練是很正常的事,就算是原著裏的宋青書也必然出門了,不然他“玉麵孟嚐”的稱號是怎麽來的呢?由於衛璧的出現,所以宋青書專門往蝴蝶穀一行,理由充分,怎麽也懷疑不到他身上來。
宋青書早就把他和衛璧相交之事告知了師門長輩,那鴿子整天在武當山飛來飛去,人人都看得見,這事本來也就沒可能瞞著。況且衛璧名聲不錯,和武林新一代俊傑相交,武當隻會樂見其成,更沒必要瞞著。
宋青書又對張三豐說,胡青牛畢竟是明教中人,性情詭異莫測,他擔心無忌師弟,因而想往蝴蝶穀去探探情況,張三豐自然欣慰應允。
是而,宋青書去蝴蝶穀的理由,在張三豐和宋遠橋他們看來,主要就是為了查看無忌的身體狀況,關心照顧師弟,順帶著探望一下好友衛璧。
事實上張三豐本來對正邪也沒有多大偏見的,這點和衛璧主張的理論相符。然而張翠山的死卻令張三豐無法不對魔教生出惡感來,畢竟人非聖賢,若非張翠山娶了殷素素,又和金毛獅王拜了把子,也不至於自刎與天下人前——就算是張三豐,也無法完全釋懷此事。
宋青書一向循規蹈矩,隻是偶爾表明自己對明教的“不讚同”態度,這隻是正派弟子應有的態度,半點兒錯處也找不出。但就在他這樣長期的潛移默化下,武當上下對明教也沒多大好感;如此大環境中,張三豐也很自然地把他曾經的正邪一家的想法給拋諸腦後了。
宋青書自然是故意的,要是真如了衛璧的願,讓武當與明教緩和了關係,等到六大派圍攻光明頂的時候武當要麽不參加,甚至於站在他衛璧那邊——那到時候宋青書不就沒事幹了——未雨綢繆,如是而已。
-------------------------------------------------------------------------------
轉眼又過幾月,春去夏至,草長鶯飛且過,鬱鬱蔥蔥天下換裝。
那日正當盛夏清晨,豔陽斜掛,明而不炙,蝴蝶穀內百花競放,萬蝶齊飛。
衛璧方才起身,走出竹屋,就見到花叢旁的那個豐神俊朗的青年,穿著一身墨玉綠衣,亭立如竹,嘴角噙著一抹溫文淡笑,驀然轉過身來,悠悠地說道:“衛大哥,好久不見。”
衛璧心中忽而就是一動。
江湖催人老,相逢一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