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上自來帶著三分笑意, 正是蕭礪的義父, 範直。
楊萱正猶豫著要不要上前招呼, 範直已經板起臉斥責道:“你是哪家的姑娘, 堂堂官府衙門,怎能容閑雜人等到這裏來放肆?”
撲頭蓋臉先是一頓訓斥。
旁邊看大門的守衛“噗通”先自跪下了。
楊萱也有些慌, 開口辯解道:“公公, 我是有事……”
不等說完,隻聽門內傳來一把威嚴的嗓音,“怎麽回事?”
緊接著, 在幾位內侍的簇擁下,從裏麵走出一人。
那人身穿青蓮色祥雲團花的直綴, 腰間束著白玉帶,玉帶上綴著紅寶、藍寶好幾塊寶石,渾身帶著不加掩飾的奢華。
楊萱雙膝一軟, 不由自主地跪倒在地。
這個人是太子楚洛。
當初在清和樓, 她遠遠地看他舉劍高呼,已經感覺到勢不可擋的淩厲氣勢, 現在離得近,撲麵而來的天潢貴胄獨有的肅穆與威嚴教她不寒而栗。
以至於連父母雙亡的怨恨都不敢有。
隻能俯身跪著。
就聽到範直低聲解釋,“她是先前翰林院楊修文的嫡次女, 因年紀尚幼, 蒙赦無罪, 不知道因何在此徘徊。”
太子“哦”一聲, “抬起頭來。”
楊萱戰戰兢兢地抬頭, 開口道:“稟殿下,民女並不敢冒犯官威,實乃有事。”
太子垂眸一瞧,十二三歲一小姑娘,穿青衣素裳,脂粉不施釵環未戴,看上去清爽素淨,秋水般明澈的杏仁眼裏是不容錯識的緊張與敬畏。
太子麵色稍緩,問道:“何事?”
楊萱定定神,回答道:“昨天無意遇見家中舊仆在臭水河附近做苦役,那人名叫鬆枝,本是我父親的小廝,行事向來穩重可靠,卻因我家裏變故被牽連受苦,民女想替他贖身。經人指點先要到工部去了名,再往牢獄交納贖金,所以才來到此處。”
範直眸光轉一轉,對旁邊小黃門道:“去問問可有此人?”
小黃門腿腳快,不大會兒跑回來,“是有個叫鬆枝的,現下派送在小溝沿那邊服役。”
太子聽聞,沒再多問,闊步離開。
範直稍頓片刻,對楊萱道:“殿下恩準了,進去吧。”
又看向始終跪在旁邊的守衛,“好好當差,都是緊要衙門,不能任人擅入。”
守衛連連答應。
因為之前小黃門特地問過,待楊萱進去工部的時候,章主事便很客氣,毫不猶豫地將鬆枝的名字從服苦役的名單上劃掉了,而且極痛快地在送交牢獄的公文上蓋了印章。
楊萱原本準備了銀子用來打點,現下也用不上,高興地出門,倒是拿出一半銀錢請門口的守衛幫她叫了輛馬車。
她覺得自己叫馬車,說不定車夫欺她年幼多要車錢,可守衛不一樣,就算隻是個看門的,也能稱聲官爺。
或許車夫會覺得她有靠山,不敢起壞心眼兒。
到了牢獄之後,楊萱讓車夫在門口等著,自己又扯起虎皮當大旗,對主事之人說:“蒙太子殿下恩準,我來替鬆枝贖身。”
主事不太相信,可見楊萱說得篤定,怕她當真得到太子首肯,自己若是推諉怠慢,不免得罪了人,又見工部的公文印章一應俱全,不敢刁難,收了十二兩的贖金,同樣開出一紙公文。
楊萱沒想到事情會這麽順利,幹脆坐上馬車直奔臭水河,沒費什麽口舌,便將鬆枝帶了出來。
鬆枝感激不已,跪下給楊萱磕頭,“姑娘大恩無以為報,以後任由姑娘驅遣,絕無異心。”
楊萱忙道:“快起來,臨近正午了,咱們早些回去,春桃怕等急了。”
仍是坐上先前的馬車。
鬆枝利落地跳上車轅,坐在車夫旁邊。
馬車疾馳,不大會兒就到了椿樹胡同。
楊萱走上台階,才抓起輔首不等叩門,門“吱呀”開了,竟是文竹從裏麵走出來。
見到楊萱身後的鬆枝,文竹訝然驚呼一聲,眼圈莫名地紅了。
楊萱直覺得兩人之間定然有事,卻未說破,招呼了鬆枝進門,緊接著問起楊桂。
春桃道:“念叨姑娘好幾遍,幸好有大勇陪著,兩人先吃了飯,剛歇下不久……中午擀了麵條,用豆角打鹵,這就去下麵。”邊說邊往廚房去生火。
楊萱又問文竹,“你怎麽知道我們今兒回來?”
文竹哽了下,吸口氣道:“姑娘說過完七七就回,我算著日子,每天都過來一趟,終於等到姑娘回來了。”
楊萱不自主地也有些淚濕。
她忘不了抄家那天,是文竹拿了鏟子幫她挖洞,是文竹死命將她推出去,也是文竹推倒柴堆掩住了那個洞口。
卻很快斂住情緒,對文竹道:“以後咱們就在一起了……你跟春桃住在西廂房,東跨院還空著,待會兒收拾出來讓鬆枝住下,就是家裏沒那麽多床,今兒怕是買不到。”
鬆枝連忙道:“不用麻煩,這兩個月我都是睡在地上,照樣睡得香。”
楊萱歎一聲,“那是在別處,回家可不能再睡光地……當務之急還得給你添置兩身體麵衣裳,我另有事吩咐你。”
正說著,春桃煮好了麵,每人盛出來一碗。
因為先前不知道鬆枝能回來,麵條擀得少,又就著灶坑的火,燒兩碗水打上四隻荷包蛋,加了兩勺白糖單獨盛給鬆枝。
鬆枝半點沒含糊,吃完麵又把荷包蛋連湯帶水全都吃了,紅著眼圈對楊萱道:“姑娘有什麽吩咐,我這就去辦。”
楊萱笑笑,“不著急,明兒再說。這會兒先將你的住處安頓好。”
春桃與文竹拿著笤帚、抹布等物,徑自去東跨院打掃。
鬆枝見水缸裏水已不多,問清水井方位,挑著擔子連擔三趟,把水缸裝滿了不說,還餘下一桶隨時用。
幾人忙活好一陣子才把東跨院兩間小屋清掃幹淨。
楊萱見太陽已不像正午那麽毒辣,便與文竹一道去燈市胡同買了洗臉盆、洗澡盆等日常雜物,添了兩床縫好的被子兩床褥子,並估摸著鬆枝的身量給他買了一身灰藍色裋褐,一身蟹殼青的長衫。
兩人先回到家裏,少頃雜貨鋪和成衣鋪的陸續將東西送過去。
等終於安頓下來,暮色已經開始四合,周遭人家陸續點起燈燭。
楊萱趁春桃做飯的時候,跟鬆枝說起自己開點心鋪子的打算,又把需要做的事情一一擺出來。
鬆枝思量片刻,答應道:“姑娘放心,這些事情都交給我,明兒我先去看看鋪麵再擬定個章程出來……依我看,掌櫃請不請沒多大關係,不如把銀子省下來請個手藝好的白案。隻要咱們東西好吃可口,不用到處張羅,客人自然會慕名而來。打雜跑腿的事情我都幹了,記賬也能幹。”
楊萱點點頭,“到時我給你發雙份工錢。”
鬆枝朝文竹瞟一眼,“我不要工錢,能有個地方管著吃住就行。”
楊萱抿嘴笑了笑。
這一天過得非常勞累,楊萱幾乎是一刻不得閑,可躺在床上卻是從沒有過的踏實。
身邊多了文竹,多了鬆枝,好像所有的問題都迎刃而解,所有的困難都不是困難了。
又想到早上遇到的範直,楊萱有種預感,範直並非成心斥責她,倒好像是有意幫助她。尤其臨走前,還特地提點她,“殿下恩準了。”
如果沒有太子從中插這一杠子,事情肯定不會辦得這般順利。
她是不是應該當麵道聲謝?
還是等蕭礪回來再說?
想起蕭礪,楊萱心裏有些甜,有些酸,也有些莫名的怒氣。
隔著八百裏,特特寄回來一封六個字的信。
還不如不寫!
就算沒有大事,說說他平常吃了什麽飯,穿了哪件衣裳,她也很願意聽,很想要知道。
男人果真半點都不知道體諒女人的心。
楊萱默默念叨幾句,闔上雙眼很快睡下了。
她不知道的是,蕭礪今天還沒顧上吃飯,隻喝了幾口水。
事實上,自打到了大同,他就整天忙碌,一天隻吃一頓飯是常有的事兒。有心想跟楊萱多寫幾句,可是身邊的事情乏善可陳,說多了反而累及楊萱擔心。
與蕭礪截然不同,這些天夏懷寧卻逍遙自在得不行。
不但是紅袖添香夜讀書,而且還溫香軟玉抱滿懷了……
楊萱正猶豫著要不要上前招呼, 範直已經板起臉斥責道:“你是哪家的姑娘, 堂堂官府衙門,怎能容閑雜人等到這裏來放肆?”
撲頭蓋臉先是一頓訓斥。
旁邊看大門的守衛“噗通”先自跪下了。
楊萱也有些慌, 開口辯解道:“公公, 我是有事……”
不等說完,隻聽門內傳來一把威嚴的嗓音,“怎麽回事?”
緊接著, 在幾位內侍的簇擁下,從裏麵走出一人。
那人身穿青蓮色祥雲團花的直綴, 腰間束著白玉帶,玉帶上綴著紅寶、藍寶好幾塊寶石,渾身帶著不加掩飾的奢華。
楊萱雙膝一軟, 不由自主地跪倒在地。
這個人是太子楚洛。
當初在清和樓, 她遠遠地看他舉劍高呼,已經感覺到勢不可擋的淩厲氣勢, 現在離得近,撲麵而來的天潢貴胄獨有的肅穆與威嚴教她不寒而栗。
以至於連父母雙亡的怨恨都不敢有。
隻能俯身跪著。
就聽到範直低聲解釋,“她是先前翰林院楊修文的嫡次女, 因年紀尚幼, 蒙赦無罪, 不知道因何在此徘徊。”
太子“哦”一聲, “抬起頭來。”
楊萱戰戰兢兢地抬頭, 開口道:“稟殿下,民女並不敢冒犯官威,實乃有事。”
太子垂眸一瞧,十二三歲一小姑娘,穿青衣素裳,脂粉不施釵環未戴,看上去清爽素淨,秋水般明澈的杏仁眼裏是不容錯識的緊張與敬畏。
太子麵色稍緩,問道:“何事?”
楊萱定定神,回答道:“昨天無意遇見家中舊仆在臭水河附近做苦役,那人名叫鬆枝,本是我父親的小廝,行事向來穩重可靠,卻因我家裏變故被牽連受苦,民女想替他贖身。經人指點先要到工部去了名,再往牢獄交納贖金,所以才來到此處。”
範直眸光轉一轉,對旁邊小黃門道:“去問問可有此人?”
小黃門腿腳快,不大會兒跑回來,“是有個叫鬆枝的,現下派送在小溝沿那邊服役。”
太子聽聞,沒再多問,闊步離開。
範直稍頓片刻,對楊萱道:“殿下恩準了,進去吧。”
又看向始終跪在旁邊的守衛,“好好當差,都是緊要衙門,不能任人擅入。”
守衛連連答應。
因為之前小黃門特地問過,待楊萱進去工部的時候,章主事便很客氣,毫不猶豫地將鬆枝的名字從服苦役的名單上劃掉了,而且極痛快地在送交牢獄的公文上蓋了印章。
楊萱原本準備了銀子用來打點,現下也用不上,高興地出門,倒是拿出一半銀錢請門口的守衛幫她叫了輛馬車。
她覺得自己叫馬車,說不定車夫欺她年幼多要車錢,可守衛不一樣,就算隻是個看門的,也能稱聲官爺。
或許車夫會覺得她有靠山,不敢起壞心眼兒。
到了牢獄之後,楊萱讓車夫在門口等著,自己又扯起虎皮當大旗,對主事之人說:“蒙太子殿下恩準,我來替鬆枝贖身。”
主事不太相信,可見楊萱說得篤定,怕她當真得到太子首肯,自己若是推諉怠慢,不免得罪了人,又見工部的公文印章一應俱全,不敢刁難,收了十二兩的贖金,同樣開出一紙公文。
楊萱沒想到事情會這麽順利,幹脆坐上馬車直奔臭水河,沒費什麽口舌,便將鬆枝帶了出來。
鬆枝感激不已,跪下給楊萱磕頭,“姑娘大恩無以為報,以後任由姑娘驅遣,絕無異心。”
楊萱忙道:“快起來,臨近正午了,咱們早些回去,春桃怕等急了。”
仍是坐上先前的馬車。
鬆枝利落地跳上車轅,坐在車夫旁邊。
馬車疾馳,不大會兒就到了椿樹胡同。
楊萱走上台階,才抓起輔首不等叩門,門“吱呀”開了,竟是文竹從裏麵走出來。
見到楊萱身後的鬆枝,文竹訝然驚呼一聲,眼圈莫名地紅了。
楊萱直覺得兩人之間定然有事,卻未說破,招呼了鬆枝進門,緊接著問起楊桂。
春桃道:“念叨姑娘好幾遍,幸好有大勇陪著,兩人先吃了飯,剛歇下不久……中午擀了麵條,用豆角打鹵,這就去下麵。”邊說邊往廚房去生火。
楊萱又問文竹,“你怎麽知道我們今兒回來?”
文竹哽了下,吸口氣道:“姑娘說過完七七就回,我算著日子,每天都過來一趟,終於等到姑娘回來了。”
楊萱不自主地也有些淚濕。
她忘不了抄家那天,是文竹拿了鏟子幫她挖洞,是文竹死命將她推出去,也是文竹推倒柴堆掩住了那個洞口。
卻很快斂住情緒,對文竹道:“以後咱們就在一起了……你跟春桃住在西廂房,東跨院還空著,待會兒收拾出來讓鬆枝住下,就是家裏沒那麽多床,今兒怕是買不到。”
鬆枝連忙道:“不用麻煩,這兩個月我都是睡在地上,照樣睡得香。”
楊萱歎一聲,“那是在別處,回家可不能再睡光地……當務之急還得給你添置兩身體麵衣裳,我另有事吩咐你。”
正說著,春桃煮好了麵,每人盛出來一碗。
因為先前不知道鬆枝能回來,麵條擀得少,又就著灶坑的火,燒兩碗水打上四隻荷包蛋,加了兩勺白糖單獨盛給鬆枝。
鬆枝半點沒含糊,吃完麵又把荷包蛋連湯帶水全都吃了,紅著眼圈對楊萱道:“姑娘有什麽吩咐,我這就去辦。”
楊萱笑笑,“不著急,明兒再說。這會兒先將你的住處安頓好。”
春桃與文竹拿著笤帚、抹布等物,徑自去東跨院打掃。
鬆枝見水缸裏水已不多,問清水井方位,挑著擔子連擔三趟,把水缸裝滿了不說,還餘下一桶隨時用。
幾人忙活好一陣子才把東跨院兩間小屋清掃幹淨。
楊萱見太陽已不像正午那麽毒辣,便與文竹一道去燈市胡同買了洗臉盆、洗澡盆等日常雜物,添了兩床縫好的被子兩床褥子,並估摸著鬆枝的身量給他買了一身灰藍色裋褐,一身蟹殼青的長衫。
兩人先回到家裏,少頃雜貨鋪和成衣鋪的陸續將東西送過去。
等終於安頓下來,暮色已經開始四合,周遭人家陸續點起燈燭。
楊萱趁春桃做飯的時候,跟鬆枝說起自己開點心鋪子的打算,又把需要做的事情一一擺出來。
鬆枝思量片刻,答應道:“姑娘放心,這些事情都交給我,明兒我先去看看鋪麵再擬定個章程出來……依我看,掌櫃請不請沒多大關係,不如把銀子省下來請個手藝好的白案。隻要咱們東西好吃可口,不用到處張羅,客人自然會慕名而來。打雜跑腿的事情我都幹了,記賬也能幹。”
楊萱點點頭,“到時我給你發雙份工錢。”
鬆枝朝文竹瞟一眼,“我不要工錢,能有個地方管著吃住就行。”
楊萱抿嘴笑了笑。
這一天過得非常勞累,楊萱幾乎是一刻不得閑,可躺在床上卻是從沒有過的踏實。
身邊多了文竹,多了鬆枝,好像所有的問題都迎刃而解,所有的困難都不是困難了。
又想到早上遇到的範直,楊萱有種預感,範直並非成心斥責她,倒好像是有意幫助她。尤其臨走前,還特地提點她,“殿下恩準了。”
如果沒有太子從中插這一杠子,事情肯定不會辦得這般順利。
她是不是應該當麵道聲謝?
還是等蕭礪回來再說?
想起蕭礪,楊萱心裏有些甜,有些酸,也有些莫名的怒氣。
隔著八百裏,特特寄回來一封六個字的信。
還不如不寫!
就算沒有大事,說說他平常吃了什麽飯,穿了哪件衣裳,她也很願意聽,很想要知道。
男人果真半點都不知道體諒女人的心。
楊萱默默念叨幾句,闔上雙眼很快睡下了。
她不知道的是,蕭礪今天還沒顧上吃飯,隻喝了幾口水。
事實上,自打到了大同,他就整天忙碌,一天隻吃一頓飯是常有的事兒。有心想跟楊萱多寫幾句,可是身邊的事情乏善可陳,說多了反而累及楊萱擔心。
與蕭礪截然不同,這些天夏懷寧卻逍遙自在得不行。
不但是紅袖添香夜讀書,而且還溫香軟玉抱滿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