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四是東來古刹一年一度舉行水陸法|會的大日子,風鈴並不信仰佛法,但是對任何存在都抱有敬畏,而敬畏之心是反映一個人道德修養的高低。


    東來古刹位於市郊南山,是江城香火最為鼎盛、規模影響最大的佛教寺廟,也是全國有名的大寺廟之一,迄今有一千四百年的曆史,在全國各地都有善男信女,便連國外人士也經常慕名而來。盡管入寺票價不菲,但仍吸引了無數人前去參觀,據說人多時一天可達到幾千人。


    古刹坐東南,朝西北,依山拾級而建,建築麵積四萬餘平方米。雄偉的大殿、秀雅的臥佛殿、質樸的禪堂、俊巧的山門殿,鬥拱飛簷,層層疊疊。正是:晨風裏,鳥話花香梵音起;夕陽下,青山無語問禪家。


    開車沿著盤山公路而上,隻見山中林木聳秀,清泉流水,薄霧縈繞,卻不見一個人影。


    風鈴暗自奇怪,但也沒往深處想去,車開到山頂,一所碧瓦紅牆宏大莊嚴的寺院便赫然呈現出來。


    大門前空空如也,沒有各種善男信女,連往日的接引香客的知事僧人也不知所蹤,風鈴瞅著售票處,小窗口緊緊關閉。“難道今天不收票了嗎?”想想也有可能,像舉辦水陸法|會這種大型法事收門票錢確實不應該。


    踏入山門,正麵是一座闊約三間的重簷歇山頂殿堂,門上匾額書“天王殿”。


    天王殿正中間的佛龕上供奉著的是彌勒佛像,袒胸露腹,趺坐在蒲團裏,笑容可掬;在彌勒佛像後的佛龕上供奉的是佛教護法神韋馱雕像,麵朝北,手握神棍,頭上戴著金盔,身裹甲胄,神采奕奕。兩側則供奉四大天王像,持國天王手持琵琶,增長天王手中持劍,廣目天王手中纏繞一龍,多聞天王右手持傘。


    穿過天王殿,後麵是大雄寶殿,供奉著釋迦牟尼蓮花坐像,蓮花座前是二十諸天雕像,大殿四周安放五十六尊羅漢,大殿後壁有“慈航普渡”等佛像70多尊。


    出大雄寶殿往東走,便有一座小院,院內青鬆翠柏,有一白須灰衣老僧人坐在樹下,麵貌慈祥,精神矍鑠,紅光滿麵,另有幾名年輕男女盤腿分坐在他的身畔。


    風鈴度著他們的形色,想必是要宣法,遂在一旁坐下。


    “學佛已有四五年,可至今有件事放不下,想請空覺大師開釋指點。”坐中一名女子出聲。


    風鈴瞅著這名女子,隻看到她的側麵,似乎和劉紀有幾分神似。


    那灰衣老僧向女子點頭,示意她繼續講下去。


    “我心中念有一名男子,至今有十二三年,每念及他便涕淚縱流,痛苦輾轉,以至於無法全心侍佛。”


    “那他有何好處讓你念及至今?”


    “無甚好處,就是覺得見著他心裏歡喜。”


    “好。”灰衣老僧起身進入院內,半晌手裏拿著一張宣紙出來,他將宣紙展開在眾人麵前,道:“各位,請將你們看到的這紙上的東西寫出來告訴我。”


    風鈴看著那張宣紙,紙上畫著一砣黑色的東西,竟是一堆冒著熱氣的牛糞。


    在小紙片上寫下牛糞,風鈴便將紙片交給灰衣老僧,老僧一一過目,微笑讚歎。“空覺大師,這是什麽用意呢?”那女子問道。


    老僧將手中的紙片交給她,道:“你看完便明白。”


    女子接過紙片,七張紙片,六張紙片上寫著牛糞,隻有一張寫著鮮花。“空覺大師,為什麽會這樣,為什麽我看到的和大家不同?”


    “你心中有迷惑,因此無法勘破事物的本來麵貌,這畫上本是一堆牛糞,但在你的眼中卻成了鮮花。”


    女子咬著嘴唇,道:“要勘破一定很難,想我怎麽做得到呢?”


    “不難,你隻不過是心竅蒙了塵,把塵拂去,還你一雙智慧眼。”


    “請大師明示,信徒愚昧。”


    “大家都坐下吧。”


    眾人再次盤腿而坐,目不轉睛盯著灰衣老僧,風鈴也在思索,這老僧法號空覺,瞧他模樣定是精通佛法的高僧,可是這法號從未曾聽聞過。


    “昔日佛陀有十大弟子,阿難是其中之一,佛陀三十二相,阿難三十相,少年英俊,相貌莊嚴,但也因相貌引出一樁麻煩。那日佛陀帶著弟子接受波斯匿王的供養,阿難沒跟上,來到一口古井前。古井前有一名女子正在打水,阿難又饑又渴,便向她要水。這名女子叫摩登伽女,是首陀羅四種姓中身份最低微的賤民,隻能以清掃街道為業,沒有誦經和祭祀的權利,更不能與四種姓中的其他三種姓交往。”


    “摩登伽女猶豫不絕,不敢把水供養給阿難,阿難知道原因後,便說佛陀教導四種姓平等,你一樣可以供養比丘飯食。摩登伽女聽說後萬分高興,將水倒入阿難的缽盂中。直到阿難離去,摩登伽女仍是注視他,但同時心中升起強烈的愛戀。回到家後,摩登伽女患上相思病,整日惦念阿難,她的母親見她形容憔悴便追問她。摩登伽女說出自己對阿難的愛戀,她的母親找到阿難,想要將摩登伽女許配給他,但是遭到阿難的拒絕。”


    “為了實現女兒的願望,摩登伽女的母親便使用了邪術,使阿難身不由己進入摩登伽女家中。摩登伽女將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想要誘惑阿難,阿難仍舊不肯依從,於是摩登伽女的母親威脅他,在門前點燃火,如果他再不順從,便將他投入大火中燒死。阿難十分悔恨以往不用功,此時危難力不從心,便隻得一心念佛,這時佛陀知悉阿難的危難,派文殊菩薩前來相救,並令所有比丘一心持誦《楞嚴咒》。”


    “阿難正在摩登伽女的室內,在他即將破戒時,傳來了《楞嚴咒》的經文聲,阿難忽然清醒過來,跑回佛陀的修行地。摩登伽女見阿難離去,心中仍是不放棄,在寺外等待阿難,嚇得阿難不敢出門。摩登伽女因為見不到阿難,便號嚎大哭,阿難沒有辦法,隻得再次向佛陀求救。佛陀召來摩登伽女,問她‘你如此苦苦追求阿難,為什麽呢?’。摩登伽女說,阿難無妻,而我無夫,正好結為夫妻。”


    “佛陀說,阿難沒有頭發,你若肯剃除秀發,我才可以讓阿難娶你為妻。於是摩登伽女回到家中讓母親剃光自己的頭發,她高高興興來到佛陀麵前,要求佛佗履行諾言。佛陀問她,你愛阿難什麽?摩登伽女說,我愛阿難明亮的眼睛,我愛阿難英俊的鼻子,我愛阿難迷人的耳朵,我愛阿難甜美的聲音,我愛阿難高雅的步伐。佛陀卻說,阿難眼中的淚不淨,鼻中的痰不淨,口中的唾液不淨,耳中的耳垢不淨,身內的屎尿肮髒不淨。婚後行不淨汙穢,生子後便生老病死等苦,由此觀之,阿難的身體有何值得愛的?”


    “摩登伽女聽到這裏,忽然意識到人身的不淨,原來阿難的身體這樣肮髒,那還有什麽值得愛的,從此摩登伽女的愛念和念念都消除了,出家得證初果。”


    眾人默然不語,風鈴向前欠了欠身,道:“嫌棄斷愛欲,說明摩登伽女愛上的也不隻不過是阿難的皮相。”


    灰衣老僧瞅著她,風鈴也望著他,忽然風鈴眼前一花,那灰衣老僧的麵貌幻化成阿難,他向地麵吐出一口濃痰,道:“如果你愛的不是皮相,那就把這口濃痰吃掉吧。”


    風鈴怔住了,她看著那口濃痰,痰色淡綠,且帶著少許血絲,大約是盯得久了,她便覺得有些惡心,甚至還想吐。


    “你吃了它就能證實你不是愛上皮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間代言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孟子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孟子曰並收藏人間代言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