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毅彪先看了第一具屍體,反應還不明顯。當看到第二具屍體時,上肢突然無力、言語不清、口舌歪斜、流口水,突然就昏厥、不省人事了。”姚局長說。


    “這麽說,這具屍體是他的寶貝兒子,黎西煌?”我問。


    “你可以這樣判斷,我們不能,我們要的是像山一樣的鐵證,我們要鐵證如山。”


    “是啊,是啊,你們畢竟是專業人士啊。”


    “我先跟你說黎毅彪,我們見此情況,立即叫來了急救車,把黎毅彪送到了醫院。”姚局長說。


    “人救過來了嗎?”


    “沒有。”


    “這麽說,黎毅彪死了?”


    “對,死了。”


    “醫生是怎麽解釋死亡的原因呢?”我問。


    “醫生的結論是,黎毅彪死於心血管疾病,說通俗一點,就是中風。因為情緒激動,血管爆裂、堵塞,造成供血中斷,導致供氧不足,最後導致黎毅彪猝死。”姚局長說。


    “那怎麽確認這兩具屍體呢?”


    “第二具屍體,我們初步判斷是黎西煌,第一具屍體,我們判斷是焦作斌和秦建明兩人中的一個。”


    “是不是這兩個人呢?”我問。


    “我們的人對這幾個人了然如心,從肉眼就能看出來,這兩具屍體就是黎西煌和秦建明。這說明,我們的判斷還是很準的。”姚局長說。


    “畢竟是專業人士啊。”我說。


    “但從肉眼上看,還不行啊,我們需要證據。我們提取了這三個人有血緣關係的親屬的dna,進行了比對,最後確認這兩具屍體就是黎西煌和秦建明。”姚局長說,


    “他們死亡的原因是什麽呢?”我問。


    “初步結論是,煤氣中毒。”


    “你相信這個結論嗎?”我問。


    “這是科學的結論,不得不相信啊。”


    “兩個人一直東躲西藏,肯定不想死,肯定想活下去。他們自殺肯定不可能,是不是被人謀殺啊?”我問。


    “我們和省城的同行們商討了一下,門窗緊閉,不排除自殺的可能性,也不排除他殺的可能性。”姚局長說。


    “他們到哪裏自殺不好?怎麽偏偏要跑到自己的家裏自殺呢?是不是想落個全屍啊?”


    “你可以猜測,我們不能,我們必須憑證據說話。”姚局長說。


    “那這個案件是誰主導呢?”我問。


    “按照管轄範圍,由省城的市局為主處理,我們負責協助。”姚局長說。


    “你們是內行,我是外行。我以一個外行跟你談一點我的看法,行嗎?”


    “當然可以啊。”


    “如果是自殺,他們東躲西藏幹什麽?他們自殺的動機是什麽?我們慢慢分析,秦建明偷偷跟他老婆打電話,說辦完事,馬上就可以回家。這說明,秦建明根本沒想到死啊。”我說。


    “再說了,秦建明跟他老婆易臘梅還有一個可愛的小男孩,秦建明不可能想死啊,更不可能主動去找死啊。”我說。


    “接著說下去。”姚局長說。


    “再說黎西煌,他每天聲色犬馬,花天酒地,日子過得那麽滋潤,他還想把好日子無限地延長下去呢,他怎麽會想死呢?再說了,他充其量就是一個重婚罪,也達不到死刑的程度啊。”我說。


    “即便他知道我們成立了調查組,要調查他的種種問題,他還有那麽多關係可以用,也不是到窮途末路時啊,他怎麽會想死呢?”我說。


    “兩個沒有死亡動機的人,各自躺在各自的房間裏,沒有一點掙紮,沒有一點恐慌,就這麽平靜地、安詳地等著煤氣中毒而死,這可能嗎?”我說。


    “我還有一個問題要問你,兩個從你們眼皮底下數次逃脫的人,應該是很機靈的人,很有頭腦的人,很有反偵察能力的人,怎麽就這麽稀裏糊塗地躺在床上,見了閻王爺呢?”我說。


    “屍檢發現,他們喝了不少酒。我們推測的死亡原因之一是,他們喝多了酒,可能在廚房燒水喝時,打開了煤氣閥,還沒來得及燒,就回到房間睡覺去了。他們喝多了酒,睡得很沉,不知道煤氣彌漫,就這樣稀裏糊塗地死了。”姚局長說。


    “這可能嗎?如果是這樣,那不應該緊閉門窗啊。”我說。


    “緊閉門窗好理解,他們怕被人發現啊。”


    “這不合乎邏輯啊,如果怕被人發現,就不應該到這裏來啊。”


    “如果他們是臨時過渡一下,打算睡一覺,趁我們還沒發現他們,酒醒了就走呢?”姚局長說。


    “你們在現場勘查時,發現了什麽線索嗎?”我問。


    “你想要什麽線索?”


    “你考我啊?”


    “不是,隻是隨便問問。”姚局長說。


    “我就繼續說外行話吧,比如,他們的小車停在哪?”


    “我們沒有發現他們的車。”


    “那他們是怎麽到森林別墅來的呢?”我問。


    “我們推測,要麽是坐出租車來的,要麽是有人送來的。”姚局長說。


    “你們應該查了監控攝像吧,省城的攝像頭遍地都是,應該不難查啊。”我說。


    “這還要你操心,我們當然查了啊。”


    “有什麽結果呢?”


    “沒有,正好在他們死亡的時間段,森林別墅重新安裝攝像頭,原來的攝像頭已經關閉了,新的攝像頭還沒有安裝好,還沒有啟用。換句話說,森林別墅沒有攝像資料。我們不知道他們是碰巧,還是打了一個漂亮的時間差。”


    “怎麽這麽巧啊?”


    “老話說得好,無巧不成書啊。”姚局長說。


    “那別墅內發現了什麽有用的線索呢?”我問。


    “沒有。”


    “什麽都沒發現?”


    “是的,我們什麽都沒發現。”


    “別墅除了他們兩人外,沒有別的人進來?”我問。


    “這就是我們苦惱的原因,你分析的自殺不可能,我們也分析到了。我們困惑不解的是,怎麽在房間裏,發現不了其他人的痕跡?”姚局長說。


    “如果是他殺,總應該可以找到蛛絲馬跡啊。”我說。


    “你覺得是他殺嗎?”姚局長問。


    “肯定是他殺,我雖然拿不出證據,但我可以肯定,是百分之百地他殺,是殺人滅口。”我說。


    “那是什麽人要殺人滅口呢?”姚局長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繼任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厙建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厙建玉並收藏繼任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