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孫氏拿在手中觀看時,那個小人跳入了她的口中。
於是就生下了公主。
公主出生時,左手握拳,母親把她的左手掰開,發現她的掌紋像印璽一樣,呈現一個“佛”字的形狀。
此事當時傳得神乎其神,在段氏皇族中,都視此女為觀音的化身或者使者,自此上上下下都不敢輕易怠慢於她。
段思聰猜測女兒非同凡人,於是以掌紋命名這個孩子為段佛音。
說來也怪,段佛音自幼表現與眾不同,十二歲時文采驚人,在大理國中詩詞稱為第一。
而且,段佛音自幼拜高僧為師,善修佛法,悟性卓絕。
於是,此女不但被段氏皇族敬畏有加,也被大理百姓視為天人。
這也是高方一定要將公主迎娶回家的最重要原因,得到此女子,可以說就擺平了半個大理國百姓,加上高氏家族的實力,從此之後,段氏皇族將再無製衡高氏之理。
段思聰也是權衡了其中利弊,才會強硬地頂住了高氏欲與皇家通婚的請求。
而段佛音對段思聰來說,不僅僅是女兒,更是一種精神上的支撐。
可時局發展到現在,段思聰已經走投無路,與其眼看著明國腳踩兩隻船,坐收漁翁之利,不如投其所好,順應時勢。
段思聰從明國腳踩兩隻船上想到了明國的意圖。
其實隻要不是傻子,在得知明國兩麵都支援的現象下,就能猜到明國的用意。
再者如今天下,除了大理還遊離於明國之外,所有勢力都已經歸附明國。
段思聰明白,大理國已經在劫難逃。
段思聰與心腹商議之後的決定是。再次派遣國使前往金陵,自降皇帝為王,奉上大理國地圖印璽。從此歸附明國。
此舉一則以退為進,保全大理國生靈免遭塗炭。也保全段氏一族仍舊主宰大理。
二則既然地位尚未抵擋明國入侵,與其在明國與高氏的勾結下亡國,不如拋棄虛幻的帝號,做個輕鬆的諸侯王。
其三,如此可以引明國之力,徹底解決高氏與段氏對抗的局勢,也就是說,段思聰打算用帝號來換取大理國的自治。而這自治代表著高氏的滅亡。
這番打算必須換取自己想要的東西,前往金陵的使者所要肩負的任務是與明國討價還價,為大理國和段氏爭取最大的利益,那麽前往明國金陵的使者就有待斟酌了。
使者首先要有全權,否則在大理府和金陵府一次次來往的過程中,說不定高氏叛軍就兵臨城下了。
再次使者要深得段思聰信任,否則,段思聰如何放心將如此重要的大權授於其。
更重要的是,如果明國答應了此議,從此之後。段思聰需要在金陵府有人,特別是皇宮中有人,做為內應。以第一時間得知朝廷的政令和想法。
段思聰有了決定之後,深夜前往女兒段佛音的住所,以垂詢她的看法。
段思聰已經心裏有被女兒拒絕的思想準備,卻不想,段佛音在聽完他的計劃之後,竟點頭同意了。
段佛音看著段思聰平靜地說道:“既然父親已經決定,女兒當為大理芸芸眾生造福。”
段思聰心中有些歉然,他呐呐地說道:“隻是……委屈你了。”
段佛音淡淡地說道:“女兒活著一天,就是福氣。就該珍惜。當我哭泣我沒有鞋子穿的時候,我發現有人卻沒有腳。”
……。
次日一早。段思聰下旨,將重派使者團前往金陵。與明國洽談大理國歸附明國事宜。
並宣稱準備以公主和親的方式,在明國朝廷中取得段氏最大的權益。
段氏皇族本有一些不同的聲音,確實,如果主動地輕易向明國投降,這不符合段氏皇族的利益,因為明國一旦接手大理,那段氏的利益如何保障?
就算一開始明國寬宏,保全了段氏在大理的利益,那日後呢,誰能保證明國皇帝哪天不高興了,拿著段氏開涮?
但他們在聽到段思聰準備將佛音公主向明國和親後,一下子反對的聲音都沒有了。
因為他們從這數十年來段氏與高氏的聯姻中確認,要保全利益的最好方式就是聯姻。
段氏族人根本不去考慮大理主動歸附和公主聯姻是不是會被明國所接受。
在他們看來,這世上是不會有人能抵擋得住公主的美貌和睿智的。
段佛音如此年齡有著如此超凡脫俗地見地和心態著實不多見。
這與她自出生以來,大理國皇族和百姓對她的期望有著莫大的關係。
在所有同齡孩子都在遊戲、撒嬌的時候,她早已日日埋頭苦讀,參悟佛法了。
眾人這種心靈上的期盼和暗示,將一個豆蔻年華的女孩子架上了老持穩重的十字架上,令其再無休閑的一天。
在段佛音看來,她的婚姻終究是一場利益交易,即然是交易,她就得為自己找一個天下最大的買家。
段佛音雖為公主,但由於她在大理獨特的精神地位,使得她有著自己的擁躉,也有著她獨有的情報渠道。
她雖然深處宮中,但並不代表著她耳目閉塞,反而,有些情報她知道的比父皇段思聰更早。
早熟的段佛音從百裏康來到大理府時,就對百裏康的來意產生了懷疑。
畢竟,對於大理來說,明國就象是一個無法抗拒的巨無霸,隻要明國輕輕地一跺腳,大理國因此產生的震動就是天崩地裂。
在段佛音看來,明國如果真有心接受大理國的善意,根本無須多此一舉派專使前來大理,僅需要向大理國詔告,明國站在段氏這一邊,那麽不論高方勢力有多大,其身邊的簇擁者皆會一個個地知難而退。
所以,段佛音心中對明國的真實意圖起了疑心,她讓情報渠道暗中搜集百裏康來大理府後的一舉一動,由此發現,隨百裏康進入大理國的人員遠不止表麵上這些。
而百裏康隨從與徐守仁隨從的聯絡和交往,也落入了她的眼中。
有此她推斷出,明國此舉起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未完待續)
於是就生下了公主。
公主出生時,左手握拳,母親把她的左手掰開,發現她的掌紋像印璽一樣,呈現一個“佛”字的形狀。
此事當時傳得神乎其神,在段氏皇族中,都視此女為觀音的化身或者使者,自此上上下下都不敢輕易怠慢於她。
段思聰猜測女兒非同凡人,於是以掌紋命名這個孩子為段佛音。
說來也怪,段佛音自幼表現與眾不同,十二歲時文采驚人,在大理國中詩詞稱為第一。
而且,段佛音自幼拜高僧為師,善修佛法,悟性卓絕。
於是,此女不但被段氏皇族敬畏有加,也被大理百姓視為天人。
這也是高方一定要將公主迎娶回家的最重要原因,得到此女子,可以說就擺平了半個大理國百姓,加上高氏家族的實力,從此之後,段氏皇族將再無製衡高氏之理。
段思聰也是權衡了其中利弊,才會強硬地頂住了高氏欲與皇家通婚的請求。
而段佛音對段思聰來說,不僅僅是女兒,更是一種精神上的支撐。
可時局發展到現在,段思聰已經走投無路,與其眼看著明國腳踩兩隻船,坐收漁翁之利,不如投其所好,順應時勢。
段思聰從明國腳踩兩隻船上想到了明國的意圖。
其實隻要不是傻子,在得知明國兩麵都支援的現象下,就能猜到明國的用意。
再者如今天下,除了大理還遊離於明國之外,所有勢力都已經歸附明國。
段思聰明白,大理國已經在劫難逃。
段思聰與心腹商議之後的決定是。再次派遣國使前往金陵,自降皇帝為王,奉上大理國地圖印璽。從此歸附明國。
此舉一則以退為進,保全大理國生靈免遭塗炭。也保全段氏一族仍舊主宰大理。
二則既然地位尚未抵擋明國入侵,與其在明國與高氏的勾結下亡國,不如拋棄虛幻的帝號,做個輕鬆的諸侯王。
其三,如此可以引明國之力,徹底解決高氏與段氏對抗的局勢,也就是說,段思聰打算用帝號來換取大理國的自治。而這自治代表著高氏的滅亡。
這番打算必須換取自己想要的東西,前往金陵的使者所要肩負的任務是與明國討價還價,為大理國和段氏爭取最大的利益,那麽前往明國金陵的使者就有待斟酌了。
使者首先要有全權,否則在大理府和金陵府一次次來往的過程中,說不定高氏叛軍就兵臨城下了。
再次使者要深得段思聰信任,否則,段思聰如何放心將如此重要的大權授於其。
更重要的是,如果明國答應了此議,從此之後。段思聰需要在金陵府有人,特別是皇宮中有人,做為內應。以第一時間得知朝廷的政令和想法。
段思聰有了決定之後,深夜前往女兒段佛音的住所,以垂詢她的看法。
段思聰已經心裏有被女兒拒絕的思想準備,卻不想,段佛音在聽完他的計劃之後,竟點頭同意了。
段佛音看著段思聰平靜地說道:“既然父親已經決定,女兒當為大理芸芸眾生造福。”
段思聰心中有些歉然,他呐呐地說道:“隻是……委屈你了。”
段佛音淡淡地說道:“女兒活著一天,就是福氣。就該珍惜。當我哭泣我沒有鞋子穿的時候,我發現有人卻沒有腳。”
……。
次日一早。段思聰下旨,將重派使者團前往金陵。與明國洽談大理國歸附明國事宜。
並宣稱準備以公主和親的方式,在明國朝廷中取得段氏最大的權益。
段氏皇族本有一些不同的聲音,確實,如果主動地輕易向明國投降,這不符合段氏皇族的利益,因為明國一旦接手大理,那段氏的利益如何保障?
就算一開始明國寬宏,保全了段氏在大理的利益,那日後呢,誰能保證明國皇帝哪天不高興了,拿著段氏開涮?
但他們在聽到段思聰準備將佛音公主向明國和親後,一下子反對的聲音都沒有了。
因為他們從這數十年來段氏與高氏的聯姻中確認,要保全利益的最好方式就是聯姻。
段氏族人根本不去考慮大理主動歸附和公主聯姻是不是會被明國所接受。
在他們看來,這世上是不會有人能抵擋得住公主的美貌和睿智的。
段佛音如此年齡有著如此超凡脫俗地見地和心態著實不多見。
這與她自出生以來,大理國皇族和百姓對她的期望有著莫大的關係。
在所有同齡孩子都在遊戲、撒嬌的時候,她早已日日埋頭苦讀,參悟佛法了。
眾人這種心靈上的期盼和暗示,將一個豆蔻年華的女孩子架上了老持穩重的十字架上,令其再無休閑的一天。
在段佛音看來,她的婚姻終究是一場利益交易,即然是交易,她就得為自己找一個天下最大的買家。
段佛音雖為公主,但由於她在大理獨特的精神地位,使得她有著自己的擁躉,也有著她獨有的情報渠道。
她雖然深處宮中,但並不代表著她耳目閉塞,反而,有些情報她知道的比父皇段思聰更早。
早熟的段佛音從百裏康來到大理府時,就對百裏康的來意產生了懷疑。
畢竟,對於大理來說,明國就象是一個無法抗拒的巨無霸,隻要明國輕輕地一跺腳,大理國因此產生的震動就是天崩地裂。
在段佛音看來,明國如果真有心接受大理國的善意,根本無須多此一舉派專使前來大理,僅需要向大理國詔告,明國站在段氏這一邊,那麽不論高方勢力有多大,其身邊的簇擁者皆會一個個地知難而退。
所以,段佛音心中對明國的真實意圖起了疑心,她讓情報渠道暗中搜集百裏康來大理府後的一舉一動,由此發現,隨百裏康進入大理國的人員遠不止表麵上這些。
而百裏康隨從與徐守仁隨從的聯絡和交往,也落入了她的眼中。
有此她推斷出,明國此舉起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