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時寄柔已下了車,早被兩名眼尖手快的仆婦迎著,繞過一麵喜上梅梢影壁,腳下一轉,進了屏門,再過二門,便是長房內院。才走上甬道,見房廊下四五名丫頭簇擁著一名穿黃櫨色暗紋綢麵長襖的婦人,正是自己的姨母羅夫人。
端姑撇一撇嘴,在杜氏耳邊低語道:“我看姑娘姨母家的宅院,比當初濮陽知府宅邸還要大上十倍也不止,恐怕空房多得是,又不缺米,又不缺麵的,怎麽這兩年了,也舍不得叫姑娘進來住,隻任她在庵裏吃苦?”
杜氏乜她一眼,說道:“廢話休提,這徐府雖大,卻從來不養多嘴多舌的丫頭!”
端姑咕嘟著嘴,眼睛輕飄飄在東西廂房一掠,嗤道:“誰稀罕!”便堆起笑容,攙扶著寄柔前去與羅夫人見禮。
羅夫人摟著寄柔哭了一歇,撫著她的臉頰歎道:“前年我在府門口見過你一麵,那時手腳還圓滾滾跟藕節一般,怎麽如今瘦了這許多定是身邊的丫頭伺候得不盡心。”便一迭聲叫人將寄柔的貼身丫頭拿下去重重地打。
端姑何曾見過這樣的場麵,嚇得七魂去了六魂,忙撲通跪地,磕頭求饒,道:\"夫人饒命,並非奴婢不盡心,姑娘著實是因我們老爺夫人過世後,兩年守孝,孤苦伶仃又無人照管,以致傷心過度,損了根基,怎麽也補不回來了。”
羅夫人拉著寄柔的手,垂淚道:“你也是吃苦了,你剛去庵裏那天,我就後悔了,要催你表哥接你回來,誰知路上聽聞周軍將要南下來金陵,隻怕城裏有一陣不太平。你姨丈便說:柔姐這個女孩兒,小小年紀,多災多難的,須得在庵裏奉養幾年菩薩,興許才能化去厄運。況且你的身子也得靜養,索性過了兩年孝期再搬動,免得進了城人事紛亂的,反倒於你不益。我不得已,也隻好聽他的罷了。”
寄柔微笑聽畢,點頭道:“姨丈說的很是。”又道:“我興許是個子長了,因此顯得瘦,並不關丫頭的事。況且如今父母都去了,隻剩下這麽個從小伺候到大的舊人,雖頑皮些,也還忠心,姨母就饒了她這一回吧。”
羅夫人道:“那就饒她一回。”於是叫端姑起來,引著寄柔分花拂柳,過了花園,到了後院,往西一走,見有極大的一叢白山茶,依著玲瓏的山石,開得如雲霞一般。山石背後,隱隱露出一座二層小樓的飛簷拱角。羅夫人說道:“這繡樓原本是給你大姐姐……也就是湣王妃住的,閑置了幾年,我今日也叫丫頭給你收拾了出來,樓上是兩明三暗五間,不論是做書房,琴室,都依你自己。另一個,東邊那個有桐樹的院子,是你二嫂子住的。你遠道而來,按說你表哥和嫂子都該來和你見禮,隻是這個月他們祖母過壽,極忙碌了一陣,因此早早都歇了,等明日再見吧。”
杜氏聽在耳裏,歡喜不止。忙拉著端姑同羅夫人磕了頭,羅夫人方才便覺端姑舉止甚是粗魯,又見她年紀老大,婦人不是婦人,姑娘不是姑娘的,心裏不喜,也不去理她,隻將杜氏上下打量了幾眼,笑道:“好生服侍你們姑娘,如今這院子裏也沒有別的女孩兒,你們要多同她說話解悶。”
寄柔也笑了,說道:“嫂子也是極年輕的,姨母又住在正房,離這裏幾步遠,你們若不嫌棄,我早晚過去與嫂子和姨母作伴,哪裏會悶呢。”
羅夫人見寄柔性情溫順,進退有儀,倒也喜歡,拉著她坐了片刻,因見端姑將隨行的箱籠打開歸置。那十幾口箱子盡數裝的衣料,一箱全是皮貨,有狐腿,貂皮,鹿皮,另一箱是素麵緞,綢,紗羅,苧絲,另有妝花緞,妝花羅,織金錦,還有團扇,佩玉,文房四寶,琳琅滿目,都是兩年間每逢節慶她叫人送去庵裏的,都歸置得極好,便暗自點頭,說道:“這些都是府裏前幾年收的好東西,別落了潮,得好好晾曬,再仔細翻揀,別叫蛀了蟲。我看你身上穿的很是素淡,如今出了孝,就穿得鮮亮點。”於是吩咐人去請裁縫來替寄柔裁新衣裳。寄柔又謝過了,羅夫人一頓,道:“你好生歇著。”便起身離去了。
羅夫人一走,杜氏的臉便冷了下來,指著端姑說道:“你去簷下,自己跪一個時辰。”
端姑不明所以,又見杜氏神色甚是嚴厲,便將懇求的目光往寄柔臉上投去,寄柔見杜氏這神態,分明是當初在馮府裏教訓小丫頭,立規矩時的樣子,倒也一陣黯然。因見端姑的眼神甚是可憐,便將腳一跺,身子一扭,朝杜氏撒嬌道:“嬤嬤,剛才我已經同姨母求了情,免了她這一回……要罰,等明日再罰吧!”
杜氏卻毫不鬆口,對端姑說道:“你也別搬姑娘來求情――我罰你為的也不是姑娘,是為你自己。你以前在鄉下長大,不曾見過多少世麵,因此才養的一副不知天高地厚的蠢樣子,卻不知道在這侯門裏,下人的一條命,都在主子的一念之間。你今天在姨太太眼皮子底下說的什麽話?咱們如今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當麵就敢不恭敬,太太今天就是打了你,那也是輕的。我若不給你立規矩,改日闖出禍來,誰也救不了你!”
端姑素來性子倔強,聞聽這話,臉上還有些憤憤,心裏卻也怕了,遂將手裏的帕子一扔,氣鼓鼓地往外頭走去。到了簷下,“撲通”一聲便跪了下來。杜氏不再理她,往院子裏去叫了幾個丫頭,要替寄柔燒水盥洗。
寄柔因忙了一日,身上困乏,便歪在窗下美人榻裏假寐。肢體雖沉重極了,腦子卻是清醒無比,聽見屋內外丫頭仆婦們隅隅低語,隻不聞見端姑的聲音,於是撩起眼皮,望見端姑背對著人,形隻影單地跪著,不時伸手在腰間捶一捶,極辛苦的樣子。寄柔掩嘴一笑,對她招了招手,又扶在窗欞上,對著外頭笑道:“怎麽,才剛還得意洋洋的,這會就啞巴了?”
端姑臉一扭,不耐煩道:“哎呦姑娘,你也不看這裏是什麽門第,我一個鄉下丫頭,哪敢隨便開口說話?”
寄柔搖一搖頭,微笑道:“嬤嬤也是為了你好。”
端姑偷眼一瞧,見杜氏不在,便起身進屋,氣咻咻地在榻邊坐下,直視寄柔道:“我不曾吃她羅夫人一顆米,她憑何來教訓我再者,我又豈是想要跟她掙那口閑氣我是為的你!俗語雲:‘打狗且要看主人’,也不知她在哪裏受了閑氣,要往你身上撒!這才剛進府,以後天長日久的,可有的是委屈受哩。”
寄柔笑道:“委屈便委屈吧,請你先忍過這兩年。”
端姑忙道:“怎麽是兩年?兩年過了呢?”
端姑眼睛一轉,慢悠悠道:“兩年後麽,自然是給你相看個好人家嫁出去,便不用跟著我磋磨了。”
端姑兩頰緋紅,啐她一口,便捂著麵奔了出去,到了廊子下頭,不意被那座假山和山茶阻隔了去路,她心裏猛然想起:我這麽個人,還有誰能看得上呢?一時悲從中來,臉色也灰了起來。呆立片刻,才走回去,隔著窗紙說道:“姑娘,裁縫大娘來量身長了。”一邊領裁縫進來,嘴裏仍嘀嘀咕咕道:“難道這也是大家子的規矩?姑娘回了家,不先讓好生歇著,倒三更半夜的忙著裁衣裳穿?”
綺羅便理了理鬢邊的散發,起身待客。一盞茶功夫便量好了尺寸,丫頭們送裁縫出門,寄柔才說道:“你果然是個傻的――姨母叫人來,哪是為的裁衣裳,想是惦記著我明日要去拜見老夫人,怕我才出孝,穿得太素,老夫人不喜歡。因此特意提點我一番。”她一邊說著,坐在妝台前將自己的臉在鏡子裏瞧了一瞧,說道:“隻是沒有脂粉,恐怕老人家也愛讓人抹得脂紅粉白的,看著喜氣。”
端姑便也停下來在鏡子裏將她一端詳,笑道:“我看你不必用脂粉。這張臉,紅的紅,白的白,比別人用了脂粉還豔一些。”一邊說著,將羅夫人所贈的那壓箱底的好料子都擺出來,見其流光溢彩,鮮豔奪目,也自歡喜,拿了一塊海棠紅的,又拿了一塊鵝卵青的,在寄柔身上比來比去,猶豫不決。
寄柔卻將端姑的手一推,說道:“夜了,早些歇著吧。”說完自己從妝台前起了身,走到那一張楠木攢海棠花圍拔步床上,合衣臥倒,兩眼饒有興致地瞧著,見那床周圍大小擋板上,盡數鐫刻的海棠花圍,垂花牙子上亦是鏤刻的海棠,楣板上則以黃楊木和象牙鑲嵌的各色人物,雕工極精細。四圍又垂著金花刺繡紗羅幔帳,用金鉤掛起,正對著花梨木包鑲南床,床上的矮幾上,也是擺的琳琅滿目,絢麗奢華。又有一尊粉釉彩魚戲水的折肩瓶,插著一大束茶花,幽幽吐芳。
寄柔心想:姨母家中雖門第煊赫,卻也不至於如此奢華,這繡樓原本是徐大姐姐的,想她在家做姑娘時,定是極為得寵的,隻是生不逢時,做了亡國之君的妃子……不知為何,對那未曾謀麵的湣王妃,也有了一絲惺惺相惜之感。
她在這裏遐思,卻聽腳步聲輕輕地走來走去,燈影一閃,隔扇外頭也亮了起來。杜氏對端姑說道:“你去旁邊屋裏歇著,夜裏我守著。”端姑便合上門出去了。
寄柔在床上等了一陣,不見杜氏進來,便叫了聲“嬤嬤”。燈影從外頭挪了進來,杜氏將燭台放在桌上,走過來在寄柔臉上瞧了幾眼,將她的一縷青絲整齊地放好,笑道:“柔姐早些睡吧,這裏可不是庵堂了,明早得早起呢。”
“嬤嬤。”寄柔點漆般的眸子可憐巴巴地看著杜氏,將兩隻胳膊從綾被裏伸出來,那絲滑的裏衣順著肌膚溜了下去,露出雪白纖細的手臂,她搖一搖雙臂,同個孩子似的,嘴一撅,抗議道:“嬤嬤,你以前都是陪著我睡的。”
“那是以前,現在不同啦。你現在是金尊玉貴的小姐,哪能晚上還要我一個老婆子陪著睡呢?”杜氏見寄柔躺在這華麗的床裏,隻覺這兩年的苦,似乎也微不足道了。既是欣喜,又是感慨,隻覺眼睛一熱,便背過身去擦了。她把寄柔的手又送回被子裏,壓好了,說道:“安心睡吧,好姑娘。我今天瞧著,夫人雖然懦弱了些,畢竟還是姑娘有些情分在的。這府裏,還有二公子、二奶奶,都跟姑娘是骨肉的至親,以後受了委屈,也有人替你做主啦。”
寄柔深知杜氏說這話,是為了叫她安心,遂溫順地點一點頭,隻是那盈盈的眸子裏,閃爍著點點的波光,也不知是燈影,還是淚水。被杜氏那雙溫柔的手在她眼上一蓋,那點光也就消失了。
翌日清晨,寄柔起得絕早,和端姑兩個在房裏唧唧噥噥的,最終擇定了一件淺金桃紅二色撒花褙子,係了一條綰色百褶裙子,如雲的秀發挽成一個倭墮髻,因有一套累絲嵌紅寶銜珠的小金鳳簪是羅夫人送的,便在發髻邊上斜斜插了兩隻,除此之外,並不用多餘的贅飾,露著光潔如玉的額頭,極其的秀麗絕倫。
端姑喜得要不得,看景兒似的,前後左右繞了幾圈,又將寄柔的手一挽,說道:“快,給嬤嬤也看看,兩年不見你穿這種衣裳了,像換了個人。嬤嬤看到,該多高興!”
於是兩人攜著手往外走,端姑步子邁得大,走在前頭,還沒挑起簾子,就和外頭一個人撞了個滿懷,那人“哎喲”一叫,揉著額頭走了進來,卻是一個穿著淺紅襖,紫檀素麵褙子的丫頭。幾人麵麵相覷,那丫頭先笑起來,衝著寄柔拜了一拜,說道:“您是柔姑娘吧?我是夫人房裏的丫頭,叫做芳甸。夫人說姑娘初來乍到,身邊伺候的姐姐恐怕這會還是兩眼一抹黑,路也不認得,因此叫我來姑娘房裏先照看幾天,等姑娘用不著了,隨時打發我回去。”說著眼睛迅速在寄柔和端姑挽著的手上一掠,便將額頭上摩挲的手放了下來,笑道:“這位是跟在姑娘身邊的姐姐?這個時辰老太太房裏也用過飯了,幾位姑娘奶奶們都在,咱們這就一起走吧,我在前頭帶路。”
說著先上前一步,打起簾子,等寄柔和端姑先走。寄柔尚不覺得,端姑卻被芳甸連珠炮的這一席話給震住了,也下意識地學著她,等寄柔跨過了門檻,這才撣一撣衣襟,摸一摸鬢發,心亂如麻地跟上去。
三人出了院子,走上甬道,芳甸起先在前頭走著,因聽見後麵無甚聲音,似乎寄柔與端姑主仆之間並沒多少私話要講,因此也漸漸慢下來,回頭對著她們一笑,問道:“姑娘昨兒個夜裏睡得踏實嗎?可有起過夜?”
這話原本是端姑該答的,但端姑夜裏早在旁邊耳房裏安置了,哪裏知道寄柔睡得好不好,於是張口結舌,無法作答。
寄柔便替她答了,“睡得很好,並沒有起夜。”因見芳甸若有所思的樣子,便在臉上撫了一撫,笑道:“怎麽,你看我臉色不好麽?”
“這倒沒有的,姑娘臉色極好。”芳甸慢慢走著,直至和寄柔並行,將端姑也給擠到了後頭,她卻絲毫不曾察覺似的,隻笑道:“說起來,姑娘不愧是夫人的嫡親甥女,和我們大姑娘的麵貌有幾分相像,當年大姑娘就住在這繡樓裏,方才一打照麵,我還以為自己眼花,看到大姑娘了。”
寄柔停了一瞬,便笑道:“哦,你說的是湣王妃娘娘。”
芳甸見寄柔臉色似乎並無不快,便放心說道:“是……我還記得娘娘生的很美很美,氣度又高貴,平日裏我們這些小丫頭見到了,連眼睛都不敢抬一下的。姑娘你比起娘娘來,卻和氣多了。以後準是有福氣的。”
見她說的這樣天花亂墜,寄柔自然很賞臉地又笑了一笑,端姑早忍不住,插嘴說道:“妹子你這麽能說會道,以後也是有福氣的。”
“那就承姐姐吉言啦。”芳甸甜甜一笑,假裝沒聽出端姑話裏的諷刺,繼續說道:“姑娘睡得踏實,那夫人就放心了。姑娘不知道,咱們那個院子,自從大姑娘入宮後,就空了下來。因它在花園角上,既清淨,景致又好,房裏一應器具都是難得一見的,去年二姑娘還鬧著要搬過來――依照夫人的意思,是寧願這個院子空著,就跟大姑娘還在一樣――無奈老太太也發了話,隻得叫二姑娘搬了過來。誰知道才住了兩天,二姑娘就不願意了,說夜裏鬧得很,非要再搬回去……”說著,她停下來,越過花園裏那一片姹紫嫣紅,指著西邊幾人高的圍牆,“牆那頭,就是慶王府花園,本來和咱們這個花園是一整個兒,自隔壁做了王府宅邸後,就分了大半個園子過去。如今被慶王世子起了個名字,叫做‘椒園’,豢養了百來名歌姬戲子,整夜的吹拉彈唱,就隔了一道牆,能不鬧嗎?”芳甸說著,掩著嘴一笑,很有些幸災樂禍的意味。
寄柔便也應景地往西邊看了兩眼,見那圍牆後頭,貼牆根種的十來株銀杏,葉子已經掉光了,現出幾棟高樓的頂來,俱是朱紅的廊柱,隨著地勢高低起伏的飛簷鬥拱,映著碧藍而闊遠的天,別有一種初冬的清寒。
自那樓上居高臨下,能將闔府的動靜盡收眼底吧?怨不得這好好的繡樓,前頭卻憑空立一座假山遮擋視線,原來是有避嫌之意。寄柔想著,難免的心裏平生一股惱意來。她對芳甸隨口說道:“我夜裏睡得沉,倒不怕他們鬧。昨夜裏就沒聽到什麽動靜。”
“昨夜裏三爺早早歇了,那頭可不也跟著安靜了嘛,沒有他,鬧起來也沒甚意思……”芳甸小聲說著,似覺失口,忙住了嘴,臉上卻飛紅了。
寄柔隻作不見,轉個話頭,問道:“府裏的小姐,就二姑娘一位嗎?”
“除大姑娘外,兩房加起來,嫡出的小姐隻有二姑娘一個,因此平日裏也是被二夫人、老太太放在掌心裏疼著。”芳甸說著,餘光往寄柔臉上一掃,見她神色如常,也看不出是個什麽想法,於是又說道:“和二姑娘常一處玩的,還有一位萱大奶奶的妹子,因已經許給了太常寺少卿家的公子,所以這一年都是住在咱們府裏,隻等明春完婚了。”
“姨母平日裏是自己吃呢,還是陪著老太太一起吃”
“夫人是自己吃的時候多。因老太太每個月總有幾天吃素齋,嫌開兩席不方便,所以叫夫人在自己院子裏吃了。”芳甸說著,聲音低了下去,“不過二夫人那邊,因為前年打仗的時候大爺傷了腿,所以二夫人自此也吃起了素,平日裏倒是陪著老太太的時候多些……”
看這丫頭,仿佛對大房很有些恨其不爭的意氣。寄柔心裏通透,也不揭穿,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走著,不覺到了徐母上房,眼見廊下數十名仆婦丫鬟湧了上來,見過禮,要請寄柔進屋。寄柔手往後一伸,要去拉端姑,卻拉了個空。回身一看,見端姑滿臉地慌亂,不住地往後退,嘴裏說道:“不行不行,我才想起來,給姑娘的藥還在爐子上坐著呢。”一邊說著,便要掉頭走。人多眼雜,寄柔也不好勉強,隻好看著她逃也似地飛奔去了。
這廂眾人已經擁著寄柔進了上房。因天氣轉寒,明間自然是沒人的,從廳上往左手一折,透過菱花隔扇檻窗的窗格,看見稍間裏北窗下一張長榻,幾名珠環翠繞的女子圍著一名滿頭銀絲的老太太說話。榻邊安放著兩個矮凳,一個端坐著一位穿絳紫對襟立領褙子的年長婦人,另一個卻是被羅夫人坐了。正巧羅夫人往外頭一看,瞧見了寄柔,便臉上一笑,對她招一招手,說道:“柔姐快進來。”
寄柔進了稍間,隻覺眾人說話聲一靜,不知道多少道視線投了過來。她睫毛一垂,被羅夫人拉著手送到了那老夫人麵前,說道:“快給老太太磕頭。”
徐母說道:“不必多禮了。”芳甸卻早眼疾手快,拿了一個浦團來,寄柔便跪在浦團上,對著徐母磕了三個頭,叫了一聲“老太太”,被芳甸扶起來,又自己衝著那絳紫色褙子的婦人cc她心知是傅氏cc拜了一拜,叫道:“太太。”
傅夫人因此很歡喜,往她臉上一端詳,轉頭對徐母說道:“您看這孩子,長得真像咱們大姑娘小的時候。”
徐母也眯眼一瞧,卻搖頭道:“比大姑娘小時候俊。頭上那兩隻簪子倒好像是雲姐小時候戴過的。”說著,卻歎了口氣。
羅夫人難免又被這一聲“雲姐”勾起滿腔傷心,於是勉強一笑,說道:“我也是這幾日整理了一些舊物,見這套簪子成色也還有七八分新,就給她戴了。老太太看著可好。”
徐母說道:“很好,別人戴怕壓不住,也就配她了。”
聽徐母語氣,似乎對寄柔也並無不喜,羅夫人因此暗自鬆口氣,把寄柔打量幾眼,見她明豔奪人,淺淺含笑,越發覺得與自己女兒相似,便緊緊將她的手拉住,牽到眾人麵前來,一一指給寄柔認識:“這個是你萱大哥哥家的何嫂子,這個是你輝二嫂子,這一個是二姑娘憶容,這一個是你萱嫂子的妹子念秀。”還有離得稍遠的兩三個女孩子們,想必是幾個庶出的小姐,隻被羅夫人一句“這是幾個妹妹們”便略了過去。
因為剛才芳甸那一番明裏暗裏的提醒,寄柔特意將二姑娘憶容多看了幾眼,見她生的鵝蛋臉兒,麵孔微豐,下頜圓潤,本也屬尋常中上姿色,卻有一雙極媚極長的鳳眼,令人見之神迷。她渾身上下,也是非金即玉,十分耀眼。那何念秀卻是和她背道而馳,身上穿著一件藍底百蝶穿花衣裳,鬢邊幾隻小小珠釵,兩耳墜著玉兔搗藥的墜子,清雅如晨曦的朝露。
目光一觸,憶容揚著臉,眼睛微微一動,好似在瞬間就將寄柔從頭到腳看了個清楚,之後便不感興趣了。念秀卻有些羞怯,見寄柔看自己,也不知道想到什麽,臉上刷的紅了,對她抿嘴一笑。還有那幾名庶出的女孩兒,穿著打扮都比這兩位次了一層,也有一位年紀相仿的,是羅夫人院子裏的姨娘所出,生得一撚嫋嫋細腰,發間幾朵精致絹花,也還柔美,叫做憶芳。幾個女孩兒序了齒,自然以念秀為最長,憶芳最幼,寄柔和憶容卻是同年。
因家裏新添了一位姑娘,屋子裏越發顯得鶯聲嚦嚦,燕語呢喃,徐母這會見了寄柔,也便將先頭的一絲疑慮摒棄了,問羅夫人道:“今年冬天給這些女孩們的衣裳可做得了”
“上個月便叫裁縫來做了。姑娘們都是一人四身。”
“去庫裏拿幾匹好料子,給柔姐也做上吧。”徐母說道,“如今城裏也安定了,別府的小姐們又時常來走動,便索性給幾個姑娘一人再多做兩身。秀兒也有。”徐母笑著將念秀一指,很親昵地說道:“這回可不許說不要了。我知道你是自己帶著嫁妝來的,不缺這些個。平日裏你不肯也還罷了,這回是用我的私房銀子,不走公賬,將來也不去太常寺卿府上去討債,你總放心了吧?”
眾人紛紛掩著嘴笑,目光在念秀臉上打量。念秀把臉都羞紅了,隻得極小聲地答了聲是,和眾人一起向徐母謝過。憶容卻仍坐在傅夫人腳邊,扭股糖似的,將腰一轉,兩手搭在徐母肩上,嬌嗔道:“老太太好偏心。”徐母不解其意,憶容便指著寄柔的裙子說道:“柔姐姐的裙子,可不是就是大前年宮裏賞的湖州進貢的烏眼綾做的?老太太喜歡,叫人收進了庫房,幾年也不肯拿出來。柔姐姐才來,就立馬給她做了裙子穿,可不是偏心”
羅夫人聞言,眼皮一跳,嘴巴張著,要說話,卻不知道該說什麽,隻把眼神遊移著,直到了寄柔臉上,才狠惱怒地一睞,仿佛說道:你左挑右挑,怎麽挑了這麽一條惹禍的裙子,叫我當眾沒臉?寄柔自知這料子是羅夫人私自取了送她的,對羅夫人有三分的感激,倒有四分的無奈,便暗地裏將她掌心輕輕一撚,從容不迫地說道:“我和老太太今兒才是頭回見麵,她要疼我,都在以後了。我身上這裙子是昨兒才得的,因前頭在孝期內,許久不做衣裳了,昨兒姨母怕我失禮,特意叫人去庫裏挑料子,我那個丫頭見識少,又不認識什麽烏眼紅眼綾,因此錯拿了這一匹。”說著又朝著徐母盈盈一拜,笑道:“陰差陽錯的,還真是偏了我了,我得謝老太太。”
“你瞧瞧這兩個丫頭的嘴!原以為容姐是個話簍子,如今又來了一個。一條裙子罷了,倒有這許多說法。”徐母指著寄柔,笑的合不攏嘴,忙吩咐左右將她拉起,又對羅夫人道:“我看柔姐穿著這裙子很好,的虧得有她,不然好東西也讓我放壞了。你這就叫人去庫裏翻檢翻檢,看還有什麽往年的好料子,挑鮮亮的都拿出來,給她們做衣裳穿吧!”
眾人喜氣盈腮,爭先恐後,將徐母哄得前仰後合。說了一席的話,到了晌午,徐母留她們用罷飯,便覺有些精神不濟,被丫頭攙著去歇午覺。羅夫人便將寄柔手肘一扯,領著芳甸走出上房,才到院外的牆下,羅夫人便將眼睛用帕子一抹,對寄柔說道:“你如今看見了,這都是什麽家我主持中饋也有多年了,不過用了幾匹衣料,就要被一個十幾歲的丫頭指著鼻子質問。這還是當著人的麵,背地裏那母女兩個不知道怎麽在老太太跟前糟踐我呢!依我本心,是不想接你回來,隻怕日後也跟我一樣,什麽時候被人害了也不知道。”
寄柔又好氣,又好笑,安慰她道:“哪裏就那麽嚴重,姨母想多了。”見羅夫人隻是哭哭啼啼,便在她耳邊說了聲“隔牆有耳”,半拖半拉地回了長房,又親自替她洗麵勻妝,這才送她回去了。
“別個都是人受擠兌本事高,她倒好,天生成的‘二姑娘的包袱’,‘窩囊囊’嘛。”送走了羅夫人,杜氏扶著門框,回頭來對寄柔無奈地一笑,“氣量小又不藏事,真不知道你這位姨媽是怎麽在府裏混到了這大把的年紀。以後少不得要常替她在人前描補描補。”
“姨媽對我倒好。”興許是移情,碰不著徐大姐姐,所以將她當做大姐姐來疼?即便這樣,也算她的運氣了。無財無勢,無父無母的一個孤女,在這府裏沒個人依仗,度日尚不知道多艱難。寄柔靠著山石出了一會的神,又想起來了,“端姑去哪了?”
芳甸是個厲害的,才來了半天,眼前眼後晃的全是她的影,從不離寄柔左右,倒對比得端姑越發無聲無息了。杜氏樂見如此,才不去理會她。見寄柔問了,便用手指了指耳房,說道:“在裏頭半天了,也不知道忙什麽。”
寄柔便走到耳房門口來,也不進去,隔著窗格一看,見端姑頭發窩成一個攢兒,背靠著床架躺著,拿著寄柔在餐露庵裏繡的蘭草螞蚱,手指在螞蚱的須子上拂來拂去,臉上罕見地帶著許多愁緒。
寄柔隔著窗子,叫了聲“姐姐”。
端姑受了驚訝似的,忙不迭將螞蚱圖往枕頭下一掖,眼睛衝外麵一看,訕訕地起身,叫道:“姑娘回來啦。”
寄柔走進去,往交椅上一坐,問道:“姐姐,你是不是後悔跟我來金陵了?”
“我不後悔!”端姑臉色微變,兩道濃眉挑著,眼睛睜得滾圓,“姑娘,你救了我的命呀!要不是跟你離了那個地方,我也保不準什麽時候就被人給折騰死了。我親眼看見我妹子死的,你不知道,我多害怕……”端姑說著,目光死死地盯著牆,也不知道想起了什麽,眼神裏既有驚懼,又有憤恨。
寄柔也不說話了,手裏扯著一方帕子,纏在指節上,又解開來。眼睛往外頭一看,見杜氏神色嚴肅地立在窗根下,碰到她的目光,便搖一搖頭,指著端姑,無聲地做了個“叫她出府”的手勢。
寄柔自來對杜氏的話無有不從,此時卻坐在交椅裏,眼睛將端姑一看,又將杜氏一看,蹙眉不語。
杜氏無奈,便也推開門進來,張口便對端姑道:“我在旁邊瞧著,你自進了府,就沒大有過笑臉,興許是覺得府裏規矩太大,拘著你了?既如此,你還不如出府去自在。”
端姑也不傻,聞聽這話,便一臉沮喪,“嬤嬤,你是嫌我粗手粗腳的,給姑娘丟臉,要趕我走了?”
“你在金陵舉目無親的,又是個女人家,趕你走豈不是絕了你的活路了?”杜氏和聲說道,“我隻是想去求夫人,送你去莊子上,隨便找個事做。雖說比府裏辛苦,但勝在自在,不用低三下四地伺候人,你可願意?”
“願意!願意!”端姑喜出望外,連聲答道,“嬤嬤,你同夫人說,我家原本就是莊戶人,自小做慣農活的,種地割稻,什麽都會。”
“那敢情好。”杜氏笑道,“今晚我就同夫人說,明天送你走,你快去收拾行囊吧。”
端姑歡天喜地地應了,轉身就要往外走,走到半道,回過頭依依地看了寄柔一眼,似要寬解她,說道:“妹子,你別難過,聽說莊子上時常有人送新收的瓜果來,等我去了,每個月還跟著車來看你。”
才這麽一會的功夫,就從“姑娘”變成了“妹子”。寄柔也無奈極了,身子往後一仰,微笑道:“那我就等姐姐回來。”
端姑一離開,杜氏好似心裏一塊大石也落了地,既暢快,又踏實。她伸出一指,在寄柔額頭上一戳,嗔道:“看見了?你倒是好心,想留她在府裏過清閑日子,人家卻不領情,沒一點不舍得哩。”
寄柔被她戳得身子往後一倒,“嘻”地笑了一聲,捂著額頭說道:“她也是個可憐人……”轉念一想,她又笑了,說道:“去莊子上也好,偃武往北邊去有十天半月了,總沒個消息遞進來,我這心裏也是七上八下的,讓她在外頭打聽打聽,咱們也不至於困在府裏當個聾子啞子。”
“就是這個話。”杜氏滿意地一點頭,“留她在府裏,我這心裏老是七上八下的,生怕她那個嘴巴沒遮沒攔的,哪天說了不該說的話,她自己倒還罷了,萬一拖累了你,可怎麽辦呀?”
寄柔想到端姑方才撫著那塊螞蚱圖出神的樣子,心裏一揪,也有幾分愀然,便同杜氏商量著說:“嬤嬤,她那個孩子……你叫偃武送給的哪一家,也告訴她吧,起碼讓她瞧一眼,好安安心……”
“你糊塗了?”杜氏瞪她,“原來她在眼前還好,這一出府,更像放飛了的風箏,要是不把這風箏線牢牢牽在手裏,誰知道她日後能闖出什麽禍來那個孩子的事,你也不許再想了!一個姑娘家,整日惦記著這個,沒羞沒臊的,我要是你娘,準得教訓你!”
寄柔見杜氏口風甚緊,軟硬不吃,也不去廢那個話了。兩人一前一後出了耳房,才走到簷下,見芳甸一臉喜色地自外頭回來了,見著寄柔,便笑道:“姑娘,你瞧瞧我手裏是什麽。”說著把一個嵌寶鎏金的匣子遞了過來。寄柔打開一看,見裏頭還是裝的幾個盒子,個個巴掌大小,有紫檀描金的,也有彩繪瓷的,還沒開蓋,便有陣陣幽香撲鼻。不消說,都是胭脂膏子、香粉花佃一類了。
寄柔打開一個銀燒藍罐子的,輕輕一嗅,笑道:“這裏頭好東西真不少,有犀角、麝香、黃芩,還有生梔子、朱砂、珍珠、冰片,還有鬱金。”
芳甸咋舌道:“還是姑娘厲害,這麽一聞,就全猜出來了。剛才在秀姑娘那,我聽她說了一長串,好像滿簍黃豆砸下來,耳朵裏一個也沒夾住。就記得仿佛是有珍珠、冰片和麝香三味。”
寄柔對香料熟悉,卻是曾經在真定那幾年,每日裏和丫鬟混鬧,又替馮夫人製胭脂膏子,又和馮宜山用鬆香燒墨錠子。興許幼年的記憶總是最牢固的,以而經過了這跌宕的幾年,竭力想忘,也忘不掉了。
她極淡地笑了一下,將罐子放回去,吩咐芳甸道:“放起來吧。等下回見著,替我謝過秀姐姐。”
芳甸見寄柔臉色突然變了,也不知是說錯了那句話,一邊答應著,又試探著說道:“姑娘,我多嘴說一句,闔府裏這麽多姑娘,要說脾氣性格兒,就屬秀姑娘了,況且你們兩個都是親戚,平日裏不妨多親近親近,就連老太太對秀姑娘也是另眼相看的……”
“姑娘自然知道。不過你是個忠心的,多提點提點她也好。”杜氏打斷芳甸的話,叫她回屋放匣子去了。然後將寄柔的手輕輕一握,囈歎道:“柔姐啊……”語氣裏帶著無盡的惆悵。
寄柔回眸對她一笑,卻也不明言,隻說道:“嬤嬤別擔心,我都曉得。”
“端姑太笨,芳甸倒是伶俐,隻嫌太過伶俐了些。”杜氏琢磨著,“得跟夫人提一提,另外選幾個年紀小又聽話的丫頭,□□幾個月,也就出脫了。”
“且等著再看吧,剛來一天就要這要那的,沒
得惹人討厭。”寄柔說道,心裏想著該送什麽回禮給念秀。她這兩年在庵裏住著,從不與人打交道,也不知現在時興的什麽首飾樣子,哪個顏色料子,因此思來想去,遲遲拿不定主意,隻得將這一件心事暫且擱置一旁,往羅夫人那裏去回稟了端姑出府的事。羅夫人樂見其成,賞了端姑幾匹尺頭,幾錠碎銀,便打發她去莊子上了,又替寄柔補了一個大丫頭,名叫望兒的,遠不及芳甸伶俐。
如此過了十天有餘,寄柔把心定下來,早晚都去羅夫人處陪著說話,閑暇時也和宋氏、念秀在一處做針線消磨時光。沒兩趟下來,宋氏便常打發人來,說要請杜嬤嬤去指點宋氏的丫頭做女紅,念秀也著人來請了幾次。寄柔起先也不攔著,後來見杜氏常整宿的熬夜,兩隻眼睛越發混濁了,看人時,須得眯著眼凝視許久,才能分辨出麵貌,寄柔便十分不忿,拽著杜氏的袖子不許她出門。
杜氏隻得將寄柔的手袖子上挪開,勸解她道:“柔姐你細想想,嬤嬤這把年紀,若不是還有刺繡這門手藝,早該被送去莊子上等死了。就要忙才好呢,等他們都用不著我了,我就幫不上柔姐你啦!”
寄柔一顆心,好像浸在黃連水裏似的,苦到極致。她將腦袋擱在杜氏的頸窩裏,幽幽地說道:“嬤嬤,你要是有個三長兩短,那我也活不下去了。”
“那不能夠!”杜氏笑的一雙昏花老眼淹沒在皺紋裏,“我還等著抱柔姐生的小少爺,小小姐哪!我昨兒個去秀姑娘那,看見她的蓋頭了,鴛鴦戲水的,紅燦燦的,把人的臉都映紅了,不知道多好看。柔姐,秀姑娘今年十八,你還有兩年,也就到她的年紀了……”
對嫁人這件事,寄柔並不大熱衷,隻是為著杜氏的拳拳之心,從不當麵掃她的興,因此聞言隻是用帕子將臉一遮,腳上跺了兩跺,將頭上的珠簪晃得滴溜溜打轉,“我可不想嫁!”
等把杜氏哄走了,寄柔滿臉的羞澀頓時消失得一幹二淨。從箱籠裏取出一件緗色織錦緞銀鼠披風,捂著手,從院子裏出去,見杜氏佝僂的身子沿著那一條青石甬道,一個拐彎,便消失在了山石後頭。她的身形,好似一日快過一日得蜷縮起來……寄柔心裏想著,鬱鬱地往一塊幹淨的石頭上一坐,看見眼前一池的蓮葉都枯的枯,凋的凋,隻剩下光禿禿的莖還在湖麵上支棱著,根根林立,說不盡的意態蕭索。到傍晚時,滿池水汽卻彌漫了上來,將四周圍的假山梅樹都淹沒了,唯獨留下森森的鬱氣,寒津津的往身上撲來。
隱隱約約的,隔著水霧,不知道從哪個方向飄來一陣牙板的聲音,如珠落玉盤,清脆悅耳。又有琵琶淙淙,古箏錚錚。一隻笛子也加了進來,卻是清遠悠揚,如鋒刃破開玉帛般撕裂了重重的霧氣,直衝耳際。那道笛聲越來越高,提得人的心也被吊得老高,終於攀一個頂峰,及至刺耳,韻聲戛然而止,有個宛轉女聲,伴著紅牙板,唱起了一曲【金縷】。
也不知聽了多久,終於四圍都寂靜了,那管綿綿的女嗓也收了聲。寄柔忽然打個寒噤,立起身將肩膀一抱,才覺得肩頭也凍得麻木了,才剛折身回去,卻聽一陣不輕不重的腳步聲徑直進了院子,循聲望去,見一個人,頭發束了一個紫貂冠在頂心,全身被一襲肅鳥霜裘罩了個嚴實,卻臉也不曾往這邊轉一下,便一徑往房裏去了。
看那人的背影,分明是個男人。寄柔措手不及地站著,又想天黑霧大,興許是自己眼花看錯了也說不定,於是往前走了幾步,到了台階下,越發聽得真切的,確是有個年輕男人的聲音,接連叫了幾聲“來人”。看他那舉止,似乎對這裏也並不陌生,那便是府裏的人了。寄柔略微放心,又不方便跟進去,隻能半個身子站在廊柱後,眼睛好奇地往屋子裏瞧著。
不到半刻,腳步聲又出來了。那人倒著退了幾步,走到簾子外頭來,往頭頂的匾額上瞧一瞧,又往四周圍一看,確認自己沒有走錯,便提高了聲音道:“來人!來人!打熱水來!”說著把裘衣的係帶一解,往地上一摜,挽起了袖子,雙手叉腰,隻等人來。
寄柔見再不出聲,怕場麵要難看,正要從廊柱後走出來,卻見望兒從二樓上跑下來,一邊跑,嘴裏叫著“三爺”,又說:“三爺走迷了道了?怎麽跑到柔姑娘這裏來了?”
那個“三爺”慢慢把手從腰上落下來,奇道:“柔姑娘是誰?這裏幾時多了個柔姑娘?”
“柔姑娘就是我們大夫人的嫡親外甥女呀!一進府裏就住這了!”望兒急得話都說不清楚了,又往樓上叫道:“芳甸姐姐,快下來看呀!三爺又被外頭的爺們給灌醉了,在這裏發瘋呢!”
三爺被她這驟然拔高的一聲驚到了,往後退了一步,又想起自己的裘衣來,忙撿起來,嘴裏嘀咕著“蠢丫頭”。又見芳甸那一道淺紅襖子的人影自二樓欄杆上往下一探頭,他因認得芳甸是羅夫人房裏的丫頭,又方才進了廳所見和之前有所不同,便知道望兒的話確實無誤了,忙將裘衣往身上一披,就要反身離開。
這一轉身,寄柔終於將他看了個全貌,卻當場險些笑出來。原來這人臉上被油彩描得紅紅白白,兩道長眉入鬢,兩隻眼尾斜飛,從眼角到鬢邊,嫣紅如桃花般的色澤勾勒出一張千嬌百媚的臉來,回眸間,含喜帶嗔,風流婉轉,本來的麵目,卻全然看不出來了。
寄柔用帕子掩著嘴,勉強忍住,沒有出聲。那三爺卻仿佛背後有眼睛似的,才走出幾步,驀地站住一回頭,正好將廊柱背後走出來的寄柔看個正著。他那雙被油彩細細描繪的鳳眼倏地鼓起來了,也不知該說什麽,隻用手指遙遙將望兒一指,咬牙切齒似的。然後將風帽從頭上一裹,咳了一聲。
寄柔咬著唇,斂衣施禮,叫聲“三哥哥”,就低著頭進屋了。
正撞上芳甸從樓上下來,追到院子門口看了一陣,又垂頭喪氣地回來,說道:“三爺走的真快,一錯眼就不見人了。”
“芳甸姐姐,三爺的臉被誰畫成那樣了啊?好像要登台唱戲似的。”望兒問道。
“還能有誰不就是隔壁那些人!”芳甸沒好氣地說,然後往圍牆那裏看一看,恍然大悟:“興許三爺以前都是從那牆頭翻過來,在這院子裏盥洗換衣裳的。他這一陣身上不好,也沒出門,因此不知道咱們姑娘搬進來了。”
“那可壞了!”望兒叫道,“三爺那個樣子,萬一被別人看到了,豈不是又要挨二老爺的打了?”
這一下,說中了芳甸的心思。她氣惱地將望兒搡了一把,罵道:“你是聾子?三爺叫人打水,叫了十幾聲,偏你聽不見。”
“該幹嘛幹嘛去吧,今天這事都別跟別人提起。”望兒和芳甸說話的空擋,寄柔已經到外頭圍牆底下轉了一圈。一句話把芳甸喝止住,她走回了屋子,順口叫道:“望兒進來。”
望兒跟了進來,老實巴交的臉上帶點怯生生的神氣,說道:“姑娘?”
寄柔從袖子裏掏出一隻寶藍平金繡蘭草的荷包,說道:“這是我剛才在牆角撿的,興許是三爺不慎掉落的,你拿去還給三爺。記得親手給三爺,要是他不在,就隨便扔在哪都行,隻別帶回來,也別讓你芳甸姐姐看見。”
望兒答應一聲,接過荷包,轉身就跑了。不到一炷香功夫又氣喘籲籲地跑了回來,說道:“姑娘,我剛才在湖邊碰見三爺用湖水洗臉,就把東西給三爺啦!”
“好,”寄柔漫不經心地答應了一聲,把棋盤掣出來,又看了望兒一眼,和顏悅色道:“瞧你跑的,都出汗了,快去擦一擦。”
望兒臉上帶著兩團紅暈,也不知是跑得太急,還是替寄柔跑腿得了誇讚,傻傻地笑著,見她和氣,又躍躍欲試地往前走了一步,好奇地看著黑白兩色的棋子。
“還有事嗎?”寄柔看了她一眼。
“沒事,”望兒搖頭,腳下卻不動,過了一陣,又道:“姑娘,剛才在外頭,三爺問起你了。”
“是嗎?都問了什麽?”
“問你叫什麽名字,家在哪,什麽時候進府的……”
寄柔手裏撚著棋子,停了一會,抬眼看望兒,“那你怎麽回答的?”
望兒為難地望著腳尖,半晌,才喪氣地說道:“我實話實說,就說‘全都不知道’!氣的三爺罵了我好一通!”
“你回答得很好,”寄柔忍著笑說道,“下次他再瞎打聽,你就這麽告訴他。”
端姑撇一撇嘴,在杜氏耳邊低語道:“我看姑娘姨母家的宅院,比當初濮陽知府宅邸還要大上十倍也不止,恐怕空房多得是,又不缺米,又不缺麵的,怎麽這兩年了,也舍不得叫姑娘進來住,隻任她在庵裏吃苦?”
杜氏乜她一眼,說道:“廢話休提,這徐府雖大,卻從來不養多嘴多舌的丫頭!”
端姑咕嘟著嘴,眼睛輕飄飄在東西廂房一掠,嗤道:“誰稀罕!”便堆起笑容,攙扶著寄柔前去與羅夫人見禮。
羅夫人摟著寄柔哭了一歇,撫著她的臉頰歎道:“前年我在府門口見過你一麵,那時手腳還圓滾滾跟藕節一般,怎麽如今瘦了這許多定是身邊的丫頭伺候得不盡心。”便一迭聲叫人將寄柔的貼身丫頭拿下去重重地打。
端姑何曾見過這樣的場麵,嚇得七魂去了六魂,忙撲通跪地,磕頭求饒,道:\"夫人饒命,並非奴婢不盡心,姑娘著實是因我們老爺夫人過世後,兩年守孝,孤苦伶仃又無人照管,以致傷心過度,損了根基,怎麽也補不回來了。”
羅夫人拉著寄柔的手,垂淚道:“你也是吃苦了,你剛去庵裏那天,我就後悔了,要催你表哥接你回來,誰知路上聽聞周軍將要南下來金陵,隻怕城裏有一陣不太平。你姨丈便說:柔姐這個女孩兒,小小年紀,多災多難的,須得在庵裏奉養幾年菩薩,興許才能化去厄運。況且你的身子也得靜養,索性過了兩年孝期再搬動,免得進了城人事紛亂的,反倒於你不益。我不得已,也隻好聽他的罷了。”
寄柔微笑聽畢,點頭道:“姨丈說的很是。”又道:“我興許是個子長了,因此顯得瘦,並不關丫頭的事。況且如今父母都去了,隻剩下這麽個從小伺候到大的舊人,雖頑皮些,也還忠心,姨母就饒了她這一回吧。”
羅夫人道:“那就饒她一回。”於是叫端姑起來,引著寄柔分花拂柳,過了花園,到了後院,往西一走,見有極大的一叢白山茶,依著玲瓏的山石,開得如雲霞一般。山石背後,隱隱露出一座二層小樓的飛簷拱角。羅夫人說道:“這繡樓原本是給你大姐姐……也就是湣王妃住的,閑置了幾年,我今日也叫丫頭給你收拾了出來,樓上是兩明三暗五間,不論是做書房,琴室,都依你自己。另一個,東邊那個有桐樹的院子,是你二嫂子住的。你遠道而來,按說你表哥和嫂子都該來和你見禮,隻是這個月他們祖母過壽,極忙碌了一陣,因此早早都歇了,等明日再見吧。”
杜氏聽在耳裏,歡喜不止。忙拉著端姑同羅夫人磕了頭,羅夫人方才便覺端姑舉止甚是粗魯,又見她年紀老大,婦人不是婦人,姑娘不是姑娘的,心裏不喜,也不去理她,隻將杜氏上下打量了幾眼,笑道:“好生服侍你們姑娘,如今這院子裏也沒有別的女孩兒,你們要多同她說話解悶。”
寄柔也笑了,說道:“嫂子也是極年輕的,姨母又住在正房,離這裏幾步遠,你們若不嫌棄,我早晚過去與嫂子和姨母作伴,哪裏會悶呢。”
羅夫人見寄柔性情溫順,進退有儀,倒也喜歡,拉著她坐了片刻,因見端姑將隨行的箱籠打開歸置。那十幾口箱子盡數裝的衣料,一箱全是皮貨,有狐腿,貂皮,鹿皮,另一箱是素麵緞,綢,紗羅,苧絲,另有妝花緞,妝花羅,織金錦,還有團扇,佩玉,文房四寶,琳琅滿目,都是兩年間每逢節慶她叫人送去庵裏的,都歸置得極好,便暗自點頭,說道:“這些都是府裏前幾年收的好東西,別落了潮,得好好晾曬,再仔細翻揀,別叫蛀了蟲。我看你身上穿的很是素淡,如今出了孝,就穿得鮮亮點。”於是吩咐人去請裁縫來替寄柔裁新衣裳。寄柔又謝過了,羅夫人一頓,道:“你好生歇著。”便起身離去了。
羅夫人一走,杜氏的臉便冷了下來,指著端姑說道:“你去簷下,自己跪一個時辰。”
端姑不明所以,又見杜氏神色甚是嚴厲,便將懇求的目光往寄柔臉上投去,寄柔見杜氏這神態,分明是當初在馮府裏教訓小丫頭,立規矩時的樣子,倒也一陣黯然。因見端姑的眼神甚是可憐,便將腳一跺,身子一扭,朝杜氏撒嬌道:“嬤嬤,剛才我已經同姨母求了情,免了她這一回……要罰,等明日再罰吧!”
杜氏卻毫不鬆口,對端姑說道:“你也別搬姑娘來求情――我罰你為的也不是姑娘,是為你自己。你以前在鄉下長大,不曾見過多少世麵,因此才養的一副不知天高地厚的蠢樣子,卻不知道在這侯門裏,下人的一條命,都在主子的一念之間。你今天在姨太太眼皮子底下說的什麽話?咱們如今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當麵就敢不恭敬,太太今天就是打了你,那也是輕的。我若不給你立規矩,改日闖出禍來,誰也救不了你!”
端姑素來性子倔強,聞聽這話,臉上還有些憤憤,心裏卻也怕了,遂將手裏的帕子一扔,氣鼓鼓地往外頭走去。到了簷下,“撲通”一聲便跪了下來。杜氏不再理她,往院子裏去叫了幾個丫頭,要替寄柔燒水盥洗。
寄柔因忙了一日,身上困乏,便歪在窗下美人榻裏假寐。肢體雖沉重極了,腦子卻是清醒無比,聽見屋內外丫頭仆婦們隅隅低語,隻不聞見端姑的聲音,於是撩起眼皮,望見端姑背對著人,形隻影單地跪著,不時伸手在腰間捶一捶,極辛苦的樣子。寄柔掩嘴一笑,對她招了招手,又扶在窗欞上,對著外頭笑道:“怎麽,才剛還得意洋洋的,這會就啞巴了?”
端姑臉一扭,不耐煩道:“哎呦姑娘,你也不看這裏是什麽門第,我一個鄉下丫頭,哪敢隨便開口說話?”
寄柔搖一搖頭,微笑道:“嬤嬤也是為了你好。”
端姑偷眼一瞧,見杜氏不在,便起身進屋,氣咻咻地在榻邊坐下,直視寄柔道:“我不曾吃她羅夫人一顆米,她憑何來教訓我再者,我又豈是想要跟她掙那口閑氣我是為的你!俗語雲:‘打狗且要看主人’,也不知她在哪裏受了閑氣,要往你身上撒!這才剛進府,以後天長日久的,可有的是委屈受哩。”
寄柔笑道:“委屈便委屈吧,請你先忍過這兩年。”
端姑忙道:“怎麽是兩年?兩年過了呢?”
端姑眼睛一轉,慢悠悠道:“兩年後麽,自然是給你相看個好人家嫁出去,便不用跟著我磋磨了。”
端姑兩頰緋紅,啐她一口,便捂著麵奔了出去,到了廊子下頭,不意被那座假山和山茶阻隔了去路,她心裏猛然想起:我這麽個人,還有誰能看得上呢?一時悲從中來,臉色也灰了起來。呆立片刻,才走回去,隔著窗紙說道:“姑娘,裁縫大娘來量身長了。”一邊領裁縫進來,嘴裏仍嘀嘀咕咕道:“難道這也是大家子的規矩?姑娘回了家,不先讓好生歇著,倒三更半夜的忙著裁衣裳穿?”
綺羅便理了理鬢邊的散發,起身待客。一盞茶功夫便量好了尺寸,丫頭們送裁縫出門,寄柔才說道:“你果然是個傻的――姨母叫人來,哪是為的裁衣裳,想是惦記著我明日要去拜見老夫人,怕我才出孝,穿得太素,老夫人不喜歡。因此特意提點我一番。”她一邊說著,坐在妝台前將自己的臉在鏡子裏瞧了一瞧,說道:“隻是沒有脂粉,恐怕老人家也愛讓人抹得脂紅粉白的,看著喜氣。”
端姑便也停下來在鏡子裏將她一端詳,笑道:“我看你不必用脂粉。這張臉,紅的紅,白的白,比別人用了脂粉還豔一些。”一邊說著,將羅夫人所贈的那壓箱底的好料子都擺出來,見其流光溢彩,鮮豔奪目,也自歡喜,拿了一塊海棠紅的,又拿了一塊鵝卵青的,在寄柔身上比來比去,猶豫不決。
寄柔卻將端姑的手一推,說道:“夜了,早些歇著吧。”說完自己從妝台前起了身,走到那一張楠木攢海棠花圍拔步床上,合衣臥倒,兩眼饒有興致地瞧著,見那床周圍大小擋板上,盡數鐫刻的海棠花圍,垂花牙子上亦是鏤刻的海棠,楣板上則以黃楊木和象牙鑲嵌的各色人物,雕工極精細。四圍又垂著金花刺繡紗羅幔帳,用金鉤掛起,正對著花梨木包鑲南床,床上的矮幾上,也是擺的琳琅滿目,絢麗奢華。又有一尊粉釉彩魚戲水的折肩瓶,插著一大束茶花,幽幽吐芳。
寄柔心想:姨母家中雖門第煊赫,卻也不至於如此奢華,這繡樓原本是徐大姐姐的,想她在家做姑娘時,定是極為得寵的,隻是生不逢時,做了亡國之君的妃子……不知為何,對那未曾謀麵的湣王妃,也有了一絲惺惺相惜之感。
她在這裏遐思,卻聽腳步聲輕輕地走來走去,燈影一閃,隔扇外頭也亮了起來。杜氏對端姑說道:“你去旁邊屋裏歇著,夜裏我守著。”端姑便合上門出去了。
寄柔在床上等了一陣,不見杜氏進來,便叫了聲“嬤嬤”。燈影從外頭挪了進來,杜氏將燭台放在桌上,走過來在寄柔臉上瞧了幾眼,將她的一縷青絲整齊地放好,笑道:“柔姐早些睡吧,這裏可不是庵堂了,明早得早起呢。”
“嬤嬤。”寄柔點漆般的眸子可憐巴巴地看著杜氏,將兩隻胳膊從綾被裏伸出來,那絲滑的裏衣順著肌膚溜了下去,露出雪白纖細的手臂,她搖一搖雙臂,同個孩子似的,嘴一撅,抗議道:“嬤嬤,你以前都是陪著我睡的。”
“那是以前,現在不同啦。你現在是金尊玉貴的小姐,哪能晚上還要我一個老婆子陪著睡呢?”杜氏見寄柔躺在這華麗的床裏,隻覺這兩年的苦,似乎也微不足道了。既是欣喜,又是感慨,隻覺眼睛一熱,便背過身去擦了。她把寄柔的手又送回被子裏,壓好了,說道:“安心睡吧,好姑娘。我今天瞧著,夫人雖然懦弱了些,畢竟還是姑娘有些情分在的。這府裏,還有二公子、二奶奶,都跟姑娘是骨肉的至親,以後受了委屈,也有人替你做主啦。”
寄柔深知杜氏說這話,是為了叫她安心,遂溫順地點一點頭,隻是那盈盈的眸子裏,閃爍著點點的波光,也不知是燈影,還是淚水。被杜氏那雙溫柔的手在她眼上一蓋,那點光也就消失了。
翌日清晨,寄柔起得絕早,和端姑兩個在房裏唧唧噥噥的,最終擇定了一件淺金桃紅二色撒花褙子,係了一條綰色百褶裙子,如雲的秀發挽成一個倭墮髻,因有一套累絲嵌紅寶銜珠的小金鳳簪是羅夫人送的,便在發髻邊上斜斜插了兩隻,除此之外,並不用多餘的贅飾,露著光潔如玉的額頭,極其的秀麗絕倫。
端姑喜得要不得,看景兒似的,前後左右繞了幾圈,又將寄柔的手一挽,說道:“快,給嬤嬤也看看,兩年不見你穿這種衣裳了,像換了個人。嬤嬤看到,該多高興!”
於是兩人攜著手往外走,端姑步子邁得大,走在前頭,還沒挑起簾子,就和外頭一個人撞了個滿懷,那人“哎喲”一叫,揉著額頭走了進來,卻是一個穿著淺紅襖,紫檀素麵褙子的丫頭。幾人麵麵相覷,那丫頭先笑起來,衝著寄柔拜了一拜,說道:“您是柔姑娘吧?我是夫人房裏的丫頭,叫做芳甸。夫人說姑娘初來乍到,身邊伺候的姐姐恐怕這會還是兩眼一抹黑,路也不認得,因此叫我來姑娘房裏先照看幾天,等姑娘用不著了,隨時打發我回去。”說著眼睛迅速在寄柔和端姑挽著的手上一掠,便將額頭上摩挲的手放了下來,笑道:“這位是跟在姑娘身邊的姐姐?這個時辰老太太房裏也用過飯了,幾位姑娘奶奶們都在,咱們這就一起走吧,我在前頭帶路。”
說著先上前一步,打起簾子,等寄柔和端姑先走。寄柔尚不覺得,端姑卻被芳甸連珠炮的這一席話給震住了,也下意識地學著她,等寄柔跨過了門檻,這才撣一撣衣襟,摸一摸鬢發,心亂如麻地跟上去。
三人出了院子,走上甬道,芳甸起先在前頭走著,因聽見後麵無甚聲音,似乎寄柔與端姑主仆之間並沒多少私話要講,因此也漸漸慢下來,回頭對著她們一笑,問道:“姑娘昨兒個夜裏睡得踏實嗎?可有起過夜?”
這話原本是端姑該答的,但端姑夜裏早在旁邊耳房裏安置了,哪裏知道寄柔睡得好不好,於是張口結舌,無法作答。
寄柔便替她答了,“睡得很好,並沒有起夜。”因見芳甸若有所思的樣子,便在臉上撫了一撫,笑道:“怎麽,你看我臉色不好麽?”
“這倒沒有的,姑娘臉色極好。”芳甸慢慢走著,直至和寄柔並行,將端姑也給擠到了後頭,她卻絲毫不曾察覺似的,隻笑道:“說起來,姑娘不愧是夫人的嫡親甥女,和我們大姑娘的麵貌有幾分相像,當年大姑娘就住在這繡樓裏,方才一打照麵,我還以為自己眼花,看到大姑娘了。”
寄柔停了一瞬,便笑道:“哦,你說的是湣王妃娘娘。”
芳甸見寄柔臉色似乎並無不快,便放心說道:“是……我還記得娘娘生的很美很美,氣度又高貴,平日裏我們這些小丫頭見到了,連眼睛都不敢抬一下的。姑娘你比起娘娘來,卻和氣多了。以後準是有福氣的。”
見她說的這樣天花亂墜,寄柔自然很賞臉地又笑了一笑,端姑早忍不住,插嘴說道:“妹子你這麽能說會道,以後也是有福氣的。”
“那就承姐姐吉言啦。”芳甸甜甜一笑,假裝沒聽出端姑話裏的諷刺,繼續說道:“姑娘睡得踏實,那夫人就放心了。姑娘不知道,咱們那個院子,自從大姑娘入宮後,就空了下來。因它在花園角上,既清淨,景致又好,房裏一應器具都是難得一見的,去年二姑娘還鬧著要搬過來――依照夫人的意思,是寧願這個院子空著,就跟大姑娘還在一樣――無奈老太太也發了話,隻得叫二姑娘搬了過來。誰知道才住了兩天,二姑娘就不願意了,說夜裏鬧得很,非要再搬回去……”說著,她停下來,越過花園裏那一片姹紫嫣紅,指著西邊幾人高的圍牆,“牆那頭,就是慶王府花園,本來和咱們這個花園是一整個兒,自隔壁做了王府宅邸後,就分了大半個園子過去。如今被慶王世子起了個名字,叫做‘椒園’,豢養了百來名歌姬戲子,整夜的吹拉彈唱,就隔了一道牆,能不鬧嗎?”芳甸說著,掩著嘴一笑,很有些幸災樂禍的意味。
寄柔便也應景地往西邊看了兩眼,見那圍牆後頭,貼牆根種的十來株銀杏,葉子已經掉光了,現出幾棟高樓的頂來,俱是朱紅的廊柱,隨著地勢高低起伏的飛簷鬥拱,映著碧藍而闊遠的天,別有一種初冬的清寒。
自那樓上居高臨下,能將闔府的動靜盡收眼底吧?怨不得這好好的繡樓,前頭卻憑空立一座假山遮擋視線,原來是有避嫌之意。寄柔想著,難免的心裏平生一股惱意來。她對芳甸隨口說道:“我夜裏睡得沉,倒不怕他們鬧。昨夜裏就沒聽到什麽動靜。”
“昨夜裏三爺早早歇了,那頭可不也跟著安靜了嘛,沒有他,鬧起來也沒甚意思……”芳甸小聲說著,似覺失口,忙住了嘴,臉上卻飛紅了。
寄柔隻作不見,轉個話頭,問道:“府裏的小姐,就二姑娘一位嗎?”
“除大姑娘外,兩房加起來,嫡出的小姐隻有二姑娘一個,因此平日裏也是被二夫人、老太太放在掌心裏疼著。”芳甸說著,餘光往寄柔臉上一掃,見她神色如常,也看不出是個什麽想法,於是又說道:“和二姑娘常一處玩的,還有一位萱大奶奶的妹子,因已經許給了太常寺少卿家的公子,所以這一年都是住在咱們府裏,隻等明春完婚了。”
“姨母平日裏是自己吃呢,還是陪著老太太一起吃”
“夫人是自己吃的時候多。因老太太每個月總有幾天吃素齋,嫌開兩席不方便,所以叫夫人在自己院子裏吃了。”芳甸說著,聲音低了下去,“不過二夫人那邊,因為前年打仗的時候大爺傷了腿,所以二夫人自此也吃起了素,平日裏倒是陪著老太太的時候多些……”
看這丫頭,仿佛對大房很有些恨其不爭的意氣。寄柔心裏通透,也不揭穿,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走著,不覺到了徐母上房,眼見廊下數十名仆婦丫鬟湧了上來,見過禮,要請寄柔進屋。寄柔手往後一伸,要去拉端姑,卻拉了個空。回身一看,見端姑滿臉地慌亂,不住地往後退,嘴裏說道:“不行不行,我才想起來,給姑娘的藥還在爐子上坐著呢。”一邊說著,便要掉頭走。人多眼雜,寄柔也不好勉強,隻好看著她逃也似地飛奔去了。
這廂眾人已經擁著寄柔進了上房。因天氣轉寒,明間自然是沒人的,從廳上往左手一折,透過菱花隔扇檻窗的窗格,看見稍間裏北窗下一張長榻,幾名珠環翠繞的女子圍著一名滿頭銀絲的老太太說話。榻邊安放著兩個矮凳,一個端坐著一位穿絳紫對襟立領褙子的年長婦人,另一個卻是被羅夫人坐了。正巧羅夫人往外頭一看,瞧見了寄柔,便臉上一笑,對她招一招手,說道:“柔姐快進來。”
寄柔進了稍間,隻覺眾人說話聲一靜,不知道多少道視線投了過來。她睫毛一垂,被羅夫人拉著手送到了那老夫人麵前,說道:“快給老太太磕頭。”
徐母說道:“不必多禮了。”芳甸卻早眼疾手快,拿了一個浦團來,寄柔便跪在浦團上,對著徐母磕了三個頭,叫了一聲“老太太”,被芳甸扶起來,又自己衝著那絳紫色褙子的婦人cc她心知是傅氏cc拜了一拜,叫道:“太太。”
傅夫人因此很歡喜,往她臉上一端詳,轉頭對徐母說道:“您看這孩子,長得真像咱們大姑娘小的時候。”
徐母也眯眼一瞧,卻搖頭道:“比大姑娘小時候俊。頭上那兩隻簪子倒好像是雲姐小時候戴過的。”說著,卻歎了口氣。
羅夫人難免又被這一聲“雲姐”勾起滿腔傷心,於是勉強一笑,說道:“我也是這幾日整理了一些舊物,見這套簪子成色也還有七八分新,就給她戴了。老太太看著可好。”
徐母說道:“很好,別人戴怕壓不住,也就配她了。”
聽徐母語氣,似乎對寄柔也並無不喜,羅夫人因此暗自鬆口氣,把寄柔打量幾眼,見她明豔奪人,淺淺含笑,越發覺得與自己女兒相似,便緊緊將她的手拉住,牽到眾人麵前來,一一指給寄柔認識:“這個是你萱大哥哥家的何嫂子,這個是你輝二嫂子,這一個是二姑娘憶容,這一個是你萱嫂子的妹子念秀。”還有離得稍遠的兩三個女孩子們,想必是幾個庶出的小姐,隻被羅夫人一句“這是幾個妹妹們”便略了過去。
因為剛才芳甸那一番明裏暗裏的提醒,寄柔特意將二姑娘憶容多看了幾眼,見她生的鵝蛋臉兒,麵孔微豐,下頜圓潤,本也屬尋常中上姿色,卻有一雙極媚極長的鳳眼,令人見之神迷。她渾身上下,也是非金即玉,十分耀眼。那何念秀卻是和她背道而馳,身上穿著一件藍底百蝶穿花衣裳,鬢邊幾隻小小珠釵,兩耳墜著玉兔搗藥的墜子,清雅如晨曦的朝露。
目光一觸,憶容揚著臉,眼睛微微一動,好似在瞬間就將寄柔從頭到腳看了個清楚,之後便不感興趣了。念秀卻有些羞怯,見寄柔看自己,也不知道想到什麽,臉上刷的紅了,對她抿嘴一笑。還有那幾名庶出的女孩兒,穿著打扮都比這兩位次了一層,也有一位年紀相仿的,是羅夫人院子裏的姨娘所出,生得一撚嫋嫋細腰,發間幾朵精致絹花,也還柔美,叫做憶芳。幾個女孩兒序了齒,自然以念秀為最長,憶芳最幼,寄柔和憶容卻是同年。
因家裏新添了一位姑娘,屋子裏越發顯得鶯聲嚦嚦,燕語呢喃,徐母這會見了寄柔,也便將先頭的一絲疑慮摒棄了,問羅夫人道:“今年冬天給這些女孩們的衣裳可做得了”
“上個月便叫裁縫來做了。姑娘們都是一人四身。”
“去庫裏拿幾匹好料子,給柔姐也做上吧。”徐母說道,“如今城裏也安定了,別府的小姐們又時常來走動,便索性給幾個姑娘一人再多做兩身。秀兒也有。”徐母笑著將念秀一指,很親昵地說道:“這回可不許說不要了。我知道你是自己帶著嫁妝來的,不缺這些個。平日裏你不肯也還罷了,這回是用我的私房銀子,不走公賬,將來也不去太常寺卿府上去討債,你總放心了吧?”
眾人紛紛掩著嘴笑,目光在念秀臉上打量。念秀把臉都羞紅了,隻得極小聲地答了聲是,和眾人一起向徐母謝過。憶容卻仍坐在傅夫人腳邊,扭股糖似的,將腰一轉,兩手搭在徐母肩上,嬌嗔道:“老太太好偏心。”徐母不解其意,憶容便指著寄柔的裙子說道:“柔姐姐的裙子,可不是就是大前年宮裏賞的湖州進貢的烏眼綾做的?老太太喜歡,叫人收進了庫房,幾年也不肯拿出來。柔姐姐才來,就立馬給她做了裙子穿,可不是偏心”
羅夫人聞言,眼皮一跳,嘴巴張著,要說話,卻不知道該說什麽,隻把眼神遊移著,直到了寄柔臉上,才狠惱怒地一睞,仿佛說道:你左挑右挑,怎麽挑了這麽一條惹禍的裙子,叫我當眾沒臉?寄柔自知這料子是羅夫人私自取了送她的,對羅夫人有三分的感激,倒有四分的無奈,便暗地裏將她掌心輕輕一撚,從容不迫地說道:“我和老太太今兒才是頭回見麵,她要疼我,都在以後了。我身上這裙子是昨兒才得的,因前頭在孝期內,許久不做衣裳了,昨兒姨母怕我失禮,特意叫人去庫裏挑料子,我那個丫頭見識少,又不認識什麽烏眼紅眼綾,因此錯拿了這一匹。”說著又朝著徐母盈盈一拜,笑道:“陰差陽錯的,還真是偏了我了,我得謝老太太。”
“你瞧瞧這兩個丫頭的嘴!原以為容姐是個話簍子,如今又來了一個。一條裙子罷了,倒有這許多說法。”徐母指著寄柔,笑的合不攏嘴,忙吩咐左右將她拉起,又對羅夫人道:“我看柔姐穿著這裙子很好,的虧得有她,不然好東西也讓我放壞了。你這就叫人去庫裏翻檢翻檢,看還有什麽往年的好料子,挑鮮亮的都拿出來,給她們做衣裳穿吧!”
眾人喜氣盈腮,爭先恐後,將徐母哄得前仰後合。說了一席的話,到了晌午,徐母留她們用罷飯,便覺有些精神不濟,被丫頭攙著去歇午覺。羅夫人便將寄柔手肘一扯,領著芳甸走出上房,才到院外的牆下,羅夫人便將眼睛用帕子一抹,對寄柔說道:“你如今看見了,這都是什麽家我主持中饋也有多年了,不過用了幾匹衣料,就要被一個十幾歲的丫頭指著鼻子質問。這還是當著人的麵,背地裏那母女兩個不知道怎麽在老太太跟前糟踐我呢!依我本心,是不想接你回來,隻怕日後也跟我一樣,什麽時候被人害了也不知道。”
寄柔又好氣,又好笑,安慰她道:“哪裏就那麽嚴重,姨母想多了。”見羅夫人隻是哭哭啼啼,便在她耳邊說了聲“隔牆有耳”,半拖半拉地回了長房,又親自替她洗麵勻妝,這才送她回去了。
“別個都是人受擠兌本事高,她倒好,天生成的‘二姑娘的包袱’,‘窩囊囊’嘛。”送走了羅夫人,杜氏扶著門框,回頭來對寄柔無奈地一笑,“氣量小又不藏事,真不知道你這位姨媽是怎麽在府裏混到了這大把的年紀。以後少不得要常替她在人前描補描補。”
“姨媽對我倒好。”興許是移情,碰不著徐大姐姐,所以將她當做大姐姐來疼?即便這樣,也算她的運氣了。無財無勢,無父無母的一個孤女,在這府裏沒個人依仗,度日尚不知道多艱難。寄柔靠著山石出了一會的神,又想起來了,“端姑去哪了?”
芳甸是個厲害的,才來了半天,眼前眼後晃的全是她的影,從不離寄柔左右,倒對比得端姑越發無聲無息了。杜氏樂見如此,才不去理會她。見寄柔問了,便用手指了指耳房,說道:“在裏頭半天了,也不知道忙什麽。”
寄柔便走到耳房門口來,也不進去,隔著窗格一看,見端姑頭發窩成一個攢兒,背靠著床架躺著,拿著寄柔在餐露庵裏繡的蘭草螞蚱,手指在螞蚱的須子上拂來拂去,臉上罕見地帶著許多愁緒。
寄柔隔著窗子,叫了聲“姐姐”。
端姑受了驚訝似的,忙不迭將螞蚱圖往枕頭下一掖,眼睛衝外麵一看,訕訕地起身,叫道:“姑娘回來啦。”
寄柔走進去,往交椅上一坐,問道:“姐姐,你是不是後悔跟我來金陵了?”
“我不後悔!”端姑臉色微變,兩道濃眉挑著,眼睛睜得滾圓,“姑娘,你救了我的命呀!要不是跟你離了那個地方,我也保不準什麽時候就被人給折騰死了。我親眼看見我妹子死的,你不知道,我多害怕……”端姑說著,目光死死地盯著牆,也不知道想起了什麽,眼神裏既有驚懼,又有憤恨。
寄柔也不說話了,手裏扯著一方帕子,纏在指節上,又解開來。眼睛往外頭一看,見杜氏神色嚴肅地立在窗根下,碰到她的目光,便搖一搖頭,指著端姑,無聲地做了個“叫她出府”的手勢。
寄柔自來對杜氏的話無有不從,此時卻坐在交椅裏,眼睛將端姑一看,又將杜氏一看,蹙眉不語。
杜氏無奈,便也推開門進來,張口便對端姑道:“我在旁邊瞧著,你自進了府,就沒大有過笑臉,興許是覺得府裏規矩太大,拘著你了?既如此,你還不如出府去自在。”
端姑也不傻,聞聽這話,便一臉沮喪,“嬤嬤,你是嫌我粗手粗腳的,給姑娘丟臉,要趕我走了?”
“你在金陵舉目無親的,又是個女人家,趕你走豈不是絕了你的活路了?”杜氏和聲說道,“我隻是想去求夫人,送你去莊子上,隨便找個事做。雖說比府裏辛苦,但勝在自在,不用低三下四地伺候人,你可願意?”
“願意!願意!”端姑喜出望外,連聲答道,“嬤嬤,你同夫人說,我家原本就是莊戶人,自小做慣農活的,種地割稻,什麽都會。”
“那敢情好。”杜氏笑道,“今晚我就同夫人說,明天送你走,你快去收拾行囊吧。”
端姑歡天喜地地應了,轉身就要往外走,走到半道,回過頭依依地看了寄柔一眼,似要寬解她,說道:“妹子,你別難過,聽說莊子上時常有人送新收的瓜果來,等我去了,每個月還跟著車來看你。”
才這麽一會的功夫,就從“姑娘”變成了“妹子”。寄柔也無奈極了,身子往後一仰,微笑道:“那我就等姐姐回來。”
端姑一離開,杜氏好似心裏一塊大石也落了地,既暢快,又踏實。她伸出一指,在寄柔額頭上一戳,嗔道:“看見了?你倒是好心,想留她在府裏過清閑日子,人家卻不領情,沒一點不舍得哩。”
寄柔被她戳得身子往後一倒,“嘻”地笑了一聲,捂著額頭說道:“她也是個可憐人……”轉念一想,她又笑了,說道:“去莊子上也好,偃武往北邊去有十天半月了,總沒個消息遞進來,我這心裏也是七上八下的,讓她在外頭打聽打聽,咱們也不至於困在府裏當個聾子啞子。”
“就是這個話。”杜氏滿意地一點頭,“留她在府裏,我這心裏老是七上八下的,生怕她那個嘴巴沒遮沒攔的,哪天說了不該說的話,她自己倒還罷了,萬一拖累了你,可怎麽辦呀?”
寄柔想到端姑方才撫著那塊螞蚱圖出神的樣子,心裏一揪,也有幾分愀然,便同杜氏商量著說:“嬤嬤,她那個孩子……你叫偃武送給的哪一家,也告訴她吧,起碼讓她瞧一眼,好安安心……”
“你糊塗了?”杜氏瞪她,“原來她在眼前還好,這一出府,更像放飛了的風箏,要是不把這風箏線牢牢牽在手裏,誰知道她日後能闖出什麽禍來那個孩子的事,你也不許再想了!一個姑娘家,整日惦記著這個,沒羞沒臊的,我要是你娘,準得教訓你!”
寄柔見杜氏口風甚緊,軟硬不吃,也不去廢那個話了。兩人一前一後出了耳房,才走到簷下,見芳甸一臉喜色地自外頭回來了,見著寄柔,便笑道:“姑娘,你瞧瞧我手裏是什麽。”說著把一個嵌寶鎏金的匣子遞了過來。寄柔打開一看,見裏頭還是裝的幾個盒子,個個巴掌大小,有紫檀描金的,也有彩繪瓷的,還沒開蓋,便有陣陣幽香撲鼻。不消說,都是胭脂膏子、香粉花佃一類了。
寄柔打開一個銀燒藍罐子的,輕輕一嗅,笑道:“這裏頭好東西真不少,有犀角、麝香、黃芩,還有生梔子、朱砂、珍珠、冰片,還有鬱金。”
芳甸咋舌道:“還是姑娘厲害,這麽一聞,就全猜出來了。剛才在秀姑娘那,我聽她說了一長串,好像滿簍黃豆砸下來,耳朵裏一個也沒夾住。就記得仿佛是有珍珠、冰片和麝香三味。”
寄柔對香料熟悉,卻是曾經在真定那幾年,每日裏和丫鬟混鬧,又替馮夫人製胭脂膏子,又和馮宜山用鬆香燒墨錠子。興許幼年的記憶總是最牢固的,以而經過了這跌宕的幾年,竭力想忘,也忘不掉了。
她極淡地笑了一下,將罐子放回去,吩咐芳甸道:“放起來吧。等下回見著,替我謝過秀姐姐。”
芳甸見寄柔臉色突然變了,也不知是說錯了那句話,一邊答應著,又試探著說道:“姑娘,我多嘴說一句,闔府裏這麽多姑娘,要說脾氣性格兒,就屬秀姑娘了,況且你們兩個都是親戚,平日裏不妨多親近親近,就連老太太對秀姑娘也是另眼相看的……”
“姑娘自然知道。不過你是個忠心的,多提點提點她也好。”杜氏打斷芳甸的話,叫她回屋放匣子去了。然後將寄柔的手輕輕一握,囈歎道:“柔姐啊……”語氣裏帶著無盡的惆悵。
寄柔回眸對她一笑,卻也不明言,隻說道:“嬤嬤別擔心,我都曉得。”
“端姑太笨,芳甸倒是伶俐,隻嫌太過伶俐了些。”杜氏琢磨著,“得跟夫人提一提,另外選幾個年紀小又聽話的丫頭,□□幾個月,也就出脫了。”
“且等著再看吧,剛來一天就要這要那的,沒
得惹人討厭。”寄柔說道,心裏想著該送什麽回禮給念秀。她這兩年在庵裏住著,從不與人打交道,也不知現在時興的什麽首飾樣子,哪個顏色料子,因此思來想去,遲遲拿不定主意,隻得將這一件心事暫且擱置一旁,往羅夫人那裏去回稟了端姑出府的事。羅夫人樂見其成,賞了端姑幾匹尺頭,幾錠碎銀,便打發她去莊子上了,又替寄柔補了一個大丫頭,名叫望兒的,遠不及芳甸伶俐。
如此過了十天有餘,寄柔把心定下來,早晚都去羅夫人處陪著說話,閑暇時也和宋氏、念秀在一處做針線消磨時光。沒兩趟下來,宋氏便常打發人來,說要請杜嬤嬤去指點宋氏的丫頭做女紅,念秀也著人來請了幾次。寄柔起先也不攔著,後來見杜氏常整宿的熬夜,兩隻眼睛越發混濁了,看人時,須得眯著眼凝視許久,才能分辨出麵貌,寄柔便十分不忿,拽著杜氏的袖子不許她出門。
杜氏隻得將寄柔的手袖子上挪開,勸解她道:“柔姐你細想想,嬤嬤這把年紀,若不是還有刺繡這門手藝,早該被送去莊子上等死了。就要忙才好呢,等他們都用不著我了,我就幫不上柔姐你啦!”
寄柔一顆心,好像浸在黃連水裏似的,苦到極致。她將腦袋擱在杜氏的頸窩裏,幽幽地說道:“嬤嬤,你要是有個三長兩短,那我也活不下去了。”
“那不能夠!”杜氏笑的一雙昏花老眼淹沒在皺紋裏,“我還等著抱柔姐生的小少爺,小小姐哪!我昨兒個去秀姑娘那,看見她的蓋頭了,鴛鴦戲水的,紅燦燦的,把人的臉都映紅了,不知道多好看。柔姐,秀姑娘今年十八,你還有兩年,也就到她的年紀了……”
對嫁人這件事,寄柔並不大熱衷,隻是為著杜氏的拳拳之心,從不當麵掃她的興,因此聞言隻是用帕子將臉一遮,腳上跺了兩跺,將頭上的珠簪晃得滴溜溜打轉,“我可不想嫁!”
等把杜氏哄走了,寄柔滿臉的羞澀頓時消失得一幹二淨。從箱籠裏取出一件緗色織錦緞銀鼠披風,捂著手,從院子裏出去,見杜氏佝僂的身子沿著那一條青石甬道,一個拐彎,便消失在了山石後頭。她的身形,好似一日快過一日得蜷縮起來……寄柔心裏想著,鬱鬱地往一塊幹淨的石頭上一坐,看見眼前一池的蓮葉都枯的枯,凋的凋,隻剩下光禿禿的莖還在湖麵上支棱著,根根林立,說不盡的意態蕭索。到傍晚時,滿池水汽卻彌漫了上來,將四周圍的假山梅樹都淹沒了,唯獨留下森森的鬱氣,寒津津的往身上撲來。
隱隱約約的,隔著水霧,不知道從哪個方向飄來一陣牙板的聲音,如珠落玉盤,清脆悅耳。又有琵琶淙淙,古箏錚錚。一隻笛子也加了進來,卻是清遠悠揚,如鋒刃破開玉帛般撕裂了重重的霧氣,直衝耳際。那道笛聲越來越高,提得人的心也被吊得老高,終於攀一個頂峰,及至刺耳,韻聲戛然而止,有個宛轉女聲,伴著紅牙板,唱起了一曲【金縷】。
也不知聽了多久,終於四圍都寂靜了,那管綿綿的女嗓也收了聲。寄柔忽然打個寒噤,立起身將肩膀一抱,才覺得肩頭也凍得麻木了,才剛折身回去,卻聽一陣不輕不重的腳步聲徑直進了院子,循聲望去,見一個人,頭發束了一個紫貂冠在頂心,全身被一襲肅鳥霜裘罩了個嚴實,卻臉也不曾往這邊轉一下,便一徑往房裏去了。
看那人的背影,分明是個男人。寄柔措手不及地站著,又想天黑霧大,興許是自己眼花看錯了也說不定,於是往前走了幾步,到了台階下,越發聽得真切的,確是有個年輕男人的聲音,接連叫了幾聲“來人”。看他那舉止,似乎對這裏也並不陌生,那便是府裏的人了。寄柔略微放心,又不方便跟進去,隻能半個身子站在廊柱後,眼睛好奇地往屋子裏瞧著。
不到半刻,腳步聲又出來了。那人倒著退了幾步,走到簾子外頭來,往頭頂的匾額上瞧一瞧,又往四周圍一看,確認自己沒有走錯,便提高了聲音道:“來人!來人!打熱水來!”說著把裘衣的係帶一解,往地上一摜,挽起了袖子,雙手叉腰,隻等人來。
寄柔見再不出聲,怕場麵要難看,正要從廊柱後走出來,卻見望兒從二樓上跑下來,一邊跑,嘴裏叫著“三爺”,又說:“三爺走迷了道了?怎麽跑到柔姑娘這裏來了?”
那個“三爺”慢慢把手從腰上落下來,奇道:“柔姑娘是誰?這裏幾時多了個柔姑娘?”
“柔姑娘就是我們大夫人的嫡親外甥女呀!一進府裏就住這了!”望兒急得話都說不清楚了,又往樓上叫道:“芳甸姐姐,快下來看呀!三爺又被外頭的爺們給灌醉了,在這裏發瘋呢!”
三爺被她這驟然拔高的一聲驚到了,往後退了一步,又想起自己的裘衣來,忙撿起來,嘴裏嘀咕著“蠢丫頭”。又見芳甸那一道淺紅襖子的人影自二樓欄杆上往下一探頭,他因認得芳甸是羅夫人房裏的丫頭,又方才進了廳所見和之前有所不同,便知道望兒的話確實無誤了,忙將裘衣往身上一披,就要反身離開。
這一轉身,寄柔終於將他看了個全貌,卻當場險些笑出來。原來這人臉上被油彩描得紅紅白白,兩道長眉入鬢,兩隻眼尾斜飛,從眼角到鬢邊,嫣紅如桃花般的色澤勾勒出一張千嬌百媚的臉來,回眸間,含喜帶嗔,風流婉轉,本來的麵目,卻全然看不出來了。
寄柔用帕子掩著嘴,勉強忍住,沒有出聲。那三爺卻仿佛背後有眼睛似的,才走出幾步,驀地站住一回頭,正好將廊柱背後走出來的寄柔看個正著。他那雙被油彩細細描繪的鳳眼倏地鼓起來了,也不知該說什麽,隻用手指遙遙將望兒一指,咬牙切齒似的。然後將風帽從頭上一裹,咳了一聲。
寄柔咬著唇,斂衣施禮,叫聲“三哥哥”,就低著頭進屋了。
正撞上芳甸從樓上下來,追到院子門口看了一陣,又垂頭喪氣地回來,說道:“三爺走的真快,一錯眼就不見人了。”
“芳甸姐姐,三爺的臉被誰畫成那樣了啊?好像要登台唱戲似的。”望兒問道。
“還能有誰不就是隔壁那些人!”芳甸沒好氣地說,然後往圍牆那裏看一看,恍然大悟:“興許三爺以前都是從那牆頭翻過來,在這院子裏盥洗換衣裳的。他這一陣身上不好,也沒出門,因此不知道咱們姑娘搬進來了。”
“那可壞了!”望兒叫道,“三爺那個樣子,萬一被別人看到了,豈不是又要挨二老爺的打了?”
這一下,說中了芳甸的心思。她氣惱地將望兒搡了一把,罵道:“你是聾子?三爺叫人打水,叫了十幾聲,偏你聽不見。”
“該幹嘛幹嘛去吧,今天這事都別跟別人提起。”望兒和芳甸說話的空擋,寄柔已經到外頭圍牆底下轉了一圈。一句話把芳甸喝止住,她走回了屋子,順口叫道:“望兒進來。”
望兒跟了進來,老實巴交的臉上帶點怯生生的神氣,說道:“姑娘?”
寄柔從袖子裏掏出一隻寶藍平金繡蘭草的荷包,說道:“這是我剛才在牆角撿的,興許是三爺不慎掉落的,你拿去還給三爺。記得親手給三爺,要是他不在,就隨便扔在哪都行,隻別帶回來,也別讓你芳甸姐姐看見。”
望兒答應一聲,接過荷包,轉身就跑了。不到一炷香功夫又氣喘籲籲地跑了回來,說道:“姑娘,我剛才在湖邊碰見三爺用湖水洗臉,就把東西給三爺啦!”
“好,”寄柔漫不經心地答應了一聲,把棋盤掣出來,又看了望兒一眼,和顏悅色道:“瞧你跑的,都出汗了,快去擦一擦。”
望兒臉上帶著兩團紅暈,也不知是跑得太急,還是替寄柔跑腿得了誇讚,傻傻地笑著,見她和氣,又躍躍欲試地往前走了一步,好奇地看著黑白兩色的棋子。
“還有事嗎?”寄柔看了她一眼。
“沒事,”望兒搖頭,腳下卻不動,過了一陣,又道:“姑娘,剛才在外頭,三爺問起你了。”
“是嗎?都問了什麽?”
“問你叫什麽名字,家在哪,什麽時候進府的……”
寄柔手裏撚著棋子,停了一會,抬眼看望兒,“那你怎麽回答的?”
望兒為難地望著腳尖,半晌,才喪氣地說道:“我實話實說,就說‘全都不知道’!氣的三爺罵了我好一通!”
“你回答得很好,”寄柔忍著笑說道,“下次他再瞎打聽,你就這麽告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