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差落後英國女星莎莉·霍金斯,和柏林電影節影後失之交臂,會不會怨天尤人,覺得老天對你不公平,很少有演員,在兩年的時間兩次離國際三大電影節這麽近,幾乎是垂手可得,卻铩羽而歸,會不會感到遺憾或者是難過?”


    聽到這個問題,連夏微微一愣,在之前節目組的溝通過程中,雖然有類似的問題,但是卻不是天曉這個表達方式,如今天曉做了這麽一連串的鋪墊,她要是回答好了,別人會說她機智,若是回答不好,不是落個狂妄的名聲,就會有人說長外國人的誌氣滅自己國家的風頭。


    連夏想了想,說道,“遺憾和難過都會有的,但也不是特別多,柏林國際電影節,每年有上千部電影參賽,隻有26部會入圍主競賽單元,我們就是其中之一,即使沒有得獎,對於我們來說,都是肯定,更何況我們得獎了,評審團大獎,26部電影,隻有11部電影獲獎了,我們就是其中之一,這個獎項非常有分量,並不是某些媒體嘴裏的安慰獎,柏林國際電影節沒有安慰獎,若是真的有,相信我,很多人會為這個獎項打破頭。”


    聽到連夏的調侃,天曉和連夏一起笑了起來。


    連夏繼續說道,“一部電影的成功,並非是一個人的成功,而是一個劇組,許許多多人的努力,我們是共同成功,這個評審團大獎,也有我的一份功勞,不能因為我沒有得到某個獎項否定了我對這部電影做出的貢獻,也不能因為某個演員獲得了某個獎項,抹殺掉其他人為這部電影做出的貢獻。”


    “你提到了貢獻,那麽你認為這部電影誰的貢獻最大,據我所知,像在德國擁有讀者眾多的《cinema(電影)》雜誌影評人,看過電影後認為你是這部電影的靈魂人物,對此你怎麽看?是認為他說得對,還是認為他說的不對?”天曉笑眯眯地又拋出一個炸彈。


    “這個答案不應該說對和錯,應該說他說的不是很準確。”連夏想了想答道。


    “我飾演的角色很重要,在原版小說中,整個故事都是圍繞我飾演的那個角色展開的,聶老改編劇本後,我飾演的那個角色,分量依然很重,可以說是最重的一個,首次挑戰‘多重人格’患者,這和一人分飾兩角三角完全不同,同樣的外貌,同樣的打扮,同樣的妝容,我要讓觀眾覺得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人,對我來說,這是一件很有難度很具挑戰的工作,但是這不意味著這部電影我的功勞最大,做出貢獻最大的應該是幕後工作者,比如說編劇,導演,統籌,攝像,剪輯,即使拋開這些人不提,和我對戲的演員,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因為我們是一個整體。”


    天曉點點頭,“確實是這樣,一部電影不應該歸於一個人的功勞,就像是你一直在強調的,你們是一個整體,”頓了頓,主持人天曉又問道,“如今娛樂圈85後強勢崛起,90後蓄勢待發,連夏,若是我沒有記錯的話,你是82年出生的對吧?”


    “是這樣,沒錯。”連夏給予了肯定的答複。


    “《出詭》中文導大量的啟用了新人,和你同劇組的高馳、杜航在電影中都有不俗的表現,對此你會不會感覺壓力大,感覺到競爭激烈,三年前在《靖康變》劇組的首映典禮,當時蕭文軒有句話給我印象特別深刻,他說你讓他感受到娛樂圈的新老交替,在麵對實力不俗的新人演員時,你會不會也有類似的感覺?”


    “那句話是蕭老師謬讚了,蕭老師強我太多,他實在是過謙了。”連夏謙遜地說道,“‘長江後浪推前浪’,這是不變的規律,新老交替,無論是在娛樂圈,還是在別的圈子,都適用,不過我覺得自己到不了‘老’的程度,想挑戰我的話,放馬過來吧!”


    連夏錄製完節目後,才從憤憤不平的小董嘴裏得知,電影頻道錄製這期節目的主題是“中國電影新勢力”,文楚行李青這類的六代導演翹楚,和高馳杜航這樣的新秀演員,都算得上是“新勢力”,節目組原本想讓連夏當“老勢力”的典型,意思是現在電影市場百花齊放,新老電影人都煥發著勃勃生機。


    但是中國娛樂圈和日韓不同,很多演員都是和連夏一樣22歲、23歲大學畢業後才紅,26歲的連夏,雖然不能稱為“嫩”,但是絕對算不上老,要知道一年前她還在演校園勵誌電影呢,況且連夏成名滿打滿算也不過三年半,雖然獎項不少,資曆還淺得很。


    節目組意識到將連夏算到“老”裏麵不合適,於是又將她劃分到“新”一類去了。


    連夏聽後了然,怪不得問她的問題如此刁鑽,原來為了貼合主題,她還以為她嘴欠得罪人了呢,不是針對她就好。


    這期節目播出後,反響很好,影迷覺得連夏那句“想挑戰我,放馬過來”特別帥氣,連夏的話為她贏得了許多路人的好感。


    但是受益最多的卻不是連夏,而是初出茅廬的高馳和杜航,畢竟連夏原本人氣就在那放著,再提高也不過是錦上添花,但是高馳和杜航不同,兩個人是完完全全的新人,經過央視一報道,立馬就打開了知名度,大報小報都是這兩個人的資料、新聞,這兩個人在劇組的表現。


    杜航也就罷了,小董特別不服氣高馳,在拍攝《出詭》時高馳在劇組的時候對連夏可是一丁點都不客氣,完全沒有尊重前輩的意思。


    “這人就是個芋頭加棒槌,就是因為長了一張謙虛的臉,大家被他的外表蒙蔽了。”小董憤憤不平地對連夏抱怨。


    連夏笑著安撫小董,讓她不要在外麵亂說話,現在《出詭》正在宣傳期,爆出劇組不和傳聞是醜聞,肯定會影響人氣,劇組肯定不願意看到演員內鬥,連夏不會在這個時候,給高馳小鞋穿,當然,就算電影宣傳期過去,連夏也不會這樣做。


    她根本就不會將高馳這種毫無幹係的小角色放在心裏。


    眼下,她更關心另一件事,就是那部由中美合作,斥資1.6億人民幣打造的超豪華劇情片《審判》的選角進展如何,自己到底是選上還是沒選上,怎麽這麽久了劇組也不給個準信兒?!


    等的真是好焦急啊!


    作者有話要說:明天見!


    119、這個魚塘被你承包了


    和巫光熙領證以後,連夏和巫家關係也沒有特別親密,巫光熙的二哥巫光然請連夏和巫光熙吃飯,之後將連夏介紹給他的一幫朋友,其中有好幾個和連夏認識,他們都是娛樂圈非常有名的大金主,圈裏很多男男女女都爭破頭求一夜溫存,有錢有權有關係有資源,有兩個還曾經玩笑一般追求過連夏,不過讓連夏特別無情的拒絕了,連夏那時候剛紅不久,還是個憤青,對公共黃瓜有種發自內心的鄙視感。


    看到那些從小含著金湯匙的大少爺,連夏還曾經暗搓搓地希望對方哪天走眼睡了人妖。


    當然,內心的想法是一回事兒,當麵表現出來是另一回事兒,連夏覺得自己也挺虛偽的,她原本就是個演員,什麽都擺在麵上才是蠢,不過巫光熙就不一樣了,巫光熙骨子裏有點小古板也有些小清高,這些整天不務正業,除了把妹就是泡吧的花花大少他有點看不慣,不過他也沒表現出來不喜歡,就是故意展示自己拘束的一麵,弄得人家想和他說些什麽都不好意思。


    巫光然這次帶弟弟弟妹出場,就是讓這些圈裏的哥們兒看看,這兩口子是我罩著的,別不長眼。


    當麵對一群太子爺巫光然指著連夏一臉無賴樣,嚷嚷著“你們看清楚,這是我弟妹,我們巫家人”的時,連夏莫名有些想要捂臉的衝動,她總算是明白為什麽婆婆提起二兒子臉上的表情總是那麽陰晴不定。


    真是太羞恥,太不靠譜了!


    和不著調的二哥相比,巫光熙大哥的確靠譜好多。


    兩人訂婚那會兒,大哥巫光勳一擲千金,送給即將大婚的弟弟弟妹一套別墅,連夏和巫光熙去看了房子,饒是已經脫離土包子行列的連夏,還是被別墅富麗堂皇的裝修風格震驚了一下,這光裝修,就要花很多很多錢吧,雖然花的不是自己的錢,連夏還是肉疼了一下。


    “大哥送了咱東西,你說咱送點什麽給大哥,這個禮實在是太貴重了……”


    連夏有種惶恐感,老實說自從她成名以後,這種惶恐感就從來沒有消失過,她一直覺得自己片酬太高,雖然她付出的也很多,但是收獲還是比付出高出太多太多了,總感覺自己拿得是不義之財,所以在慈善方麵,連夏從來不含糊,該捐的時候捐。


    巫光熙想了一圈,不知道自家大哥需要什麽,想了半天,悶出來一句,“要不你給大哥介紹個靠譜的姑娘當咱大嫂?”


    連夏嘴角抽搐,“這個,還是讓你大哥自己找吧……”


    連夏真心覺得自己運氣好到爆棚,巫家三兄弟,自己找了一個最靠譜最正常的,連夏和巫光熙剛看房那會兒,巫光熙的大哥巫光勳來了一趟,全程對方就和連夏說了四句話,連夏說“大哥好”,巫光勳說“嗯”,巫光勳問“房子還滿意嗎”,連夏點頭說“太滿意了”,巫光勳說“以後就是一家人了”,連夏說“好”,巫光勳說“我走了,你們忙”,連夏說“好,再見”。


    看連夏誠惶誠恐那樣,巫光熙還特意將連夏拉到一邊告訴她“我大哥就是不愛說話”,可巫光勳走後沒有十分鍾,大哥就給可愛的弟弟打去了電話,這通電話說了半小時,連夏並沒有偷聽雙方談話,隻是房子太大,有回音,連夏聽到自己老公那句“我有衣服,不用你買”後,瞬間就囧了。


    說好的不愛說話呢?若不是她心態好,那個玻璃心肯定碎成一片一片的。


    這個差別待遇啊。


    ****


    因為美國編劇大罷工的關係,已經落幕的柏林國際電影節影片成交量是近年最高,《出詭》製作精良,雖然片中絕大多數角色由新人出演,但是連夏的加盟,使得這部電影在海外很有市場,片方最想賣給的是歐美發達國家,因為歐美國家市場巨大,原本以為不會這麽容易達成願望,畢竟《出詭》不是歐美市場最喜歡的功夫片,而是一部不怎麽討人喜歡的倫理懸疑片,沒有想到還不等他們找上門,片販子主動求買。


    從片販子口中,製片人師帥帥隱約聽出一些苗頭,連夏在美國很有人氣,甚至不輸於一些在好萊塢發展的華人功夫打星。


    “連在美國很高啊,我們一直都很期待連到好萊塢發展。”狡猾的片販子亨利這樣對師帥帥說道。


    鑒於這位臭名昭著的片販子常常壓低亞洲影片的價格,師帥帥對此人的建議抱有懷疑。


    鬼佬的眼光和中國人從來不一樣,他們說的話,你聽一半就成了,千萬不能當真。


    師帥帥內心的腹誹沒告訴別人,片子賣得好製片人比誰都高興,電影國內還沒有上映,光靠買版權,就已經收回全部成本還有盈利,對投資方來說是一件五星級的大好事兒。


    為了感謝連夏,也為了幫《出詭》電影做宣傳,投資方將這件事透露給了媒體,媒體經過整理發出了類似於“《出詭》海外版權走俏,追其原因竟在連夏”這樣標題的新聞。


    這篇報道發布後,普通老百姓就當是娛樂新聞這麽看一看,業內人士卻很關心是連夏方麵的通稿還真是確有其事,得到製片人師帥帥肯定的答複後,連夏的市場行情更加走俏,許多本子通過各種途徑出現在連夏麵前,希望於連夏合作的導演一波接著一波,給出的片酬都不低,連夏片酬原本就不低,再漲也就那樣,想吸引連夏,隻能靠分紅。


    可是連夏又不是三頭六臂,她就一個人,一年至多四部電影,多一部都勻不出來,她又不軋戲,想邀請連夏加盟劇組的導演也無可奈何,導演最討厭軋戲的演員,連夏不軋戲是敬業,他們總不能要求連夏別那麽敬業,就算再一心向錢的導演,也沒有這麽對演員說得理,沒有邀請到連夏的導演,隻能“望夏興歎”,遺憾自己下手太晚。


    或許是受到通稿的影響又或許隻是湊巧,《審判》那邊終於傳來消息。


    連夏通過了首輪試鏡,她可進行接下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影後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狴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狴犴並收藏影後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