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局“殺雞儆猴”還是有效果的,文楚行就乖乖的將電影送給電影局,一遍遍審核,直至通過。


    當然影片效果,也是大打折扣。


    和最初宣傳的懸疑推理驚悚倫理相比,如今的《出詭》懸疑有餘,推理不足,驚悚更是被剪得七零八落隻剩下一個殼子,若不是連夏所飾演的桑宛筠分裂出的人格還有些驚悚元素在,驚悚這項可以直接被扔出去了。


    唯一值得討論的,大概就是這部電影倫理部分,關於人性的探索。


    電影局大約覺得電影剪現在這樣也不好意思,倒沒有苛刻電影中關於人性最黑暗的那部分。


    男配角魏同光會一次次出軌,男主角安和會遺憾為什麽女主角桑宛筠的第一次不是給了他,女主角桑宛筠則會在理智的情況下,選擇原諒出軌的丈夫,拒絕心動的情人,維持這段看似“完美”的婚姻,安和也會在和樂樂上床後,質疑對方為什麽不是處-女,即使他在瘋狂的尋找樂樂,還是會參加母親給安排的相親,魏同光會在得知妻子精神不正常,將所有的責任推到妻子上,安和會製止女主殺人也會不顧一切袒護她。


    不能容忍自己其實是個多重人格的完美主義桑宛筠,最後還是選擇自殺,她要留給這個世界,留給安和一個幹淨的清醒的美好的自己。


    可惜了……


    這是連夏看完電影後的感覺。


    這部電影總讓人感覺,有些沒有講完的故事在裏麵,似乎還可以變得更好,或許這就是剪輯造成的無法彌補的缺憾。


    那些被減去的鏡頭,那些沒有講完的故事,都不複存在。


    呈現在觀眾麵前的,就是現在這部充滿遺憾的《出詭》。


    雖然《出詭》充滿了遺憾,但不能否認,這仍然是一部好電影。


    能讓喜劇導演文楚行一意孤行一定要拍的題材,一定有它的魅力,無論導演心中是否有遺憾,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


    在掌聲和尖叫聲中,連夏和所有主創站起來,向觀看這部電影的觀眾和影評人致謝。


    感謝他們進放映廳,觀看這部103分鍾的影片。


    “那個未剪輯版本,還有嗎?我拷一份留著作紀念。”離開放映廳後,連夏問文楚行。


    “沒問題,回去我給你寄一份,注意查收。”文楚行一臉輕鬆地說道。


    《出詭》也許不是26部主競賽單元最出色的那部,但一定也給評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經久不息的掌聲就是最好的證明。


    事實上正如文楚行篤定的那樣,《出詭》在柏林電影節受到了巨大的關注,這種關注程度甚至不亞於由蒂爾達·斯文頓領銜主演的驚悚犯罪題材電影《朱莉婭》。


    【“……連夏,無疑是這部電影的靈魂人物,她幾乎完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一個近乎無懈可擊的多重人格病人……”】


    不少影評人將連夏和電影《無憂無慮》中的女主角莎莉·霍金斯放在一起,認為兩人是最有可能摘得柏林電影節影後桂冠的人。


    國內媒體也放棄了詢問連夏是否結婚,而是一遍又一遍詢問連夏,是否有信心獲獎。


    這一幕不禁讓人想起06年的威尼斯電影節,連夏也曾離影後桂冠很近,但是最終卻不低老牌影星海倫-米倫,值得一提的是,莎莉·霍金斯和海倫·米倫來自同一個國家,他們都是英國女星。


    老實說連夏對獲獎毫無把握,因為《出詭》的剪輯版,減去了連夏許多鏡頭,在整部電影中,連夏這個絕對主人公的戲份,也就比高馳飾演的安和多一點,多重人格分裂,雖然給她的表演增加了許多難度,但是“大姐”性格的過分剪輯,使得整部影片在講故事這一環節上,似乎卻了點什麽。


    可是看著大老遠跑到自己德國的中國媒體那包含期待的眼神,連夏實在是不好意思說,抱歉我真的沒把握,她隻好笑著說,“我希望我可以獲獎,但是沒獲獎也沒什麽,我還有未來,這次不行下一次再來。”


    1976年出生的莎莉·霍金斯比連夏大六歲,連夏說她還有未來,這話也沒錯。


    作者有話要說:三次元中第5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委之一是舒淇,本屆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有中國內地導演王小帥《左右》、香港導演杜琪峰的《文雀》,王小帥最後憑借《左右》拿下了最佳編劇銀熊獎


    這一屆的影後是莎莉·霍金斯,一個超級漂亮的姑娘,鑒於作者是她的粉絲,就不把獎項蝴蝶走了。


    撓頭,王小帥還是挺厲害的,不知道為什麽現實生活中《左右》沒啥水花,我說一句,我沒看過這部電影啊,到底講的什麽我也不知道,別打我


    118、盡管放馬過來


    絕大多數影評人對《出詭》評價都是正麵的,認為這部電影從敘事手法到表演方式都充滿幻想,但是也有很多人對這部電影產生質疑,認為這個故事並沒有說明白,很多事情都不清不楚的,比如說桑到底將屍體藏在了什麽地方,男主安到底是怎麽一步步察覺樂樂和桑是一個人,又是怎麽發現桑另一重人格大姐,女主角的丈夫最後下場如何,但是出於職業操守,電影公映前影評人並不能寫劇透的影評,這些疑惑隻能私下向導演討教。


    但是記者就不會這麽客氣了,許多專門報道電影節的媒體人,他們和影評人一樣,看過大量的電影,擁有獨立的審美眼光,換句話說,影評人能看出來的,他們也能看出來。


    於是在之後的記者采訪環節,記者將一連串的問題拋向了導演文楚行,好在文楚行是有備而來,在外媒麵前他自然不會說自己的電影在自己國家審核沒通過減去了50分鍾,即使這可能是一個公開的秘密,但是在這種場合,文楚行這樣的性格,注定不會說出炮轟自己國家文化-部門的話語,他隻是笑著說:


    “這些問題在影片中都有暗示,這些真相隱藏在台詞,畫麵中,蛛絲馬跡的線索串聯成了最終的答案,若是覺得不明白,電影公映後,歡迎你們再到影院看一遍。”


    記者對於這個答案自然不是特別滿意,但文楚行也算是給出了一個像樣的答案,記者又將問題對準了影片中唯一一個大腕兒連夏,希望從導演嘴裏知道對這位演員的評價。


    別說文楚行和連夏關係不錯,就算兩人關係不好,文楚行也不會傻乎乎的留個把柄在記者手中,他毫不猶豫將讚美之詞用在了連夏身上,“她是我見過的最優秀的演員之一,她能將我腦子裏想得畫麵,很自然地表現出來,和這樣的演員合作,我感到很愉快。”


    “除了連夏外,《出詭》大量啟用了新人,您對這些新人演員的表現是否滿意呢?”


    “基本滿意,新人沒有經驗,他們對鏡頭的熟悉度不如有經驗的演員,但是新人演員有新人演員的好處,他們進取心很強,可塑性也很強,對這部電影裏,幾位新人演員的表現,我都很滿意,他們都是非常優秀非常有潛力的演員。”文楚行笑著說道。


    因為電影局的剪刀手,《出詭》原本流暢的劇情變得支離破碎晦澀難懂,劇組沒有一個人對拿獎有信心,大家都是抱著重在參與的心裏來的柏林,沒有想到獎項揭曉後,《出詭》卻拿下了本屆柏林電影節評審團銀熊獎,在一片掌聲中,這位才華橫溢的導演激動地走到頒獎台上,文楚行英語很好,他稍微平複了一下心情,用英語說道,“這振奮人心的時刻,請容許我說中文,我的母語……”


    這句話為他贏得了在場熱烈的掌聲,接下來他的話全部是中文,獲獎感言結束時,才轉換英語的“謝謝”,這句恨不得全世界都能聽懂的英語此時的意思是,我的演講完畢,你們快鼓掌吧。


    《出詭》獲得柏林電影節評審團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國內。


    國人驚喜又一部電影在國外電影節收獲重量級獎項,對文楚行、連夏在內的一竿主創人員大讚特讚。


    文楚行柏林電影節會說英語說中文,愛國讚一個,連夏紅毯女神範十足,讚一個,雖然電影還未公映,看預告片,新人高馳和杜航的演得不錯,也讚一個……


    雖然如今網絡崛起,但是大家還是很習慣從電視和報紙上獲取信息,主流媒體對《出詭》的吹捧讓當事人看了都覺得羞恥。


    好像他們獲得的不是一個銀熊獎,而是一座金燦燦的“奧斯卡”,國內媒體似乎已經看到《出詭》美好的未來,聯想到兩年前很紅的“啞母”,絕大多數人認為《出詭》會和“啞母”一樣,在國際電影獎項上大放異彩,甚至有媒體寫出《征服,從柏林電影節開始》這種完全沒有腦子的標題。


    這簡直就是“捧殺”,文楚行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斤兩,也知道《出詭》已經被剪輯的七零八落,原版能不能和“啞母”相提並論尚且有待考察,更何況一個殘疾版,在柏林電影節得到評審團大獎已經是僥幸,更何況同級別的電影獎項。


    文楚行甚至想說,若不是這兩年柏林電影節影響力降低,結果還不知道怎麽樣呢。


    但是國內的媒體不會管這個,他們隻管出新聞,觀眾喜聞樂見,高唱主旋律這種不要太好,柏林國際電影節,這個獎來的太重要了,最近的娛樂圈,除了“傳言連夏已領證”都沒有別的新聞。


    至於這部電影上映後反響如何,他們完全不考慮,國外獲獎電影普遍都是“叫好不叫座”,票房再爛,爛得過“啞母”?


    在這部電影開拍之初,大罵文楚行糟蹋原作品的原著粉徹底消失,當初不看好連夏接這部電影的業內人士也集體啞聲,那些因為擔心連夏因為爛片被拖累,轉而攻擊連夏經紀人徐妙珍的激進粉絲也站出來向徐妙珍道歉,有些神通廣大的粉絲甚至將道歉信送到了華創內部,華創上上下下全知道連夏粉絲給她的經紀人徐妙珍寄來了道歉信。


    看到連夏粉絲的道歉信,徐妙珍是萬分感慨,她對連夏說道:


    “他們這樣,讓我壓力很大啊,我不可能每次眼光都這麽精準的,若是哪天走眼了,豈不是很對不起他們,看看你家粉絲說的話,‘感謝你慧眼識珠,幫夏夏選了一部有一部好作品,你是夏夏的伯樂,你是我們夏令營的宰相’,這句話你家粉絲就說錯了,其實我不是宰相,我是營長來著……”


    這句“我不是宰相,我是營長”被連夏記住,後來在一檔談話類節目,提及對自己事業幫助最大的人,連夏毫不猶豫選擇了徐妙珍,並且說出了這段話,徐妙珍也被連夏的粉絲親切的稱呼為“徐營長”。


    亞洲電影除了功夫片,在歐美電影市場一直沒有什麽太大的水花,在歐美電影走進中國電影市場的今天,中國電影也渴望走出去,進入廣大的歐美市場,渴望在歐美主流電影節上獲得肯定。


    國人通常唱衰國產電影,事實上卻是亞洲電影中,中國電影在國際電影市場,無論是認可度還是關注度,一直都高於日韓等國家,華人在歐美還有認知度比較高的電影人,日本黑澤明去世之後,也有一些才華橫溢的日本電影人出現,但是他們的作品始終無法取得黑澤明的成就。


    大約這也算一種“為國爭光”的特殊方式,又或者,媒體人隻是單純的想讓大家知道,有這麽一部電影在國外規格相當高的電影節上獲得了獎項,最主流的媒體,央視電影頻道攝製組找到了《出詭》的主創人員,希望可以做一期節目,央視羅列了幾個采訪名單,除了本片劇本的編寫者聶南山,聶泰鬥,《出詭》的製片人師帥帥、導演文楚行,主演連夏、高馳、杜航等人都在其中。


    不知道為什麽,在問別人的時候,電影頻道主持人天曉都是中規中矩的問題,到了連夏這邊問題卻突然尖銳了起來:


    “當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時候,你以兩票之差,落後英國老牌影星海倫·米倫,對於那個時候還是新秀的你,算是一個傲人的成績,如今兩年過去了,你已經不能稱為新麵孔,如今又以一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影後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狴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狴犴並收藏影後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