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曰:道不可以無始。王氏曰:“原者,根。原始者,初始。章者,篇章。


    此章之內,先說道、德、仁、義、禮,此五者是為人之根本,立身成名的道理。”


    此章論述做人處世的基礎和根本法則,所以,稱其為“原始章”。


    黃石公認為,做人處世應該道、德、仁、義、禮五者具備。要在時機未到之時,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審時度勢,洞察先機,一旦抓住機遇,則胸懷天下、施展抱負、成就偉


    大的事業。


    原典


    夫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也。


    注釋


    注曰:離而用之則有五,合而渾之,則為一;一之


    所以貫五,五所以衍一。王氏曰:“此五件是教人正心、修身、齊家、治國、


    平天下的道理;若肯一件件依著行,乃立身、成名之根本。”


    解釋


    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是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分開使用就有五個方麵,合起來是一個道理。


    道,是自然和人事發展變化的規律,是宇宙運行和社會前進的準則。隻有把握了這個道,才能萬事順利。


    德,就是人的德行、品質、修養,是人的綜合素質的體現,也是為人處世的標準。中國人主張以德服人,有德者才能得人心、得天下。


    仁,所謂仁者愛人。仁,就是仁愛,是對家人、朋友、陌生人的愛和寬容。它發自人的內心,是人善良天性的發揚和體現。


    義,是社會的正義,是人們普遍認同的行為準則。中國


    古人主張舍生取義,就是為了社會正義的實現,寧可犧牲自


    己的生命。禮,是待人處世的禮儀和禮節,是文明的表征。講究禮


    既是自己個人修養的體現,也是對別人的尊重。


    以上五個方麵是立身、成名的根本。


    原典


    道者,人之所蹈,使萬物不知其所由。


    注釋


    注曰:道之衣被萬物,廣矣,大矣。一動息,一語


    默,一出處,一飲食,大而八荒之表,小而芒芥之內,何適而非道也?


    仁不足以名,故仁者見之謂之仁;智不足以盡,故智者見之謂之智;百姓不足以見,故日用而不知也。


    王氏曰:“天有晝夜,歲分四時。春和、夏熱、秋涼、冬寒;日月往來,生長萬物,是天理自然之道。容納百川,不擇淨穢。春生、夏長、秋盛、冬衰,萬物榮枯各得所宜,是地利自然之道。人生天、地、君、臣之義,父子之親,夫婦之別,朋友之信,若能上順天時,下察地利,成就萬物,是人事自然之道也。”


    解釋


    所謂道,就是人所走的道路。但萬事萬物卻不知道自己從哪裏來,又到哪裏去。


    道對宇宙萬物的包容廣闊無邊,從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動靜舉止、言談儀表,到漫無邊際的宇宙、纖細的草籽內核,哪裏沒有道的存在呢!


    道是這樣的無所不在,但普通人並不能夠真正了解它。人們隻能了解它的某一個方麵,比如:仁者體會到的是仁,智者體會到的是智。


    天有晝夜四時的變化規律,這是天理自然之道;大地也按照四時節氣生長榮枯,這是地利自然之道;人如果能夠遵守世間的倫理道德,同時上順天時、下察地利,就掌握了人


    事自然之道,就可以成就一切事情。


    原典


    德者,人之所得,使萬物各得其所欲。


    注釋


    注曰:有求之謂欲。欲而不得,非德之至也。求於


    規矩者,得方圓而已矣;求於權衡者,得輕重而已矣。求於德者,無所欲而不得。君臣父子得之,以為君臣父子;昆蟲草木得之,以為昆蟲草木。大得以成大,小得以成小。邇之一身,遠之萬物,無所欲而不得也。


    王氏曰:“陰陽、寒暑運在四時,風雨順序,潤滋


    萬物,是天之德也。天地草木各得所產,飛禽、走獸,各安其居;山川萬物,各遂其性,是地之德也。講明聖人經書,通曉古今事理。安居養性,正心修身,忠於君主,孝於父母,誠信於朋友,是人之德也。”


    解釋


    所謂德,就是人的所得,就是讓世間萬物各得其所,得到它所希望得到的。


    有所求就是欲望,有欲望而不能實現,就不是德。可見所謂的“德”,就是“得”,就是使廣大民眾各得其所,各得其位,各盡其材,使世間的萬事萬物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滿足自己的願望,而絕對不是據為己有的意思。也就是孔子所希望的“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理想境界。


    但是欲望的實現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則,不能瘋狂地沒有原則地索取,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不講道德的人,盡管費盡心機,他的欲望終將落空,隻有以道德為立身處世的根基,才能有求必應、心想事成,君臣父子才會各盡其責、各得其位,魚蟲草木才能依從自然規律生息繁榮。隻要遵從這樣的法則,大欲求必有大成就,小欲求也有小成就,從自身的修養到萬事萬物,沒有不能得到的。


    這就是人世間最大的功德、最大的謀略!


    反過來,如果心胸狹窄、目光短淺,隻追求個人的、眼


    前的蠅頭小利,其結果則是什麽也得不到,什麽也不能成就。


    原典


    仁者,人之所親,有慈惠惻隱之心,以遂其


    生成。


    注釋


    注曰:仁之為體,如天,天無不覆;如海,海無不


    容;如雨露,雨露無不潤。慈慧惻隱,所以用人者也。仁非親親於天下,而天


    下自親之。無一夫不獲其所,無一物不獲其生。《書》曰:“鳥、獸、魚、鱉鹹若。”《詩》曰:“敦彼行葦,牛羊勿踐履。”其仁之至也。


    王氏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若行恩惠,人自相親。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能行義讓,必無所爭也。仁者,人之所親,恤孤念寡,周急濟困,是慈惠之心;人之苦楚,思與同憂;我之快樂,與人同樂,是惻隱之心。若知慈惠、惻隱之道,必不肯妨誤人之生理,各遂藝業、營生、成家、富國之道。”


    解釋


    所謂仁,是指對事物和人類有親切的感情和關懷,有慈


    悲惻隱的心腸,讓萬事萬物都能夠遂其所願、有所成就。


    仁愛的本質如天,無所不包;如海,無所不容;如雨露,無所不滋潤。慈惠惻隱是仁愛之心的具體表現,真正具有偉大仁德的人,雖然不刻意去和天下人親近,但是天下人民無不自覺自願地親近他。因為沒有一個人得不到他想要的,沒有一種生命不生機勃勃。


    真正的仁者有博大的寬恕之心,懂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他在要求人家之前先嚴格要求自己,在原諒自己之前先原諒別人。他關懷鰥寡孤獨,幫助別人解決困難,這是慈惠之心;別人的苦惱就是他的苦惱,他的快樂也是別人的快樂,這是惻隱之心。具有這種胸懷的人,一定不會妨礙別人的生活道路,而是讓他們有自己的職業、營生,有快樂的家庭,這樣的國家也一定是富強的國家。


    所以,真正的人道要具有宏大的悲天憫人的胸懷,是讓天下人各安其位,各得其所,都能有生的快樂。


    所謂仁者無敵,能做到以上這些的才是真正的仁者,也


    才是真正的強者。


    原典


    義者,人之所宜,賞善罰惡,以立功立事。


    注釋


    注曰:理之所在,謂之義;順理決斷,所以行義。


    賞善罰惡,義之理也;立功立事,義之斷也。


    王氏曰:“量寬容眾,誌廣安人;棄金玉如糞土,愛賢善如思親;常行謙下恭敬之心,是義者人之所宜道理。有功好人重賞,多人見之,也學行好;有罪歹人刑罰懲治,多人看見,不敢為非,便可以成功立事。”


    解釋


    所謂義,就是對功過是非的判斷要公平、合理、適宜。做了好事,有功,就應該獎勵;反之,做了惡事,有過,就應該懲罰。


    中國古人最講究一個“義”字,一個人隻要講義氣,就能受到大家的擁護,古來成就大事業的人,都對“義”字有深刻的研究,也無不在實踐中身體力行之。


    有大義者首先要有廣闊的胸懷,像大海一般的有度量,能寬容別人。


    其次,要有堅定的信念,視金錢如糞土。第三,萬事要公正。有職有權的人公正與否,突出表現


    在是否賞罰分明、是否使有功有過者各得其宜。隻有賞罰得宜,才會發揮人民大眾的聰明才智,使大家爭相建功立業,使事業興旺發達。


    所以,無論做人處世,經營企業,治理國家,都應該深入領會“義”的內涵、實踐“義”的要求,這樣才能完善自


    我、成就事業。


    原典


    禮者,人之所履,鳳興夜寐,以成人倫之序。


    注釋


    注曰:禮,履也。朝夕之所履踐,而不失其序者,


    皆禮也。言、動、視、聽,造次必於是,放、僻、邪、侈,從何而生乎?


    王氏曰:“大抵事君、奉親,必當進退;承應內外,尊卑須要謙讓。恭敬侍奉之禮,晝夜勿怠,可成人倫之序。”


    解釋


    所謂“禮”就是做人處世的規矩和法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不講禮,不明禮,就不是一個成熟的人。一個社會失去了禮的約束和規範,就會陷入秩序的混亂和精神的迷失。


    一個國家,如果朝野上下--從國家的領導人到基層的人民群眾,動靜視聽、進退舉止,都能按照人倫道德規範去做,就可以從根本上杜絕放蕩怪癖、邪惡腐敗的不良現象。所謂: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所謂: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社會的混亂和腐敗都是從上層開始的。如果在上者內心失去了“仁”,行為沒有了“禮”,就自然帶動了社會風


    氣的敗壞。小到個人、家庭,大到企業、單位,甚至國家無


    不如此。


    所以,規矩、法則、製度是社會繁榮的根本。


    原典


    夫欲為人之本,不可無一焉。


    注釋


    注曰:老子曰:“夫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


    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失者,散也。道散而為德,德散而為仁;仁散而為義,義散而為禮。五者未嚐不相為用,而要其不散者,道妙而已。老子言其體,故曰:“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黃石公言其用,故曰:“不可無一焉。”


    王氏曰:“道、德、仁、義、禮此五者是為人,合行好事;若要正心、修身、齊家、治國,不可無一焉。”


    解釋


    上述的道、德、仁、義、禮,是做人的根本,要成為一個成熟的、成功的人,上述的五點缺一不可。


    一個成人,要在社會上站穩腳跟,獨立生活,不可不修德,否則立身不穩;處事不可不講權謀,否則難以成功。以道德為基石,以權謀為手段,人生在世,二者缺一不可。隻


    講權謀,不講道德,終歸要失敗,終歸要被人唾棄;隻講道


    德,不講權謀,也會到處碰壁,寸步難行。


    老子說:由於道、德、仁、義依次喪失,人們才不得不退而求其次,用等級、法規的禮教來規範社會。其本意是指因地製宜地運用道體的不同功用而已。老子強調的是天道的本體,黃石公強調的是天道的功用。實際上,“體”、“用”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原典


    賢人君子,明於盛衰之道,通乎成敗之數;


    審乎治亂之勢,達乎去就之理。


    注釋


    注曰:盛衰有道,成敗有數;治亂有勢,去就有理。


    王氏曰:“君行仁道,信用忠良,其國昌盛,盡心而行;君若無道,不聽良言,其國衰敗,可以退隱閑居。若貪愛名祿,不知進退,必遭禍於身也。能審理、亂之勢,行藏必以其道,若達去、就之理,進退必有其時。參詳國家盛衰模樣,君若聖明,肯聽良言,雖無賢輔,其國可治;君不聖明,不納良言,遠賢能,其國難理。見可治,則就其國,竭立而行;若難理,則退其位,隱身閑居。有見識賢人,要省理亂道,去就動靜。”


    解釋


    自古以來,成名立業的偉大人物,對事業、國家的興盛與衰敗的原因看得很明白,對成功和失敗的法則也都有深刻的體察。他們既能預測未來的趨勢,又能洞悉興亡成敗、治亂去留的玄機。由於對主觀和客觀的規律,時事變幻的奧秘洞若觀火,所以天下的興亡就像掌握在他的手中一樣。


    因此,大人物都善於等待機會、把握機會、抓住機會。機會來了,他們就乘勢而起,青雲直上。機會不到,或者機會喪失了,就或者忍耐,或者知難而退。


    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人不與天爭,就是這個


    道理。


    原典


    故潛居抱道,以待其時。


    注釋


    注曰:道猶舟也,時猶水也;有舟楫之具,而無江


    海以行之,亦莫見其利涉也。王氏曰:“君不聖明,不能進諫、直言,其國衰敗。


    事不能行其政,隱身閑居,躲避衰亂之亡;抱養道德,以待興盛之時。”


    解釋


    這裏所謂的“道”,就是成功之道,是自身修養的本領和能力。這些素養就好比渡河用的船,是實現個人理想的工具。但隻有船,沒有水也過不了河,水就像機會一樣。


    所以,人中之龍,都懷抱利器,悄悄地潛伏著,等待風雲際會。如果領導不開明,聽不進忠言和真話,而國事衰敗,也無法成就事業,那麽,不如隱藏起來,躲避混亂,修養自己,等待振興的時機。


    正如《呂氏春秋》所說:必須等待時機。時機不到就應該等待,時機成熟了才采取行動,所以《易經》說:君子都


    懂得身懷絕技,等待行動的機會。


    原典


    若時至而行,則能極人臣之位;得機而動,


    則能成絕代之功。如其不遇,沒身而已。


    注釋


    注曰:養之有素,及時而動;機不容發,豈容擬議


    者哉?


    王氏曰:“君臣相遇,各有其時。若遇其時,言聽事從;立功行正,必至人臣相位。如魏征初事李密之時,不遇明主,不遂其誌,不能成名立事;遇唐太宗聖德之君,言聽事從,身居相位,名香萬古,此乃時至而成


    功。事理安危,明之得失;臨時而動,遇機會而行。輔


    佐明君,必施恩布德;理治國事,當以恤軍、愛民;其功足高,同於前代賢臣。不遇明君,隱跡埋名,守分閑居;若是強行諫諍,必傷其身。”


    解釋


    如果時機到了,能夠達到極高的地位,建立偉大的功勳,就迅速出擊。但如果一直都沒有這樣的機會,就不如隱姓埋名,不傷害自己。


    古今中外偉大人物能夠成功,不僅在於自身的才德皆備,更重要的是懂得乘勢而行、待時而動。龍無雲則成蟲,虎無風則類犬。


    曆史上的成功者都不會違背時勢、率意妄動。倘若時機不成熟,便甘於寂寞,靜觀其變,如:薑太公閑釣於渭水,諸葛亮抱膝於隆中。一旦風雲際會,時運驟至,他們就會奮然而起,當仁不讓,改寫曆史,造福人民。如: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時,先發製人,誅殺長兄建成;趙匡胤策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這就是儒家所說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可見機遇、局勢對於有誌者的重要性。孟子說:“雖有智慧,不如乘勢。”


    如果沒有機會,沒有好的形勢和環境,就必須懂得守拙、隱忍之道,不能強求。所謂人不能與命爭,否則,隻能傷害


    自身。


    《呂氏春秋》說:古人有從平民而為天子的,有從千輛車


    的諸侯而擁有天下的,有從卑賤的普通人而成為國君的輔佐的,也有從一介匹夫而成為擁有萬輛車的諸侯的。所以,聖人崇尚時機。天寒地凍的時候,後稷也不播種,播種必須等到春天。因此,智慧再高的人沒有機會也不會成功。


    原典


    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於後代。


    注釋


    注曰:道高則名隨於後世而重矣。


    王氏曰:“識時務、曉進退,遠保全身,好名傳於後世。”


    解釋


    德行足夠高的人,盡管不能在當世建功立業,也能夠名垂青史。


    人生有限,時空無涯;勢有不至,運有窮通。所以曆史上不乏才德超群而終生懷才不遇的高人,如孔子厄於陳、蔡,麵如菜色,發出“吾道非耶?吾為何如此?”的浩歎;陳摶高臥華山,隻贏得一個“睡仙”的雅名。但其道愈高,其德愈遠,其行愈清,其英名也愈為後世所重。所以,隻要道德


    高尚,無論窮與通,都會千古流芳、彪炳史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素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漢)黃石公 著,劉泗 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漢)黃石公 著,劉泗 譯並收藏素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