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一直以來,書畫界就有技法與神韻之爭。評價一幅書畫作品的層次高低,到底是重視它的技法還是追求它的神韻。作為一個外行,自然明白“神形兼備”的道理,但是,當局者迷,往往書家或者畫家在創作過程中,很難擺脫這種束縛,一旦過於追求技法則會顯的匠氣太重,過於斧鑿,缺乏神韻;而忽略技法,也會走向極端,難以真正表現書畫藝術的魅力,成了“天馬行空”的表演甚至作秀。


    所以,從這一點出發來鑒賞書畫本身沒什麽問題。尤其是洛神賦圖這樣的是根據文本創作的繪畫,畫家必然是在忠於原著的基礎上調動自身的想象力與繪畫本身的特性而創作出來的。文本輸入的視覺、聽覺效果或許還可以通過顏色、空間的布置來達到,但是,洛神的心理變化卻是無法用文字來表述的,隻能通過女神一係列行動的精細刻畫,展現了她內心的愛慕、矛盾、惆悵和痛苦。


    比如,表現洛神“徙倚仿徨”時候,就是“神光離合,乍陰乍陽”,一會兒聳身輕舉,似鶴立欲飛而未起;一會兒從椒塗衡薄中經過,引來陣陣濃鬱的芳香;一會兒又悵然長嘯,聲音中回蕩著深長的相思之哀。尤其是“體迅飛鬼,飄忽若神。淩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一段,更將這幕舞劇推向了高潮,人物的心理矛盾、感情波斕在此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現。當洛神的哀吟喚來了眾神,她們無憂無慮地“或戲清流,或翔神諸,或采明珠,或拾翠羽”,她雖有南湘二妃、漢濱遊女陪伴,但仍不免“歎鮑瓜之無匹兮,詠牽牛之獨處”,站在那裏出神。刹那間,她又如迅飛的水鳥,在煙波浩渺的水上徘徊飄忽,行蹤不定。隻有那轉盼流動、含情脈脈的目光,以及欲言還止的唇吻,似乎在向曹植傾吐內心的無窮眷戀和哀怨。正當作者與洛神相對無語、兩情依依之時,離別的時刻終於到了。這是一個構想奇逸、神彩飛揚的分別場麵:屏黯收風,川後靜波,在馮夷、女媧的鼓樂聲中,由六龍駕馭的雲車載著必妃,在鯨鯨夾毅、異魚翼斡的護衛下,開始出發了。美麗的洛神坐在漸漸遠去的車上,還不斷地回過頭來,微啟的朱唇似乎在向曹植訴說自己的一片衷腸。“悼良會之永絕兮,哀一逝而異鄉”,深深的哀怨籠罩著這個充滿神話色彩的畫麵。在陳述了“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當”的“交接之大綱”之後,洛神還信誓旦旦地表示:“雖潛處於太陰,長寄心於君王”。最後,洛神的豔麗形象終於消失在蒼茫的暮色之中,而作者卻依然站在水邊,悵悵地望著洛神逝去的方向,恍然若失的神態在畫麵中一覽無餘,使觀者也產生了一種落寞的情緒共鳴。他駕著輕舟,溯川而上,希望能再次看到神女的倩影。然而,煙波渺渺,長夜漫漫,更使他情意悠悠、思緒綿綿。天亮後,作者不得不“歸乎東路”了,但仍“攬辭髻以抗策,悵盤桓而不能去”。


    曹植在初見洛神時驚喜萬分,但又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下意識地用雙手輕輕拉住侍從似乎在急切地問:“爾有覿於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豔也!”。這時的“神”不隻在眼神裏更在手臂輕輕一揮的不經意間,從容不迫,這是感情的自然流露,絲毫沒有做作的樣子,非常的生動也極為符合當時的場合和心情。而後麵的侍從不管高矮胖瘦表情也各異,旁邊的侍從在曹植伸出手的一刹那,也是緊張而又習慣性地輕輕扶住他的胳膊,可見顧愷之為了突出主次對於次要人物的描繪雖然較之主要人物麵部表情稍顯呆板些,但也絕不含糊草率,每一個細節都力求達到形神兼備,從而也完美得展示了各個人物不同身份不同地位不同分工的定位,讓人看了很是親切,似乎都能融入到畫麵中去感受到不同人的喜怒哀樂。


    不過許倩既然敢拿這一“雕蟲小技”來忽悠川島美梨,想必一定是下足了功夫。川島美梨怎麽說也是專業考古,即便實踐經驗還有欠缺,但是理論素養肯定到位,若是拿不出一些“真才實學”,說的再多,也不過是表麵上的客氣客氣罷了。


    我看這個川島美梨對許倩的話,隻能算是信了一半。一來許倩拋出的觀點算不上是多麽獨到的見解,隻能說她十分巧妙地講述了一個普遍真理,這對川島美梨來說已經算不得太大的吸引力,至少對她內心來說的期望值是遠遠達不到的,可是許倩嚴絲合縫的邏輯、故弄玄虛的熟稔套路以及胸有成竹的自信又深深吸引著川島繼續聽她說下去,始終保持聆聽“真才實學”的渴望,這樣一來她已經信任了一半。二來是相互客套之下,兼聽則明的態度令她不會貿然下結論,表麵上兩人你來我往,相談甚歡,但是細細玩味,不過都是些浮光掠影的交談,川島對許倩極為奉承,許倩也講得十分賣力,相互看破不說破,這就引發了一種“巧妙”的平衡——冰川看的到的地方不過是八分之一,川島會認為許倩是故意有所保留,而許倩暴露給她的信息,就會是留給自己的暗示:突破口。


    不得不承認許倩的這個心理戰玩得十分到位。她這麽一來,等於給了川島一個無法拒絕的“誘餌”。鑒定洛神賦圖的真偽,對於川島而言,同樣是至關重要。


    我看了看川島與許倩交談時候的神情,表麵的客氣恭敬,並不能完全掩蓋她內心急切的渴望,而她渴望的正是她口中所希望見識的“獨到見解”,偏偏許倩給她的這個不怎麽獨到的見解,令她陷入了迷茫。


    我暗自高興道:“倩姐還真有一套,我估計這個川島現在心裏肯定犯著嘀咕,想到底鑒定真偽的關鍵是不是技法與神韻的關係,難道真的越是複雜的事情背後的原因越簡單嗎?看起來,我還得在添一把柴才行。”


    “川島小姐,我們此行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解決洛神賦圖的真偽問題,至於究竟如何找回那是另外一碼事,兩事雖有關聯,卻不可混為一談,弄錯主次。”我的一句話,令川島美梨的思緒更加混亂,畢竟這是她內心的另一個重要的心結。


    我們急,她比我們更急。


    我的一句話把話題拉回到了真正的正題。


    緊接著,川島美梨就從抽屜裏拿出了一個黃色的信封,從裏麵取出幾張照片,鋪在茶幾上,說道:“這是我的家族曆年來為洛神賦圖所拍攝的相片,請你們先過目一下。”


    “哦?”我好奇地打量著她,心忖道:“看樣子她是坐不住了,主動亮出底牌了,沒有真跡至少有照片,這同樣是在考驗許倩,若是許倩看完照片之後還是說不出個所以然,那川島自然不會再信任我們。”


    我們三個人的六隻眼睛匯聚在這一堆照片上,呼吸聲變得急促起來。洛神賦圖可以說是國之至寶,又牽扯到五脈幾十年前的懸案,無論是誰都沒法漠然處之。


    於是,我拿起照片仔細端詳,這些照片拍的都是洛神賦圖的特寫,各種角度都有。照片分黑白和彩色,新舊程度也不同,明顯不是同一時間拍攝的。最早的一張邊緣已經泛黃,旁邊還用鋼筆寫了一行字:昭和七年攝於東京,也就是公元1932年。


    從這些照片上看,這個洛神賦圖可謂是極品。至少與現存的幾個摹本相比,更顯一籌。畫家在繪畫時已經是畢其功於一役,此畫一出,當世再無出其二者。不光是技法運用極其巧妙,可以說是巧奪天工,光是上麵的曆代印章就足以讓它成為價值連城的寶物。


    要知道,晉代畫作流傳到現在的極其稀少,每一件都是珍品。如果這個洛神賦圖是真的,將是一件極其震撼的事情。


    但如今還不是我讚美的時候,先不說到底五脈的那一幅畫是個什麽水準,如何應付眼前的這一關便已經令我頭疼。


    就在我心急如焚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許倩觀察了一會兒之後,卻落落大方地說道,“你們看,在《子建追神》這部分,曹植的焦急神情,兩位侍女的嬌柔,船夫拚命撐船的用力姿勢,無一不在加強了畫麵的緊張氣氛,就連畫麵一開始塑造的兩個馬夫其神態動作也非常的生動,一個被突然翻滾在地撒潑的馬兒驚得躲到一邊去,手和腳躲閃的動作很是連貫;另一個專心地看著馬兒吃草絲毫不理睬旁邊發生的一切。畫麵中所有人物的動作幾乎沒有重複,都很微妙卻又極其真實自然,幾乎就像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真實的站在舞台上正演繹著一場精彩的劇目,這跟我剛才所說的內容都如出一轍。從這一點就可以可以看出畫家在塑造每個人物形象時都是在經過認真觀察現實生活中的人物在類似場景中的真實神態和動作,也是在仔細研讀原賦的基礎上經過深思熟慮反複揣摩之後才下筆的,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聽許倩這麽一說,川島的臉色卻不由得大變。


    剛剛許倩在說話的時候,我一直注視著川島的表情,隻見她在聽到許倩講述這畫如何精美絕倫的時候,還是禮貌的微笑,聽到許倩自詡其見解一針見血的時候還頻頻點頭,但是到了最後一句“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之後,她的表情卻僵住了幾秒鍾,似乎是在等許倩的下文,然而卻遲遲沒有等到,許倩的評價似乎到了“很高的藝術價值”之後便戛然而止。


    而川島美梨最後的表情便停留在了失望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摸金少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禹陵後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禹陵後裔並收藏摸金少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