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氣就是在對的時間做了對的事情
雷軍:創業沒有時間表 作者:胡以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何為運氣呢?中國古語說,天時、地利、人和,運氣就是在對的時間做了對的事情。對的事情相對容易判斷,而時間點無從琢磨,往往很多年過去了,回頭來看的時候,才明白什麽時候是最佳的時間點。運氣在於創業的時候選對了一個好的方向,“撞”對了一個好的時間點。
很多人談戰略,什麽是戰略呢?戰略就是在對的時間點做了對的事情,其實對於一般的企業家來說,做對的事情是很容易判斷的,隻要大家在這個行業裏麵有一定的經驗,做對的事情是比較容易的。但是,在對的時間點做對的事情是一件很難很難的事情。
雷軍說:“在對的時候做對的事情,是個戰略問題。我經常看到不少企業的副手離職後,對別人吹牛,這公司是我幹出來的。可能他講的沒錯,但是誰決定在什麽時候幹什麽事情的?這個人的貢獻遠遠超過了真正幹事的人。”
這個結論,是伴著雷軍的慘痛教訓得來的。
早在1999年,金山內部就探討上市香港的可能性。當時內地科技企業基本上都是在香港上市,但求伯君和雷軍都發現香港創業板市場隻有三四家企業在ipo價格以上,因為那個時候亞洲金融危機剛結束,整個亞洲股市都非常低迷。公司聘請的證券顧問認為香港創業板至少需要三年時間才能恢複,建議在內地a股考慮,等待內地a股推出針對中小企業的創業板。
金山上市選錯了時間點。
這一等就是4年,國內一直沒有推出創業板。金山隻能說運氣不好,金山做的事情還不錯,但時間不對。
2004年,求伯君公開對媒體表示,由於受限於軟件公司淨資產的法規限製,金山公司已放棄在內地上市想法,繼而把目光專注於正熱烈追捧網絡遊戲概念股的美國納斯達克。當時金山正在進行網絡遊戲的開發。2005年底,金山上市的消息再次更新,金山計劃2006年第三季度在納斯達克上市,集資1億—3億美元,已選定摩根斯坦為主承銷商。然而金山的運氣的確很糟,美國突然頒布薩班斯法案為代表的一係列企業準入審查製度,大大提高了中國企業在美國上市的門檻。另一方麵,由於贏利能力在納斯達克的審計沒有通過,金山赴美上市的計劃在這年年底全麵擱淺。金山上市又一次選錯了時間點。
幸運的是,2006年8月,金山獲得最大一筆風險投資,總計7200萬美元,三家風險投資商分別為gic、英特爾投資、新宏遠創基金。在2006年融資之後,金山管理層及員工持有的股權處於相對控股地位,聯想集團、張旋龍則減持了相當部分股份。
幾次的融資使金山活了下來,而且幸運地在自己堅持的道路上走下去。
談起這段經曆,雷軍一直耿耿於懷:“金山創業的艱難就不說了,這個公司一度麵臨著全世界最強的競爭對手微軟,創業兩年後,我們差點關門,當時剩下十來個人七八條槍,賬上七八十萬元人民幣。從1996年,我們重新創業,一仗一仗打過來,中間沒有依靠過任何風險投資的幫助,賬上從十幾萬元人民幣到五億現金。到了1999年,當時年幼無知,被人一忽悠就準備去上市,一上市就上了八年時間,準備過五個板塊,花了一億人民幣上市中介費,好不容易在2007年ipo成功。很簡單的一件事情,別人上市一下子就上了,沒上還沒死的,我估計就金山一家,準備上市像是脫了一層皮,金山就有這點頑強精神。但是我就在想,難道做企業真的需要這麽艱難嗎?我自己20多年來,成功的喜悅並不多,失敗的教訓比比皆是。”
這些失敗的原因,雷軍把它總結為運氣。既然運氣是“在對的時間做了對的事情”,就說明金山在那時做的事情與年代不合拍了。那時,正是互聯網大潮興起的時候,而在軟件方麵,微軟大勢已經形成,所以,在那個時間,還堅持做軟件,就做錯了。
經曆了金山的苦難之後,雷軍在想,在沒有辦法把握運氣的時候,如何把握這些機遇,如何在對的時候做對的事情,而什麽又是對的事情呢?
雷軍自己是做技術出身,寫了10年程序,雷軍不認為自己是一個做marketing(營售)和講故事的高手,甚至在很長的時間裏他都覺得這是他巨大的劣勢,看別人融資那麽容易,他怎麽搞個事情那麽難。上市花了8年的時間,上了5次才可以上成。別人很簡單的事情,怎麽到了他這裏這麽倒黴呢?
經過思考之後,雷軍發現了簡單與困難取決於兩個方麵:第一點考慮要做的是什麽事?第二點是為什麽這個階段做這件事情?第二點尤其關鍵,因為第二點直接就是一個人的運氣。
光有勤學苦練是遠遠不夠的,關鍵問題是多一點點運氣。明白了這個問題還不行,雷軍一直想如何把運氣變成可控的,那怎麽才能把握成功過程之中重要的東西?怎麽把運氣變成可控的?想來想去,雷軍覺得所謂運氣從理性的角度來看,其實就是在對的時候做對的事情,這比任何時候用對的人、把事情做對都更重要。
至此,雷軍就開始“轉運”了。“劈柴不照紋,累死劈柴人”,順勢而為,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借力打力,自然要容易很多。如果逆天行事,就算付出了10倍於他人的努力,可能也不會成功。雷軍拿這個道理把金山和小米做了對比:金山以前做軟件,這個行業整體麵臨互聯網、盜版的衝擊;小米能成功,首先是因為移動互聯網這個大方向,選對了。
也正是明白了這個道理,掌握了“運氣”,到2012年,雷軍已經是中國互聯網最大的贏家。
他的成功不僅是小米的飛速增長,還有他投資的企業也開始進入收獲季節。2012年yy上市,雷軍7年前一筆100萬美元的天使投資,如今市值已超過1.3億美元。
接下來,雷軍勢頭依然很猛。一方麵,從智能手機行業來看,小米基本還可以保持高速增長。另一方麵,雷軍投資的20餘家企業逐漸成熟,有些開始盈利,有些排隊上市。
靠著自己的“運氣”,雷軍也順勢投出了一個生態鏈,而這些生態鏈上的企業逐漸開始發揮合力。比如在2012年11月間,小米收購了多看,獲取了“小米盒子”這個已經成型的產品,以最快的速度推向市場。雖然因為後期政策原因,小米盒子一度被擱置,但也看到多看對小米正在起到補充的作用。隨後,金山子公司kingsoft cloud group(金山雲)將以每股0.02美元向小米發行及出售9100萬股股份,交易總金額為182萬美元。交易完成後,小米將持有金山雲9.87%的股份。小米所需要的雲業務,也不再需要自己從零做起,而是直接與金山合作。
“轉運”的雷軍點石成金。
在被評為“2012年度創業人物”時,雷軍說:“小米85%的成功都靠運氣。我現在做小米的狀態不如金山時代,那時我每周上7天班,每晚12點下班,但這有多少用呢?我們被過去的教科書教育,成功是99%汗水加1%的運氣;但是有好事者考證,1%的運氣超過了99%的努力!創業者能做的,就是堅持在創業的路上排隊,總有一天餡餅會砸在你嘴邊。”
很多人談戰略,什麽是戰略呢?戰略就是在對的時間點做了對的事情,其實對於一般的企業家來說,做對的事情是很容易判斷的,隻要大家在這個行業裏麵有一定的經驗,做對的事情是比較容易的。但是,在對的時間點做對的事情是一件很難很難的事情。
雷軍說:“在對的時候做對的事情,是個戰略問題。我經常看到不少企業的副手離職後,對別人吹牛,這公司是我幹出來的。可能他講的沒錯,但是誰決定在什麽時候幹什麽事情的?這個人的貢獻遠遠超過了真正幹事的人。”
這個結論,是伴著雷軍的慘痛教訓得來的。
早在1999年,金山內部就探討上市香港的可能性。當時內地科技企業基本上都是在香港上市,但求伯君和雷軍都發現香港創業板市場隻有三四家企業在ipo價格以上,因為那個時候亞洲金融危機剛結束,整個亞洲股市都非常低迷。公司聘請的證券顧問認為香港創業板至少需要三年時間才能恢複,建議在內地a股考慮,等待內地a股推出針對中小企業的創業板。
金山上市選錯了時間點。
這一等就是4年,國內一直沒有推出創業板。金山隻能說運氣不好,金山做的事情還不錯,但時間不對。
2004年,求伯君公開對媒體表示,由於受限於軟件公司淨資產的法規限製,金山公司已放棄在內地上市想法,繼而把目光專注於正熱烈追捧網絡遊戲概念股的美國納斯達克。當時金山正在進行網絡遊戲的開發。2005年底,金山上市的消息再次更新,金山計劃2006年第三季度在納斯達克上市,集資1億—3億美元,已選定摩根斯坦為主承銷商。然而金山的運氣的確很糟,美國突然頒布薩班斯法案為代表的一係列企業準入審查製度,大大提高了中國企業在美國上市的門檻。另一方麵,由於贏利能力在納斯達克的審計沒有通過,金山赴美上市的計劃在這年年底全麵擱淺。金山上市又一次選錯了時間點。
幸運的是,2006年8月,金山獲得最大一筆風險投資,總計7200萬美元,三家風險投資商分別為gic、英特爾投資、新宏遠創基金。在2006年融資之後,金山管理層及員工持有的股權處於相對控股地位,聯想集團、張旋龍則減持了相當部分股份。
幾次的融資使金山活了下來,而且幸運地在自己堅持的道路上走下去。
談起這段經曆,雷軍一直耿耿於懷:“金山創業的艱難就不說了,這個公司一度麵臨著全世界最強的競爭對手微軟,創業兩年後,我們差點關門,當時剩下十來個人七八條槍,賬上七八十萬元人民幣。從1996年,我們重新創業,一仗一仗打過來,中間沒有依靠過任何風險投資的幫助,賬上從十幾萬元人民幣到五億現金。到了1999年,當時年幼無知,被人一忽悠就準備去上市,一上市就上了八年時間,準備過五個板塊,花了一億人民幣上市中介費,好不容易在2007年ipo成功。很簡單的一件事情,別人上市一下子就上了,沒上還沒死的,我估計就金山一家,準備上市像是脫了一層皮,金山就有這點頑強精神。但是我就在想,難道做企業真的需要這麽艱難嗎?我自己20多年來,成功的喜悅並不多,失敗的教訓比比皆是。”
這些失敗的原因,雷軍把它總結為運氣。既然運氣是“在對的時間做了對的事情”,就說明金山在那時做的事情與年代不合拍了。那時,正是互聯網大潮興起的時候,而在軟件方麵,微軟大勢已經形成,所以,在那個時間,還堅持做軟件,就做錯了。
經曆了金山的苦難之後,雷軍在想,在沒有辦法把握運氣的時候,如何把握這些機遇,如何在對的時候做對的事情,而什麽又是對的事情呢?
雷軍自己是做技術出身,寫了10年程序,雷軍不認為自己是一個做marketing(營售)和講故事的高手,甚至在很長的時間裏他都覺得這是他巨大的劣勢,看別人融資那麽容易,他怎麽搞個事情那麽難。上市花了8年的時間,上了5次才可以上成。別人很簡單的事情,怎麽到了他這裏這麽倒黴呢?
經過思考之後,雷軍發現了簡單與困難取決於兩個方麵:第一點考慮要做的是什麽事?第二點是為什麽這個階段做這件事情?第二點尤其關鍵,因為第二點直接就是一個人的運氣。
光有勤學苦練是遠遠不夠的,關鍵問題是多一點點運氣。明白了這個問題還不行,雷軍一直想如何把運氣變成可控的,那怎麽才能把握成功過程之中重要的東西?怎麽把運氣變成可控的?想來想去,雷軍覺得所謂運氣從理性的角度來看,其實就是在對的時候做對的事情,這比任何時候用對的人、把事情做對都更重要。
至此,雷軍就開始“轉運”了。“劈柴不照紋,累死劈柴人”,順勢而為,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借力打力,自然要容易很多。如果逆天行事,就算付出了10倍於他人的努力,可能也不會成功。雷軍拿這個道理把金山和小米做了對比:金山以前做軟件,這個行業整體麵臨互聯網、盜版的衝擊;小米能成功,首先是因為移動互聯網這個大方向,選對了。
也正是明白了這個道理,掌握了“運氣”,到2012年,雷軍已經是中國互聯網最大的贏家。
他的成功不僅是小米的飛速增長,還有他投資的企業也開始進入收獲季節。2012年yy上市,雷軍7年前一筆100萬美元的天使投資,如今市值已超過1.3億美元。
接下來,雷軍勢頭依然很猛。一方麵,從智能手機行業來看,小米基本還可以保持高速增長。另一方麵,雷軍投資的20餘家企業逐漸成熟,有些開始盈利,有些排隊上市。
靠著自己的“運氣”,雷軍也順勢投出了一個生態鏈,而這些生態鏈上的企業逐漸開始發揮合力。比如在2012年11月間,小米收購了多看,獲取了“小米盒子”這個已經成型的產品,以最快的速度推向市場。雖然因為後期政策原因,小米盒子一度被擱置,但也看到多看對小米正在起到補充的作用。隨後,金山子公司kingsoft cloud group(金山雲)將以每股0.02美元向小米發行及出售9100萬股股份,交易總金額為182萬美元。交易完成後,小米將持有金山雲9.87%的股份。小米所需要的雲業務,也不再需要自己從零做起,而是直接與金山合作。
“轉運”的雷軍點石成金。
在被評為“2012年度創業人物”時,雷軍說:“小米85%的成功都靠運氣。我現在做小米的狀態不如金山時代,那時我每周上7天班,每晚12點下班,但這有多少用呢?我們被過去的教科書教育,成功是99%汗水加1%的運氣;但是有好事者考證,1%的運氣超過了99%的努力!創業者能做的,就是堅持在創業的路上排隊,總有一天餡餅會砸在你嘴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