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平事跡


    柳宗元,字子厚,河東解(今山西運城縣解州鎮)人。生於唐代宗大曆八年(773),死於唐憲宗元和十四年(819),是中唐時期傑出的文學家和思想家。


    柳宗元十二三歲時,曾隨祖父到過河南、湖北、江西等地,遊曆了不少地方。


    他的父親柳鎮官職不高,但性格耿直,不畏強權,敢於同權貴鬥爭。如其父在任殿中侍禦史時,為審理已故陝虢觀察使盧嶽遺囑分財一案,與竇參(時為宰相)進行鬥爭,後遭貶謫。他的父親還能詩善文,這對柳宗元的成長都有一定影響。


    柳宗元青少年時,就胸懷大誌,二十一歲中進士。和他同時考取的有三十多人。有人告發科舉中有人作弊。德宗見有柳宗元,說他不會,他是敢於同奸臣竇參鬥爭的柳鎮的兒子,這樣的人,不會為兒子考試而去求人,必然全憑自己的才華。


    不久,他的父親因病去世了。他便去邠州(今陝西彬縣)探望在軍隊裏做官的大叔父。在那裏住了兩年左右,常與老兵交談,了解了不少情況,為二十年後作《段太尉逸事狀》打下了基礎。


    貞元十四年(798),柳宗元通過吏部考試,中博學宏詞科,任秘書省校書郎、集賢正字。借此機會,他看了大量的書,大大地開闊了眼界。以後,一度調任藍田(屬陝西)縣尉,不久又被調回京城,任監察禦史裏行。順宗即位,王叔文執政,他參加了其革新集團,任禮部員外郎,積極從事政治革新,如罷宮市、免進奉等,做了不少有利於人民的大事。


    不久,王叔文集團的政治改革遭到宦官和守舊派的反對而歸於失敗。革新失敗後,王叔文貶渝州司戶,柳宗元貶永州(今湖南零陵縣)司馬,同時被貶為司馬的還有劉禹錫、韓曄、韓泰、韋執誼、陳諫、淩準、程異等七人,史稱“八司馬”事件。


    在永州期間,柳宗元把精力集中在文學創作上,通過文章來表現自己的鬥爭。他文集中的大部分詩文都是在永州寫的。


    十年後,改為柳州(今廣西柳州市)刺史。在柳州,他把精力轉向政治方麵,盡心民事,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如興修水利,興辦學校,禁止販賣人口等。憲宗元和十四年(819),病死於柳州,年僅四十七歲。  二、創作成就


    (一)散文


    柳宗元是中唐時期進步的革新家,同時又是傑出的文學家和唯物主義思想家,其文學成就集中表現在散文方麵,與韓愈齊名,是唐代古文運動的主將。居官長安期間,他就寫了不少散文,和韓愈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他與韓愈的不同在於:韓愈為了擴大古文運動影響,曾有意識地招收學生,製造輿論;柳宗元因政治處境所限,沒有招收學生,但每逢有人向他請教,他總是熱心指導。在永州時也是如此,柳宗元的態度是來者不拒。據說當時有個叫韋中立的青年,竟不辭辛苦地從長安趕到永州向他請教。柳宗元也有文學理論(幾封信),觀點與韓愈基本一致,如強調文道結合,文以明道,重視內容,文從字順,提倡多種多樣的藝術手法,“奧、明、通、節、清、重”(六法)。


    另外,柳宗元和韓愈所說的“道”也有所不同。韓愈所謂“道”,是指以孔孟為正宗的儒家思想體係,是為維護封建等級製度服務的,但從排佛和反對駢文的角度看,則有一定積極作用。柳宗元也尊儒道,但他屬於政治革新派,持無神論和進步的社會曆史觀。


    柳宗元的散文,可以分為四大類:


    1.說理散文,包括議論文、政論文、哲學論文等


    其代表作有《封建論》、《天說》、《敵戒》、《非國語》等66篇。


    這類散文的特點是觀點鮮明,說理透辟,用語精確,結構精巧,有嚴密的邏輯性、雄辯的說服力。


    他的說理小品生動活潑,形似雜文,大都富有文學色彩。如《送薛存義序》、《桐葉封弟辯》等。


    2.傳記散文


    傳記指的是真實而全麵地記載個人生平事跡的文章。柳宗元的傳記文除了集子中題為“傳”的文章外,還包括碑誌、行狀以及一些帶有傳記性質的文字。代表作有《段太尉逸事狀》、《宋清傳》、《種樹郭橐駝傳》等,或寫“清官”與惡勢力的鬥爭,或寫長安街頭賣藥的人,或寫郭橐駝善於種樹,大多具有較深刻的社會內容。《捕蛇者說》,從題目上看好像是一篇雜說類的議論文,實際它記敘了捕蛇者的悲慘遭遇,更接近於傳記。


    這類散文的特點是主人公大都是受迫害的下層人民,反映作者同情人民的進步思想,大都是真人真事略加藝術加工;注意剪裁及提煉主題,人物形象鮮明生動。


    3.寓言散文


    這類文章主要作於永州,它使寓言從其他文體的附庸變為一種獨立文體,一篇寓言就是一篇結構精致的散文。


    他的代表作《三戒》,由三個寓言故事組成,借麋、驢、鼠三種動物,諷刺了統治階級種種醜惡的嘴臉。


    《羆說》寫一個毫無本事的獵人,企圖用竹管吹出野獸的叫聲來僥幸捕獲猛獸,後終究被羆吃了。


    《蝂傳》諷刺貪得無厭的人。蝂,蟲名,善於背負東西,又喜爬高,結果掉在地上,被壓死。


    他的寓言,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和教育意義。其特點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麵:其一,發展了先秦寓言的優良傳統,獨立成篇,通俗易懂,借虎、豹、驢、鼠等動物作喻,風格幽默、風趣,篇幅短小精悍。其二,對黑暗勢力進行挖苦、諷刺、抨擊,放射出批判的鋒芒,但寄寓深婉,發人深思。這與他的政治處境有關,有些話不便公開、直接說出。其三,在寫法上兼有敘事、抒情、議論,描寫細膩,刻畫生動。


    4.山水遊記


    柳宗元是我國山水遊記的開拓者,也是最高成就的體現者。他因參加了王叔文領導的“永貞革新”活動,被貶往南荒之地,給他提供了遊記創作的源泉;又由於參加領導了古文運動,他能以樸素、清新、淡遠的筆調描摹南國的山山水水。其代表作《永州八記》,是繼酈道元《水經注》之後模山範水的傑作。


    這包括八篇短文的一組遊記,按所作時間先後排列,前四篇是《始得西山宴遊記》、《鈷潭記》、《鈷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作於元和四年(809)秋天;後四篇是《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城山記》,作於元和七年(812)。它們各有特色,而又互相連續,描繪出一幅幅真實自然的圖景。其中,最為人稱頌的是《小石潭記》: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簧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岩。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潭西南而望,鬥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麵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淒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遊者:吳武陵、龔古,餘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這篇短文運用移步換形、一步一景的寫法,將潭之構造、周邊之環境以及潭水之清冽明淨寫得如詩如畫。特別是對於遊魚的寫生,不僅刻畫出遊魚的輕靈和悠然自得,而且用“似與遊者相樂”一句,賦予小魚以人的感情,更是形神兼備,達到了一種物我同化的境界。


    這類散文的主要特點是,對自然景物觀察入微,刻畫細致,表現祖國河山之美,同時融合作者特定的思想感情,表現作者強烈的愛憎與傾向性,可謂寫景抒情之作,不同於一般單純的描寫。《文心雕龍》雲:“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柳宗元的遊覽山水,正是這樣。無論是文字技巧上,還是對山水的美的感知的細膩,以及情味的醇美,都使人歎為觀止。


    應該指出的是,他的散文,後二類最有特色。


    (二)詩歌


    柳宗元在唐代文學史上以詩文並稱,不僅是傑出的散文家,也是出色的詩人。他的詩,風格輕峭幽深,在唐詩中自成一格。


    在他流傳下來的一百四十多首詩中,有反映農民疾苦的現實主義詩篇,如《田家》三首等;有抒寫個人飽受壓抑的悲憤和離鄉去國的心情的,如《登柳州城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等;有關懷祖國和民族命運的,如《涇水黃》、《鐵山碎》、《吐穀渾》等;有描寫自然景物的山水詩,如《漁翁》、《江雪》等。


    尤其是他的山水詩,風格幽深,意境空寂,在元白和韓孟之外,別具特色。如《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此詩作於永州,寫一個漁翁冒雪獨釣的情景:在廣袤的雪原上,沒有人跡,在蒼茫遼闊的天空中,沒有鳥影,隻有一個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漁翁,獨釣寒江,其孤獨清高的形象如在目前。不難看出,這個孤舟獨釣的老翁形象,實有自我寫照之意,故後人謂其“托此自高”(唐汝詢《唐詩解》卷二三)。


    由此看來,他的詩歌的成就雖不及散文,但有些還是很有現實意義和美學價值的。宋蘇軾評論說:“李、杜之後,詩人繼作,雖間有遠韻,而才不逮意。獨韋應物、柳宗元發纖濃於簡古,寄至味於淡泊,非餘子所及也。”(《書黃子思詩集後》) 三、主要參考文獻


    (一)傳記


    1.韓愈:《柳子厚墓誌銘》、《柳州羅池廟石碑》。


    2.文安禮:《柳宗元年譜》,《粵雅堂叢書》本。


    3.王詔生:《柳柳州年譜》,《知用叢刊》第二集。


    4.施子愉:《柳宗元年譜》,湖北人民出版社,1958年。


    5.吳文治:《柳宗元評傳》,中華書局,1962年。


    6.顧易生:《柳宗元》,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7.孫昌武:《柳宗元傳論》,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


    (二)作品


    1.柳宗元臨死前,寫信給劉禹錫,托他整理文稿。劉禹錫遵其遺囑,替他編為《河東先生集》四十五卷。


    2.柳集的編輯校訂工作,在北宋時代大體完成。比較好的本子是宋代世堂本。據此斷句、排印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出版。


    3.《增廣注釋音辯唐柳先生集》四十三卷,別集二卷,外集二卷,附錄一卷。宋童宗說注釋,宋張敦頤音辯,宋潘緯音義。現在易見的有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四部叢刊》影印本。


    4.《柳河東集》四十五卷,另有遺文、附錄。明蔣之翹輯注,增入宋以後諸家評語,有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


    5.汪賢度:《柳宗元散文選集》,上海古籍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97年4月聯合出版。


    (三)其他


    1.吳文治:《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匯編·柳宗元卷》,中華書局,1964年。


    2.章士釗:《柳文摘要》,中華書局,1971年。


    3.高海夫:《柳宗元散論》,陝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4.呂國康:《美的發現·讀柳宗元〈永州八記〉斷想》,《大學文科園地》1985年第6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宋文學六十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潘裕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潘裕民並收藏唐宋文學六十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