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像在“香壇”中並不是必有的,必須要由許願人許下願心,在壇中“安龕塑像”,這在上文中已經講到。現在是要將各“香壇”中的“塑像”加以分類,敘述如下:
“香壇”中所有的“塑像”可以分成三類:“佛”、“神”、“仙”。
1.“佛”。此處所說的“佛”是廣義的,包括佛教、道教中的“神”、“佛”、“菩薩”等。作者在此要聲明並非是將許多不同的神聖概念混為一談,這個廣大的分類是依照海澱碓房居六號劉香頭的意見,因為她同作者說,她所供的幾位“佛”乃是“佛法廣大,普渡群生”的,與普通香頭所供的“神”、“仙”完全不同,這是劉香頭認為很尊榮的事情。茲將各“香壇”關於“佛”的“塑像”敘述如下:
劉香頭“香壇”中,供著大佛龕三個,正中一個是“玉皇大帝”,身穿鵝黃色龍袍,頭戴“平天冠”,手執牙笏,三綹黑須。右邊龕中供的是“觀世音菩薩”,手執“甘露淨瓶”,又有“善財童子”和“龍女”。左邊龕中供的是“藥王爺”,九梁道巾,鵝黃鶴氅,三綹黑須,手執拂塵。
在成府曹香頭香壇中,“佛”的塑像不供在正中而供在兩旁,因為正中所供的“四大門”就地位來講當然不能與“佛”相提並論,但是,四大門是該壇“主壇”之神(就是該壇的開創者),所以要供在正中。“佛”在該壇是客座的關係(設壇之後方才駕臨,並且不是常住該壇,來去無常),所以隻得屈在下席。並且,來“求香”的人係向“香壇”上首叩頭,“佛”平日很少下壇,還有的“佛”從不下壇,所以不供在上首。
曹香頭香壇中左壁供有兩個龕,上首是“三清”——道教中三位祖師,就是“上清”、“中清”、“玉清”,都是作道家的裝束。下首供的是一個木質的“彌勒佛”。曹香頭告訴作者說,“這位老神仙請不下來”,換句話說,該“佛”從不下神。在壇右壁龕中供著一張“濟公”的相片,有四寸大小的一張半身相片,頭戴無沿氈帽,瞪目露齒,作微笑的樣子(按,此“濟公”像,前十幾年曾在北平風行一時,據佛教會中人講是在某一個“乩壇”上攝的)。
2.“神”。“神”的地位在一般說法較“佛”的地位低,但是,在“壇口”(即“香壇”的俗稱)上,“神”的積極力量比“佛”的力量大得多。“神”不但有偉大超自然的法力,而且有力量來命令“四大門”,因為“四大門”是“神”的“當差的”。“神”可以分為以下幾項。
(1)“娘娘”。“娘娘”是一稱謂語,她的神號是“天仙聖母”、“碧霞元君”。關於“碧霞元君”的考證、傳說等,因容庚教授曾有專文討論(3),可供參考,故不多贅。“娘娘”的“塑像”作中年婦人的樣子,頭戴鳳冠,身穿霞帔,身旁有女侍數人不等。在曹香頭“壇口”上,“娘娘”的“龕”也是在“四大門”的下首,因為“娘娘”不是該壇的主神。
(2)“王奶奶”。“王奶奶”是在各“香壇”上很普遍的一種神。“王奶奶”共有三位,普通鄉民認為“王奶奶”僅是一位神,這是一種錯誤。作者願意引證西直門外大柳樹村關香頭下“王奶奶”神的時候,所作“王奶奶”的自述:
“王奶奶”不是一個,有東山(丫髻山)“王奶奶”,有西山(天台山)“王奶奶”,我是東山“王奶奶”,原本是京東香河縣後屯村的人,娘家姓汪。西山“王奶奶”,跟我是同村的人,娘家姓李,我們並不是一個人。天津稱“王奶奶”作“王三奶奶”,現住妙峰山,那又是另外一個人,她並沒有弟子,也並不降神瞧香。我本來是七世為人身,在第八世成了道。在成道的那一世的人身,夫家姓王,娘家姓汪,我們“當家的”(即其丈夫)磨豆腐賣,我們吃豆腐渣。在夏天,去野地裏挖“刺兒菜”(一種野菜,葉如柳葉狀,一個莖上結一朵花,作淺玫瑰色),放在大缸裏酸起來,就著豆腐渣吃,很是苦楚,現在的“窩窩頭”那真是“王筵”了(鄉民俗稱美味酒席作“王筵”,也稱作“禦筵”)。後來,我們當家的死了,剩下我和一個傻兒子,更是困苦!有一年丫髻山蓋鐵瓦殿,我給山上背鐵瓦,每一塊的“背錢”(即工資)才“四兒錢”(即四個製錢),背一天,夠個吃飽的就是了。趕到鐵瓦殿蓋好,我進去看看,哪知道我成道的時辰到了,就“坐化”(肉體坐在殿中成了正果)在殿裏(即今丫髻山鐵瓦殿中坐化的肉體“王奶奶”。據北平南長街土地廟二號王香頭說,現在“王奶奶”已被尊為“慈善仙姑”)。
在成府槐樹街李香頭“壇口”上,有東山“王奶奶”的塑像,是一個老嫗的樣子,端然正坐,頭現佛光,白發參差,麵皮上有皺紋,喜笑慈和,渥赭色的麵孔,穿著黃色道袍,遍身全團花,座下列著一個“聚寶盆”,中間放著財寶。在“王奶奶”的左肩之下,塑著一個農童,短衣禿袖而立,腰間係著“褡包”(束腰的帶子),右手執著皮鞭,左手牽著一匹小黑驢,這是“王奶奶”的兒子,名字叫做“傻二哥”,又叫做“王哥哥”。當“王奶奶”沒有坐化之前,時常騎著小驢出外與人看病,她的兒子充做腳夫,隨著他母親,對於世間也有功德,所以在“壇口”上塑“王奶奶”像,也要將“傻二哥”像塑在一起。
在槐樹街李香頭“壇口”上,還與“王奶奶”預備煙袋一份,菠菜綠的翡翠煙嘴,虎皮鳥的煙杆,白銅煙鍋,青緞煙荷包,供在龕的旁邊。這是神聖的東西,不得擅動,專等“王奶奶”下神時所吸用。
“王奶奶”下神的時候,便要吸“關東煙”,吸起來,煙便永不離口,並且要喝小葉茶(即較好的香片茶),喝完一碗,跟著又喝,有時喝得很多,而且有時飲酒,但是不用菜品佐酒,這都是“王奶奶”每次下神的慣例。
在成府東剛秉廟李香頭“壇口”上的“王奶奶”塑像,與上麵所提到的有一點差異。這個“王奶奶”的“塑像”是個鄉下老嫗的樣子,頭戴紅石榴花,穿著藍布衣裙,“塑像”的旁邊還供著一根紫色木拐杖,並且有幾雙繡花的小腳鞋,擺在龕裏,這都是“助善的”所助。
“王奶奶”,相傳為天津人,到妙峰山進香,坐化成神,因鄉土關係,所以,天津人特別標明“王三奶奶”,是崇拜之意。——天津天後宮樓上亦供奉此人,乃七八十歲老婆,身穿老式褲褂……(4)
(3)其他。據作者所知,普通香頭常提到的還有兩個神比較重要:一個是萬花山(香山碧雲寺之西)肉胎成神的“二姑姑”(“姑姑”是對於女性“神”、“仙”的尊稱),現在被人尊奉為“萬花聖母”。現在西直門外大柳樹村關香頭頂的便是此神。“萬花聖母”的法身,低首合目而坐,頭戴鳳冠,身穿霞帔。另外一位神是李二寺(通縣南門外廿八裏)中的主神,名字就是“李二”。他本是一個挑水夫,後來成了道,後人便與他修了一座廟,他的“塑像”仍然是挑水夫的打扮。
關於“神”的“塑像”及神話不擬多行討論,因為本文的中心著重在“仙”的方麵。根據鄉民的解釋,我們先應將“神”和“仙”的概念分別清楚。具有成“神”的資格的,必須是人,人由於修善果,或是修煉成道,便轉成為“神”。“四大門”修善果,或是轉煉成道,便成為“仙”。比較來說,“神”與“仙”的價值相距是很遠的。“四大門”永遠沒有希望修煉成“神”,一個人生下來,自然就有五百年的“道行”,所以,“四大門”要修煉五百年之後,方能脫去畜性成功一個凡人的程度,並且神仙的一年等於世間的十年,“四大門”如能化為人形,便很不容易了。
3.“仙”。“仙”的本身雖然是“四大門”,但是因為已然能化人形,所以在“塑像”上也是人的形狀。我們可以依照“仙”的性別,分開討論。
男性的“仙”是被尊稱作“老爺子”的。每一個香壇中的各位“老爺子”(普通是兩位到五位),塑像時都要合塑在一張紙上。雖然是“塑像”在一起,但是,他們並不一定同屬於“四大門”中之某一門。
在成府曹香頭“壇口”上,有“白門”五位“老爺子”的塑像。一張“塑像”分兩部分,下半部分是第一層殿,上首坐定“大老爺子”,穿清代朝服,朝帽朝靴,顏麵渥赭,呈有皺紋,全部白須。下首坐定“二老爺子”,容貌服裝與“大老爺子”相同。上半部分是“第二層殿”,“三老爺子”坐定正中,三綹白須,左肩後坐定“四老爺子”,八字黑須,右肩後坐定“五老爺子”,年紀很輕,無須。以上五位“老爺子”是親兄弟五人。曹香頭並且說,他們以往還保過乾隆皇帝的聖駕。“保聖駕”的說法是這樣,凡是皇帝的寶座下麵都有四大門,他們是保護皇帝的。
在成府剛秉廟李香頭“壇口”上,也有另外五位“老爺子”的“塑像”,外形看起來與曹香頭壇口上五位“白門”“老爺子”沒有多少分別。但是,來曆便大不相同。據李香頭說,這張“塑像”上的五位“老爺子”,全不是同門。“大老爺子”是“胡門”(狐狸),“二老爺子”是“柳門”(長蟲,又稱“常門”),“三老爺子”是“白門”,“四老爺子”是“黃門”(黃鼠狼),“五老爺子”是“灰門”(即鼠)。
女性的“仙”是被稱為“姑姑”的。“塑像”的時候,也是將本“壇口”上的各位“姑姑”塑在同一張紙上。“姑姑”的外貌都是少女的裝束,頭現佛光,姿容修整,穿古式仙女衣,有的手捧一個紅漆盒,內裝靈丹,有的手拈一枝仙花。
有的“壇口”則將各位“姑姑”和“娘娘”,或是和“王奶奶”塑在一起。成府槐樹街李香頭“壇口”上,便是在“王奶奶”像的左邊塑著丫髻山“常門”“二姑姑”,左邊塑著天台山“常門”“九姑姑”。塑在旁邊就是配享的意思。
“香壇”中所有的“塑像”可以分成三類:“佛”、“神”、“仙”。
1.“佛”。此處所說的“佛”是廣義的,包括佛教、道教中的“神”、“佛”、“菩薩”等。作者在此要聲明並非是將許多不同的神聖概念混為一談,這個廣大的分類是依照海澱碓房居六號劉香頭的意見,因為她同作者說,她所供的幾位“佛”乃是“佛法廣大,普渡群生”的,與普通香頭所供的“神”、“仙”完全不同,這是劉香頭認為很尊榮的事情。茲將各“香壇”關於“佛”的“塑像”敘述如下:
劉香頭“香壇”中,供著大佛龕三個,正中一個是“玉皇大帝”,身穿鵝黃色龍袍,頭戴“平天冠”,手執牙笏,三綹黑須。右邊龕中供的是“觀世音菩薩”,手執“甘露淨瓶”,又有“善財童子”和“龍女”。左邊龕中供的是“藥王爺”,九梁道巾,鵝黃鶴氅,三綹黑須,手執拂塵。
在成府曹香頭香壇中,“佛”的塑像不供在正中而供在兩旁,因為正中所供的“四大門”就地位來講當然不能與“佛”相提並論,但是,四大門是該壇“主壇”之神(就是該壇的開創者),所以要供在正中。“佛”在該壇是客座的關係(設壇之後方才駕臨,並且不是常住該壇,來去無常),所以隻得屈在下席。並且,來“求香”的人係向“香壇”上首叩頭,“佛”平日很少下壇,還有的“佛”從不下壇,所以不供在上首。
曹香頭香壇中左壁供有兩個龕,上首是“三清”——道教中三位祖師,就是“上清”、“中清”、“玉清”,都是作道家的裝束。下首供的是一個木質的“彌勒佛”。曹香頭告訴作者說,“這位老神仙請不下來”,換句話說,該“佛”從不下神。在壇右壁龕中供著一張“濟公”的相片,有四寸大小的一張半身相片,頭戴無沿氈帽,瞪目露齒,作微笑的樣子(按,此“濟公”像,前十幾年曾在北平風行一時,據佛教會中人講是在某一個“乩壇”上攝的)。
2.“神”。“神”的地位在一般說法較“佛”的地位低,但是,在“壇口”(即“香壇”的俗稱)上,“神”的積極力量比“佛”的力量大得多。“神”不但有偉大超自然的法力,而且有力量來命令“四大門”,因為“四大門”是“神”的“當差的”。“神”可以分為以下幾項。
(1)“娘娘”。“娘娘”是一稱謂語,她的神號是“天仙聖母”、“碧霞元君”。關於“碧霞元君”的考證、傳說等,因容庚教授曾有專文討論(3),可供參考,故不多贅。“娘娘”的“塑像”作中年婦人的樣子,頭戴鳳冠,身穿霞帔,身旁有女侍數人不等。在曹香頭“壇口”上,“娘娘”的“龕”也是在“四大門”的下首,因為“娘娘”不是該壇的主神。
(2)“王奶奶”。“王奶奶”是在各“香壇”上很普遍的一種神。“王奶奶”共有三位,普通鄉民認為“王奶奶”僅是一位神,這是一種錯誤。作者願意引證西直門外大柳樹村關香頭下“王奶奶”神的時候,所作“王奶奶”的自述:
“王奶奶”不是一個,有東山(丫髻山)“王奶奶”,有西山(天台山)“王奶奶”,我是東山“王奶奶”,原本是京東香河縣後屯村的人,娘家姓汪。西山“王奶奶”,跟我是同村的人,娘家姓李,我們並不是一個人。天津稱“王奶奶”作“王三奶奶”,現住妙峰山,那又是另外一個人,她並沒有弟子,也並不降神瞧香。我本來是七世為人身,在第八世成了道。在成道的那一世的人身,夫家姓王,娘家姓汪,我們“當家的”(即其丈夫)磨豆腐賣,我們吃豆腐渣。在夏天,去野地裏挖“刺兒菜”(一種野菜,葉如柳葉狀,一個莖上結一朵花,作淺玫瑰色),放在大缸裏酸起來,就著豆腐渣吃,很是苦楚,現在的“窩窩頭”那真是“王筵”了(鄉民俗稱美味酒席作“王筵”,也稱作“禦筵”)。後來,我們當家的死了,剩下我和一個傻兒子,更是困苦!有一年丫髻山蓋鐵瓦殿,我給山上背鐵瓦,每一塊的“背錢”(即工資)才“四兒錢”(即四個製錢),背一天,夠個吃飽的就是了。趕到鐵瓦殿蓋好,我進去看看,哪知道我成道的時辰到了,就“坐化”(肉體坐在殿中成了正果)在殿裏(即今丫髻山鐵瓦殿中坐化的肉體“王奶奶”。據北平南長街土地廟二號王香頭說,現在“王奶奶”已被尊為“慈善仙姑”)。
在成府槐樹街李香頭“壇口”上,有東山“王奶奶”的塑像,是一個老嫗的樣子,端然正坐,頭現佛光,白發參差,麵皮上有皺紋,喜笑慈和,渥赭色的麵孔,穿著黃色道袍,遍身全團花,座下列著一個“聚寶盆”,中間放著財寶。在“王奶奶”的左肩之下,塑著一個農童,短衣禿袖而立,腰間係著“褡包”(束腰的帶子),右手執著皮鞭,左手牽著一匹小黑驢,這是“王奶奶”的兒子,名字叫做“傻二哥”,又叫做“王哥哥”。當“王奶奶”沒有坐化之前,時常騎著小驢出外與人看病,她的兒子充做腳夫,隨著他母親,對於世間也有功德,所以在“壇口”上塑“王奶奶”像,也要將“傻二哥”像塑在一起。
在槐樹街李香頭“壇口”上,還與“王奶奶”預備煙袋一份,菠菜綠的翡翠煙嘴,虎皮鳥的煙杆,白銅煙鍋,青緞煙荷包,供在龕的旁邊。這是神聖的東西,不得擅動,專等“王奶奶”下神時所吸用。
“王奶奶”下神的時候,便要吸“關東煙”,吸起來,煙便永不離口,並且要喝小葉茶(即較好的香片茶),喝完一碗,跟著又喝,有時喝得很多,而且有時飲酒,但是不用菜品佐酒,這都是“王奶奶”每次下神的慣例。
在成府東剛秉廟李香頭“壇口”上的“王奶奶”塑像,與上麵所提到的有一點差異。這個“王奶奶”的“塑像”是個鄉下老嫗的樣子,頭戴紅石榴花,穿著藍布衣裙,“塑像”的旁邊還供著一根紫色木拐杖,並且有幾雙繡花的小腳鞋,擺在龕裏,這都是“助善的”所助。
“王奶奶”,相傳為天津人,到妙峰山進香,坐化成神,因鄉土關係,所以,天津人特別標明“王三奶奶”,是崇拜之意。——天津天後宮樓上亦供奉此人,乃七八十歲老婆,身穿老式褲褂……(4)
(3)其他。據作者所知,普通香頭常提到的還有兩個神比較重要:一個是萬花山(香山碧雲寺之西)肉胎成神的“二姑姑”(“姑姑”是對於女性“神”、“仙”的尊稱),現在被人尊奉為“萬花聖母”。現在西直門外大柳樹村關香頭頂的便是此神。“萬花聖母”的法身,低首合目而坐,頭戴鳳冠,身穿霞帔。另外一位神是李二寺(通縣南門外廿八裏)中的主神,名字就是“李二”。他本是一個挑水夫,後來成了道,後人便與他修了一座廟,他的“塑像”仍然是挑水夫的打扮。
關於“神”的“塑像”及神話不擬多行討論,因為本文的中心著重在“仙”的方麵。根據鄉民的解釋,我們先應將“神”和“仙”的概念分別清楚。具有成“神”的資格的,必須是人,人由於修善果,或是修煉成道,便轉成為“神”。“四大門”修善果,或是轉煉成道,便成為“仙”。比較來說,“神”與“仙”的價值相距是很遠的。“四大門”永遠沒有希望修煉成“神”,一個人生下來,自然就有五百年的“道行”,所以,“四大門”要修煉五百年之後,方能脫去畜性成功一個凡人的程度,並且神仙的一年等於世間的十年,“四大門”如能化為人形,便很不容易了。
3.“仙”。“仙”的本身雖然是“四大門”,但是因為已然能化人形,所以在“塑像”上也是人的形狀。我們可以依照“仙”的性別,分開討論。
男性的“仙”是被尊稱作“老爺子”的。每一個香壇中的各位“老爺子”(普通是兩位到五位),塑像時都要合塑在一張紙上。雖然是“塑像”在一起,但是,他們並不一定同屬於“四大門”中之某一門。
在成府曹香頭“壇口”上,有“白門”五位“老爺子”的塑像。一張“塑像”分兩部分,下半部分是第一層殿,上首坐定“大老爺子”,穿清代朝服,朝帽朝靴,顏麵渥赭,呈有皺紋,全部白須。下首坐定“二老爺子”,容貌服裝與“大老爺子”相同。上半部分是“第二層殿”,“三老爺子”坐定正中,三綹白須,左肩後坐定“四老爺子”,八字黑須,右肩後坐定“五老爺子”,年紀很輕,無須。以上五位“老爺子”是親兄弟五人。曹香頭並且說,他們以往還保過乾隆皇帝的聖駕。“保聖駕”的說法是這樣,凡是皇帝的寶座下麵都有四大門,他們是保護皇帝的。
在成府剛秉廟李香頭“壇口”上,也有另外五位“老爺子”的“塑像”,外形看起來與曹香頭壇口上五位“白門”“老爺子”沒有多少分別。但是,來曆便大不相同。據李香頭說,這張“塑像”上的五位“老爺子”,全不是同門。“大老爺子”是“胡門”(狐狸),“二老爺子”是“柳門”(長蟲,又稱“常門”),“三老爺子”是“白門”,“四老爺子”是“黃門”(黃鼠狼),“五老爺子”是“灰門”(即鼠)。
女性的“仙”是被稱為“姑姑”的。“塑像”的時候,也是將本“壇口”上的各位“姑姑”塑在同一張紙上。“姑姑”的外貌都是少女的裝束,頭現佛光,姿容修整,穿古式仙女衣,有的手捧一個紅漆盒,內裝靈丹,有的手拈一枝仙花。
有的“壇口”則將各位“姑姑”和“娘娘”,或是和“王奶奶”塑在一起。成府槐樹街李香頭“壇口”上,便是在“王奶奶”像的左邊塑著丫髻山“常門”“二姑姑”,左邊塑著天台山“常門”“九姑姑”。塑在旁邊就是配享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