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可是答應了要根據我的經驗,描述一下作為教育家的叔本華,這樣的話,如果我以並不完美的表述,去描繪那理想中的叔本華式的人,就好比描繪關於叔本華的一個柏拉圖式的理念,那可是遠遠不夠的。最困難的事情始終就是:要說出怎樣從理想的叔本華式的人引出一係列的義務;我們怎樣做才可以把那高高在上的目標,與那有條不紊的實際行動連接起來,一句話,要表明和證明那叔本華式的人能夠教育我們。否則,人們就會認為,作為教育家的叔本華,不過就是在某些稀有和零星時刻所提供給我們令人愉快的,並且的確是讓人陶醉的直觀所見而已;除此之外,就什麽都不是了。並且,在這完了以後,接下來我們馬上會感覺到更加失落和懊惱。我們開始接觸這種理想的人的時候,的確就是這樣的情形,因為那是光明與黑暗、心醉神迷與討厭惡心的突然對比。這樣的一種體驗,就如同理想一樣古老、不斷重複。但我們不應該久留在門檻之外,而應該盡快登堂入室。這樣,我們就必須認真和確定地提出這一問題:是否有可能把那高高在上的目標拉近與我們的距離,好讓這理想能夠教育我們,也能往上提升我們?這樣,也好讓歌德的偉大說法不會在我們的身上應驗:
人們誕生於狹窄的處境,那些簡單、近距離和具體明確的目標,他們是可以認出的;他們也習慣於應用就在他們手頭邊的手段;一旦他們進入更廣遠的範圍,那他們就既不會知道他們想要的是什麽,也不知道應該怎麽去做。至於他們是因為目標眾多而分心,還是由於目標太過高大和尊崇而無所適從——那終究是一回事。如果一個人要去爭取某一目標,但他又無法通過有規劃的行動去爭取,那就是他的不幸。[1]
這樣的反對理由,看上去就正好適用於叔本華式的人這一目標,因為他那尊嚴和高度,隻會讓我們脫離自己,讓我們脫離與行動者的所有聯係,一係列的職責,以往的生活進程就都完結了。或許某些人最終會習慣於情緒惡劣,根據兩種準則而生活,那也就是內心矛盾、無所適從,並因此一天天變得更加軟弱、毫無創造力;另有某些人甚至在原則上放棄行動,也見不得別人行動起來。當那困難實在太大,人們也沒有能力去履行任何義務的時候,那就總是相當的危險;天性稍強的人會因此被毀,而其他天性較弱的大部分人,則沉淪於惰性的遐想。到最後,由於惰性,甚至連遐想的能力都失去了。
對於這些反對意見,我願意承認:我們的工作在這方麵還沒有真正開始呢。並且,根據我自己的經驗,我隻看到和知道一樣確切的東西:從理想人物那裏引出一連串的可履行的義務,由你和我來承擔——這是可能的;我們當中的一些人,也已經感受到了這一連串義務的分量。但在我把這新的一連串義務歸納為簡明的各項之前,我必須給出下麵的思考以作鋪墊。
在任何時期任何年代,有深度的人對動物都會抱有同情,因為它們在生活中受苦,但又沒有能力把痛苦的尖刺倒轉過來,在形而上的層麵明白自己的存在。確實,看到那些毫無意義的受苦,會讓我們從內心深處感到厭惡和憤慨。所以,在這世上不止一處地方,人們會認為那些動物的軀體裏麵,藏著的是負罪之人的靈魂——這樣的話,動物那些讓人看了氣憤難平的毫無意義的受苦掙紮,在永恒正義的麵前,就有了真正的含義和意義,這些受苦也就是懲罰和贖罪。作為動物,生活就是忍饑挨餓、飽受無名欲望的煎熬,但又無法獲得關於生活的任何想法。這的確是殘酷的懲罰;我們也無法想象還有比這更加殘酷的命運,也就是說,這些獵物在荒野中忍受著啃噬般苦痛的驅逐,甚少得到滿足;就算暫時得到了滿足,這一滿足也是以痛苦換來的,因為那是以與其他動物的互相撕咬和殘殺,或者是以那貪吃、過飽以後的惡心撐脹換來的。對生存是那樣盲目和瘋狂的不舍,目的不過就是要維持這樣的生存;不僅不會知道自己受著懲罰,也不知道為何會招來這種懲罰,而且還以其驚恐欲望和愚蠢,渴求這一懲罰,就像是在渴求一種幸福一樣。這就是成為動物的含義。如果整個大自然是向著“人”而爭取,那大自然就以此讓我們明白:為了大自然能夠得到救贖,不再遭受動物生活的詛咒,那“人”是必須的;也隻有最終到了“人”的級別,那存在才可以把鏡子放在自己的麵前——在這鏡子裏麵,生活不再是沒有意義,而是以其形而上的含義一並顯現出來。可是,讓我們想一下:動物在哪裏結束,人又在哪裏開始?——我們所說的“人”,卻是大自然心之所係!隻要人們渴求生活,就像渴求某種幸福一樣,那他們的眼光就還不曾超越動物的地平線,因為人們隻是帶著比動物更多的意識,欲求動物在盲目的驅使下所追求的東西。但我們所有人,在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裏都是這樣做的。我們都脫離不了動物性,我們本身就是動物,看上去就是在毫無意義地受苦。
但也有某些瞬間,我們明白了這些道理:雲層撕破了,我們看到了我們以及整個大自然,都在向“人”爭取,就像向那高高在我們頭上的某樣東西爭取一樣。我們在那突然的明亮瞬間,一邊打著冷戰,一邊往我們的前後左右觀望:到處跑著的是文雅一點的獵物,而我們就在他們的中間。在地球上那巨大的荒野,人們大規模地遷移和動蕩,建起了城市和國家,他們發起戰爭,永不歇息地或聚或散,互相融合、互相模仿和學習,互相蒙騙,互相踐踏,他們在困境中的哀叫,在取勝以後的狂吼——所有這些都是動物性的延續。情形就好像人是故意地要恢複原狀,把人的那形而上的素質甘心讓出;就好像大自然,在如此長時間地渴望“人”並為之努力了以後,現在卻在“人”的麵前發抖、後退,寧願回到本能的無意識狀態。啊,大自然需要認知,卻又對其需要的真正的認知感到恐懼。這樣,那火焰不安地跳動和閃爍,就好像是在害怕自己,胡亂地抓住那許許多多的或這或那,但就是不會抓住那唯一的、大自然為此而需要認知的東西。在某些瞬間,我們都知道,我們在生活中做足了詳盡的布置和準備,隻是為了逃離我們真正的任務;我們多想隨便找地方把頭藏起來,就好像我們那長著百隻眼睛的良心不會逮住我們似的;我們迫不及待把我們的心交付賺錢、社交、國事或者科學,純粹隻是為了不再擁有這顆心;我們比實際所需的更加狂熱,更加不動腦子地沉湎於每天的繁重工作,以便生活下去,因為不動腦子,似乎是我們更加迫切的需要。到處都是匆匆忙忙和迫不及待,因為每個人都在逃離自己;到處也都是羞答答地掩飾這種匆忙和迫不及待,因為人們想顯示出一副滿足的樣子,都想迷惑那眼睛銳利的旁觀者,不讓他們發現自己的可憐;到處都有人需要那些嶄新、悅耳的語詞鈴鐺——有了這樣的掛物以後,生活就獲得了某種嘈雜的喜慶氣氛。每個人都知道這樣的奇特情形:讓人不快的回憶突然不請而至。我們也就以劇烈的手勢和急促、高亢的聲音,盡力把這些硬闖進來的記憶從頭腦中攆走,但生活中到處都有的手勢動作和聲音,卻讓我們猜到了我們所有人永遠都是這樣的處境和狀態,我們都害怕回憶和收心內視。但那如此頻繁襲擊我們的是什麽呢?那不讓我們安眠的又是什麽樣的蒼蠅蚊子?我們的周圍都有精靈,在生命中的每一刻都想告訴我們一些什麽,但我們不想傾聽這些精靈的聲音。我們害怕在我們獨處和安靜的時候,某些悄悄話就會鑽進我們的耳朵。所以,我們憎恨安靜,用社交談話閉塞我們的耳朵。
所有這些,正如我已說了的,我們不時都會明白,並且會對那令人眩暈的恐慌和匆忙感到相當驚奇,還有我們一生中那全然如夢如幻般的狀態。我們似乎對醒來心懷恐懼,越是接近醒來的時分,所做的夢就越加生動,越加令人不安。同時我們卻感覺到,我們是太過脆弱了,以致無法稍長點時間承受那至深的冥想,我們也不是整個大自然為了自身的解救而全力爭取的那種人,因為我們隻是稍稍把頭浮出水麵,稍稍看看我們深沉其中的到底是條什麽樣的河流,我們就已經受不了了。而隻是把頭浮出水麵、達到瞬間的清醒時間,單靠我們自身的力量也無法成功。我們需要被舉起——但,能夠舉起我們的是誰呢?
那些就是真正的人,不再是動物的人,是哲學家、藝術家和聖者;通過這些人的出現,那從來不會跳躍的大自然,做出了它唯一的跳躍,並且是一次歡快的跳躍,因為大自然首次感覺達到了目標。也就是說,在此大自然明白它必須忘記擁有目標,大自然也在這生活和持續轉換的遊戲中玩得太大了。大自然也因獲得這一認識而美化了,那一絲溫柔的黃昏倦意,亦即人們所稱的“美景”,就掛在其臉上。大自然現在以這樣美化了的表情所說出的,是對存在的偉大解釋和說明。凡人們所能有的最大願望,就是持續地豎起耳朵,聆聽這一解釋和說明。如果我們想想,例如,叔本華在其一生中,所必然聽到了的一切,那之後我們就很有可能會對自己說,“啊,你這雙聾了的耳朵,你這愚蠢的腦袋,你那閃爍不定的理解力,你那幹癟的心!啊,所有這些我能稱得上是我的東西,我是多麽地鄙視你!沒有能力高飛,而隻會撲打著翅膀!看到了你的頭頂之上,但卻無法達致!知道通往哲學家極目之下那漫無際涯景觀的路徑,並且幾乎就要踏上這條路徑,但才邁出了幾步就踉蹌著倒退回來!如果真有一天,最大願望得以實現,那我們將是多麽誠心地請求,願以餘下之生,以作交換的酬勞!能像那思想家一樣登上高峰,呼吸著阿爾卑斯山純淨和冰冽的空氣——在那裏,再沒有了煙霧和遮蔽,事物的根本構成以一個粗獷、硬朗的聲音,明白無誤地說了出來。隻要想到這些,靈魂就會變得孤獨和無限;如果那願望能夠實現,如果那目光垂直、明亮,就像一束光線一樣照射到下麵的事物,如果羞恥、膽怯和欲望能夠消失——那用何詞語去形容這種狀態?那種全新的、神秘的、沒有刺激和波瀾的激動——以此,我們就像叔本華的靈魂那樣,對那存在的巨大圖形文字一覽無遺,還有那已經成為化石了的持續變換之學說;不是作為黑夜,而是作為拂曉泛紅的光亮,灑向世界。另一方麵,在充分領會了哲學家那特有的使命和快樂以後,再去感覺那些非哲學家、那些貪心卻又無望實現其貪心之人的所有不確定和不快樂——那所遭遇的,又是怎樣的一種命運啊!知道自己就是樹上的一顆果子,但永遠不會成熟,因為所處太過陰暗,而咫尺之外卻有著自己所缺乏的燦爛陽光”。
這種折磨足以把這樣欠缺天賦的人變得嫉妒和惡毒——如果這些人還能嫉妒和惡毒的話。但或許,他們最終會掉過頭來,不再費力追求那不會有結果的東西。如果是這樣的話,他們就將會發現新的一連串的義務。
現在,到了要回答所提出的問題的時候了,亦即是否有可能把叔本華式的人這一偉大理想,與有序、自動自覺的行動聯係起來。首先,這一點是肯定的:這些新的一連串義務,並不是由一個孤獨和分離者去履行。相反,履行這些義務的人,屬於一個強大的聯合體。這一聯合體並不是以外在的形式和規則結合起來,而是以某一根本思想維係起來。這一根本思想就是關於文化的一個根本思想,擺在我們每一個人麵前的,就隻是這樣的一個任務:促進生成在我們自身之內與自身之外的哲學家、藝術家和聖者,並以此幫助完善大自然的工作。這是因為大自然既需要哲學家,也需要藝術家來達到其形而上的目的,亦即大自然需要一個對自身的解釋和說明。這樣,大自然才會最終獲得並一睹擺在其麵前的一幅純粹和完備的圖像。在此之前,大自然在其不安的持續變換花樣中,是永遠無法清晰看見這幅圖像的。歌德就曾經以傲慢和含義深刻的言詞流露出這樣的意思:大自然的所有努力,隻有在藝術家最終看出了大自然結結巴巴想要說的意思,隻有在藝術家助大自然一臂之力,幫大自然說出其真正想要說的話的時候,才是有價值的,“我已經說過很多次,”他有一次大聲說道:“我還要經常重複地說,自然和人的活動的目的(或說目的原因),就是戲劇詩歌藝術。因為不是這樣的話,那這些藝術就絕對是沒有用處的。”最後,大自然需要聖者——在聖者的身上,那“我”是完全融化了的,聖者受苦的一生,不再或者幾乎不再是作為他個體的苦痛加以承受,而是某種與眾生一道、與眾生同樣深切感受的同一樣東西:在聖者的身上,出現了奇跡的轉變——這樣的轉變,大自然那種持續變換的把戲是永遠無法企及的;這樣的轉變,也就是整個大自然為了自身的解救所全力爭取的最終和最高的目標:成為“人”。毫無疑問的是,我們所有人都與這一聖者同源和相連,正如我們與哲學家和藝術家同源和相連一樣。有些瞬間,就仿佛至為明亮的、充滿愛意之火濺出了火花,在那光亮中,我們不再明白“我”這一字詞,而在我們的存在的那一邊,有著某樣的東西在此時此刻傳到了我們的這一邊。所以,我們從內心深處渴望能有一道橋梁連接存在的兩邊。在我們的常規狀態下,我們當然是無法為產生解救者而出力。所以,我們憎恨處於這種狀態下的我們。這種憎恨就是那悲觀主義的根源;叔本華不得不再一次教導我們這個時代的,就是這種悲觀主義;這種悲觀主義,卻與對文化的渴望一樣,都是同樣的古老。它的根,而不是它的花朵;它的底層(就好比說),而不是它的頂部;那道路的開始,而不是它的終點,因為在某個時候,我們必須學會憎恨其他的某些東西,某些更普遍的東西,而不再是憎恨我們的個體及其可憐的局限、多樣的變化(wechsel)和不得安寧;在那提升了的狀態下,我們也會愛上某些別的東西,與我們現在所能愛的迥然有別。隻有當我們在這一世或者在將來的某一世,被接納入崇高的哲學家、藝術家和聖者的行列,我們才會為我們的愛和我們的恨定下一個新的目標。在此期間,我們有我們的工作、我們的一連串義務、我們的恨和我們的愛。這是因為我們知道文化到底是什麽。具體到叔本華式的人,這文化要求我們做好準備功夫,促進叔本華式的人得以不斷誕生,方式就是了解這個中的障礙,並清除這些障礙。一句話,我們要不知疲倦地與所有妨礙我們實現存在中最高目標的東西作鬥爭,亦即與妨礙我們成為叔本華式的人的一切作鬥爭。
注釋
[1]參見《威廉·邁斯特的求學時代》。——譯者注
人們誕生於狹窄的處境,那些簡單、近距離和具體明確的目標,他們是可以認出的;他們也習慣於應用就在他們手頭邊的手段;一旦他們進入更廣遠的範圍,那他們就既不會知道他們想要的是什麽,也不知道應該怎麽去做。至於他們是因為目標眾多而分心,還是由於目標太過高大和尊崇而無所適從——那終究是一回事。如果一個人要去爭取某一目標,但他又無法通過有規劃的行動去爭取,那就是他的不幸。[1]
這樣的反對理由,看上去就正好適用於叔本華式的人這一目標,因為他那尊嚴和高度,隻會讓我們脫離自己,讓我們脫離與行動者的所有聯係,一係列的職責,以往的生活進程就都完結了。或許某些人最終會習慣於情緒惡劣,根據兩種準則而生活,那也就是內心矛盾、無所適從,並因此一天天變得更加軟弱、毫無創造力;另有某些人甚至在原則上放棄行動,也見不得別人行動起來。當那困難實在太大,人們也沒有能力去履行任何義務的時候,那就總是相當的危險;天性稍強的人會因此被毀,而其他天性較弱的大部分人,則沉淪於惰性的遐想。到最後,由於惰性,甚至連遐想的能力都失去了。
對於這些反對意見,我願意承認:我們的工作在這方麵還沒有真正開始呢。並且,根據我自己的經驗,我隻看到和知道一樣確切的東西:從理想人物那裏引出一連串的可履行的義務,由你和我來承擔——這是可能的;我們當中的一些人,也已經感受到了這一連串義務的分量。但在我把這新的一連串義務歸納為簡明的各項之前,我必須給出下麵的思考以作鋪墊。
在任何時期任何年代,有深度的人對動物都會抱有同情,因為它們在生活中受苦,但又沒有能力把痛苦的尖刺倒轉過來,在形而上的層麵明白自己的存在。確實,看到那些毫無意義的受苦,會讓我們從內心深處感到厭惡和憤慨。所以,在這世上不止一處地方,人們會認為那些動物的軀體裏麵,藏著的是負罪之人的靈魂——這樣的話,動物那些讓人看了氣憤難平的毫無意義的受苦掙紮,在永恒正義的麵前,就有了真正的含義和意義,這些受苦也就是懲罰和贖罪。作為動物,生活就是忍饑挨餓、飽受無名欲望的煎熬,但又無法獲得關於生活的任何想法。這的確是殘酷的懲罰;我們也無法想象還有比這更加殘酷的命運,也就是說,這些獵物在荒野中忍受著啃噬般苦痛的驅逐,甚少得到滿足;就算暫時得到了滿足,這一滿足也是以痛苦換來的,因為那是以與其他動物的互相撕咬和殘殺,或者是以那貪吃、過飽以後的惡心撐脹換來的。對生存是那樣盲目和瘋狂的不舍,目的不過就是要維持這樣的生存;不僅不會知道自己受著懲罰,也不知道為何會招來這種懲罰,而且還以其驚恐欲望和愚蠢,渴求這一懲罰,就像是在渴求一種幸福一樣。這就是成為動物的含義。如果整個大自然是向著“人”而爭取,那大自然就以此讓我們明白:為了大自然能夠得到救贖,不再遭受動物生活的詛咒,那“人”是必須的;也隻有最終到了“人”的級別,那存在才可以把鏡子放在自己的麵前——在這鏡子裏麵,生活不再是沒有意義,而是以其形而上的含義一並顯現出來。可是,讓我們想一下:動物在哪裏結束,人又在哪裏開始?——我們所說的“人”,卻是大自然心之所係!隻要人們渴求生活,就像渴求某種幸福一樣,那他們的眼光就還不曾超越動物的地平線,因為人們隻是帶著比動物更多的意識,欲求動物在盲目的驅使下所追求的東西。但我們所有人,在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裏都是這樣做的。我們都脫離不了動物性,我們本身就是動物,看上去就是在毫無意義地受苦。
但也有某些瞬間,我們明白了這些道理:雲層撕破了,我們看到了我們以及整個大自然,都在向“人”爭取,就像向那高高在我們頭上的某樣東西爭取一樣。我們在那突然的明亮瞬間,一邊打著冷戰,一邊往我們的前後左右觀望:到處跑著的是文雅一點的獵物,而我們就在他們的中間。在地球上那巨大的荒野,人們大規模地遷移和動蕩,建起了城市和國家,他們發起戰爭,永不歇息地或聚或散,互相融合、互相模仿和學習,互相蒙騙,互相踐踏,他們在困境中的哀叫,在取勝以後的狂吼——所有這些都是動物性的延續。情形就好像人是故意地要恢複原狀,把人的那形而上的素質甘心讓出;就好像大自然,在如此長時間地渴望“人”並為之努力了以後,現在卻在“人”的麵前發抖、後退,寧願回到本能的無意識狀態。啊,大自然需要認知,卻又對其需要的真正的認知感到恐懼。這樣,那火焰不安地跳動和閃爍,就好像是在害怕自己,胡亂地抓住那許許多多的或這或那,但就是不會抓住那唯一的、大自然為此而需要認知的東西。在某些瞬間,我們都知道,我們在生活中做足了詳盡的布置和準備,隻是為了逃離我們真正的任務;我們多想隨便找地方把頭藏起來,就好像我們那長著百隻眼睛的良心不會逮住我們似的;我們迫不及待把我們的心交付賺錢、社交、國事或者科學,純粹隻是為了不再擁有這顆心;我們比實際所需的更加狂熱,更加不動腦子地沉湎於每天的繁重工作,以便生活下去,因為不動腦子,似乎是我們更加迫切的需要。到處都是匆匆忙忙和迫不及待,因為每個人都在逃離自己;到處也都是羞答答地掩飾這種匆忙和迫不及待,因為人們想顯示出一副滿足的樣子,都想迷惑那眼睛銳利的旁觀者,不讓他們發現自己的可憐;到處都有人需要那些嶄新、悅耳的語詞鈴鐺——有了這樣的掛物以後,生活就獲得了某種嘈雜的喜慶氣氛。每個人都知道這樣的奇特情形:讓人不快的回憶突然不請而至。我們也就以劇烈的手勢和急促、高亢的聲音,盡力把這些硬闖進來的記憶從頭腦中攆走,但生活中到處都有的手勢動作和聲音,卻讓我們猜到了我們所有人永遠都是這樣的處境和狀態,我們都害怕回憶和收心內視。但那如此頻繁襲擊我們的是什麽呢?那不讓我們安眠的又是什麽樣的蒼蠅蚊子?我們的周圍都有精靈,在生命中的每一刻都想告訴我們一些什麽,但我們不想傾聽這些精靈的聲音。我們害怕在我們獨處和安靜的時候,某些悄悄話就會鑽進我們的耳朵。所以,我們憎恨安靜,用社交談話閉塞我們的耳朵。
所有這些,正如我已說了的,我們不時都會明白,並且會對那令人眩暈的恐慌和匆忙感到相當驚奇,還有我們一生中那全然如夢如幻般的狀態。我們似乎對醒來心懷恐懼,越是接近醒來的時分,所做的夢就越加生動,越加令人不安。同時我們卻感覺到,我們是太過脆弱了,以致無法稍長點時間承受那至深的冥想,我們也不是整個大自然為了自身的解救而全力爭取的那種人,因為我們隻是稍稍把頭浮出水麵,稍稍看看我們深沉其中的到底是條什麽樣的河流,我們就已經受不了了。而隻是把頭浮出水麵、達到瞬間的清醒時間,單靠我們自身的力量也無法成功。我們需要被舉起——但,能夠舉起我們的是誰呢?
那些就是真正的人,不再是動物的人,是哲學家、藝術家和聖者;通過這些人的出現,那從來不會跳躍的大自然,做出了它唯一的跳躍,並且是一次歡快的跳躍,因為大自然首次感覺達到了目標。也就是說,在此大自然明白它必須忘記擁有目標,大自然也在這生活和持續轉換的遊戲中玩得太大了。大自然也因獲得這一認識而美化了,那一絲溫柔的黃昏倦意,亦即人們所稱的“美景”,就掛在其臉上。大自然現在以這樣美化了的表情所說出的,是對存在的偉大解釋和說明。凡人們所能有的最大願望,就是持續地豎起耳朵,聆聽這一解釋和說明。如果我們想想,例如,叔本華在其一生中,所必然聽到了的一切,那之後我們就很有可能會對自己說,“啊,你這雙聾了的耳朵,你這愚蠢的腦袋,你那閃爍不定的理解力,你那幹癟的心!啊,所有這些我能稱得上是我的東西,我是多麽地鄙視你!沒有能力高飛,而隻會撲打著翅膀!看到了你的頭頂之上,但卻無法達致!知道通往哲學家極目之下那漫無際涯景觀的路徑,並且幾乎就要踏上這條路徑,但才邁出了幾步就踉蹌著倒退回來!如果真有一天,最大願望得以實現,那我們將是多麽誠心地請求,願以餘下之生,以作交換的酬勞!能像那思想家一樣登上高峰,呼吸著阿爾卑斯山純淨和冰冽的空氣——在那裏,再沒有了煙霧和遮蔽,事物的根本構成以一個粗獷、硬朗的聲音,明白無誤地說了出來。隻要想到這些,靈魂就會變得孤獨和無限;如果那願望能夠實現,如果那目光垂直、明亮,就像一束光線一樣照射到下麵的事物,如果羞恥、膽怯和欲望能夠消失——那用何詞語去形容這種狀態?那種全新的、神秘的、沒有刺激和波瀾的激動——以此,我們就像叔本華的靈魂那樣,對那存在的巨大圖形文字一覽無遺,還有那已經成為化石了的持續變換之學說;不是作為黑夜,而是作為拂曉泛紅的光亮,灑向世界。另一方麵,在充分領會了哲學家那特有的使命和快樂以後,再去感覺那些非哲學家、那些貪心卻又無望實現其貪心之人的所有不確定和不快樂——那所遭遇的,又是怎樣的一種命運啊!知道自己就是樹上的一顆果子,但永遠不會成熟,因為所處太過陰暗,而咫尺之外卻有著自己所缺乏的燦爛陽光”。
這種折磨足以把這樣欠缺天賦的人變得嫉妒和惡毒——如果這些人還能嫉妒和惡毒的話。但或許,他們最終會掉過頭來,不再費力追求那不會有結果的東西。如果是這樣的話,他們就將會發現新的一連串的義務。
現在,到了要回答所提出的問題的時候了,亦即是否有可能把叔本華式的人這一偉大理想,與有序、自動自覺的行動聯係起來。首先,這一點是肯定的:這些新的一連串義務,並不是由一個孤獨和分離者去履行。相反,履行這些義務的人,屬於一個強大的聯合體。這一聯合體並不是以外在的形式和規則結合起來,而是以某一根本思想維係起來。這一根本思想就是關於文化的一個根本思想,擺在我們每一個人麵前的,就隻是這樣的一個任務:促進生成在我們自身之內與自身之外的哲學家、藝術家和聖者,並以此幫助完善大自然的工作。這是因為大自然既需要哲學家,也需要藝術家來達到其形而上的目的,亦即大自然需要一個對自身的解釋和說明。這樣,大自然才會最終獲得並一睹擺在其麵前的一幅純粹和完備的圖像。在此之前,大自然在其不安的持續變換花樣中,是永遠無法清晰看見這幅圖像的。歌德就曾經以傲慢和含義深刻的言詞流露出這樣的意思:大自然的所有努力,隻有在藝術家最終看出了大自然結結巴巴想要說的意思,隻有在藝術家助大自然一臂之力,幫大自然說出其真正想要說的話的時候,才是有價值的,“我已經說過很多次,”他有一次大聲說道:“我還要經常重複地說,自然和人的活動的目的(或說目的原因),就是戲劇詩歌藝術。因為不是這樣的話,那這些藝術就絕對是沒有用處的。”最後,大自然需要聖者——在聖者的身上,那“我”是完全融化了的,聖者受苦的一生,不再或者幾乎不再是作為他個體的苦痛加以承受,而是某種與眾生一道、與眾生同樣深切感受的同一樣東西:在聖者的身上,出現了奇跡的轉變——這樣的轉變,大自然那種持續變換的把戲是永遠無法企及的;這樣的轉變,也就是整個大自然為了自身的解救所全力爭取的最終和最高的目標:成為“人”。毫無疑問的是,我們所有人都與這一聖者同源和相連,正如我們與哲學家和藝術家同源和相連一樣。有些瞬間,就仿佛至為明亮的、充滿愛意之火濺出了火花,在那光亮中,我們不再明白“我”這一字詞,而在我們的存在的那一邊,有著某樣的東西在此時此刻傳到了我們的這一邊。所以,我們從內心深處渴望能有一道橋梁連接存在的兩邊。在我們的常規狀態下,我們當然是無法為產生解救者而出力。所以,我們憎恨處於這種狀態下的我們。這種憎恨就是那悲觀主義的根源;叔本華不得不再一次教導我們這個時代的,就是這種悲觀主義;這種悲觀主義,卻與對文化的渴望一樣,都是同樣的古老。它的根,而不是它的花朵;它的底層(就好比說),而不是它的頂部;那道路的開始,而不是它的終點,因為在某個時候,我們必須學會憎恨其他的某些東西,某些更普遍的東西,而不再是憎恨我們的個體及其可憐的局限、多樣的變化(wechsel)和不得安寧;在那提升了的狀態下,我們也會愛上某些別的東西,與我們現在所能愛的迥然有別。隻有當我們在這一世或者在將來的某一世,被接納入崇高的哲學家、藝術家和聖者的行列,我們才會為我們的愛和我們的恨定下一個新的目標。在此期間,我們有我們的工作、我們的一連串義務、我們的恨和我們的愛。這是因為我們知道文化到底是什麽。具體到叔本華式的人,這文化要求我們做好準備功夫,促進叔本華式的人得以不斷誕生,方式就是了解這個中的障礙,並清除這些障礙。一句話,我們要不知疲倦地與所有妨礙我們實現存在中最高目標的東西作鬥爭,亦即與妨礙我們成為叔本華式的人的一切作鬥爭。
注釋
[1]參見《威廉·邁斯特的求學時代》。——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