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承認一樣東西比理解一樣東西還要困難;如果我們想想這一句話“人類就是要持續不斷地努力,以產生個別的偉大人物。這才是人類的任務”,那就正好應了我的說法。人們多麽想把通過考察動植物世界所獲得的知識,也應用在社會及其目標方麵——如果那灌輸給人們頭腦的關於社會目的的錯誤見解,不是始終在頑強阻撓的話!這一獲得的知識就是在這一動植物的世界,進步唯獨就取決於那零星個別的更高級樣品,取決於那非常規的、更強有力的、更複雜、更能結出果實的樣品。這一點其實是很容易理解的:在某一物種達致其進化的界限,就要過渡至更高一級的物種的時候,進化發展的目標並不在於那總體的樣品及其感覺良好,也不在於那在時間方麵最新出現的樣品,而恰恰取決於那些看上去是分散的和偶然出現的樣品——這些東西,在有利和合適的條件下會零星出現。同樣很容易理解的是這樣一個要求:因為人類能夠意識到自己的目標,所以,人類應該去尋找和創造有利和合適的條件,以產生那些偉大的解救者。但所有的一切,都在對抗這一要求,因為人們把最終目標定在讓所有人或說大多數人都得到幸福;或者,最終目標是鎖定在大集體的發展。這樣,人們很快就會下定決心,為了某一國家而貢獻出自己的一生;但如果要一個人為之犧牲的不是一個國家,而是某一個人的話,那這人就會猶豫和遲遲下不了決心。一個人應該為了另一個人而存在——這顯得很荒謬;“我們應該是為了所有人,或者起碼是為了盡可能多的人而存在!”誠實的人啊,在涉及價值和意義方麵,以人數來決定就好像更著調似的!這是因為問題是這樣的:你那個別的生命,怎樣才可獲得最高的價值、最深邃的意義?怎樣才可以不會白白浪費掉?那方式當然就隻是為了那最稀有的、最有價值樣品的利益而活,而不是為了大多數樣品的利益而活,因為就單個而論,那大多數的樣品是沒有價值的。這一觀點和態度,應該從小在年輕人的頭腦中紮根和培養,那就是人們應該把自己視為既是大自然的並不成功的作品,同時又是見證了大自然藝術家的最偉大和最奇妙的目標——“大自然是做得很不成功”,人們應該跟自己說:“但我們會對其偉大的目標致敬,方式就是助其終於成功達致目標。”
有了上述的計劃和打算,我們也就進入了文化的圈子,因為文化就是每個人認識了自己,並且對自己不滿以後的產物。每一個信奉文化的人,也就會說出這樣的話:“我看見了在我之上,有著某些比我更高級、更具人性的東西;大家都助我達致這些吧,就正如我也會幫助每一個有著與我同樣認識和同樣痛苦的人;這樣的話,一個在知和愛、在觀照和能力都感受到自身的圓滿和無限的人,也就誕生了;這樣一個完整的人,與自然渾然合一,是事物的判斷者和價值評判者。”要讓一個人處於這樣的一種無畏、坦然的自我認識狀態,是很困難的,因為教導愛是不可能的;這是因為唯獨隻有在愛之中,靈魂才不僅獲得那清晰的、解剖性的和鄙視自己的眼光,而且還有了這樣的渴望:要把目光越過自身,全力尋覓那仍然隱藏在某處的更高的自我。因此,隻有那些心係某一偉大人物的人,才由此初次莊嚴領受了文化;領受文化的跡象就是:對自己感到羞愧的同時,並沒有惱怒;憎恨自己的狹窄和空洞;深切同情從這昏沉、幹裂之地一次又一次冒出頭來的天才人物;預感到那形成中、爭取中的一切,並在內心深處確信:幾乎可以說無論是在哪裏,大自然都在全力爭取成為“人”;在大自然陷於困境時,在大自然為其作品重又失敗而感痛苦的時候,在大自然仍然成功產生了至為奇妙的附件、線條、形狀的時候——在這些時候,我們必須給予助力。那些我們與之一起生活的人群,就酷似一個碎片場,到處都是某些價值連城的雕塑模型所留下的碎片;現在,這些碎片就向我們呼喊著:來啊,幫助我們,把那屬於一個整體的東西拚湊成完美!我們無限渴望能夠完整。
這些內心狀態的總和,我稱之為對文化的初次領受;但現在,我要把對文化的第二次領受的結果描述出來。我也知道得很清楚,我的任務將是更加困難。這是因為現在,就要從內在所發生的情形,過渡到評判外在發生的情形;我們的眼光也將轉向外麵,以在那熙熙攘攘的大千世界裏,重新發現那種對文化的渴望——這一渴望,我們根據上述初次領受文化的經驗就可認出;我們得利用自己的奮鬥和追求,就好比把這些當作字母,以此閱讀和理解人們的努力和追求。但我們卻不應就此停步不前,必須更上一個台階。文化所要求我們的,不僅僅是那上述的內在體驗,不僅是對我們周圍外在世界的批評,而且還首先要求我們做出行動,那就是為了文化而鬥爭,對那些妨礙我們的目標(亦即妨礙產生天才)的種種風氣、習慣、法令、機構,視若寇仇。
那些有能力踏上第二級的人,首先會發覺人們對上述文化目標的了解是出奇的不足,相比之下,那圍繞著文化的奔忙卻是相當普遍的;並且,那些為文化事業而付出的精力,也是說不出的巨大。人們就會很驚訝地問自己:“那對文化目標的了解,或許根本就是不需要的了?就算大多數人錯誤描述和定義自己的努力目標,大自然也仍然可以達到自己的目的?”那些習慣了認為大自然的行事都是符合大自然的目的的人,或許毫不費力就可回答:“事情的確如此!人們對自己的最終目標愛怎麽想愛怎麽說,就由他們去吧,但受其黑暗渴望的推動,人們可是明白意識到哪一條才是正確的路徑。”要反駁此說,那我們必須有所經曆才行。但誰要是真正相信上述文化的目標,相信那就是要幫助產生出真正的“人”,而別無其他;誰要是比較一下,看看在當今,伴隨所有的文化消費和浮華,真正的“人”的生成,與那持續的動物爭鬥和痛苦並沒有多大的區別,那他就會認為很有必要以一個有意識的意誌,一舉取代那“黑暗渴望的推動”。並且,這樣做還有著另一原因,就是從此那並不清楚具體目標的本能,那著名的黑暗渴望的推動,就再不可能被利用於完全不同的目的,也不會被引往與上述最高目標(產生出天才)背道而馳的歧路。這是因為還有一種被濫用和另有其他目的的文化。我們隻需環顧四周就可明白!現在恰恰是那些最賣力於促進文化的,有著文化以外的其他想法;他們與文化打交道,並非懷著純淨和無私的心態。
首先,是那些要賺錢的生意人的自私和貪欲。這些人需要文化幫助他們賺錢,同時也報答式地回過頭來幫助文化。他們當然也就給文化指定了目標、範圍和限度。出自他們的角度,人們就有了樂於接受的定律(理)和複合三段論,這意思大概就是:“要有盡量多的知識和教育,因此,要盡量有這方麵的需求,因此,要有盡量多的產出,因此要有盡量多的收獲和幸福。”這就是那誘人的公式。這樣的教育被其追隨者定義為:通過獲得這樣的認識,受教育者能夠在需求及其滿足的方麵步步緊跟時代的節拍;與此同時,憑借這些認識,人們就能夠很好地掌握生財之道,就可以輕鬆賺錢。盡量多地教育、培養出“通”才(kurante menschen)——這裏“通”的含義,與人們形容貨幣為“通貨”的“通”是一樣的。這也就是教育的目標。根據這些人的看法,一個民族中擁有越多這樣的“通”才,那這一民族就越幸福。所以,現代教育機構的目的,就應該是督促每一個人竭盡自身所能成為社會上的“通”人,好讓他們以其擁有的知識,獲得盡量多的收入和幸福。人們會要求這些接受教育的人,通過所接受的普遍教育,能夠對自己進行精確估價,以便知道可以對生活提出什麽樣的要求;最後,人們會強調“智力與財產”、“財富與文化”,是一種天然的和必然的結合,並且這種結合有一種道德上的必然性。所有會讓人孤獨,會讓人有了超越於金錢和報酬之上的目標,會需時很長的教育,在此都是討人厭的。人們會把這些嚴肅的教育貶為“精致的利己主義”、“不道德的伊壁鳩魯主義”。當然,根據這裏所說的現行道德,與這些嚴肅教育相反的才是受歡迎的,亦即這教育是要快捷完成的,目的就是要盡快成為一個能賺錢的人;同時,這教育的程度也足以讓人能夠賺取很多的金錢。人們也隻接受恰好足夠的文化配備,以為泛泛的謀生和社會交往需要服務,但擁有這些配備,就是社會對他們的要求。一句話:“人們對塵世的幸福,有一種必然的期望和要求,所以,教育就是必然和必須的——但也僅僅隻是因為這一理由。”
其次,就是國家的私欲:這同樣是追求盡可能的傳播和普及文化,並且手頭上掌握著最有效的手段,以達成其意願。假設國家清楚自身是足夠的強大,不僅可以放鬆控製,而且還能在恰當的時候,有能力收得回來;假設這國家的基礎牢固且廣大,能夠承載起整個的教育穹頂,那這樣的公民普及教育,就隻會讓這國家在與其他國家的競爭中得到好處。不論在哪裏,現在一旦說起“文化國家”,就要麵對所提出的這一任務:盡量地為一代人的精神思想解除束縛,使之可以為現行的體製服務和利用——到此也就為止了,就好比一處森林溪流,經由水堤和河道網進行分流以後,減弱了力度的水流就能推動磨坊的輪子,因為河流的全部力量,給磨坊帶來的是危險更甚於用處。上述為精神思想解除束縛,同時也是——並且也更多的是——某種的“戴上鐐銬”。我們隻需回憶一下在國家的自私利益驅使下,基督教逐漸變成了何種樣子。基督教的確就是渴望文化、渴望永遠持續產生出聖者的純粹表現。但由於基督教被無數次地利用於推動國家權力的磨坊,所以,基督教已經逐漸變得虛偽與作假,病入膏肓,甚至已經墮落至與其原初的目的背道而馳。甚至其最近發生的事情,亦即德國改良,也不是別的,而是基督教的回光返照而已——如果它不是從國家的劍與火中竊取了新的力量和火焰的話。
第三,支持文化的,還有所有那些意識到自己有著醜陋或者無聊內涵,想通過所謂的“漂亮形式”來騙人的人。通過外在的東西,通過言辭、手勢、奢華裝飾、禮貌的舉止,讓旁觀者對自己的內涵,得出錯誤的結論,因為人們知道:人都是習慣性地根據外表而評判內涵。我有時候覺得,現代人相互間感覺到了無比的沉悶,他們也就迫切需要借助各種花樣和手段,把自己打扮得有趣一點。這樣,他們就讓他們的藝術家們把自己擺弄成一道道刺激誘人的菜肴,然後端到桌上。因為他們身上澆滿了整個東方和西方的調料,所以,現在,他們就當然散發出東西方的有趣氣味。他們著眼於滿足每一種的口味,每個人都會得到服務——不管他們突然心血來潮想要的,是陽春白雪還是下裏巴人;是高尚理性化的還是土氣粗野的;是希臘的還是中國的;是悲劇還是不入流的垃圾劇。現代人當中在這方麵最負盛名的大廚,那些不惜代價要變得有趣、要吸引人,同時也讓人吸引自己的,眾所周知是法國人,功夫最差勁的則是德國人。這一點對於德國人來說,從根本上更加讓人得到安慰。如果法國人嘲笑我們缺乏趣味和優雅,又如果某些德國人想要趣味和優雅時,會讓法國人想起那些想在鼻子上穿環和搞個文身的印度人,那我們可不要責怪這些法國人。
在這裏,我不得不離題說一下。自從上次與法國的戰爭以來,在德國有了很多的變化;在德國文化方麵,人們明顯地有了新的願望。這次的戰爭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到世界優雅的另一半的一次旅行。當勝利者不恥於向被戰勝者學習點點文化,那戰勝者的不帶偏見是多麽讓人讚歎!特別是那些手工藝品,都會不斷反複地拿來與那更有修養的鄰國做比較,德國屋子的擺設也弄得與法國的相似,甚至德國的語言也經由依照法國模式組成的學士院而獲得了“健康的趣味”,擺脫掉了據稱是歌德對德語所發揮的影響——這說法是最近出自柏林的院士杜布瓦·雷蒙[1]。我們的戲劇也已經長時間以來默默地和讓人尊敬地爭取著同樣的目標,甚至優雅的德國學者也已經發明出來了。現在可以期待:至今為止還並不曾打算去迎合那優雅法則的所有一切,德國音樂、悲劇、哲學,等等,從現在開始,都要靠邊站,因為這些東西不再是德國式的。但如果德國,如果這仍欠缺文化、現在正渴求文化的德國,把文化隻是理解為打扮、點綴和美化生活之用的藝術和工巧,是禮貌、優雅的舉止,其中也包括了舞蹈高手、裝潢設計能人的技巧和創意;甚至在語言方麵,人們也隻是關心那些在學術上被認可的規則,隻盡力獲得泛泛的圓潤禮儀——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們就的確用不著為德國文化花費點點心思了。經過上一次的戰爭和與法國人的個人比較,德國人卻似乎還沒喚起對文化更高一些的期待。相反,很多時候,我懷疑德國人現在是否很想要粗暴地擺脫掉他們的那些古老義務——這些義務是德國人的奇妙稟賦,德國人那厚重、深刻的天性所帶給他們的。現在的德國人更寧願玩弄花樣,更寧願做猩猩猴子;他們情願學到一些禮儀和技巧,好讓生活變得有趣。但人們對德國精神所作的侮辱,無過於把德國精神當作是蠟一樣的東西,可以隨意搓圓捏扁,以逢迎、順應所謂的“優雅”。如果很不幸這是真的,即相當一部分的德國人很願意委屈逢迎諸如此類的優雅,那就要經常對他們這樣說,直至他們聽見為止:在你們那裏,已經再沒有那種古老的德國精神了,那璞玉渾金雖然堅硬、尖刻、不好琢鏤,卻是至為寶貴的材料,也隻有最偉大的雕塑家才可以處理,因為唯獨這些偉大的雕塑家才配得上這樣的材料。你們現在還有的,是軟綿綿的、漿狀的東西,你們就盡管以此隨意做出優雅的人形和有趣的神像吧——在此,理查德·瓦格納的話仍然適用:
德國人想要顯示出禮貌和風度的時候,是笨拙和僵硬的;一旦德國人燃燒起來,那他們就是高貴的,足以傲視同群。
對這德國火焰,優雅之士有著種種理由要倍加小心,以防有朝一日,這大火會吞噬掉那蠟做的人形和神像。當然,現在在德國流行的對那“優美形式”的喜好,我們或許可以為此找出其他的和更深的根源:德國人現在的那種匆匆忙忙,那種上氣不接下氣地抓住眼前瞬間,那種迫不及待要從樹上摘取所有仍是青澀的果子,那種奔跑和追獵,及其深刻在人們臉上的皺紋、在人們所做的一切而留下的印記,就像文身一樣。就好像喝了一杯現在開始發揮作用了,人們再也難以平靜呼吸,而是焦慮、有失體麵地橫衝直撞,成了現時片刻(moments)、輿論(meinungen)和時尚(moden)這三個m字的奴隸。這樣的話,那有失尊嚴和有失鎮定就當然是相當紮眼,某種虛假的優雅就成了一種需要,好讓那毫無尊嚴、急不可耐的病態能夠罩上一層外衣。這是因為與那渴求優美形式和優美外表的時髦欲望緊密相連的,是當今人們那醜陋的內涵:優美形式是要遮掩,醜陋內涵則需要被遮掩。現在,文化修養就意味著不讓自己看到人是多麽卑劣和可憐,在全力欲求的時候又是多麽的貪婪,在占有和囤積的時候是多麽永無厭足,在享用的時候又是多麽自私和無恥。不止一次,在我明白指出我們德國缺乏文化的時候,人們是這樣回應的:“但這樣缺乏文化是很自然的,因為德國人至今為止是太窮、太謙虛了。隻要讓我們的同胞富裕起來,讓他們有了自我意識,那我們就會有文化的。”雖然信仰不管怎麽樣都會讓人幸福,但這樣的信仰卻無法讓我幸福起來,因為人們相信將來自然就會有的文化,那種財富的文化、那種光亮圓滑和儀態偽飾巧妙的文化,我感覺是恰恰與我所相信的德國文化格格不入,是其死敵。確實,誰要是不得不生活在德國人當中,都會因為德國人那聞名的灰暗生活和灰暗的思想意識而受罪,其他的還有德國人的缺乏形式、那種呆滯和遲鈍的感覺,在人與人之間細膩、敏感交往中所表現出來的粗魯和生硬。更讓人難受的是,德國人性格中的嫉妒,與某些遮遮掩掩、並不純粹的成分。看著他們骨子裏喜好虛假和不真的東西,還有就是追捧那些惡俗的模仿、喜愛那些從異邦轉來德國本土以後最終變了味的東西——看著這些,我們會感覺痛苦和屈辱。現在,除了這些以外,還得加上諸如此類最讓人受不了的東西:那種發燒般的煩躁不安、對成功和利潤的狂熱追求、那種過分看重現時此刻——所有這些病態和虛弱,單靠那注重“有趣的外在形式”的文化,是永遠不會得到根治的,隻會掩蓋了病情而已。每念及此,讓人憤慨。而這些就發生在產生出叔本華和瓦格納,並且還應產生出更多這樣的人的民族!或者,我們是否在無望地欺騙自己?所列舉的叔本華和瓦格納,或許並不足以保證像他們的那些力量,的確仍然存在於德國精神和心靈之中?他們本身是否隻是例外?就好比是以前人們所認定的德國品質,在此是回光返照?我對此也無法確知,所以就回到那泛泛的考察軌道上來吧。那些讓我憂心忡忡的疑問,太過頻繁地使討論偏離了軌道。所有那些雖然也會促進文化的發展、但卻不曾真正認清文化目標(亦即產生天才)的因素,我還沒完全列出來。我已說出了三種:生意人的利欲、國家的私欲和所有那些有理由想要通過表麵的東西,以偽裝和掩藏起自己的人。第四種因素,我認為就是科學和知識的自私,以及科學和知識的仆人(亦即學者)的特性本質。
科學(和知識)與智慧的關係,就猶如循規蹈矩、謹守道德之士與聖者的關係。科學和知識是冰冷和枯燥的,沒有愛,也絲毫不知道那種內心的深感不足和渴望。科學對自己是有用的同時,對其仆人是同等程度的有害——一旦科學把自己的特性轉移到了其仆人的身上,並以此僵化他們的人性的話。隻要文化是被理解為本質上不過就是促進科學,那文化就會毫無憐憫之心地、冷冰冰地漠視承受巨大苦痛的人,因為科學眼光所到之處,就隻是知識方麵的問題,也因為痛苦在科學的世界裏麵,的確就是不適宜也無法明白的事情,不過就是再多一個問題而已。
但人們隻是習慣於把每一個經驗和體驗翻譯為辯證的問與答的遊戲,翻譯為純粹頭腦的事情。讓人驚訝的是,這樣的工作和活動,在那麽短的時間裏就能讓人枯萎,這樣的人如此之快就幾乎隻剩下一副骨架子,在那格格地走動。每個人都知道和看到這些。盡管如此,看到這樣隻剩一副骨架子的人,年輕人居然沒有被嚇倒,並且還永遠一而再再而三地盲目、不加選擇也不加節製地獻身於其中——這到底又是怎麽可能的呢?這不可能是因為那所謂的“對真理的本能追求”所致,因為對那冷冰冰的、純粹的、沒有結果的知識,又怎麽可能有那本能的追求!那為科學和知識服務的人,其真正的推動力到底是什麽,對於不帶偏見的明眼人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對那些學者,進行一次檢查和解剖,是值得一做的事情。他們自己就已經是習慣於放肆地觸弄這世上的一切。甚至這世上最有價值最受尊崇的東西,也大膽地拿來肢解和拆開。我要直說己見的話,那就是學者的背後有著一團亂麻似的各種不一的動機和刺激誘因,他們根本就是一塊不純淨、有雜質的金屬。首先,那是強烈和不斷加強的新奇感和好奇感;要在知識領域冒險一番的狂熱;相比舊的和乏味的東西,新的和稀有之物對他們有著持續的刺激和吸引;還有就是某種程度上對辯證、辯論探討等的遊戲樂趣,在思維領域中尋求那種追蹤狡猾狐狸的打獵快感。這樣的話,這些人所追求的並不真的就是真理,而是那追求本身;他們的主要樂趣就在於打獵過程中巧妙的隱蔽、躡手躡腳的包抄、講究技巧的一劍封喉。此外,就是那要唱反調的衝動,在與他人的對抗中感覺到自己,也讓對方感覺到自己;那種針鋒相對變成了一種快感,而個人的勝利就是所要追求的目標。那為真理而戰則隻是借口而已。再者,在很大程度上,學者們去發現某些“真理”,是因為他們屈從於某些統治人物、統治階層、社會的輿論、教會、政府,因為他們覺得把“真理”帶到他們那一邊,會對自己帶來好處。下麵的素質和特性,也經常見之於學者們的身上,雖然不如我已經說過的那些特性已屬常規。(1)誠實和追求簡單。這本來是值得高度評價的——如果這種誠實和簡單不是拙於偽裝所致,因為要善於偽裝的話,那的確是需要一些頭腦機智的。事實上,無論在哪裏,如果一個人的機智和靈活表現得太過紮眼,那就多少會引起人們的戒心,對此人是否正直,人們就會有所懷疑。在另一方麵,這種誠實也大都沒有什麽價值,甚至對於科學而言,這種誠實也甚少建設性,因為這種誠實附著於常規,這些人也隻會在簡單事情或者在無傷大雅之事上說出實情。這是因為在此說出實情,要比保持沉默更合乎他們懶惰的特性。並且,因為所有新的東西都要求我們忘掉舊的東西和重新學習,所以,這種誠實在需要時會尊崇舊的看法,會責備宣揚新東西的人對事情缺乏“正確的感覺”。對哥白尼[2]的學說,他們肯定會堅決反對,因為在這一例子裏,表麵現象和傳統看法站在了他們的一邊。憎恨哲學的學者並不少見,其實,他們最憎恨的是那長串的連鎖推理和巧妙的論證。的確,每一代的學者,從根本上對哪些東西可允許作深入觀察和思考,都有一個直覺的標準;一旦越出雷池半步都會受到懷疑,被認為不可靠,甚至被質疑人格是否誠實。(2)對近在眼前的東西,眼睛是相當雪亮的,但看視遙遠和普遍的東西的時候,則是高度近視。他們的視野範圍一般都相當狹窄,眼睛也得湊近所看視之物。如果這種學者想從一個觀察點轉到另一個觀察點的話,那他們就得把整個看視儀器挪到另一個觀察點才行。他們把一幅圖畫細分和拆成純粹的片片斑痕,就像人們用觀劇望遠鏡觀看舞台演出一樣:一會兒看見一個頭,一會兒卻看見部分衣服,但就是無法看到全景。他們從來不會把那些個別的圖畫斑痕聯係起來觀看;他們推斷的隻是那些斑痕之間的關係。所以,他們對所有普遍性的東西都缺乏強烈的印象。例如,他們在評判一篇文字的時候,因為他們無法從總體上把握,所以就根據一些段落或者句子,或者錯處而作出評判。他們按捺不住誘惑,很想宣稱:一幅油畫也就是雜亂的一堆汙跡而已。(3)在好、惡方麵所表現出來的幹巴、無聊和平庸本性。因為這一特性,他們尤其在研究曆史中得到樂趣——隻要他們根據他們自己所熟知的動機而追蹤曆史人物的行為動機的話。鼴鼠也隻會認為鼴鼠洞裏才是最合適的。他們對一切別出心裁的、超出常規的假設,都會小心翼翼;如果他們堅持不懈的話,那他們會挖掘到過去那些事情後麵的平庸動機,因為他們感覺與這些東西心有靈犀。當然了,也正因為這樣,他們通常無力理解和賞識那少有的、偉大的和不同尋常的東西,亦即關鍵的、決定性的東西。(4)缺乏情感和乏味單調。這讓他們甚至做起了解剖。他們感知不到很多知識所帶來的苦痛,因此並不害怕進入別人會感到心驚的領域。他們是冷漠的,因此很容易就會顯得殘酷無情。他們也被人視為膽大,但他們並不真的是這樣,膽子並不比那不知眩暈為何物的騾子更大。(5)自我評估很低,幾近謙虛。雖然困於可憐的一隅,但他們卻不會有自己被浪費、被犧牲的感覺;他們似乎經常在內心深處知道:他們不是飛翔的鳥兒,而隻是爬行的小動物。帶著這樣的特性,他們的樣子自然讓人心生惻隱。(6)對他們的老師和導師忠心耿耿。他們是從心底裏想幫助這些導師,他們也知道得很清楚,以真理來幫助他們是最好的。這是因為他們充滿著感激之情:唯有依靠這些導師,他們才得以進入了科學的威嚴大堂——要踏進此門,僅憑他們自己可是永遠無望的。誰在今天要是懂得作為導師開辟一領域,在此領域中,甚至那些頭腦不很行的人,也能憑借苦幹做出點點的成績,那他在極短的時間裏就能成為名人:人們就會馬上蜂擁而至,爭相進入這一領域。當然了,這些忠心和感激的人,對於導師來說也是倒黴,因為所有這些人都在模仿他,他的缺陷就變得誇張和更加明顯。這些缺陷在這些小人物的身上鮮明、突出,而導師的優點則是反過來,亦即在這些小人物的身上顯現的話,也以相同的比例縮小了。(7)一旦被推上這條學者之路,那就循習慣延續走下去。這些人對真理的感覺,源自其缺乏思想及一切都按既定的習慣而行。他們是收集者、解釋者、目錄和標本的編製者;他們在某一領域中反反複複地尋尋覓覓,純粹隻是因為他們從沒有想到過,除此領域以外,還有其他的學術領域。他們的勤勉有點類似那愚鈍、巨大的重力,這也是他們經常能完成一些業績的原因。(8)懼怕無聊、躲避無聊。真正的思想家最渴望獲得閑暇,而平庸的學者則避閑暇唯恐不及,因為他們有了閑暇以後都不知道該幹些什麽。他們的安慰就是拿起書本,亦即去看看別人是怎麽想的,這就是他們打發長日的方式。他們尤其喜歡挑選一些能在某種程度上刺激起他們的切身興趣的書籍,這樣,經由他們在這方麵的好、惡,好讓他們體會一下感情的起伏。也就是說,在他們所挑選的書裏,他們本人就是書中審視和思考的內容,或者這些書所講的是他們的階層,或者是他們的政治、美學,或者隻是語法方麵的觀點。如果他們還專於某一門學科的話,那他們就不會缺乏娛樂的手段和對抗無聊的蒼蠅拍子。(9)掙麵包的動機,亦即歸根到底就是那聞名的“饑腸轆轆”所致。真理是有人願為之效勞的——如果為其效勞的話,就能夠直接提高薪金和有助晉升,或者至少就能夠贏得手握麵包和榮譽的人的青睞。但人們也隻是為這樣的真理效勞,這也是為何那許多人為之效勞的有利可圖的真理與無利可圖的真理之間可以劃出界限。隻有極少數人是投身於後者,“才能是作供養腸胃之用”的原則並不適用於這少數人。(10)對學者同行畢恭畢敬、害怕招來同行的蔑視。與這之前的動機相比,這個動機要少些,但卻高級一些,也算是相當常見。行業的所有成員懷著猜忌互相監察著,以確保真理是以這真理的發現者命名,因為這真理關係到許多的麵包、職位和榮譽。人們給予真理發現者以尊重,目的就是有朝一日輪到自己發現真理的時候,能夠索回尊重。不真、謬誤的東西被響亮引爆,好讓競爭者的數目起碼不至於太大了。但貨真價實的真理也不時被引爆,這樣的話,起碼在一個短時間內,可以給那些大膽、頑固的謬誤觀點騰出位置。因為到處都不乏“道德愚蠢”(人們也稱之為“惡作劇”),這些領域也不例外。(11)成為學者是因虛榮心之故,這一類是更稀有的品種。如果可能的話,他們想獨占整個學術領域。因此,他們會選擇一些稀奇古怪的研究科目,尤其是如果那些研究還需要不一般的費用開支、旅行、挖掘,在不同的國家還要有無數的關係。被人當作稀奇怪物一樣地盯看,他們通常會覺得如有榮焉,喜不自勝。他們也不會想到以自己的學術研究賺取麵包。(12)成為學者是出於遊戲動機。他們的愉快就來自在學科中找到一些難解之結,然後解開它們。與此同時,他們卻不會用力太過,以防失去了遊戲的樂趣。所以,他們不會鑽得太深,但卻能經常察覺到那些掙麵包學者費力睜大眼睛、慢慢搜索但也無法發現的東西。最後,我把追求正義作為學者的第13條動機列出來。人們會反駁說,這一高貴的,並且確實是要在形而上的層麵上才能理解的動機,太難與其他的動機區別開來了;對於凡人的眼睛,這一動機根本上是模糊和難以把握的。正因為這樣,所以我特地加上這一虔誠的願望:但願這一動機在學者當中比看上去的更加普遍和更有效地發揮作用。這是因為正義之火的一點點火星,一旦投進了學者們的靈魂裏麵,就足以燒紅和純淨他們的生活和奮鬥,這樣他們也就再不得安寧,並永遠被逐離了那種不冷不熱或說冷淡的心情;而之前那些平庸、常規的學者,就是帶著這樣的心情完成他們每天的工作的。
現在,我們就試想著把以上所有成分,或者把其中的一些成分用力攪拌混合,那我們也就合成了所謂為真理服務的人。相當奇怪的是,為了一些從根本上是人性以外的事情,為了一些純粹的、無足輕重的並因此人們是缺乏動機去研究的知識,很多微小的、相當人性的動機卻混雜組合成了一個化學混合物;這作為結果的化學混合物,亦即學者,卻在那超凡、高尚和完全純粹追求的光線下,顯現了被神化的一麵,以致人們完全忘記了這些人其實是由些什麽材料混合而成的。但有時候,每當學者對文化到底意味著什麽成為一個問題的時候,我們就必須想想這些事實。誰要是懂得觀察的話,那他就會發現:學者,就其本質而言是沒有獨創性的,這是他們的本質構成所決定的!同時,他們對有獨創性的人有著某種天然的憎恨。這也解釋了為何在任何時期,天才與學者都相互為敵。也就是說,學者想要殺戮、拆解和明白大自然;天才則以新的、活的自然之物豐富大自然。這樣的話,在他們之間,無論是想法還是做事,都是對立和衝突的。在很幸運的時期,人們不需要學者,也不認識他們;在完全是病態和憤怒的時期,人們就會把學者視為最高、最值得尊敬的人,並給予他們最高的等級。
我們現在的時期到底是健康還是病態,哪有夠格的醫生去了解!確實,甚至現在,學者在相當多的方麵獲得了太高的評價,因此對形成中的天才及相關方麵構成了危害。學者對天才的困頓可是沒心沒肝的,聲音尖冷地打發這一話題。一說起天才就聳聳肩,就好像是談論某樣怪誕、扭曲的東西——對談論這些東西,他們既沒有時間也沒有樂趣。
總而言之,從所有這些思考,我們得出了什麽結論呢?現在到處所見,人們都似乎在盡全力促進文化的發展,但對文化的目標,人們是不清楚的。不管國家如何大聲宣傳為發展文化做出了貢獻,但國家發展文化的目的,不過就是為了國家自己;國家也無法理解除了國家利益和存在以外,還會有更高的目標。而那些對課程和教育無休止提出要求和需求的生意人,他們想要的,歸根到底還是賺錢。當那些需要外在形式和外在門麵的人把為文化所做的工作歸功於自己,並誤以為,例如,所有的藝術都屬於他們,並要為他們的需要服務,那就隻是清楚顯示了他們在肯定文化的時候,其實隻是在肯定他們自己;他們仍然沒有擺脫那種誤解。至於學者,已經說得夠多的了。也就是說,盡管這所有四者都共同熱切地考慮如何利用文化為自己帶來好處,一旦他們的利益沒有牽涉其中的話,那他們就馬上變得無精打采、頭腦空空。這就是為什麽我們會說,產生天才的條件在新時代並沒有改善;對於獨特的、有獨創性的人,人們的厭惡已經到了那樣的地步,以致蘇格拉底在我們當中是不可能生活下去的,起碼活不到70歲。
現在我們回想一下我在第三部分所闡明的:我們的整個當代世界看上去一點都不是那樣的紮實穩固和經久不變,以致可以預言那文化概念能夠持續永遠。我們甚至必須認定很有可能發生的事情,就是在下個千年裏,會產生一些新的、能讓我們現在的人頭發直豎起來的想法。堅信文化有一個形而上的含義,最終會變得沒有那麽嚇人,但人們由此堅信所引出的涉及教育和學校的一些結論,或許聽起來仍然是嚇人的。
要把目光越過目前的教育機構,看到那全新的、別樣的教育製度和機構的話,當然需要完全不一般的深思能力才行。或許過兩三代人,這樣的全新教育機構就會被認為是很有必要的了。也就是說,既然現時的高等教育者致力於產生出學者、政府官員、生意人、文化菲利斯丁人,或者通常最終就產生出所有上述的混合物,那將來就要被設計出來的製度和機構,當然有一個更加困難的任務——雖然這任務就其本身並非更加困難,因為這無論如何都是更自然也更輕易的工作。還有什麽,例如,比像現在這樣違反自然地把一個年輕人訓練成學者更加困難的?但之所以說困難,就在於要讓人們重新學習改換觀點,確定一個新的目標。把我們現在教育製度背後的根本思維轉換成一種新的根本思維,是要花費巨大努力的。目前教育製度的根本指導思想,根子源自中世紀,而產生出中世紀式的學者則被視為完美教育的目的。現在是時候認真檢視這兩種對立的根本思想了,因為始終需要某一代人開始戰鬥,而後一代的人才可收獲勝利。現在,個別已經明白了新的根本指導思想的人,就站在了十字路口。走上那邊的一條路的話,他會受到他那時代的歡迎,也不乏酬勞和花環;巨大的人群會簇擁著他,前後都是眾多的同聲同氣的人。前排的人喊出口號,各隊列都會齊聲呼應。在此,首要的義務就是“協調一致地戰鬥”,第二個義務則是把所有那些不願意站在同一行列的看作是敵人。而這邊的另一條路上則少了很多同路人,路子更加難走、更加曲折、更加陡峭。那些走上第一條路的人會嘲笑這些人,因為這些人在這第二條路上邁步更加吃力,也遭遇更多險情,同時也受到第一條路上的人的引誘,以改弦易轍。如果兩條道路相交的話,那第二條路上的人會遭受惡待、排擠或者孤立,因為人們會小心地對他們敬而遠之。那麽,對走上這兩條不同道路的不同的人而言,文化的製度或機構意味著什麽呢?那在第一條路上摩肩接踵擠向他們的目標的巨大人群,會把那理解為一些安排和規則——得益於這些,他們可以按部就班向他們的目標挺進,所有那些盯著更高和更遙遠目標的頑固者、倔強者和孤獨者,就經由這些製度和機構而被淘汰掉。對這後麵的一小撮人而言,教育機構需要實現的,當然是一個全然不一樣的目的。他們希望通過某一個紮實機構的保護,以防被上述那人潮衝得四散分開和卷走,這些人就太早力竭而去,或者經不起誘惑而放棄完成那艱巨的任務。這些少數的個人應該完成他們的工作——這是他們團結在一起的意義所在。而所有投身於這一教育製度的人,都應努力通過持續淨化、互相關懷和鼓勵,在自身、在周圍為天才的產生、為其作品的成熟而做好準備。就算是天賦屬於二流、三流者,同樣要鐵定為此目標服務,也隻有通過投身於這樣的使命,才可以活出其義務,才可以生活得有目標、有意義。但現在,正是這些具一定天賦的人,受到時髦文化聲音的誘惑而偏離其正道和疏遠其直覺。這種誘惑瞄準他們的自私本能而下手,還有就是他們的弱點和虛榮。時代的精神就熱心地、以阿諛悅耳的音調悄聲對他們說:“跟我來吧,別到那一邊去!在那一邊,你們就隻是傭人、幫手、工具而已,更高級之人的光芒蓋過你們,你們永遠不會快樂享受你們的本性,而是受人操縱,套上鎖鏈,成為奴隸,甚至機械人。但在我們這一邊,你們卻是主人,享受著你們那自由的個性,你們的天賦會發揚、閃亮,你們自己會站在最前列,簇擁著你們的是大量的追隨者,而大眾的好評當然會比天才人物從高高在上、從寒冷飄緲之處下達的讚許,更加讓你們受用。”麵對這樣的誘惑,甚至最優秀者也會把持不住。在此起決定性作用的,從根本上不是人們那稀有和強力的天賦,而是某種內在英勇氣質的影響,還有就是對天才的內心親和程度。這是因為有這樣的人:當他們看見天才人物在艱難地搏鬥並身處險境,或者當他們看到天才的著作因為國家的短視自利、因為生意人的膚淺意識和因為學者階層那乏味的自我滿足而受到冷遇和漠視,他們就會對這些艱難和困苦感同身受。所以,我也希望,能有一些人明白我這樣描述叔本華的命運,到底是想說些什麽,能明白根據我的思路,叔本華作為教育家,到底應該朝著哪一目標方向給予我們教育。
注釋
[1]杜布瓦·雷蒙(dubois-reymond,1818—1896),柏林大學教授。——譯者注
[2]哥白尼(nicus copernicus,1473—1543),波蘭天文學家,以天體運行理論著稱於世。——譯者注
有了上述的計劃和打算,我們也就進入了文化的圈子,因為文化就是每個人認識了自己,並且對自己不滿以後的產物。每一個信奉文化的人,也就會說出這樣的話:“我看見了在我之上,有著某些比我更高級、更具人性的東西;大家都助我達致這些吧,就正如我也會幫助每一個有著與我同樣認識和同樣痛苦的人;這樣的話,一個在知和愛、在觀照和能力都感受到自身的圓滿和無限的人,也就誕生了;這樣一個完整的人,與自然渾然合一,是事物的判斷者和價值評判者。”要讓一個人處於這樣的一種無畏、坦然的自我認識狀態,是很困難的,因為教導愛是不可能的;這是因為唯獨隻有在愛之中,靈魂才不僅獲得那清晰的、解剖性的和鄙視自己的眼光,而且還有了這樣的渴望:要把目光越過自身,全力尋覓那仍然隱藏在某處的更高的自我。因此,隻有那些心係某一偉大人物的人,才由此初次莊嚴領受了文化;領受文化的跡象就是:對自己感到羞愧的同時,並沒有惱怒;憎恨自己的狹窄和空洞;深切同情從這昏沉、幹裂之地一次又一次冒出頭來的天才人物;預感到那形成中、爭取中的一切,並在內心深處確信:幾乎可以說無論是在哪裏,大自然都在全力爭取成為“人”;在大自然陷於困境時,在大自然為其作品重又失敗而感痛苦的時候,在大自然仍然成功產生了至為奇妙的附件、線條、形狀的時候——在這些時候,我們必須給予助力。那些我們與之一起生活的人群,就酷似一個碎片場,到處都是某些價值連城的雕塑模型所留下的碎片;現在,這些碎片就向我們呼喊著:來啊,幫助我們,把那屬於一個整體的東西拚湊成完美!我們無限渴望能夠完整。
這些內心狀態的總和,我稱之為對文化的初次領受;但現在,我要把對文化的第二次領受的結果描述出來。我也知道得很清楚,我的任務將是更加困難。這是因為現在,就要從內在所發生的情形,過渡到評判外在發生的情形;我們的眼光也將轉向外麵,以在那熙熙攘攘的大千世界裏,重新發現那種對文化的渴望——這一渴望,我們根據上述初次領受文化的經驗就可認出;我們得利用自己的奮鬥和追求,就好比把這些當作字母,以此閱讀和理解人們的努力和追求。但我們卻不應就此停步不前,必須更上一個台階。文化所要求我們的,不僅僅是那上述的內在體驗,不僅是對我們周圍外在世界的批評,而且還首先要求我們做出行動,那就是為了文化而鬥爭,對那些妨礙我們的目標(亦即妨礙產生天才)的種種風氣、習慣、法令、機構,視若寇仇。
那些有能力踏上第二級的人,首先會發覺人們對上述文化目標的了解是出奇的不足,相比之下,那圍繞著文化的奔忙卻是相當普遍的;並且,那些為文化事業而付出的精力,也是說不出的巨大。人們就會很驚訝地問自己:“那對文化目標的了解,或許根本就是不需要的了?就算大多數人錯誤描述和定義自己的努力目標,大自然也仍然可以達到自己的目的?”那些習慣了認為大自然的行事都是符合大自然的目的的人,或許毫不費力就可回答:“事情的確如此!人們對自己的最終目標愛怎麽想愛怎麽說,就由他們去吧,但受其黑暗渴望的推動,人們可是明白意識到哪一條才是正確的路徑。”要反駁此說,那我們必須有所經曆才行。但誰要是真正相信上述文化的目標,相信那就是要幫助產生出真正的“人”,而別無其他;誰要是比較一下,看看在當今,伴隨所有的文化消費和浮華,真正的“人”的生成,與那持續的動物爭鬥和痛苦並沒有多大的區別,那他就會認為很有必要以一個有意識的意誌,一舉取代那“黑暗渴望的推動”。並且,這樣做還有著另一原因,就是從此那並不清楚具體目標的本能,那著名的黑暗渴望的推動,就再不可能被利用於完全不同的目的,也不會被引往與上述最高目標(產生出天才)背道而馳的歧路。這是因為還有一種被濫用和另有其他目的的文化。我們隻需環顧四周就可明白!現在恰恰是那些最賣力於促進文化的,有著文化以外的其他想法;他們與文化打交道,並非懷著純淨和無私的心態。
首先,是那些要賺錢的生意人的自私和貪欲。這些人需要文化幫助他們賺錢,同時也報答式地回過頭來幫助文化。他們當然也就給文化指定了目標、範圍和限度。出自他們的角度,人們就有了樂於接受的定律(理)和複合三段論,這意思大概就是:“要有盡量多的知識和教育,因此,要盡量有這方麵的需求,因此,要有盡量多的產出,因此要有盡量多的收獲和幸福。”這就是那誘人的公式。這樣的教育被其追隨者定義為:通過獲得這樣的認識,受教育者能夠在需求及其滿足的方麵步步緊跟時代的節拍;與此同時,憑借這些認識,人們就能夠很好地掌握生財之道,就可以輕鬆賺錢。盡量多地教育、培養出“通”才(kurante menschen)——這裏“通”的含義,與人們形容貨幣為“通貨”的“通”是一樣的。這也就是教育的目標。根據這些人的看法,一個民族中擁有越多這樣的“通”才,那這一民族就越幸福。所以,現代教育機構的目的,就應該是督促每一個人竭盡自身所能成為社會上的“通”人,好讓他們以其擁有的知識,獲得盡量多的收入和幸福。人們會要求這些接受教育的人,通過所接受的普遍教育,能夠對自己進行精確估價,以便知道可以對生活提出什麽樣的要求;最後,人們會強調“智力與財產”、“財富與文化”,是一種天然的和必然的結合,並且這種結合有一種道德上的必然性。所有會讓人孤獨,會讓人有了超越於金錢和報酬之上的目標,會需時很長的教育,在此都是討人厭的。人們會把這些嚴肅的教育貶為“精致的利己主義”、“不道德的伊壁鳩魯主義”。當然,根據這裏所說的現行道德,與這些嚴肅教育相反的才是受歡迎的,亦即這教育是要快捷完成的,目的就是要盡快成為一個能賺錢的人;同時,這教育的程度也足以讓人能夠賺取很多的金錢。人們也隻接受恰好足夠的文化配備,以為泛泛的謀生和社會交往需要服務,但擁有這些配備,就是社會對他們的要求。一句話:“人們對塵世的幸福,有一種必然的期望和要求,所以,教育就是必然和必須的——但也僅僅隻是因為這一理由。”
其次,就是國家的私欲:這同樣是追求盡可能的傳播和普及文化,並且手頭上掌握著最有效的手段,以達成其意願。假設國家清楚自身是足夠的強大,不僅可以放鬆控製,而且還能在恰當的時候,有能力收得回來;假設這國家的基礎牢固且廣大,能夠承載起整個的教育穹頂,那這樣的公民普及教育,就隻會讓這國家在與其他國家的競爭中得到好處。不論在哪裏,現在一旦說起“文化國家”,就要麵對所提出的這一任務:盡量地為一代人的精神思想解除束縛,使之可以為現行的體製服務和利用——到此也就為止了,就好比一處森林溪流,經由水堤和河道網進行分流以後,減弱了力度的水流就能推動磨坊的輪子,因為河流的全部力量,給磨坊帶來的是危險更甚於用處。上述為精神思想解除束縛,同時也是——並且也更多的是——某種的“戴上鐐銬”。我們隻需回憶一下在國家的自私利益驅使下,基督教逐漸變成了何種樣子。基督教的確就是渴望文化、渴望永遠持續產生出聖者的純粹表現。但由於基督教被無數次地利用於推動國家權力的磨坊,所以,基督教已經逐漸變得虛偽與作假,病入膏肓,甚至已經墮落至與其原初的目的背道而馳。甚至其最近發生的事情,亦即德國改良,也不是別的,而是基督教的回光返照而已——如果它不是從國家的劍與火中竊取了新的力量和火焰的話。
第三,支持文化的,還有所有那些意識到自己有著醜陋或者無聊內涵,想通過所謂的“漂亮形式”來騙人的人。通過外在的東西,通過言辭、手勢、奢華裝飾、禮貌的舉止,讓旁觀者對自己的內涵,得出錯誤的結論,因為人們知道:人都是習慣性地根據外表而評判內涵。我有時候覺得,現代人相互間感覺到了無比的沉悶,他們也就迫切需要借助各種花樣和手段,把自己打扮得有趣一點。這樣,他們就讓他們的藝術家們把自己擺弄成一道道刺激誘人的菜肴,然後端到桌上。因為他們身上澆滿了整個東方和西方的調料,所以,現在,他們就當然散發出東西方的有趣氣味。他們著眼於滿足每一種的口味,每個人都會得到服務——不管他們突然心血來潮想要的,是陽春白雪還是下裏巴人;是高尚理性化的還是土氣粗野的;是希臘的還是中國的;是悲劇還是不入流的垃圾劇。現代人當中在這方麵最負盛名的大廚,那些不惜代價要變得有趣、要吸引人,同時也讓人吸引自己的,眾所周知是法國人,功夫最差勁的則是德國人。這一點對於德國人來說,從根本上更加讓人得到安慰。如果法國人嘲笑我們缺乏趣味和優雅,又如果某些德國人想要趣味和優雅時,會讓法國人想起那些想在鼻子上穿環和搞個文身的印度人,那我們可不要責怪這些法國人。
在這裏,我不得不離題說一下。自從上次與法國的戰爭以來,在德國有了很多的變化;在德國文化方麵,人們明顯地有了新的願望。這次的戰爭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到世界優雅的另一半的一次旅行。當勝利者不恥於向被戰勝者學習點點文化,那戰勝者的不帶偏見是多麽讓人讚歎!特別是那些手工藝品,都會不斷反複地拿來與那更有修養的鄰國做比較,德國屋子的擺設也弄得與法國的相似,甚至德國的語言也經由依照法國模式組成的學士院而獲得了“健康的趣味”,擺脫掉了據稱是歌德對德語所發揮的影響——這說法是最近出自柏林的院士杜布瓦·雷蒙[1]。我們的戲劇也已經長時間以來默默地和讓人尊敬地爭取著同樣的目標,甚至優雅的德國學者也已經發明出來了。現在可以期待:至今為止還並不曾打算去迎合那優雅法則的所有一切,德國音樂、悲劇、哲學,等等,從現在開始,都要靠邊站,因為這些東西不再是德國式的。但如果德國,如果這仍欠缺文化、現在正渴求文化的德國,把文化隻是理解為打扮、點綴和美化生活之用的藝術和工巧,是禮貌、優雅的舉止,其中也包括了舞蹈高手、裝潢設計能人的技巧和創意;甚至在語言方麵,人們也隻是關心那些在學術上被認可的規則,隻盡力獲得泛泛的圓潤禮儀——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們就的確用不著為德國文化花費點點心思了。經過上一次的戰爭和與法國人的個人比較,德國人卻似乎還沒喚起對文化更高一些的期待。相反,很多時候,我懷疑德國人現在是否很想要粗暴地擺脫掉他們的那些古老義務——這些義務是德國人的奇妙稟賦,德國人那厚重、深刻的天性所帶給他們的。現在的德國人更寧願玩弄花樣,更寧願做猩猩猴子;他們情願學到一些禮儀和技巧,好讓生活變得有趣。但人們對德國精神所作的侮辱,無過於把德國精神當作是蠟一樣的東西,可以隨意搓圓捏扁,以逢迎、順應所謂的“優雅”。如果很不幸這是真的,即相當一部分的德國人很願意委屈逢迎諸如此類的優雅,那就要經常對他們這樣說,直至他們聽見為止:在你們那裏,已經再沒有那種古老的德國精神了,那璞玉渾金雖然堅硬、尖刻、不好琢鏤,卻是至為寶貴的材料,也隻有最偉大的雕塑家才可以處理,因為唯獨這些偉大的雕塑家才配得上這樣的材料。你們現在還有的,是軟綿綿的、漿狀的東西,你們就盡管以此隨意做出優雅的人形和有趣的神像吧——在此,理查德·瓦格納的話仍然適用:
德國人想要顯示出禮貌和風度的時候,是笨拙和僵硬的;一旦德國人燃燒起來,那他們就是高貴的,足以傲視同群。
對這德國火焰,優雅之士有著種種理由要倍加小心,以防有朝一日,這大火會吞噬掉那蠟做的人形和神像。當然,現在在德國流行的對那“優美形式”的喜好,我們或許可以為此找出其他的和更深的根源:德國人現在的那種匆匆忙忙,那種上氣不接下氣地抓住眼前瞬間,那種迫不及待要從樹上摘取所有仍是青澀的果子,那種奔跑和追獵,及其深刻在人們臉上的皺紋、在人們所做的一切而留下的印記,就像文身一樣。就好像喝了一杯現在開始發揮作用了,人們再也難以平靜呼吸,而是焦慮、有失體麵地橫衝直撞,成了現時片刻(moments)、輿論(meinungen)和時尚(moden)這三個m字的奴隸。這樣的話,那有失尊嚴和有失鎮定就當然是相當紮眼,某種虛假的優雅就成了一種需要,好讓那毫無尊嚴、急不可耐的病態能夠罩上一層外衣。這是因為與那渴求優美形式和優美外表的時髦欲望緊密相連的,是當今人們那醜陋的內涵:優美形式是要遮掩,醜陋內涵則需要被遮掩。現在,文化修養就意味著不讓自己看到人是多麽卑劣和可憐,在全力欲求的時候又是多麽的貪婪,在占有和囤積的時候是多麽永無厭足,在享用的時候又是多麽自私和無恥。不止一次,在我明白指出我們德國缺乏文化的時候,人們是這樣回應的:“但這樣缺乏文化是很自然的,因為德國人至今為止是太窮、太謙虛了。隻要讓我們的同胞富裕起來,讓他們有了自我意識,那我們就會有文化的。”雖然信仰不管怎麽樣都會讓人幸福,但這樣的信仰卻無法讓我幸福起來,因為人們相信將來自然就會有的文化,那種財富的文化、那種光亮圓滑和儀態偽飾巧妙的文化,我感覺是恰恰與我所相信的德國文化格格不入,是其死敵。確實,誰要是不得不生活在德國人當中,都會因為德國人那聞名的灰暗生活和灰暗的思想意識而受罪,其他的還有德國人的缺乏形式、那種呆滯和遲鈍的感覺,在人與人之間細膩、敏感交往中所表現出來的粗魯和生硬。更讓人難受的是,德國人性格中的嫉妒,與某些遮遮掩掩、並不純粹的成分。看著他們骨子裏喜好虛假和不真的東西,還有就是追捧那些惡俗的模仿、喜愛那些從異邦轉來德國本土以後最終變了味的東西——看著這些,我們會感覺痛苦和屈辱。現在,除了這些以外,還得加上諸如此類最讓人受不了的東西:那種發燒般的煩躁不安、對成功和利潤的狂熱追求、那種過分看重現時此刻——所有這些病態和虛弱,單靠那注重“有趣的外在形式”的文化,是永遠不會得到根治的,隻會掩蓋了病情而已。每念及此,讓人憤慨。而這些就發生在產生出叔本華和瓦格納,並且還應產生出更多這樣的人的民族!或者,我們是否在無望地欺騙自己?所列舉的叔本華和瓦格納,或許並不足以保證像他們的那些力量,的確仍然存在於德國精神和心靈之中?他們本身是否隻是例外?就好比是以前人們所認定的德國品質,在此是回光返照?我對此也無法確知,所以就回到那泛泛的考察軌道上來吧。那些讓我憂心忡忡的疑問,太過頻繁地使討論偏離了軌道。所有那些雖然也會促進文化的發展、但卻不曾真正認清文化目標(亦即產生天才)的因素,我還沒完全列出來。我已說出了三種:生意人的利欲、國家的私欲和所有那些有理由想要通過表麵的東西,以偽裝和掩藏起自己的人。第四種因素,我認為就是科學和知識的自私,以及科學和知識的仆人(亦即學者)的特性本質。
科學(和知識)與智慧的關係,就猶如循規蹈矩、謹守道德之士與聖者的關係。科學和知識是冰冷和枯燥的,沒有愛,也絲毫不知道那種內心的深感不足和渴望。科學對自己是有用的同時,對其仆人是同等程度的有害——一旦科學把自己的特性轉移到了其仆人的身上,並以此僵化他們的人性的話。隻要文化是被理解為本質上不過就是促進科學,那文化就會毫無憐憫之心地、冷冰冰地漠視承受巨大苦痛的人,因為科學眼光所到之處,就隻是知識方麵的問題,也因為痛苦在科學的世界裏麵,的確就是不適宜也無法明白的事情,不過就是再多一個問題而已。
但人們隻是習慣於把每一個經驗和體驗翻譯為辯證的問與答的遊戲,翻譯為純粹頭腦的事情。讓人驚訝的是,這樣的工作和活動,在那麽短的時間裏就能讓人枯萎,這樣的人如此之快就幾乎隻剩下一副骨架子,在那格格地走動。每個人都知道和看到這些。盡管如此,看到這樣隻剩一副骨架子的人,年輕人居然沒有被嚇倒,並且還永遠一而再再而三地盲目、不加選擇也不加節製地獻身於其中——這到底又是怎麽可能的呢?這不可能是因為那所謂的“對真理的本能追求”所致,因為對那冷冰冰的、純粹的、沒有結果的知識,又怎麽可能有那本能的追求!那為科學和知識服務的人,其真正的推動力到底是什麽,對於不帶偏見的明眼人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對那些學者,進行一次檢查和解剖,是值得一做的事情。他們自己就已經是習慣於放肆地觸弄這世上的一切。甚至這世上最有價值最受尊崇的東西,也大膽地拿來肢解和拆開。我要直說己見的話,那就是學者的背後有著一團亂麻似的各種不一的動機和刺激誘因,他們根本就是一塊不純淨、有雜質的金屬。首先,那是強烈和不斷加強的新奇感和好奇感;要在知識領域冒險一番的狂熱;相比舊的和乏味的東西,新的和稀有之物對他們有著持續的刺激和吸引;還有就是某種程度上對辯證、辯論探討等的遊戲樂趣,在思維領域中尋求那種追蹤狡猾狐狸的打獵快感。這樣的話,這些人所追求的並不真的就是真理,而是那追求本身;他們的主要樂趣就在於打獵過程中巧妙的隱蔽、躡手躡腳的包抄、講究技巧的一劍封喉。此外,就是那要唱反調的衝動,在與他人的對抗中感覺到自己,也讓對方感覺到自己;那種針鋒相對變成了一種快感,而個人的勝利就是所要追求的目標。那為真理而戰則隻是借口而已。再者,在很大程度上,學者們去發現某些“真理”,是因為他們屈從於某些統治人物、統治階層、社會的輿論、教會、政府,因為他們覺得把“真理”帶到他們那一邊,會對自己帶來好處。下麵的素質和特性,也經常見之於學者們的身上,雖然不如我已經說過的那些特性已屬常規。(1)誠實和追求簡單。這本來是值得高度評價的——如果這種誠實和簡單不是拙於偽裝所致,因為要善於偽裝的話,那的確是需要一些頭腦機智的。事實上,無論在哪裏,如果一個人的機智和靈活表現得太過紮眼,那就多少會引起人們的戒心,對此人是否正直,人們就會有所懷疑。在另一方麵,這種誠實也大都沒有什麽價值,甚至對於科學而言,這種誠實也甚少建設性,因為這種誠實附著於常規,這些人也隻會在簡單事情或者在無傷大雅之事上說出實情。這是因為在此說出實情,要比保持沉默更合乎他們懶惰的特性。並且,因為所有新的東西都要求我們忘掉舊的東西和重新學習,所以,這種誠實在需要時會尊崇舊的看法,會責備宣揚新東西的人對事情缺乏“正確的感覺”。對哥白尼[2]的學說,他們肯定會堅決反對,因為在這一例子裏,表麵現象和傳統看法站在了他們的一邊。憎恨哲學的學者並不少見,其實,他們最憎恨的是那長串的連鎖推理和巧妙的論證。的確,每一代的學者,從根本上對哪些東西可允許作深入觀察和思考,都有一個直覺的標準;一旦越出雷池半步都會受到懷疑,被認為不可靠,甚至被質疑人格是否誠實。(2)對近在眼前的東西,眼睛是相當雪亮的,但看視遙遠和普遍的東西的時候,則是高度近視。他們的視野範圍一般都相當狹窄,眼睛也得湊近所看視之物。如果這種學者想從一個觀察點轉到另一個觀察點的話,那他們就得把整個看視儀器挪到另一個觀察點才行。他們把一幅圖畫細分和拆成純粹的片片斑痕,就像人們用觀劇望遠鏡觀看舞台演出一樣:一會兒看見一個頭,一會兒卻看見部分衣服,但就是無法看到全景。他們從來不會把那些個別的圖畫斑痕聯係起來觀看;他們推斷的隻是那些斑痕之間的關係。所以,他們對所有普遍性的東西都缺乏強烈的印象。例如,他們在評判一篇文字的時候,因為他們無法從總體上把握,所以就根據一些段落或者句子,或者錯處而作出評判。他們按捺不住誘惑,很想宣稱:一幅油畫也就是雜亂的一堆汙跡而已。(3)在好、惡方麵所表現出來的幹巴、無聊和平庸本性。因為這一特性,他們尤其在研究曆史中得到樂趣——隻要他們根據他們自己所熟知的動機而追蹤曆史人物的行為動機的話。鼴鼠也隻會認為鼴鼠洞裏才是最合適的。他們對一切別出心裁的、超出常規的假設,都會小心翼翼;如果他們堅持不懈的話,那他們會挖掘到過去那些事情後麵的平庸動機,因為他們感覺與這些東西心有靈犀。當然了,也正因為這樣,他們通常無力理解和賞識那少有的、偉大的和不同尋常的東西,亦即關鍵的、決定性的東西。(4)缺乏情感和乏味單調。這讓他們甚至做起了解剖。他們感知不到很多知識所帶來的苦痛,因此並不害怕進入別人會感到心驚的領域。他們是冷漠的,因此很容易就會顯得殘酷無情。他們也被人視為膽大,但他們並不真的是這樣,膽子並不比那不知眩暈為何物的騾子更大。(5)自我評估很低,幾近謙虛。雖然困於可憐的一隅,但他們卻不會有自己被浪費、被犧牲的感覺;他們似乎經常在內心深處知道:他們不是飛翔的鳥兒,而隻是爬行的小動物。帶著這樣的特性,他們的樣子自然讓人心生惻隱。(6)對他們的老師和導師忠心耿耿。他們是從心底裏想幫助這些導師,他們也知道得很清楚,以真理來幫助他們是最好的。這是因為他們充滿著感激之情:唯有依靠這些導師,他們才得以進入了科學的威嚴大堂——要踏進此門,僅憑他們自己可是永遠無望的。誰在今天要是懂得作為導師開辟一領域,在此領域中,甚至那些頭腦不很行的人,也能憑借苦幹做出點點的成績,那他在極短的時間裏就能成為名人:人們就會馬上蜂擁而至,爭相進入這一領域。當然了,這些忠心和感激的人,對於導師來說也是倒黴,因為所有這些人都在模仿他,他的缺陷就變得誇張和更加明顯。這些缺陷在這些小人物的身上鮮明、突出,而導師的優點則是反過來,亦即在這些小人物的身上顯現的話,也以相同的比例縮小了。(7)一旦被推上這條學者之路,那就循習慣延續走下去。這些人對真理的感覺,源自其缺乏思想及一切都按既定的習慣而行。他們是收集者、解釋者、目錄和標本的編製者;他們在某一領域中反反複複地尋尋覓覓,純粹隻是因為他們從沒有想到過,除此領域以外,還有其他的學術領域。他們的勤勉有點類似那愚鈍、巨大的重力,這也是他們經常能完成一些業績的原因。(8)懼怕無聊、躲避無聊。真正的思想家最渴望獲得閑暇,而平庸的學者則避閑暇唯恐不及,因為他們有了閑暇以後都不知道該幹些什麽。他們的安慰就是拿起書本,亦即去看看別人是怎麽想的,這就是他們打發長日的方式。他們尤其喜歡挑選一些能在某種程度上刺激起他們的切身興趣的書籍,這樣,經由他們在這方麵的好、惡,好讓他們體會一下感情的起伏。也就是說,在他們所挑選的書裏,他們本人就是書中審視和思考的內容,或者這些書所講的是他們的階層,或者是他們的政治、美學,或者隻是語法方麵的觀點。如果他們還專於某一門學科的話,那他們就不會缺乏娛樂的手段和對抗無聊的蒼蠅拍子。(9)掙麵包的動機,亦即歸根到底就是那聞名的“饑腸轆轆”所致。真理是有人願為之效勞的——如果為其效勞的話,就能夠直接提高薪金和有助晉升,或者至少就能夠贏得手握麵包和榮譽的人的青睞。但人們也隻是為這樣的真理效勞,這也是為何那許多人為之效勞的有利可圖的真理與無利可圖的真理之間可以劃出界限。隻有極少數人是投身於後者,“才能是作供養腸胃之用”的原則並不適用於這少數人。(10)對學者同行畢恭畢敬、害怕招來同行的蔑視。與這之前的動機相比,這個動機要少些,但卻高級一些,也算是相當常見。行業的所有成員懷著猜忌互相監察著,以確保真理是以這真理的發現者命名,因為這真理關係到許多的麵包、職位和榮譽。人們給予真理發現者以尊重,目的就是有朝一日輪到自己發現真理的時候,能夠索回尊重。不真、謬誤的東西被響亮引爆,好讓競爭者的數目起碼不至於太大了。但貨真價實的真理也不時被引爆,這樣的話,起碼在一個短時間內,可以給那些大膽、頑固的謬誤觀點騰出位置。因為到處都不乏“道德愚蠢”(人們也稱之為“惡作劇”),這些領域也不例外。(11)成為學者是因虛榮心之故,這一類是更稀有的品種。如果可能的話,他們想獨占整個學術領域。因此,他們會選擇一些稀奇古怪的研究科目,尤其是如果那些研究還需要不一般的費用開支、旅行、挖掘,在不同的國家還要有無數的關係。被人當作稀奇怪物一樣地盯看,他們通常會覺得如有榮焉,喜不自勝。他們也不會想到以自己的學術研究賺取麵包。(12)成為學者是出於遊戲動機。他們的愉快就來自在學科中找到一些難解之結,然後解開它們。與此同時,他們卻不會用力太過,以防失去了遊戲的樂趣。所以,他們不會鑽得太深,但卻能經常察覺到那些掙麵包學者費力睜大眼睛、慢慢搜索但也無法發現的東西。最後,我把追求正義作為學者的第13條動機列出來。人們會反駁說,這一高貴的,並且確實是要在形而上的層麵上才能理解的動機,太難與其他的動機區別開來了;對於凡人的眼睛,這一動機根本上是模糊和難以把握的。正因為這樣,所以我特地加上這一虔誠的願望:但願這一動機在學者當中比看上去的更加普遍和更有效地發揮作用。這是因為正義之火的一點點火星,一旦投進了學者們的靈魂裏麵,就足以燒紅和純淨他們的生活和奮鬥,這樣他們也就再不得安寧,並永遠被逐離了那種不冷不熱或說冷淡的心情;而之前那些平庸、常規的學者,就是帶著這樣的心情完成他們每天的工作的。
現在,我們就試想著把以上所有成分,或者把其中的一些成分用力攪拌混合,那我們也就合成了所謂為真理服務的人。相當奇怪的是,為了一些從根本上是人性以外的事情,為了一些純粹的、無足輕重的並因此人們是缺乏動機去研究的知識,很多微小的、相當人性的動機卻混雜組合成了一個化學混合物;這作為結果的化學混合物,亦即學者,卻在那超凡、高尚和完全純粹追求的光線下,顯現了被神化的一麵,以致人們完全忘記了這些人其實是由些什麽材料混合而成的。但有時候,每當學者對文化到底意味著什麽成為一個問題的時候,我們就必須想想這些事實。誰要是懂得觀察的話,那他就會發現:學者,就其本質而言是沒有獨創性的,這是他們的本質構成所決定的!同時,他們對有獨創性的人有著某種天然的憎恨。這也解釋了為何在任何時期,天才與學者都相互為敵。也就是說,學者想要殺戮、拆解和明白大自然;天才則以新的、活的自然之物豐富大自然。這樣的話,在他們之間,無論是想法還是做事,都是對立和衝突的。在很幸運的時期,人們不需要學者,也不認識他們;在完全是病態和憤怒的時期,人們就會把學者視為最高、最值得尊敬的人,並給予他們最高的等級。
我們現在的時期到底是健康還是病態,哪有夠格的醫生去了解!確實,甚至現在,學者在相當多的方麵獲得了太高的評價,因此對形成中的天才及相關方麵構成了危害。學者對天才的困頓可是沒心沒肝的,聲音尖冷地打發這一話題。一說起天才就聳聳肩,就好像是談論某樣怪誕、扭曲的東西——對談論這些東西,他們既沒有時間也沒有樂趣。
總而言之,從所有這些思考,我們得出了什麽結論呢?現在到處所見,人們都似乎在盡全力促進文化的發展,但對文化的目標,人們是不清楚的。不管國家如何大聲宣傳為發展文化做出了貢獻,但國家發展文化的目的,不過就是為了國家自己;國家也無法理解除了國家利益和存在以外,還會有更高的目標。而那些對課程和教育無休止提出要求和需求的生意人,他們想要的,歸根到底還是賺錢。當那些需要外在形式和外在門麵的人把為文化所做的工作歸功於自己,並誤以為,例如,所有的藝術都屬於他們,並要為他們的需要服務,那就隻是清楚顯示了他們在肯定文化的時候,其實隻是在肯定他們自己;他們仍然沒有擺脫那種誤解。至於學者,已經說得夠多的了。也就是說,盡管這所有四者都共同熱切地考慮如何利用文化為自己帶來好處,一旦他們的利益沒有牽涉其中的話,那他們就馬上變得無精打采、頭腦空空。這就是為什麽我們會說,產生天才的條件在新時代並沒有改善;對於獨特的、有獨創性的人,人們的厭惡已經到了那樣的地步,以致蘇格拉底在我們當中是不可能生活下去的,起碼活不到70歲。
現在我們回想一下我在第三部分所闡明的:我們的整個當代世界看上去一點都不是那樣的紮實穩固和經久不變,以致可以預言那文化概念能夠持續永遠。我們甚至必須認定很有可能發生的事情,就是在下個千年裏,會產生一些新的、能讓我們現在的人頭發直豎起來的想法。堅信文化有一個形而上的含義,最終會變得沒有那麽嚇人,但人們由此堅信所引出的涉及教育和學校的一些結論,或許聽起來仍然是嚇人的。
要把目光越過目前的教育機構,看到那全新的、別樣的教育製度和機構的話,當然需要完全不一般的深思能力才行。或許過兩三代人,這樣的全新教育機構就會被認為是很有必要的了。也就是說,既然現時的高等教育者致力於產生出學者、政府官員、生意人、文化菲利斯丁人,或者通常最終就產生出所有上述的混合物,那將來就要被設計出來的製度和機構,當然有一個更加困難的任務——雖然這任務就其本身並非更加困難,因為這無論如何都是更自然也更輕易的工作。還有什麽,例如,比像現在這樣違反自然地把一個年輕人訓練成學者更加困難的?但之所以說困難,就在於要讓人們重新學習改換觀點,確定一個新的目標。把我們現在教育製度背後的根本思維轉換成一種新的根本思維,是要花費巨大努力的。目前教育製度的根本指導思想,根子源自中世紀,而產生出中世紀式的學者則被視為完美教育的目的。現在是時候認真檢視這兩種對立的根本思想了,因為始終需要某一代人開始戰鬥,而後一代的人才可收獲勝利。現在,個別已經明白了新的根本指導思想的人,就站在了十字路口。走上那邊的一條路的話,他會受到他那時代的歡迎,也不乏酬勞和花環;巨大的人群會簇擁著他,前後都是眾多的同聲同氣的人。前排的人喊出口號,各隊列都會齊聲呼應。在此,首要的義務就是“協調一致地戰鬥”,第二個義務則是把所有那些不願意站在同一行列的看作是敵人。而這邊的另一條路上則少了很多同路人,路子更加難走、更加曲折、更加陡峭。那些走上第一條路的人會嘲笑這些人,因為這些人在這第二條路上邁步更加吃力,也遭遇更多險情,同時也受到第一條路上的人的引誘,以改弦易轍。如果兩條道路相交的話,那第二條路上的人會遭受惡待、排擠或者孤立,因為人們會小心地對他們敬而遠之。那麽,對走上這兩條不同道路的不同的人而言,文化的製度或機構意味著什麽呢?那在第一條路上摩肩接踵擠向他們的目標的巨大人群,會把那理解為一些安排和規則——得益於這些,他們可以按部就班向他們的目標挺進,所有那些盯著更高和更遙遠目標的頑固者、倔強者和孤獨者,就經由這些製度和機構而被淘汰掉。對這後麵的一小撮人而言,教育機構需要實現的,當然是一個全然不一樣的目的。他們希望通過某一個紮實機構的保護,以防被上述那人潮衝得四散分開和卷走,這些人就太早力竭而去,或者經不起誘惑而放棄完成那艱巨的任務。這些少數的個人應該完成他們的工作——這是他們團結在一起的意義所在。而所有投身於這一教育製度的人,都應努力通過持續淨化、互相關懷和鼓勵,在自身、在周圍為天才的產生、為其作品的成熟而做好準備。就算是天賦屬於二流、三流者,同樣要鐵定為此目標服務,也隻有通過投身於這樣的使命,才可以活出其義務,才可以生活得有目標、有意義。但現在,正是這些具一定天賦的人,受到時髦文化聲音的誘惑而偏離其正道和疏遠其直覺。這種誘惑瞄準他們的自私本能而下手,還有就是他們的弱點和虛榮。時代的精神就熱心地、以阿諛悅耳的音調悄聲對他們說:“跟我來吧,別到那一邊去!在那一邊,你們就隻是傭人、幫手、工具而已,更高級之人的光芒蓋過你們,你們永遠不會快樂享受你們的本性,而是受人操縱,套上鎖鏈,成為奴隸,甚至機械人。但在我們這一邊,你們卻是主人,享受著你們那自由的個性,你們的天賦會發揚、閃亮,你們自己會站在最前列,簇擁著你們的是大量的追隨者,而大眾的好評當然會比天才人物從高高在上、從寒冷飄緲之處下達的讚許,更加讓你們受用。”麵對這樣的誘惑,甚至最優秀者也會把持不住。在此起決定性作用的,從根本上不是人們那稀有和強力的天賦,而是某種內在英勇氣質的影響,還有就是對天才的內心親和程度。這是因為有這樣的人:當他們看見天才人物在艱難地搏鬥並身處險境,或者當他們看到天才的著作因為國家的短視自利、因為生意人的膚淺意識和因為學者階層那乏味的自我滿足而受到冷遇和漠視,他們就會對這些艱難和困苦感同身受。所以,我也希望,能有一些人明白我這樣描述叔本華的命運,到底是想說些什麽,能明白根據我的思路,叔本華作為教育家,到底應該朝著哪一目標方向給予我們教育。
注釋
[1]杜布瓦·雷蒙(dubois-reymond,1818—1896),柏林大學教授。——譯者注
[2]哥白尼(nicus copernicus,1473—1543),波蘭天文學家,以天體運行理論著稱於世。——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