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虛無之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作者:謝國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很多時候,感情的最初,都是透過色相來的。我們看那人相貌俊朗,看那人笑顏如花,心中的一根弦,就被撥了一下。之後,再看那人時,便有了不一樣的情感,心也隨著他的舉動,生出絲絲的情愫來。
但這些建築在物質基礎上的情感,並不牢固。這色相後的本質,才是決定愛情是否長久的重要因素。
倉央嘉措生於禮佛之家,父母有較高的素養。雖然他現在對佛學有些意興闌珊,但他終究是佛教的信徒,他所追求的,始終是浸潤了他身體十幾年的精神世界。如此的倉央嘉措,一個不通文墨的女子,很難與之心意相通。
所以對這段感情,倉央嘉措很快就失望了,他說:
肌體雖已接觸,
未識情心深度;
不若在地畫圖,
能測天星度數。(蕭蒂岩譯)
倉央嘉措很懊惱,雖然是順水推舟的戀情,但他畢竟在心底有一絲希望。可現在,他卻不滿起來,他自問:難道我們隻是有肉欲的戀人?為什麽我看不到你內心真正的想法?你是愛著我的靈魂,還是僅僅愛著我的軀殼?感情如若隻是與一塊肉的交流,那又何須長久?
在佛教中的戒律中,其實本沒有戒除男女感情的條款。佛教最基礎的戒律——“五戒”,為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其中與男女有關的戒律是“不邪淫”,這裏的“淫”是充滿肉欲的性行為,隻通過物質的身體交互,來感覺快樂的一種非常物質的快感。它雖然可以使人感覺到精神的快樂,但這樣的快樂,是建立在物質基礎之上的,從根本上背離了佛教的宗旨。所以佛教要戒淫,出家之人,不能發生依賴身體的性行為,在家的居士,則不能發生背叛家人的性行為。
佛教的“三界”中也指出,我們所處的世界為“欲界”,因為這裏有男女之欲、食物之欲。這裏的欲,是基於物質基礎的欲望,所以它亦是指基於身體的肉欲。但對於男女之間的情感,佛教是沒有提到的。那是因為,很難有人能夠真正體味到真情感和欲望之間的差距。一些人因身體的荷爾蒙反應而墮入情感;一些人則是因有了情感,而墮入了肉欲的陷阱。不管怎樣,世人很難把握好“愛”與“欲”的關係,所以佛教徒在執行這一戒律時,也習慣性地將“男女之愛”戒了。
欲,是我們要戒除的物質生活;真情,卻是我們可以保留的珍寶。在與這釀酒女的相戀中,倉央嘉措明白了這個道理。他要的不是那虛無的物欲,他要的是最珍貴的真情。這真情,不是對對方好那麽簡單,它更應該是對對方心靈的了解。倉央嘉措此時懊悔,當初不該如此倉促地接受這份感情。她為他帶來的,不是美妙的愛情。即便她美麗不可方物,但她離他理想的愛戀,差得太遠了。他懊惱地寫道:
邂逅相遇的嬌娘,
渾身散發著芳香;
卻像拾到塊白玉,
又把它拋到路旁。(高平譯)
想起當初遇到這釀酒女的情形,他就生氣。他把怨氣發泄在了酒肆老板娘的身上:
與愛人邂逅相見,
是酒家媽媽牽的線;
如果欠下孽債,
可得你來負擔!(高平譯)
還好,倉央嘉措能夠及時從中醒悟,否則他繼續沉淪,真會為今生欠下孽債。
佛教講究的是因果輪回,任何一件事情都可能成為一個因,它將導致未來的果報。種善因,就能得善果;種惡因,就會得惡果。如果倉央嘉措沉淪在情欲之中,就會造下一個惡因,他必將在未來或者下一世遭到惡報。但倉央嘉措正在氣惱之中,他認為這惡因是酒肆老板娘導致的,她也為此種下了一個惡因,他現在為未來欠下的孽債,需要老板娘去負擔!
這顯然是倉央嘉措的氣話,和禪師們的出口成髒差不多,隻是在表示當時的情感。表達過了,這情緒也就過了,並不會多留心頭。他依然來這酒肆,接受老板娘的道歉,和釀酒女坦然相對。
好聚好散的戀人,相見時依然可以是朋友,就如同倉央嘉措與嬌娘,雖然決裂,可畢竟有甜美的過去,沒有必要把對方恨之入骨,不能入眼。
感情,就應該是一次拿得起放得下的舉重,不要讓自己陷入一場負重的比賽。高估自己的能力,便會使自己受傷。人總要對自己的感情有正確的評價,太過偏激,也許可令你失去本可能存在的美好。
倉央嘉措和嬌娘對兩人感情的失敗,都很明確原因,繼而見麵,依然相視而笑。
對這事,老板娘自己倒是內疚了很久。她知道這宕桑旺波說的,不過是過場的調笑話,她並不介意,她介意的是,她低估了他對感情的要求。倉央嘉措對戀人的要求,其實很高,堪稱完美:不為錢,不為欲,有共同愛好,重情義,又有仙女的容貌,甚至在兩人的交流中都要契合。倉央嘉措要的感情,就像一個烏托邦。
不僅是老板娘,就連倉央嘉措也懷疑著。他突然覺得自己身處的世界虛無起來,變得沒有什麽意義。但凡遭受過重創的人,都容易生出如許的厭世情緒。倉央嘉措經曆了父母的生死,經曆了身份的突變,經曆了傀儡的壓抑,經曆了感情的背叛和打擊,他在人生的任何一個方麵都不如意,他審視自己的人生,難以發覺值得他得意之處。
這人生有什麽意義?這世界有什麽意義?他一概不知道,他知道的是,他不如全世界的意,全世界也不如他的意。他的心思在酒香中飄忽得不知方向,他感覺自己身處在一座虛無之城。
佛說:我們身處的一切,是虛無的,就連我們身處的軀殼,都是虛無的。用一句標準的佛教術語來說,這虛無,就是“四大皆空”。
通常我們知道,“四大皆空”指的是一切皆是虛無,不過很多人並不知道何為“四大”。佛家認為,世界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組成。這四大元素的說法,聽起來甚為耳熟?在影片《第五元素》中,也提到了西方文明中的四大基本元素,竟與佛教的一模一樣。佛教的四大元素理念,因襲自印度教的創始思想。不同的是,佛教雖然認為世界是物質的,但同時也提出,這些物質是虛無的。
這樣的理論聽起來極為矛盾,其實這不過是佛教搞的思辨術。佛教認為,世界有物質的本相,但相的裏麵,有各自的自性。就好像我們的身體,是物質的相;我們的精神意誌,是藏在這物質的相中的自性。因為有這樣的自性,所以我們才各不相同,世界才豐富多彩。但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本相和自性,我們才煩惱多多。
所以,如果想讓我們的思想解放,破除諸多煩惱,首先要做的,就是破除對相的執迷。如此我們方知,自性主導我們的行為和思維,才知自我力量的強大。這就是為何佛教要說“四大皆空”。物質都是虛無的,隻有自性才是最為真實的。隻有認識到了自性,才可能尋找到智慧。
可這隻是一方麵。當我們把本相的“色”當做了“空”,那麽我們的自性所住的,就是一座虛無之城。既然自性是依靠虛無而存在的,那怎麽可以說它是實在的呢?我們隻能說自性也是空。現在不僅“四大皆空”了,甚至出現了“性空”。這樣說來,這個世界豈不就是空空蕩蕩的一片?
佛教卻說,什麽都是空的認識,是頑空,是惡業。我們既然能感知自性,能感知本相,就說明它們是存在的,它們本來具有物質的屬性。由此,“空”即是“色”。
佛教的色空觀說得非常繞,繞得有條理的人也容易被弄糊塗。可就是這樣的繞,讓思辨變得不僅僅是樂趣,更富智慧。當一個人能將這樣繞的思想理順時,他的心就能真正理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心便徹底地獲得自由。不執迷,不留戀,不拋棄,不離舍。隨遇而安、自由自在地生活於物質的世間,無障無礙。
不知道倉央嘉措有沒有真正理解這種“相”、“性”的“色”、“空”變換,至少此時他覺得他的世界是虛幻的。他是在用他的肉身去感知虛幻的物質世界,他的心靈,則在探索難以被人察覺的智慧。
所以不少後人,認為他做到了,他完全有於世間無礙的智慧。世人喜歡他的詩,喜歡他的坦誠,喜歡他的自由隨性,便連帶喜歡上了他這個人。所以他的一切應該是美的,應該是沒有缺失的。所以他們認為,他是在徹底地了悟了佛學的色空觀後,才以放浪形骸的舉止來反觀世間。他的入世法,是對人世最真切的關懷。
其實要說看透了色空變換的活佛,濟公可算是一個。他的“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就是無色無空的最好體現。一切外物都入不了他的法眼,所以他不在乎外觀的華貴和整潔與否。既然外物不入他的法眼,萬物就等同於一般。華貴、整潔與肮髒沒有區別,富貴與貧窮也沒有區別。好的東西,他能心安理得地享受;劣等的東西,他也能甘之如飴。他感受著世間的物來物去,卻一切都不掛心頭。
宋代無門禪師的詩說得好:“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煩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世間自有大美在,但隻有心的自由,才能讓人時刻感受到美。出家之人所追求的,就是這種心的自由。
但能修煉至此的,能有幾人?
倉央嘉措算是其中之一麽?或許算。至少告別了兩段荒唐的情感後,他看穿了這世人的偽善。他知道這一個個笑吟吟的麵孔後麵,未必是一顆良善的心。即便是一顆良善之心,卻缺乏智慧,亦如同行屍走肉一般。
於是他坐在酒肆裏一個人喝酒,他也和大家一起唱歌,他也與人互敬幹杯,但他的心退了一步。他不再積極地想要融入到真正的世俗中去了。他開始用心去觀察、去感受世人的情感,去判斷他們情感的真假,去感知他們的智慧。他要去尋一段真的感情,而非構築在任何的物質之上的。
退一步或許真能海闊天空。這段時間,倉央嘉措的心是釋然的。有酒且喝,有歌且唱,有樂且笑,一副“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的派頭。至少此時,他已經很像一個得道的活佛了。不過他的心中,尚還有一絲執迷,那便是對真性情的追求。
真正看穿一切的人,又何須執迷於真情。情之於人,有則有之,無則無之。遇到有情之人,可以感其真,卻不會入其心。真正的修行,應該是如此般來去如風。嬉笑人間,卻不執迷於人間。
倉央嘉措還得繼續經曆磨難,方能明白這一點。
但這些建築在物質基礎上的情感,並不牢固。這色相後的本質,才是決定愛情是否長久的重要因素。
倉央嘉措生於禮佛之家,父母有較高的素養。雖然他現在對佛學有些意興闌珊,但他終究是佛教的信徒,他所追求的,始終是浸潤了他身體十幾年的精神世界。如此的倉央嘉措,一個不通文墨的女子,很難與之心意相通。
所以對這段感情,倉央嘉措很快就失望了,他說:
肌體雖已接觸,
未識情心深度;
不若在地畫圖,
能測天星度數。(蕭蒂岩譯)
倉央嘉措很懊惱,雖然是順水推舟的戀情,但他畢竟在心底有一絲希望。可現在,他卻不滿起來,他自問:難道我們隻是有肉欲的戀人?為什麽我看不到你內心真正的想法?你是愛著我的靈魂,還是僅僅愛著我的軀殼?感情如若隻是與一塊肉的交流,那又何須長久?
在佛教中的戒律中,其實本沒有戒除男女感情的條款。佛教最基礎的戒律——“五戒”,為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其中與男女有關的戒律是“不邪淫”,這裏的“淫”是充滿肉欲的性行為,隻通過物質的身體交互,來感覺快樂的一種非常物質的快感。它雖然可以使人感覺到精神的快樂,但這樣的快樂,是建立在物質基礎之上的,從根本上背離了佛教的宗旨。所以佛教要戒淫,出家之人,不能發生依賴身體的性行為,在家的居士,則不能發生背叛家人的性行為。
佛教的“三界”中也指出,我們所處的世界為“欲界”,因為這裏有男女之欲、食物之欲。這裏的欲,是基於物質基礎的欲望,所以它亦是指基於身體的肉欲。但對於男女之間的情感,佛教是沒有提到的。那是因為,很難有人能夠真正體味到真情感和欲望之間的差距。一些人因身體的荷爾蒙反應而墮入情感;一些人則是因有了情感,而墮入了肉欲的陷阱。不管怎樣,世人很難把握好“愛”與“欲”的關係,所以佛教徒在執行這一戒律時,也習慣性地將“男女之愛”戒了。
欲,是我們要戒除的物質生活;真情,卻是我們可以保留的珍寶。在與這釀酒女的相戀中,倉央嘉措明白了這個道理。他要的不是那虛無的物欲,他要的是最珍貴的真情。這真情,不是對對方好那麽簡單,它更應該是對對方心靈的了解。倉央嘉措此時懊悔,當初不該如此倉促地接受這份感情。她為他帶來的,不是美妙的愛情。即便她美麗不可方物,但她離他理想的愛戀,差得太遠了。他懊惱地寫道:
邂逅相遇的嬌娘,
渾身散發著芳香;
卻像拾到塊白玉,
又把它拋到路旁。(高平譯)
想起當初遇到這釀酒女的情形,他就生氣。他把怨氣發泄在了酒肆老板娘的身上:
與愛人邂逅相見,
是酒家媽媽牽的線;
如果欠下孽債,
可得你來負擔!(高平譯)
還好,倉央嘉措能夠及時從中醒悟,否則他繼續沉淪,真會為今生欠下孽債。
佛教講究的是因果輪回,任何一件事情都可能成為一個因,它將導致未來的果報。種善因,就能得善果;種惡因,就會得惡果。如果倉央嘉措沉淪在情欲之中,就會造下一個惡因,他必將在未來或者下一世遭到惡報。但倉央嘉措正在氣惱之中,他認為這惡因是酒肆老板娘導致的,她也為此種下了一個惡因,他現在為未來欠下的孽債,需要老板娘去負擔!
這顯然是倉央嘉措的氣話,和禪師們的出口成髒差不多,隻是在表示當時的情感。表達過了,這情緒也就過了,並不會多留心頭。他依然來這酒肆,接受老板娘的道歉,和釀酒女坦然相對。
好聚好散的戀人,相見時依然可以是朋友,就如同倉央嘉措與嬌娘,雖然決裂,可畢竟有甜美的過去,沒有必要把對方恨之入骨,不能入眼。
感情,就應該是一次拿得起放得下的舉重,不要讓自己陷入一場負重的比賽。高估自己的能力,便會使自己受傷。人總要對自己的感情有正確的評價,太過偏激,也許可令你失去本可能存在的美好。
倉央嘉措和嬌娘對兩人感情的失敗,都很明確原因,繼而見麵,依然相視而笑。
對這事,老板娘自己倒是內疚了很久。她知道這宕桑旺波說的,不過是過場的調笑話,她並不介意,她介意的是,她低估了他對感情的要求。倉央嘉措對戀人的要求,其實很高,堪稱完美:不為錢,不為欲,有共同愛好,重情義,又有仙女的容貌,甚至在兩人的交流中都要契合。倉央嘉措要的感情,就像一個烏托邦。
不僅是老板娘,就連倉央嘉措也懷疑著。他突然覺得自己身處的世界虛無起來,變得沒有什麽意義。但凡遭受過重創的人,都容易生出如許的厭世情緒。倉央嘉措經曆了父母的生死,經曆了身份的突變,經曆了傀儡的壓抑,經曆了感情的背叛和打擊,他在人生的任何一個方麵都不如意,他審視自己的人生,難以發覺值得他得意之處。
這人生有什麽意義?這世界有什麽意義?他一概不知道,他知道的是,他不如全世界的意,全世界也不如他的意。他的心思在酒香中飄忽得不知方向,他感覺自己身處在一座虛無之城。
佛說:我們身處的一切,是虛無的,就連我們身處的軀殼,都是虛無的。用一句標準的佛教術語來說,這虛無,就是“四大皆空”。
通常我們知道,“四大皆空”指的是一切皆是虛無,不過很多人並不知道何為“四大”。佛家認為,世界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組成。這四大元素的說法,聽起來甚為耳熟?在影片《第五元素》中,也提到了西方文明中的四大基本元素,竟與佛教的一模一樣。佛教的四大元素理念,因襲自印度教的創始思想。不同的是,佛教雖然認為世界是物質的,但同時也提出,這些物質是虛無的。
這樣的理論聽起來極為矛盾,其實這不過是佛教搞的思辨術。佛教認為,世界有物質的本相,但相的裏麵,有各自的自性。就好像我們的身體,是物質的相;我們的精神意誌,是藏在這物質的相中的自性。因為有這樣的自性,所以我們才各不相同,世界才豐富多彩。但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本相和自性,我們才煩惱多多。
所以,如果想讓我們的思想解放,破除諸多煩惱,首先要做的,就是破除對相的執迷。如此我們方知,自性主導我們的行為和思維,才知自我力量的強大。這就是為何佛教要說“四大皆空”。物質都是虛無的,隻有自性才是最為真實的。隻有認識到了自性,才可能尋找到智慧。
可這隻是一方麵。當我們把本相的“色”當做了“空”,那麽我們的自性所住的,就是一座虛無之城。既然自性是依靠虛無而存在的,那怎麽可以說它是實在的呢?我們隻能說自性也是空。現在不僅“四大皆空”了,甚至出現了“性空”。這樣說來,這個世界豈不就是空空蕩蕩的一片?
佛教卻說,什麽都是空的認識,是頑空,是惡業。我們既然能感知自性,能感知本相,就說明它們是存在的,它們本來具有物質的屬性。由此,“空”即是“色”。
佛教的色空觀說得非常繞,繞得有條理的人也容易被弄糊塗。可就是這樣的繞,讓思辨變得不僅僅是樂趣,更富智慧。當一個人能將這樣繞的思想理順時,他的心就能真正理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心便徹底地獲得自由。不執迷,不留戀,不拋棄,不離舍。隨遇而安、自由自在地生活於物質的世間,無障無礙。
不知道倉央嘉措有沒有真正理解這種“相”、“性”的“色”、“空”變換,至少此時他覺得他的世界是虛幻的。他是在用他的肉身去感知虛幻的物質世界,他的心靈,則在探索難以被人察覺的智慧。
所以不少後人,認為他做到了,他完全有於世間無礙的智慧。世人喜歡他的詩,喜歡他的坦誠,喜歡他的自由隨性,便連帶喜歡上了他這個人。所以他的一切應該是美的,應該是沒有缺失的。所以他們認為,他是在徹底地了悟了佛學的色空觀後,才以放浪形骸的舉止來反觀世間。他的入世法,是對人世最真切的關懷。
其實要說看透了色空變換的活佛,濟公可算是一個。他的“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就是無色無空的最好體現。一切外物都入不了他的法眼,所以他不在乎外觀的華貴和整潔與否。既然外物不入他的法眼,萬物就等同於一般。華貴、整潔與肮髒沒有區別,富貴與貧窮也沒有區別。好的東西,他能心安理得地享受;劣等的東西,他也能甘之如飴。他感受著世間的物來物去,卻一切都不掛心頭。
宋代無門禪師的詩說得好:“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煩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世間自有大美在,但隻有心的自由,才能讓人時刻感受到美。出家之人所追求的,就是這種心的自由。
但能修煉至此的,能有幾人?
倉央嘉措算是其中之一麽?或許算。至少告別了兩段荒唐的情感後,他看穿了這世人的偽善。他知道這一個個笑吟吟的麵孔後麵,未必是一顆良善的心。即便是一顆良善之心,卻缺乏智慧,亦如同行屍走肉一般。
於是他坐在酒肆裏一個人喝酒,他也和大家一起唱歌,他也與人互敬幹杯,但他的心退了一步。他不再積極地想要融入到真正的世俗中去了。他開始用心去觀察、去感受世人的情感,去判斷他們情感的真假,去感知他們的智慧。他要去尋一段真的感情,而非構築在任何的物質之上的。
退一步或許真能海闊天空。這段時間,倉央嘉措的心是釋然的。有酒且喝,有歌且唱,有樂且笑,一副“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的派頭。至少此時,他已經很像一個得道的活佛了。不過他的心中,尚還有一絲執迷,那便是對真性情的追求。
真正看穿一切的人,又何須執迷於真情。情之於人,有則有之,無則無之。遇到有情之人,可以感其真,卻不會入其心。真正的修行,應該是如此般來去如風。嬉笑人間,卻不執迷於人間。
倉央嘉措還得繼續經曆磨難,方能明白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