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quote>


    自從問世以來,電報就是商務貿易的仆從。


    ——《國家電報評論及電報員之友》,1853 年    </blockquote>


    更多的信息總是一件好事嗎?在商業事務中本該如此,知道的越多越好,你拿到的信息越多,跟你的競爭對手相比就越有優勢。信息—有關外地市場的需求,海外政權的起落,莊稼豐收或歉收—名副其實地,就是金錢。但是,生意場中的那些人,原本對於最新消息如饑似渴,現在卻發現,他們通過電報得來的遠遠超過了自己的需要。


    從紐約向芝加哥送信,過去要花上大約一個月時間,而現在幾乎是實時到達;國內市場和全球市場都因為信息流的增加而愈加活躍。任何企業,隻要想保持競爭力,就不得不向這項新技術敞開胸懷。不可避免地,商務活動的節奏越加緊湊,這種情況也一直延續至今。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問題產生了,正如紐約商人 w.e.道奇在 1868 年的一次演講中說到的:“如果陸軍、海軍、外交、科學、文學和媒體都表明他們對電報抱有特別的興趣,那麽無疑,商人們的興趣更加濃厚。但是,我恐怕要說,它給我們帶來的並非都是好事。”


    道奇解釋道,在電報發明之前,從事國際貿易的紐約商人們,通常每個月一到兩次從他的海外同僚處拿到消息,盡管此時距離消息發送已有數周之久了。而從事國內貿易的商人,則每年兩次會見他們的本國客戶,夏天和冬天都在休息,查看一下賬目,製定一些計劃。“相比之下,他們那個時候的日子好過多了。”


    “但是現在一切都變了。而電報到底是不是如同眾人猜想,是商人絕佳的朋儕益友,尚還存有疑問。如今,全世界主要市場的信息每天都會發布,我們的客戶也能通過電報得知各種消息。每年偶爾幾次大批發貨的做法已經不再可行,商人們不得不時刻準備行動,不斷地增加和擴展業務。他還要與海外保持經常聯係,在幾周之後就要得悉海上貨運的結果,而不像幾年前那樣一等就是幾個月,他要繼續訂購那些有投資價值的商品,然後再在貨物抵達之前就把它們賣掉。於是,他始終都處在緊張之中,沒有時間清靜一下,也沒有時間休息。”


    “商人們辛苦忙碌了一整天,至晚才能回到家裏,吃上一頓遲來的晚餐,借以擺脫工作的煩惱。然而正在此時,一封倫敦發來的電報打斷了家庭的溫情時光,電報可能是指示他從舊金山買入 2 萬桶麵粉,於是,他不得不草草用餐,以便盡快將指示發到加利福尼亞。今天的商人必須時時刻刻保持緊張,特快列車已經滿足不了他的需要了,為了維持一家人的生計,他別無選擇。他必須使用電報。”


    對於商人來說,電報就像是一劑毒品,而他們也很快就上了癮。與能迅速轉移物資的鐵道一道,信息的高速信道顯著地轉變了商業運行的方式。


    沒過多久,商品的價格和運輸的程度就比它們所在的地理位置更加重要了。貿易商手裏可能掌握著數家潛在的供應商或者買家,他們可以擴展視野,與那些過去使用信件時多日才能溝通上的人直接交易了。生產商與消費者擺脫中間人,直接進行交易,也成為了可能;零售商、農民和製造廠發現,繞過中介之後,他們能夠提供更有競爭力的價格,也可以省掉一筆付給批發商的傭金。供應商也可以保持較低的存貨量,因為應對不確定性的需要降低了,而且庫存可以很快地得到補充。電報和商業構成了共同發展的良性循環。“在商業中,電報的使用規模幾乎和郵政一樣高。”1851 年,一位華爾街-波士頓電報線的管理人評論道。


    在早期,那些電報網絡尚未觸及之地,很快就意識到了自身麵臨的劣勢。“電報已經成為了商業交易中必不可少的手段,”聖劉易斯共和黨在 1847 年宣稱,“隻要有電報的地方,商業就是通過這種方式進行的,聖劉易斯的商人根本無法和那些有電報的城市中的對手競爭。航運是一種必要的商業手段;如今,電報就是另一種。使用郵件的人想要和使用電報的人一較高下,就好比駕著破舊的平底船和蒸汽輪船比試。”


    同年,財經記者 j.d.b.德鮑在《商業評論》中提道,“電報給商業提供了絕佳的部署設施。每天都有電報給商人帶來優勢的實例發生。一天之內,交易的雙方就可以通過電報相互交流數次,這在以往沒有電報的時候要花上 2 到 4 周—他們因而能夠盡快達成交易,而不是把時間浪費在談判之上,導致對雙方都好處盡失。”


    電報對商業的影響在美國最為明顯,當地的電報和鐵路網絡很快就遍布了整個大陸。“在一個商業遍布廣闊國土的國家,在各個商業中心之間往往數千英裏之隔,電報的出現恰好解決了這個問題。”德鮑聲稱。


    在歐洲,電報被認為是一項公共設施,電報行業想要在商業和公共享途之間保持一種平衡。結果是,電報在社會生活中的普及程度遠遠要高於美國。作家加德納·哈伯德如此形容美國的電報係統:“商業體係的特有一環;百分之八十的信息是商業相關的……電報公司的高層了解他們的客戶,他們更關注能否得到最快最好的服務,而不是收費是否低廉。美國和歐洲電報網絡最大的區別就是,(在歐洲)電報主要用於社會交往,而這裏則是商人出於商業目的使用。”


    雖然如此,電報在歐洲也同樣得到了商人的歡迎。舉例來說,英國的漁民和魚類經銷商就使用電報統計捕撈量和決定價格—考慮到魚類的保鮮期短暫,電報的作用尤為重要。在阿伯丁,漁販子可以在賣貨的同時通過電報接收訂單,這要感謝連接魚市和主要電報站的氣動管道。與之相似,經營同類商品的不同城市—比如同樣經營鐵器的格拉斯哥和米德爾斯堡—也通過電報緊密交織了起來。大城市的證券市場也和倫敦證券交易所連接了起來,同理,倫敦證券交易所又和全歐洲,乃至全世界的證券交易所相連接。


    電報使得世界市場成為可能;它被用於在利物浦、紐約和芝加哥之間傳遞棉花和玉米的價格。金屬交易、船舶經紀以及保險業,都成為了全球化的產業。


    商業和電報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一位作家在 1878 年寫到:“放眼全球,遍布每一個氣候帶,穿越所有文明國家的疆域,隻要有可知的人類語言,隻要商業有所集聚,或者他們的冶煉爐裏大火熊熊,又或者巨型發動機的隆隆響聲講述著人類的工業故事,將全世界交織在一張大網中的電報道線都在用不同的語言發聲。”


    依賴電報的工商業越多,電報行業就越有利可圖。兩者之間的相互依存度相當之高。1870 年,當時美國電報行業的巨頭西部聯合公司,其總裁威廉姆·奧頓甚至在一次國會委員會上說,電報業務量可以作為測量經濟活躍水平的重要指標。


    “電報依存於工商業,”他說。“它是商業體係中的神經係統。如果您願意賞光在我的辦公室裏坐上 20 分鍾,我就能向你展示出,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商業經營的狀況如何。上一年度,西部的穀物貿易冷清,結果導致該地區電報業的收入下降了 25%。從去年開始,南部商業逐漸複蘇,每個月都有所增加,從當地電報的收入情況可以看出,當地隨時可能恢複到戰前的繁榮。”


    奧頓的發言也反映出了西部聯合在電報行業中的統治地位。類似於今天的快餐行業,西部聯合也采用特許加盟的形式運營,通過吸收鐵路公司作為它的特許經營人,西部聯合間接雇傭的電報員高達數千人,這導致人們普遍擔心它手中集聚了過多的權力。及至 1880 年,西部聯合占有了全國 80% 的電報業務,從中獲取了巨額的利潤。


    (毫不奇怪,公司認為它近乎壟斷的市場地位是一件好事。奧頓聲稱,企業之間的競爭非但不能鼓勵進步,反而會阻撓發展,導致“電報業務的連貫性與高效性缺失……公眾將無法得到有保障的通訊服務。電報行業中會出現不同的收費標準,還會在中轉的環節中增加不必要的推延和麻煩。另一個嚴重問題是,在重要線路上還會出現各家競爭的情況,可能出現數條新的線路。結果是業務沒有增長,支出反而增加了。”西部聯合堅稱它的壟斷地位對各方都有好處,而它之所以不受歡迎是因為堅持行業標準化。“盡管外界有關壟斷的言論甚囂塵上,”一本 1871 年出版的西部聯合的內部刊物中稱,“但是電報行業天然適合由一家大型組織主導,此乃無可回避之規律。”)


    歐洲大部分國家中,電報一開始就是由政府控製的,而英國的私人電報公司也在 1869 年並入了郵政部管理。不得不承認的是,由一家機構掌控全國的電報業務有很大優勢;比如說,在英國,“代號”體係得以在全國推進。按此政策,公司和個人都可以選擇一個特殊單詞作為“電報地址”,這樣想給他們發電報就容易多了。電報地址比完整的郵政地址要易於記憶,而且根據 1885 年修訂後的收費標準,收件人地址越長,相應的費用也就越高。電報地址是按照先來先得的原則分配的,城鎮中的主要電報站會有一本查詢簿,按字母將電報地址和實際的郵政地址對應起來。到了 1889 年,在郵政部注冊的電報地址超過了 35000 個,帶來了一大筆收入,因為每個電報地址都要按年度交納管理費用。


    電報地址隻是一個小小的例證,用以說明企業很願意為電報業務中的創新服務買單。私人租用專線,能夠直接與大公司或者政府的收發室相連,提高發送和接受電報的速度,是另一項受到廣泛歡迎的服務。從 19 世紀 70 年代開始,有多家分支機構的大公司就開始租用專線進行內部聯絡了,因為在專線內部發送電報是免費的,而且可以加強總部對分支機構的控製。這使得大型的層級製公司和金融機構得以興起—形成了我們今天的大集團企業。


    另一項電報公司提供的額外收費服務,是滿足人們對信息的需要。公司可以訂閱早間新聞的摘要,以及最新市場價格的總結。但對於某些行業來說,一天公布一到兩次市價還是不夠;他們需要更加頻繁的數據更新。股票行情呼報機應運而生:這種儀器可以毫不間斷地吐出股價信息。


    在經濟形勢充滿不確定的時期,投資者紛紛湧向黃金市場尋求避難。美國在內戰時期國債大幅上升,並相應增發了大量紙幣,導致 19 世紀 60 年代中,黃金始終受到追捧。鑒於金本位製之下,其他商品的價格也由黃金的價格決定,最為微小的金價波動也會在工商界造成重大影響,需要迅速而準確地進行報道。


    華爾街的股票交易所專門為黃金交易開通了一個行情室,最新的金價會被用粉筆寫在黑板上。但是人們對金價的需要如此旺盛,信童經常要從附近的辦公室跑過來看板上的數據,黃金交易所的主持官,同時也是業務發明家的 s.s.勞斯博士,決定要設計一種更成熟的報價機製。勞斯曾師從約瑟夫·亨利學習電學,他很快就設計出了一款電力設備,由標有數字的旋轉滾筒組成,叫做“黃金指示器”。這種指示器就高高地安裝在行情室的牆上,並由兩隻開關控製,開關可以隨金價波動調整指示器上顯示的數字。同時,黃金交易所的頂樓安裝了另一隻指示器,也由同一組開關控製,這隻指示器從交易所外麵的街道上就可以看得很清楚。隨著黃金價格的漲落,指示器忠實地顯示著它的變化。


    雖然行情室裏的混亂得到了解決,但是關注金價的本地商人還是要派信童來到交易所附近,從樓頂的指示器上讀取金價。有些公司甚至雇傭了多達 12 名到 15 名男孩,他們往返於公司與交易所之間,一路上推推搡搡,爭先恐後地匯報最新的報價信息。


    勞斯意識到,一組開關可能控製的指示器不止兩隻,有意直接將指示器安裝到商人和經紀商的辦公室裏,並收取訂閱費用。在確認了用此種方式傳送金價信息的權利之後,他從交易所離職,開辦了自己的黃金指示器公司,到了 1866 年底,他的公司已經有了 50 名訂閱客戶。這些客戶的指示器都是與行情室裏的總開關串聯的。


    1867 年,一個名叫 e.a.卡拉漢的電報員,利用不同的原理,設計了改良的價格指示器。卡拉漢最早的靈感是源於一場大雨。當時他正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下起了瓢潑大雨,於是走進了路邊證券交易所的走廊裏避雨,結果撞上了一大群吵吵嚷嚷的信童。“我當然會想到,這些吵鬧和混亂其實都沒有必要,”他回憶道,“價格可以通過一些類似電報的方法傳送出來,而又不需要雇傭有經驗的電報員。”但他很快就發現勞斯已經先行了一步;於是,他調整了自己的設計,使它可以將股票價格的變動持續記錄在兩條對應的紙帶上。一條紙帶上印著字母,代表股票代碼;另一條紙帶上印著數字,代表股票價格。每一台機器都由從交易所引出的三根電線控製。因為卡拉漢的發明總是響個不停,很快就被命名為“呼報機”。很快卡拉漢就與數百名客戶簽了約,訂閱者遍布紐約金融圈,他的發明立即取得了成功。


    股票行情呼報機。


    但是呼報機的發明是福也是禍。“這台響個不停的小機器能讓一個人瞬間登上天堂,也能瞬間墮入地獄,”一名作家抱怨道,“但如果真要責怪的話,就該怪美國人喜歡投機和炒作,而不是這種能夠記錄下金融脈搏的巧妙機械。”一位波士頓的商人則說的更加直白:“呼報機語言中使用的字母和數字寥寥無幾,但它能用九千九百萬種方式拚寫出‘破產’,”他哀歎道。


    1869 年,21 歲的托馬斯·愛迪生來到紐約謀求生路。他本來無處可去,幸虧了有電報圈子的人脈,他得以在黃金指示器公司供電室的地板上過夜。愛迪生之前就設計過一款不太成功的報價設備,他很快就搞清了指示器和行情室裏的控製係統的工作原理。有一天,控製係統忽然發出了一聲巨響,然後就停止了工作。金價傳送不出去了,勞斯博士的三百多名客戶都萬分緊張,每個人都派了信童到交易所查看情況。


    “不到兩分鍾,大廳裏就擠進來了三百多名信童,都在大聲叫喊說這個或那個經紀商的線路壞了,馬上把它修好。場麵一片混亂。”愛迪生回憶道。他去查看了一下控製係統,很快發現了問題所在:機器裏的一根彈簧掉了下來,卡在了齒輪之間,使它們無法轉動。“我正要去告訴負責機器的人,勞斯博士出現了。他問那個人故障的原因,但他一無所知。我大膽上前,說我知道出了什麽問題,於是他說‘快修!快修!’”愛迪生取出了彈簧,重啟了設備,沒過多久,就又能正常工作了。


    第二天,愛迪生拜訪了勞斯博士,提出了好幾項簡化和改進設備的建議,以防再次出現係統崩潰。勞斯博士十分滿意,並決定讓愛迪生來全權負責,工資是 300 美元一個月。對於當時身無分文又流離失所的愛迪生來說,這絕對是好運降臨。


    沒過多久,勞斯的公司就與卡拉漢的公司合並了,於是愛迪生決定自立門戶。他和富蘭克林·波普—另一位給勞斯博士打工的年輕工程師,合夥做起了為企業安裝私人電報線和專用電報設備的生意。他們還設計了一款隻需一根導線的股價呼報機,可以向貿易商和經紀商提供金價和英鎊匯率,但收費要比完整的呼報機低廉。最終他的公司也被卡拉漢收購了,也就是今天的黃金和股票電報公司。


    黃金和股票電報公司的總裁馬歇爾·萊弗茨上將,很快就注意到了愛迪生的才華,並提出資助愛迪生的實驗;作為回報,公司將免費使用他的發明。這是一個雙贏的安排:愛迪生可以全心全意投入到發明之中了,而他提供的機器使得公司保有了決定性的競爭優勢。沒過多久,愛迪生就對股價呼報機做出了重大改善,他增加了一個巧妙的裝置,可以在中央控製室對有偏差的呼報機重啟,而不再需要派出工程師到現場。為了避免其他競爭對手得到這項技術,萊弗茨決定用大價錢買斷它的專利權。他出價 4 萬美金,這個數目遠遠超出了愛迪生的心理預期,他聽了之後差點沒暈過去。(愛迪生對大筆金錢沒有什麽概念,他從銀行兌現支票時,一個愛惡作劇的職員用小麵額的鈔票堆成了一座小山擺在了他的麵前。)


    在短時間內,愛迪生就擺脫貧窮,實現了經濟獨立。他租用了一個大型車間,還雇了五十多人來生產股票呼報機和其他設備。他對產品的品質要求相當嚴苛,有一次,他把所有員工都鎖在了車間裏,直到他們完成了一大筆訂單,而且所有的產品都“沒有半點毛病”。很快,全美國的大城市都開始使用他的改良版股價呼報機,就連倫敦證券交易所也沒能免俗。


    今天,人們銘記愛迪生主要是因為他發明了電話和電燈泡,但是,正是由於電報方麵的背景和對股價呼報機的改良,他才取得了追求發明事業所需的財務自由。


    諷刺的是,正是由於他和其他發明者所做的改進,最終導致了電報及其周邊產業的消亡;因為,任何一個創建在特定技術領域上的行業,都麵臨著在新發明麵前土崩瓦解的危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維多利亞時代的互聯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湯姆·斯丹迪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湯姆·斯丹迪奇並收藏維多利亞時代的互聯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