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身為海利歐·甘紮利茲的辯護律師,我提醒你太太,警察會調查她的不在場證詞的真偽。比如說,輔導室有錄像記錄下來來往往的人。她這才說了實話。”
他暫停,沒接著往下說。
“繼續。”我說。
“很明顯了,不是嗎?”
“你說。”
法蘭利聳聳肩。“她不想讓自己,還有你蒙羞,我想。所以才堅持保密。貝克醫生,她其實是在海利歐·甘紮利茲家裏,當時他們發生關係已經有兩個月了。”
我毫無反應。沒人說話,遠遠地聽到小鳥吵鬧的叫聲,也許是接待室裏有人在埋怨。我站了起來,泰利斯往後一退。
“多謝你的時間。”我用冷靜無比的聲音說。
法蘭利對著百葉窗點頭。
“這不是事實。”我對他說。
他沒有回答。但本來我也不期待他回答我。
第33章
卡森坐在車裏,領帶依然整整齊齊,西裝外套已經脫掉,掛在車後座的衣鉤上。冷氣開得很大,呼呼作響。卡森看著裝著驗屍報告的牛皮紙袋,封麵上寫著:伊麗莎白·貝克,檔案號碼94-87002。他伸出手解開繩子,開啟信封,他拿出報告攤在副駕駛座上。
貝克醫生想知道什麽?
斯通已經說出了很自然的答案:貝克想看看檔案裏有沒有紕漏。這個答案符合他們先前的推測,再怎麽說,最先質疑伊麗莎白·貝克謀殺案的是卡森本人。卡森是第一個認為謀殺案另有隱情,而死者的丈夫大衛·貝克很可能就是一手策劃謀殺案的人。
那現在為什麽又要改變想法呢?
他很仔細地重新審視這套推測中可能存在的漏洞,但斯通的解釋也並非沒有說服力。每個案子都有漏洞,這點卡森也知道。每個案子都會有互相矛盾的地方,如果沒有的話,隻是因為還沒有被發現。
所以,為什麽不能繼續相信貝克有罪呢?
部分的原因可能是:這個案子一下子變得太過於幹淨利落,這很奇怪,所有證據一下子全部到齊,一一印證他們原先的推測。也可能他心中的疑慮,隻是基於“直覺”這類不可靠的因素,盡管卡森本人一直以來並不相信這種辦案方式。依賴直覺往往是偷工減料的方法,是種利用難於捉摸變化不定的說法代替強有力的證據和事實的超高手段。就卡森所知,最拙劣的調查就是依賴這種所謂的直覺。
他拿起最上麵的一頁報告。這頁是一些一般資料:伊麗莎白·派克·貝克,住址,生日(死時25歲),白人女性,身高五尺六寸,體重98磅,身材苗條。外部檢驗結果:身體僵硬,皮膚起水泡,屍體孔竅滲出屍水。死亡時間超過三天,刀械刺入胸口,流血過多,右動脈嚴重失血導致死亡。手上及手指也有刀傷,推測是躲避刀械所受的創傷。
卡森拿出筆記本和萬寶龍鋼筆,寫下“躲避刀械受傷?!”並在下麵畫了好幾條線。自衛受傷?這不是冷血羅伊的風格。冷血羅伊會把受害者綁起來,把人折磨得死去活來,直到對方撐不下去了,他就動手殺人。
屍體手上怎麽可能有躲避刀械所受的傷?
卡森繼續往下看,瀏覽發色和眼睛的顏色。第二頁才讀到一半,他就發現了另一件怪事。
伊麗莎白·貝克是死後才被打上烙印的。
卡森又看了一遍。他拿出筆記本,草草寫下“死後”二字。這說不通,冷血羅伊一向都是在受害者還活著的時候打上烙印。受審時,他承認自己喜歡生肉“噝噝”作響散發出的味道,喜歡聽受害者燙到放聲尖叫。
先是手上可疑的刀傷,再來就是這點,事情確實有古怪。
卡森拿下眼鏡,閉上雙眼。真是一團糟糕,他心想。一想到這些,他就心亂如麻。如果隻是一些合理的漏洞,倒是意料之中,但眼下發現的這幾個新的漏洞已經成了致命的傷口。一方麵,驗屍報告證實了他早前的懷疑:伊麗莎白·貝克的被殺是有人嫁禍給冷血羅伊;另一方麵,倘若真是如此,這套推測又難以成立。
他設法逐步地理清其中關鍵。首先,貝克為什麽著急看這份檔案?表麵看來,答案再清楚不過。任何一個仔細看過這份驗屍報告的人都會發現,殺害伊麗莎白·貝克的人很可能並非冷血羅伊。然而,這又無法百分百確定。無論一般人是怎麽想的,連環殺人犯並不會永遠遵循一套固定模式。冷血羅伊也可能改變作案手法和嚐試新的變化。即使如此,卡森剛剛看到的東西仍然令人迷惑不解。
所有問題都指向一個大問題:當初為什麽沒有人發現這些證據的漏洞?
卡森簡單歸納了幾種可能性。冷血羅伊從未因伊麗莎白·貝克謀殺案被起訴。現在看來,原因已經很清楚。也許調查人員也有過懷疑,已經發現伊麗莎白·貝克不像是冷血羅伊下的手,如果把這件事情公開,隻會幫助冷血羅伊脫罪。控告連環殺人犯的難處就在於,撒下大網,難免就有疏漏之處,辯護律師主要挑出其中一個案子,找出此案與其他案件的差異,兩相比較,好,其他案子就會連帶著受到質疑。因此,除非凶手自白,不然很少會一次審理全部的謀殺案,而是一步一步來。此案的調查人如果發現這點,說不定就會因為上述的考慮將伊麗莎白·貝克的案子排除在外。
但是這樣的推測也有很大的漏洞。
前來辨認伊麗莎白·貝克屍體的是伊麗莎白的父親和叔叔,他們都是執法人員,必定也會仔細看驗屍報告,難道他們沒有發現其中的疑點嗎?他們會為了將冷血羅伊定罪,而不去進一步追查真凶嗎?卡森覺得這不太可能。
那麽,這意味著什麽呢?
他繼續翻閱報告,又是大吃一驚。車子裏的冷氣太大了,簡直冷風刺骨。卡森搖下車窗,把車子熄火。手上的報告上寫著毒物報告。根據檢驗,在伊麗莎白·貝克的血液裏,發現古柯堿和海洛因殘留;此外,她的毛發和細胞組織上也有毒品痕跡,這表明毒品的用量很大,使用毒品已經很長時間。
這說得通嗎?
卡森正在琢磨其中的問題,手機響起。他接起手機:“我是卡森。”
“有收獲了。”電話那頭斯通說。
卡森放下手裏的檔案,“什麽收獲?”
“貝克。他訂了一張從肯尼迪國際機場飛往倫敦的機票,兩個小時後起飛。”
“我馬上趕過去。”
泰利斯把手放在我的肩上。“賤人,”他罵了好幾句,“不可信任。”
我沒答理他。
沒想到,泰利斯很快就幫我追查到海利歐·甘紮利茲的下落。街頭網絡本質上也和其他事物一樣,要摩根斯坦利的一名交易員查出高盛的對手,幾分鍾就能搞定;要我幫病患介紹哪個醫生,我隻要打幾個電話就能辦到。街頭惡棍們也一樣。
海利歐·甘紮利茲剛剛出獄,他因為持槍搶劫,在北部坐牢四年。他也戴了一副太陽眼鏡,頭上套著頭巾,白色t恤外麵穿了一件法蘭絨襯衫,襯衫隻扣了最上麵的紐扣,看起來像是披風或蝙蝠翅膀。袖子卷起,露出在監獄隨便刺的刺青和在監獄裏練就的健壯肌肉。在監獄裏練就的肌肉一眼就能看出來,大理石般的平滑肌肉和健身俱樂部裏練出來的腫大肌肉就是不一樣。
我們坐在皇後區某地的長凳上,我說不清楚具體是哪裏。拉丁節奏嗒嗒作響,那旋律一聲聲都敲進了我的胸膛。身穿細肩低胸緊身背心的黑發女子漫步經過。泰利斯對我點點頭。我轉向海利歐,他傻愣愣地笑著。我將他上上下下打量一遍,腦海裏躍出兩個字:人渣。一看就能看出來,這個人出獄之後一定還會繼續殘害他人,隻是人數多少的問題。我也知道,如果要這樣以貌取人,同樣的評語也可以用在泰利斯身上。管那麽多呢。伊麗莎白也許相信,街頭惡棍或冷血罪犯終有一天會棄惡揚善,我可不相信。我離伊麗莎白的境界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幾年前,你曾經因涉嫌謀殺布萊登·史柯被捕,”我開口道,“我也知道最後你被放了出來。我想知道真相。”
海利歐拿掉眼鏡,看了泰利斯一眼:“你帶個條子來找我?”
“我不是條子。”我說,“我是伊麗莎白·貝克的丈夫。”
他暫停,沒接著往下說。
“繼續。”我說。
“很明顯了,不是嗎?”
“你說。”
法蘭利聳聳肩。“她不想讓自己,還有你蒙羞,我想。所以才堅持保密。貝克醫生,她其實是在海利歐·甘紮利茲家裏,當時他們發生關係已經有兩個月了。”
我毫無反應。沒人說話,遠遠地聽到小鳥吵鬧的叫聲,也許是接待室裏有人在埋怨。我站了起來,泰利斯往後一退。
“多謝你的時間。”我用冷靜無比的聲音說。
法蘭利對著百葉窗點頭。
“這不是事實。”我對他說。
他沒有回答。但本來我也不期待他回答我。
第33章
卡森坐在車裏,領帶依然整整齊齊,西裝外套已經脫掉,掛在車後座的衣鉤上。冷氣開得很大,呼呼作響。卡森看著裝著驗屍報告的牛皮紙袋,封麵上寫著:伊麗莎白·貝克,檔案號碼94-87002。他伸出手解開繩子,開啟信封,他拿出報告攤在副駕駛座上。
貝克醫生想知道什麽?
斯通已經說出了很自然的答案:貝克想看看檔案裏有沒有紕漏。這個答案符合他們先前的推測,再怎麽說,最先質疑伊麗莎白·貝克謀殺案的是卡森本人。卡森是第一個認為謀殺案另有隱情,而死者的丈夫大衛·貝克很可能就是一手策劃謀殺案的人。
那現在為什麽又要改變想法呢?
他很仔細地重新審視這套推測中可能存在的漏洞,但斯通的解釋也並非沒有說服力。每個案子都有漏洞,這點卡森也知道。每個案子都會有互相矛盾的地方,如果沒有的話,隻是因為還沒有被發現。
所以,為什麽不能繼續相信貝克有罪呢?
部分的原因可能是:這個案子一下子變得太過於幹淨利落,這很奇怪,所有證據一下子全部到齊,一一印證他們原先的推測。也可能他心中的疑慮,隻是基於“直覺”這類不可靠的因素,盡管卡森本人一直以來並不相信這種辦案方式。依賴直覺往往是偷工減料的方法,是種利用難於捉摸變化不定的說法代替強有力的證據和事實的超高手段。就卡森所知,最拙劣的調查就是依賴這種所謂的直覺。
他拿起最上麵的一頁報告。這頁是一些一般資料:伊麗莎白·派克·貝克,住址,生日(死時25歲),白人女性,身高五尺六寸,體重98磅,身材苗條。外部檢驗結果:身體僵硬,皮膚起水泡,屍體孔竅滲出屍水。死亡時間超過三天,刀械刺入胸口,流血過多,右動脈嚴重失血導致死亡。手上及手指也有刀傷,推測是躲避刀械所受的創傷。
卡森拿出筆記本和萬寶龍鋼筆,寫下“躲避刀械受傷?!”並在下麵畫了好幾條線。自衛受傷?這不是冷血羅伊的風格。冷血羅伊會把受害者綁起來,把人折磨得死去活來,直到對方撐不下去了,他就動手殺人。
屍體手上怎麽可能有躲避刀械所受的傷?
卡森繼續往下看,瀏覽發色和眼睛的顏色。第二頁才讀到一半,他就發現了另一件怪事。
伊麗莎白·貝克是死後才被打上烙印的。
卡森又看了一遍。他拿出筆記本,草草寫下“死後”二字。這說不通,冷血羅伊一向都是在受害者還活著的時候打上烙印。受審時,他承認自己喜歡生肉“噝噝”作響散發出的味道,喜歡聽受害者燙到放聲尖叫。
先是手上可疑的刀傷,再來就是這點,事情確實有古怪。
卡森拿下眼鏡,閉上雙眼。真是一團糟糕,他心想。一想到這些,他就心亂如麻。如果隻是一些合理的漏洞,倒是意料之中,但眼下發現的這幾個新的漏洞已經成了致命的傷口。一方麵,驗屍報告證實了他早前的懷疑:伊麗莎白·貝克的被殺是有人嫁禍給冷血羅伊;另一方麵,倘若真是如此,這套推測又難以成立。
他設法逐步地理清其中關鍵。首先,貝克為什麽著急看這份檔案?表麵看來,答案再清楚不過。任何一個仔細看過這份驗屍報告的人都會發現,殺害伊麗莎白·貝克的人很可能並非冷血羅伊。然而,這又無法百分百確定。無論一般人是怎麽想的,連環殺人犯並不會永遠遵循一套固定模式。冷血羅伊也可能改變作案手法和嚐試新的變化。即使如此,卡森剛剛看到的東西仍然令人迷惑不解。
所有問題都指向一個大問題:當初為什麽沒有人發現這些證據的漏洞?
卡森簡單歸納了幾種可能性。冷血羅伊從未因伊麗莎白·貝克謀殺案被起訴。現在看來,原因已經很清楚。也許調查人員也有過懷疑,已經發現伊麗莎白·貝克不像是冷血羅伊下的手,如果把這件事情公開,隻會幫助冷血羅伊脫罪。控告連環殺人犯的難處就在於,撒下大網,難免就有疏漏之處,辯護律師主要挑出其中一個案子,找出此案與其他案件的差異,兩相比較,好,其他案子就會連帶著受到質疑。因此,除非凶手自白,不然很少會一次審理全部的謀殺案,而是一步一步來。此案的調查人如果發現這點,說不定就會因為上述的考慮將伊麗莎白·貝克的案子排除在外。
但是這樣的推測也有很大的漏洞。
前來辨認伊麗莎白·貝克屍體的是伊麗莎白的父親和叔叔,他們都是執法人員,必定也會仔細看驗屍報告,難道他們沒有發現其中的疑點嗎?他們會為了將冷血羅伊定罪,而不去進一步追查真凶嗎?卡森覺得這不太可能。
那麽,這意味著什麽呢?
他繼續翻閱報告,又是大吃一驚。車子裏的冷氣太大了,簡直冷風刺骨。卡森搖下車窗,把車子熄火。手上的報告上寫著毒物報告。根據檢驗,在伊麗莎白·貝克的血液裏,發現古柯堿和海洛因殘留;此外,她的毛發和細胞組織上也有毒品痕跡,這表明毒品的用量很大,使用毒品已經很長時間。
這說得通嗎?
卡森正在琢磨其中的問題,手機響起。他接起手機:“我是卡森。”
“有收獲了。”電話那頭斯通說。
卡森放下手裏的檔案,“什麽收獲?”
“貝克。他訂了一張從肯尼迪國際機場飛往倫敦的機票,兩個小時後起飛。”
“我馬上趕過去。”
泰利斯把手放在我的肩上。“賤人,”他罵了好幾句,“不可信任。”
我沒答理他。
沒想到,泰利斯很快就幫我追查到海利歐·甘紮利茲的下落。街頭網絡本質上也和其他事物一樣,要摩根斯坦利的一名交易員查出高盛的對手,幾分鍾就能搞定;要我幫病患介紹哪個醫生,我隻要打幾個電話就能辦到。街頭惡棍們也一樣。
海利歐·甘紮利茲剛剛出獄,他因為持槍搶劫,在北部坐牢四年。他也戴了一副太陽眼鏡,頭上套著頭巾,白色t恤外麵穿了一件法蘭絨襯衫,襯衫隻扣了最上麵的紐扣,看起來像是披風或蝙蝠翅膀。袖子卷起,露出在監獄隨便刺的刺青和在監獄裏練就的健壯肌肉。在監獄裏練就的肌肉一眼就能看出來,大理石般的平滑肌肉和健身俱樂部裏練出來的腫大肌肉就是不一樣。
我們坐在皇後區某地的長凳上,我說不清楚具體是哪裏。拉丁節奏嗒嗒作響,那旋律一聲聲都敲進了我的胸膛。身穿細肩低胸緊身背心的黑發女子漫步經過。泰利斯對我點點頭。我轉向海利歐,他傻愣愣地笑著。我將他上上下下打量一遍,腦海裏躍出兩個字:人渣。一看就能看出來,這個人出獄之後一定還會繼續殘害他人,隻是人數多少的問題。我也知道,如果要這樣以貌取人,同樣的評語也可以用在泰利斯身上。管那麽多呢。伊麗莎白也許相信,街頭惡棍或冷血罪犯終有一天會棄惡揚善,我可不相信。我離伊麗莎白的境界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幾年前,你曾經因涉嫌謀殺布萊登·史柯被捕,”我開口道,“我也知道最後你被放了出來。我想知道真相。”
海利歐拿掉眼鏡,看了泰利斯一眼:“你帶個條子來找我?”
“我不是條子。”我說,“我是伊麗莎白·貝克的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