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明朝北邊軍力經過兵部尚書於謙的大力整頓,實力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於謙態度堅決,無論瓦剌采取什麽手段,都堅決予以打擊。瓦剌先後擾邊,死傷頗多。也先再想像從前一樣到中原掠奪財物,來去自如,已經不大可能。而瓦剌這樣的遊牧民族,以畜牧業為主,其他物資匱乏,從根本上決定了它要從內地獲取必需的農產品和手工業產品。加上也先屢戰屢敗,在蒙古部落中已經喪失了從前的威信。一件利器握在力量不足的人手中,不但不能發揮威力,反而是一個負擔。也先不得不開始考慮真心實意地與明朝講和,送英宗皇帝回國。這樣,至少每年朝貢能獲得明朝豐厚的賞賜,馬市也可以繼續開通。最重要的是,英宗朱祁鎮回國後,一定會與弟弟景帝朱祁鈺爭位,明廷也許會因此朝政大亂,這對瓦剌自然是極度有利的。
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朱祁鎮真正看到了歸國的希望。但他的希望很快黯淡了,這次不是來自也先的言而無信,而是他弟弟景帝朱祁鈺的態度。
也先決意與明朝講和後,麵子還是有些放不下,先是授意阿剌知院,讓他先派使臣到懷來貢馬,借此試探明朝的態度。景泰元年(1450年)六月,阿剌知院又派使臣到京師,要求同明朝講和,並表示也先有誠意要送回英宗皇帝朱祁鎮。
然而,此時的明景帝朱祁鈺心態已經起了極大的變化。他當初不情願當皇帝,是因為當時麵臨的是一個亂攤子:六師傾覆,強敵壓境,直撲根本之地,明朝已到了危急存亡之秋,皇帝的責任極重。朱祁鈺受命於危難之間,大明朝廷風雨飄搖,岌岌可危,他怕萬一擔負不了重任,成為明朝的千古罪人。但現在,局勢已經大大不同,瓦剌勢力被遏製,大明重現天朝大國的勢頭。
最重要的是,朱祁鈺親身體會到了皇帝九五之尊的榮耀。自古以來,從來沒有哪個皇帝主動提出退位的,朱祁鈺比任何人都能理解當年宋高宗趙構的心情,倘若宋高宗趙構真的迎回了宋徽宗和宋欽宗,一個是他的父親,一個是他的兄長,到底誰做皇帝?即便宋徽宗和宋欽宗仍然保持太上皇的名位,但宋高宗趙構為子為弟,行事豈能不受掣肘?
雖則皇帝的私心眾人都看在眼裏,但朱祁鈺卻不便公然表示,隻下令禮部聚群臣商議迎回太上皇一事。議奏久而不決,自然因為景帝不願意英宗回來的緣故。四朝元老吏部尚書王直實在忍不住了,遂率領群臣上奏,認為應該遣使往報。
朱祁鈺得奏後,隻派司禮監大宦官興安出麵,質問群臣道:“公等欲報使,何人堪為富弼、文天祥?”
富弼是北宋大臣。遼重兵壓境時,遣使求關南地,富弼奉命出使,如蹈虎穴。文天祥則是南宋大臣,元軍進逼臨安時,被派往元營中談判,遭到扣押。凡此都需要膽量,興安的意思是,根本沒有人敢去。
吏部尚書王直聽了興安的話,針鋒相對地問道:“按照你的說法,莫非使太上皇陷虜,再當一次宋徽宗、宋欽宗不成?”
王直字行儉,號抑庵,泰和人,與名臣楊士奇同鄉。永樂二年(1404年)進士及第,改庶吉士,授翰林院修撰,曆事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幾朝。在翰林二十餘年,名氣頗大。正統八年(1443年)遷吏部尚書,進少傅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在民間被稱為“吏部天官”,意思是天官賜福,吏部尚書掌握用人大權,可以造福蒼生。之後,王直一直在吏部擔任長官,年益高,名德日重。
興安聽了王直的反駁,當即啞口無言,不得不將群臣們主張遣使議和的意思回報景帝。朱祁鈺又派興安答複王直等人說:“你們的話說得很對,不過遣使亦非一次,每次不得要領。這回假使以送駕為名,來犯京師,豈非又苦了百姓?你們再好好議!”
“再好好議”,就是表示皇帝不滿意,你們再接著議,直到議出皇帝滿意的結果為止。
這“議”就這樣一拖再拖了。瓦剌也先倒先沉不住氣了,正式派了使者到北京請和。禮部尚書胡濙上奏說:“應該趁此機會,奉迎太上皇。”
明景帝朱祁鈺這次不可能再躲在幕後,隻得親禦文華殿,召群臣會議。
朱祁鈺先說道:“朝廷因通和壞事,欲與瓦剌斷絕來往,卿等屢言和議,是何理由?”這態度已經很明確了,表示不想與瓦剌講和。
但群臣中不盡是隻知奉迎上意的人。吏部尚書王直道:“上皇蒙塵,理當奉迎歸國。今瓦剌既有意送歸,請陛下務必遣使迎駕,免致後悔。”
朱祁鈺一聽臉色就變了,說:“朕不是貪戀皇位,當初是你們非要讓朕坐在這裏,你們現在又出爾反爾,朕真搞不懂你們是什麽心理。”
朱祁鈺顯然是太急切了,還沒有人暗示他應該讓出皇位,隻不過請他派人迎接回兄長,他便發了怒。群臣見皇帝如此失態,一時瞠目結舌,不知道該如何對答。
還是兵部尚書於謙對朱祁鈺的心意比較了解,景帝此時正患得患失,總以為群臣要迎太上皇回來,意在複位,因此站出來道:“皇位是完全確定了的,任何人不敢有其他的意見。不過就情理而言,應該速派人迎回太上皇。即使是也先使詐,曲在對方,理在我們,也就有話可說了。”
朱祁鈺聽到自己的皇位有了保障,這話又是從他最信任的於謙口中說出,這才轉怒為喜,忙對於謙道:“從你,從你。”
商議後,明廷決定升禮科給事中李實為禮部右侍郎,大理寺丞羅綺為少卿,率領指揮馬顯等隨員,於七月初一出發,持敕書出使瓦剌。
李實字孟誠,四川合州[12]人,正統七年(1442年)進士。“為人恣肆無拘檢,有口辯”。正因為他口才很好,才被臨時賦予重任,出使瓦剌。
副使羅綺當過巡按禦史,頗有才幹。正統九年(1444年)參讚寧夏軍事,對西北頗為熟悉。後來因為得罪了大宦官王振,被謫戍遼東。景帝即位後,於謙因羅綺熟悉西北情況,特地舉薦,讓他官複原職。此次於謙又推薦羅綺出使瓦剌,自然是想要他借機觀察瓦剌的虛實,以利將來的戰守。
李實心細,早早便發現手中的敕書隻提了議和,沒有迎駕一說。顯然不是疏忽,而是有意為之。這令李實非常為難,倘若他到了瓦剌,提出要奉迎太上皇,便是得罪了當今景帝。倘若不提,他此行北上不就是白跑一趟?
李實一行人出居庸關後,經懷來,過雲州、赤城,出獨石衛,入興和衛,再行幾日,即進入瓦剌境內。
七月十一日,李實等一行到達了也先軍營中。李實先向也先奉上敕書。也先為表誠意,立即派人陪同李實等人穿過了三十裏草原,去見英宗朱祁鎮。隻見英宗住處“圍帳布幃,席地而寢”,外麵隻有一輛牛車,馬一匹。想來朱祁鎮便是乘著這輛牛車,被挾持著四處奔波。李實一見之下,大為心酸。
朱祁鎮見到李實後,頗為激動,畢竟這是朝廷第一次派來議和的使臣。
朱祁鎮問道:“我在此一年,為何朝廷不派人迎接我回國?”李實答道:“自從陛下失陷在瓦剌,朝廷曾三次派人迎接,都得不到確實消息。最近見到陛下的親筆書信,才派我來探問。”
朱祁鎮心潮澎湃,問了不少朝中情況。他也逐漸明白弟弟朱祁鈺不希望自己回去,其實是怕他複位,便流著淚對李實說:“也先有意送我回去,請你轉告朝廷,我回去後,隻求做一個平民,便心滿意足。”
而李實竟然出人意料地犯顏直諫,問朱祁鎮為什麽那樣寵信王振。朱祁鎮黯然道:“王振沒有死時,從沒有人指責他不對,如今人人都把罪過推到我頭上。”
李實卻不肯甘休,明白指出朱祁鎮到此地步,全是因為寵信王振的緣故,並要求朱祁鎮“請還京引咎自責”。朱祁鎮當時沒有發作,但卻因此對李實懷恨在心,後來一複辟,就立即以“居鄉暴橫”的罪名削去李實官職,貶斥為民,這是後話。
也先備酒招待李實時,也留意到明朝敕書中隻說議和,不說迎駕,便告訴李實道:“大明皇帝敕書內隻說講和,不曾說來迎駕,太上皇留在這裏,又做不得我們的皇帝,是一個閑人。我還你們,千載之後,隻圖一個好名兒。你們回去奏知,務差老臣三五人來接,我便差人送去。”
李實認為也先誠意求和,於七月十四日啟程返京。
半路上,李實一行意外遇到了另一隊明廷派去出使瓦剌的人馬,由右都禦史楊善和工部侍郎趙榮帶隊。原來也先求和心切,接連派出了催促議和的使者,李實一行人剛從北京出發不久,也先派出的第二隊使者便到了北京。
於謙和諸大臣都主張再派使臣去迎接太上皇。於謙道:“也先屢敗,他的求和是可信的。陛下和太上皇兄弟至親,若不遣使迎接,則直在彼,曲在我。不迎回太上皇,邊疆終不得安寧,幹戈終不止。迎接太上皇回來,戰事停止,百姓可以得到安寧。”
明景帝朱祁鈺雖然不願意,但情勢如此,不得不勉強答應,於是派楊善為使者,再次出使瓦剌。
楊善字思敬,大興[13]人。十七歲中秀才,那年剛好是燕王朱棣起兵,發起了“靖難之役”,楊善因為參與守城有功授典儀所引禮舍人,永樂元年(1403年)改為鴻臚寺序班。鴻臚寺掌管慶典朝儀,序班為從九品,官職雖小,卻能經常見到皇帝。楊善“偉風儀,音吐洪亮,工進止”,每每為成祖朱棣所矚目。後來累官進右寺丞。仁宗朱高熾即位後,擢為本寺卿。英宗朱祁鎮即位後,楊善之子楊容詐作中官書,假金於尚書吳中。事發後,楊容謫戍威遠衛,楊善竟然沒有受到牽連。不久後,擢升為禮部左侍郎,兼管鴻臚寺。
但明景帝交給楊善的敕書中,依然沒有提到迎接太上皇回京的話。除了送給也先的金幣等少許禮物外,也沒有給英宗朱祁鎮籌辦什麽物品。
楊善極有心計,決定利用這個機會建立蓋世奇功,憑自己之力將太上皇迎回來。他拿出了自己的全部家當,私下給英宗朱祁鎮買了一些衣食用品,又大量購置了被塞外視為珍品的日用什物,諸如布帛綢緞、茶葉藥材等物品,用來買通瓦剌上下人等。
楊善遇到李實一行後,了解到也先的意圖,對此行迎回太上皇更有把握。但他到達也先的軍營後,也先並未召見,隻派出部下款待,探問明廷的態度。
當天晚上,瓦剌在軍營中設宴款待楊善。有人譏諷道:“土木堡一仗,南朝的軍隊好沒有用!”
楊善口才過人,從容答道:“精壯有用的軍隊,不是派到兩廣去征傜人、僮人,就是派到閩浙去剿海盜。那時王振王司禮隻是想邀大駕到蔚州,榮耀鄉裏,所以不重戰備,你們也不過僥幸得意。如今南征將士的精銳都已回京,總數不下二十萬。這不算,於謙於尚書為了報仇雪恥,另外又募了三十萬人,選拔得很嚴,體格稍微差一點的就不要。這三十萬人,完全用神機營的操法,練神槍、練火器、練毒藥煉過的弩箭,百步以外,就可以致敵死命。於尚書手下有個奇才,替他策劃戰備,沿邊要害之地,都埋了鐵椎、鐵樁,深可三尺,上麵露出五六寸長的一個矛尖,馬蹄一踏上去,沒有不刺穿倒地的。又請了不少刺客,像這種蒙古包,三兩下就上去了,比猴子還要靈活。”
他說得活靈活現,故意到這裏停頓了下來,於是人人色動,不約而同地向上望,生怕帳篷頂上伏有刺客。
隨即,楊善長歎一聲,做出十分遺憾的樣子說:“可惜!現在都用不著了。和議一成,大家像兄弟一樣,還用得著這樣子費心思?”命人取出禮物分發,上上下下都有份兒。瓦剌人重利,楊善此舉立即贏得了一片叫好聲。
也先聽聞楊善一番話後十分高興,第二天便主動召見楊善,楊善向也先遞上敕書。然而,在也先的心目中,認為王直、胡濙、於謙等人才算是明朝的大臣,又見敕書中沒有奉迎太上皇的語,不免有些疑心明廷的誠意。
楊善機巧善對,解釋道:“這是為了尊重太師,成就太師的美名,否則,就帶有強迫的意味,不能顯示是出於太師的誠心了。”
瓦剌平章昂克問道:“為什麽不多帶貴重財寶來贖?”楊善答道:“那樣的話,就會讓人們說道太師圖利。現在不那樣做,正是要表現出太師是行仁義的好男子,可以名垂史冊,流傳千古。”
也先聽了大喜,決定就坡下驢,送英宗朱祁鎮回朝。又問楊善道:“上皇回國後,還會再當皇帝嗎?”楊善答道:“天位已定,不便再移。”
也先又問道:“中國古時有堯舜,稱為聖主,究竟事實如何?”楊善答道:“堯把帝位讓給了舜,我們太上皇把帝位讓給弟弟,古今同出一轍呢。”
楊善不過是隨口敷衍。他熟讀史書,深知中國曆史上多有為爭權而骨肉相殘的悲劇,即便是親父子、兄弟,在爭奪皇位的大事上,一樣會撕破臉皮。
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朱祁鎮真正看到了歸國的希望。但他的希望很快黯淡了,這次不是來自也先的言而無信,而是他弟弟景帝朱祁鈺的態度。
也先決意與明朝講和後,麵子還是有些放不下,先是授意阿剌知院,讓他先派使臣到懷來貢馬,借此試探明朝的態度。景泰元年(1450年)六月,阿剌知院又派使臣到京師,要求同明朝講和,並表示也先有誠意要送回英宗皇帝朱祁鎮。
然而,此時的明景帝朱祁鈺心態已經起了極大的變化。他當初不情願當皇帝,是因為當時麵臨的是一個亂攤子:六師傾覆,強敵壓境,直撲根本之地,明朝已到了危急存亡之秋,皇帝的責任極重。朱祁鈺受命於危難之間,大明朝廷風雨飄搖,岌岌可危,他怕萬一擔負不了重任,成為明朝的千古罪人。但現在,局勢已經大大不同,瓦剌勢力被遏製,大明重現天朝大國的勢頭。
最重要的是,朱祁鈺親身體會到了皇帝九五之尊的榮耀。自古以來,從來沒有哪個皇帝主動提出退位的,朱祁鈺比任何人都能理解當年宋高宗趙構的心情,倘若宋高宗趙構真的迎回了宋徽宗和宋欽宗,一個是他的父親,一個是他的兄長,到底誰做皇帝?即便宋徽宗和宋欽宗仍然保持太上皇的名位,但宋高宗趙構為子為弟,行事豈能不受掣肘?
雖則皇帝的私心眾人都看在眼裏,但朱祁鈺卻不便公然表示,隻下令禮部聚群臣商議迎回太上皇一事。議奏久而不決,自然因為景帝不願意英宗回來的緣故。四朝元老吏部尚書王直實在忍不住了,遂率領群臣上奏,認為應該遣使往報。
朱祁鈺得奏後,隻派司禮監大宦官興安出麵,質問群臣道:“公等欲報使,何人堪為富弼、文天祥?”
富弼是北宋大臣。遼重兵壓境時,遣使求關南地,富弼奉命出使,如蹈虎穴。文天祥則是南宋大臣,元軍進逼臨安時,被派往元營中談判,遭到扣押。凡此都需要膽量,興安的意思是,根本沒有人敢去。
吏部尚書王直聽了興安的話,針鋒相對地問道:“按照你的說法,莫非使太上皇陷虜,再當一次宋徽宗、宋欽宗不成?”
王直字行儉,號抑庵,泰和人,與名臣楊士奇同鄉。永樂二年(1404年)進士及第,改庶吉士,授翰林院修撰,曆事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幾朝。在翰林二十餘年,名氣頗大。正統八年(1443年)遷吏部尚書,進少傅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在民間被稱為“吏部天官”,意思是天官賜福,吏部尚書掌握用人大權,可以造福蒼生。之後,王直一直在吏部擔任長官,年益高,名德日重。
興安聽了王直的反駁,當即啞口無言,不得不將群臣們主張遣使議和的意思回報景帝。朱祁鈺又派興安答複王直等人說:“你們的話說得很對,不過遣使亦非一次,每次不得要領。這回假使以送駕為名,來犯京師,豈非又苦了百姓?你們再好好議!”
“再好好議”,就是表示皇帝不滿意,你們再接著議,直到議出皇帝滿意的結果為止。
這“議”就這樣一拖再拖了。瓦剌也先倒先沉不住氣了,正式派了使者到北京請和。禮部尚書胡濙上奏說:“應該趁此機會,奉迎太上皇。”
明景帝朱祁鈺這次不可能再躲在幕後,隻得親禦文華殿,召群臣會議。
朱祁鈺先說道:“朝廷因通和壞事,欲與瓦剌斷絕來往,卿等屢言和議,是何理由?”這態度已經很明確了,表示不想與瓦剌講和。
但群臣中不盡是隻知奉迎上意的人。吏部尚書王直道:“上皇蒙塵,理當奉迎歸國。今瓦剌既有意送歸,請陛下務必遣使迎駕,免致後悔。”
朱祁鈺一聽臉色就變了,說:“朕不是貪戀皇位,當初是你們非要讓朕坐在這裏,你們現在又出爾反爾,朕真搞不懂你們是什麽心理。”
朱祁鈺顯然是太急切了,還沒有人暗示他應該讓出皇位,隻不過請他派人迎接回兄長,他便發了怒。群臣見皇帝如此失態,一時瞠目結舌,不知道該如何對答。
還是兵部尚書於謙對朱祁鈺的心意比較了解,景帝此時正患得患失,總以為群臣要迎太上皇回來,意在複位,因此站出來道:“皇位是完全確定了的,任何人不敢有其他的意見。不過就情理而言,應該速派人迎回太上皇。即使是也先使詐,曲在對方,理在我們,也就有話可說了。”
朱祁鈺聽到自己的皇位有了保障,這話又是從他最信任的於謙口中說出,這才轉怒為喜,忙對於謙道:“從你,從你。”
商議後,明廷決定升禮科給事中李實為禮部右侍郎,大理寺丞羅綺為少卿,率領指揮馬顯等隨員,於七月初一出發,持敕書出使瓦剌。
李實字孟誠,四川合州[12]人,正統七年(1442年)進士。“為人恣肆無拘檢,有口辯”。正因為他口才很好,才被臨時賦予重任,出使瓦剌。
副使羅綺當過巡按禦史,頗有才幹。正統九年(1444年)參讚寧夏軍事,對西北頗為熟悉。後來因為得罪了大宦官王振,被謫戍遼東。景帝即位後,於謙因羅綺熟悉西北情況,特地舉薦,讓他官複原職。此次於謙又推薦羅綺出使瓦剌,自然是想要他借機觀察瓦剌的虛實,以利將來的戰守。
李實心細,早早便發現手中的敕書隻提了議和,沒有迎駕一說。顯然不是疏忽,而是有意為之。這令李實非常為難,倘若他到了瓦剌,提出要奉迎太上皇,便是得罪了當今景帝。倘若不提,他此行北上不就是白跑一趟?
李實一行人出居庸關後,經懷來,過雲州、赤城,出獨石衛,入興和衛,再行幾日,即進入瓦剌境內。
七月十一日,李實等一行到達了也先軍營中。李實先向也先奉上敕書。也先為表誠意,立即派人陪同李實等人穿過了三十裏草原,去見英宗朱祁鎮。隻見英宗住處“圍帳布幃,席地而寢”,外麵隻有一輛牛車,馬一匹。想來朱祁鎮便是乘著這輛牛車,被挾持著四處奔波。李實一見之下,大為心酸。
朱祁鎮見到李實後,頗為激動,畢竟這是朝廷第一次派來議和的使臣。
朱祁鎮問道:“我在此一年,為何朝廷不派人迎接我回國?”李實答道:“自從陛下失陷在瓦剌,朝廷曾三次派人迎接,都得不到確實消息。最近見到陛下的親筆書信,才派我來探問。”
朱祁鎮心潮澎湃,問了不少朝中情況。他也逐漸明白弟弟朱祁鈺不希望自己回去,其實是怕他複位,便流著淚對李實說:“也先有意送我回去,請你轉告朝廷,我回去後,隻求做一個平民,便心滿意足。”
而李實竟然出人意料地犯顏直諫,問朱祁鎮為什麽那樣寵信王振。朱祁鎮黯然道:“王振沒有死時,從沒有人指責他不對,如今人人都把罪過推到我頭上。”
李實卻不肯甘休,明白指出朱祁鎮到此地步,全是因為寵信王振的緣故,並要求朱祁鎮“請還京引咎自責”。朱祁鎮當時沒有發作,但卻因此對李實懷恨在心,後來一複辟,就立即以“居鄉暴橫”的罪名削去李實官職,貶斥為民,這是後話。
也先備酒招待李實時,也留意到明朝敕書中隻說議和,不說迎駕,便告訴李實道:“大明皇帝敕書內隻說講和,不曾說來迎駕,太上皇留在這裏,又做不得我們的皇帝,是一個閑人。我還你們,千載之後,隻圖一個好名兒。你們回去奏知,務差老臣三五人來接,我便差人送去。”
李實認為也先誠意求和,於七月十四日啟程返京。
半路上,李實一行意外遇到了另一隊明廷派去出使瓦剌的人馬,由右都禦史楊善和工部侍郎趙榮帶隊。原來也先求和心切,接連派出了催促議和的使者,李實一行人剛從北京出發不久,也先派出的第二隊使者便到了北京。
於謙和諸大臣都主張再派使臣去迎接太上皇。於謙道:“也先屢敗,他的求和是可信的。陛下和太上皇兄弟至親,若不遣使迎接,則直在彼,曲在我。不迎回太上皇,邊疆終不得安寧,幹戈終不止。迎接太上皇回來,戰事停止,百姓可以得到安寧。”
明景帝朱祁鈺雖然不願意,但情勢如此,不得不勉強答應,於是派楊善為使者,再次出使瓦剌。
楊善字思敬,大興[13]人。十七歲中秀才,那年剛好是燕王朱棣起兵,發起了“靖難之役”,楊善因為參與守城有功授典儀所引禮舍人,永樂元年(1403年)改為鴻臚寺序班。鴻臚寺掌管慶典朝儀,序班為從九品,官職雖小,卻能經常見到皇帝。楊善“偉風儀,音吐洪亮,工進止”,每每為成祖朱棣所矚目。後來累官進右寺丞。仁宗朱高熾即位後,擢為本寺卿。英宗朱祁鎮即位後,楊善之子楊容詐作中官書,假金於尚書吳中。事發後,楊容謫戍威遠衛,楊善竟然沒有受到牽連。不久後,擢升為禮部左侍郎,兼管鴻臚寺。
但明景帝交給楊善的敕書中,依然沒有提到迎接太上皇回京的話。除了送給也先的金幣等少許禮物外,也沒有給英宗朱祁鎮籌辦什麽物品。
楊善極有心計,決定利用這個機會建立蓋世奇功,憑自己之力將太上皇迎回來。他拿出了自己的全部家當,私下給英宗朱祁鎮買了一些衣食用品,又大量購置了被塞外視為珍品的日用什物,諸如布帛綢緞、茶葉藥材等物品,用來買通瓦剌上下人等。
楊善遇到李實一行後,了解到也先的意圖,對此行迎回太上皇更有把握。但他到達也先的軍營後,也先並未召見,隻派出部下款待,探問明廷的態度。
當天晚上,瓦剌在軍營中設宴款待楊善。有人譏諷道:“土木堡一仗,南朝的軍隊好沒有用!”
楊善口才過人,從容答道:“精壯有用的軍隊,不是派到兩廣去征傜人、僮人,就是派到閩浙去剿海盜。那時王振王司禮隻是想邀大駕到蔚州,榮耀鄉裏,所以不重戰備,你們也不過僥幸得意。如今南征將士的精銳都已回京,總數不下二十萬。這不算,於謙於尚書為了報仇雪恥,另外又募了三十萬人,選拔得很嚴,體格稍微差一點的就不要。這三十萬人,完全用神機營的操法,練神槍、練火器、練毒藥煉過的弩箭,百步以外,就可以致敵死命。於尚書手下有個奇才,替他策劃戰備,沿邊要害之地,都埋了鐵椎、鐵樁,深可三尺,上麵露出五六寸長的一個矛尖,馬蹄一踏上去,沒有不刺穿倒地的。又請了不少刺客,像這種蒙古包,三兩下就上去了,比猴子還要靈活。”
他說得活靈活現,故意到這裏停頓了下來,於是人人色動,不約而同地向上望,生怕帳篷頂上伏有刺客。
隨即,楊善長歎一聲,做出十分遺憾的樣子說:“可惜!現在都用不著了。和議一成,大家像兄弟一樣,還用得著這樣子費心思?”命人取出禮物分發,上上下下都有份兒。瓦剌人重利,楊善此舉立即贏得了一片叫好聲。
也先聽聞楊善一番話後十分高興,第二天便主動召見楊善,楊善向也先遞上敕書。然而,在也先的心目中,認為王直、胡濙、於謙等人才算是明朝的大臣,又見敕書中沒有奉迎太上皇的語,不免有些疑心明廷的誠意。
楊善機巧善對,解釋道:“這是為了尊重太師,成就太師的美名,否則,就帶有強迫的意味,不能顯示是出於太師的誠心了。”
瓦剌平章昂克問道:“為什麽不多帶貴重財寶來贖?”楊善答道:“那樣的話,就會讓人們說道太師圖利。現在不那樣做,正是要表現出太師是行仁義的好男子,可以名垂史冊,流傳千古。”
也先聽了大喜,決定就坡下驢,送英宗朱祁鎮回朝。又問楊善道:“上皇回國後,還會再當皇帝嗎?”楊善答道:“天位已定,不便再移。”
也先又問道:“中國古時有堯舜,稱為聖主,究竟事實如何?”楊善答道:“堯把帝位讓給了舜,我們太上皇把帝位讓給弟弟,古今同出一轍呢。”
楊善不過是隨口敷衍。他熟讀史書,深知中國曆史上多有為爭權而骨肉相殘的悲劇,即便是親父子、兄弟,在爭奪皇位的大事上,一樣會撕破臉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