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修金剛薩埵
淨化違緣罪障——念修上師金剛薩埵:
阻礙我們生起甚深正道的殊勝體悟、證悟的就是罪障,在初學階段,必須把主要精力放在淨化障礙上。所謂的罪障,障是總稱,包括業障、煩惱障、所知障和習 氣障四種。
業障,是指自性罪和佛製罪。自性罪:與佛製毫不相關,自性的意思是說諸如殺生之類,隻要去做本身就屬於罪業。佛製罪,作為在家人,如果去做,不會成為罪業,而某個出家人去操作,就成為罪業,諸如除割青草之類的事。與佛製不相關聯的自性罪,是指十不善和五無間罪等一切罪業。既是自性罪也是佛製罪的,諸如殺生的他勝罪,其中殺生是自性罪,他勝是佛製罪。單單的佛製罪,諸如割青草之類的事,如果是平常的在家人除割青草,不會有罪,但如果是受戒的比丘鏟割青草,那就成為墮罪,一般的在家人親手殺旁生和比丘除青草,罪業輕重一模一樣。所以,凡是與外別解脫戒、內菩薩戒、密宗誓言相違的一切遮罪,越向上罪業越嚴重。比如,在家人弄死一個虱子,就犯了一種殺生的罪業,假設某位菩薩掐死一個虱子,那他所犯下的不僅僅是殺生之罪,而且也有殺母之 過。
如果有人想:既然有殺母之 過,那豈不成了無間罪嗎?
並不會成為無間罪,因為所殺的對境並不是今生今世的生身母親,所以不會成為無間罪。
倘若某個密咒師擠死一個虱子,在殺生之罪和殺母之 過的基礎上,還有殺金剛薩埵的過咎以及殺害分別識聚四十二本尊的罪業。可見,與前前相比,後後罪業越來越增重。禁止別解脫的惡作、菩薩的惡行就成了戒律。
別解脫中講僧裙上下邊要齊圓,如果沒有認真穿好,就成了惡作,與菩薩乘裏的嚴禁惡行戒相違,屬於根本墮,在密宗裏也成了違越如來教言的根本墮。所以,所有與自性罪、佛製罪相違的都是業障。那麽它遮障什麽呢?障礙獲得善趣人天果報。
煩惱障是由以上這些業引發的八萬四千煩惱,歸納起來,就是三毒五毒的分別念。再進一步概括,就歸集在唯一的非理作意分別念中。那麽,煩惱障障礙什麽呢?它障礙獲得聲聞、緣覺的解脫果位。
所知障是三輪實執的分別念。
習 氣障,按照顯宗所講,是所知障極其細微的階段,密宗稱為三現遷移習 氣,也就是指依於格外細微的意性身,形成粗大身體的因或種子白分的習 氣,形成粗大語的因紅分的習 氣,形成意的因或種子紅白聚合部分——黑光或風行極度細微的所有習 氣。
所知障和習 氣障障礙什麽呢?障礙獲得遍知智慧。
以上這所有障礙分別遮障善趣等,總體來說就是遮障萬法的實相真如。這樣的實相取名為法性、真如、真性、真實際、法界、萬法之無過法性、如來藏等都是顯密共同的名稱。依照密宗而言,稱為自性清淨佛,本體本淨佛,基任運自成佛。《黑日嘎剛波續》中說:“實相體性基,法身無縛解。”心的本性或真性或實相,就是法界智慧無二無別,不曾有業和煩惱之垢,如同虛空或太陽般的佛陀三身一切功德未經尋覓本來圓滿存在,於眾生基位時,沒有變劣,功德無減,於佛陀果位之時,沒有變好,功德無增,也就是說功德無增無減,本性當中不著客塵,自本體本來清淨,本體本淨的自性,原本超離束縛解脫的智慧,就叫做實相體性之基或本來義阿賴耶。所謂的基,如果證悟了,就是能生涅槃——所生的真正基;倘若沒有證悟,那就是輪回萬法無則不生的基。為此,命名為基。盡管本來是佛陀的自性,但並不代表成佛。如《二品續》中雲:“眾生本是佛,然為客塵遮。”不代表成佛的原因是,由倏然的迷亂二取垢染遮蔽著。客塵,如果分類,有八萬四千煩惱等等,但這一切歸納起來,就是五蘊。五蘊再進一步概括,就是這顆接連不斷的分別心,如果把它取名,那就是迷亂假立之基,是能生迷亂相輪回萬法——所生的真正因。因此,要想在阿賴耶的鏡子裏映現出證悟的影像,必須清淨所有遮障。如雲:“障礙得清淨,自然現證悟。”
初學者,主要淨化業障,能淨化的方法就是善巧方便、大慈大悲的金剛薩埵佛(念修法),有關別解脫還淨他勝僧殘等在各個的章節中有解說。菩薩乘的《三聚經》,包括頂禮聚、懺罪聚、隨喜或回向聚,由此就叫《三聚經》。還有《大解脫方廣懺悔儀軌》等等。簡單一句話,奉行善業是懺悔罪業的唯一方便法。別解脫中的真正懺悔能使自地的所有墮罪得以清淨,從墮罪之因和墮罪果報中脫離出來,菩薩的所有墮罪依靠別解脫的懺悔不能清淨,憑借菩薩乘和密宗的懺悔,不僅能從自地的墮罪因與墮罪果脫離出來,而且也能從下麵所有墮罪異熟果報中脫離出來。
顯宗密宗的懺罪方便有許許多多,其中念修上師金剛薩埵最為殊勝,金剛薩埵在往昔學道位時,曾經發願“未來時,凡持受我名者,一切墮罪得以清淨,若不清淨,我不成佛。”並且,他積累了無量福慧資糧,發下大願,結果所有發願都得以實現,上師金剛薩埵成就了佛果。我們前往十方每一位佛陀前勤求懺悔方便法,不如觀修金剛薩埵與一切壇城散攝的作者上師無二無別來作懺悔殊勝,這裏是總集寶珠的修法。
所有懺悔都必須具足四種對治力。誠如寂天菩薩說:“所淨罪六門,能淨四力治,淨法三殊勝。”首先,懺悔的所依或對境是別解脫戒的親教師、軌範師及僧眾,或者菩薩乘的上師善知識,或者持梵淨同行道友,或者《三十五佛懺悔文》中所說的三十五佛、《大解脫經》中所說的十方佛陀等,或者是密宗的上師和壇城的聖眾。在這裏,是上師金剛薩埵,這就是所依對治力,它包括外所依對治力和內所依對治力兩種。外所依對治力就是指觀修金剛薩埵。內所依對治力,是皈依、發殊勝菩提心,尤其是生起大悲心。所以此處調整發心相當重要。外所依對治力的本體是信心;厭患對治力的本體是悔心;返回對治力的本體是戒後心;現行對治力的本體是對正法產生希求心。
起初在修所依對治力的此時,雖然有“把自己身體明觀成本尊的頭頂或者不執著自身的頭頂上”等觀修法,但這裏,就是在惡貫滿盈、罪業累累自己的平常身體頭頂上的毛漩口處插入四指蓮花莖的十萬瓣白色蓮花,壓在其紅黃花蕊分開的三分之二位置的滿月上麵,本體是無等大悲寶藏具德根本上師,形象是一寸大小的白色吽字。一心專注於它,觀想那個吽字也是朝著自己方向,對準自己的胸口。以了知“上師是佛”等五了知(上師瑜伽裏有說明)誠心誠意祈禱,結果上師的心裏生起強烈的大悲,大樂本體的吽字似乎在動搖,之後以魚浮出水麵的方式從中出現上師金剛薩埵,他身色潔白,宛如十萬個太陽照耀在雪山……內容容易理解。
再觀想:他以超越人的明目照見、以超越人的耳聽到、以超越人的遍知心垂念我,麵朝向我。通過耳聞、心念,上師金剛薩埵心情不悅,臉色陰沉。此後,生起你無所不知的信心、發殊勝菩提心,這兩項最為關鍵,這僅是就外所依對治力而言,內所依對治力中信心、皈依、發心居於首位,因此必須努力增生這些心。
接著,是厭患對治力,所淨的是罪業六門:
第一時間之門,從無始輪回以來迄今為止所積累的罪業,今生當中犯下的自性罪和佛製罪,自己心裏能回想起來,在某年某月某日某時我自己造了這樣的罪業,唆使別人造,隨喜他人造的這所有罪業,心裏不藏,身體不覆,口裏“發露懺悔”。
如果有人認為:自己造罪,誰也不曾見到,佛菩薩也看不見。其實並不是這樣。如雲:“未見之中造罪業,如服毒藥豈安樂?天尊具通之仙人,以清淨眼定現見。”華智仁波切說過:“惡分別毒隱腹內,命終之前必現前。”佛菩薩不可能不見不睹,如同一個盲人周圍有一百個有眼者團 團 包圍著一樣。凡是自己心裏能回憶起來的一切罪業,直接說出,懷著慚愧、畏懼、後悔之心進行懺悔,加上所有想不起來而成為佛菩薩遍知智慧所見對境的一切罪業通通懺悔。
第二動機之門,是指由貪嗔癡引發的一切罪業。
第三通過之門或積累之門,身語意的一切不善罪業。
第四本體之門,自性罪的十不善和無間罪等,與佛製罪外別解脫戒、內菩薩戒、密持明密乘戒相違的一切罪業。
第五對境之門,依靠三有輪回、寂滅涅槃所積累的一切罪業。
第六作用之門,即生當中短命多病、財物貧乏、受到怨敵威脅等;後世漂泊在無邊無際的惡趣中,成為諸如此類之因的一切墮罪,要像服了劇毒一樣,懷著痛心疾首的強烈懊悔心觀想,在上師金剛薩埵您耳聞目睹,垂念於我,我今天對您無有好的呈稟,我從無始以來迄今為止所積累的一切罪業在您麵前不覆不藏發露懺悔,深感內疚,追悔不已,進行懺悔。祈求您垂念,令我的此罪,速在當下就在此地此坐墊上得以清淨。我們必須要急不可耐地懺悔。比如,一個人要給我半個銅錢一類的微薄之物,我都會急不可耐地催他,那麽要清淨罪業,為什麽不需要迫不及待地懺悔呢?
返回對治力:如同院子的籬笆以前破損後來恢複一樣,破了別解脫戒、菩薩戒、密乘戒,後來通過懺悔得以恢複,發誓從今以後縱遇命難也不再犯。我們這些人,都已經受了別解脫戒、菩薩戒、密乘戒,對此本不該有什麽區別,可是單單口裏大唱高調說“今後不犯”是沒有什麽用的。現在的上師僧人們,一邊口頭上念誦“發露懺悔,不敢覆藏,從今此止,永不再犯”一邊所行似乎都是不善業。
諸如拿殺生來說,如果一開始就立誓“我不殺所有殺不了的眾生”,那麽就具備了不殺生的戒律,並且獲得功德利益。如果沒有這樣立下誓言,那隻是自性無罪,而不會得到戒殺的福德。因此,在家人,不管是男是女,假設能發誓“我不殺獅子、龍、大象等殺不了的眾生”,那就得到福德。身為出家人,最初也要發誓“縱然我生命遭難,也絕不殺獅子”,再加上“縱然遇到生命危難也絕不舍此誓言”,一定要用這兩個誓言的鐵鉤鉤住。再者,從一一眾生做起,這樣用戒殺的兩種誓言鐵鉤鉤住。
同樣,不予取等剩餘的九種不善,都一一發誓不犯;即便是我的肉被揪成一塊一塊而死,也絕不舍棄此誓言。每一個都應該用這兩個誓言鐵鉤鉤住。同樣,發誓不造五無間罪,共有五種誓言,發誓不造近五無間罪,有五種誓願。發誓不造四重罪,有四種誓願。所謂的四重罪,1.居智者之首位;2.享用密咒師的財產;3.不居比丘頂禮之前;4.享用修行人的食物。當然,享用修行人的食物並不是指所有修行人的食品,但如果某個修行人心裏決定期限“依靠此食品我在這個月裏修行”,假設享用了他那寥寥無幾的食品中的一點兒,那麽在他所想的期限裏,飲食就不足了。八邪罪:如雲:“詆毀白法讚黑法,減低行善之資糧,擾亂信士之內心,舍棄上師尊道友,脫離壇城對治八。”1.誹謗白法;2.讚歎黑法;3.對行善者積累資糧從中作梗,減少他們的資糧;4.對修善的信士說難聽之語而擾亂其心。後四種邪罪:5.已入密宗金剛乘壇城以後在會眾行列中發起爭鬥、惡語相罵、爭吵不休,背棄上師;6.已入密乘者遠離本尊;7.已入密乘者脫離道友;8.已入密乘者舍棄壇城。心裏立下不犯此八邪罪的八種誓言。
外別解脫戒斷除的學處,首先居士的四根本加上酒,立誓不犯有五種誓願;沙彌籠統的十戒,詳細的三十戒,一一發誓不犯相違的戒條。比丘戒第一是四根本罪,立誓縱然遇到生命危險也不違背,有四種誓言。隨後是十三僧殘,發下不犯的十三種誓言。三十舍墮、九十單墮、四向彼悔、一百一十二種惡作,都要一一發誓不違背不就犯,以兩個誓言鐵鉤鉤住。
接下來是菩薩乘甚深見派的十八種根本墮,加上願行學處共二十種,八十惡作,要立下“不違背這些”的二十種誓言。對於廣大行派的四種發心、八種加行、四十六惡作,都要一一發誓不犯。密宗裏的二十五條禁行戒,共同內外五部的內外兩戒,十四條根本戒、八支分粗罪,大圓滿根本誓言有二十七條,二十條支分誓言,無有、平等、唯一、任運四大誓言,心裏一一發誓絕不違背;遇到生命危難也不舍棄這樣的誓言。我們必須做到以這兩個誓言鐵鉤鉤住。心裏要想:對於自己能守護的所有戒,發誓絕不犯,對於不能守護的所有戒律,我要盡可能守護,祈禱上師金剛薩埵您加持令我相續完全得以清淨。如果真正立下誓言,那麽相續就會越來越清淨。相反,隻是粗枝大葉、浮皮潦草地說“發露懺悔,不敢覆藏,從今此止,永不再犯”起不到任何作用。
現行對治力,一般是指成為不善業對治的一切善法,但在這裏,是觀想金剛薩埵甘露降下、淨化的修法。自利法身的念誦之時,對所有上麵的對境生起誠摯的信心,觀想上師金剛薩埵放射光芒,他利色身念誦的時候,對下麵的有情觀修知母、念恩等等,從而萌生於心不忍的強烈悲憫之情,觀想金剛薩埵放光、收光。
淨化違緣罪障——念修上師金剛薩埵:
阻礙我們生起甚深正道的殊勝體悟、證悟的就是罪障,在初學階段,必須把主要精力放在淨化障礙上。所謂的罪障,障是總稱,包括業障、煩惱障、所知障和習 氣障四種。
業障,是指自性罪和佛製罪。自性罪:與佛製毫不相關,自性的意思是說諸如殺生之類,隻要去做本身就屬於罪業。佛製罪,作為在家人,如果去做,不會成為罪業,而某個出家人去操作,就成為罪業,諸如除割青草之類的事。與佛製不相關聯的自性罪,是指十不善和五無間罪等一切罪業。既是自性罪也是佛製罪的,諸如殺生的他勝罪,其中殺生是自性罪,他勝是佛製罪。單單的佛製罪,諸如割青草之類的事,如果是平常的在家人除割青草,不會有罪,但如果是受戒的比丘鏟割青草,那就成為墮罪,一般的在家人親手殺旁生和比丘除青草,罪業輕重一模一樣。所以,凡是與外別解脫戒、內菩薩戒、密宗誓言相違的一切遮罪,越向上罪業越嚴重。比如,在家人弄死一個虱子,就犯了一種殺生的罪業,假設某位菩薩掐死一個虱子,那他所犯下的不僅僅是殺生之罪,而且也有殺母之 過。
如果有人想:既然有殺母之 過,那豈不成了無間罪嗎?
並不會成為無間罪,因為所殺的對境並不是今生今世的生身母親,所以不會成為無間罪。
倘若某個密咒師擠死一個虱子,在殺生之罪和殺母之 過的基礎上,還有殺金剛薩埵的過咎以及殺害分別識聚四十二本尊的罪業。可見,與前前相比,後後罪業越來越增重。禁止別解脫的惡作、菩薩的惡行就成了戒律。
別解脫中講僧裙上下邊要齊圓,如果沒有認真穿好,就成了惡作,與菩薩乘裏的嚴禁惡行戒相違,屬於根本墮,在密宗裏也成了違越如來教言的根本墮。所以,所有與自性罪、佛製罪相違的都是業障。那麽它遮障什麽呢?障礙獲得善趣人天果報。
煩惱障是由以上這些業引發的八萬四千煩惱,歸納起來,就是三毒五毒的分別念。再進一步概括,就歸集在唯一的非理作意分別念中。那麽,煩惱障障礙什麽呢?它障礙獲得聲聞、緣覺的解脫果位。
所知障是三輪實執的分別念。
習 氣障,按照顯宗所講,是所知障極其細微的階段,密宗稱為三現遷移習 氣,也就是指依於格外細微的意性身,形成粗大身體的因或種子白分的習 氣,形成粗大語的因紅分的習 氣,形成意的因或種子紅白聚合部分——黑光或風行極度細微的所有習 氣。
所知障和習 氣障障礙什麽呢?障礙獲得遍知智慧。
以上這所有障礙分別遮障善趣等,總體來說就是遮障萬法的實相真如。這樣的實相取名為法性、真如、真性、真實際、法界、萬法之無過法性、如來藏等都是顯密共同的名稱。依照密宗而言,稱為自性清淨佛,本體本淨佛,基任運自成佛。《黑日嘎剛波續》中說:“實相體性基,法身無縛解。”心的本性或真性或實相,就是法界智慧無二無別,不曾有業和煩惱之垢,如同虛空或太陽般的佛陀三身一切功德未經尋覓本來圓滿存在,於眾生基位時,沒有變劣,功德無減,於佛陀果位之時,沒有變好,功德無增,也就是說功德無增無減,本性當中不著客塵,自本體本來清淨,本體本淨的自性,原本超離束縛解脫的智慧,就叫做實相體性之基或本來義阿賴耶。所謂的基,如果證悟了,就是能生涅槃——所生的真正基;倘若沒有證悟,那就是輪回萬法無則不生的基。為此,命名為基。盡管本來是佛陀的自性,但並不代表成佛。如《二品續》中雲:“眾生本是佛,然為客塵遮。”不代表成佛的原因是,由倏然的迷亂二取垢染遮蔽著。客塵,如果分類,有八萬四千煩惱等等,但這一切歸納起來,就是五蘊。五蘊再進一步概括,就是這顆接連不斷的分別心,如果把它取名,那就是迷亂假立之基,是能生迷亂相輪回萬法——所生的真正因。因此,要想在阿賴耶的鏡子裏映現出證悟的影像,必須清淨所有遮障。如雲:“障礙得清淨,自然現證悟。”
初學者,主要淨化業障,能淨化的方法就是善巧方便、大慈大悲的金剛薩埵佛(念修法),有關別解脫還淨他勝僧殘等在各個的章節中有解說。菩薩乘的《三聚經》,包括頂禮聚、懺罪聚、隨喜或回向聚,由此就叫《三聚經》。還有《大解脫方廣懺悔儀軌》等等。簡單一句話,奉行善業是懺悔罪業的唯一方便法。別解脫中的真正懺悔能使自地的所有墮罪得以清淨,從墮罪之因和墮罪果報中脫離出來,菩薩的所有墮罪依靠別解脫的懺悔不能清淨,憑借菩薩乘和密宗的懺悔,不僅能從自地的墮罪因與墮罪果脫離出來,而且也能從下麵所有墮罪異熟果報中脫離出來。
顯宗密宗的懺罪方便有許許多多,其中念修上師金剛薩埵最為殊勝,金剛薩埵在往昔學道位時,曾經發願“未來時,凡持受我名者,一切墮罪得以清淨,若不清淨,我不成佛。”並且,他積累了無量福慧資糧,發下大願,結果所有發願都得以實現,上師金剛薩埵成就了佛果。我們前往十方每一位佛陀前勤求懺悔方便法,不如觀修金剛薩埵與一切壇城散攝的作者上師無二無別來作懺悔殊勝,這裏是總集寶珠的修法。
所有懺悔都必須具足四種對治力。誠如寂天菩薩說:“所淨罪六門,能淨四力治,淨法三殊勝。”首先,懺悔的所依或對境是別解脫戒的親教師、軌範師及僧眾,或者菩薩乘的上師善知識,或者持梵淨同行道友,或者《三十五佛懺悔文》中所說的三十五佛、《大解脫經》中所說的十方佛陀等,或者是密宗的上師和壇城的聖眾。在這裏,是上師金剛薩埵,這就是所依對治力,它包括外所依對治力和內所依對治力兩種。外所依對治力就是指觀修金剛薩埵。內所依對治力,是皈依、發殊勝菩提心,尤其是生起大悲心。所以此處調整發心相當重要。外所依對治力的本體是信心;厭患對治力的本體是悔心;返回對治力的本體是戒後心;現行對治力的本體是對正法產生希求心。
起初在修所依對治力的此時,雖然有“把自己身體明觀成本尊的頭頂或者不執著自身的頭頂上”等觀修法,但這裏,就是在惡貫滿盈、罪業累累自己的平常身體頭頂上的毛漩口處插入四指蓮花莖的十萬瓣白色蓮花,壓在其紅黃花蕊分開的三分之二位置的滿月上麵,本體是無等大悲寶藏具德根本上師,形象是一寸大小的白色吽字。一心專注於它,觀想那個吽字也是朝著自己方向,對準自己的胸口。以了知“上師是佛”等五了知(上師瑜伽裏有說明)誠心誠意祈禱,結果上師的心裏生起強烈的大悲,大樂本體的吽字似乎在動搖,之後以魚浮出水麵的方式從中出現上師金剛薩埵,他身色潔白,宛如十萬個太陽照耀在雪山……內容容易理解。
再觀想:他以超越人的明目照見、以超越人的耳聽到、以超越人的遍知心垂念我,麵朝向我。通過耳聞、心念,上師金剛薩埵心情不悅,臉色陰沉。此後,生起你無所不知的信心、發殊勝菩提心,這兩項最為關鍵,這僅是就外所依對治力而言,內所依對治力中信心、皈依、發心居於首位,因此必須努力增生這些心。
接著,是厭患對治力,所淨的是罪業六門:
第一時間之門,從無始輪回以來迄今為止所積累的罪業,今生當中犯下的自性罪和佛製罪,自己心裏能回想起來,在某年某月某日某時我自己造了這樣的罪業,唆使別人造,隨喜他人造的這所有罪業,心裏不藏,身體不覆,口裏“發露懺悔”。
如果有人認為:自己造罪,誰也不曾見到,佛菩薩也看不見。其實並不是這樣。如雲:“未見之中造罪業,如服毒藥豈安樂?天尊具通之仙人,以清淨眼定現見。”華智仁波切說過:“惡分別毒隱腹內,命終之前必現前。”佛菩薩不可能不見不睹,如同一個盲人周圍有一百個有眼者團 團 包圍著一樣。凡是自己心裏能回憶起來的一切罪業,直接說出,懷著慚愧、畏懼、後悔之心進行懺悔,加上所有想不起來而成為佛菩薩遍知智慧所見對境的一切罪業通通懺悔。
第二動機之門,是指由貪嗔癡引發的一切罪業。
第三通過之門或積累之門,身語意的一切不善罪業。
第四本體之門,自性罪的十不善和無間罪等,與佛製罪外別解脫戒、內菩薩戒、密持明密乘戒相違的一切罪業。
第五對境之門,依靠三有輪回、寂滅涅槃所積累的一切罪業。
第六作用之門,即生當中短命多病、財物貧乏、受到怨敵威脅等;後世漂泊在無邊無際的惡趣中,成為諸如此類之因的一切墮罪,要像服了劇毒一樣,懷著痛心疾首的強烈懊悔心觀想,在上師金剛薩埵您耳聞目睹,垂念於我,我今天對您無有好的呈稟,我從無始以來迄今為止所積累的一切罪業在您麵前不覆不藏發露懺悔,深感內疚,追悔不已,進行懺悔。祈求您垂念,令我的此罪,速在當下就在此地此坐墊上得以清淨。我們必須要急不可耐地懺悔。比如,一個人要給我半個銅錢一類的微薄之物,我都會急不可耐地催他,那麽要清淨罪業,為什麽不需要迫不及待地懺悔呢?
返回對治力:如同院子的籬笆以前破損後來恢複一樣,破了別解脫戒、菩薩戒、密乘戒,後來通過懺悔得以恢複,發誓從今以後縱遇命難也不再犯。我們這些人,都已經受了別解脫戒、菩薩戒、密乘戒,對此本不該有什麽區別,可是單單口裏大唱高調說“今後不犯”是沒有什麽用的。現在的上師僧人們,一邊口頭上念誦“發露懺悔,不敢覆藏,從今此止,永不再犯”一邊所行似乎都是不善業。
諸如拿殺生來說,如果一開始就立誓“我不殺所有殺不了的眾生”,那麽就具備了不殺生的戒律,並且獲得功德利益。如果沒有這樣立下誓言,那隻是自性無罪,而不會得到戒殺的福德。因此,在家人,不管是男是女,假設能發誓“我不殺獅子、龍、大象等殺不了的眾生”,那就得到福德。身為出家人,最初也要發誓“縱然我生命遭難,也絕不殺獅子”,再加上“縱然遇到生命危難也絕不舍此誓言”,一定要用這兩個誓言的鐵鉤鉤住。再者,從一一眾生做起,這樣用戒殺的兩種誓言鐵鉤鉤住。
同樣,不予取等剩餘的九種不善,都一一發誓不犯;即便是我的肉被揪成一塊一塊而死,也絕不舍棄此誓言。每一個都應該用這兩個誓言鐵鉤鉤住。同樣,發誓不造五無間罪,共有五種誓言,發誓不造近五無間罪,有五種誓願。發誓不造四重罪,有四種誓願。所謂的四重罪,1.居智者之首位;2.享用密咒師的財產;3.不居比丘頂禮之前;4.享用修行人的食物。當然,享用修行人的食物並不是指所有修行人的食品,但如果某個修行人心裏決定期限“依靠此食品我在這個月裏修行”,假設享用了他那寥寥無幾的食品中的一點兒,那麽在他所想的期限裏,飲食就不足了。八邪罪:如雲:“詆毀白法讚黑法,減低行善之資糧,擾亂信士之內心,舍棄上師尊道友,脫離壇城對治八。”1.誹謗白法;2.讚歎黑法;3.對行善者積累資糧從中作梗,減少他們的資糧;4.對修善的信士說難聽之語而擾亂其心。後四種邪罪:5.已入密宗金剛乘壇城以後在會眾行列中發起爭鬥、惡語相罵、爭吵不休,背棄上師;6.已入密乘者遠離本尊;7.已入密乘者脫離道友;8.已入密乘者舍棄壇城。心裏立下不犯此八邪罪的八種誓言。
外別解脫戒斷除的學處,首先居士的四根本加上酒,立誓不犯有五種誓願;沙彌籠統的十戒,詳細的三十戒,一一發誓不犯相違的戒條。比丘戒第一是四根本罪,立誓縱然遇到生命危險也不違背,有四種誓言。隨後是十三僧殘,發下不犯的十三種誓言。三十舍墮、九十單墮、四向彼悔、一百一十二種惡作,都要一一發誓不違背不就犯,以兩個誓言鐵鉤鉤住。
接下來是菩薩乘甚深見派的十八種根本墮,加上願行學處共二十種,八十惡作,要立下“不違背這些”的二十種誓言。對於廣大行派的四種發心、八種加行、四十六惡作,都要一一發誓不犯。密宗裏的二十五條禁行戒,共同內外五部的內外兩戒,十四條根本戒、八支分粗罪,大圓滿根本誓言有二十七條,二十條支分誓言,無有、平等、唯一、任運四大誓言,心裏一一發誓絕不違背;遇到生命危難也不舍棄這樣的誓言。我們必須做到以這兩個誓言鐵鉤鉤住。心裏要想:對於自己能守護的所有戒,發誓絕不犯,對於不能守護的所有戒律,我要盡可能守護,祈禱上師金剛薩埵您加持令我相續完全得以清淨。如果真正立下誓言,那麽相續就會越來越清淨。相反,隻是粗枝大葉、浮皮潦草地說“發露懺悔,不敢覆藏,從今此止,永不再犯”起不到任何作用。
現行對治力,一般是指成為不善業對治的一切善法,但在這裏,是觀想金剛薩埵甘露降下、淨化的修法。自利法身的念誦之時,對所有上麵的對境生起誠摯的信心,觀想上師金剛薩埵放射光芒,他利色身念誦的時候,對下麵的有情觀修知母、念恩等等,從而萌生於心不忍的強烈悲憫之情,觀想金剛薩埵放光、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