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季桓之和寇小羅夫婦二人,發現所住寢室的地下有一整套形同蟻巢的地道,一直延伸到了京師的各條人工溝渠,可謂極其龐大。他們判斷,這座“蟻巢”,是由一百多年前的大太監劉瑾偷偷修建的。


    盡管隻進行了初步的探索,但他們同樣可以料定,這座“蟻巢”中很可能有某條或者某數條通道能夠直接抵達紫禁城,畢竟劉瑾當初憋著要謀反,按照小說裏的通常情節,偷著摸幹掉皇帝,然後找個替身,不是最普通的計劃嘛。


    至於季桓之可沒有謀反的想法,他想的是,地下人造蟻巢,可以用來在暴雪坊的刺客襲擊的時候,讓家眷仆人進行躲藏;當然,也要考慮到壞的一麵,假如暴雪坊的刺客找到地道並且追進來,就得設法利用地道的環境對他們進行伏擊,如果這樣的話,就必須充分了解蟻巢的整個結構才行。


    季桓之去了書房,攤開一張半張桌子大的紙,運用當年還在基層時的工作經驗,開始繪製充滿立體感的地道網絡圖。憑借著記憶,他利用一晚上的時間,繪出了部分地道。直到上下眼皮開始糾纏在一起時,他知道剩下來的繪製工作隻能等日後再做了。


    這時響起了敲門聲。


    “誰呀?”


    “四叔,是我。”


    “堪兒啊,進來吧。”


    房門吱呀打開,朱載堪走了進來。


    季桓之揉揉酸澀的眼睛,看向朱載堪,問:“侄兒你下午忙什麽去啦?”


    朱載堪道:“回四叔,下午侄兒去兵部處理了些公務。”遼陽侯朱載堪同時也是薊州參將,盡管他身在京師,但有時也會去兵部幫忙料理一些薊州送來的邊防文件。也因為他經常去兵部的原因,兵科給事中楊漣與他熟識。


    這給季桓之提了個醒。


    楊漣,萬曆三十五年的進士。初任常熟知縣,舉全國廉吏第一,後來入朝任戶科給事中、兵科給事中一直到現在。這個人可是東林黨的骨幹之一。此人性情剛毅,沒法用錢收買——如果能用錢收買的話,也不會是“廉吏第一”了。但如果有辦法能夠取得他的信任,就能夠得到幾乎整個東林黨的信任,那對自己雙麵、甚至多麵間諜的計劃,是大有裨益的。


    季桓之沒有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而是繼續問朱載堪:“那侄兒在兵部有沒有聽到什麽新的消息啊?”


    “有,”朱載堪道,“聽說遼師缺餉,有司請發各省稅銀,不理。於是就援引征倭、征播的例子,詔加天下田賦每畝三厘五毫,實共派銀二百三十一萬兩餘。”


    “每畝加三厘五毫……”季桓之冷笑一聲,喃喃道,“當初征倭、征播加的稅賦,征完也沒聽說降回來——對了,山東也加嗎?”


    “都說了‘詔加天下田賦’。”朱載堪道。


    “山東前年饑荒,去年反賊剛剛平定,今年又加田稅,怎麽不加商稅呢?”


    “侄兒知道。”


    “你知道什麽?”


    “侄兒知道為什麽不加商稅。”


    “為什麽?”


    “因為東林黨的錢,就是從商戶身上來的。”


    與其說東林黨的錢,就是從商戶身上來的,不如說,東林黨就是商戶的代言人。江南一帶的富商豪紳官僚富得流油,卻從不交稅。隻要國庫缺錢,就朝農民頭上噶韭菜。難怪會引起代表地主階級的浙、齊、楚、宣、昆各黨派的敵視。而目前六部官員一共隻有五個人,戶部、兵部兩大部門,一個管錢、一個管軍務,全歸東林黨的那位第一廉吏掌管,遼餉不足,能讓商戶掏錢,那就有鬼了。


    “說到底,”朱載堪道,“他們也不過是一幫道德濟世的楷模而已。”


    道德濟世,可以理解為既有高尚的道德,也能濟世救民;而朱載堪的語氣,顯然說的是另一種含義,即用高尚的道德來濟世救民。


    你苦嗎?你貧窮嗎?你難過嗎?你看,我道德多麽崇高,你是不是感覺到幸福了?


    啊呸!


    季桓之在心裏呸過了,說:“但這幫楷模的能量是越來越大了。而且最關鍵的是,他們站在太子一方,將來身為從龍之臣,勢必要把控朝政,權勢煊赫——我很欣慰,”他對朱載堪說,“侄兒你這麽年輕就明白了。可你那位高尚的父親,還十分的理想化。”


    提到父親,朱載堪正要說關於父親的事:“家父自遼陽送來家書和信件,信是給四叔的。”說著,他遞給季桓之一封信。


    季桓之拆開一看,無非是近日一切安好——盡管建州部已經占領了開原、撫順、鐵嶺、清河等重鎮,但仍然一切安好,希望四弟不要擔心;另外就是詢問了一下朱載堪的成長情況,希望四弟回個信給他。


    “那你的家書裏是什麽內容?”季桓之問朱載堪。


    朱後山給兒子的家書裏,寫的內容和給季桓之的信件內容差不多。


    這下季桓之搞不明白了,既然內容一樣,幹嘛要寫兩份呢?不是多此一舉嗎?


    等等,大哥他人在遼陽,眼下還是李如柏李總兵的幕僚,平常軍務就夠忙的了,應當不會費工夫把同樣的東西寫兩遍的,這其中應該是有某種目的的,他是想說明什麽?


    那他想要說明的是什麽呢?


    家書、信件,家書、信件……家書。


    家書家書,就是寫給家裏人的書信,既然是寫給家裏人的書信,怎麽能不提一下母親呢?


    而寄給朱載堪的家書裏,通篇沒有提到他的母親李蜜。


    聯想到當初去登州府找二哥熊廣泰不見,二哥的管家告訴說老爺得到李蜜的一封信就匆匆準備一番離開了,不知去了哪裏。


    這是不是說明,三姐李蜜正在忙一件不能明說的很重要的事情?而這件事情就連大哥朱後山都不知道是什麽。大哥僅僅是知道,此事不能明示,隻能暗示。因此他才寄了相同內容的家書和書信各一封。


    “其實不用寄信,光在家書裏不提三姐也足夠了。恐怕大哥是怕我上了年紀,思維一時半會兒可能跟不上,才有意用對照的方式提醒我吧。其實是多此一舉了。”季桓之心想。


    現在的問題就是,二哥被三姐叫走,忙什麽去了?


    能叫得動二哥的有兩樣東西,一樣是財富,一樣是爵位。但論財富,二哥一年的淨收入足足有四萬兩白銀,論爵位,他現在是朝廷敕封的蓬萊伯,地位已經遠超登州當地的鄉紳土豪了。


    那還有什麽原因,促使著已經五十六歲的二哥離開安逸的蓬萊伯府,去進行冒險呢?


    不是為了財,不是為了名,那可能就隻有一個原因,驅使著二哥冒險了——


    那就是人情。


    季桓之心想,自己倒是把問題想複雜了。二哥也沒有那麽複雜的想法,作為義兄,他幫助同時身為義妹和嫂子的李蜜,不是天經地義的嗎?


    那麽問題就要放在另一個人身上了。


    李蜜,為什麽要叫熊廣泰幫她的忙?又是怎樣的忙,連大哥都不清楚具體的內容?


    首先想一想,為什麽需要二哥出手相助?二哥是怎樣的人?一個粗中有細,詼諧幽默的人,他身強力壯,甚至五十多歲還能把牆給日穿——參見第三三九章——但這些品質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為同時身兼這三中品質的也大有人在;如果說二哥最重要的品質是什麽,那無疑是“強運”。


    強大的、不可阻擋的運勢,是所有人都夢寐以求的。而熊廣泰,就擁有著無可比擬的強運。無論身處何種險境,他總能化險為夷,平生受過最嚴重的傷,僅僅是被鄭聞韜踢的那一腳。而且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他是大難沒事兒還有後福,不管做什麽事,他總能以最小的出力獲取相比較而言最大的利益。這種運氣,無人能比。


    季桓之深信,四個兄弟姐妹中,嫉妒二哥運氣的絕不止他一個人。


    既然找二哥這員副將幫忙,那就說明,三姐正在忙的事情,極度危險。


    是什麽樣的事情?


    “四叔,您畫的這是什麽?”


    “呣——”季桓之從沉思中回到現實,才發現自己鋪在書桌上的畫被侄兒朱載堪一覽無餘。


    “地道。”季桓之回答。


    “地道?”


    “對,就在我們腳下的地道。”


    “左都督府下麵有地道?”


    “我覺得有必要請李如楨指揮來看一看,畢竟他對溝渠這一行理解很深嘛。”季桓之開著玩笑說。


    “左都督府下麵怎麽會有地道呢?”朱載堪不解。


    季桓之笑而不語,默默掏出一塊銅牌。


    朱載堪定睛一看,銅牌上竟然鑄有“內行廠”的字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錦衣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烈風宗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烈風宗主並收藏明朝錦衣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