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雪坊,這就是我的目標,我要把這個邪惡的組織從神州大地上徹底鏟除!”
季桓之滿懷激情地說著如上一句話,隻覺得自己渾身是勁,撐著牆壁在床上猛地挺身一坐,隻聽咯啦一聲,他一屁股坐陷進去了。
床板中間,出現了一個大洞。
寇小羅並沒有像正常的妻子一樣趕緊過來拉起他,問有沒有傷著。
因為季桓之整個人掉進洞裏去了。
寇小羅咬著嘴唇緊張焦慮地朝洞口探頭探腦,但什麽都看不見,她隻好問:“你還好嗎?”
沒有回應。
過了會兒,才從下麵傳來季桓之的口申口今。
“沒死就好。”寇小羅說了句。
“遞根蠟燭給我。”季桓之說著,從洞口伸出了指尖。看來洞並不深,
寇小羅點燃一根蠟燭,遞給了季桓之。
季桓之接過去,照亮了自己所在的位置。他輕輕揮舞蠟燭,燎掉一些灰塵和蛛網,總算看清了床底下的玄機。原來,床下竟然有一條地道。
又是地道,這是我見過的第三處地道了吧?季桓之心說,並往前走了幾步。
這條地道比過去見過的都要寬敞,足夠三個人並排行走,而且洞壁光滑幹燥,摸起來的手感倒有些像拋光過的竹子或是木板——準確地說,洞壁就是光滑的竹木,結實的拱木加上竹片支撐起了整條地道,一直向前延伸。而且每隔二十步,洞壁上都掛著一根火把,隻要點燃,就可以提供更多的照明。
絕對是個大工程。
季桓之像是發現了寶藏一樣興奮,忙走回洞口,先放下蠟燭,然後叫寇小羅也下來瞅瞅。
寇小羅撩起裙擺小心翼翼地踩下去,季桓之抱住她的腿,將她穩穩放在了地道裏。
當目睹眼前的一切時,寇小羅不免叫驚:“真沒想到,原來左都督府下麵還別有洞天。看來嶽希桐也不是什麽正經人呐。”
“也不一定是嶽希桐,”季桓之說,“這處宅院修了也有上百年了,或許是某位前人留下的也不一定。”說完,他拿起蠟燭,點上一根火炬,吹滅了蠟燭往腰兜裏一揣,然後拿著火炬,拉著寇小羅的手沿著地道往前走。
走著走著,前麵出現了岔道。這裏的岔道很奇怪,平行的有兩條,還有一條是往下的。季桓之拉著寇小羅試探性地往下走,下了幾級台階,走了一段平地,卻又發現了岔道口,同樣是有兩條平行,一條向下。接著往下走,岔道越來越多,前後左右上上下下,越來越複雜。而有些區域的空間明顯要更大一些,這些類似於房間的地方往往放著幾口箱子,打開一瞧,卻是已經生鏽的甲胄刀劍,還有一些簡易的火器。
漸漸地,夫婦二人的神情也變得越來越嚴肅了。因為他們發現,自己身處的不僅僅是左都督府地下的地道這麽簡單。
與其說是地道,不如說,這底下是一座巨大的“蟻巢”!
季桓之擦擦腦門的汗水,尋思道:“究竟是誰修了這麽大的工程?他在裏麵藏了這麽多武備又是做什麽?”
寇小羅說:“從甲胄的鏽蝕程度來看,這地道應當不下一百年了。往前推一百年……嗬嗬,倒讓奴家想起一個人。”
“誰?”
“是奴家在暴雪坊裏的太師祖邵雲。”
“那個專門用繩鏢的刺客,你怎麽想起她來了?”
“一百多年前,那是正德朝,八虎為害朝綱。八虎之首大太監劉瑾因謀反及其他十七條大罪,被淩遲處死,一共剮了三千刀,分三天剮的。據說劉瑾第一天挨了一千刀,回去還喝了兩大碗粥,也是心大;第二天依然沒死,回牢裏塞了半斤核桃噎死的,第三天剮的死屍。當時還是孩童的太師祖邵雲,就親眼目睹了劉瑾遭淩遲的慘狀。”
季桓之笑了笑,並很快明白了,說:“你覺得,這可能是過去大太監劉瑾留下的東西?”
“有可能吧,”寇小羅道,“當初武宗皇帝親自帶人抄劉瑾的家,從其家中查出金銀數百萬兩,並有偽璽、玉帶等違禁物。在劉瑾經常拿著的扇子中也發現了兩把匕首。或許當初劉瑾真的想屯兵謀反——這間宅子,有可能就是當初劉瑾的家。”
“皇帝親自帶人抄家,竟然沒有發現這條地道?”
“你不也是,在那間寢室裏睡了兩年,也沒有發現地道的機關。”
季桓之沒有搭茬。他自從搬進左都督府,也沒有真就在寢室裏睡滿兩年,不著家那是常有的事,如果真的滿滿住上兩年,憑他的才智,怎麽會發現不了牆壁上的機關呢?他不回話,也是因為心裏暗暗生出不忍之意,因為性格不和等種種原因,他已經冷落了夫人許多年了,可夫人從沒有過一句怨言——至少在兩性問題上沒有任何怨言,他覺得有些對不起寇小羅。像今天這樣攜手並進,已是多年沒有過的了。
二人繼續往深處走,又來到了一間較大的地下室,這處地下室裏本身就放著兩盞長明燈,地道打開,空氣流通之後,那兩盞燈裏的黃磷又重新燃燒,將地下室照亮。
這間地下室放了三口箱子和一排武器架,這三口箱子裏的東西和武器架上的兵刃就與之前的不一樣了,之前見到的都是鏽蝕不堪的武備,而這間地下室裏的東西都是模樣嶄新的。不知道是用了怎樣的保存技術,抑或是鑄造所用的材料和工藝不太一樣。
季桓之在第一口箱子裏翻到了一塊銅牌,上麵鑄有“內行廠”等字樣。
明武宗正德初年,以當時八虎之一的馬永成掌管東廠,以八虎的另一成員穀大用掌管西廠。當時司禮監太監劉瑾因與他們有矛盾,又在京師榮府舊倉地——即四司之一的惜薪司另設內行廠,自成係統,偵緝範圍比錦衣衛、東廠和西廠三個特務機構還要大,除監察臣民外,錦衣衛、東廠和西廠也在監察之例,權勢居東、西廠之上,用刑尤為酷烈。錦衣衛偵伺一切官民,東廠則偵察官民和錦衣衛;西廠有時還監視東廠,內行廠則監視官民和廠衛,而皇帝直接領導與監督所有偵察機關,構成一套偵察特務體係。
如此看來,這間宅子,過去真的是劉瑾的住宅。
想不到我竟然住在死人妖的宅子裏。因為和現任廠公盧受打過交道的原因,季桓之頓時像是吃了一口蒼蠅那樣難受。但轉念一想,過去嶽希桐也住過,算是攬走了一些晦氣。
歧視誰都不能歧視太監,不然下場會很悲慘。他現在還不明白這個道理,但兩年後他就會明白了,刻骨銘心的那種。
“看,我發現了什麽。”旁邊寇小羅叫他。
季桓之轉過臉一瞧,寇小羅手上拿著一把形似禦林軍刀和倭刀的細刃長刀。這柄刀用的鞘材乃是上好的酸枝木,柄頭刻有蝙蝠紋飾,象征“遍福”,鞘尾雕飾與柄頭呼應,寓意美好吉祥;刀柄同樣為木製,纏漆黑柄繩,與華麗的銅製裝具形成鮮明對比,為此刀更添幾分莊嚴,刀柄用兩枚銅釘固定,直接貫穿木柄與刀柄,中間鏤空設計,可以掛上飾物。將刀身拔出,更是令人叫絕,此刀刀身鋥亮耀眼,但轉換角度細看,隱約又有綿延不絕的花紋在上,或如流水、或似彩雲、或像菊花、或類木紋。
如果將兵器的等級按價值劃分為十等,那麽最次的自然就是簡單的竹槍,九等則是質樸的柴刀、樸刀一類,而師父源勝卿傳給季桓之的天神斬以及過去繳獲的絕世棠溪無疑是一等品;至於從萬羽堂總堂珍寶閣得到的張士誠大將卞元亨的佩刀穀雨刀,其實隻能算三等品。而眼前這把刀的出現,彌補了二等品的空缺。
“真是好刀啊。”季桓之來回翻看,注意到靠近刀柄處有幾個字的蝕刻:射陽軍將。他知道這應當是刀的名字,但不明白含義,就問曾經混跡過江湖的寇小羅:“夫人你知道這把刀的來曆嗎?”
寇小羅看了看銘文,就說:“這是一把唐橫刀。”
“唐橫刀?”
“唐代宗大曆年間,有一山陽人獲進士榜榜眼和武舉第一名。是為數不多的涉足文武雙科舉的進士之一。皇帝為表鼓勵,特嘉獎寶刀一柄。此人衣錦還鄉,感慨萬千,希望日後能出將入相,故將手中名刀命名‘射陽軍將’。”
“那他後來出將入相了沒有?”
“我都說了,是有‘一山陽人’。”
“懂了。”
季桓之帶上射陽軍將刀,攜夫人繼續往前走。
二人又不知走了多久,漸漸嗅到了一股惡臭味,起初平淡不驚,但卻後勁十足,令人作嘔。而隨著這股臭味愈發濃鬱,他們也發現洞壁的木拱和竹片消失了,露出原本粗糙的土壁,壁燈不見了,腳下也愈發潮濕起來。
寇小羅猛地一個激靈,催促季桓之:“快,踩滅火把!”
“為什麽?”
“快呀!”寇小羅看樣子十分焦急。
季桓之便不多問,趕緊熄了火把。然後才問:“你幹嘛叫我滅了火把呀?”
寇小羅說:“不滅了火,我們倆可就要死在這條臭水溝裏了。”
原來,他們所處的地道,一直延伸到了京師的各條人工溝渠,這些溝渠的主要作用,就是排放人造垃圾。如此多的糞便尿液和廚餘等雜物在這個陰暗潮濕的地方發酵,會產生一種氣體混合物,如果遇到明火,就會“轟”,讓附近的人往生轉世。
“行了,咱們回去吧。”寇小羅捏著鼻子說。
“好,回去好好想想,怎麽利用地道。”
季桓之滿懷激情地說著如上一句話,隻覺得自己渾身是勁,撐著牆壁在床上猛地挺身一坐,隻聽咯啦一聲,他一屁股坐陷進去了。
床板中間,出現了一個大洞。
寇小羅並沒有像正常的妻子一樣趕緊過來拉起他,問有沒有傷著。
因為季桓之整個人掉進洞裏去了。
寇小羅咬著嘴唇緊張焦慮地朝洞口探頭探腦,但什麽都看不見,她隻好問:“你還好嗎?”
沒有回應。
過了會兒,才從下麵傳來季桓之的口申口今。
“沒死就好。”寇小羅說了句。
“遞根蠟燭給我。”季桓之說著,從洞口伸出了指尖。看來洞並不深,
寇小羅點燃一根蠟燭,遞給了季桓之。
季桓之接過去,照亮了自己所在的位置。他輕輕揮舞蠟燭,燎掉一些灰塵和蛛網,總算看清了床底下的玄機。原來,床下竟然有一條地道。
又是地道,這是我見過的第三處地道了吧?季桓之心說,並往前走了幾步。
這條地道比過去見過的都要寬敞,足夠三個人並排行走,而且洞壁光滑幹燥,摸起來的手感倒有些像拋光過的竹子或是木板——準確地說,洞壁就是光滑的竹木,結實的拱木加上竹片支撐起了整條地道,一直向前延伸。而且每隔二十步,洞壁上都掛著一根火把,隻要點燃,就可以提供更多的照明。
絕對是個大工程。
季桓之像是發現了寶藏一樣興奮,忙走回洞口,先放下蠟燭,然後叫寇小羅也下來瞅瞅。
寇小羅撩起裙擺小心翼翼地踩下去,季桓之抱住她的腿,將她穩穩放在了地道裏。
當目睹眼前的一切時,寇小羅不免叫驚:“真沒想到,原來左都督府下麵還別有洞天。看來嶽希桐也不是什麽正經人呐。”
“也不一定是嶽希桐,”季桓之說,“這處宅院修了也有上百年了,或許是某位前人留下的也不一定。”說完,他拿起蠟燭,點上一根火炬,吹滅了蠟燭往腰兜裏一揣,然後拿著火炬,拉著寇小羅的手沿著地道往前走。
走著走著,前麵出現了岔道。這裏的岔道很奇怪,平行的有兩條,還有一條是往下的。季桓之拉著寇小羅試探性地往下走,下了幾級台階,走了一段平地,卻又發現了岔道口,同樣是有兩條平行,一條向下。接著往下走,岔道越來越多,前後左右上上下下,越來越複雜。而有些區域的空間明顯要更大一些,這些類似於房間的地方往往放著幾口箱子,打開一瞧,卻是已經生鏽的甲胄刀劍,還有一些簡易的火器。
漸漸地,夫婦二人的神情也變得越來越嚴肅了。因為他們發現,自己身處的不僅僅是左都督府地下的地道這麽簡單。
與其說是地道,不如說,這底下是一座巨大的“蟻巢”!
季桓之擦擦腦門的汗水,尋思道:“究竟是誰修了這麽大的工程?他在裏麵藏了這麽多武備又是做什麽?”
寇小羅說:“從甲胄的鏽蝕程度來看,這地道應當不下一百年了。往前推一百年……嗬嗬,倒讓奴家想起一個人。”
“誰?”
“是奴家在暴雪坊裏的太師祖邵雲。”
“那個專門用繩鏢的刺客,你怎麽想起她來了?”
“一百多年前,那是正德朝,八虎為害朝綱。八虎之首大太監劉瑾因謀反及其他十七條大罪,被淩遲處死,一共剮了三千刀,分三天剮的。據說劉瑾第一天挨了一千刀,回去還喝了兩大碗粥,也是心大;第二天依然沒死,回牢裏塞了半斤核桃噎死的,第三天剮的死屍。當時還是孩童的太師祖邵雲,就親眼目睹了劉瑾遭淩遲的慘狀。”
季桓之笑了笑,並很快明白了,說:“你覺得,這可能是過去大太監劉瑾留下的東西?”
“有可能吧,”寇小羅道,“當初武宗皇帝親自帶人抄劉瑾的家,從其家中查出金銀數百萬兩,並有偽璽、玉帶等違禁物。在劉瑾經常拿著的扇子中也發現了兩把匕首。或許當初劉瑾真的想屯兵謀反——這間宅子,有可能就是當初劉瑾的家。”
“皇帝親自帶人抄家,竟然沒有發現這條地道?”
“你不也是,在那間寢室裏睡了兩年,也沒有發現地道的機關。”
季桓之沒有搭茬。他自從搬進左都督府,也沒有真就在寢室裏睡滿兩年,不著家那是常有的事,如果真的滿滿住上兩年,憑他的才智,怎麽會發現不了牆壁上的機關呢?他不回話,也是因為心裏暗暗生出不忍之意,因為性格不和等種種原因,他已經冷落了夫人許多年了,可夫人從沒有過一句怨言——至少在兩性問題上沒有任何怨言,他覺得有些對不起寇小羅。像今天這樣攜手並進,已是多年沒有過的了。
二人繼續往深處走,又來到了一間較大的地下室,這處地下室裏本身就放著兩盞長明燈,地道打開,空氣流通之後,那兩盞燈裏的黃磷又重新燃燒,將地下室照亮。
這間地下室放了三口箱子和一排武器架,這三口箱子裏的東西和武器架上的兵刃就與之前的不一樣了,之前見到的都是鏽蝕不堪的武備,而這間地下室裏的東西都是模樣嶄新的。不知道是用了怎樣的保存技術,抑或是鑄造所用的材料和工藝不太一樣。
季桓之在第一口箱子裏翻到了一塊銅牌,上麵鑄有“內行廠”等字樣。
明武宗正德初年,以當時八虎之一的馬永成掌管東廠,以八虎的另一成員穀大用掌管西廠。當時司禮監太監劉瑾因與他們有矛盾,又在京師榮府舊倉地——即四司之一的惜薪司另設內行廠,自成係統,偵緝範圍比錦衣衛、東廠和西廠三個特務機構還要大,除監察臣民外,錦衣衛、東廠和西廠也在監察之例,權勢居東、西廠之上,用刑尤為酷烈。錦衣衛偵伺一切官民,東廠則偵察官民和錦衣衛;西廠有時還監視東廠,內行廠則監視官民和廠衛,而皇帝直接領導與監督所有偵察機關,構成一套偵察特務體係。
如此看來,這間宅子,過去真的是劉瑾的住宅。
想不到我竟然住在死人妖的宅子裏。因為和現任廠公盧受打過交道的原因,季桓之頓時像是吃了一口蒼蠅那樣難受。但轉念一想,過去嶽希桐也住過,算是攬走了一些晦氣。
歧視誰都不能歧視太監,不然下場會很悲慘。他現在還不明白這個道理,但兩年後他就會明白了,刻骨銘心的那種。
“看,我發現了什麽。”旁邊寇小羅叫他。
季桓之轉過臉一瞧,寇小羅手上拿著一把形似禦林軍刀和倭刀的細刃長刀。這柄刀用的鞘材乃是上好的酸枝木,柄頭刻有蝙蝠紋飾,象征“遍福”,鞘尾雕飾與柄頭呼應,寓意美好吉祥;刀柄同樣為木製,纏漆黑柄繩,與華麗的銅製裝具形成鮮明對比,為此刀更添幾分莊嚴,刀柄用兩枚銅釘固定,直接貫穿木柄與刀柄,中間鏤空設計,可以掛上飾物。將刀身拔出,更是令人叫絕,此刀刀身鋥亮耀眼,但轉換角度細看,隱約又有綿延不絕的花紋在上,或如流水、或似彩雲、或像菊花、或類木紋。
如果將兵器的等級按價值劃分為十等,那麽最次的自然就是簡單的竹槍,九等則是質樸的柴刀、樸刀一類,而師父源勝卿傳給季桓之的天神斬以及過去繳獲的絕世棠溪無疑是一等品;至於從萬羽堂總堂珍寶閣得到的張士誠大將卞元亨的佩刀穀雨刀,其實隻能算三等品。而眼前這把刀的出現,彌補了二等品的空缺。
“真是好刀啊。”季桓之來回翻看,注意到靠近刀柄處有幾個字的蝕刻:射陽軍將。他知道這應當是刀的名字,但不明白含義,就問曾經混跡過江湖的寇小羅:“夫人你知道這把刀的來曆嗎?”
寇小羅看了看銘文,就說:“這是一把唐橫刀。”
“唐橫刀?”
“唐代宗大曆年間,有一山陽人獲進士榜榜眼和武舉第一名。是為數不多的涉足文武雙科舉的進士之一。皇帝為表鼓勵,特嘉獎寶刀一柄。此人衣錦還鄉,感慨萬千,希望日後能出將入相,故將手中名刀命名‘射陽軍將’。”
“那他後來出將入相了沒有?”
“我都說了,是有‘一山陽人’。”
“懂了。”
季桓之帶上射陽軍將刀,攜夫人繼續往前走。
二人又不知走了多久,漸漸嗅到了一股惡臭味,起初平淡不驚,但卻後勁十足,令人作嘔。而隨著這股臭味愈發濃鬱,他們也發現洞壁的木拱和竹片消失了,露出原本粗糙的土壁,壁燈不見了,腳下也愈發潮濕起來。
寇小羅猛地一個激靈,催促季桓之:“快,踩滅火把!”
“為什麽?”
“快呀!”寇小羅看樣子十分焦急。
季桓之便不多問,趕緊熄了火把。然後才問:“你幹嘛叫我滅了火把呀?”
寇小羅說:“不滅了火,我們倆可就要死在這條臭水溝裏了。”
原來,他們所處的地道,一直延伸到了京師的各條人工溝渠,這些溝渠的主要作用,就是排放人造垃圾。如此多的糞便尿液和廚餘等雜物在這個陰暗潮濕的地方發酵,會產生一種氣體混合物,如果遇到明火,就會“轟”,讓附近的人往生轉世。
“行了,咱們回去吧。”寇小羅捏著鼻子說。
“好,回去好好想想,怎麽利用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