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彤言之有理,年輕騎手確實值得一看。


    這是一個二十出頭歲的年輕人,細高個兒,穿著一身紅色曳散,風度翩翩;腳上是一雙厚底長靴,李彤要是扮成男人的話,一定很願意有他那雙腳。他在庭院中央用一隻纖細而有力的手把馬勒住。用另一隻扶著他佩刀的柄頭。


    家仆們聽見馬蹄聲全都醒了,並且迅速地站了起來。


    年輕人等他們中間的一個走近馬鞍架,然後朝他欠下身子,用響亮清晰、連躲在窗口裏的兩個年輕姑娘都能聽得一清二楚的聲音說。


    “左都督大人的一位信使!”


    “啊!啊!”家仆喊道,“大人,來了一位信使!”


    不過這個老實的家仆心裏明白,不會有任何大人出現,因為唯一能出現的大人住在最裏麵,靠近花園的一個小套房裏。他急忙補充說:


    “我家大人在查哨;不過,他不在,我們可以報告管家。”


    “也行……去通知他,盡快將我的來訪通報上去。”


    “看來很急。”仆人象在自言自語,實際上是想得到回答。


    信使肯定地點點頭。


    “這樣的話,”家仆接著說,“我親自去找管家。”


    年輕人翻身下馬。其他的家仆好奇地觀看著年輕人騎來的那匹駿馬的每個動作,這時候那個仆人又折回來說:


    “對不起,我的大人,請問您尊姓大名?”


    “遼陽侯朱載堪,薊州衛所參將,左都督季大人派來的。”


    家仆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禮,他一聽見這位的年輕人的名號,就象長了翅膀似的,輕輕地登上台階向前廳跑去。


    沒等朱載堪把馬在台階的鐵欄杆上拴好,管家李炎就氣喘籲籲地跑來了,他一隻手捧著大肚子,另一隻手來回揮動,象漁夫用一把槳破浪前進似的。


    “侯爺,您到寧遠伯府來了!”他大聲說,“這真是難得啊!您好,侯爺,您好!來吧,老爺在用早餐,一定得馬上通報嗎?事情重要?”


    “可以說重要也可以說不重要。不過,耽擱了可能會引起你們老爺的不快。”


    “既然如此,就讓我們違反一次規定吧,侯爺。來吧,況且,老爺今天心情很好。再說,您給我們帶來了消息是不是?”


    “重要消息,李炎。”


    “那就快走,快走!”這個老好人大聲說道。他一邊走,一邊整理了一下衣服。


    朱載堪把帽子拿在手裏,跟在他後麵,走過一間間大廳,聽到腳下的靴子在地板上發出的莊嚴聲音,心裏略微有點兒慌張。


    他剛一走進宅院,庭院的窗口又出現了人影,從一陣熱烈的竊竊私語裏,可以看出兩個姑娘內心是多麽激動。她們很快地做出了決定,因為兩張臉中的一張從窗口消失了,這是那個褐發姑娘;另一張臉仍舊留在陽台後麵,藏在花叢裏,透過枝葉的縫隙,全神貫注地望著朱載堪進入宅院時走過的台階。


    這時候,成為她們如此關注的目標的朱載堪一步不拉地跟著管家繼續朝前走。急促的腳步聲,酒肉的香味,餐具和玻璃器皿的碰撞聲告訴他,目的地快到了。


    管家所說的老爺,乃是寧遠伯的三子李如楨,李如楨不像自己的兄弟一樣那般忙碌,他十分清閑,又當著世襲的閑職,就自然而然地住在京師,打理先父留下來的宅子。每天的活動基本就是吃飯睡覺拉屎撒尿和洗漱。


    一個正在給老爺斟酒的年輕侍從聽到隔壁房間裏的馬刺聲,象孩子一樣轉過頭來,沒留意酒還在往下斟,不過不是斟在老爺的杯子裏,而是斟在桌布上。


    同桌有個女人,正是李如楨的嫂子塔爾瑪,她注意到這個年輕侍從的心不在焉。


    “怎麽啦!”她說。


    “怎麽啦!”老爺重複了一遍,“究竟發生了什麽事?為什麽打擾我?”李如楨說著搛起一塊厚厚的黑魚片,塞進了油漬麻花的嘴裏。


    “來了一位信使,左都督的信使。當然,我們有時間,等老爺早餐結束再說吧。”


    “左都督的信使!”李如楨喊道,手裏的筷子掉了下來。


    “是的,左都督的信使。”管家急忙說。


    左都督季桓之,是個令人恐懼的家夥。自從這位大人掌領錦衣衛,京師裏的官員就患上了一種病,一聽到敲門聲他們就心情緊張,封封信都可能藏有國家機密,每個信使都是為一個危險,複雜的陰謀效勞。因此左都督季桓之這個名字也許在宅院裏起到的作用就跟怨靈鬼一樣。


    李如楨推開麵前的碗。


    “我去讓使者等一等吧?”李炎問。


    “不,正相反,讓他立即進來。對啦,他是誰?”


    “他自稱是薊州衛所參將,遼陽侯朱載堪。”


    “啊!是的,太好了!……領他進來,領他進來。”


    朱載堪跟隨李炎進入餐廳。仆人們退出去,使老爺贏得了片刻的清靜,能夠及時地換一副官僚的麵孔。他沒轉過身,而是在等待管家把信使帶到他麵前。


    朱載堪在桌子下首停住,正好站在老爺和老爺嫂子中間。他在那兒向李如楨行了一個禮,又另外向李如楨的嫂子謙恭地行了一個禮,然後挺直身子,等候對方問話。


    李如楨呢,他在等待一扇扇門都關嚴實,他不願意自己轉過身去查看,這樣做有失他的尊嚴,不過他卻直起耳朵在傾聽上鎖的聲音,這至少可以向他保證一種表麵上的審慎。門關上了,他抬起眼睛,看了看朱載堪,說:


    “您好象是從薊州來的?”


    “不,我一直住在左都督府裏。”


    “那左都督大人身體可好?”


    “四叔——我是說左都督大人身體非常健康。”


    “嫂子呢?”


    “都督嫂子胸口老是疼,不過這一個月來,好些了。”


    “有人告訴我,您是左都督親自派來的?他們一定是搞錯了。”


    “沒有搞錯,李大人,左都督委派我送一封信給您。信在這兒。我等候您的答複。”這種冷淡而謹慎的接待使朱載堪感到有點不自在,他的聲音不知不覺地低了下去。


    李如楨不知道使這個人聲音變低的原因,又開始提心吊膽了。他驚恐地瞥了一眼左都督的來信,然後把信接了過來,象拆開一個可疑的小包那樣把它拆開,為了在看信時不讓人注意到他的臉部表情,他轉過了身子。


    嫂子幾乎和老爺一樣,不安地注視著她小叔子的舉動。


    朱載堪很沉著,由於主人在注意看信,他感到輕鬆了些。他從站著的地方,從麵前開著的窗戶望出去,望著花園裏的那些假山石雕。


    “啊!”老爺突然笑容滿麵地喊道,“真是件意料不到的高興事!季大人來了一封美妙的信!給,嫂子。”


    桌子太寬,老爺的手臂夠不著嫂子的手,朱載堪急忙充當他們的中間人。他遞信時動作高雅,嫂子看了很欣賞,因此親切地向遼陽侯表示感謝。


    朱載堪同時看見了李如楨嫂子的相貌,不由得吃了一驚。盡管他知道李如楨是李如柏的兄弟,但他並不知道李璨的母親塔爾瑪現在也住在京師的寧遠伯府。


    “您大概知道這封信的內容吧?”李如楨對朱載堪說。


    “是的,老爺,季都督起先想讓我送個口信,後來考慮了一下,才拿筆寫了這封信。”


    “對於季大人願意光臨寒舍,李某甚是感激。”李如楨折起信說道。


    “左都督要到這裏來!”塔爾瑪叫了起來,也許聲音稍稍超過了保密所需要的程度。


    “侯爺,”輪到李如楨說話了,“請代我感謝左都督,請代我向他表達我的感激之情。”


    朱載堪點頭致意。


    “那左都督大人哪天到?”李如楨繼續問道。


    “多半就在今晚到。”


    一絲轉瞬即逝的微笑,使李如楨蒼白的臉頰放射出光輝。他接著說道:“謝謝,侯爺。對了,我想托您帶個口信給左都督,也許您不願意帶,這個口信就是我對他的信使感到非常滿意;不過我以後一定親口對他說。”


    朱載堪躬身行禮,表示感謝。隨後便退出了餐廳。


    李如楨臉色陰沉,感到不快地垂下了頭。在他過去曾擔任錦衣衛指揮同知——溝渠指揮的經曆中,不得不忍受在他頭頂上的嶽希桐嶽都督。有好長時間沒有左都督了,他的生活得到了安寧。現在一位更年輕、更富有朝氣、更為光芒四射的左都督大人出現在他眼前,仿佛對他是個新的、痛苦的挑戰。


    而李炎跟上出了餐廳的朱載堪,說:“嫂夫人吩咐我們,請您在這裏先吃點什麽,休息休息,另外再給您在宅院裏安排一個住處,既然晚上您就能再次見到季都督的話。”


    “謝謝,李管家,”朱載堪回答,“但你應當知道我急著想去向我的叔叔回話。”


    “對,對,侯爺,我請您代我向左都督大人表示謙恭的敬意。”


    朱載堪再次擺脫了這位老管家,繼續走他的路。


    當他在栓著他那匹馬的門廊下經過時,從一條黑暗的小徑深處傳來一個輕微的聲音在叫他。


    “遼陽侯!”那聲音說。


    年輕人吃驚地轉過身去,看見一個年輕的姑娘把一隻手指放在唇上,並向他伸出了手。


    這個年輕姑娘他並不認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錦衣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烈風宗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烈風宗主並收藏明朝錦衣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