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逃亡者走近那座房子的時候,著到地上到處是遭到踐踏的痕跡,好像大隊騎馬的人路過兒踩成的,到了房子門前,腳印就更加清楚了。這隊人馬,不管他們是些什麽人,在這兒停留過。
“糟糕,”季桓之說,“事情很清楚,都督和押送他的人剛經過這兒。”
“真見鬼!”熊廣泰說,“這樣一來,他們把東西都吃光了。”
“哈 !”季桓之說,“他們也許會留下一隻老母雞來。”
他跳下馬,去敲房子的門,可是沒有人回答他。
門沒有關緊,他推開門,著到第一間房間空蕩蕩的,沒有一個人。
“怎麽樣?”熊廣泰問。
“我沒有看到一個人,”季桓之說,隨後,他“唉”地叫了一聲。
“什麽事?”
“血!”
聽見他這樣說,三位朋友都跳下馬來,走進第一間房間,可是這時季桓之已經推開第二間房間的門了,從他臉上的表情可以清楚地知道他準是看到了什麽奇怪的事情。
三位朋友向他走過去,他們看見地上有一個年紀還輕的漢子躺在血泊當中。
看得出來,他是想爬到炕上去,但是力氣不夠,倒在地上。
朱後山第一個走到這個不幸的人跟前,他相信看到這個人動了一動。
“怎麽樣?”季桓之問。
“是這樣,”朱後山說,“如果他己經死了,那時間也不會有多久,因為他身上還有熱氣。不過,他並沒有死,他的心在跳動。喂,小兄弟!”
受傷的人歎了一口氣,季桓之用手捧了水,灑在他的臉上。
那個人張開了眼睛,使勁想抬起頭來,然而又倒下去了。
朱後山想把他的頭抱起來放到自已的膝蓋上,可是他發現傷口就在小腦上麵,頭頂裂開了,血不住地流出來。
李蜜用一條毛巾浸了浸水,貼在他的傷口上,涼爽的感覺使他恢複了知覺,他又一次張開眼睛。他驚訝地望著這幾個看起來是對他同情的人,他們在盡力幫助他。
“出什麽事了?”
“都督,”受傷的人低聲地說,“李都督被俘虜了。”
“你看見他了嗎?”李蜜也用英語問他。
那個人沒有回答。
“你放心,”朱後山說,“我們都是李都督的朋友。”
“你對我說的是真話嗎?”受傷的人問。
“你看他——”朱後山指著穿著厚底皂靴的季桓之說:“他是京師的武官。”
“那麽我可以對你們直言不諱了。”
“說吧。”
“我是李都督家丁李彥的弟弟李宏。”
朱後山和李蜜想起來了,他們在正紅旗營地的時候,李如柏叫喚的仆人的名字就叫李彥。
“我們知道他,”朱後山說,“他一直沒有離開過都督!”
“是的,是這樣,”受傷的人說。“他看到都督被俘虜以後,就想到了我。他們經過我家門前的時候,他以都督的名義要求在這兒休息一下。他們說都督餓了,把都督帶到我待的房間裏讓他在這兒吃飯,同時在門口和窗口有建州人看守。我哥哥熟悉這間房間,因為過去跟著李都督打仗的時候,他來看過我好兒次。他知道在這間房間裏有一個翻板活門,下麵通到地窖裏,從地窖能夠走到園子裏。他對我做了個手勢。我明白了他的意思。但是這個手勢看守都督的旗兵肯定也看到了,引起了他們的懷疑。我可不知道他們已經猜想到了什麽,我隻有一個願望,就是救出李都督。我想到時間緊急,就假裝出去找木柴,從地道走進地窖,地窖下麵就是翻板活門。我用頭頂起了木板,這時我哥哥輕輕上插上門閂,我向都督示意,要他跟我走。可是他不肯,仿佛他很厭惡這樣逃跑似的。我大哥一再懇求,我也在一旁請求他不要失去這樣一個好機會。最後他終於決定跟我走。幸虧是我走在前麵都督在我後麵,相隔兒步遠。走到地道裏以後,我突然看到前麵出現一個很大的黑影。我想叫喊好通知都督,可是來不及了。我頭上被打了一下,就像房子倒在我的頭頂上似的。我昏過去了。”
“那後來呢?”
“我恢複知覺的時候,還躺在原來的地方。我爬到院子裏,都督和押送他的人已經走了 。我大約又花了很長時間從院子爬到這兒,可是我一點氣力也沒有了,我又失去了知覺。”
“現在你覺得怎麽樣?”
“很不好,”受傷的人說。
“我們能為你做點什麽嗎?”朱後山問。
“我想上炕上躺一躺。”
“你有沒有什麽人能照顧你?”
“我的老婆在縣城,她隨時都會回來的。可是,你們不需要什麽嗎?沒有什麽要求嗎?”
“我們來這兒本來是想向你要些吃的。”
“唉,那些建奴把所有東西都搶走了,家裏連一塊饃也沒有留下。”
“你聽見了吧,季兄弟?”朱後山說,“我們隻好另外找地方想法吃晚飯了。”
“現在這對我來說已經無所謂了,”季桓之說;“我肚子不餓了。”
“說真的,我也不餓了,”熊廣泰說
他們把那個年輕人抬到床上,再叫周泉來替他包紮傷口。周泉曾在登州照看熊廣泰頑皮的兒子,好多次有機會使用敷料和紗布,所以多少懂得了一點兒醫生的本領。
這時幾個逃亡者回到前麵房間裏,商量下一步該怎麽辦。
“現在,”李蜜說,“我們知道了發生的情況,都督和押送他的隊伍已經從這兒走過去了,我們應該朝相反的方向走。你的意見怎樣,大哥?”
朱後山沒有回答,他在思索。
“對,”熊廣泰說,“我們朝相反的方向走。如果我們跟在押送隊伍後麵,我們會發現什麽都被吃得精光,最後我們隻好餓死,這個建州真是個倒黴的地方!這是我生平第一次沒有吃上晚飯。對我來說,晚飯是我最愛享受的一頓飯。”
“你認為怎麽樣四弟?”朱後山說,“你同意三妹的意見嗎?”
“不同意,”季桓之說,“相反,我的意見和他完全不同。”
“怎麽?你想跟在押送隊伍後麵走?”熊廣泰吃驚地說.
“並不是這樣,而是和他們一同走。”
朱後山眼睛都發亮了。
“和押送隊伍一同走。”李蜜叫起來。
“讓他說下去,你知道他是足智多謀的人,”朱後山說。
“毫無疑問,”季桓之說,“應該到一個別人不會來找我們的地方去。他們無論如何是不會到平民當中來找我們的,所以我們就去跟平民混在一起。”
“好呀,這主意可以,”朱後山說,“我本來要提出來的,讓你先說了 。”
“你的意見也是這樣嗎?”李蜜問。
“是的。他們認為我們是想離開建州,所以會到各個渡口和哨卡搜尋找們,在這段時間裏我們卻和李都督一同到了赫圖阿拉;赫圖阿拉女真和漢人混居,一旦到了哪裏,我們就很難被人找到了,在幾萬人當中要藏身是不難的。況且,”朱後山對李蜜看了一眼,又說下去,“一路上也許還會遇到什麽好機會 。”
“對 ,”李蜜說,“我明白了。”
“我,我可一點兒也不明白,”熊廣泰說,“不過沒有關係,既然這是四弟也是大哥的意見,那總是最好的。”
話分兩頭,在另一邊,遼東的李都督正騎在馬上,走在正紅旗隊伍的中間,朝赫圖阿拉方向行進。
努爾哈赤年輕時候曾在李成梁府中當家奴,說是家奴,其實跟義子差不多,甚至帶著他出去打仗。潛移默化中,努爾哈赤學會了漢語也學會了漢人的兵法。真論起來,李如柏比努爾哈赤大幾歲,還算是他的義兄。因此,大貝勒代善就像對待伯父一樣對待李如柏,一路之上很是尊重。
“李都督不必過慮,此次我奉命帶您去赫圖阿拉,是請您做客。阿瑪總是念叨著,幾年沒見到您了,想聚一聚。”代善對李如柏說著。
“是啊,幾年沒見了,我很忙嘛。”李如柏在萬曆二十三年因病辭官,到現在為止已經在家裏睡了二十年大覺了,是很“忙”,接著他話鋒一轉:“你阿瑪更忙嘛!”
代善嗬嗬一笑,並未正麵回應。
“這些年你們建州吞哈達、並輝發、滅烏拉,就差一個葉赫一時半會兒還啃不動,是打算磨得牙尖爪利再動手是吧?”李如柏笑道:“你們以為我在遼陽府中,真就整天睡大覺?”
代善笑而不語,隻是催促隊伍加快步伐,往赫圖阿拉趕去。
“糟糕,”季桓之說,“事情很清楚,都督和押送他的人剛經過這兒。”
“真見鬼!”熊廣泰說,“這樣一來,他們把東西都吃光了。”
“哈 !”季桓之說,“他們也許會留下一隻老母雞來。”
他跳下馬,去敲房子的門,可是沒有人回答他。
門沒有關緊,他推開門,著到第一間房間空蕩蕩的,沒有一個人。
“怎麽樣?”熊廣泰問。
“我沒有看到一個人,”季桓之說,隨後,他“唉”地叫了一聲。
“什麽事?”
“血!”
聽見他這樣說,三位朋友都跳下馬來,走進第一間房間,可是這時季桓之已經推開第二間房間的門了,從他臉上的表情可以清楚地知道他準是看到了什麽奇怪的事情。
三位朋友向他走過去,他們看見地上有一個年紀還輕的漢子躺在血泊當中。
看得出來,他是想爬到炕上去,但是力氣不夠,倒在地上。
朱後山第一個走到這個不幸的人跟前,他相信看到這個人動了一動。
“怎麽樣?”季桓之問。
“是這樣,”朱後山說,“如果他己經死了,那時間也不會有多久,因為他身上還有熱氣。不過,他並沒有死,他的心在跳動。喂,小兄弟!”
受傷的人歎了一口氣,季桓之用手捧了水,灑在他的臉上。
那個人張開了眼睛,使勁想抬起頭來,然而又倒下去了。
朱後山想把他的頭抱起來放到自已的膝蓋上,可是他發現傷口就在小腦上麵,頭頂裂開了,血不住地流出來。
李蜜用一條毛巾浸了浸水,貼在他的傷口上,涼爽的感覺使他恢複了知覺,他又一次張開眼睛。他驚訝地望著這幾個看起來是對他同情的人,他們在盡力幫助他。
“出什麽事了?”
“都督,”受傷的人低聲地說,“李都督被俘虜了。”
“你看見他了嗎?”李蜜也用英語問他。
那個人沒有回答。
“你放心,”朱後山說,“我們都是李都督的朋友。”
“你對我說的是真話嗎?”受傷的人問。
“你看他——”朱後山指著穿著厚底皂靴的季桓之說:“他是京師的武官。”
“那麽我可以對你們直言不諱了。”
“說吧。”
“我是李都督家丁李彥的弟弟李宏。”
朱後山和李蜜想起來了,他們在正紅旗營地的時候,李如柏叫喚的仆人的名字就叫李彥。
“我們知道他,”朱後山說,“他一直沒有離開過都督!”
“是的,是這樣,”受傷的人說。“他看到都督被俘虜以後,就想到了我。他們經過我家門前的時候,他以都督的名義要求在這兒休息一下。他們說都督餓了,把都督帶到我待的房間裏讓他在這兒吃飯,同時在門口和窗口有建州人看守。我哥哥熟悉這間房間,因為過去跟著李都督打仗的時候,他來看過我好兒次。他知道在這間房間裏有一個翻板活門,下麵通到地窖裏,從地窖能夠走到園子裏。他對我做了個手勢。我明白了他的意思。但是這個手勢看守都督的旗兵肯定也看到了,引起了他們的懷疑。我可不知道他們已經猜想到了什麽,我隻有一個願望,就是救出李都督。我想到時間緊急,就假裝出去找木柴,從地道走進地窖,地窖下麵就是翻板活門。我用頭頂起了木板,這時我哥哥輕輕上插上門閂,我向都督示意,要他跟我走。可是他不肯,仿佛他很厭惡這樣逃跑似的。我大哥一再懇求,我也在一旁請求他不要失去這樣一個好機會。最後他終於決定跟我走。幸虧是我走在前麵都督在我後麵,相隔兒步遠。走到地道裏以後,我突然看到前麵出現一個很大的黑影。我想叫喊好通知都督,可是來不及了。我頭上被打了一下,就像房子倒在我的頭頂上似的。我昏過去了。”
“那後來呢?”
“我恢複知覺的時候,還躺在原來的地方。我爬到院子裏,都督和押送他的人已經走了 。我大約又花了很長時間從院子爬到這兒,可是我一點氣力也沒有了,我又失去了知覺。”
“現在你覺得怎麽樣?”
“很不好,”受傷的人說。
“我們能為你做點什麽嗎?”朱後山問。
“我想上炕上躺一躺。”
“你有沒有什麽人能照顧你?”
“我的老婆在縣城,她隨時都會回來的。可是,你們不需要什麽嗎?沒有什麽要求嗎?”
“我們來這兒本來是想向你要些吃的。”
“唉,那些建奴把所有東西都搶走了,家裏連一塊饃也沒有留下。”
“你聽見了吧,季兄弟?”朱後山說,“我們隻好另外找地方想法吃晚飯了。”
“現在這對我來說已經無所謂了,”季桓之說;“我肚子不餓了。”
“說真的,我也不餓了,”熊廣泰說
他們把那個年輕人抬到床上,再叫周泉來替他包紮傷口。周泉曾在登州照看熊廣泰頑皮的兒子,好多次有機會使用敷料和紗布,所以多少懂得了一點兒醫生的本領。
這時幾個逃亡者回到前麵房間裏,商量下一步該怎麽辦。
“現在,”李蜜說,“我們知道了發生的情況,都督和押送他的隊伍已經從這兒走過去了,我們應該朝相反的方向走。你的意見怎樣,大哥?”
朱後山沒有回答,他在思索。
“對,”熊廣泰說,“我們朝相反的方向走。如果我們跟在押送隊伍後麵,我們會發現什麽都被吃得精光,最後我們隻好餓死,這個建州真是個倒黴的地方!這是我生平第一次沒有吃上晚飯。對我來說,晚飯是我最愛享受的一頓飯。”
“你認為怎麽樣四弟?”朱後山說,“你同意三妹的意見嗎?”
“不同意,”季桓之說,“相反,我的意見和他完全不同。”
“怎麽?你想跟在押送隊伍後麵走?”熊廣泰吃驚地說.
“並不是這樣,而是和他們一同走。”
朱後山眼睛都發亮了。
“和押送隊伍一同走。”李蜜叫起來。
“讓他說下去,你知道他是足智多謀的人,”朱後山說。
“毫無疑問,”季桓之說,“應該到一個別人不會來找我們的地方去。他們無論如何是不會到平民當中來找我們的,所以我們就去跟平民混在一起。”
“好呀,這主意可以,”朱後山說,“我本來要提出來的,讓你先說了 。”
“你的意見也是這樣嗎?”李蜜問。
“是的。他們認為我們是想離開建州,所以會到各個渡口和哨卡搜尋找們,在這段時間裏我們卻和李都督一同到了赫圖阿拉;赫圖阿拉女真和漢人混居,一旦到了哪裏,我們就很難被人找到了,在幾萬人當中要藏身是不難的。況且,”朱後山對李蜜看了一眼,又說下去,“一路上也許還會遇到什麽好機會 。”
“對 ,”李蜜說,“我明白了。”
“我,我可一點兒也不明白,”熊廣泰說,“不過沒有關係,既然這是四弟也是大哥的意見,那總是最好的。”
話分兩頭,在另一邊,遼東的李都督正騎在馬上,走在正紅旗隊伍的中間,朝赫圖阿拉方向行進。
努爾哈赤年輕時候曾在李成梁府中當家奴,說是家奴,其實跟義子差不多,甚至帶著他出去打仗。潛移默化中,努爾哈赤學會了漢語也學會了漢人的兵法。真論起來,李如柏比努爾哈赤大幾歲,還算是他的義兄。因此,大貝勒代善就像對待伯父一樣對待李如柏,一路之上很是尊重。
“李都督不必過慮,此次我奉命帶您去赫圖阿拉,是請您做客。阿瑪總是念叨著,幾年沒見到您了,想聚一聚。”代善對李如柏說著。
“是啊,幾年沒見了,我很忙嘛。”李如柏在萬曆二十三年因病辭官,到現在為止已經在家裏睡了二十年大覺了,是很“忙”,接著他話鋒一轉:“你阿瑪更忙嘛!”
代善嗬嗬一笑,並未正麵回應。
“這些年你們建州吞哈達、並輝發、滅烏拉,就差一個葉赫一時半會兒還啃不動,是打算磨得牙尖爪利再動手是吧?”李如柏笑道:“你們以為我在遼陽府中,真就整天睡大覺?”
代善笑而不語,隻是催促隊伍加快步伐,往赫圖阿拉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