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小子,自己一個人在牆角嘰裏咕嚕說些什麽?”
季桓之正在拚孔定邦為他量身打造的假供詞,忽然牢門口有一人招呼他,令他不免一驚,連忙回頭觀瞧。
“原來是熊百戶。許久不見,今日怎麽有空下詔獄了?”接觸過了孔定邦這樣的人,再看熊廣泰,季桓之竟然莫名覺得他和藹可親起來。
熊廣泰這個惡聲惡氣的虯須大漢,平常音說話都和打鼓差不多:“小子,你運氣真不錯啊。”
“我運氣不錯?”季桓之頓覺可笑,他幾乎覺得天底下最倒黴的人就是自己了。
熊廣泰接著說道:“就在前兩天,我大哥朱千戶,將驛館案的真凶抓獲了。”
“什麽!”季桓之一激動跳起來撲到了牢門柱上,問:“驛館案的真凶被抓住了?”
“是啊,一個看起來還不到二十歲的少女,表麵上是個唱昆曲的,想不到竟然是個刺客。”熊廣泰回答。
季桓之心中燃起了希望:“那這麽說來,小人洗脫冤屈無罪釋放有望了?”
但熊廣泰卻搖了搖頭。
季桓之見他麵色凝重地搖頭,不免將心一沉。
熊廣泰道:“大哥是想幫你洗脫冤屈,但問題是經辦此案的人並不是我大哥。”
唉,我真不該!季桓之暗罵自己,恨自己衝撞了這起案子的負責人孔定邦。但不衝撞他又沒辦法,人家都挑明說讓自己去死了,這要是也能忍讓過去,那腦瓜子也壞得差不多了。
然而熊廣泰接下來的話似乎表明此事仍有轉機:“有些事你要是當我大哥麵說清楚,或許大哥還能冒險幫你一回。”
“什麽事情?”季桓之忙問。
“另找地方說,開門——”熊廣泰衝另一邊站著的囚牢看守招呼。
“可他是……”看守有些為難。
“哪兒那麽多廢話?上回鄧秉忠親自給老子開的門你沒看見嗎?”
熊廣泰詐唬兩句,看守不想得罪他,隻能老老實實開了牢房門。
外麵二人說話的工夫,季桓之趕緊將牆上貼著的碎紙屑剝下來往懷裏掖好,隨後跟著熊廣泰出了囚室,去往審訊室。
審訊室頭裏擺著一張桌子,千戶朱後山正坐在桌後,手裏把玩著一塊不知什麽東西。總旗李密則坐在桌前左側的一條長凳上。二人像是早已等候了多時。
“坐。”熊廣泰說著,將季桓之摁在了麵對桌子的一把椅子上。
李密拿過朱後山手裏的東西,遞到季桓之麵前,問:“你看這是什麽東西?”
季桓之接過來一瞧,原來是塊圓形木牌,上麵還刻著鐮刀錘子?他搖搖頭:“小人不認識。”
“你可知這是什麽圖案?”
“小人不知。”
李密道:“這是萬羽堂的幫徽。你說你曾被真定壇主元道奇帶去他們的藏身所,竟然會不認識這枚圖案?想不到你也一直在說假話,枉我們兄弟還相信你是無辜的。”
季桓之忙解釋道:“小人的確不認識這枚圖案。萬羽堂的藏身所也不代表到處都是他們的幫徽啊。就好比您三位走出去,如果不亮出腰牌,別人也不知道你們是錦衣衛。”
李密收回木牌又遞還給朱後山。換朱後山開口了:“幾天前我擒獲了驛館案的真凶,或許你已經從孔定邦處得知此事了。當時有一中等個頭的持弓男子協助本千戶擒拿刺客,還把這塊木牌給了本千戶。我認為此人和你曾提到的那個北直隸分堂真定分壇壇主元道奇很是相似,說不準就是同一個人——二弟,你是不是已經派人打探過了?”
“啊,什麽?”熊廣泰發出了疑問。
“別裝蒜了,你那點小伎倆能瞞得過誰?這是你繪製的地圖吧?”說著,朱後山從懷裏取出一張紙,攤開來放在了桌上。
熊廣泰拿眼一打量,紙上的圖和自己用季桓之囚衣布繪製的圖形幾乎一模一樣。
“大哥你怎麽——”
“楊雷潘林都告訴我了。他二人確是是你的下屬,可你同樣也是我的下屬。在沒有十足的證據前,不可輕易行動,這是我定下的規矩,你忘了不成?”朱後山的眼褶中流出嚴厲的目光,令熊廣泰低頭噤聲。“不過——”朱後山的態度忽然轉折:“這萬羽堂本身就屬於隱秘組織,在此案中又表現得過於活躍,顯得極為反常。你派人探查,也合乎情理,我就不予追究了。”訓完二弟,朱後山又衝季桓之說道:“我叫你來是想確認一下你是否和這個萬羽堂有所聯係,如果你確實與該組織沒有關聯,那我才能願意幫你洗脫罪名。但你說的話前後矛盾,讓我對你無法信任。”言訖,朱後山滿臉失望地站起來,準備離去。
季桓之心裏咯噔一下:如果他們三人也不幫我了,那我可真就是永無出頭之日了。“請等一等千戶大人!”季桓之叫著,同時掙脫出熊廣泰的控製,抓出一把碎紙屑拍在了的桌麵上。
朱後山轉頭一瞧,問:“這是什麽?”
季桓之答道:“這是孔副千戶特地為小人量身打造的假供詞,其中不知株連多少。還請朱千戶仔細觀瞧。”
朱後山看著滿桌的碎紙,抬起一側眉毛問:“你讓我怎麽仔細觀瞧?”
季桓之急急匆匆、手忙腳亂地開始排布碎紙,憑著之前的記憶,總算將整張紙重新拚整齊了。
朱後山查看一番,而後叫李密遞給他紙和膠水,開始親手將一塊塊的假供詞貼在另一張紙上。
“果然,他們的最終目標,是左都督嶽希桐嶽大人。”
假供詞上並沒有明寫著嶽希桐三個字,但有另外兩個名字,一個是南鎮撫司僉事童觀海、一個是北鎮撫司千戶高縉。這二人都是嶽希桐還未當上左都督時,就已經充當他的左右手的鐵杆兄弟。
李密一眼便看懂了:“先翦除羽翼,而後絞殺。孔定邦的想法還真挺美。”
關鍵是左都督不可能隻有兩個幫手,南北鎮撫司、各衛所的人加起來,真的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嶽希桐的人。如果任憑事態發展下去,錦衣衛恐怕真的要經曆一次大換血了。
季桓之趁熱打鐵道:“總之現在不是朱千戶幫不幫小人的事,而是您三位要不要替自己考慮的事。”
季桓之正在拚孔定邦為他量身打造的假供詞,忽然牢門口有一人招呼他,令他不免一驚,連忙回頭觀瞧。
“原來是熊百戶。許久不見,今日怎麽有空下詔獄了?”接觸過了孔定邦這樣的人,再看熊廣泰,季桓之竟然莫名覺得他和藹可親起來。
熊廣泰這個惡聲惡氣的虯須大漢,平常音說話都和打鼓差不多:“小子,你運氣真不錯啊。”
“我運氣不錯?”季桓之頓覺可笑,他幾乎覺得天底下最倒黴的人就是自己了。
熊廣泰接著說道:“就在前兩天,我大哥朱千戶,將驛館案的真凶抓獲了。”
“什麽!”季桓之一激動跳起來撲到了牢門柱上,問:“驛館案的真凶被抓住了?”
“是啊,一個看起來還不到二十歲的少女,表麵上是個唱昆曲的,想不到竟然是個刺客。”熊廣泰回答。
季桓之心中燃起了希望:“那這麽說來,小人洗脫冤屈無罪釋放有望了?”
但熊廣泰卻搖了搖頭。
季桓之見他麵色凝重地搖頭,不免將心一沉。
熊廣泰道:“大哥是想幫你洗脫冤屈,但問題是經辦此案的人並不是我大哥。”
唉,我真不該!季桓之暗罵自己,恨自己衝撞了這起案子的負責人孔定邦。但不衝撞他又沒辦法,人家都挑明說讓自己去死了,這要是也能忍讓過去,那腦瓜子也壞得差不多了。
然而熊廣泰接下來的話似乎表明此事仍有轉機:“有些事你要是當我大哥麵說清楚,或許大哥還能冒險幫你一回。”
“什麽事情?”季桓之忙問。
“另找地方說,開門——”熊廣泰衝另一邊站著的囚牢看守招呼。
“可他是……”看守有些為難。
“哪兒那麽多廢話?上回鄧秉忠親自給老子開的門你沒看見嗎?”
熊廣泰詐唬兩句,看守不想得罪他,隻能老老實實開了牢房門。
外麵二人說話的工夫,季桓之趕緊將牆上貼著的碎紙屑剝下來往懷裏掖好,隨後跟著熊廣泰出了囚室,去往審訊室。
審訊室頭裏擺著一張桌子,千戶朱後山正坐在桌後,手裏把玩著一塊不知什麽東西。總旗李密則坐在桌前左側的一條長凳上。二人像是早已等候了多時。
“坐。”熊廣泰說著,將季桓之摁在了麵對桌子的一把椅子上。
李密拿過朱後山手裏的東西,遞到季桓之麵前,問:“你看這是什麽東西?”
季桓之接過來一瞧,原來是塊圓形木牌,上麵還刻著鐮刀錘子?他搖搖頭:“小人不認識。”
“你可知這是什麽圖案?”
“小人不知。”
李密道:“這是萬羽堂的幫徽。你說你曾被真定壇主元道奇帶去他們的藏身所,竟然會不認識這枚圖案?想不到你也一直在說假話,枉我們兄弟還相信你是無辜的。”
季桓之忙解釋道:“小人的確不認識這枚圖案。萬羽堂的藏身所也不代表到處都是他們的幫徽啊。就好比您三位走出去,如果不亮出腰牌,別人也不知道你們是錦衣衛。”
李密收回木牌又遞還給朱後山。換朱後山開口了:“幾天前我擒獲了驛館案的真凶,或許你已經從孔定邦處得知此事了。當時有一中等個頭的持弓男子協助本千戶擒拿刺客,還把這塊木牌給了本千戶。我認為此人和你曾提到的那個北直隸分堂真定分壇壇主元道奇很是相似,說不準就是同一個人——二弟,你是不是已經派人打探過了?”
“啊,什麽?”熊廣泰發出了疑問。
“別裝蒜了,你那點小伎倆能瞞得過誰?這是你繪製的地圖吧?”說著,朱後山從懷裏取出一張紙,攤開來放在了桌上。
熊廣泰拿眼一打量,紙上的圖和自己用季桓之囚衣布繪製的圖形幾乎一模一樣。
“大哥你怎麽——”
“楊雷潘林都告訴我了。他二人確是是你的下屬,可你同樣也是我的下屬。在沒有十足的證據前,不可輕易行動,這是我定下的規矩,你忘了不成?”朱後山的眼褶中流出嚴厲的目光,令熊廣泰低頭噤聲。“不過——”朱後山的態度忽然轉折:“這萬羽堂本身就屬於隱秘組織,在此案中又表現得過於活躍,顯得極為反常。你派人探查,也合乎情理,我就不予追究了。”訓完二弟,朱後山又衝季桓之說道:“我叫你來是想確認一下你是否和這個萬羽堂有所聯係,如果你確實與該組織沒有關聯,那我才能願意幫你洗脫罪名。但你說的話前後矛盾,讓我對你無法信任。”言訖,朱後山滿臉失望地站起來,準備離去。
季桓之心裏咯噔一下:如果他們三人也不幫我了,那我可真就是永無出頭之日了。“請等一等千戶大人!”季桓之叫著,同時掙脫出熊廣泰的控製,抓出一把碎紙屑拍在了的桌麵上。
朱後山轉頭一瞧,問:“這是什麽?”
季桓之答道:“這是孔副千戶特地為小人量身打造的假供詞,其中不知株連多少。還請朱千戶仔細觀瞧。”
朱後山看著滿桌的碎紙,抬起一側眉毛問:“你讓我怎麽仔細觀瞧?”
季桓之急急匆匆、手忙腳亂地開始排布碎紙,憑著之前的記憶,總算將整張紙重新拚整齊了。
朱後山查看一番,而後叫李密遞給他紙和膠水,開始親手將一塊塊的假供詞貼在另一張紙上。
“果然,他們的最終目標,是左都督嶽希桐嶽大人。”
假供詞上並沒有明寫著嶽希桐三個字,但有另外兩個名字,一個是南鎮撫司僉事童觀海、一個是北鎮撫司千戶高縉。這二人都是嶽希桐還未當上左都督時,就已經充當他的左右手的鐵杆兄弟。
李密一眼便看懂了:“先翦除羽翼,而後絞殺。孔定邦的想法還真挺美。”
關鍵是左都督不可能隻有兩個幫手,南北鎮撫司、各衛所的人加起來,真的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嶽希桐的人。如果任憑事態發展下去,錦衣衛恐怕真的要經曆一次大換血了。
季桓之趁熱打鐵道:“總之現在不是朱千戶幫不幫小人的事,而是您三位要不要替自己考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