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現在不是朱千戶幫不幫小人的事,而是您三位要不要替自己考慮的事。”
季桓之一語正中三人下懷。
朱後山對兩兄弟說:“孔定邦今日敢捏造假供詞並威脅季桓之,明日就敢想出更多的手段來借以達成自己的目的。”
“那大哥的意思是?”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如果左都督嶽大人真的被東廠整倒了,我們幾個就能保證自己置身事外?就連孔定邦他自己也是在為了利益鋌而走險。”朱後山說:“所以我們要先下手為強。”
“怎麽個先下手為強法?”兩兄弟又問。
“首先,”朱後山將視線移向季桓之,道:“要先著人保護他的安全,以免孔定邦軟的不行,就來硬的。其次——”朱後山略作思忖,道:“那名女犯,孔定邦不審,就由我們來審。此外,鳳鳴閣花魁王嫽一直三緘其口,好不容易透露出來的信息還是故意誤導我們的謊話;盡管我本意不是如此,但你們還是要對她嚴加逼問,手段上用強一些我也不會追究的。然後,萬羽堂那邊二弟你繼續派人盯著,有什麽動靜立刻向我匯報,如果有突發情況,你就便宜行事。最後——”朱後山頓了頓道:“等理清楚整起事件的全部脈絡,我們就下手擺平這一切。”
熊廣泰和李密點頭稱是,尤其是熊廣泰,聽到“便宜行事”四個字,不禁喜笑顏開。
怎料三人編排妥當,準備執行的時候,季桓之高呼一聲:“朱千戶大謬!”
聽到有人敢反對大哥,熊廣泰頭一個不樂意,罵道:“毛頭小子,你瞎嚷嚷什麽?”
季桓之認為自己的想法更有道理,不顧再多衝撞幾個千戶、百戶的,仍然說:“千戶大人的策略,有待商榷。”
熊廣泰叱道:“我大哥堂堂千戶,數年來也辦妥了不少大案。你是什麽東西?區區一個階下囚,也敢指手畫腳?”
季桓之堅持道:“朱千戶既然說要先下手為強,卻又說要等理清楚整起事件的全部脈絡再動手,豈不是前後矛盾?”其實說這些話的時候,他心裏是很緊張的,李密態度高傲滿臉輕蔑、熊廣泰凶神惡煞、朱後山威嚴盡顯,惹毛了哪一個都沒有好處。但此次案件,季桓之自己是第一相關人,他覺得為了自己的性命安危,就算把三個人全得罪了,也得將朱後山的計劃中不妥當的地方指出來。
幸好朱後山深明大義,他勸住熊廣泰,而後直麵問季桓之:“你覺得,本千戶的計策,哪裏不足?”
季桓之深呼吸一口,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既然朱千戶知道驛館案的幕後主謀的目標是左都督嶽大人,那您就應該立刻將此事告訴他,讓嶽大人親自參與辦理此案。同時,千戶大人再審訊那名抓到的真刺客,盡量定性為私人仇殺,以謀殺論罪,避免事態擴散。”
“還有呢?”
“小人目前隻想到這麽多。”季桓之緊張地咽了口唾沫,噤聲等待三人的反應。
朱後山思量片刻,忽然問季桓之:“你究竟師從何人?”
季桓之一愣,而後回答:“小人並無師父。”
朱後山轉而又釋然笑道:“年紀輕輕就有如此智謀,如果不是卷入此案,你未來的前途簡直不可限量啊。”
能得到朱千戶的認可,季桓之自然是很高興的。其實他能有現在的頭腦,也有一大半是純屬被逼的。但可惜的是“如果不是卷入此案”……想到這裏,他垂頭喪氣,埋怨起自己的運氣來。不過,季桓之腦中又靈光一閃,產生了另一種大膽的想法——風險未嚐不是機會,說不定此次危機反而可以被自己善加利用,不僅能轉危為安,甚至能成為自己踩在腳下的鋪路石呢?
“千戶大人,能不能多給小人幾張白紙?”
“你要白紙幹嘛?”
“小人在京師出了這麽大的事,家中父母尚不知情,小人想寫封家書寄回去。另外如果小人又想到了什麽對案子有幫助的東西,也好隨時記錄下來,以免忘記。”
“可以。”朱後山認為這種請求並不過分,便讓李密給了季桓之一小遝白紙和一支筆。
之後,三兄弟出發,各自行動去了。
而季桓之則再回到囚室,思考著更多對本案有幫助的東西。事到如今,他已經算是徹底開竅了。由於從三兄弟處得知了被刺殺的李總兵並不是真正的李總兵,而隻是一個替身這一令人震驚的消息,季桓之開始從另一角度考量案件。
李總兵奉旨入京,但進入驛館的卻是個替身,而後這個替身遭到刺殺,刺客是替東廠辦事,引誘自己進入鳳鳴閣後院遭到緝拿,而後方便嫁禍南鎮撫司並最終將矛頭指向掌管整個錦衣衛的左都督嶽希桐的。
這其中就有一個疑問:李總兵哪裏來的的膽子,派一個替身進京?這分明就是欺君之罪。
而對於該疑問,恐怕隻有一個合理的解釋:那就是李總兵事先知道了有人要加害自己。但皇帝命他進京,他又怎麽敢派一個假的自己去?
季桓之仔細思量,忽然明白了其中玄機。
首先,李總兵派替身進入驛館,這說明他提前知道有人要害自己。而皇上下旨命他進京,則恰好給東廠收買的刺客提供了刺殺機會。那麽,由此推理……
告訴李總兵他將會遭到刺殺的,正是皇帝;而皇帝也故意製造機會,叫人刺殺李總兵的替身,以針對左都督嶽希桐大人。
那麽換言之,整起案件的幕後主謀,並不是東廠,東廠隻是自以為自己是幕後主謀,真正的主謀,恰恰是皇帝本人。
記得上個月王家屏王閣老罷官離京,不少人為他送行,據說其中就有嶽希桐嶽大人,二人還交談甚久,最後依依惜別。
所有人都知道王閣老是因為“爭國本”一事遭到罷免的,那麽由此看來,左都督嶽大人也是立長一派的。皇帝必定是想立三子不成,罷免立長一派的首領王閣老後,再順勢打壓他們這一派。
想通這一點,季桓之怵惕不安。
如果說隻是卷入一場謀殺案,興許還算小事;但牽扯進爭國本這種大事當中,他當真是性命難全啊!
季桓之一語正中三人下懷。
朱後山對兩兄弟說:“孔定邦今日敢捏造假供詞並威脅季桓之,明日就敢想出更多的手段來借以達成自己的目的。”
“那大哥的意思是?”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如果左都督嶽大人真的被東廠整倒了,我們幾個就能保證自己置身事外?就連孔定邦他自己也是在為了利益鋌而走險。”朱後山說:“所以我們要先下手為強。”
“怎麽個先下手為強法?”兩兄弟又問。
“首先,”朱後山將視線移向季桓之,道:“要先著人保護他的安全,以免孔定邦軟的不行,就來硬的。其次——”朱後山略作思忖,道:“那名女犯,孔定邦不審,就由我們來審。此外,鳳鳴閣花魁王嫽一直三緘其口,好不容易透露出來的信息還是故意誤導我們的謊話;盡管我本意不是如此,但你們還是要對她嚴加逼問,手段上用強一些我也不會追究的。然後,萬羽堂那邊二弟你繼續派人盯著,有什麽動靜立刻向我匯報,如果有突發情況,你就便宜行事。最後——”朱後山頓了頓道:“等理清楚整起事件的全部脈絡,我們就下手擺平這一切。”
熊廣泰和李密點頭稱是,尤其是熊廣泰,聽到“便宜行事”四個字,不禁喜笑顏開。
怎料三人編排妥當,準備執行的時候,季桓之高呼一聲:“朱千戶大謬!”
聽到有人敢反對大哥,熊廣泰頭一個不樂意,罵道:“毛頭小子,你瞎嚷嚷什麽?”
季桓之認為自己的想法更有道理,不顧再多衝撞幾個千戶、百戶的,仍然說:“千戶大人的策略,有待商榷。”
熊廣泰叱道:“我大哥堂堂千戶,數年來也辦妥了不少大案。你是什麽東西?區區一個階下囚,也敢指手畫腳?”
季桓之堅持道:“朱千戶既然說要先下手為強,卻又說要等理清楚整起事件的全部脈絡再動手,豈不是前後矛盾?”其實說這些話的時候,他心裏是很緊張的,李密態度高傲滿臉輕蔑、熊廣泰凶神惡煞、朱後山威嚴盡顯,惹毛了哪一個都沒有好處。但此次案件,季桓之自己是第一相關人,他覺得為了自己的性命安危,就算把三個人全得罪了,也得將朱後山的計劃中不妥當的地方指出來。
幸好朱後山深明大義,他勸住熊廣泰,而後直麵問季桓之:“你覺得,本千戶的計策,哪裏不足?”
季桓之深呼吸一口,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既然朱千戶知道驛館案的幕後主謀的目標是左都督嶽大人,那您就應該立刻將此事告訴他,讓嶽大人親自參與辦理此案。同時,千戶大人再審訊那名抓到的真刺客,盡量定性為私人仇殺,以謀殺論罪,避免事態擴散。”
“還有呢?”
“小人目前隻想到這麽多。”季桓之緊張地咽了口唾沫,噤聲等待三人的反應。
朱後山思量片刻,忽然問季桓之:“你究竟師從何人?”
季桓之一愣,而後回答:“小人並無師父。”
朱後山轉而又釋然笑道:“年紀輕輕就有如此智謀,如果不是卷入此案,你未來的前途簡直不可限量啊。”
能得到朱千戶的認可,季桓之自然是很高興的。其實他能有現在的頭腦,也有一大半是純屬被逼的。但可惜的是“如果不是卷入此案”……想到這裏,他垂頭喪氣,埋怨起自己的運氣來。不過,季桓之腦中又靈光一閃,產生了另一種大膽的想法——風險未嚐不是機會,說不定此次危機反而可以被自己善加利用,不僅能轉危為安,甚至能成為自己踩在腳下的鋪路石呢?
“千戶大人,能不能多給小人幾張白紙?”
“你要白紙幹嘛?”
“小人在京師出了這麽大的事,家中父母尚不知情,小人想寫封家書寄回去。另外如果小人又想到了什麽對案子有幫助的東西,也好隨時記錄下來,以免忘記。”
“可以。”朱後山認為這種請求並不過分,便讓李密給了季桓之一小遝白紙和一支筆。
之後,三兄弟出發,各自行動去了。
而季桓之則再回到囚室,思考著更多對本案有幫助的東西。事到如今,他已經算是徹底開竅了。由於從三兄弟處得知了被刺殺的李總兵並不是真正的李總兵,而隻是一個替身這一令人震驚的消息,季桓之開始從另一角度考量案件。
李總兵奉旨入京,但進入驛館的卻是個替身,而後這個替身遭到刺殺,刺客是替東廠辦事,引誘自己進入鳳鳴閣後院遭到緝拿,而後方便嫁禍南鎮撫司並最終將矛頭指向掌管整個錦衣衛的左都督嶽希桐的。
這其中就有一個疑問:李總兵哪裏來的的膽子,派一個替身進京?這分明就是欺君之罪。
而對於該疑問,恐怕隻有一個合理的解釋:那就是李總兵事先知道了有人要加害自己。但皇帝命他進京,他又怎麽敢派一個假的自己去?
季桓之仔細思量,忽然明白了其中玄機。
首先,李總兵派替身進入驛館,這說明他提前知道有人要害自己。而皇上下旨命他進京,則恰好給東廠收買的刺客提供了刺殺機會。那麽,由此推理……
告訴李總兵他將會遭到刺殺的,正是皇帝;而皇帝也故意製造機會,叫人刺殺李總兵的替身,以針對左都督嶽希桐大人。
那麽換言之,整起案件的幕後主謀,並不是東廠,東廠隻是自以為自己是幕後主謀,真正的主謀,恰恰是皇帝本人。
記得上個月王家屏王閣老罷官離京,不少人為他送行,據說其中就有嶽希桐嶽大人,二人還交談甚久,最後依依惜別。
所有人都知道王閣老是因為“爭國本”一事遭到罷免的,那麽由此看來,左都督嶽大人也是立長一派的。皇帝必定是想立三子不成,罷免立長一派的首領王閣老後,再順勢打壓他們這一派。
想通這一點,季桓之怵惕不安。
如果說隻是卷入一場謀殺案,興許還算小事;但牽扯進爭國本這種大事當中,他當真是性命難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