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謙點點頭,笑意溫和,“你如今身居高位,倒還能保持謙遜,也是難得,匆忙趕來是為相送老夫麽?”
容與說是,環顧四周見一應珍玩器皿都在,因問道,“先生還有什麽要收拾的,我幫您整理了一並送出去。”
高謙一笑,“宮中之物,老夫沒什麽可拿的,即便賞賜下的,也都是皇家所有,還是留它們在該待的地方吧。”轉頭看了一眼時辰,道,“我該走了,不如你送我到神武門。”
容與忙答應了,見他隻有一個隨身的小包裹,便接過來替他拿著。
臨出門前,高謙駐足回望,再次環顧曾經居住過的地方,麵容十分平靜,看不出是否在留戀,但想來多少會有些悵然吧。
容與跟在他身後半步,問道,“先生今後有什麽打算?”
高謙目視前方,負手道,“做回個普通人。隻是於我們這樣的人來說,算不得太容易。老夫後半生會努力學,學著如何在市井煙火裏找到一份尋常的快樂。”
容與聽得心下茫然,因為那樣的生活即便對他而言,也已經遙遠的恍如隔世。
但他明白高謙所說的不易,身為一個內廷宦者,大概就和宮殿裏那些雕梁畫柱或是鬥彩飛簷一樣,注定隻能屬於這座皇城,如果接近尋常百姓人家,難免會被視為異類,冷眼之下,是否還能從容生活,實在是未知。
見他不說話,高謙反倒笑了笑,“怎麽,你還是有許多疑惑和困擾麽?你現在是內廷掌印了,卻好像一點沒有開懷得意的感覺。”
容與心念一動,欠身道,“慚愧,小子年紀輕,不懂的事還很多,可否請先生略加指點?”
腳步一頓,高謙含笑看他,“要想做個好奴才,無非少說話,多做事罷了,主子說什麽便做什麽,總不會太出錯的。”
“可惜啊,你並不是這樣的人。”見容與滿臉困惑,他又搖頭一笑,“老夫上次拜托你的事,若是旁人唯恐避之不及,你卻肯盡力周全,可見還不是個做奴才的好材料。”
他輕輕歎氣,接著道,“皇上和先帝不同,你和我也不一樣,所以沒什麽好指點。不過你這個人外冷內熱,低調謙和,原本性子恬淡不是壞事,可在這個位子上,卻是有可能變成壞事。我這麽說,你能明白麽?”
容與還真有點不明白,他本無心爭寵爭權,能有今天不外乎趕鴨子上架,另一方麵純粹是瞎貓碰死耗子。也不是沒想過撂挑子不幹,拚著被沈徽責罰,能遠遠避開是非旋渦就好,可時候一長,被沈徽救命的次數越來越多,他反而有點割舍不下了。
從某種程度上說,沈徽的出現,確實壓製住了他心底厭世的情結。
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兩輩子的磨礪讓他愈發相信天命勝過人力,不如安之若素。隻是恍恍惚惚到了今天,多少又有了點在其位,不得不謀其政的意味,皆因沈徽對他不光有救命之恩,更有知遇之恩。
士為知己者死,這點覺悟他還是有的。
順著高謙的話,他斟酌著說,“先生的意思是,作為皇上身邊的人,且蒙皇上抬舉,得了些許信任,往後無論內廷還是前朝總少不了人趨奉,倘若不能克己守禮或一時心智不堅為人利用,難保不會釀出禍事,累及主君。”
高謙聽完卻連連搖頭,“你隻知約束自己,卻沒想過你約束的再好,也會有人心懷嫉恨麽?處在這個位置上,想守住本心已不易,何況這裏頭還有權力,一經沾染,再要全身而退是難上加難。我且問你,如果因為皇上寵信讓你橫遭非議,甚至有天被人彈劾,你怎麽辦?難道也隻靠謙虛謹慎來應對麽?”
自然是不能,可他說的是全是容與從沒想過的,一時倒被問得怔住了。
高謙再度停下腳步,看著容與的眼睛,目光異常清亮,“我問你,若有人毀謗你,有人怨憎你,你便如何?”
容與心裏一緊,依著他清淡的性子,實在是無謂和人起衝突,然而事與願違的可能性太大,想了想,他回答,“我信皇上,倘若皇上也信我,容與甘願效死;倘若皇上不信我,容與死不足惜。”
高謙眉頭一蹙,盯著他看了好久,容與似乎聽到一聲輕緩的歎息,之後高謙便沒再說什麽,隻對他含笑點了點頭。
眼看著神武門近在咫尺,容與也隻能送到這裏。心裏有些不舍,便問他,“先生府邸在哪裏?若有機會,我想去府上看望您。”
高謙擺手,悠然一笑,“不必,我瞧你早晚會是眾矢之的,老夫還是不和你扯上關係的好。”
笑過一陣,忽然正色道,“我此去已非宮廷中人,也不想再聽再議宮廷中事。你也要懂得避嫌,不要和我這個舊人過從太密。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咱們就此別過,你也多多保重。”
容與懂他的意思,默默點頭,將包裹遞還給他。然後看著他轉身,沒有再回望一眼,慢慢踱出了神武門。略顯佝僂的身形漸漸消失於視線外,徒留夕陽下一道被拉得長長的影子。
轉身往回走,一路上過往內侍宮女皆對著他行禮致意,他至此方才醒悟到,對於在內廷服侍的宮人來說,即將開啟的,應該算是一個嶄新的時代。
這個時代屬於新帝沈徽,作為內廷掌印,也多多少少屬於他這個旁觀者林容與。
“容與,你來看看這個。”西暖閣中,沈徽將一本奏疏扔在案上,聽語氣頗為不悅。
容與拿過來看了,內容是參議沈飲冰彈劾曹國公長子李忠蓄養莊奴,肆意驕橫搶占南郡民田。看完奏疏,他格外留意了內閣票擬。
大胤朝製,官員奏疏皆先由內閣商議擬定處理意見,呈報皇帝後再做最終批示。前者稱票擬,後者因批示用朱筆,所以又叫批紅。
眼下這一道票擬內容簡單,言道李忠乃功臣之後,曆來遵章守法,沈飲冰所奏之事查不符實,建議皇上將這道折子留中不發。
知道沈徽在等回話,放下題本,容與道,“臣聽說李忠娶了首輔秦大人的次女,既有姻親關係,內閣如此票擬也不令人意外。”
沈徽哼了一聲,“朕日後還要和秦氏成婚,那李忠豈不是也成了朕的姻親,秦太嶽是越老越昏聵了,縱容不肖之人,他隻當朕絕不會不給他麵子。”
“秦閣老自升平一朝就在內閣主政,致力推行改革,一直也算勤勉清廉……”
沈徽打斷他的話,“他清廉?外頭不敢說罷了,他最擅長的是嚴於律人,寬於律己。”
容與抿嘴笑笑,把玫瑰汁鹵的蜜餞挪到他麵前,“水至清則無魚,皇上不能太較真。”
“朕不較真,可有人較真。今兒在暖閣裏你又不是沒聽見,他竟然問朕何時大婚,皇考去了才幾個月的工夫?他倒說的好聽——大婚也是遵先帝詔。可誰家爹沒了兒子轉臉就娶新婦?他打的算盤朕清楚,結了親就是一家人,何況還有子孫後代呢!”
他冷笑,“現如今首輔事事把在手裏,舉凡有一點反對,他有本事當著朕把人罵的狗血淋頭,回頭還補上一道參人家的題本。”說著狠狠一哂,“隻當朕的舅舅已經不能滿足他了。”
秦太嶽近來的確有些肆意,容與知道沈徽對此既反感又無奈,這是君權和相權之爭,弄不好是會鬥得異常慘烈。尤其是秦太嶽做了二十多年閣臣,門生滿天下,絕非一朝一夕就能動搖。
“皇上打算怎麽回秦閣老?”
“給先帝守製,再拖個一年吧。”沈徽又拿起那本奏疏,略微一思忖,提筆批道:朕要看如何查的。
翌日辰時,容與照例去內閣值房取當天的奏疏。秦太嶽本來麵有不悅之色,見他來了,直截了當道,“請掌印代為通傳,老夫要麵見皇上。”
容與自然知道沈徽眼下就在養心殿,且並無其他安排,便請秦太嶽和自己一道進內廷。路上兩人鮮少搭話,各自沉吟。容與猜測,他必是為了沈徽駁回李忠一案票擬,深感不豫。
果然見了沈徽,秦太嶽開門見山,“臣早前已責成順天府尹徹查李忠蓄養莊奴搶占南郡民田一事,結果查實乃是一場誤會。起因是李忠府上的一名侍妾與主母不和,私逃至南郡親戚家躲藏,後被李忠知曉這才帶仆從去南郡拿人,不料卻被刁民反咬一口說他縱奴行凶,順天府尹日前核查清楚,並將那起誣告朝廷官員的刁民明正典刑。皇上要看查的過程,臣命順天府將記錄呈了上來,請皇上過目。”
容與上前,接過他手裏的記事簿,捧給沈徽。看來秦太嶽早有準備,容與正猜測沈徽會作何回應,卻聽他低聲斥責道,“刁民是難惹,但李忠也不是個省事的,果真行為檢點又怎能讓人抓住把柄做文章。為個小妾鬧得不成體統,朕已下旨申飭了他。”
說完,他語速放緩,漸趨平和,“閣老既是他的嶽丈,也該好好管教,雖說他不是曹國公嗣子,好歹也是勳戚世家出身,又有您這樣一位輔臣做他長輩,多少眼睛盯著呢,可別為他壞了秦李兩家的名聲。”
秦太嶽忙點頭稱是,一麵覷著沈徽麵色,狀似惶恐道,“臣省得,遵皇上旨定會好生管束那個孽障。隻是說到這個,臣想起日前所奏,關於皇上大婚一事,不知聖意如何裁奪?”
沈徽微微一笑,不急不緩的說,“皇考雖有旨意,但到底沒說具體日子,禮部也並沒商擬過,朕決意將今年之期改作明年。既遵了皇考詔,又可為皇考守製,閣老覺得如何?”
“臣以為不妥,先帝明發上諭詔告天下,定的便是今歲之春,如今已近暮春,皇上若是拖延大婚,臣恐怕言官會諫言您不尊先帝詔命,屆時皇上何以向天下人交代啊?”
“舅舅說的也在理,”沈徽長長的嗯了一聲,“升平二十九年,工部筆帖士安朗因剛升了職,不願回鄉丁憂,隱瞞其父過世。後經舅舅查了出來,上奏先帝。朕記得舅舅說過安朗有違人倫,欺君罔上,應處於極刑。先帝便判了他淩遲,並全家籍沒。怎麽舅舅那時覺得不嚴懲安朗,就不足以警示臣工,不足以彰顯我朝以孝為本,如今卻不肯替朕著想了?朕不過是要守製一年,也不能算是違抗先帝旨意吧。”
修長的手指敲著禦案,他擺出一副為難的形容,“朕也是要以孝治天下,可要是連自己都守不住,何以約束臣工約束天下人?恐怕這個先河一開,往後安朗這樣的人不在少數,舅舅不是想看大胤朝堂上,有越來越多的官員奪情吧?”
升平二十九年,那時的沈徽不過是個六歲小娃娃,剛剛開蒙,每天在上書房讀四書。秦太嶽做夢也沒想到,他居然能記住這樣一件事,還會在今天拿它來堵自己的嘴。
首輔大人一時有些惱恨,又沒什麽立場再爭辯下去,隻好悻悻作罷,垂首告退。
容與說是,環顧四周見一應珍玩器皿都在,因問道,“先生還有什麽要收拾的,我幫您整理了一並送出去。”
高謙一笑,“宮中之物,老夫沒什麽可拿的,即便賞賜下的,也都是皇家所有,還是留它們在該待的地方吧。”轉頭看了一眼時辰,道,“我該走了,不如你送我到神武門。”
容與忙答應了,見他隻有一個隨身的小包裹,便接過來替他拿著。
臨出門前,高謙駐足回望,再次環顧曾經居住過的地方,麵容十分平靜,看不出是否在留戀,但想來多少會有些悵然吧。
容與跟在他身後半步,問道,“先生今後有什麽打算?”
高謙目視前方,負手道,“做回個普通人。隻是於我們這樣的人來說,算不得太容易。老夫後半生會努力學,學著如何在市井煙火裏找到一份尋常的快樂。”
容與聽得心下茫然,因為那樣的生活即便對他而言,也已經遙遠的恍如隔世。
但他明白高謙所說的不易,身為一個內廷宦者,大概就和宮殿裏那些雕梁畫柱或是鬥彩飛簷一樣,注定隻能屬於這座皇城,如果接近尋常百姓人家,難免會被視為異類,冷眼之下,是否還能從容生活,實在是未知。
見他不說話,高謙反倒笑了笑,“怎麽,你還是有許多疑惑和困擾麽?你現在是內廷掌印了,卻好像一點沒有開懷得意的感覺。”
容與心念一動,欠身道,“慚愧,小子年紀輕,不懂的事還很多,可否請先生略加指點?”
腳步一頓,高謙含笑看他,“要想做個好奴才,無非少說話,多做事罷了,主子說什麽便做什麽,總不會太出錯的。”
“可惜啊,你並不是這樣的人。”見容與滿臉困惑,他又搖頭一笑,“老夫上次拜托你的事,若是旁人唯恐避之不及,你卻肯盡力周全,可見還不是個做奴才的好材料。”
他輕輕歎氣,接著道,“皇上和先帝不同,你和我也不一樣,所以沒什麽好指點。不過你這個人外冷內熱,低調謙和,原本性子恬淡不是壞事,可在這個位子上,卻是有可能變成壞事。我這麽說,你能明白麽?”
容與還真有點不明白,他本無心爭寵爭權,能有今天不外乎趕鴨子上架,另一方麵純粹是瞎貓碰死耗子。也不是沒想過撂挑子不幹,拚著被沈徽責罰,能遠遠避開是非旋渦就好,可時候一長,被沈徽救命的次數越來越多,他反而有點割舍不下了。
從某種程度上說,沈徽的出現,確實壓製住了他心底厭世的情結。
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兩輩子的磨礪讓他愈發相信天命勝過人力,不如安之若素。隻是恍恍惚惚到了今天,多少又有了點在其位,不得不謀其政的意味,皆因沈徽對他不光有救命之恩,更有知遇之恩。
士為知己者死,這點覺悟他還是有的。
順著高謙的話,他斟酌著說,“先生的意思是,作為皇上身邊的人,且蒙皇上抬舉,得了些許信任,往後無論內廷還是前朝總少不了人趨奉,倘若不能克己守禮或一時心智不堅為人利用,難保不會釀出禍事,累及主君。”
高謙聽完卻連連搖頭,“你隻知約束自己,卻沒想過你約束的再好,也會有人心懷嫉恨麽?處在這個位置上,想守住本心已不易,何況這裏頭還有權力,一經沾染,再要全身而退是難上加難。我且問你,如果因為皇上寵信讓你橫遭非議,甚至有天被人彈劾,你怎麽辦?難道也隻靠謙虛謹慎來應對麽?”
自然是不能,可他說的是全是容與從沒想過的,一時倒被問得怔住了。
高謙再度停下腳步,看著容與的眼睛,目光異常清亮,“我問你,若有人毀謗你,有人怨憎你,你便如何?”
容與心裏一緊,依著他清淡的性子,實在是無謂和人起衝突,然而事與願違的可能性太大,想了想,他回答,“我信皇上,倘若皇上也信我,容與甘願效死;倘若皇上不信我,容與死不足惜。”
高謙眉頭一蹙,盯著他看了好久,容與似乎聽到一聲輕緩的歎息,之後高謙便沒再說什麽,隻對他含笑點了點頭。
眼看著神武門近在咫尺,容與也隻能送到這裏。心裏有些不舍,便問他,“先生府邸在哪裏?若有機會,我想去府上看望您。”
高謙擺手,悠然一笑,“不必,我瞧你早晚會是眾矢之的,老夫還是不和你扯上關係的好。”
笑過一陣,忽然正色道,“我此去已非宮廷中人,也不想再聽再議宮廷中事。你也要懂得避嫌,不要和我這個舊人過從太密。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咱們就此別過,你也多多保重。”
容與懂他的意思,默默點頭,將包裹遞還給他。然後看著他轉身,沒有再回望一眼,慢慢踱出了神武門。略顯佝僂的身形漸漸消失於視線外,徒留夕陽下一道被拉得長長的影子。
轉身往回走,一路上過往內侍宮女皆對著他行禮致意,他至此方才醒悟到,對於在內廷服侍的宮人來說,即將開啟的,應該算是一個嶄新的時代。
這個時代屬於新帝沈徽,作為內廷掌印,也多多少少屬於他這個旁觀者林容與。
“容與,你來看看這個。”西暖閣中,沈徽將一本奏疏扔在案上,聽語氣頗為不悅。
容與拿過來看了,內容是參議沈飲冰彈劾曹國公長子李忠蓄養莊奴,肆意驕橫搶占南郡民田。看完奏疏,他格外留意了內閣票擬。
大胤朝製,官員奏疏皆先由內閣商議擬定處理意見,呈報皇帝後再做最終批示。前者稱票擬,後者因批示用朱筆,所以又叫批紅。
眼下這一道票擬內容簡單,言道李忠乃功臣之後,曆來遵章守法,沈飲冰所奏之事查不符實,建議皇上將這道折子留中不發。
知道沈徽在等回話,放下題本,容與道,“臣聽說李忠娶了首輔秦大人的次女,既有姻親關係,內閣如此票擬也不令人意外。”
沈徽哼了一聲,“朕日後還要和秦氏成婚,那李忠豈不是也成了朕的姻親,秦太嶽是越老越昏聵了,縱容不肖之人,他隻當朕絕不會不給他麵子。”
“秦閣老自升平一朝就在內閣主政,致力推行改革,一直也算勤勉清廉……”
沈徽打斷他的話,“他清廉?外頭不敢說罷了,他最擅長的是嚴於律人,寬於律己。”
容與抿嘴笑笑,把玫瑰汁鹵的蜜餞挪到他麵前,“水至清則無魚,皇上不能太較真。”
“朕不較真,可有人較真。今兒在暖閣裏你又不是沒聽見,他竟然問朕何時大婚,皇考去了才幾個月的工夫?他倒說的好聽——大婚也是遵先帝詔。可誰家爹沒了兒子轉臉就娶新婦?他打的算盤朕清楚,結了親就是一家人,何況還有子孫後代呢!”
他冷笑,“現如今首輔事事把在手裏,舉凡有一點反對,他有本事當著朕把人罵的狗血淋頭,回頭還補上一道參人家的題本。”說著狠狠一哂,“隻當朕的舅舅已經不能滿足他了。”
秦太嶽近來的確有些肆意,容與知道沈徽對此既反感又無奈,這是君權和相權之爭,弄不好是會鬥得異常慘烈。尤其是秦太嶽做了二十多年閣臣,門生滿天下,絕非一朝一夕就能動搖。
“皇上打算怎麽回秦閣老?”
“給先帝守製,再拖個一年吧。”沈徽又拿起那本奏疏,略微一思忖,提筆批道:朕要看如何查的。
翌日辰時,容與照例去內閣值房取當天的奏疏。秦太嶽本來麵有不悅之色,見他來了,直截了當道,“請掌印代為通傳,老夫要麵見皇上。”
容與自然知道沈徽眼下就在養心殿,且並無其他安排,便請秦太嶽和自己一道進內廷。路上兩人鮮少搭話,各自沉吟。容與猜測,他必是為了沈徽駁回李忠一案票擬,深感不豫。
果然見了沈徽,秦太嶽開門見山,“臣早前已責成順天府尹徹查李忠蓄養莊奴搶占南郡民田一事,結果查實乃是一場誤會。起因是李忠府上的一名侍妾與主母不和,私逃至南郡親戚家躲藏,後被李忠知曉這才帶仆從去南郡拿人,不料卻被刁民反咬一口說他縱奴行凶,順天府尹日前核查清楚,並將那起誣告朝廷官員的刁民明正典刑。皇上要看查的過程,臣命順天府將記錄呈了上來,請皇上過目。”
容與上前,接過他手裏的記事簿,捧給沈徽。看來秦太嶽早有準備,容與正猜測沈徽會作何回應,卻聽他低聲斥責道,“刁民是難惹,但李忠也不是個省事的,果真行為檢點又怎能讓人抓住把柄做文章。為個小妾鬧得不成體統,朕已下旨申飭了他。”
說完,他語速放緩,漸趨平和,“閣老既是他的嶽丈,也該好好管教,雖說他不是曹國公嗣子,好歹也是勳戚世家出身,又有您這樣一位輔臣做他長輩,多少眼睛盯著呢,可別為他壞了秦李兩家的名聲。”
秦太嶽忙點頭稱是,一麵覷著沈徽麵色,狀似惶恐道,“臣省得,遵皇上旨定會好生管束那個孽障。隻是說到這個,臣想起日前所奏,關於皇上大婚一事,不知聖意如何裁奪?”
沈徽微微一笑,不急不緩的說,“皇考雖有旨意,但到底沒說具體日子,禮部也並沒商擬過,朕決意將今年之期改作明年。既遵了皇考詔,又可為皇考守製,閣老覺得如何?”
“臣以為不妥,先帝明發上諭詔告天下,定的便是今歲之春,如今已近暮春,皇上若是拖延大婚,臣恐怕言官會諫言您不尊先帝詔命,屆時皇上何以向天下人交代啊?”
“舅舅說的也在理,”沈徽長長的嗯了一聲,“升平二十九年,工部筆帖士安朗因剛升了職,不願回鄉丁憂,隱瞞其父過世。後經舅舅查了出來,上奏先帝。朕記得舅舅說過安朗有違人倫,欺君罔上,應處於極刑。先帝便判了他淩遲,並全家籍沒。怎麽舅舅那時覺得不嚴懲安朗,就不足以警示臣工,不足以彰顯我朝以孝為本,如今卻不肯替朕著想了?朕不過是要守製一年,也不能算是違抗先帝旨意吧。”
修長的手指敲著禦案,他擺出一副為難的形容,“朕也是要以孝治天下,可要是連自己都守不住,何以約束臣工約束天下人?恐怕這個先河一開,往後安朗這樣的人不在少數,舅舅不是想看大胤朝堂上,有越來越多的官員奪情吧?”
升平二十九年,那時的沈徽不過是個六歲小娃娃,剛剛開蒙,每天在上書房讀四書。秦太嶽做夢也沒想到,他居然能記住這樣一件事,還會在今天拿它來堵自己的嘴。
首輔大人一時有些惱恨,又沒什麽立場再爭辯下去,隻好悻悻作罷,垂首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