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教訓牙商


    張知木知道遲早要和廣東商人打交道,出來見見他們,看看他們的底細也好。


    陳玉鋒和歐陽鶴跟著張知木一起來到客廳,廣東商人們也都起來施禮。大家經過翻譯互相介紹之後,重新落座。廣東商人一共來了四位,張知木前世的時候對廣東商人的印象中,最突出的有兩點兒,一個是他們好像每時每刻都在算計著賺錢,空出一點時間就是研究吃飯、花錢找女人。一個個瘦小枯幹卻精力十足,大嗓門兒從來不顧及其他人的感受。做生意最講**裸,找女人進行金錢交易很少繞彎子浪費時間。


    不過看起來現在進來的廣東人比前世時還要矮小點兒,隻是眼睛滴溜溜的轉和前世時是一樣的。


    來的人顯然很牛氣,他們方才介紹說他們是牙商。張知木已經了解到,由於明代前期實行“朝貢貿易”製度,具體的商務則由“官設牙行與民貿易”。當時有“官牙”和“私牙”之分,凡有官府發給牙貼者稱為“官牙”,沒有牙貼者稱為“私牙”。其職能均是在對外貿易中充當中介人,收取傭金。後來,牙行商人開始發生了變化,由純粹的買賣中介人而成為包銷外國商品進口和本國商品出口貿易的商業團體。每當外國商船到達廣州,牙商即以“評價者”的身份登船去估價貨物,介紹買方,充當外商與國內批發商買賣的中介人,從中收取傭金,即“牙錢”,獲得30-50%的利潤。明末的牙行商人是一種依仗官府作為中外商人買賣的居間者,具有半官方性質。再後來他們也發展到,對鄉間的糧食大宗貿易和糖鹽等也做中介買賣。應該說做牙商生意的都是有一定背景的所謂能人。


    他們上來沒有客氣,一位牙商說:“我知道張東家的船靠岸已經有幾日了,你們還沒有開始交易。我們也知道你們是在了解行情。說實話,你們外來的生人想在廣州做生意很不容易,不如你們的生意由我們牙行來做。這樣對大家都好。我們還知道你們一直在碼頭上和那些運來稻米的商船聯係買米的事情。我也可以告訴你們,沒有我們發話沒人敢把米賣給你們。”


    張知木聽翻譯翻完後,心裏已經不悅,但是沒露聲色,說:“我是聽說,有廣州的朋友前來拜訪,所以出來是見朋友來了。至於你說的生意上的事,你和我們陸掌櫃的談吧。”


    這幾位商人聽了張知木的話,顯然覺得很可笑,一位說:“你以為我們廣東人會有時間沒事幹來見你麽,見你就是來談生意的,你是東家,那有東家不談生意的。”


    張知木知道這些人以前欺負外來人可能習慣了,再說可能也有些背景,說話就很狂妄。張知木沒有動怒,他知道他們覺得自己是外來人,也是個可欺的人。話還是慢條斯理的從張知木的嘴裏說出來,可是內容已經不悅了,“作為東家,我當然要談生意了,可是要談的是大生意。和我談生意你們還不夠格。”


    翻譯有些發愣,張知木示意他直接翻譯。


    聽完翻譯的話,那幾位牙商,一下子愣在這裏,不知道說啥好,回去吧,他們不甘心,因為他們是一些從來不會顧麵子的商人,隻要能賺銀子就行。不回去吧,下麵說啥又不知道,他們就這樣互相看了一會兒。張知木和陳玉鋒等人也在不溫不火的看著他們。這時候,他們才覺得自己正被人家羞辱。這下子他們不幹了,以前他們一直欺負別人慣了。這次哪受得了這些,可是受不了也沒有辦法,因為以前沒有被人羞辱的經驗,也不知道如何還擊。氣他們也不知道說了些啥,就嘰裏咕嚕的出去了。


    他們出去以後,歐陽鶴說:“看來我們還要在廣州多呆幾日,教一教這些人怎麽做生意才行啊。”


    張知木反倒笑了說:“沒事,很快會有懂事兒的人前來談生意。廣東人做了上千年生意,不會都是這路貨色。”


    陸成祥說:“張總,有件事他們說的還是真的,我們在商船上和那些運糧食來的船主談買糧食的事兒,他們都不敢和我們直接交易,說要經過牙行才行。他們說,不然他們怕他們要買的貨物也上不了船,這裏的牙行厲害得很,他們都不敢得罪。”


    陳玉鋒說:“看來到那裏都有欺行霸市的,不給他們一點厲害看看是不行了。李治和李菁了解一下他們的這些家夥的底細再說。”


    李治和李菁點頭稱“是”。陳玉鋒臉一沉,這些人都害怕,盡管這些人都是從生死堆兒裏滾過多次的人。


    張知木說:“對,我們也要做兩手準備。如果我們自己不硬氣,就在這裏站不住腳,隻有你自己硬氣了,別人才能尊重你。”


    陸成祥說:“這幾天市場的行情我們也摸得差不多了。跟我們回來的那兩個翻譯,他們以前也是在廣州做夥計,也給我幫了不少忙。”


    張知木說:“陸先生,你要沉住氣,他們還會上門來的,廣東人隻要能賺錢,啥事兒都不在乎。我想的是,盡快把我們在廣州的落腳點找好,這次我們沒有做在廣州開店的準備,但是在廣州盡快買塊地我是下決心的。關鍵是我們的人都不懂廣東話。我的想法是,我們留下一些人,不需要他們做啥生意,隻要把我們的買的地看好,再就是留在廣東學習廣東話,為我們下一步來廣東做好準備。那倆廣東翻譯我們就聘請他們做我們的廣州辦事處副主任,主任我們自己派人,陸先生留下幾個你的人,從火槍兵裏挑出來幾個精明點兒的人一起留下。李治也留下倆人。先把廣州辦事處建起來。”


    張知木的意見得到大家的讚同。正當他們在這裏商量事情呢,知府衙門來人傳報,知府大人召見秀容商人張知木。


    張知木聽了一樂說:“估計我們在海上捕獲兩艘海盜船的事兒,朝廷已經知道。廣州知府也得到通報。”


    陸成祥說:“這是好事兒啊,我現在就去準備禮品,有了知府大人撐腰我們就更好辦了。”


    “沒有他們撐腰,我們也不怕誰。”陳玉鋒說。


    張知木和楊玉琳帶著李菁等幾位趕著兩輛玻璃馬車,來到知府衙門。讓門軍通報一聲,說:“秀容商人張知木,前來拜見。”


    張知木說完,門軍就是不動,本來天就有些熱,張知木又說了一遍,門軍還是不動。李菁在後麵忍住了說:“是不是聾子啊,聽不見!”


    門軍聽完李菁的話,大怒:“哇!哇!……”


    那意思顯然是聽懂李靖的話不滿了,張知木說:“你既然聽懂了,為啥不去傳報?你要知道是知府派人讓我過來的,我要是回去了你擔待不了。”


    知府衙門的門軍,看來是懂官話的,忍住說:“嗚呀,你們懂不懂規矩呀!”


    張知木知道他是要小錢,可是張知木今天有點氣不順,說:“是你家大人去請我的,憑啥我要給你好處,要給也應該你家大人給啊。”


    這門軍還真沒見過這樣的,可是他也不敢把張知木擋在門外,磨磨蹭蹭隻好去通報了。雖然這門軍去的時候磨磨蹭蹭的,可是回來的時候很痛快,表情也不一樣了,點頭哈腰的請張知木等人進去。


    張知木等人進到知府衙門,知府大人起身相迎,張知木對這一套已經很熟悉了,施禮道:“秀容商人見過知府大人。”


    知府忙說:“哎呀,張義士免禮免禮,請坐!”


    大家做好後,知府大人說:“本官今日能一睹張義士風采十分的榮幸。朝廷剛剛發來通報,說你們前日打敗了闖賊的水軍,剿滅了武泯湖水匪,在海上又捕獲兩艘海盜船,這可是為朝廷分憂解難啊!”


    張知木知道這些朝廷的命官,都是同一套說辭,因為他們都是一個路子練出來的,這樣做保險不會出錯,所以套話都是一樣的。不過這位命官是北方人,聽著說話,就容易些。由於廣州這樣的地方十分的特殊,所以不是啥樣人都能派到這裏為官的,能到這樣一個地方為官的一般的都是皇親國戚才行。所以張知木也就從有關朝廷安危的事兒上同他聊。


    張知木說:“大人啊,我們就是一些商人,可是北方的局勢非常的不安全啊,大的清軍蒙古人不說,就是那些盜匪朝廷都剿不過來,我們商家不得不起來自衛,您要知道自己組織武裝太耗費銀子了。遇到戰爭那就更是和往水裏麵丟銀子一樣。可是我們遇到朝廷有難,不出手又不行;可是出手太多了,又遭人嫉恨,說我們擁兵自重。好在皇上十分的信任我們,多次下旨獎賞我們。”


    知州大人當讓知道京城官場上的事兒,可是他也不能多說,“張義士,你的所作所為皇上都會看得到,你做的事都是對朝廷對百姓有利的,大家也都看得見。”


    張知木覺得該把話題往正地方上拉了,“大人我們北方連年大旱,餓死人無數,可是南方這裏糧食卻富裕的很,為啥不往北運,解救那裏的災民?”


    知府大人一聲長歎:“現在每年朝廷需要四百萬石漕糧才能勉強夠用,而且由於漕路年久失修,這四百萬石都很難保證。這一路上運費遠遠超過糧食的價格,朝廷哪有能力再從南方運糧過去。”


    張知木等的就是這句話,說:“大人我這次南來廣州就是想運糧食到北方去,想讓那裏少餓死一些人。不瞞大人說,大同官軍的糧食不夠用了,都是我們接濟的。如果北方要是軍隊無糧守不住了,那就更危險了。”


    “張義士,這是好事啊,天大的好事啊。有啥事兒需要本官幫忙的盡管說。”知府大人說。


    張知木說:“其實就是大人今天不召見我,我也會來拜見大人的。我們以前沒來過廣州,這次來了就遇到一些怪事兒。今天有幾個自稱是牙行的要包銷我們的貨物,還要包下我們要買的貨物,說如果不聽他們的就不讓我們做好生意。還有我們在碼頭上和運糧的船聯係買糧食事宜,可是船主們都不敢賣糧給我們,說是如果賣糧給我們的話,他們的生意就沒法做了。”


    知府大人說:“如果有欺行霸市的,本官發現之後決不輕饒。不過我要提醒張義士,這裏是廣州,多年來官商不清,各種勢力盤根錯節,你要是想在這經商還不能和他們搞得太僵。說實話,有些事情本官也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要能把朝廷需要的稅銀交上去,我的任期內不出啥大亂子,本官就滿足了。”


    張知木笑了笑說:“看來我們想在這裏立住腳還要費些力氣啊?”


    知府大人說:“張義士,我知道你們的手段,可是我不希望我治下的廣州出太大的亂子。”


    張知木說:“大人放心,我們是守法的商人,不會做違法的事兒。違法的事兒絕對不會和我們有關。”


    知府大人聽明白了後麵的話,他說:“這裏的人都知道掙銀子,你不妨多從這下手。沒有銀子辦不了的事兒。”


    知府大人的話也算說到家了,他這個外來的命官,非常清楚一個外人在這裏的不易。


    不過張知木知道,不可能讓知府大人表態說,同意你們自己動手解決吧。


    臨走時,張知木獻上了自己帶來的禮物,這當然讓知府大人眉開眼笑。他心想這位張東家在這裏掙得越多越好,他可不象這裏的商人那麽小氣。他還沒掙到銀子,就出手這麽大方。


    摸到知府大人的底之後,張知木心裏高興,在車上對楊玉琳說:“看來這個碼頭我們要用點武力解決了,不然人家不會輕易地將自己的地盤兒讓出來的。”


    張知木回到客店,就將和知府大人見麵的情況跟大家說了一遍。


    陳玉鋒說:“我了解了一下,他們回來說,牙行有一些專門守在碼頭的人,他們心狠手辣,遇到有不聽他們的船主,都是由他們下手。一般的來說,他們都會點功夫。主碼頭這一帶就有二十多人。我看我們就除這些家夥算了。”


    李菁說:“這點事兒,我們辦吧。不過你們是希望動靜大點兒還是動靜小點兒。”


    歐陽鶴說:“這事不用也特意搞得太大,出了事本身就不小。主要產生威懾。我們也要準備他們報複。”


    陸成祥說:“這些東西也是該死,那些船家看到他們都不敢和我們講話,都是被他們嚇的。有不少不了解他們的貨主和船主,沒買他們的麵子,就不明白的失蹤了。大家都知道是他們幹的,可是官府都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大家沒辦法不敢惹他們,他們的根基太深了。”


    李菁說:“我想白天跟著他們,等晚上他們往回走的時候,一個個放到他們,保證不會有啥動靜。”


    張知木對李菁做事兒還是放心的,這人膽大心細。遇事兒知道動腦子,絕對不蠻幹。


    第二天一早,李菁就帶著他的二十多個人出去了。


    李菁他們出去不久,又有人送信來了。


    來人說是奉鹽商、米商、鐵商、糖商、絲綢商、茶商、陶瓷商、珠寶商、船舶商幾家商幫之托,前來送信兒,明天他們要前來拜會山西來的張東家。


    張知木回話說,明天在這裏恭候大駕光臨。來人走後,張知木衝著陸成祥一笑說:“怎麽樣陸先生,我說的對嗎?他們會找上門兒來的。”


    “嗬嗬!”陸成祥苦笑兩聲,搖搖頭說:“怪了,張總你是怎麽知道他們一定會來的?”


    “就憑我對廣東人的了解,他們對做生意天生的敏感,隻要有生意做,他們沒有任何顧忌。看著我們這麽些賺銀子的生意,他們不來那就怪了。”張知木回答說。


    涉及到做生意,陸成祥就來了精神,他讓把所有帶來的東西,每樣都拿出來幾樣樣品,放在一個房間裏,準備明天這些人來時,讓他們看一看。


    到晚上,李菁的人一個個回來了。張知木看他們一個個象沒事兒人一樣,就問李菁:“怎麽沒得手?”


    “基本上搞利索了,幹掉十九個,還有幾個實在不方便,不想搞得動靜太大,就沒下手。”李菁回答。


    張知木覺得奇怪的問:“怎麽沒看出來,你們弟兄們身上有血跡,表情也不像啊?”


    李菁笑了笑,說:“就在這麽幾個貨色,我的人還弄得不幹淨,就別再出來了。”李菁說的輕描淡寫的,就象去辦一點兒啥小事兒一樣。


    張知木知道,雖然李菁說的輕鬆,可是殺的那也是十九個專靠欺負人過日子的人,他們也都是會一些手腳的,其過程一定會是很血腥。看來,明天廣州又會是掀起來一場不小的風波。


    ------------------


    微積分公式,化學元素表;東征日本,南擊麻逸;青黴素,注射器。--《南宋記憶》進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改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鬆一般堅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鬆一般堅韌並收藏改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