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訪中,有人會問我:“村上先生您寫小說時,心中設想的是什麽樣的讀者呢?”每次我都頗感困惑,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因為我本來就沒有專門為了誰寫小說的意識,現在也仍然沒有。
為自己而寫,我覺得這在某種意義上倒是真話。尤其是深更半夜在廚房餐桌邊寫第一部小說《且聽風吟》時,我壓根兒沒想到它會進入一般讀者的視野——真的。大體說來,我僅僅是意識到自己會“變得心情舒暢”而寫小說的。把一些存在於心中的意象,運用自己稱心滿意、妥帖得當的詞句描述出來,再把這些詞句巧妙地搭配起來,化為文章的形式……腦袋裏全是這種東西。總而言之,會有什麽樣的人來讀這本小說(似的東西)?這些人究竟會不會對我寫的東西產生共鳴?這其中隱含著什麽樣的文學信息?像這類麻煩的問題根本就沒有力氣去思考,而且也沒有思考的必要。毫不拖泥帶水,或者說非常單純。
而且其中大概還有“自我療愈”的意義。因為一切創作行為中或多或少都包含著修正自我的意圖。通過將自己相對化,也就是將自己的靈魂嵌入和現在不同的外形,去消解或升華生存過程中難以避免的種種矛盾、錯位與扭曲。而且順利的話,還要與讀者共同分享這種作用。我並沒有具體地意識到這一點,但那時心中或許在本能地尋求這種自我淨化作用,所以才極其自然地想寫小說。
然而那部作品獲得了文藝雜誌新人獎,成書出版後賣得還算不錯,成了話題,我姑且算是站到了名為“小說家”的位置上,也不得不硬著頭皮意識到“讀者”的存在。畢竟自己寫的東西變成了書擺在書店的貨架上,而且我的名字被堂而皇之地印上了封麵,讓不少人拿在手中翻看,因此寫起來免不了有點神經緊張。話雖如此,我卻覺得“為了自己享受而寫作”的姿態並沒有太大的變化。隻要自己寫得心情愉悅,想必也同樣有讀者讀起來感到開心吧。人數或許不會太多,但那也無所謂,是不是?假如與這些人心心相通,也算是如願以償了吧?
繼《且聽風吟》之後,《1973年的彈子球》及短篇小說集《去中國的小船》《袋鼠佳日》這些作品,大多是以這種自然而樂觀的,抑或說十分輕鬆的姿態寫成的。當時我還擁有一份職業(本職),靠那份收入生活得還算可以。小說嘛,說來不過是當作“業餘愛好”,在閑下來的時候寫寫而已。
有一位聲名顯赫的文藝批評家(已經過世了),曾嚴厲批評我的第一本小說《且聽風吟》:“如果諸位以為這種水平的東西就是文學,那可就令人尷尬了。”看到這條評論,我老老實實地以為:“嗯,大概也會有這樣的意見吧。”盡管受到如此評價,倒也沒有心生反感,更沒有怒火中燒。此人與我對所謂“文學”的理解,應該從一開始就截然不同。一部小說思想上如何啦,社會作用如何啦,是先鋒還是後衛啦,是否屬於純文學啦,這種問題我壓根兒就沒考慮過。我是從類似“隻要寫起來開心不就得了嘛”的姿態開始寫作的,彼此從根源上就產生了分歧。《且聽風吟》裏,虛構了一位叫德雷克·哈特費爾德的作家,他有一部題為《心情愉悅有何不好》的小說,那正是當時盤踞在我大腦正中央的想法。心情愉悅有何不好?
如今想想,那真是一個單純或者說十分粗暴的想法,不過當時我還很年輕(三十歲剛出頭),再加上剛剛經曆過學生運動的浪潮,因為這樣一種時代背景,反抗精神不免有些旺盛,因此還維持著那種堪稱“反命題”式的責無旁貸的姿態,喜歡頂撞權威、反抗權勢。盡管不無狂妄自大、稚氣十足之處,但回首往事,我覺得從結果來看卻是好事。
這樣的姿態徐徐呈現出變化,是始於寫《尋羊冒險記》(一九八二年)的時候。我心中也大致明白,就這麽一成不變地死守著“心情愉悅有何不好”的寫法,作為職業作家隻怕終將鑽進死胡同。就算讀者眼下把這種小說風格視為“嶄新的東西”,表示理解和喜歡,但如果叫人家整天讀一模一樣的東西,用不了多久就會感到膩煩。“喲,又是這玩意兒。”注定會變成這種狀態。當然,連身為作者的我也會感到膩煩的。
況且我並不是想寫這種風格的小說才寫的,隻是還不具備足夠的寫作技巧去正麵叫板和挑戰長篇小說,姑且隻能采取這種類似“裝腔作勢”的寫法,才寫這種類型的東西。碰巧這種“裝腔作勢”顯得新奇又新鮮而已。可是對我來說,既然好不容易當上了小說家,當然想寫寫更深刻大氣一點的小說。雖說是“更深刻大氣”,但並不等於那種在文藝上畢恭畢敬的小說、那種顯而易見屬於主流的文學。我想寫那種寫起來讓自己心情舒暢,同時又具有正麵突破能力的小說。不單是把內心的意象零碎而生動地化為文字,還要把靈感和意識更加綜合、更加立體地升華為文章——我漸漸開始這樣想。
在那前一年,我讀了村上龍的長篇小說《寄物櫃裏的嬰孩》,十分佩服:“寫得真好!”然而那是隻有村上龍才能寫出來的作品。我還讀過中上健次的幾部長篇小說,也深感佩服。可那也是唯獨中上先生才能寫出來的東西。每一部都和我想寫的不一樣。理所當然,我隻能自己去開拓獨特的道路。隻能將這些先行登台的作品中蘊含的力量作為具體例證放在心上,把隻有我才能寫出來的作品堅持寫下去。
我為了回答這個命題,開始執筆寫《尋羊冒險記》。我的基本構想是盡量不讓現有的文體變得笨重,不損害“心情的愉悅”(換言之就是不被“純文學”的裝置俘虜),讓小說本身變得深刻、厚重起來。為此就必須積極導入故事這個框架。在我看來,這一點非常明確。而如果把故事當作重點,工作起來勢必費時耗日,不可能像以前那樣,在“本職”工作之餘利用閑暇就能完成了。所以開始寫《尋羊冒險記》之前,我賣掉了一直經營的小店,成了一個所謂的職業作家。當時,相比寫作,當然還是小店的收入更高,但我仍然橫下心來決定犧牲它。因為我想把生活全都集中到小說上,把自己擁有的時間全部用在寫小說上。說得稍稍誇張些,就是“破釜沉舟”,無法再走回頭路了。
周圍的人幾乎全體反對:“還是別這樣貿然行事呀。”小店的生意大有起色,正逐漸興隆起來,收入也穩定下來了,此刻轉手豈不太可惜了。不如將小店托付給別人經營,自己去寫小說,豈不更好?想必大家都不認為我單靠寫小說能吃飽飯吧。不過我沒有猶豫不決。我一直有一種脾氣:“做一件事,倘若不全力以赴、一拚到底,便心情不爽。”性格使然,大概沒法“把小店隨便托付給別人”。這是人生的緊要關頭,得當機立斷、痛下決心。哪怕一次也行,總之我想拚盡全力試試寫小說,如果不成功,那也沒辦法,從頭再來不就行了。我賣掉了小店,為了能全神貫注地寫作長篇小說,搬出東京的住所,遠遠離開都市,過起了早睡早起的生活。又為了維持體力堅持每天跑步。就這樣,我毅然決然地徹底改變了自己的生活。
或許就是從那時開始,我不得不清晰地意識到讀者的存在了。不過那具體是怎樣的讀者,我卻沒有多想,因為也沒有冥思苦想的必要。那時候我正三十出頭,不管怎麽想,看我寫的東西的不外乎同齡人,要不就是更年輕的一代,也就是“年輕男女們”。當時的我是一個“新進青年作家”(用這樣的詞叫人有點難為情),支持我作品的顯然是年輕一代的讀者。至於他們是怎樣的人、心裏在想些什麽,我無須去冥思苦想。身為作者的我與讀者理所當然般合而為一。回首當日,那段時期大概是我這個作者與讀者之間的“蜜月期”吧。
《尋羊冒險記》由於種種原因,受到了刊載的雜誌《群像》編輯部相當的冷遇(我記得是這樣),但幸運的是得到了眾多讀者的支持,評價也很高,書遠比預想中暢銷。換句話說,我作為職業作家,算是順利地邁出了第一步,並且有一種明確的感覺:“我要做的事情,在方向上沒有錯!”在這層意義上,對身為長篇小說作家的我來說,《尋羊冒險記》才是實質上的出發點。
自那以來歲月流逝,我已經六十過半,來到了距離新進青年作家的境界十分遙遠的地方。盡管並沒有規劃過什麽,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人的年齡會自然而然地增加(沒辦法啊),而閱讀我作品的讀者階層,也隨著歲月流逝發生了變化。或者說是理所當然地發生了變化。隻是假如有人問我:“那麽,現在閱讀你作品的是些什麽樣的人呢?”我卻隻能回答:“哎呀,我一無所知。”當真是一無所知。
有許多讀者寫信給我,此外我也有機會和幾位讀者見過麵。然而這些人無論是年齡、性別還是居住區域,都千奇百異各不相同,因此我的書主要是哪些人在閱讀,腦海中還真的湧現不出具體的形象。我自己不甚了解,出版社的營銷人員隻怕也不太清楚吧。除了男女比例大約各占一半、女讀者中美貌的居多(這並非謊言)之外,看不出其他的共同特征。從前有種傾向,好像在城市裏賣得不錯,在地方上卻銷路欠佳,但現在沒有如此鮮明的地域差異了。
那麽,你是在對讀者形象毫不知情的狀態下寫小說囉?看來有人要這麽問我。不過細想一想,沒準還真是這樣。我腦海裏並沒有浮現出具體的讀者形象。
據我所知,好像多數作家都會與讀者一起成長。也就是說,如果作者上了年紀,一般而言,讀者的年齡也會隨之增長上去。所以作者與讀者的年齡彼此重疊的情況比較多見。這要說好懂的話,的確也挺好懂的。如果是這樣,寫小說時當然會在心中設想大致與自己同齡的讀者。但我的情況似乎並非如此。
此外也有一種小說類型,從一開始就將特定的年代和階層設為目標。比如說青春小說是以十幾歲的少男少女,浪漫小說是以二三十歲的女性,曆史小說和時代小說則是以中老年男性為目標讀者來寫。這也容易理解。不過,我寫的小說與這些也略有不同。
說到底,兜了整整一個大圈子,話又回到了原處:我的書究竟是哪些人在閱讀,對此我是一頭霧水,於是就成了:“既然如此,就隻能為了自己高興而寫囉。”這是否該說是回歸原點呢?真有點不可思議。
隻是,我在成為作家、定期出書之後,學到一個刻骨銘心的教訓:“不管你寫什麽、怎麽寫,最終都難免被人家說三道四。”比如說寫個長篇小說,就會有人說:“太長了,顯得冗繁,隻要一半分量就足夠把故事寫完了。”諸如此類。寫個短一些的,又有人說:“內容膚淺,漏洞百出,明顯偷工減料。”同一部小說在這個地方被說成“重複相同的故事,陳舊老套,枯燥無味”,可換個地方又被說成“還是前一部作品好,新的手法白忙活了”。想一想,其實從二十五年前開始,我就一直被人家說到今天:“村上落後於當今的時代,他已經完蛋了。”吹毛求疵大概很簡單,反正隻管信口開河就行,又不用承擔具體責任,而被吹毛求疵的一方想一樣樣去搭理的話,身子根本吃不消。於是自然而然地變成了“隨它去吧,反正都會被人家說壞話,幹脆自己想寫啥就寫啥、想怎麽寫就怎麽寫”。
瑞奇·尼爾森晚年的歌曲中有一首《花園酒會》,其中有這麽兩句歌詞:
假如不能讓所有的人都開心
不就隻能自己一人開心了嗎
這種心情我也非常理解。就算想讓所有的人都開心,在現實生活中也是不可能的,隻會自己白忙活而已。索性一不做二不休,隻管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做自己最享受的、“最想去做”的事情便可。這樣一來,即使評價欠佳,書的銷路不好,也可以心安理得了:“嗯,沒關係,至少我自己是享受過啦。”
爵士鋼琴手塞隆尼斯·蒙克也這樣說過:
“我想說的是,你就按照自己喜歡的樣子演奏便好。至於世間要求什麽,那種事情不必考慮。按你喜歡的方式演奏,讓世間理解你做的事情就行,哪怕花上十五年、二十年。”
當然,並非隻要自己享受了,就能成為傑出的藝術作品。不用多說,其中需要嚴苛的自我相對化。身為一個職業人士,也應該有最低限度的支持者。然而隻要在某種程度上克服這些,“享受過程”和“心安理得”或許就將成為至關重要的準繩。須知做著不開心的事活在世上,人生未免太不快活了,您說是不是?心情愉悅有何不好——莫非又要回到這個出發點嗎?
盡管如此,如果有人正色問我:“你寫小說時腦袋裏當真隻想著自己嗎?”那麽連我也會回答:“不,當然沒那種事兒。”前麵說過,我是一名職業作家,要始終把讀者放在心中從事寫作。忘記讀者的存在——就算心裏想忘記——是不可能的,而且是不恰當的做法。
然而雖說將讀者放在心中,也不會像企業開發商品時那樣,去做市場調查、進行消費階層分析、設定具體的目標顧客等等。我腦海裏浮現出來的,歸根結底還是“空想的人物”。那個人既沒有年齡,也沒有職業和性別。當然他在實際生活中可能擁有這一切,但這些都是可以替換的東西。總之,我是說這類東西並不是重要因素。重要的是我與那個人彼此密切相連,這個事實必須是不可替換的。是在哪裏如何相連的,我不知其詳。不過我有一種感覺,在遙遠的底部、黑暗的去處,我的根與那個人的根緊緊連在一起。那地方太深太黑,無法隨意前往打探情勢,但通過故事這個體係,我們可以感受到這種聯結,有一種養分正在彼此間流動的真實感。
不過,我和那個人即便在後街小巷擦肩而過,在電車上比鄰而坐,在超市收銀台邊前後排隊,也(幾乎)不會察覺到彼此的根緊緊相連。我們互不相識,僅僅是偶然相遇,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各奔東西,從此隻怕再也無緣重逢。然而實際上,我們在地下穿透了日常生活這堅硬的表層,“小說式地”密切相連。我們在內心深處擁有共通的故事。我設想的大致就是這樣的讀者。我希望能讓這樣的讀者盡情享受閱讀、有所感悟,而日日寫著小說。
與之相比,身邊那些現實人物卻相當棘手。每次我寫新書,總是既有人喜歡,也有人不喜歡。哪怕沒有明確說出意見和感想,可這種事兒隻要看看他們的臉色就知道了。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口味偏好。任憑我如何奮鬥,就像瑞奇·尼爾森唱的那樣,也“不能讓所有的人都開心”。看到身邊人的這種個別反應,對寫作者來說也是相當折磨神經的。這種時候,我就簡單地亮出底牌:“果然隻能自己享受,是吧?”我根據不同情況,適當地區別運用這兩種姿態。這是我在多年的作家生涯中學到的招數,或者說生存的智慧。
最讓我開心的事情,就是不同年代的人似乎都在閱讀我的小說。“我們一家三代都讀村上先生您的書”,我時常收到這樣的來信。奶奶在讀(她說不定就是我從前的“年輕讀者”),媽媽在讀,兒子在讀,他妹妹也在讀……類似的情形好像處處可見。聽到這樣的話,我自然心情舒暢。一本書在同一個屋簷下被好幾個人輪流閱讀,說明那本書在煥發著生命力。當然,五個人各買一本的話,更有助於銷量的增長,出版社也許會感激不盡,但是對作者而言,一本書被五個人視若珍寶地傳閱,老實說更讓人高興。
不僅如此,還有從前的同班同學打電話來,說了這樣一番話:“我念高中的兒子把你那些書統統都看過啦。我常跟兒子一起談論你的書呢。平時父子之間幾乎沒話可說,可一談起你的書來,兩個人倒談得挺熱鬧。”也有過這樣的事情。聽他的語氣,似乎有些欣慰。是嗎?我的書也對世間起著點小小的作用嘛,我暗想。至少有助於父子間的交流,這難道不是不容小覷的功績嗎?盡管我沒有孩子,但如果別人家的孩子興高采烈地讀我的書,並生出共鳴來,那麽雖然微不足道,我也算是為下一代留下一點東西了。
隻是談到現實,卻不妨說我和各位讀者幾乎沒有直接聯係。我基本不在公共場合亮相,也很少在媒體上露麵。主動上電視和廣播的情況一次也沒有(非我本意,被人家自作主張地播出來,這樣的情況倒有幾次),也基本不舉辦簽名會。常常有人問為什麽,那是因為我說到底是一個職業作家,最擅長的是寫小說,想盡可能地把力氣都傾注在這件事上。人生苦短,手頭擁有的時間也好精力也罷,都極為有限,我不願被本職以外的事情占去太多時間。隻不過一年大概有那麽一次,在外國進行一場演講、做一次朗讀或者開場簽名會。因為我覺得身為日本作家,這是一項職責,在某種程度上非做不可。關於這些,我想以後有機會再細談。
不過迄今為止,倒是在互聯網上開設過幾次主頁。每次都是限定時間運營數周,卻收到許多電子郵件。我原則上是所有的郵件都要過目。內容太長的話,就隻得一目十行匆匆讀完,但總之發來的郵件無一遺漏,全都看過。
還給大約十分之一的來信寫了回信。或回答提問,或幫人出出主意,或針對留言寫一點感想……從輕鬆的短評到相對正式的長篇回複,郵件來來往往,內容各式各樣。在此期間(有時長達數月)幾乎不插入別的工作,拚命地寫回信,可是接到回信的人好像多數都不相信是我本人寫的,還以為是別人代寫。演藝界人士在回複粉絲來信時,似乎有很多代筆的先例,他們大概以為我也是這樣。盡管我在主頁上已經表明“回信的確全部是我自己寫的”,好像也很難讓他們照單全信。
尤其是年輕女孩子,正歡天喜地地說:“村上先生給我回信啦。”男朋友便兜頭一盆冷水潑上來:“你這個傻瓜。這玩意兒怎麽可能是他一份份親手寫的?村上他忙得很呢。一定是別人代寫的,隻是對外宣稱是他自己寫的罷了。”這種情況好像有不少。我雖然不了解,但世上疑心重的人還真多呢——難道當真有很多騙子?不過,我真的自己動手拚命寫回信來著。我自以為回複郵件的速度很快,但畢竟數量太多,仍舊是一件吃力的苦差事。然而做起來很有趣,還可以學到不少東西。
於是,通過與現實中的讀者交換信息,我領會到一件事:“這些人作為一個整體,正確地理解了我的作品。”具體去看一位位讀者,會發現他們時而也有誤解或過慮之處,也有“這豈不是解讀錯誤”的地方(對不起啦)。就算自稱是我的“狂熱讀者”的人們,如果單拿一部部作品來說,則既會有讚賞也會有批判,既會有共鳴也會有排斥。單獨閱讀寄來的一條條意見,會覺得它們似乎亂七八糟、毫無關聯,然而退後幾步,在稍稍離開一些的地方縱覽整體,便有種真實感:“這些人作為一個整體,非常準確而深刻地理解了我,或者說我寫的小說。”雖然個別有細微的出入,但如果將這些全部扣除、平均一下,最終會準確無誤地在該穩定下來的地方穩定下來。
“嗯,原來如此,是這麽回事啊。”我當時想,仿佛山尖上籠罩的雲霧倏然散盡一般。能獲得這樣的認識,對我來說是一種難得的體驗。應該稱之為網絡體驗嗎?但由於實在是繁重的勞動,同樣的事我大概無力再做一次了。
我前麵說過是把“空想的讀者”放在心中從事寫作的,我想它與“讀者整體”差不多是同義。整體這個意象過於龐大,無法完全收納到大腦內,因而暫且將它凝縮進“空想的讀者”這個單一個體之中。
走進日本的書店,常常發現男作家和女作家被分成不同的專櫃。而在國外的書店裏,似乎很少見到這樣的區別。可能也有,但至少目前沒看到過。於是,我反複琢磨:為什麽要按照男女區分呢?也許是因為女讀者大多讀女作家寫的書,而男讀者大多讀男作家寫的書,就變成了這樣的情形:“索性圖個方便,從一開始就把櫃台分開得啦。”仔細一想,我自己也是,比起女作家的書來,男作家的書似乎讀得稍微要多那麽一點。但那並非“因為是男作家的書才讀”,隻是純屬巧合,女作家中當然也有很多我喜歡的人。比如說外國作家裏,簡·奧斯汀啦,卡森·麥卡勒斯啦,我都非常喜歡,她們的作品統統讀過。也很喜歡艾麗絲·門羅,還翻譯過好幾本格蕾絲·佩雷的作品。因此覺得簡單粗暴地把男作家和女作家的書架分開有點叫人困惑——這麽一來,隻會愈發加深被閱讀的書籍的性別分離程度。不過就算我提了意見,社會上也不會洗耳恭聽吧。
剛才我也提到過一句,就個人而言,我的小說讀者男女比例似乎大體相同。雖然並未經過正式調查、做過數據統計,可迄今為止多次與真實的讀者見麵交談,加上剛才也說過,還曾有郵件往來,所以有種真實的感受:“嗯,大概是男女參半吧。”在日本如此,在外國好像也是如此,恰好保持平衡。雖然不知道為什麽會這樣,但我單純地覺得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世界上的人口大致男女參半,而書的讀者也是男女各占一半,應該是既自然又健全的吧。
和年輕的女讀者交談時,她們偶爾會問我:“村上先生,您(明明是一個六十多歲的男人)怎麽那麽了解年輕女性的內心呢?”(當然,大概也有很多人不這麽看,我姑且把它作為一則讀者意見公之於眾,對不起。)說真心話,我從不認為自己懂得年輕女性的內心,聽人這麽一說,可嚇了一跳。這種時候,我總是回答:“大概是我在寫故事的時候,一門心思想變成那個出場人物,所以自然慢慢理解了那個人在感受和思考些什麽,又是如何感受和思考的。這當然是指小說式的。”
就是說,在小說這樣的設定中操縱角色、讓角色動起來的時候,在一定程度上對這些是有所理解的,然而與“了解現實中的年輕女性”還是有所不同。一旦涉及活生生的人,該說十分遺憾吧,我也難以透徹地理解她們。但如果現實中的年輕女性(至少是一部分)能享受我(一個六十多歲的大叔)寫的小說,一邊與其中出現的人物共鳴一邊閱讀,對我來說當然是無比高興的事。說實在的,這樣的事能發生,我覺得幾乎是奇跡。
當然,這世上可以既有麵向男讀者的書,也有麵向女讀者的書。這種東西也是必要的。不過,我寫的書如果能不分男女、一視同仁地鼓動讀者的心該有多好。倘若戀人、男女群體,或者夫婦、親子之間能圍繞我的書熱心談論的話,那真是最令人喜悅的事情。因為我常常在想,小說這東西,故事這東西,能撫慰男女之間、世代之間的對立,以及其他種種陳規舊俗的對立,起到緩和其鋒芒的作用。不用說,這是一種非常美妙的功能。我一直在偷偷地祈禱,希望自己寫的小說在世界上擔當起這種積極正麵的角色,哪怕是一丁點兒也好。
用一句話來表達(因為太過直白,說出口來讓人害羞),我由衷地感到,自我出道以來,就一貫得天獨厚,得到讀者的關照。又要舊話重提了:在評論方麵,我長年以來被置於十分嚴苛的境地。就連為我出書的出版社裏,比起支持我寫的東西的編輯,持批判立場的編輯似乎也更多。又是這樣啦,又是那樣啦,經常聽到嚴厲的話,受到冷遇。甚至讓我有頂著迎麵而來的逆風(盡管時強時弱,不同時期各不相同),孤身一人默默工作的感覺。
盡管如此,我還能不氣餒不消沉(雖然偶爾有些吃力),大概是因為我的書始終有讀者緊緊相隨的緣故。而且那還是(自己說出來可能有點那個)品質相當高的讀者。比如說不是讀完後說一聲“啊,太好玩啦”,便隨手將書撂到一邊了事,而是認真思考“這本書為什麽有趣”,以這樣的讀者居多。其中一部分人(為數絕不算少)還會把同一本書重新再讀一遍。有的人甚至在長達幾十年間讀上一遍又一遍。還有人把書借給氣味相投的朋友,相互交流意見和感想,力圖用種種方法立體地理解故事,或者確認那共鳴的存在。我從許多讀者口中聽到過這樣的話,每次都不禁生出深深的感謝之情。因為這樣的情形對於作者來說,正是理想的讀者形式——我自己年輕時就是這樣讀書的。
而且我頗為自豪的,是這三十五年間每出一本書,讀者人數就會穩步增加。當然《挪威的森林》曾經壓倒性地暢銷一時,但除了這種人數上時有波動的“浮動層”讀者,期盼著我的新書麵世、一上市便買回去讀的“基礎層”讀者,看來也在不斷紮紮實實地累加。從數字上看是這樣,從實際感受上也能清晰地發現這一點。這種傾向不單出現在日本,還確鑿無疑地擴展到了國外。有趣的是,無論是日本還是海外的讀者,現在他們的讀法似乎大致是相同的。
換言之,我與讀者之間維係著一條粗而直的管道,通過它直接交流信息。也許可以說是我耗費時日,構築起了這樣一個體係。這是一個不(怎麽)需要媒體和文藝界這類“中介者”的體係,最需要的是作者與讀者之間自然形成的“信賴感”。如果沒有讓多數讀者覺得“村上出的書,不妨買回去看看,總不至於吃虧囉”的信賴關係,就算有多粗的直通管道維係著,這種體係的運轉隻怕也難以為繼。
從前我與作家約翰·歐文私下見麵時,他提到與讀者的關係,對我說過一段有趣的話:“我說啊,對作家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 hit the main line,盡管這句話不太好聽。”所謂hit the main line是美國俚語,意思是往靜脈裏注射毒品,總之就是讓對方上癮,建立起一種想切割也切割不斷的關係,讓對方迫不及待地盼望下一次注射。這個比喻非常通俗易懂,然而意象卻相當地反社會,因此我使用“直通管道”這個更穩妥的說法,不過嘛,想表達的內容卻大體相同。作者與讀者之間直接進行私人交易——“大哥,你看怎麽樣?有好東西哦。”——這種實實在在的親密感將變成不可或缺的東西。
常常收到來自讀者的有趣的信,類似這種內容:“讀了村上先生您的新書,感到好失望。非常遺憾,我不太喜歡這本書。不過下一本書我一定會買的。請您加油!”老實說,我很喜歡這樣的讀者,覺得十分難得。因為這裏麵毫無疑問有一種“信賴的感覺”。我想,為了這些人,必須紮紮實實地寫好下一本書,並發自內心地希望這本書能得到他或她的歡心。隻不過“不可能讓所有的人都開心”,所以實際會怎樣,連我自己也不清楚。
為自己而寫,我覺得這在某種意義上倒是真話。尤其是深更半夜在廚房餐桌邊寫第一部小說《且聽風吟》時,我壓根兒沒想到它會進入一般讀者的視野——真的。大體說來,我僅僅是意識到自己會“變得心情舒暢”而寫小說的。把一些存在於心中的意象,運用自己稱心滿意、妥帖得當的詞句描述出來,再把這些詞句巧妙地搭配起來,化為文章的形式……腦袋裏全是這種東西。總而言之,會有什麽樣的人來讀這本小說(似的東西)?這些人究竟會不會對我寫的東西產生共鳴?這其中隱含著什麽樣的文學信息?像這類麻煩的問題根本就沒有力氣去思考,而且也沒有思考的必要。毫不拖泥帶水,或者說非常單純。
而且其中大概還有“自我療愈”的意義。因為一切創作行為中或多或少都包含著修正自我的意圖。通過將自己相對化,也就是將自己的靈魂嵌入和現在不同的外形,去消解或升華生存過程中難以避免的種種矛盾、錯位與扭曲。而且順利的話,還要與讀者共同分享這種作用。我並沒有具體地意識到這一點,但那時心中或許在本能地尋求這種自我淨化作用,所以才極其自然地想寫小說。
然而那部作品獲得了文藝雜誌新人獎,成書出版後賣得還算不錯,成了話題,我姑且算是站到了名為“小說家”的位置上,也不得不硬著頭皮意識到“讀者”的存在。畢竟自己寫的東西變成了書擺在書店的貨架上,而且我的名字被堂而皇之地印上了封麵,讓不少人拿在手中翻看,因此寫起來免不了有點神經緊張。話雖如此,我卻覺得“為了自己享受而寫作”的姿態並沒有太大的變化。隻要自己寫得心情愉悅,想必也同樣有讀者讀起來感到開心吧。人數或許不會太多,但那也無所謂,是不是?假如與這些人心心相通,也算是如願以償了吧?
繼《且聽風吟》之後,《1973年的彈子球》及短篇小說集《去中國的小船》《袋鼠佳日》這些作品,大多是以這種自然而樂觀的,抑或說十分輕鬆的姿態寫成的。當時我還擁有一份職業(本職),靠那份收入生活得還算可以。小說嘛,說來不過是當作“業餘愛好”,在閑下來的時候寫寫而已。
有一位聲名顯赫的文藝批評家(已經過世了),曾嚴厲批評我的第一本小說《且聽風吟》:“如果諸位以為這種水平的東西就是文學,那可就令人尷尬了。”看到這條評論,我老老實實地以為:“嗯,大概也會有這樣的意見吧。”盡管受到如此評價,倒也沒有心生反感,更沒有怒火中燒。此人與我對所謂“文學”的理解,應該從一開始就截然不同。一部小說思想上如何啦,社會作用如何啦,是先鋒還是後衛啦,是否屬於純文學啦,這種問題我壓根兒就沒考慮過。我是從類似“隻要寫起來開心不就得了嘛”的姿態開始寫作的,彼此從根源上就產生了分歧。《且聽風吟》裏,虛構了一位叫德雷克·哈特費爾德的作家,他有一部題為《心情愉悅有何不好》的小說,那正是當時盤踞在我大腦正中央的想法。心情愉悅有何不好?
如今想想,那真是一個單純或者說十分粗暴的想法,不過當時我還很年輕(三十歲剛出頭),再加上剛剛經曆過學生運動的浪潮,因為這樣一種時代背景,反抗精神不免有些旺盛,因此還維持著那種堪稱“反命題”式的責無旁貸的姿態,喜歡頂撞權威、反抗權勢。盡管不無狂妄自大、稚氣十足之處,但回首往事,我覺得從結果來看卻是好事。
這樣的姿態徐徐呈現出變化,是始於寫《尋羊冒險記》(一九八二年)的時候。我心中也大致明白,就這麽一成不變地死守著“心情愉悅有何不好”的寫法,作為職業作家隻怕終將鑽進死胡同。就算讀者眼下把這種小說風格視為“嶄新的東西”,表示理解和喜歡,但如果叫人家整天讀一模一樣的東西,用不了多久就會感到膩煩。“喲,又是這玩意兒。”注定會變成這種狀態。當然,連身為作者的我也會感到膩煩的。
況且我並不是想寫這種風格的小說才寫的,隻是還不具備足夠的寫作技巧去正麵叫板和挑戰長篇小說,姑且隻能采取這種類似“裝腔作勢”的寫法,才寫這種類型的東西。碰巧這種“裝腔作勢”顯得新奇又新鮮而已。可是對我來說,既然好不容易當上了小說家,當然想寫寫更深刻大氣一點的小說。雖說是“更深刻大氣”,但並不等於那種在文藝上畢恭畢敬的小說、那種顯而易見屬於主流的文學。我想寫那種寫起來讓自己心情舒暢,同時又具有正麵突破能力的小說。不單是把內心的意象零碎而生動地化為文字,還要把靈感和意識更加綜合、更加立體地升華為文章——我漸漸開始這樣想。
在那前一年,我讀了村上龍的長篇小說《寄物櫃裏的嬰孩》,十分佩服:“寫得真好!”然而那是隻有村上龍才能寫出來的作品。我還讀過中上健次的幾部長篇小說,也深感佩服。可那也是唯獨中上先生才能寫出來的東西。每一部都和我想寫的不一樣。理所當然,我隻能自己去開拓獨特的道路。隻能將這些先行登台的作品中蘊含的力量作為具體例證放在心上,把隻有我才能寫出來的作品堅持寫下去。
我為了回答這個命題,開始執筆寫《尋羊冒險記》。我的基本構想是盡量不讓現有的文體變得笨重,不損害“心情的愉悅”(換言之就是不被“純文學”的裝置俘虜),讓小說本身變得深刻、厚重起來。為此就必須積極導入故事這個框架。在我看來,這一點非常明確。而如果把故事當作重點,工作起來勢必費時耗日,不可能像以前那樣,在“本職”工作之餘利用閑暇就能完成了。所以開始寫《尋羊冒險記》之前,我賣掉了一直經營的小店,成了一個所謂的職業作家。當時,相比寫作,當然還是小店的收入更高,但我仍然橫下心來決定犧牲它。因為我想把生活全都集中到小說上,把自己擁有的時間全部用在寫小說上。說得稍稍誇張些,就是“破釜沉舟”,無法再走回頭路了。
周圍的人幾乎全體反對:“還是別這樣貿然行事呀。”小店的生意大有起色,正逐漸興隆起來,收入也穩定下來了,此刻轉手豈不太可惜了。不如將小店托付給別人經營,自己去寫小說,豈不更好?想必大家都不認為我單靠寫小說能吃飽飯吧。不過我沒有猶豫不決。我一直有一種脾氣:“做一件事,倘若不全力以赴、一拚到底,便心情不爽。”性格使然,大概沒法“把小店隨便托付給別人”。這是人生的緊要關頭,得當機立斷、痛下決心。哪怕一次也行,總之我想拚盡全力試試寫小說,如果不成功,那也沒辦法,從頭再來不就行了。我賣掉了小店,為了能全神貫注地寫作長篇小說,搬出東京的住所,遠遠離開都市,過起了早睡早起的生活。又為了維持體力堅持每天跑步。就這樣,我毅然決然地徹底改變了自己的生活。
或許就是從那時開始,我不得不清晰地意識到讀者的存在了。不過那具體是怎樣的讀者,我卻沒有多想,因為也沒有冥思苦想的必要。那時候我正三十出頭,不管怎麽想,看我寫的東西的不外乎同齡人,要不就是更年輕的一代,也就是“年輕男女們”。當時的我是一個“新進青年作家”(用這樣的詞叫人有點難為情),支持我作品的顯然是年輕一代的讀者。至於他們是怎樣的人、心裏在想些什麽,我無須去冥思苦想。身為作者的我與讀者理所當然般合而為一。回首當日,那段時期大概是我這個作者與讀者之間的“蜜月期”吧。
《尋羊冒險記》由於種種原因,受到了刊載的雜誌《群像》編輯部相當的冷遇(我記得是這樣),但幸運的是得到了眾多讀者的支持,評價也很高,書遠比預想中暢銷。換句話說,我作為職業作家,算是順利地邁出了第一步,並且有一種明確的感覺:“我要做的事情,在方向上沒有錯!”在這層意義上,對身為長篇小說作家的我來說,《尋羊冒險記》才是實質上的出發點。
自那以來歲月流逝,我已經六十過半,來到了距離新進青年作家的境界十分遙遠的地方。盡管並沒有規劃過什麽,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人的年齡會自然而然地增加(沒辦法啊),而閱讀我作品的讀者階層,也隨著歲月流逝發生了變化。或者說是理所當然地發生了變化。隻是假如有人問我:“那麽,現在閱讀你作品的是些什麽樣的人呢?”我卻隻能回答:“哎呀,我一無所知。”當真是一無所知。
有許多讀者寫信給我,此外我也有機會和幾位讀者見過麵。然而這些人無論是年齡、性別還是居住區域,都千奇百異各不相同,因此我的書主要是哪些人在閱讀,腦海中還真的湧現不出具體的形象。我自己不甚了解,出版社的營銷人員隻怕也不太清楚吧。除了男女比例大約各占一半、女讀者中美貌的居多(這並非謊言)之外,看不出其他的共同特征。從前有種傾向,好像在城市裏賣得不錯,在地方上卻銷路欠佳,但現在沒有如此鮮明的地域差異了。
那麽,你是在對讀者形象毫不知情的狀態下寫小說囉?看來有人要這麽問我。不過細想一想,沒準還真是這樣。我腦海裏並沒有浮現出具體的讀者形象。
據我所知,好像多數作家都會與讀者一起成長。也就是說,如果作者上了年紀,一般而言,讀者的年齡也會隨之增長上去。所以作者與讀者的年齡彼此重疊的情況比較多見。這要說好懂的話,的確也挺好懂的。如果是這樣,寫小說時當然會在心中設想大致與自己同齡的讀者。但我的情況似乎並非如此。
此外也有一種小說類型,從一開始就將特定的年代和階層設為目標。比如說青春小說是以十幾歲的少男少女,浪漫小說是以二三十歲的女性,曆史小說和時代小說則是以中老年男性為目標讀者來寫。這也容易理解。不過,我寫的小說與這些也略有不同。
說到底,兜了整整一個大圈子,話又回到了原處:我的書究竟是哪些人在閱讀,對此我是一頭霧水,於是就成了:“既然如此,就隻能為了自己高興而寫囉。”這是否該說是回歸原點呢?真有點不可思議。
隻是,我在成為作家、定期出書之後,學到一個刻骨銘心的教訓:“不管你寫什麽、怎麽寫,最終都難免被人家說三道四。”比如說寫個長篇小說,就會有人說:“太長了,顯得冗繁,隻要一半分量就足夠把故事寫完了。”諸如此類。寫個短一些的,又有人說:“內容膚淺,漏洞百出,明顯偷工減料。”同一部小說在這個地方被說成“重複相同的故事,陳舊老套,枯燥無味”,可換個地方又被說成“還是前一部作品好,新的手法白忙活了”。想一想,其實從二十五年前開始,我就一直被人家說到今天:“村上落後於當今的時代,他已經完蛋了。”吹毛求疵大概很簡單,反正隻管信口開河就行,又不用承擔具體責任,而被吹毛求疵的一方想一樣樣去搭理的話,身子根本吃不消。於是自然而然地變成了“隨它去吧,反正都會被人家說壞話,幹脆自己想寫啥就寫啥、想怎麽寫就怎麽寫”。
瑞奇·尼爾森晚年的歌曲中有一首《花園酒會》,其中有這麽兩句歌詞:
假如不能讓所有的人都開心
不就隻能自己一人開心了嗎
這種心情我也非常理解。就算想讓所有的人都開心,在現實生活中也是不可能的,隻會自己白忙活而已。索性一不做二不休,隻管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做自己最享受的、“最想去做”的事情便可。這樣一來,即使評價欠佳,書的銷路不好,也可以心安理得了:“嗯,沒關係,至少我自己是享受過啦。”
爵士鋼琴手塞隆尼斯·蒙克也這樣說過:
“我想說的是,你就按照自己喜歡的樣子演奏便好。至於世間要求什麽,那種事情不必考慮。按你喜歡的方式演奏,讓世間理解你做的事情就行,哪怕花上十五年、二十年。”
當然,並非隻要自己享受了,就能成為傑出的藝術作品。不用多說,其中需要嚴苛的自我相對化。身為一個職業人士,也應該有最低限度的支持者。然而隻要在某種程度上克服這些,“享受過程”和“心安理得”或許就將成為至關重要的準繩。須知做著不開心的事活在世上,人生未免太不快活了,您說是不是?心情愉悅有何不好——莫非又要回到這個出發點嗎?
盡管如此,如果有人正色問我:“你寫小說時腦袋裏當真隻想著自己嗎?”那麽連我也會回答:“不,當然沒那種事兒。”前麵說過,我是一名職業作家,要始終把讀者放在心中從事寫作。忘記讀者的存在——就算心裏想忘記——是不可能的,而且是不恰當的做法。
然而雖說將讀者放在心中,也不會像企業開發商品時那樣,去做市場調查、進行消費階層分析、設定具體的目標顧客等等。我腦海裏浮現出來的,歸根結底還是“空想的人物”。那個人既沒有年齡,也沒有職業和性別。當然他在實際生活中可能擁有這一切,但這些都是可以替換的東西。總之,我是說這類東西並不是重要因素。重要的是我與那個人彼此密切相連,這個事實必須是不可替換的。是在哪裏如何相連的,我不知其詳。不過我有一種感覺,在遙遠的底部、黑暗的去處,我的根與那個人的根緊緊連在一起。那地方太深太黑,無法隨意前往打探情勢,但通過故事這個體係,我們可以感受到這種聯結,有一種養分正在彼此間流動的真實感。
不過,我和那個人即便在後街小巷擦肩而過,在電車上比鄰而坐,在超市收銀台邊前後排隊,也(幾乎)不會察覺到彼此的根緊緊相連。我們互不相識,僅僅是偶然相遇,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各奔東西,從此隻怕再也無緣重逢。然而實際上,我們在地下穿透了日常生活這堅硬的表層,“小說式地”密切相連。我們在內心深處擁有共通的故事。我設想的大致就是這樣的讀者。我希望能讓這樣的讀者盡情享受閱讀、有所感悟,而日日寫著小說。
與之相比,身邊那些現實人物卻相當棘手。每次我寫新書,總是既有人喜歡,也有人不喜歡。哪怕沒有明確說出意見和感想,可這種事兒隻要看看他們的臉色就知道了。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口味偏好。任憑我如何奮鬥,就像瑞奇·尼爾森唱的那樣,也“不能讓所有的人都開心”。看到身邊人的這種個別反應,對寫作者來說也是相當折磨神經的。這種時候,我就簡單地亮出底牌:“果然隻能自己享受,是吧?”我根據不同情況,適當地區別運用這兩種姿態。這是我在多年的作家生涯中學到的招數,或者說生存的智慧。
最讓我開心的事情,就是不同年代的人似乎都在閱讀我的小說。“我們一家三代都讀村上先生您的書”,我時常收到這樣的來信。奶奶在讀(她說不定就是我從前的“年輕讀者”),媽媽在讀,兒子在讀,他妹妹也在讀……類似的情形好像處處可見。聽到這樣的話,我自然心情舒暢。一本書在同一個屋簷下被好幾個人輪流閱讀,說明那本書在煥發著生命力。當然,五個人各買一本的話,更有助於銷量的增長,出版社也許會感激不盡,但是對作者而言,一本書被五個人視若珍寶地傳閱,老實說更讓人高興。
不僅如此,還有從前的同班同學打電話來,說了這樣一番話:“我念高中的兒子把你那些書統統都看過啦。我常跟兒子一起談論你的書呢。平時父子之間幾乎沒話可說,可一談起你的書來,兩個人倒談得挺熱鬧。”也有過這樣的事情。聽他的語氣,似乎有些欣慰。是嗎?我的書也對世間起著點小小的作用嘛,我暗想。至少有助於父子間的交流,這難道不是不容小覷的功績嗎?盡管我沒有孩子,但如果別人家的孩子興高采烈地讀我的書,並生出共鳴來,那麽雖然微不足道,我也算是為下一代留下一點東西了。
隻是談到現實,卻不妨說我和各位讀者幾乎沒有直接聯係。我基本不在公共場合亮相,也很少在媒體上露麵。主動上電視和廣播的情況一次也沒有(非我本意,被人家自作主張地播出來,這樣的情況倒有幾次),也基本不舉辦簽名會。常常有人問為什麽,那是因為我說到底是一個職業作家,最擅長的是寫小說,想盡可能地把力氣都傾注在這件事上。人生苦短,手頭擁有的時間也好精力也罷,都極為有限,我不願被本職以外的事情占去太多時間。隻不過一年大概有那麽一次,在外國進行一場演講、做一次朗讀或者開場簽名會。因為我覺得身為日本作家,這是一項職責,在某種程度上非做不可。關於這些,我想以後有機會再細談。
不過迄今為止,倒是在互聯網上開設過幾次主頁。每次都是限定時間運營數周,卻收到許多電子郵件。我原則上是所有的郵件都要過目。內容太長的話,就隻得一目十行匆匆讀完,但總之發來的郵件無一遺漏,全都看過。
還給大約十分之一的來信寫了回信。或回答提問,或幫人出出主意,或針對留言寫一點感想……從輕鬆的短評到相對正式的長篇回複,郵件來來往往,內容各式各樣。在此期間(有時長達數月)幾乎不插入別的工作,拚命地寫回信,可是接到回信的人好像多數都不相信是我本人寫的,還以為是別人代寫。演藝界人士在回複粉絲來信時,似乎有很多代筆的先例,他們大概以為我也是這樣。盡管我在主頁上已經表明“回信的確全部是我自己寫的”,好像也很難讓他們照單全信。
尤其是年輕女孩子,正歡天喜地地說:“村上先生給我回信啦。”男朋友便兜頭一盆冷水潑上來:“你這個傻瓜。這玩意兒怎麽可能是他一份份親手寫的?村上他忙得很呢。一定是別人代寫的,隻是對外宣稱是他自己寫的罷了。”這種情況好像有不少。我雖然不了解,但世上疑心重的人還真多呢——難道當真有很多騙子?不過,我真的自己動手拚命寫回信來著。我自以為回複郵件的速度很快,但畢竟數量太多,仍舊是一件吃力的苦差事。然而做起來很有趣,還可以學到不少東西。
於是,通過與現實中的讀者交換信息,我領會到一件事:“這些人作為一個整體,正確地理解了我的作品。”具體去看一位位讀者,會發現他們時而也有誤解或過慮之處,也有“這豈不是解讀錯誤”的地方(對不起啦)。就算自稱是我的“狂熱讀者”的人們,如果單拿一部部作品來說,則既會有讚賞也會有批判,既會有共鳴也會有排斥。單獨閱讀寄來的一條條意見,會覺得它們似乎亂七八糟、毫無關聯,然而退後幾步,在稍稍離開一些的地方縱覽整體,便有種真實感:“這些人作為一個整體,非常準確而深刻地理解了我,或者說我寫的小說。”雖然個別有細微的出入,但如果將這些全部扣除、平均一下,最終會準確無誤地在該穩定下來的地方穩定下來。
“嗯,原來如此,是這麽回事啊。”我當時想,仿佛山尖上籠罩的雲霧倏然散盡一般。能獲得這樣的認識,對我來說是一種難得的體驗。應該稱之為網絡體驗嗎?但由於實在是繁重的勞動,同樣的事我大概無力再做一次了。
我前麵說過是把“空想的讀者”放在心中從事寫作的,我想它與“讀者整體”差不多是同義。整體這個意象過於龐大,無法完全收納到大腦內,因而暫且將它凝縮進“空想的讀者”這個單一個體之中。
走進日本的書店,常常發現男作家和女作家被分成不同的專櫃。而在國外的書店裏,似乎很少見到這樣的區別。可能也有,但至少目前沒看到過。於是,我反複琢磨:為什麽要按照男女區分呢?也許是因為女讀者大多讀女作家寫的書,而男讀者大多讀男作家寫的書,就變成了這樣的情形:“索性圖個方便,從一開始就把櫃台分開得啦。”仔細一想,我自己也是,比起女作家的書來,男作家的書似乎讀得稍微要多那麽一點。但那並非“因為是男作家的書才讀”,隻是純屬巧合,女作家中當然也有很多我喜歡的人。比如說外國作家裏,簡·奧斯汀啦,卡森·麥卡勒斯啦,我都非常喜歡,她們的作品統統讀過。也很喜歡艾麗絲·門羅,還翻譯過好幾本格蕾絲·佩雷的作品。因此覺得簡單粗暴地把男作家和女作家的書架分開有點叫人困惑——這麽一來,隻會愈發加深被閱讀的書籍的性別分離程度。不過就算我提了意見,社會上也不會洗耳恭聽吧。
剛才我也提到過一句,就個人而言,我的小說讀者男女比例似乎大體相同。雖然並未經過正式調查、做過數據統計,可迄今為止多次與真實的讀者見麵交談,加上剛才也說過,還曾有郵件往來,所以有種真實的感受:“嗯,大概是男女參半吧。”在日本如此,在外國好像也是如此,恰好保持平衡。雖然不知道為什麽會這樣,但我單純地覺得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世界上的人口大致男女參半,而書的讀者也是男女各占一半,應該是既自然又健全的吧。
和年輕的女讀者交談時,她們偶爾會問我:“村上先生,您(明明是一個六十多歲的男人)怎麽那麽了解年輕女性的內心呢?”(當然,大概也有很多人不這麽看,我姑且把它作為一則讀者意見公之於眾,對不起。)說真心話,我從不認為自己懂得年輕女性的內心,聽人這麽一說,可嚇了一跳。這種時候,我總是回答:“大概是我在寫故事的時候,一門心思想變成那個出場人物,所以自然慢慢理解了那個人在感受和思考些什麽,又是如何感受和思考的。這當然是指小說式的。”
就是說,在小說這樣的設定中操縱角色、讓角色動起來的時候,在一定程度上對這些是有所理解的,然而與“了解現實中的年輕女性”還是有所不同。一旦涉及活生生的人,該說十分遺憾吧,我也難以透徹地理解她們。但如果現實中的年輕女性(至少是一部分)能享受我(一個六十多歲的大叔)寫的小說,一邊與其中出現的人物共鳴一邊閱讀,對我來說當然是無比高興的事。說實在的,這樣的事能發生,我覺得幾乎是奇跡。
當然,這世上可以既有麵向男讀者的書,也有麵向女讀者的書。這種東西也是必要的。不過,我寫的書如果能不分男女、一視同仁地鼓動讀者的心該有多好。倘若戀人、男女群體,或者夫婦、親子之間能圍繞我的書熱心談論的話,那真是最令人喜悅的事情。因為我常常在想,小說這東西,故事這東西,能撫慰男女之間、世代之間的對立,以及其他種種陳規舊俗的對立,起到緩和其鋒芒的作用。不用說,這是一種非常美妙的功能。我一直在偷偷地祈禱,希望自己寫的小說在世界上擔當起這種積極正麵的角色,哪怕是一丁點兒也好。
用一句話來表達(因為太過直白,說出口來讓人害羞),我由衷地感到,自我出道以來,就一貫得天獨厚,得到讀者的關照。又要舊話重提了:在評論方麵,我長年以來被置於十分嚴苛的境地。就連為我出書的出版社裏,比起支持我寫的東西的編輯,持批判立場的編輯似乎也更多。又是這樣啦,又是那樣啦,經常聽到嚴厲的話,受到冷遇。甚至讓我有頂著迎麵而來的逆風(盡管時強時弱,不同時期各不相同),孤身一人默默工作的感覺。
盡管如此,我還能不氣餒不消沉(雖然偶爾有些吃力),大概是因為我的書始終有讀者緊緊相隨的緣故。而且那還是(自己說出來可能有點那個)品質相當高的讀者。比如說不是讀完後說一聲“啊,太好玩啦”,便隨手將書撂到一邊了事,而是認真思考“這本書為什麽有趣”,以這樣的讀者居多。其中一部分人(為數絕不算少)還會把同一本書重新再讀一遍。有的人甚至在長達幾十年間讀上一遍又一遍。還有人把書借給氣味相投的朋友,相互交流意見和感想,力圖用種種方法立體地理解故事,或者確認那共鳴的存在。我從許多讀者口中聽到過這樣的話,每次都不禁生出深深的感謝之情。因為這樣的情形對於作者來說,正是理想的讀者形式——我自己年輕時就是這樣讀書的。
而且我頗為自豪的,是這三十五年間每出一本書,讀者人數就會穩步增加。當然《挪威的森林》曾經壓倒性地暢銷一時,但除了這種人數上時有波動的“浮動層”讀者,期盼著我的新書麵世、一上市便買回去讀的“基礎層”讀者,看來也在不斷紮紮實實地累加。從數字上看是這樣,從實際感受上也能清晰地發現這一點。這種傾向不單出現在日本,還確鑿無疑地擴展到了國外。有趣的是,無論是日本還是海外的讀者,現在他們的讀法似乎大致是相同的。
換言之,我與讀者之間維係著一條粗而直的管道,通過它直接交流信息。也許可以說是我耗費時日,構築起了這樣一個體係。這是一個不(怎麽)需要媒體和文藝界這類“中介者”的體係,最需要的是作者與讀者之間自然形成的“信賴感”。如果沒有讓多數讀者覺得“村上出的書,不妨買回去看看,總不至於吃虧囉”的信賴關係,就算有多粗的直通管道維係著,這種體係的運轉隻怕也難以為繼。
從前我與作家約翰·歐文私下見麵時,他提到與讀者的關係,對我說過一段有趣的話:“我說啊,對作家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 hit the main line,盡管這句話不太好聽。”所謂hit the main line是美國俚語,意思是往靜脈裏注射毒品,總之就是讓對方上癮,建立起一種想切割也切割不斷的關係,讓對方迫不及待地盼望下一次注射。這個比喻非常通俗易懂,然而意象卻相當地反社會,因此我使用“直通管道”這個更穩妥的說法,不過嘛,想表達的內容卻大體相同。作者與讀者之間直接進行私人交易——“大哥,你看怎麽樣?有好東西哦。”——這種實實在在的親密感將變成不可或缺的東西。
常常收到來自讀者的有趣的信,類似這種內容:“讀了村上先生您的新書,感到好失望。非常遺憾,我不太喜歡這本書。不過下一本書我一定會買的。請您加油!”老實說,我很喜歡這樣的讀者,覺得十分難得。因為這裏麵毫無疑問有一種“信賴的感覺”。我想,為了這些人,必須紮紮實實地寫好下一本書,並發自內心地希望這本書能得到他或她的歡心。隻不過“不可能讓所有的人都開心”,所以實際會怎樣,連我自己也不清楚。